一、对改善邮储外部环境的几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唐胜渭[1](1992)在《对改善邮储外部环境的几点意见》文中提出 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办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经营,目前在机构建设、网点分布、收储余额上都已初具规模,对帮助国家集聚闲散资金,促进货币回笼、稳定市场、稳定金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邮政储蓄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改善服务,方便群众,正逐步得到广大储户的支持和欢迎。由于我国现存金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善,金融体制的改革正继续深入进行,各方面的关系尚有待理顺。
张珩[2](2017)在《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正规金融机构之一,对解决农村贷款难、农民增收慢、农业现代化发展等农村现实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8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要求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自此,以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揭开序幕。从2003年改革至今,不难发现,此次改革成效显着,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破冰”之举,对推动农村信用社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标志性价值。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如何进行有效分析一直争论不休。因此,构建科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首批深化改革试点省份之一,陕西省农信社经过10多年发展,总体势头较好,经营实力逐步提高,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成效较为明显。鉴于此,本文以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在构建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首先归纳总结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总体生产效率变化及收敛性、内部资本充足率和外部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三个维度综合分析改革效果,同时设计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且符合陕西省地方特色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战略方案构想与对策建议,这些研究不仅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相呼应的前沿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按照上述逻辑关系,论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分析产权改革与农村信用社总体生产效率变化及收敛方面,发现考察期内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总体上保持着静态效率提升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态势,但生产效率水平并不高,静态生产效率和动态GML指数年均值分别为0.600和1.071。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组织形式农村信用社静态效率与动态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特征。不同地区中,一级法人农村信用社动态生产率增长最快,但静态效率却出现严重异化,说明深化改革应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不同产权组织形式中,一级法人农村信用社静态效率低于农合行和农商行,但动态生产率增长最快,“追赶效应”明显;此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表现出显着的收敛性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组织形式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差异逐步缩小,产权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并出现相对停滞状态,需引起关注。第二,在分析产权改革与农村信用社内部资本充足率变化方面,发现考察期内一级法人农村信用社的改制对提升资本充足率有显着影响,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显着降低了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但对农村商业银行作用不明显,说明农村合作银行产权体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滞后效果还有待关注。从时间和地区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有效改善了其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性,但影响效果已呈现出明显的弱化趋势。这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性补偿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捐赠等外部政策影响,而不是自身产权组织形式的变化。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发展未来依然存在诸多困难。政府主导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已取得明显效果,但仅仅是局部受益,而非全部受益。第三,在分析产权改革与农村信用社外部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方面,从普惠渗透度、使用度、效用度与承受度四个维度构建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ov-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借助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深入探讨了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组织形式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中间业务交易金额与当地生产总值之比、农户拥有农信社银行卡数量、存款加权利率水平和贷款加权利率水平是提高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最重要的四个指标;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总体服务水平较低,年均值仅为0.196,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组织形式农村信用社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并呈现出分化格局;投资环境、产业结构、竞争环境、政府财政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总体水平有显着影响。第四,提出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控股集团化模式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资本运营战略和区域协同战略等总体战略方案设计,并提出加快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聚集能力;提高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渗透度;建立政府诱导型市场改革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实行差异的去“内卷化”监管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促进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实施的对策建议。
