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锅炉炉膛出口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超,马俊方,王彦文,秦煌,刘建国,姜秀民,刘加勋[1](2021)在《煤粉工业锅炉NO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内二次风开度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燃烧效率,研究NOx生成特性,从燃烧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内二次风开度下炉内流动、燃烧及NOx生成特性。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在燃烧器出口区域均形成了稳定的旋流回流区。烟气在高温旋涡燃尽装置中一部分贴着上壁面流向出口,另一部分则在下壁面形成一个低速烟气回流区,总体上在炉内形成对称稳定的"灯芯"形火焰。当内二次风开度为0%和30%时,炉膛内温度分布均匀,火焰充满度较好;而当内二次风开度为50%时,炉膛内火焰沿着燃烧器上下两侧逐渐分散。此外,在燃烧器中心的旋流回流区边界上NOx浓度较高;反之,在旋流回流区内NOx浓度较低。当内二次风开度为0%时,炉膛出口NOx原始排放浓度最低,可达90.08mg/m3,且炉膛整体燃尽效果也最好。本研究可以为燃煤超低NOx排放工业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
李连铠[2](2021)在《分离二次风对30MW预燃室燃烧器流动及燃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雷瑶[3](2021)在《小型工业燃气锅炉混空轻烃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空轻烃燃气是一种新型燃气,目前关于混空轻烃燃气在燃气锅炉内的燃烧性能缺少相关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混空轻烃燃气在燃气锅炉内的燃烧性能、热负荷变化等进行研究。以混空比为1:3的混空轻烃燃气为研究对象,根据燃烧学的基本理论对混空轻烃燃气燃烧所需理论助燃气体量、烟气量、燃气进口速度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建立加热炉几何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混空比为1:3的混空轻烃燃气在4.2 MW的WNS型燃气锅炉内燃烧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模拟与对比分析,得到炉膛内火焰最高温度是1974 K,烟气出口温度是1541 K,炉膛内烟气最高速度达到73.2 m/s,平均速度达到35 m/s,烟气出口速度达到了43.4 m/s,炉膛内回燃室NO的排放浓度为148 mg/m3,符合NOX排放标准,确定混空轻烃燃气在该WNS燃气锅炉内可以燃烧,且具有相应的参考性。对混空轻烃燃气在不同热负荷(70%、80%、90%、110%及120%占比)下的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热负荷占比对应的燃烧温度场、速度场及烟气组分等。研究结果得到炉膛内烟气流速的峰值、烟气流速及炉膛内温度随着热负荷占比增加而提高的规律;热负荷占比越大时,燃气浓度降幅越慢,100%热负荷时燃料浓度比90%热负荷下的燃料浓度下降慢,燃尽距离长,炉膛火焰充满度好。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混空轻烃燃气在4.2 MW的WNS型燃气锅炉内燃烧,在同一炉型结构、同一压力,过量空气系数分别为1.05、1.1、1.15、1.2条件下,进行了燃烧过程模拟研究,得到了炉膛内平均温度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戊烷的质量分数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内氮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占比反而逐渐降低,四种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对应的尾气排放中氮氧化物均符合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混空轻烃燃气在工业领域的研究中,采用混空比为1:3的混空轻烃燃气,直接应用于天然气锅炉进行模拟研究,其燃烧情况稳定且环保性能达标。本文的模拟研究结果肯定了混空轻烃燃气在天然气锅炉中的适用性,对燃气锅炉在生产设计和实际运行过程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刘鹏中[4](2021)在《单锥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旋流燃烧器是煤粉工业锅炉高效低氮燃烧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本文对单锥旋流燃烧器开展冷态模化和煤粉燃烧试验,通过对比一次风粉逆向射流给入方式研究浓淡直流给入时的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以及助燃二次风配风方式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最终结论如下:(1)相较于一次风粉逆向射流给入方式,单锥旋流燃烧器采用浓淡分离直流给入方式时,预燃室内无回流现象,助燃二次风同一次风粉混合区域较长,颗粒呈现“内粗外细,内浓外淡”分布。煤粉燃烧在预燃室内形成中心高温无氧强还原性气氛,该区域内温度峰值较低且变化较小,无氧区域半径较大且CO平均浓度较高。预燃室外的煤粉火焰形态稳定亮度较低,但火焰行程大幅增加。意味着单锥旋流燃烧器的煤粉浓度场同温度场和组分场耦合合理,着火稳燃能力降低而抑制NOx生成能力较强,同时火焰形态稳定性较好。(2)单锥旋流燃烧器在内外二次风量比为1/2和内二次风旋流数为1.67时,高温无氧强还原性气氛区域的温度峰值以及边壁空气层温度适中,无氧区域半径较大且CO平均浓度较高,预燃室外火焰长度较长且出口直径和发散角度适中。表明燃烧初期着火稳燃能力适中而抑制NOx生成能力以及火焰行程增加,有利于降低NOx含量以及提高燃烧效率。
