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抗病性的遗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光[1](2002)在《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组分、致病性及其诱导抗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研究大豆灰斑病菌产毒条件的基础上,分离出大豆灰斑病菌的粗毒素,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明确了所提取的粗毒素的致病作用,并用粗毒素进行了抗性鉴定。然后又进一步对10个生理小种粗毒素组分进行了鉴定,分析了10个生理小种粗毒素的蛋白组分与其生理小种田间致病力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灰斑病菌的毒素是致病因子提供了更确凿的依据。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地研究了大豆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以及化学因子等对大豆叶片内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旨在探索大豆灰斑病菌及其毒素的生化致病机制与诱导抗性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的提取及致病活性的测定 大豆灰斑病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利用Czapek培养基,以蔗糖作为碳源,糖含量为3%,将培养基的pH调到6.0,接种新鲜菌丝三块,在25~28℃黑暗条件下静止培养25~27天。用甲醇、乙醇、丙醇和硫酸铵等两种沉淀大分子物质的方法,均提取到使大豆叶片产生典型病斑和致萎毒性的化合物,且该粗提物确实能引起大豆感病品种产生典型的病斑症状,由此可以肯定从培养滤液中提取的粗提物符合毒素的概念,可将其称为大豆灰斑病菌所产生的粗毒素。同时灰斑病菌的粗毒素使感病品种叶片产生典型的灰斑病病斑,而抗病品种则表现出对粗毒素的明显抗性,从而可进一步说明灰斑病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粗毒素是大豆灰斑病的致病因子之一。其中以二倍体积的甲醇来沉淀大豆灰斑病菌毒素最为简单、快速且彻底。 其中离体叶片萎蔫法可以作为测定灰斑病菌粗毒素含量和致病活性的定量生测方法。另外叶片针刺法和幼苗法均体现出所提取粗毒素的致病性及其对抗感品种的毒性作用与田间接种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叶片萎蔫法验证了1~10号生理小种粗毒素的致病性与田间接种鉴定抗感品种的结果符合率高达91%。本研究还利用叶片针刺法,观察了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对不同作物产生的致病活性,初步的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属于非寄主选择性毒素。 2 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组分及特性的研究 灰斑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粗毒素中的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的差别,反应了各生理小种所产生毒素是不同的。粗毒素中蛋白质组分及其含量高低在灰斑病菌毒素的致病作用中起主要作用,多糖组分在灰斑病菌毒素的致病作用中也起到一定的致毒作用。粗毒素对热有一定的敏感性,不同生理小种的粗毒素经6NHCl处理后,因蛋白质组分变性失活和多糖组分的彻底水解而丧失全部的生物活性。SDS—PAGE的电泳图谱说明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蛋白质大多数都是糖蛋白。此外,10个生理小种田间致病力聚类结果与10个生理小种(除3、8号小种)中的8个生理小种的粗毒素的蛋白质聚类结果相符合,说明粗毒素确是引起大豆发生灰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3 大豆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几种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灰斑病菌粗毒素浓度较低时发挥激发子的作用,而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则发挥毒性作用。不同的生理小种的粗毒素的诱导作用存在差异。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同一生理小种的粗毒素与灰斑病菌对大豆叶片内PAL活性、总多酚类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几丁质酶活性等几种生化指标均表现出相似的诱导作用,由此可推断粗毒素是诱导大豆叶片内的PAL活性、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几丁质酶活性产生变化的主要生物因子,只是二者在对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的诱导速度及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一:粗毒素对抗病品种的PAL活性和总黄酮含量的诱导速度比灰斑病菌快,而粗毒素对感病品种的PAL活性、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则比灰斑病菌出现的早,由此可推断粗毒素是大豆感病品种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其二:粗毒素对抗病品种叶片内PAL活性、总黄酮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作用比灰斑病菌强。其三: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抗病品种的PAL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强于对感病品种的诱导作用,可推断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是使大豆品种产生抗性反应的生物激发子,或者说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抗病品种主要起激发子的作用而对感病品种则主要起抑制子的作用。4大豆产生抗住伤质的诱导因于 乙烯利、草酸和水杨酸这三种化学因子同灰斑病菌粗毒素一样,分别在各自适合的浓度下均对大豆叶片内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PAL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等生化指标具有诱导作用。其中水杨酸作为外源化学因子在相同浓度诱导下与粗毒素对抗感品种的诱导作用是一致的。可见,无论是生物因子还是化学因子均能诱导大豆体内抗性物质的变化,而且具有相似的生化诱导抗性机制。
秦芳芳[2](2018)在《大豆资源抗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文中认为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是大豆生产区常发生的通过空气传播的真菌性病害。病害发生对大豆的经济产量影响很大。合理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大豆灰斑病综合防治中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对大豆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旨在发现优异抗病资源并发挖掘抗病基因优异等位变异,以实现优势资源抗病基因聚合。本研究以96个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审定的大豆品种和68个野生大豆资源为试验材料,接种大豆灰斑病菌1号生理小种,建立一个非结构性和无亲缘关系的自然群体,进行抗性鉴定,并用178个SSR标记对164份大豆材料进行基因组扫描,采用STRUCTURE2.2对大豆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利用TASSEL软件的GLM方法对SSR标记和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进行关联分析,在P<0.05时,可认为标记与性状的关联显着,参考Breseghello等提出的无效等位变异(null allele)方法,计算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发掘优异等位变异和相应的载体材料。主要结论如下:1、大豆育成品种资源鉴定结果:在96份育成品种中,鉴定出抗病品种16种,占供试验品种的16.67%;鉴定出中抗品种54种,占供试验品种的56.25%;鉴定出感病品种26种,占供试验品种的27.08%。