李强[3](2009)在《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诸如免除农业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等试图彻底改变三农状况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支农补农政策。但是,新时期三农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破解三农问题非一日之功,怎样进行“以工补农”也还处在初步的探索之中。面对形势严峻的三农问题,在中央不断加大“以工补农”的力度背景下,本研究从“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角度探讨新时期如何提升“以工补农”的效果。为此,本研究从“以工补农”概念及相关基本问题分析入手,在梳理“以工补农”现有研究和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以工补农”的概念和基本范畴,然后通过对三农问题现状以及“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的解析,探讨“以工补农”各主体互动整合状况对运行效果的制约、揭示“以工补农”各主体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设计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其实现路径。(1)探讨和规范“以工补农”的概念及其基本范畴。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和三农问题的现实状况,结合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对“以工补农”的内涵进行规范。并进一步从什么是“以工补农”,为什么“以工补农”,怎样“以工补农”的角度,对“以工补农”的依据、任务、主体、方法、渠道和主体互动关系等基本范畴进行理论探讨,以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探讨“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渠道。“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是评价现阶段“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的准绳,也是未来继续实施“以工补农”的中心问题。考虑到“以工补农”提出的大背景是三农问题的凸显,论文从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入手,解析三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探讨“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中相关行为主体的关联关系,对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进行探讨和梳理,以此为评价“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确立基础。(3)分析现有“以工补农”的运行情况,并评价其实际效果。在对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以工补农”分为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并主要从具体渠道、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具体分析的每种渠道的运行情况,然后评价其对“以工补农”基本任务所产生的实际效果。(4)探讨和揭示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现阶段“以工补农”运行效果分析的结果,探讨“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状况对“补农”效果的制约,并进一步对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解析,然后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5)研究和设计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实现路径。在解析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以及三农问题的特点,在进一步界定新时期“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和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和设计,并根据所设计的基本模式,提出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基本路径。(1)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对增加农民收入效果不明显,而对提高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产出有较明显的效果,农村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研究中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估计、岭回归估计和主成份估计的方法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呈负的偏相关关系,即剔除其他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要素的影响之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基本没有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运用DEA评价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农业大省,财政支农的效率相对较高,而农业生产资源匮乏地区,财政支农的效率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从对具体投入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分析,表明农村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2)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在培育相关市场主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远不能为三农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长效平台,其受益面也受到相当的制约。根据政府具体的扶持和引导措施、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和涉农业务开展情况,以及金融机构具体的支农方式和三农的受益情况的分析,表明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支农在支持粮食收购、大型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对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不明显。根据政府具体的扶持和引导措施、涉农企业的发展,以及涉农企业具体的支农方式和三农的受益情况的分析,表明政府引导企业支农,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主要的问题是企业与三农之间的关系还比较脆弱,存在企业损害三农利益的情况,三农持续发展的长效平台还没有搭建,同时整个的受益面还相当有限。(3)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状况从协作缺失和分工偏误两个方面制约了“补农”的总体效果。“以工补农”作为一项涉及众多主体的庞大系统工程,除了投入力度外,由谁来投,通过什么渠道来投,投到什么地方,各类主体在“补农”过程中如何分工、如何配合,即“补农”主体互动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各主体协作缺失制约了三农问题恶性循环的破除,导致了三农利益严重隐性流失,造成城乡差距扩大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各主体分工偏误导致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有限投入得不到合理配置,以及现有投入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协作缺失和分工偏误的具体表现来看,在各主体的协作方面,偏重于财政直接支农,对引导市场主体支农重视不够;偏重于引导银行信贷支农,对引导保险支农重视不够;偏重于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支农,对引导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支农重视不够。在各主体的分工方面农业问题较为重视,而农民和农村问题往往被忽视;重视短期和直接问题解决,不重视长期和基础问题解决,重视显性支持,不重视隐性流失问题的解决;在具体的支持对象上,某些对象被过度投入,某些对象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支农多头管理体制与政府偏好有直接的关系。(4)“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依赖于对政府和市场主体应当扮演得角色合理定位,而要实现“补农”主体良性互动,就必须完善涉农市场制度以构建互动平台,改革支农管理体制以构建互动关系,规范政府支农行为以确保良性互动。“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就是根据各主体不同的性质,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和分工,促进“补农”过程中各主体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全社会“补农”力量的整合。政府作为“补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激励和监督主体;主要任务是完善制度、提供公共品、调节外部性、提升农民素质和平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金融机构作为“补农”的实施主体,同时又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主要功能是在“补农”过程中提供信贷、保险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企业作为“补农”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商品和要素交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要实现“补农”主体互动整合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构建“补农”主体互动的平台;通过改革政府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构建互动关系;通过程序化和制度化政府行为以确保“补农”主体良性互动。