代莉[5](2021)在《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为高效利用林业废弃物,本文以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物理化学性能、着火性能以及燃烧机理等燃烧特性,然后研究林业废弃物所制成的颗粒燃料在燃烧炉内的燃烧特性,分析影响颗粒燃料燃烧炉热效率的因素,探索提高热效率的方法与途径,为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炉的优化提供技术参考。(1)为研究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的基本组成成分,对多种林业废弃物制备的颗粒燃料进行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元素为C、H、O、N、S等,挥发份占70%以上,固定碳含量为10~20%,灰分含量较少,容易着火和燃烧,但燃烧持续性差。木质颗粒燃料的C含量普遍比树枝、树皮和树叶所制成的颗粒燃料高,O/C原子比低,热值高。(2)为研究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的燃烧特性,对马尾松、湿地松和樟子松制备的颗粒燃料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的燃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燃料脱水干燥阶段、挥发份析出及燃烧阶段、焦炭燃烧阶段,其中挥发份析出及燃烧阶段为燃烧过程主要失重阶段。樟子松的着火温度最高,燃尽温度最低,平均燃烧速率最大,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最高,燃烧性能最好。(3)为研究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在燃烧炉内的燃烧特性,进行燃烧试验和热平衡分析,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燃料燃尽率较高,燃烧炉热效率较低,排烟热损失是各项热损失中导致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排烟机的风速过大,导致过量空气系数过大,过量空气带走了大量热量,造成排烟损失。(4)为研究多种颗粒燃料的炉内燃烧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数值模拟得出的炉膛温度值与热平衡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值的误差都在10%以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燃烧炉的流场特性仿真分析可知,将空气从空气入口正压吹入颗粒燃料燃烧炉内时,压强较大区域面积也较大,速度相对较小,湍动能小,对挥发份含量较高、火焰不易控制的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小。(5)开展多种颗粒燃料的燃烧炉内燃烧特性研究,发现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5时,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的燃烧过程贴壁燃烧现象弱,燃烧效果较好。燃烧湿地松和树叶制备的颗粒燃料时,燃烧火焰出现了贴壁现象,燃烧效果较差。多种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的燃烧炉内燃烧过程中,中间产物CO的浓度分布面积较小,炉膛烟气出口处浓度几乎为零,颗粒燃料能够达到完全燃烧,气体不完全损失较小。
郑少伟[6](2021)在《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与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以热解为基础的煤炭梯级利用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热解的副产品半焦作为高品位洁净燃料燃烧发电,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半焦为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燃烧过程存在着火困难、燃烧效率低等问题,在现役锅炉中无法实现其清洁高效燃烧。将半焦/烟煤在现役锅炉中进行掺混燃烧,是实现半焦大规模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与烟煤掺混燃烧特性开展了系统性的实验研究,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合理的组织燃烧气氛,在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实现低NOx排放,旨在为现役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提供理论参考。首先利用高温沉降炉实验系统对混合燃料的着火特性开展了细致研究,探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炉膛温度对着火点位置及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混合燃料着火时间逐渐减小,着火点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掺混30%、45%及60%半焦时,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分别为1.0、0.9及0.8,对应的着火温度分别为610℃、640℃、680℃。提高炉膛温度可有效减小着火时间,过量空气系数为0.6时,温度对混合燃料着火时间的影响更为显着;此后对混合燃料主燃区出口焦炭特性进行分析,获取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及炉膛温度下出口焦炭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从0.6增加到0.9时,燃烧反应进程显着加快,主要表现在挥发分的析出燃烧反应明显增强。过量空气系数从0.9增加到1.2的过程中,燃尽率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焦炭的反应明显增强。最后对单级送风及空气分级配风条件下混合燃烧的NOx排放特性及燃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级送风条件下半焦的NOx排放浓度低于烟煤,半焦/烟煤掺混时,其NOx的排放量介于半焦、烟煤之间,其实验值低于加权值。采用空气分级配风技术合理组织燃烧气氛,可以在保证燃烧效率的同时降低NOx排放,依据本文的实验工况,建议半焦掺混比例为45%时,炉膛温度为1250℃,二次风比例为0.5~0.6之间,此时NOx排放量为325mg/m3,燃尽率可达93.8%。