2、野生大豆资源鉴定结果:在68份野生大豆资源中,鉴定出抗性资源16份,占参加试验资源的23.53%;鉴定出中抗资源31份,占供试验资源的45.59%;鉴定出感病资源21种,占供试验资源的30.88%。3、用STRUCTURE2.2对大豆群体进行结构分析,将164份大豆材料分为7个亚群,野生品种和育成品种血缘间相互独立;育成品种之间血缘相互融合,野生品种间血缘也不同程度相互融合。4、共检测到5个与抗性性状相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分别位于4、6、11、13和19号染色体上,引物分别为AW277661、satt363、satt430、satt656、satt652,其中贡献率最高的是satt363,值为59.71%。5、对5个SSR位点进行抗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病性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值分析,对抗性有增效作用的等位变异有28个,其中satt430效应值最大的是satt430-193,值为6.1714.09,典型载体材料九丰4号;AW277661效应值最大的是AW277661-177,值为10.59,典型载体材料野生大豆12C6277;satt363效应值最大的是satt363-214,值为7.33,典型载体材料野生大豆12NC1804;satt656效应值最大的是satt656-241,值为14.09,典型载体材料野生大豆12C8592;satt652效应值最大的是satt652-187,值为7.12,典型载体材料野生大豆12C6277;
曹越平,李海英,刘学敏,陈绍江,张丽娟,杨庆凯[3](2003)在《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及其对寄主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潜育期以及病害的预测,同时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抗性的遗传及代谢毒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资料与指导。
林春雨[4](2019)在《黑龙江大豆品种灰斑病7号小种抗性SSR标记关联分析》文中认为大豆灰斑病能够发生在大豆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生长时期,严重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大豆灰斑病的生理小种分化十分明显,其中毒力较强的7号生理小种为黑龙江大豆生产上的优势生理小种之一,近几年其出现频率呈现上升趋势。发掘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优异等位变异和载体材料可为高效培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02份黑龙江栽培大豆为材料,接种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抗病性鉴定。利用187对SSR标记对202份大豆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软件PowerMarker version 3.25来计算SSR位点的等位片段数、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和群体的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利用Structure 2.2软件对202份大豆品种进行群体结构分析;采用Ntsys 2.10软件,对202份大豆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进行计算,以两两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为基础,获得主坐标分析聚类图;计算大豆品种单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GD),运用软件MEGA7.0绘制邻接聚类图;通过TASSEL软件的GLM程序对SSR标记和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进行关联分析,在P﹤0.05时,可认为标记与性状关联显着,并计算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值,发掘优异等位变异和相应的载体材料。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202份大豆品种进行抗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鉴定分析发现,在202份育成品种中,抗病品种13份,占供试品种的6.43%;中抗品种137份,占供试品种的67.82%;感病品种52份,占供试品种的25.74%;202份大豆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布在34%66%之间,平均值为55.92%,处于中抗水平,遗传变异系数为13.94%。2、202份大豆品种共扩增出多态性位点808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位点4.42个;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06;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45。通过对10个不同育成单位的多样性比较发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中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最多且PIC值最高,分别为3.71和0.417。群体结构分析中202份大豆品种分为三类血缘,分别由90份、51份、61份大豆品种组成,不同血缘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杂。主坐标分析中二维主坐标和三维主坐标分类基本一致,均为3个类群,并且187对SSR标记可将202份大豆品种全部区分,其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2830.930之间,平均为0.519。聚类分析中NJ聚类将202份大豆品种分为三个亚群,同一个育种单位的部分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多集中在一个亚群中。3、在关联分析中,检测到3个SSR标记与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抗性为显着关联,分别是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Satt549、10号染色体上的Satt478和17号染色体上的Satt372,三者对应的贡献率分别为15.47%、4.6%和7.23%。通过对找到的3个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对抗性有增效作用的等位变异有5个,对应的载体品种有11个,其中最优等位变异是Satt549-263,表型效应值是18.88,典型载体品种为合丰29。
谢萌萌[5](2019)在《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和灰斑病的生物种衣剂研制及其生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生产上危害严重的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灰斑病为主要的防治对象,利用生防菌发酵液包衣处理大豆种子的方式,筛选出兼防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灰斑病的生防菌株,并对筛选所获得的高效菌株Snef66与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Sneb207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Sneb253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同时添加助剂制成新型的多功能的生物种衣剂SN103,并进行大田试验的验证,旨在安全有效的方式解决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灰斑病在生产上的防治问题。在其高效防治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灰斑病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有效菌株的分类地位,诱抗作用物质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和灰斑病的生防菌株的筛选以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灰斑病菌为靶标,通过4600株菌株发酵液包衣大豆种子在大田进行初筛试验,初步获得8株有效菌株,其中真菌6株,细菌2株。