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小麦单株与群体的杂种优势比较研究

杂交小麦单株与群体的杂种优势比较研究

一、杂种小麦单株与群体杂种优势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侃超[1](2021)在《基于宽泛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发展玉米育种策略》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是最重要的粮食、食品、牲畜饲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来源。杂种优势利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只有更好地了解玉米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才能更有效的制定玉米改良方案以及对杂交种表型的预测。来自不同生态类型的温带和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可用于遗传变异的鉴定,也为基础研究和商业育种提供遗传材料。由于热带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对生态型间杂交种进行研究可为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大规模分析,可以提高对杂种优势的认知,也为杂交种育种遗传增益的提高做出贡献。在杂交玉米育种中,掌握不同玉米种质资源间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能够广泛代表不同生态型和种质多样性的28份温带和23份热带玉米自交系,构建了一个具有724份杂交种的大规模多杂种群体(MHP)。该群体可分为三个亚群,包括通过Griffing IV组配的温带双列(325份)和热带双列(136份),以及温带×热带NCD II(263份)。对所有的亲本和杂种进行三年两点、11个性状的田间表型鉴定,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等多种方法对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进行解析。所得结果如下:(1)多杂种群体育种应用潜力巨大玉米多杂种群体遗传背景丰富,利用Griffing IV双列和NCD II遗传交配设计方法进行组配,适用于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同样可应用于不同生态类型玉米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育种。多杂种群体可以提供包括显性-隐性关系和遗传互作在内的详细的遗传信息,可以用来揭示关于配合力、杂种优势、杂交种表型以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等有效的信息。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制定育种策略,还可以利用温带和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拓宽遗传基础,提高定向育种效率。同时利用开源育种策略,可以共享大量亲本基因型信息应用于世界范围的杂交育种项目。本研究结论可以用于发展杂交玉米育种策略。(2)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在育种中的利用在育种中广泛应用的自交系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同时其衍生的杂交种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SCA)。杂种优势是一种可量化、依赖于性状和特定环境的表型性状,亲本及其杂种对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造成了杂种优势的差异。所有测试性状中除株高和百粒重外,温带×热带杂交种的平均杂种优势均高于温带或热带内杂交种,尤其是在穗长、穗粗和百粒重等性状方面表现出较优的表型。行粒数和单株粒数是决定产量杂种优势的两个最重要的性状,可以用来作为产量杂种优势的直接选择标准。在杂种优势群中,瑞德×四平头,瑞德×旅大红骨和四平头×PA等杂交组合模式,在产量性状方面具有较高的正向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本研究中发现的这些杂种优势模式对商业化玉米育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配合力可用于预测杂种优势和杂交种表型杂种优势可作为一个单一性状用于基因组预测。杂种优势主要由非加性效应所控制,所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显着相关。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种表型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说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可以作为预测杂交种表型的重要指标。杂种表型取决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效应,而杂种优势则取决于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一般配合力相比,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具有更显着的正向相关性,表明特殊配合力可以用来预测杂种优势,从而在商业化玉米育种中用于发现有潜力的杂种。(4)基于表型、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本研究利用Farm CPU模型共定位到11个与表型性状关联的候选基因,17个中亲优势候选基因和1个超亲优势候选基因。定位到的开花期候选基因参与色氨酸的合成且在调控植物开花时间上有重要的作用。产量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对玉米生长发育调控、产量和抗逆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杂种优势相关性状定位到候选基因为MYB家族转录因子、琥珀酸脱氢酶SUDH7、CLE家族和Aux/IAA转录因子,均有助于株型的改良和产量杂种优势的形成。(5)基于显着关联标记的基因组选择本研究对六种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其中Bayes Lasso和GBLUP模型略优于其它模型。杂种优势预测具有性状特异性,不同性状预测准确度不同。利用显着关联标记可以显着提高预测准确度。农艺性状表型的预测准确度受到标记数目的影响,且随着标记数量的增大而提升。只需要挑选p=0.1以上的显着关联标记就可以达到利用全部标记所能达到的预测效果。与农艺性状不同的是,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预测准确度受到显着关联标记的影响,引入少数几个效应值较高的关联标记即可达到较高的预测准确度。

陈彦儒[2](2021)在《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KTP116A育性恢复基因位点Rfk1的精细定位及分子克隆》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全球重要的口粮作物,提高小麦单产对于保护全球粮食安全意义深远。目前,小麦单产水平处于爬坡阶段,杂种优势利用是增加小麦单产的有力途径之一,细胞质雄性不育已成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手段。然而,在杂交小麦种子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存在繁、制种成本高,纯度难以保证等关键问题,严重阻碍了杂交小麦的研发和利用。为突破这一瓶颈,本研究团队创制了具有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细胞质的温敏雄性不育(TCMS-K)小麦KTP116A,该不育类型育性转换明显,且转换的临界温度较高,适应我国黄淮冬麦区、西南冬麦区、西北春麦区、东北春麦区等小麦产区的生态条件,可实现“一系两用”,在“两系”杂交小麦育种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本研究以KTP116A、其同型保持系TP116B和恢复系LK783为材料,通过构建BC1F1作图群体,采用正向遗传学与BSR-seq分析策略,对来自LK783中的主效育性恢复基因位点Rfk1进行了精细定位;结合q RT-PCR与RNA-Seq技术手段,对Rfk1候选基因进行了预测与克隆鉴定;并筛选与Rfk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碘化钾染色发现,LK783及回交群体可育单株的花药形态饱满,顶端开裂,外壁纤维细胞排列整齐,内壁乌氏体均匀致密,富含孢粉素,花粉粒可被I2-KI充分染色。而KTP116A的花药相对瘦小,花药顶端未表现开裂,外壁纤维细胞排列紊乱,内壁中乌氏体粘连散乱,且花粉粒边缘不能被I2-KI充分染色,是典型的染败特征。2.通过SNP-index法和连锁分析,将Rfk1定位在PCR标记Xnwafu_6和SSR标记Xbarc137之间约6.9 cM的遗传距离内。进一步在初步定位区间内设计KASP标记,结合其他分子标记将Rfk1定位到了Xnwafu_6和Xnwafu_1B32之间约26.0 Mb的物理区间内。通过小麦eFP数据库和荧光定量PCR筛选该区间内花药差异表达基因,最终确定Traes CS1B02G197400LC是为其可能的候选基因。3.对TraesCS1B02G197400LC全长CDS区域的克隆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350bp,仅一个外显子,含有一个PMEI_like保守结构域,是果胶酯酶超家族中的一员。LK783与KTP116A的编码序列中共有10个氨基酸非同义突变;KTP116A克隆得到的序列在1177 bp处存在一个7 bp碱基片段缺失,导致了编码蛋白结构的改变。另外,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于小麦根、茎、叶和花药中,并在小麦花药中差异表达,且在三核期表达差异达到显着。4.通过对候选区间内分子标记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Rfk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nwafu_4。该标记在供试恢复系和不育系中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结实率和带型统计分析表明,该标记2018年和2019年测交试验中准确率分别达到90.4%和94.8%。