聂立[7](2021)在《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文中指出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兼具高参数发电和清洁燃烧两方面的优势,是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与超超临界蒸汽参数发电技术的有效结合、满足国家最新的环保排放要求并形成稳妥可行的锅炉方案是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能否成为产品的关键。本文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2016YFB0600204)研究内容,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聚焦关键技术瓶颈,提出技术难题解决路径,确定和完成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并在国家示范工程贵州威赫项目中实施。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1)在综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和方向、特别是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和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技术瓶颈的基础上,提出受热面壁温偏差、燃烧侧进一步抑制NOx生成问题是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发的关键问题。针对这2个问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为本文重点研究内容。(2)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是制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能否实现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的技术瓶颈。论文针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壁温环境最恶劣的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受热面壁温偏差开展实炉试验,通过风速、循环灰量等运行调节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小其壁温偏差。为满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要求,论文进一步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相同尺寸和运行工况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再外置式换热器热负荷分布,并通过工质侧节流,解决了壁温偏差问题,从设计角度提出了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壁温偏差问题的解决措施。(3)针对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为了工程实施中提供进一步的运行调节手段,论文研究搭建了冷态试验台并开展了试验研究,总结了灰侧减缓偏差的建议。论文结合工质侧和灰侧的解决措施与建议,提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和原则,为锅炉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4)为了适应我国不断严苛的新建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论文在简要综述循环流化床燃烧NOx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抬高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位置降低NOx原始排放的“二次风延迟入炉降氮法”思路。通过3MW热态试验台进行了不同燃料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并得到不同燃料的排放差异。在理论方面,基于课题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Com-CFD-CFB-model)和二维当量快算方法,开展了实际尺寸的三维数值计算和更具有时间竞争力的二维当量快算数值模拟工作,提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可进一步提高布置位置的建议。(5)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经验是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的优良借鉴。论文总结白马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调试阶段风帽断裂、空预器漏风率较高问题与二次风支管均匀性优化问题,从工程与理论角度讨论分析产生原因、改进措施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中通过风帽结构与材料优化、预热器增设柔性密封与二次风支管全部单独布置等措施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6)论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锅炉设计条件,讨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关键参数。通过热力特性和受热面布置比对,确定了锅炉方案和主要尺寸。通过水动力特性研究,实现了锅炉水动力安全;通过对环境最恶劣的末级受热面的壁温特性研究,实现了高再、高过受热面的壁温安全,最终提出采用单炉膛双布风板配6台旋风分离器和6台外置式换热器的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目前,在贵州威赫国家示范项目中,参考该方案设计的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设计,计划2022年安装调试,并拟于同年投入运行。