第二年将初筛获得的8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验证试验,最终筛选出的Snef66菌株不但能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和灰斑病,同时又具有促进生长和增加产量的作用。2.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和灰斑病的生防菌株鉴定有效细菌菌株的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细菌Sneb13为芽孢菌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细菌Sneb16为沙雷氏菌属,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有效真菌菌株的鉴定:依靠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的方法,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出的6株生防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真菌SnefL7为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真菌Snef66为青霉菌属,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3株真菌SnefX1、SnefX4、SnefX10均为木霉属真菌,分别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拟康氏木霉(T.pesudokoningii)、长孢木霉(T.longipile);真菌SnefW31为曲霉菌属,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菌株内东莨菪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草酸青霉Snef66中含有东莨菪素,且含量较高。3.新型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和灰斑病的生物种衣剂的研制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2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有抗性的菌株与筛选获得草酸青霉Snef66进行混配,通过线虫触杀试验确定了最终的复配比例为Sneb207:Sneb253:Snef66=2×109:109:109=2:1:1。然后将复配制成的生物菌剂,添加助剂后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和大田试验验证了其防效的稳定性,最终将其命名为SN103,SN103不仅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和灰斑病防效显着,且对大豆发芽以及幼苗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东莨菪素包衣种子诱导大豆抗灰斑病的研究经过检测在筛选获得的生防菌株Snef66草酸青霉菌的发酵液中含有东莨菪素,且与对照相比,东莨菪素含量较高。所以利用东莨菪素直接包衣处理大豆种子,通过平板对峙,种子萌发,促生,盆栽和大田等试验,证明了东莨菪素处理过的种子显着提高了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且同时还能促进生长和增加产量。
张文慧[6](2004)在《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资源分析》文中提出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东北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十分严重,而防治大豆灰斑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抗病品种,因此,抗灰斑病育种工作倍受重视。要使品种的抗病性在生产上保持更长时间,就需要培育抗多个生理小种的品种,这就需要对抗病基因进行标记与定位。 本实验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符合1∶1分离规律,说明大豆对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单一显性基因控制的。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这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l—Satt396,它们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cM、6.5cM、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将鉴定出的与抗性基因有连锁关系的三个SSR标记与黑龙江省的45份抗感种质资源进行符合性检测,并对三个SSR标记的辅助鉴定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YGPATR-2和SOYGPATR-3鉴定抗病资源的效率较高,可分别达到81.8%和83.3%,Satt396-1鉴定抗病资源的效率可达72.7%。这三个等位变异对抗性资源的筛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董亚楠[7](2016)在《应用关联分析挖掘大豆对Cercospora sojina race12的抗性位点》文中研究表明大豆灰斑病(frogeye leaf spot of soybean,FLS)是世界性的病害,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大豆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以及品质,防治大豆灰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筛选抗病的品种。如今发现大豆灰斑病病菌生理小种很多,近几年12号生理小种的致病性发展趋势较快,而针对12号生理小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采用中国大豆灰斑病12号生理小种(Cercospora sojina race 12),对320份大豆常见品种进行侵染,进行抗性鉴定。利用300对SSR引物对大豆材料进行基因组扫描、群体结构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并用STRUCTURE软件、TASSEL软件中的GLM分析方法对大豆抗性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有:1、对320份大豆材料进行抗性鉴定,最终分为5个等级:高抗品种有23个,占总材料数的7.19%;抗病品种有53个,占总材料数的16.56%;中抗品种有178个,占总材料数的55.62%;感病品种有56个,占总材料数的17.5%;以及高感品种有10个,占总材料数的3.13%。2、通过STRUCTURE方法对320个大豆品种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将320份大豆材料分为3个亚群,材料数分别为163个、69个、88个。3、试验中300对SSR标记位点共监测到117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3.92。PIC变幅为0.0150.836,平均PIC为0.510。4、利用Tassel 3.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GLM)程序,对大豆灰斑病抗性表型数据与300对SSR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豆对灰斑病菌12号生理小种抗性达到显着的关联分析位点共计69个,位于C2连锁群的Satt365贡献率最高,达到3.22%。69个显着位点中有12个呈现出极显着相关性以及47个显着相关位点。5、12个位点的等位变异中测出Satt164-6和Satt365-2分别为增效(+9.09)、减效表型效应(-30.68)最大。Satt156增效等位变异平均效应最高(+25.13)、Satt365减效等位变异平均效应最高(-35.97)。6、本试验共找到大豆对灰斑病菌12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位点共12个,分别为B2连锁群的Satt534;C1连锁群的Satt399、Satt164;C2连锁群的Satt422、Satt365、Satt202;D1a连锁群的Satt580;F连锁群的Satt335、Satt510;H连锁群的Satt052;L连锁群的Satt156;以及M连锁群的Satt590。