徐舶[3](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丁亚慧[4](2020)在《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杂种优势是常见的遗传学现象,研究杂种优势作用机制可以促进遗传育种进程。前期关于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受群体类型、群体大小以及分子标记密度的影响,构建的遗传图谱分辨率低,定位到的杂种优势QTL区间范围大,鉴定到的杂种优势位点的位置不够精确,因此不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关键的杂种优势位点以及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使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组合Zheng58×Chang7-2、B73×Mo17和C428×C434作为研究材料,构建了群体总量为5360株的F2代杂种优势群体。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每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低丰度测序,获得具有高度多态性的SNP位点,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同时,对三套杂种优势群体的亲本、F1和F2单株进行表型鉴定,获得19个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鉴定控制表型性状的QTL位点。在三套杂种优势群体中总共发现了628个关键的QTLs位点(三套群体分别鉴定到256、214、158个QTLs)。结合基因组数据以及表型数据进行QTL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发现绝大部分位点表现为完全-不完全显性,其次是超显性。通过进一步的QTL等位基因贡献率分析我们发现来自于父母亲本的有利的杂种优势等位基因比例相似,分别占50%左右。通过628个杂种优势关键QTLs位点,我们筛选到了17个与杂种优势形成密切相关的主效QTLs位点,为了验证随机误差对主效位点的遗传效应估计值是否存在影响,我们在环境条件不同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了二次重复实验。选取Zheng58×Chang7-2群体的2225个F2单株进行农艺性状表型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两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得到的杂种优势主效QTLs位点的遗传效应总体上一致,具有稳定性。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关键的主效QTL位点KY4q19进行深度解析,发现该位点内存在一个功能已知的玉米基因ub3,该基因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和玉米产量,与水稻杂种优势基因IPA1同源。通过对比亲本和杂交种基因序列发现,ub3基因的编码区不存在差异,而启动子区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导致了该基因在双亲和子代中表达量的不同。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在玉米亲本和杂交种之间可能存在部分共有的功能基因和不同的调控节点共同决定了作物中的杂种优势,为玉米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昆[5](2020)在《辣椒杂种优势群的建立与杂种优势预测》文中提出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杂种优势明显,但辣椒中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仍较为薄弱。因此,开展辣椒杂种优势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群划分,对于加强辣椒杂种优势的利用和提高辣椒育种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312份一年生辣椒种质资源的重测序数据,划分遗传关系群。根据群体特征、亲缘关系,选取31份代表性辣椒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共配置413个杂交组合。在两个地点下对所有组合的4个产量相关性状(亩产、单果重、单株产量、坐果数)以及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经过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计算,对不同遗传分群进行群间和群内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根据基于重测序数据,312份一年生辣椒种质资源划分为I~VIII群8个遗传关系群。在I群中有27份材料,在II群中有76份材料,在III群中有19份材料,在IV群中有20份材料,在V群中有33份材料,在VI群中有37份材料,在VII群中有50份材料,在VIII群中有41份材料。另9份材料没有划到各群内。2.从31份材料中选取12份骨干自交系材料,分析其F1的产量相关杂种优势与双亲的遗传距离间关系,发现:75%的杂交组合符合遗传距离越远,超标优势越强的规律,58.3%组合符合遗传距离远,超中优势强的规律。因此,一定的遗传距离范围内,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越大,产量杂种优势越强。3.对所有组合的4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力对产量杂种优势进行预测,93.3%的杂交组合符合一般配合力越大,F1代杂种优势越强的规律;群间杂交比群内杂交有更高的杂种优势;不同群进行比较,I群、VII群和V群与其他群组配的杂种优势强;I×VII群,I×IV群,I×V群,II×IV群和V×VI群的产量相关杂种优势最强。4.对所有组合12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单果重、叶长、叶宽、纵径、横径、肉厚、果柄长与单株产量、总产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V、VII、VIII群在叶宽、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柄长园艺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显着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胎座宽、心室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柄长性状上,V×V群,V×VII群、IV×IV群组配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高,表现优良。本研究构建了辣椒的杂种优势群体,为辣椒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筛选优质组合提供参考。

李晓鹏[6](2020)在《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为集粮、油、饲和加工为一体的多种用途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的产量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田间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倒伏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增加机械收获难度,增加玉米种植成本。因此,选用株型合理的耐密性、抗倒伏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田种植的玉米均为杂交种(F1),其性状不仅与生长环境和农艺措施有关,还与其亲本自交系遗传特性和杂交优势密切相关。前人对种植密度影响玉米杂交种株型、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研究较多,而对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之间抗倒伏特性差异性和杂种优势关注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选用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和杂种优势规律,可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株高和穗位高:XY335>XY41>ZD958,穗位系数:ZD958>XY41>XY335。XY335和ZD958节间长度均高于亲本,杂交种及其亲本节间直径和茎粗系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和穗位高的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较大,穗位系数较小,且穗位高杂种优势显着高于株高。杂交种及其亲本的茎叶夹角:下部叶片>中部叶片>上部叶片,叶面积: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叶向值: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茎叶夹角、叶面积和叶向值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2)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杂交种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和雌、穗重生物量:XY335>ZD958>XY41。XY41杂交种单株生物量、叶片重和穗重在高密下大于父小于母本,其余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重、叶鞘重以及穗重均大于父母本。XY335和XY41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片重、叶鞘重以及穗重的超亲优势及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先增加后降低。ZD958单株生物量和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茎秆重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叶片重和叶鞘重随密度先增加后减小。XY41穗重超母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超父优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3)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的影响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的峰值均表现XY335>ZD958>XY41。杂交种穿刺强度在低密度下均高于亲本,在中密度和高密度下均大于父本小于母本,在籽粒建成期(R2)或乳熟期(R3)达到峰值。XY335和ZD958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XY41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玉米基部节间穿刺强度受其双亲互作的影响,密度越大表现越明显。玉米植株的倒伏率与穗位高、穗位系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单株生物量、茎秆干重、基部第3节间直径和茎秆穿刺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4)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长、穗粗、穗行数以及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低密条件下,杂交种穗长、穗粗和穗重大于父母本,穗行数大于母本小于父本;中密和高密下均小于父母本。XY335和ZD958秃尖在中密和高密下大于父母本,低密下大于母本小于父本。杂交种及其亲本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理论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杂交种穗粒数和理论产量的杂种优势指数较大,超亲优势较强,穗粒数超母优势大于超父优势,千粒重有较强的超父优势。