尤海辉[8](2021)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燃烧优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具有减容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特点,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垃圾焚烧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主要的焚烧技术之一,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随着垃圾焚烧环保标准和监管力度不断提高,部分CFB生活垃圾发电企业出现了CO排放及炉膛中上部温度5分钟均值不能连续稳定达标等问题,如何通过系统性的燃烧优化,提升垃圾焚烧炉运行的环保性和经济性,是CFB垃圾焚烧炉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CFB生活垃圾焚烧炉为研究对象,从燃烧优化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提升锅炉运行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概括介绍CFB垃圾焚烧工艺和CFB垃圾焚烧炉的组成,分析并归纳总结了CFB焚烧炉流体动力学特性、炉内传热模型、燃烧模型、CO生成和燃烧机理、热工特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CFB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运行控制要求。(2)对某CFB垃圾炉的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分析,深入跟踪分析CO排放状况、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垃圾品质差、垃圾预处理和给料均匀性不够重视、运行调整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出现CO超标排放、运行周期偏短等问题。(3)对CFB垃圾焚烧炉的CO排放特性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分析了CO超标排放的影响因素。从垃圾预处理、垃圾给料、炉膛受热面布置、炉膛二次风布置、热烟气停留时间等方面着手,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经过整体改造之后,CFB垃圾焚烧锅炉CO排放数据能够连续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O时均值浓度能够稳定控制在50 mg/m3以下,日均值浓度可以控制在20 mg/m3以下,锅炉运行周期亦得到了较大的延长。(4)由于生活垃圾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在线测量仪器对其热值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缺少可靠的热值反馈信号,难以掌握入炉燃料热量的变化,影响控制效果。本文提出利用锅炉运行参数对入炉燃料热量进行虚拟重构的方法,结合CFB垃圾焚烧锅炉的运行机理特点和运行人员经验智慧,以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为基础,将相关的锅炉运行操作参数作为系统的输入变量,构建入炉垃圾热量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优秀泛化能力,可以快速准确反映入炉垃圾热值水平。此外,还利用智能建模算法针对锅炉床温、NOx、汽包水位等参数进行建模研究,预测误差均能控制在±2%以内。(5)CFB生活焚烧炉飞灰产生率普遍在原生垃圾的10%左右,偏高的飞灰率导致锅炉效率下降、运行周期偏短、飞灰处置成本上升。本文进行了针对性的减量化研究,针对长期焚烧城乡垃圾和填埋场陈腐垃圾的焚烧炉,设计了尾部烟道转向室底灰收集减量系统、循环灰收集减量系统和飞灰回燃系统,通过多种方式降低CFB锅炉的飞灰率。实践结果表明,尾部烟道转向室底灰收集减系统可以减少飞灰率4%以上,循环灰收集减量系统在长期焚烧城乡垃圾和填埋场陈腐垃圾的锅炉能够减少飞灰率5%左右,飞灰回燃系统有助于CO排放控制,并且能够减少飞灰率1.5%左右,减少每吨垃圾2kg左右氢氧化钙用量。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认为开展的相关试验研究工作及提出的系统性优化方案,对控制CFB垃圾焚烧炉CO稳定达标排放、延长锅炉运行周期、优化锅炉运行调整方式、降低飞灰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工作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指明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孙倩倩[9](2021)在《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下稳燃能力提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发展的基础是能源,火力发电长期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新兴可再生能源,但由于光伏等新能源具有一些弱点,如稳定性差以及间歇性等,因此,火电机组需要参与深度调峰。在此过程中,由于机组负荷较低,容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甚至停机等事故。为此,本文设计研发一种新型煤粉浓淡一级分离装置,在煤粉进入燃烧器前对其进行一级浓淡分离,并对分离器内煤粉流动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最佳结构参数。根据低负荷稳燃技术方案,对燃烧器进行分组优化设计,将浓相淡相分别集中布置,数值研究了不同负荷下燃烧器分组优化对炉内燃烧影响,深入研究了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炉内燃烧特性,达到低负荷稳燃的目的。新型煤粉浓度的一级分离装置分离特性研究。根据分离器结构参数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数值研究了挡板位置、挡板角度、一次风量和煤粉粒径等参数变化对分离器内速度场、颗粒轨迹以及煤粉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挡板距离入口位置越远,对分离器内空气动力场影响越小,最佳挡板位置为距离入口650 mm;适当增大挡板角度可提升分离性能,但挡板角度过大会导致浓淡两侧速度偏差大幅升高,最佳挡板角度为45°;煤粉粒径适当增加可提升分离性能,但过大的煤粉粒径降低了对气流的跟随性,导致分离性能降低;风量变化对分离性能影响较小,适当提高风量可达到更佳的分离效果。锅炉原始工况燃烧特性研究。根据锅炉实际参数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数值研究了机组100%负荷工况下炉内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炉内空气动力场良好,温度分布均匀,烟气充满度高,在主燃烧区域温度达到峰值,分级布置的燃尽风有效控制了炉内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燃烧器分组优化对炉内燃烧影响研究。分别对不同负荷、不同浓淡比和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燃烧特性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分组优化后锅炉低负荷下燃烧情况均有很大改善,炉膛整体温度升高,气流刚性变强,火焰贴壁现象消失;浓淡比变化对炉内燃烧影响显着,适当提高浓淡比可改善炉内燃烧状况,但过高的浓淡比会导致煤粉着火推迟,不利于低负荷稳燃,最佳浓淡分离比为8:2;一次风温越高,炉内燃烧状况越好,在机组可承受范围内,可以适当提高一次风温来达到更好的稳燃效果。