刘洋大川[8](2010)在《黑龙江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豆灰斑病是由Cercospora sojina Hara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生产上危害严重。大豆灰斑病菌的变异是引起大豆品种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因而全面掌握小种的动态组成是病害防治的基础。本研究于2006~2009年在黑龙江省各主要大豆产区采集并分离大豆灰斑病菌菌株337个,采用一套鉴别寄主对采集的大豆灰斑病菌进行鉴定。并从337个灰斑病菌菌种种筛选出12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至少存在16个生理小种,除以往报导的1号、2号、3号、4号、6号、7号、8号、9号、10号及11号生理小种外,新鉴定出5号、12号、13号、14号、15号及16号共6个新的生理小种。2.从主要生理小种在黑龙江省内各地的出现频率来看,以1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39.17%,其次是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4.84%,10号小种出现频率为7.72%,占第三位。其它依次是2号(5.34%)、3号(5.04%)、6号(5.04%)、4号(4.15%)、9号(3.86%)、8号(3.56%)、11号(2.97%)、12号(2.08%)、5号(1.78%)、14号(1.48%)、13号(1.19%)、15号(0.89%)、和16号(0.89%)。3.在黑龙江省内各大豆种植区主要以1号小种占优势,各地小种的组成和比例均有所不同。哈尔滨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3、7、9、和10号小种;齐齐哈尔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3、4、6、7、8、9、10、11和12号小种;牡丹江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3、6、7、8、10、11、15和16号小种;佳木斯所辖地区1、2、3、4、5、6、7、8、9、11、12、14和15号小种;绥化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3、4、5、6、7、8、9、10、11、12和14号小种;黑河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3、4、7、9、10、12和13号小种;伊春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4、8和12号小种;鸡西及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6、7、10和11号小种;七台河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6和7号小种;鹤岗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2、7、8和10号小种;大庆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4、7和10号小种;双鸭山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6和7号小种;大兴安岭所辖地区主要存在1、7和12号小种。4.利用8个代表性菌株从100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来自黑龙江省各大豆主要产区的121个大豆灰斑病菌菌株进行AFLP分析,得到148个不同的片段,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111个不同单元型(带型)的代表性菌株的指纹图谱。用UPGA聚类分析,以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0.81为界,将121个菌株111个单元型划分为6个遗传系谱。其中L03、L05、L06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优势系谱。L02分布地域比较狭窄,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稀有遗传系谱。5.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遗传系谱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L01号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包括哈尔滨、绥化等地;L02号主要出现在东南部地区,包括牡丹江、鸡西、七台河等地;L03号主要出现在东部地区,包括佳木斯、双鸭山、鹤岗、伊春等地,在东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也有少量出现;L04号出现在东部地区,在黑河等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也有出现;L05号以西部地区为主,包括齐齐哈尔和大庆,在中部地区也有少量出现;L06号则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张文慧,杜吉到,陈庆山,王文辉,闵丽[9](2006)在《抗大豆灰斑病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抗灰斑病育种、抗性资源筛选和抗灰斑病基因分子标记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抗大豆灰斑病育种的研究进展,为抗灰斑病育种者提供可参考的相关信息。
张彪[10](2011)在《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转BnERF104大豆的灰斑病抗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灰斑病世界性分布,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尤以东北三省危害严重。目前防治灰斑病主要通过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的使用费用和残留及药害等问题使得化学防治只能作为应急措施;而种植抗病品种的防治技术成本低,是基础的、主要的防治技术。然而,灰斑病生理小种易发生变化,导致品种丧失抗性,因此,培育广谱持久抗病品种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其途径有两条:一、从已有大豆品种中鉴定发掘;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后者可通过激活植株防卫反应,如超表达某个转录因子激活防卫反应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提高品种的广谱持久抗病性。不管是在现有大豆资源中筛选,还是通过转基因创造培育主效+广谱的持久抗病品种,都需要一个高效、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目前大豆灰斑病的鉴定大多采用田间孢子接种法,该方法存在时间长、易受环境和接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鉴定结果重复性差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室内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区分对单个小种抗性的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本研究首先探讨建立能够满足上述研究需求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化转录因子BnERF104探讨提高大豆灰斑病广谱抗病性。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豆灰斑病菌丝块离体叶接种快速鉴定方法建立利用大豆灰斑病菌1号和7号生理小种,6个抗性不同的大豆材料,研究了大豆灰斑病抗性的菌丝块离体叶接种快速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在28℃、200μE·m-2·s-’光照强度和12h光照/12h黑暗条件下,将Minimal培养基生长的菌丝块分别接种抗、感大豆叶片,病斑面积在不同的材料之间差异明显,其鉴定结果与已报道的这些品种抗性水平一致。该鉴定方法具有不受生育期和环境条件限制、重复性强、可区分单个生理小种抗性等优点,是大豆灰斑病抗性室内鉴定的一种有效方法。2.转BnERF104大豆植株的获得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表达载体OX-BnERF104转化大豆(东农50)子叶节,通过芽的再生、芽的伸长、生根、移栽等阶段,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在芽伸长过程中,通过喷施20mg/L BASTA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再生芽进行筛选。大豆再生芽的生根率较低,一直是转化植株获得的瓶颈。在生根培养基中用特美汀代替头孢,添加0.1%的活性炭和将IBA浓度提高到2mg/L能显着的提高再生芽不定根的发生。通过PCR鉴定,共获得20株T1代转基因阳性植株。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部分转基因大豆中BnERF104的表达量显着上调。3转基因植株对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对T1代除草剂抗性和PCR检测阳性转基因大豆进行灰斑病抗性鉴定。用大豆灰斑病菌丝块离体叶接种快速鉴定方法对T1代转基因植株和东农50对照进行接种鉴定,根据发病情况,于接菌后6天测量病斑面积。结果表明:BnERF104转基因大豆的病斑面积为0.208cm2,相比于野生型东农50的病斑面积(0.224cm2),其病斑面积减小了6.9%。