李伟[7](2020)在《单芒山羊草(Aegilops uniaristata)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U706A的不育与恢复相关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日益缩减,保障未来小麦需求安全势在必行。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利用该途径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小麦上,能够真正利用到大田生产的CMS系缺乏,因此发掘新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对加快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U706A是本课题组经过多年培育形成的一种CMS系,其细胞质来源是单芒山羊草(Aegilops uniaristata)。本研究以U706A、其同核保持系706B以及56个来源广泛的恢复系为材料,通过对其表型进行观察以确定其不育性以及败育特点;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来鉴定与其不育相关的差异基因和代谢通路,探究其败育机制;通过将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检测其易恢性和稳定性;通过用保持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构建一个BC1F1群体,调查该群体的育性分布进行遗传分析并定位该基因,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旨在综合评价该不育系在杂交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潜力,为育种家利用该不育系提供参考,为加快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基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育系U706A、保持系706B花药和花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的I2-KI染色以及DAPI染色观察发现,706B的花药饱满,顶端开裂,外壁纹路整齐,内壁乌氏体排列紧密,花粉粒饱满且染色充分。与706B相比,U706A的花药瘦小且干瘪,花药顶端不开裂,外壁纹路紊乱,内壁乌氏体稀疏,花粉粒畸形且染色不充分,表现为染败。2.对处于二核期的U706A和706B的花药进行RNA-Seq,获得9,7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5,928个,下调3,871个。然后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数据库比对进行功能注释,综合GO和KEGG分析结果,推测磷脂酰肌醇代谢通路和果胶代谢通路可能与育性相关;另外,对转录因子相关的转录本分析,推测转录因子MYB21可能影响U706A的育性。3.通过两年两地U706A与恢复系的F1代自交结实率的测定,并以K706A与恢复系的F1代为对照。结果发现,U706A的恢保关系与K706A基本一致,U706A的整体结实率略低,但亦有高恢复材料,结实率可达90%以上;对比三个环境下的数据可以发现,U706A后代的稳定性要好于K706A。4.通过U706A//706B/LK783构建BC1F1群体,单株套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不育株:可育株≈1:3,符合两对主效基因控制性状的期望,然后经过标记筛选与带型统计将其中一个恢复基因定位在1B染色体上的标记AX-109965610和gwm18之间,两个标记分别与恢复基因的遗传距离为2.5cM和19.6cM。

张宗瑜[8](2020)在《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优良牧草,具有草产量高、品质好、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高山草原的放牧、人工草地建植、生态环境恢复等。但老芒麦较高的落粒性大大降低了牧草种子产量,对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牧草落粒的遗传学基础,是国内外研究不多且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为此,本研究在开发老芒麦特异性EST-SSR标记、分析不同落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构建了老芒麦的遗传作图群体,并利用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技术构建了老芒麦首张遗传连锁图谱,相继结合QTL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分析方法定位了落粒候选基因。旨在为解析老芒麦落粒遗传机制、加快老芒麦落粒分子遗传改良和培育低落粒老芒麦新品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老芒麦特异性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通用性研究。从老芒麦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685个unigene中,分析识别了8,871个潜在EST-SSR位点,进一步开发了200对EST-SSR分子标记。PCR扩增产物测序验证显示,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原始引物SSR位点同源,有43.5%的标记在17个披碱草属物种间通用性良好。利用30对多态性标记对17个披碱草属95份种质的480个单株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基于基因组构成和地理起源将参试披碱草属种质聚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为披碱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提供了引物来源。2、采用40对EST-SSR标记对36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且在田间测定了老芒麦的落粒性。结果显示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落粒性变异均较为丰富。筛选出落粒性状差异较大、遗传背景较远的高落粒基因型Y1005和低落粒基因型ZhN06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1群体。对F1群体的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了落粒、叶片、茎节、穗长及芒长等性状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母本(ZhN06)与子代群体的共有条带多于父本(Y1005),显示其遗传力水平较高。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和低落粒子代选择,将F1-7单株自交构建了包含200份单株的F2作图群体。3、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F2群体测序,构建了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图谱总长1,866.35cM,14个连锁群含1,971个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在87.67cM(LG7)和183.45cM(LG1)之间,标记平均距离为1.66cM。比较基因组发现老芒麦与小麦和大麦分别有79%(1,556)和70%(1,380)的同源标记。连续三年观测了穗长、小花数、落粒率、芒长、种子宽、千粒重等种子相关性状,并进行了QTL鉴定,在1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9个QTL位点,在第2、3、6和11号连锁群上共检测到6个落粒性QTL。通过与小麦和大麦基因组比对注释发现了30个落粒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与植物激素信号调控(15个)、转录因子(7个)、水解酶活性(6个)及木质素合成(2个)等相关。4、采用SLAF技术对包含213份种质的老芒麦关联群体进行了测序,结合落粒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老芒麦LD(linkage disequilibrium)衰减较快,衰减距离为0.291kb,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弱,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续两年在田间对落粒率等关键表型性状观测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0.49%,其中落粒率遗传力为85.13%。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1个与落粒相关的显着性位点,平均解释26.3%的表型变异。在这些位点上注释到14个落粒相关候选基因,主要与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细胞分裂素葡萄糖基转移酶等调控相关。此外,在种子和产量相关性状中分别检测到66个和1,715个显着性位点,分别注释到与种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1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0个。

王中秋[9](2019)在《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质资源是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物质保障,而野生二粒小麦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为了实现对它的挖掘和开发利用,本试验用以普通小麦品种Bethlehem(BLH)为背景的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chromosome arm substitute,CASL)为材料进行研究。首先对CASL及亲本BLH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挖掘携带优良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的置换系,把这些基因定位到染色体臂上;并将各CASL分别与亲本BLH杂交共配制24个杂交组合,对其进行农艺性状考察和杂种优势分析,针对野生二粒小麦的每个染色体臂深入研究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另一方面利用CASL7AS和ZNL12为亲本创制的一套DH群体为材料,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含有野生二粒小麦优异基因且综合性状较好的DH系,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的育种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CASL和亲本的五个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发现不同CASL之间各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各品质性状统计结果,我们推测:至少6个控制野生二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正效QTL分别定位于6AL、1BS、2BS、3BL、7BS和7BL,至少3个控制湿面筋形成的正效QTL分别定位于2BL、7BS和7BL;至少3个控制沉降值的主效QTL分别定位于4AL、7AL和7BL;至少1个控制淀粉形成的负效QTL位点定位于7BL上;至少1个促进小麦籽粒灰度增加的正效QTL定位于7BL上。2、利用CASL和BLH构建了24个杂交组合,在表型分析时发现部分组合F1在对应的性状上明显高于亲本CASL和BLH,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测到在株高、穗颈长、穗长、粒宽、粒长、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上可能至少存在共32个杂种优势位点。3、通过对DH系群体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发现,各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都呈连续分布的典型数量性状(除叶型、叶锈病),其中分蘖数、株高、穗颈长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均高达20%以上。对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颈长、株高均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抽穗期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性状均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广义遗传率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性状(除有效穗数、总小穗数)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H2>80%),对于三个地点共同考察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均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4、通过聚类分析,DH群体包括亲本被分为5个类群,从类群的整体上分析得知存在着高产优质潜力的类群有第Ⅱ类群和第Ⅴ类群,农艺性状的综合水平均优于其它三类,且蛋白质含量较高。