(1)概念界定创新。主要是对“以工补农”的内涵提出新的看法。尽管现阶段的“以工补农”与“以农补工”和发达国家的农业支持有重要的联系,但由于“以工补农”和“以农补工”体制背景不同,以及发达国家和我国国情的区别,简单的将“以工补农”视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视为我国对发达国家农业支持的学习,不符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以工补农”的具体情况,也不利于新时期“以工补农”的科学实施。为此,本研究将在评述现有研究和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以工补农”所面临的任务和特殊的体制背景,对“以工补农”做出新的界定。本文认为“以工补农”是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显着下降的背景下,基于单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通过市场干预手段和再分配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使和推动非农对三农进行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三农发展。(2)研究视角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视角创新。第一,本研究从整合“补农”主体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现阶段“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提出提升“以工补农”效果的政策措施。而一般的研究主要从如何加大“补农”的力度,以及怎样投入的角度入手。本研究则着眼于怎样整合“补农”主体互动关系,以使得投入的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好的效果。第二,本研究将现阶段“以工补农”划分为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两种渠道进行分析。“以工补农”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庞大的实践问题,用什么方法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正在进行的“以工补农”实践,是一个新问题。由于“以工补农”实践的庞杂性,容易导致概括的片面性,本研究从政府是“以工补农”第一主体,但又不是唯一实施主体的思路出发,根据政府作用实施渠道将“以工补农”划分为政府直接补农和引导市场主体补农,具有一定的新意。(3)观点创新。论文的观点主要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对三农问题的实质,以及“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提出新的观点。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明确“以工补农”基本任务的前提。三农问题看似简单的概念,由于其问题表现过于庞杂,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或强调农业现代化问题,或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或强调农民收入问题,或强调农村落后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本研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整体性,从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角度对三农问题进行剖析,从而也将“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定位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为整合全社会“补农”力量提出必要性。第二,对现行“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新的观点。由于本研究是从“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角度来研究“以工补农”的实践,不同于传统的从“补农”力度和如何投入的研究角度,因此对“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第三,对未来怎样提升“以工补农”效果提出新的观点。同样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本研究从如何协调各“补农”主体关系,整合各主体力量,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的角度提出提升“以工补农”效果的对策措施。由于“以工补农”是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的伟大社会实践,在本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和完成之际,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于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政策措施,本研究未能很好的反映和深入研究,这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石少杰[4](2011)在《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以嵩明县为例》文中指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之间只有互补关系才能加快彼此的发展。嵩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嵩明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县人民早日过上富裕生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嵩明县对农村金融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共同发展,以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表面上看,嵩明县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相当不错的,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又有信用社这样的合作金融,小额贷款公司等。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朝着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按合作制原则规范的进展步履维艰;农业银行已成为上市公司而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撤并了大量农村基层经营网点,对农村支农贷款积极性不高。并且由于农业银行对农村业务份额的不断下降,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领域一家独大的垄断倾向,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发展的整体实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快嵩明县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使之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考察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以及对当前嵩明县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嵩明县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及国内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嵩明县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对策。
二、对改善邮储外部环境的几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改善邮储外部环境的几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3 国内研究动态 |
1.3.4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
1.3.5 研究发展动态分析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数据的使用说明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时间范围 |
1.5.3 研究区域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及农村信用社产权内涵的界定 |
2.1.2 产权改革及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内涵的界定 |
2.1.3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内涵的界定 |
2.2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理论依据 |
2.2.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金融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业绩评价理论 |
2.3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理论模式 |
2.3.1 合作制 |
2.3.2 股份合作制 |
2.3.3 股份制 |
2.4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的分析维度、影响机理和理论框架 |