二、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抗病性的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抗病性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组分、致病性及其诱导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大豆灰斑病研究现状 |
1.2 大豆灰斑病研究展望 |
1.3 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诱导抗性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菌种 |
2.1.3 供试培养基配方 |
2.1.4 毒素的培养方法 |
2.1.5 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2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分离提取及其致病活性的测定 |
2.2.1 供试菌种 |
2.2.2 供试产毒培养基 |
2.2.3 培养毒素产生条件 |
2.2.4 供试大豆品种 |
2.2.5 供试化学试剂 |
2.2.6 主要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用品 |
2.2.7 分离与提取毒素的方法 |
2.2.8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
2.2.9 不同抗性品种对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反应 |
2.2.10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毒性作用 |
2.3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组分分析 |
2.3.1 供试材料 |
2.3.2 主要供试化学试剂 |
2.3.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3.4 粗毒素溶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
2.3.5 粗毒素溶液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6 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的初步鉴定 |
2.3.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的糖蛋白 |
2.4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中几种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1 供试材料与接种处理 |
2.4.2 样品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
2.4.2.1 苯丙氨酸解氨酶 |
2.4.2.2 几丁质酶 |
2.4.2.3 总多酚 |
2.4.2.4 总黄酮 |
2.4.2.5 叶绿素 |
2.5 灰斑病菌粗毒素和分生孢子对几种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
2.5.1 供试材料 |
2.5.2 供试粗毒素 |
2.5.3 供试菌种 |
2.5.4 材料准备 |
2.5.5 粗毒素诱导处理方法 |
2.5.6 样品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
2.6 化学因子对大豆叶片内几种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
2.6.1 供试材料 |
2.6.2 供试化学试剂 |
2.6.3 供试菌种 |
2.6.4 材料准备 |
2.6.5 化学试剂的配制 |
2.6.6 诱导处理与取样方法 |
2.6.7 样品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
3.1.1 培养基的筛选 |
3.1.2 产毒条件 |
3.1.3 小结 |
3.2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分离提取及其致病活性的测定 |
3.2.1 毒素的分离与提取 |
3.2.2 毒素的致病作用 |
3.2.3 不同抗性品种对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反应 |
3.2.4 毒素的毒性作用 |
3.2.5 小结 |
3.3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组分分析 |
3.3.1 灰斑病菌1~10号生理小种产生毒素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
3.3.2 灰斑病菌粗毒素致病组分的初步鉴定 |
3.3.3 灰斑病菌粗毒素糖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3.3.1 粗毒素蛋白质电泳分析 |
3.3.3.2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的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3.3 粗毒素糖蛋白的电泳分析 |
3.3.3.4 粗毒素蛋白质谱带的聚类分析 |
3.3.3.5 大豆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田间致病力的分析 |
3.3.4 小结 |
3.4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几种生化物质的变化 |
3.4.1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3.4.2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内总多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3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内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4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3.4.5 感染灰斑病菌后大豆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6 小结 |
3.5 大豆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几种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
3.5.1 粗毒素对大豆PAL的诱导作用 |
3.5.1.1 不同浓度的粗毒素对大豆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
3.5.1.2 灰斑病菌与粗毒素对叶片内PAL活性的诱导作用 |
3.5.2 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总多酚含量的诱导作用 |
3.5.2.1 不同浓度的粗毒素对大豆叶片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
3.5.2.2 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叶片内总多酚含量的诱导作用 |
3.5.3 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总黄酮的诱导作用 |
3.5.3.1 不同浓度的粗毒素对大豆叶片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5.3.2 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叶片内总黄酮含量的诱导作用 |
3.5.4 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
3.5.4.1 不同浓度的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3.5.4.2 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