从中筛选出H6,H7,H13,H41,H173,H184,H50,H64等综合性状较好的8个株系,对于小麦的矮杆、增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江硕[10](2019)在《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我国,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经济和文化价值,在花卉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菊花对涝渍敏感,涝渍胁迫是制约菊花产业健康发展的要因之一。因此,培育耐涝性菊花新品种是菊花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菊花耐涝性的遗传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可利用的优异种质(基因)资源,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鉴于此,本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88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多个环境下的耐涝性鉴定,利用筛选出的稳定耐涝性差异种质,采用4×3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II)配置了 12个杂交组合,对菊花耐涝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并通过连锁分析、全基因关联分析和混池转录组测序三种基因定位手段挖掘与菊花耐涝性紧密关联的QTLs、优异等位变异位点以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从经典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角度揭示了菊花耐涝性的遗传机制,获得了优异耐涝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对菊花传统杂交育种及现代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盆栽模拟淹水法对88个代表性菊花品种在三个不同环境下进行耐涝性鉴定,根据淹水后植株叶片萎蔫指数、叶色、叶形态、茎色、茎形态等外观形态得分以及死叶率计算的耐涝性隶属函数值(MFVW)对菊花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耐涝性差异明显,其中切花大菊品种的耐涝性隶属函数值(MFVW;0.65)显着高于切花小菊(0.55;P<0.05),亚洲菊花品种的MFVW(0.65)极显着高于欧洲菊花品种(0.48;P<0.01)。菊花耐涝性具有显着的基因型(G)×环境(E)互作效应。根据MFVW的大小,将供试群体分为耐涝、较耐涝、较不耐涝、不耐涝和极不耐涝五个等级,分别包含9个、31个、34个、11个和3个品种。其中,‘火焰’、‘南农雪峰’、‘QX097’、‘寒小白’、‘小丽’和‘希望之光’具有稳定的耐涝性,而‘清露’、‘蒙白’、‘绿心小菊’和‘云南采5’在各个环境下均表现为不耐涝。2.分析了菊花不完全双列杂交群体耐涝性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7个耐涝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MFVW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7.5%和51.5%,可能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而其他6个生物量指标胁迫系数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可能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南农雪峰’在大部分性状上表现出正向较大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有较高的育种价值;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发现‘南农雪峰’ב蒙白’、’QX097’ × ’QX096’、‘小丽’בQX098’杂交组合综合表现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基于形态学标记(PD)以及全基因组随机分布的分子标记位点(GD)估算的遗传距离相比,基于耐涝性分子标记位点估算的亲本遗传距离(QTL-GD)能更好地预测菊花耐涝性的杂种优势。另外,SCA与杂种优势在大部分性状上均存在显着较强的正相关(0.51≤r≤0.80),也可以有效地预测杂种优势,而遗传距离与配合力效应之间的相关性较弱。3.以菊花’南农雪峰’ב蒙白’的162 个F1代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双-假测交”作图策略和SRAP、gSSR分子标记分别构建亲本遗传图谱。母本’南农雪峰’遗传图谱含有268个标记位点,由31个连锁群组成,平均图距为9.93 cM,累积图谱长度为1420.4 cM,基因组覆盖率约为69.8%。父本‘蒙白’遗传图谱含有234个标记位点,由52个连锁群组成,平均图距为11.2 cM,累积图谱长度为1669.4 cM,基因组覆盖率约为58.9%。对该群体在两个环境四个不同淹水时期进行了耐涝性鉴定,基于上述图谱对菊花耐涝性进行动态和上位QTL分析。研究发现该群体耐涝性遗传变异广泛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4.12%~124.30%,广义遗传力介于47.97%~65.18%之间。动态QTL分析检测出37个非条件consensus QTLs和51个条件consensus QTLs,分别可以解释5.81%~18.21%和5.90%~24.56%的表型变异。其中三个非条件consensus QTLs在不同淹水时期均能检测到,但是没有发现所有淹水阶段均表达的条件consensus QTLs。上位性QTL分析检测出56个非条件互作对以及13个条件互作对,表型变异解释率介于0.02%~8.87%之间。因此,菊花耐涝性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且菊花耐涝性QTLs或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受环境影响。4.基于92,811个SNP标记和上述88个菊花品种的耐涝性表型数据,通过全基因关联分析挖掘了菊花耐涝性相关优异SNP位点。结果表明,GLM和MLM两种模型分别检测到137和14个与菊花耐涝性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两者共有11个SNP位点。根据表型效应值的大小,筛选出6个优异等位变异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在12.85%~21.85%之间。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优异SNP位点之间具有显着的聚合效应(r2=0.45;P<0.01),’QX097’和‘南农雪峰’两个品种分别携带了 5个和6个有利等位基因,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成功将关联位点Marker6619-75转化为基于PCR的dCAPS标记,平均准确率在78.9%。此外,挖掘并初步验证了 4个耐涝候选基因。5.在‘南农雪峰’(XF)和‘蒙白’(MB)杂交F1群体中筛选出稳定耐涝株系和涝敏感株系各16个,构建耐涝池(BR)和涝敏感池(BS),利用混池转录组测序(BSR-seq)分析菊花耐涝性。结果表明,两个混池的|ΔSNP-index|在大于0.5的阈值下,共检测出125个SNP标记与菊花耐涝性显着关联,|ΔSNP-index|最大值为0.70,平均值为0.55。进一步对这些位点所在的48个Unigenes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注释,挖掘了一个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拟南芥ERF026同源基因TRINITYDN60519c3g1。该基因的表达量在XF vs MB中表现为显着下调,在BR中稍低于BS,但没有达到显着差异水平。ERF基因已被证实在调节植物低氧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测TRINITYDN60519c3g1可能参与菊花耐涝性的调控。此外,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XF vs MB中获得137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BR vs BS中获得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植物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相关。

二、杂种小麦单株与群体杂种优势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种小麦单株与群体杂种优势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宽泛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发展玉米育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 遗传群体设计和利用
    1.3 配合力的概念
    1.4 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及其假说
    1.5 作物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5.1 配合力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5.2 杂种优势QTL精细定位
        1.5.3 关联分析解析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1.5.4 多组学解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6 作物育种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群体设计
    2.3 田间试验
    2.4 性状调查
    2.5 表型数据分析
        2.5.1 配合力估算方法
        2.5.2 杂种优势估算方法
        2.5.3 数据统计分析
    2.6 基因型数据分析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8 基因组选择分析
    2.9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所揭示的显着位点的基因组预测
3 结果
    3.1 玉米多杂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统计分析
        3.1.1 玉米多杂种群体表型数据分布特征
        3.1.2 玉米多杂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1.3 玉米多杂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 玉米多杂种群体配合力效应
        3.2.1 玉米多杂种群体配合力效应方差分析和遗传率
        3.2.2 玉米多杂种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3.2.3 玉米多杂种群体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3.2.4 农艺性状表型和配合力效应相关性
    3.3 玉米多杂种群体杂种优势
        3.3.1 中亲优势表现
        3.3.2 超亲优势表现
        3.3.3 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相关性
        3.3.4 杂种优势在环境间的差异
        3.3.5 不同杂种优势群间杂种优势表现
        3.3.6 产量杂种优势的表现
        3.3.7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3.4 强优势杂交组合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3.4.1 温带双列中产量性状强优势组合
        3.4.2 温热杂交种中产量性状强优势组合
        3.4.3 热热双列中产量性状强优势组合