2.4.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的分析维度 |
2.4.2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 |
2.4.3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
3.1.1 创立与普及阶段 |
3.1.2 事业曲折阶段 |
3.1.3 初步改革阶段 |
3.1.4 改革过渡阶段 |
3.1.5 深化改革阶段 |
3.2 农村信用社发展路径分析 |
3.2.1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路径 |
3.2.2 渐进式推进的变迁路径 |
3.2.3 逐步多元化的变迁路径 |
3.3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存贷款规模分析 |
3.3.2 财务可持续状况分析 |
3.3.3 “三农”金融服务状况分析 |
3.4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3.4.1 管理体制不顺 |
3.4.2 经营管理能力低下 |
3.4.3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
3.4.4 过于注重产权组织形式导致改革呈现“一刀切”倾向 |
3.4.5 政府“过度干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功能定位 |
3.4.6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功能上的竞争机制 |
3.4.7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法律制度不健全 |
3.4.8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权改革与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变化及收敛性实证分析 |
4.1 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变化分析 |
4.1.1 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评价的指标选取 |
4.1.2 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3 农村信用社静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4 农村信用社动态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
4.2 产权改革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
4.2.1 产权改革对生产效率影响的指标选取 |
4.2.2 产权改革对生产效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4.2.3 产权改革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生产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4.3.1 生产效率收敛的指标选取 |
4.3.2 生产效率收敛的模型构建 |
4.3.3 生产效率收敛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权改革与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变化实证分析 |
5.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对其资本充足率影响的指标选取 |
5.2 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演变趋势分析 |
5.2.1 分产权组织形式分析 |
5.2.2 实际变化路径分析 |
5.2.3 时间演进趋势分析 |
5.2.4 分地区分析 |
5.3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对资本充足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5.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5.3.2 模型设定的进一步说明 |
5.4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对资本充足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产权改革对资本充足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2 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3 时间和地区差异进一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权改革与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变化实证分析 |
6.1 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分析 |
6.1.1 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的实证分析 |
6.2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对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 |
6.2.1 产权改革对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2 产权改革对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的模型构建 |
6.2.3 产权改革对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 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 |
6.3.1 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6.3.2 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6.3.3 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战略方案构想 |
7.1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原则 |
7.1.1 坚持立足服务三农原则 |
7.1.2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
7.1.3 坚持市场化发展原则 |
7.1.4 坚持政策扶持原则 |
7.1.5 坚持分类指导与因地制宜原则 |
7.2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战略方案设计 |
7.2.1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控股集团化模式战略 |
7.2.2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
7.2.3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资本运营战略 |
7.2.4 深化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区域协同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促进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实施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
8.1 加快省联社体制改革 |
8.2 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聚集能力 |
8.3 提高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渗透度 |
8.3.1 鼓励多元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8.3.2 稳妥发展农村金融新型服务模式 |
8.4 建立政府诱导型市场改革机制和政策体系 |
8.5 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 |
8.5.1 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
8.5.2 建立农村信用社重组及退出机制 |
8.6 实行差异的去“内卷化”监管制度 |
8.7 加快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 |
8.8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8.8.1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
8.8.2 夯实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
8.8.3 打造农村成熟金融生态 |
8.9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
0.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规范 |
1.1 文献综述 |
1.1.1 关于“以工补农”概念与任务的研究 |
1.1.2 关于“以工补农”原因和时机的研究 |
1.1.3 关于“以工补农”实施主体和渠道的研究 |
1.1.4 关于“以工补农”具体方式的研究 |
1.2 “以工补农”相关理论借鉴 |
1.2.1 经济发展阶段与“以工补农” |
1.2.2 三农地位演变与“以工补农” |
1.2.3 政府职能定位与“以工补农” |
1.3 “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与基本范畴 |
1.3.1 “以工补农”的认识误区 |