3.5.5 小结 |
3.6 化学因子对大豆叶片内几种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
3.6.1 乙烯利对大豆叶片内生化物质的诱导 |
3.6.1.1 乙烯利对大豆叶片内PAL活性的诱导 |
3.6.1.2 乙烯利对大豆叶片内总多酚的诱导 |
3.6.1.3 乙烯利对大豆叶片内总黄酮的诱导 |
3.6.1.4 乙烯利对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
3.6.2 草酸对大豆叶片内生化物质的诱导 |
3.6.2.1 草酸对PAL活性的诱导 |
3.6.2.2 草酸对总多酚的诱导 |
3.6.2.3 草酸对总黄酮的诱导 |
3.6.2.4 草酸对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
3.6.3 水杨酸对大豆叶片内生化物质的诱导 |
3.6.3.1 水杨酸诱导PAL活性的最佳浓度和对抗性不同品种PAL活性的诱导 |
3.6.3.2 水杨酸诱导总多酚的最佳浓度和对抗性不同品种总多酚的诱导 |
3.6.3.3 水杨酸诱导总黄酮的最佳浓度和对抗性不同品种总黄酮的诱导 |
3.6.3.4 水杨酸诱导几丁质酶活性的最佳浓度和对抗性不同品种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
3.6.3.5 水杨酸对大豆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3.6 水杨酸系统诱导PAL与总多酚和总黄酮的信号传导时间 |
3.6.4 讨论 |
3.6.5 小结 |
4 讨论 |
4.1 关于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化合物属性的探讨 |
4.2 利用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的难度 |
4.3 灰斑病菌粗毒素的不同组分在毒素致毒作用中的表现 |
4.4 大豆灰斑病菌粗毒素的蛋白质组分与不同生理小种致病力间的关系 |
4.5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是灰斑病菌致病因子的依据 |
4.6 关于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的几种与大豆抗病性密切相关的生化物质 |
4.7 关于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PAL活性及总多酚与总黄酮的诱导作用 |
4.8 关于灰斑病菌及其粗毒素对大豆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
4.9 关于生物因子和化学因子对大豆的诱导作用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
(2)大豆资源抗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豆灰斑病概述 |
1.1.1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危害 |
1.1.2 大豆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和病原菌 |
1.1.3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规律 |
1.1.4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
1.2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研究进展 |
1.2.1 QTL定位研究的基本策略 |
1.2.2 家系连锁分析 |
1.2.3 关联分析 |
1.2.4 关联分析在大豆上的研究进展 |
1.3 QTL定位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技术辅助育种 |
1.3.2 大豆灰斑病的QTL定位研究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大豆资源抗灰斑病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接种方法 |
2.1.4 抗性划分标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育成品种资源抗病性鉴定 |
2.2.2 野生大豆资源抗病性鉴定 |
2.3 讨论 |
第3章 大豆种质资源抗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大豆幼苗培养 |
3.1.2.2 大豆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 |
3.1.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染色 |
3.1.2.4 SSR标记基因型鉴定 |
3.2 数据分析 |
3.2.1 群体结构分析 |
3.2.2 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的确认 |
3.2.3 优异等位变异的确认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于SSR分子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
3.3.2 大豆品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与SSR标记位点的关联分析 |
3.3.4 与大豆品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的优异等位变异 |
3.4 讨论 |
第4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4.1 全文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黑龙江大豆品种灰斑病7号小种抗性SSR标记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豆灰斑病概述 |
1.1.1 大豆灰斑病的发病症状与危害 |
1.1.2 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的生理分化 |
1.1.3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
1.1.4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
1.2 植物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
1.2.1 家系连锁分析 |
1.2.2 关联分析 |
1.3 QTL定位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应用 |
1.3.1 大豆灰斑病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
1.3.2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豆对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品种种植及病菌培养 |
2.1.3 病菌接种方法 |
2.1.4 大豆灰斑病抗性标准划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对灰斑病7 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结果 |
2.2.2 不同类型大豆种质资源与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大豆对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抗性位点的发掘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群体结构分析 |
3.2.3 主坐标分析 |
3.2.4 聚类分析 |
3.2.5 确定与灰斑病抗性相关的SSR位点 |
3.2.6 确定与灰斑病抗性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于SSR分子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基于SSR分子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
3.3.3 基于SSR分子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
3.3.4 基于SSR分子数据的聚类分析 |
3.3.5 大豆灰斑病7 号生理小种抗性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3.3.6 与大豆灰斑病7 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的等位变异 |
3.4 讨论 |
3.4.1 202 份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