    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3.5.1 表型性状关联分析
        3.5.2 杂种优势关联分析
    3.6 基因组选择结果
    3.7 基因组选择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着位点预测结果
4 讨论
    4.1 多杂种群体的育种潜力和开源育种计划
    4.2 杂交玉米育种中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利用
    4.3 不同生态型种质资源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4.4 利用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和杂交种表型
    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4.6 基于性状相关标记的基因组预测
5 结论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KTP116A育性恢复基因位点Rfk1的精细定位及分子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优势利用及雄性不育
        1.1.1 杂种优势
        1.1.2 植物雄性不育
        1.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
    1.2 小麦K型CMS系研究进展
        1.2.1 小麦K型CMS系的来源及特点
        1.2.2 小麦K型CMS系的改良
    1.3 育性恢复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1.3.1 育性恢复基因研究概况
        1.3.2 小麦育性恢复基因定位
        1.3.3 小麦K型CMS系育性恢复机理研究进展
    1.4 BSR-seq和 KASP技术在小麦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1.5 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目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的表型特征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花药材料采集与时期鉴定
        2.2.2 花粉 I_2-KI 染色试验
        2.2.3 花药及小孢子扫描电镜(SEM)观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LK783、KTP116A及回交群体碘化钾染色分析
        2.3.2 LK783、KTP116A及回交群体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恢复基因 Rfk1 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子代极端混池构建
        3.2.3 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2.4 KASP引物设计及扩增体系和程序
        3.2.5 BSR-seq数据挖掘及SNP-index分析
        3.2.6 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于SNP-index法和连锁分析对Rfk1 的初步定位
        3.3.2 利用KASP标记对Rfk1 的精细定位
        3.3.3 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筛选
    3.4 讨论
        3.4.1 主效恢复基因位于小麦1BS染色体上
        3.4.2 Traes CS1B02G197400LC作用机制的预测
        3.4.3 SNP-index法和KASP技术在小麦育性基因定位中的实践
第四章 恢复基因Rfk1 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c DNA第一链的合成
        4.2.2 目的基因蛋白编码区域(CDS)全长的克隆
        4.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4.3 结果与分析
        4.3.1 Traes CS1B02G197400LC编码序列及蛋白分析
        4.3.2 Traes CS1B02G197400LC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4.4 讨论
        4.4.1 果胶代谢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4.4.2 Rfk1 编码区碱基片段缺失导致小麦育性的改变
第五章 与Rfk1 连锁的分子辅助选择标记的开发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测交F1 代群体自交结实率调查
        5.2.2 基因组DNA提取
        5.2.3 极端混池构建
        5.2.4 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2.5 统计及结果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Rfk1 分子标记初筛
        5.3.2 Xnwafu_4 分子标记准确性鉴定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1.2 单倍体的鉴定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鉴定法
        1.5.2 细胞学鉴定法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
    1.10 研究技术路线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药品来源
    2.2 试验方法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2.2.4 炼苗移栽
        2.2.5 花粉育性鉴定
        2.2.6 自交结实率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2.5 讨论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2.6 小结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药品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3.5 讨论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3.6 小结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物候期观测
        4.2.2 人工杂交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物候期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 讨论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4.6 小结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药品
    5.2 试验方法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5.2.2 SRAP引物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5.2.4 PCR产物检测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5.5 讨论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5.6 小结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6.5 讨论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6 小结
7 全文讨论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8 结论
9 本研究创新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杂种优势的概念
    1.3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基础研究
        1.3.1 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1.3.2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1.3.3 上位性假说(Epistasis hypothesis)
        1.3.4 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1.3.5 基因差异性表达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1.4 杂种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
        1.4.1 基因组学研究
        1.4.2 表观遗传学研究
        1.4.2.1 DNA甲基化
        1.4.2.2 染色质重塑
        1.4.2.3 小分子RNA调控基因表达
        1.4.2.4 组蛋白修饰
        1.4.3 转录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1.4.4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1.4.5 代谢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1.5 杂种优势研究技术的发展
        1.5.1 QTL定位
        1.5.2 分子标记开发
        1.5.3 基因组测序
        1.5.4 转录组测序
        1.5.5 蛋白质组测序
        1.5.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6 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酶和试剂
        2.1.3 实验引物
        2.1.4 引物合成与基因测序
    2.2 实验方法
        2.2.1 玉米材料种植与生长环境
        2.2.2 研究技术路线
        2.2.3 玉米植株表型和果穗表型鉴定
        2.2.4 玉米基因组DNA提取
        2.2.5 全基因组测序
        2.2.6 群体基因型分型
        2.2.7 邻接进化树分析
        2.2.8 构建Bin Map遗传图谱
        2.2.9 表型性状QTL分析
        2.2.10 候选基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优势表型
    3.2 杂种优势群体亲本的遗传进化树分析
    3.3 杂种优势群体的多态性SNP位点鉴定
    3.4 杂种优势F2 群体基因组测序
        3.4.1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分析
        3.4.2 遗传重组率分析
        3.4.3 基因型分离比统计分析
    3.5 玉米植株与果穗农艺性状的鉴定与分析
        3.5.1 农艺性状的田间统计与数据分析
        3.5.2 农艺性状的正态分布
        3.5.3 农艺性状的中亲杂种优势与优亲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6 杂种优势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3.7 群体的Overlap QTL分析
    3.8 QTL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
    3.9 杂种优势的等位基因效应
    3.10 环境效应对杂种优势位点的影响
    3.11 杂种优势的关键候选基因分析