1.3.2 “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 |
1.3.3 “以工补农”的基本范畴 |
第2章 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与“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 |
2.1 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严峻形势 |
2.1.1 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基本问题 |
2.1.2 三农问题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 |
2.2 “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与现实条件 |
2.2.1 “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 |
2.2.2 “以工补农”的现实条件 |
第3章 相关行为主体关联关系与“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
3.1 相关行为主体及其关联关系 |
3.1.1 相关行为主体及其行为 |
3.1.2 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特征 |
3.2 支持性机制的基本要求与实现路径 |
3.2.1 支持性机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求 |
3.2.2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 |
3.2.3 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构建支持性机制的路径 |
3.3 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
3.3.1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及其运作机制 |
3.3.2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运作机制 |
第4章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及其效果 |
4.1 财政直接支农计算口径与规模演变 |
4.1.1 财政支农的不同计算口径 |
4.1.2 财政直接支农规模演变 |
4.2 财政直接支农的主要方向及其支持方式 |
4.2.1 主要针对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2.2 主要针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2.3 主要针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3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的效果 |
4.3.1 在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的效果 |
4.3.2 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 |
4.3.3 在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方面的效果 |
第5章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效果 |
5.1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具体运作 |
5.1.1 金融机构支农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
5.1.2 企业支农主要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
5.2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效果 |
5.2.1 对市场主体产生的效果 |
5.2.2 对带动三农发展的效果 |
第6章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6.1 “以工补农”总体效果问题及其归因 |
6.1.1 “以工补农”的总体效果存在的问题 |
6.1.2 主体互动状况对“以工补农”总体效果的制约 |
6.2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问题的主要表现 |
6.2.1 “以工补农”主体的任务协作问题 |
6.2.2 “以工补农”主体的任务分工问题 |
6.3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问题的原因 |
6.3.1 市场制度不完善制约互动平台构建 |
6.3.2 支农管理体制制约互动关系构建 |
6.3.3 政府行为偏好制约互动良性运行 |
第7章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与借鉴 |
7.1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1 英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2 美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3 日本农业政策的演变 |
7.2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基本目标与主体互动模式 |
7.2.1 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 |
7.2.2 农业支持主体的互动 |
7.3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正确认识与借鉴 |
7.3.1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的争议 |
7.3.2 正确认识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 |
7.3.3 经验借鉴的主要方向 |
第8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主体互动整合模式 |
8.1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
8.1.1 “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 |
8.1.2 “以工补农”的基本原则 |
8.2 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模式 |
8.2.1 “以工补农”各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
8.2.2 “以工补农”各主体在具体任务上互动 |
第9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实现路径 |
9.1 通过完善涉农市场制度构建互动平台 |
9.1.1 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
9.1.2 改革与完善户籍制度 |
9.1.3 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
9.2 通过改革支农管理体制构建互动关系 |
9.2.1 以职权整合为中心构建政府内部互动关系 |
9.2.2 以尊重市场为原则构建政府与市场主体互动关系 |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以嵩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发展中的嵩明县农村金融问题 |
2.1 嵩明县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
2.2 嵩明县农村金融发展回顾 |
2.3 嵩明县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 |
2.4 有关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
3 嵩明县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情况 |
3.1 嵩明县农村商业性银行的发展情况 |
3.2 嵩明县非银行金融机构现状与趋势 |
3.3 农村融资路径拓展面临的约束 |
3.4 嵩明县金融体系改革面临的障碍 |
4 境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启示 |
4.1 境外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分析 |
4.2 境外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 对策建议 |
5.1 放宽准人,增加供给 |
5.2 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5.3 构建农村金融市场 |
5.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5.5 发展农村微型金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改善邮储外部环境的几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改善邮储外部环境的几点意见[J]. 唐胜渭. 通信企业管理, 1992(01)
- [2]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张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3]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D]. 李强. 西南大学, 2009(01)
- [4]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以嵩明县为例[D]. 石少杰. 云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