3.4.2 202 份大豆品种的群体结构 |
3.4.3 大豆抗灰斑病7 号生理小种的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和灰斑病的生物种衣剂研制及其生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大豆胞囊线虫和灰斑病研究概况及种衣剂研究进展 |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研究概况 |
1.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 |
1.2 大豆灰斑病的研究 |
1.2.1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2 大豆灰斑病的病原菌及侵染 |
1.2.3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
1.3 诱导抗性研究概况 |
1.3.1 诱导抗性研究 |
1.3.2 诱导抗性机制 |
1.3.3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应用 |
1.4 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4.1 种衣剂的定义及原理 |
1.4.2 种衣剂的成分及类型 |
1.4.3 种衣剂作用机理 |
1.4.4 生物种衣剂的研究开发概况 |
1.5 东莨菪素的研究进展 |
1.5.1 东莨菪素简介 |
1.5.2 东莨菪素的生物活性 |
1.6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大豆灰斑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防菌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和灰斑病的生防菌筛选 |
2.2.2 生防菌处理诱导大豆抗灰斑病的生理性状的初步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灰斑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防菌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防细菌的鉴定结果 |
3.2.2 生防真菌菌的鉴定结果 |
3.2.3 生防真菌Snef66 中东莨菪素含量检测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抗大豆胞囊线虫和灰斑病的生防种衣剂的研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新型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和灰斑病的生防菌株及配合力筛选 |
4.2.2 生物发酵液混配最佳比例的确定 |
4.2.3 SN103-f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效果 |
4.2.4 .发酵液混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4.2.5 发酵液混配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
4.2.6 温室盆栽试验结果 |
4.2.7 生物种衣剂的田间防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莨菪素防治大豆灰斑病的机理研究 |
5.1 材料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东莨菪素对大豆灰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
5.2.2 东莨菪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3 东莨菪素对大豆灰斑病盆栽防效试验 |
5.2.4 大豆叶片内东莨菪素的含量测定 |
5.2.5 东莨菪素对大豆灰斑病田间试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大豆灰斑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
6.2 大豆灰斑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防菌的鉴定 |
6.3 新型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和灰斑病的生防种衣剂的研制 |
6.4 东莨菪素防治大豆灰斑病的机理研究 |
6.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6)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资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大豆灰斑病研究进展 |
1.1.1 生理分化 |
1.1.2 抗感鉴定标准 |
1.1.3 抗性遗传 |
1.1.4 抗病育种 |
1.1.5 抗源筛选 |
1.1.6 生物学特性 |
1.1.7 抗性机制 |
1.2 标记技术 |
1.2.1 遗传标记 |
1.2.2 DNA分子标记 |
1.2.3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1.3 大豆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质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 |
1.3.2 数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 |
1.4 大豆灰斑病抗病育种目前存在问题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SSR标记分析所用品种及群体 |
2.1.2 抗性资源检测材料 |
2.1.3 供试菌种 |
2.2 实验方法 |
2.2.1 灰斑病菌的培养及接种 |
2.2.2 群体的抗性鉴定 |
2.2.3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4 抗感池的建立 |
2.2.5 SSR分析 |
2.2.6 数据统计 |
2.2.7 连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性鉴定结果分析 |
3.2 SSR标记结果分析 |
3.2.1 引物筛选 |
3.2.2 小群体检测 |
3.2.3 连锁分析 |
3.3 抗感种质资源符合性检测 |
3.3.1 三个SSR标记在抗感病种质资源中的等位变异分布特点 |
3.3.2 三个SSR标记辅助鉴定效率分析 |
4 讨论 |
4.1 抗病性鉴定 |
4.2 BSA法筛选引物的准确性 |
4.3 杂合型条带分析 |
4.4 抗性基因定位 |
4.5 标记辅助育种的发展策略 |
4.6 黑龙江省抗感品种资源符合性检测 |
5 结论 |
5.1 抗病性鉴定 |
5.2 引物筛选及小群体检测 |
5.3 连锁分析 |
5.4 黑龙江省抗感病种质资源符合性检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应用关联分析挖掘大豆对Cercospora sojina race12的抗性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灰斑病概论 |
1.1.1 大豆灰斑病介绍 |
1.1.2 大豆灰斑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及危害 |
1.1.3 大豆灰斑病菌的特征 |
1.1.4 大豆灰斑病的侵染和流行 |
1.1.5 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方式以及鉴定标准 |
1.1.6 大豆灰斑病菌致病性的变异 |
1.1.7 大豆抗灰斑病遗传研究、抗性基因研究 |
1.2 标记技术 |
1.2.1 遗传标记 |
1.2.2 DNA分子标记 |
1.2.3 SSR标记概念及特征 |
1.2.4 SSR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3 大豆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大豆疫霉根腐病 |
1.3.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
1.3.3 大豆花叶病毒病 |
1.3.4 大豆灰斑病 |
1.4 关联分析 |
1.4.1 关联分析概念及特点 |
1.4.2 关联分析基础——连锁不平衡 |
1.4.3 关联分析的策略 |
1.4.4 关联分析的统计方法 |
1.4.5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
1.4.6 关联分析应用于挖掘位点的进展 |
1.5 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的发展与展望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试验仪器药品 |