4 讨论
    4.1 杂种优势作用机制的研究
    4.2 杂种优势群体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3 表型数据的QTL效应与杂种优势作用模式之间的关系
    4.4 亲本杂种优势等位基因的贡献
    4.5 杂种优势关键候选基因的作用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5)辣椒杂种优势群的建立与杂种优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杂种优势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
        1.1.2 杂种优势传统遗传理论
    1.2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2.1 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定位
        1.2.2 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的定位
    1.3 杂种优势的表示方法
    1.4 杂种优势预测
        1.4.1 生理生化法预测杂种优势
        1.4.2 数理统计法预测杂种优势
        1.4.3 分子标记法预测杂种优势
    1.5 杂种优势群
        1.5.1 杂种优势群的研究进展
        1.5.2 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
    1.6 研究目的和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全基因组SNP对辣椒核心种质的遗传分群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于全基因组SNP对辣椒核心种质的遗传分群
        2.2.2 群特点分析
        2.2.3 代表性材料的选取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全基因组SNP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组配方法
        3.1.2 亲本间的遗传距离
        3.1.3 产量杂种优势
        3.1.4 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的个别分析和分组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1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3.2.2 杂种优势分析
        3.2.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利用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辣椒产量杂种优势群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产量性状及联合方差分析
        4.2.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4.2.3 杂种优势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4.3.1 产量性状及联合方差分析
        4.3.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预测
        4.3.3 产量杂种优势群
第五章 辣椒遗传群组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辣椒农艺性状间的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5.2.2 群的杂种优势分析
        5.2.3 群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5.2.4 群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辣椒性状的相关性
        5.3.2 辣椒各个性状遗传关系群的杂种优势探讨
        5.3.3 辣椒不同性状遗传关系群的配合力探讨
第六章 结论
    6.1 基于全基因组SNP对辣椒核心种质的遗传分群
    6.2 基于全基因组SNP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6.3 利用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辣椒产量杂种优势群
    6.4 辣椒遗传群组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1.1.2 玉米植株形态有关性状的遗传特性
    1.2 茎秆形态结构对倒伏的影响
        1.2.1 植株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2.2 茎秆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2.3 玉米倒伏性相关的遗传特征
    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1.4 玉米倒伏与植株生物量的关系
    1.5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1.5.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1.5.2 茎秆强度的遗传特性
    1.6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田间倒伏率的影响
    1.7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
        1.7.1 种植密度与杂交种及其自交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
        1.7.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2.3.1 植株形态测定
        2.3.2 叶片形态测定
        2.3.3 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4 穿刺强度测定
        2.3.5 玉米倒伏情况调查
        2.3.6 室内考种
    2.4 玉米生育期主要气象指标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植株性状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1.1 不同品种间植株性状差异比较
        3.1.2 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2 叶片性状差异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3.2.1 不同品种间叶片性状差异比较
        3.2.2 叶片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3 基部节间形态比较
    3.4 干物质积累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4.1 不同品种间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3.4.2 各器官占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分配比例
        3.4.3 植株干物质的分配杂种优势分析
    3.5 茎秆穿刺强度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5.1 不同品种间茎秆穿刺强度差异比较
        3.5.2 茎秆穿刺强度杂种优势分析
    3.6 田间倒伏率差异性比较
    3.7 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比较
        3.7.1 不同品种间穗部性状差异
        3.7.2 不同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差异
        3.7.3 穗部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3.7.4 产量构成因子杂种优势比较
    3.8 植株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4.1.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4.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4.1.4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4.2.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
        4.2.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和倒伏率的影响
        4.2.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穗部形状及产量的的影响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单芒山羊草(Aegilops uniaristata)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U706A的不育与恢复相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优势现象及雄性不育
        1.1.1 杂种优势现象
        1.1.2 植物雄性不育
    1.2 小麦CMS相关研究
        1.2.1 小麦CMS系的类型
        1.2.2 小麦CMS系育性恢复
        1.2.3 育性恢复基因定位
    1.3 利用转录组学研究不育机制相关进展
    1.4 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U706A的花药及小孢子败育的表型观察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2.2.2 花药的表型观察
        2.2.3 花药及小孢子的扫描电镜观察
        2.2.4 DAPI染色
        2.2.5 碘化钾染色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花药与花粉粒的表型分析
        2.3.2 小孢子发育过程分析
    2.4 讨论
        2.4.1 不育系的表型特征
        2.4.2 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特征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Mu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相关的基因与代谢通路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RNA提取和c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3.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3.2.4 果胶含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RNA测序和基因注释结果
        3.3.2 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功能注释
        3.3.3 转录因子分析
        3.3.4 qRT-PCR验证基因的表达模式
        3.3.5 果胶含量的测定
    3.4 讨论
        3.4.1 膜信号分子与育性的关系
        3.4.2 转录因子与育性的关系
        3.4.3 细胞壁与育性的关系
第四章 U706A的易恢性及强恢复系的筛选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F_1代种子的获得
        4.2.2 F_1代的种植及结实率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环境下不育系的易恢性
        4.3.2 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
    4.4 讨论
第五章 U706A的育性恢复基因定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所需试剂
        5.2.2 分离群体的构建
        5.2.3 分离群体的种植、挂牌及结实率的测定
        5.2.4 DNA的提取及混池构建
        5.2.5 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5.3 试验结果
        5.3.1 遗传分析结果
        5.3.2 恢复基因遗传标记的电泳结果及遗传图谱的绘制
    5.4 讨论
        5.4.1 育性恢复遗传模式的探讨
        5.4.2 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1.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2.1.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2.1.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2.1.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进化研究
        2.1.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2.2 DNA测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LT定位
        2.3.1 遗传作图原理与方法
        2.3.2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2.3.3 牧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4.1 关联分析的基础、优势和策略
        2.4.2 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2.5 落粒性状及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2.5.1 植物器官脱落的解剖学基础
        2.5.2 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基础
        2.5.3 落粒基因研究进展
        2.5.4 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2.6 老芒麦育种研究概况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7.1 目的及意义
        2.7.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EST-SSR分子标记识别
        3.2.3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3.2.4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3.2.5 PCR扩增产物序列验证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EST-SSR的频率及分布
        3.3.2 引物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
        3.3.3 PCR产物验证
        3.3.4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分析
        3.3.5 披碱草属遗传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3.4 讨论
        3.4.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3.4.2 披碱草属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进化关系
        3.4.3 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第四章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作图群体构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4.2.4 DNA提取及PCR扩增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老芒麦种质资源落粒性评价
        4.3.2 EST-SSR标记多态性及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4.3.3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选择
        4.3.4 F_1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和表型变异评价
    4.4 讨论
        4.4.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
        4.4.2 老芒麦落粒性遗传改良
第五章 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落粒QTL定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5.2.4 基因组DNA提取、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5.2.5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5.2.6 落粒相关性状QTL分析
        5.2.7 候选基因挖掘
    5.3 结果
        5.3.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价
        5.3.2 SLAF标签开发
        5.3.3 遗传图谱构建
        5.3.4 图谱质量评价
        5.3.5 F_2群体表型变异
        5.3.6 QTL作图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5.4 讨论
        5.4.1 基于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5.4.2 老芒麦落粒性QLT位点检测
        5.4.3 老芒麦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第六章 老芒麦落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试验地概况
        6.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6.2.4 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建库、测序及SLAF标签开发
        6.2.5 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6.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2.7 候选基因
    6.3 结果
        6.3.1 实验建库评估及测序数据统计
        6.3.2 SLAF标签开发及SNP信息统计
        6.3.3 连锁不平衡和亲缘关系分析
        6.3.4 遗传进化分析
        6.3.5 表型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6.3.6 关联分析
        6.3.6.1 老芒麦落粒性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3.6.2 老芒麦种子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3.6.3 老芒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4 讨论
        6.4.1 连锁不平衡与群体结构
        6.4.2 表型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6.4.3 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致谢

(9)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1.2 野生二粒小麦作为小麦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1.2.1 野生二粒小麦的起源与分布
        1.2.2 野生二粒小麦的形态特征
        1.2.3 野生二粒小麦的优良性状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1.2.3.1 野生二粒小麦总体育种概述
        1.2.3.2 野生二粒小麦用于小麦抗病育种研究
        1.2.3.3 野生二粒小麦用于小麦耐逆性育种研究
        1.2.3.4 野生二粒小麦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研究
    1.3 遗传群体的类型
        1.3.1 F_2群体
        1.3.2 回交群体(BC)
        1.3.3 重组自交系(RIL)
        1.3.4 近等基因系(NIL)
        1.3.5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
        1.3.6 双单倍体群体(DH)
    1.4 单倍体育种相关研究及应用
        1.4.1 单倍体育种相关研究
        1.4.2 单倍体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5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5.1 杂种优势的利用和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1.5.2 杂种优势的假说
    1.6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构成因素及相关性状的研究
        1.6.1 小麦农艺性状
        1.6.2 小麦品质性状
        1.6.3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品质性状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1.2.1 田间试验设计
        2.1.2.2 品质性状检测
        2.1.2.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年置换系群体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2.2.2 置换系品质性状的变异
    2.3 讨论
3 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1.2.1 田间试验设计
        3.1.2.2 农艺性状调查
        3.1.2.3 数据处理与杂种优势位点初定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株高杂种优势分析
        3.2.2 穗颈长杂种优势分析
        3.2.3 穗长杂种优势分析
        3.2.4 粒长杂种优势分析
        3.2.5 粒宽杂种优势分析
        3.2.6 千粒重杂种优势分析
        3.2.7 预测小麦性状杂种优势位点可能位于的染色体片段
    3.3 讨论
4 通过创建DH系选育小麦育种中间材料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2.1 田间试验设计
        4.1.2.2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描述
        4.1.2.3 小麦性状调查
        4.1.2.4 品质性状检测