2.1.3 溶液的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灰斑病菌培养及接种 |
2.2.2 群体抗性鉴定 |
2.2.3 大豆基因组DNA提取 |
2.2.4 DNA浓度检测 |
2.2.5 SSR分析 |
2.2.6 数据分析 |
2.2.7 群体结构分析 |
2.2.8 关联分析 |
2.2.9 表型效应值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表型数据统计 |
3.2 基因型数据分析 |
3.2.1 320 份大豆SSR标记电泳结果分析 |
3.2.2 多态性信息含量分析 |
3.3 群体结构分析结果 |
3.4 关联分析 |
3.5 表型效应值 |
4 讨论 |
4.1 材料的选择 |
4.2 优异位点 |
4.3 遗传多样性 |
4.4 抗病性鉴定 |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黑龙江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豆灰斑病 |
1.2.2 遗传标记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鉴别寄主 |
2.1.3 仪器设备及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研究 |
2.2.2 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研究 |
3.1.1 大豆灰斑病菌不同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 |
3.1.2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 |
3.1.3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在各主要地区的分布 |
3.2 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3.2.1 DNA的提取 |
3.2.2 AFLP分析 |
4 讨论 |
4.1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 |
4.2 关于AFLP技术 |
4.3 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 |
4.4 病菌生理小种与遗传宗谱的之间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报专利 |
(10)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转BnERF104大豆的灰斑病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灰斑病研究进展 |
1.1.1 大豆灰斑病菌的生理学特性及生理小种鉴定 |
1.1.2 大豆灰斑病的侵染和流行 |
1.1.3 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和标准 |
1.1.4 抗病育种与抗源材料的筛选 |
1.1.5 大豆抗灰斑病遗传与抗性基因研究 |
1.2 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 |
1.2.1 大豆再生技术及转化遗传受体的选择 |
1.2.2 大豆遗传转化的方法 |
1.2.3 展望 |
1.3 植物抗病机制 |
1.3.1 植物防卫反应 |
1.3.2 植物防卫反应信号传导 |
1.4 乙烯应答因子(ERF)的功能分析及ERF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1.4.1 ERF转录因子的主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性 |
1.4.2 ERF转录因子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大豆抗灰斑病菌菌丝块离体叶接种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接菌菌株 |
2.2.3 主要化学试剂 |
2.2.4 常用培养基 |
2.2.5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豆材料培养 |
2.3.2 灰斑病菌培养 |
2.3.3 接种方法 |
2.3.4 Trypan blue菌丝染色 |
2.3.5 接菌培养基的选择 |
2.3.6 接菌条件的优化 |
2.3.7 验证大豆灰斑病菌菌丝块离体叶接种体系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培养基的选择 |
2.4.2 接菌条件的优化 |
2.4.3 已知抗、感品种和未知抗性品种的抗病性结果 |
2.5 讨论 |
2.5.1 对菌丝块接种后病斑的研究 |
2.5.2 菌丝块离体叶接种方法的研究 |
2.5.3 菌丝块离体叶鉴定方法与田间接种鉴定方法的比较 |
第三章 转BnERF104大豆植株的获得及其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载体和菌株 |
3.2.3 主要化学试剂 |
3.2.4 溶液 |
3.2.5 培养基 |
3.2.6 PCR引物 |
3.2.7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BnERF104超表达载体验证 |
3.3.2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法 |
3.3.3 伸长培养过程中再生芽的筛选 |
3.3.4 转基因大豆的PCR鉴定 |
3.3.5 转基因大豆中ERF104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
3.3.6 转基因大豆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BnERF104过表达载体验证 |
3.4.2 大豆遗传转化及转基因大豆的获得 |
3.4.3 伸长培养过程中再生芽的筛选 |
3.4.4 转基因大豆PCR鉴定 |
3.4.5 转基因大豆中BnERF104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3.4.6 转BnERF104大豆对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 |
3.5 讨论 |
3.5.1 关于转BnERF104大豆植株的获得 |
3.5.2 转BnERF104大豆植株抗大豆灰斑病的功能研究 |
第四章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BnERF104基因序列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抗病性的遗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组分、致病性及其诱导抗性的研究[D]. 刘亚光.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1)
- [2]大豆资源抗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D]. 秦芳芳.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3]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及其对寄主作用的研究[J]. 曹越平,李海英,刘学敏,陈绍江,张丽娟,杨庆凯. 植物病理学报, 2003(02)
- [4]黑龙江大豆品种灰斑病7号小种抗性SSR标记关联分析[D]. 林春雨.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5]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和灰斑病的生物种衣剂研制及其生防机制研究[D]. 谢萌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资源分析[D]. 张文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04(04)
- [7]应用关联分析挖掘大豆对Cercospora sojina race12的抗性位点[D]. 董亚楠.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4)
- [8]黑龙江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刘洋大川.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9]抗大豆灰斑病育种研究进展[J]. 张文慧,杜吉到,陈庆山,王文辉,闵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01)
- [10]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转BnERF104大豆的灰斑病抗性研究[D]. 张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