        4.1.2.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主要性状分析
        4.2.1.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4.2.1.2 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4.2.1.3 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4.2.2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4.2.3 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4 方差分析
        4.2.5 不同环境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4.2.6 聚类分析
    4.3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10)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耐涝性研究进展
        1.1 涝渍概况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1.1 对植物生长形态及发育的影响
        1.1.2 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2 植物耐涝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
        1.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1.2.2 盆栽模拟淹水法
        1.2.3 人工模拟气候箱法
        1.2.4 高通量表型平台法
        1.3 植物耐涝性的分子机理
        1.3.1 根系结构与植物耐涝性
        1.3.2 碳水化合物消耗及代谢平衡
        1.3.3 转录因子与植物耐涝性
        1.4 菊花耐涝性相关研究
    2 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原理
        2.1 分子标记的主要种类
        2.2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的原理
        2.2.1 SRAP标记
        2.2.2 SSR标记
        2.2.3 SNP标记
        2.2.4 CAPS/dCAPS标记
    3 植物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解析方法
        3.1 连锁分析
        3.1.1 连锁分析概念
        3.1.2 条件QTL定位
        3.1.3 连锁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2 关联分析
        3.2.1 关联分析概况
        3.2.2 群体类型与分析模型
        3.2.3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3 集团分离分析法
        3.3.1 BSA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3.2 BSR-seq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4 多种方法的联合分析
        3.5 菊花数量性状定位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菊花品种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耐涝性鉴定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
        1.2.2 耐涝指标测定
        1.2.3 菊花耐涝性评价标准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评价
        2.2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的AMMI分析
        2.3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菊花耐涝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耐涝性鉴定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
        1.2.2 耐涝指标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F_1代耐涝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2.2 菊花耐涝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2.2.3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2.2.4 遗传参数估算
        2.3 菊花耐涝性状的杂种优势
        2.4 菊花亲本间遗传距离
        2.5 菊花耐涝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菊花各耐涝性状的遗传变异
        3.2 亲本选择选配及杂种优势预测
        3.3 菊花各耐涝性状的遗传力
第四章 菊花遗传图谱构建及耐涝性动态QTL定位
    第一节 菊花连锁遗传图谱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1.3 SRAP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1.4 gSSR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1.5 标记收集、命名与分离分析
        1.6 连锁分析与图谱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子标记多态性与分离分析
        2.2 母本遗传图谱构建
        2.3 父本遗传图谱构建
        3 讨论
        3.1 分子标记多态性与偏分离现象
        3.2 栽培菊花的遗传特性
        3.3 影响遗传图谱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菊花耐涝性的动态QTL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菊花F_1群体耐涝性鉴定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及指标测定
        1.2.2 耐涝表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1.3 菊花耐涝性动态QTL定位
        1.4 菊花耐涝性加性QTL整合
        1.5 菊花耐涝性上位性QTL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菊花F_1群体耐涝性的遗传变异
        2.2 菊花耐涝性加性QTL定位
        2.2.1 非条件QTL分析
        2.2.2 条件QTL分析
        2.2.3 非条件和条件QTL整合分析
        2.3 菊花耐涝性上位性QTL定位
        2.3.1 非条件上位性QTL分析
        2.3.2 条件上位性QTL分析
        3 讨论
        3.1 菊花耐涝性动态表型变异
        3.2 菊花耐涝性的动态遗传机制
        3.2 QTL聚合及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第五章 基于SNP标记的菊花耐涝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涝胁迫处理和性状调查
        1.3 SNP基因分型和群体结构分析
        1.4 GWAS和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1.5 dCAPS标记开发及验证
        1.6 候选基因预测及qRT-PCR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2 聚类结果与耐涝性的关系
        2.3 GWAS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2.4 优异等位位点聚合分析
        2.5 dCAPS标记的开发及验证
        2.6 候选基因鉴定及差异表达分析
    3 讨论
        3.1 GWAS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3.2 优异等位变异的聚合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3.3 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第六章 利用BSR-seq挖掘菊花耐涝性关联SNP位点及候选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涝胁迫处理及样品准备
        1.3 RNA提取及测序
        1.4 De novo组装及SNP检测
        1.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功能注释
        1.6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及候选基因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和组装
        2.2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SNP鉴定
        2.3 基因功能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
        2.4 菊花耐涝性关联SNP位点鉴定
        2.5 候选基因鉴定及功能注释
    3 讨论
        3.1 BSR-seq及其在菊花中应用的可行性
        3.2 基因差异表达及候选基因功能的分析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杂种小麦单株与群体杂种优势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宽泛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发展玉米育种策略[D]. 于侃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KTP116A育性恢复基因位点Rfk1的精细定位及分子克隆[D]. 陈彦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D]. 丁亚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5]辣椒杂种优势群的建立与杂种优势预测[D]. 王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D]. 李晓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单芒山羊草(Aegilops uniaristata)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U706A的不育与恢复相关特征研究[D]. 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8]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D]. 张宗瑜. 兰州大学, 2020
  • [9]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D]. 王中秋.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D]. 苏江硕.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杂交小麦单株与群体的杂种优势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