郭明高[10](2020)在《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与运行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传统的燃煤工业锅炉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燃煤工业锅炉的治理,不仅在锅炉污染排放上制定了更高的标准,而且对燃煤工业锅炉的容量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为顺应燃煤工业锅炉向高效、低排与大容量发展的趋势,课题组和企业合作研究开发了一款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该煤粉工业锅炉结合了企业自身需求,为更适应工业生产,设计成双炉膛结构,炉膛左右并行布置,中间共用一块水冷壁,左右两炉膛分别与一个20t/h和15t/h的燃烧器装配,每个炉膛分别与相应的燃烧器及换热面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燃烧换热系统,编号为A炉B炉,A、B炉可独立运行,使其拥有较强的负荷调节能力。由于本锅炉为新建锅炉,而且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在国内尚属首次应用,相关报道和资料欠缺,所以本文以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其锅炉结构、调试过程、运行情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首先,介绍该锅炉主要结构特征和锅炉各系统组成。对锅炉结构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双炉膛结构特点、锅炉汽水循环及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介绍。对锅炉系统的煤粉供应系统、低NOx燃烧器、锅炉风烟水汽系统、脱硫系统与灰渣系统进行了介绍说明。其次,完成了锅炉调试工作,介绍了煤粉供应系统调试、锅炉辅助设备调试、燃烧器点火调试、烘炉、煮炉、锅炉严密性试验与安全阀整定及锅炉试运行的技术要领及规范。通过调试可发现锅炉在安装制造过程中所留下的一些问题,针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保证锅炉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并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然后,在锅炉商业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情况分析研究。锅炉运行数据表明,该锅炉的负荷调节能力较强,两炉膛负荷分配较灵活。通过对烟气排放检测,研究分析了NOx与CO的排放与烟气含氧量的关系,测试结果表明,烟气含氧量控制在2%~4%时锅炉运行工况最佳。通过对锅炉排渣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了五种灰渣的形成原因,同时还分析了煤质与燃烧器运行工况对锅炉排渣的影响,给出了防止燃烧器结渣的措施。通过能效测试,得出了该锅炉能效为90.88%。最后,针对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双炉膛负压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锅炉的单烟道排烟系统是造成双炉膛负压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当两炉膛的负荷与受热面积灰程度不同时,其烟气流量与烟气流动阻力也不同,使烟道合流处的能量传递到两边炉膛的各不相等,从而导致两炉膛的负压不平衡。同时给出了可实现双炉膛负压的平衡的改进措施,把单烟道结构改为双烟道结构,排除两炉膛烟气合流所产生的干扰,使两炉膛的负压调节相互独立。
二、工业锅炉炉膛出口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锅炉炉膛出口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煤粉工业锅炉NO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内二次风开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锅炉及燃烧器 |
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流动特性 |
3.2 燃烧特性 |
3.3 组分浓度分布 |
3.3.1 O2浓度分布 |
3.3.2 CO浓度分布 |
3.4 NOx生成特性 |
3.5 炉膛出口参数 |
4 结论 |
(3)小型工业燃气锅炉混空轻烃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中国能源现状 |
1.1.2 环境污染问题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混空轻烃燃气的研究现状 |
1.2.2 锅炉燃烧的研究现状 |
1.3 流体力学及CFD软件的发展历程 |
1.4 燃气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工作内容 |
第二章 混空轻烃燃烧数值模型及理论计算 |
2.1 混空轻烃燃气与天然气特性分析 |
2.2 混空轻烃燃气在WNS锅炉内基本控制方程 |
2.2.1 混空轻烃燃气的质量守恒方程 |
2.2.2 混空轻烃燃气的能量守恒方程 |
2.2.3 混空轻烃燃气的动量守恒方程 |
2.3 混空轻烃燃气燃烧流动及燃烧模型选取 |
2.3.1 混空轻烃燃气的流动模型选取 |
2.3.2 混空轻烃燃气的燃烧方程 |
2.3.3 混空轻烃燃气的燃烧模型选取 |
2.3.4 NO_X生成模型 |
2.3.5 混空轻烃燃气的辐射模型选取 |
2.4 混空轻烃燃气燃烧理论计算 |
2.4.1 混空轻烃燃气燃烧计算 |
2.4.2 混空轻烃燃烧速度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空轻烃燃气在正常工况下燃烧数值模拟 |
3.1 WNS4.2-1.0/95/70-Q燃气锅炉分析 |
3.2 WNS燃气锅炉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2.1 燃气锅炉几何模型简化 |
3.2.2 燃气锅炉模型结构网格划分 |
3.2.3 混空轻烃燃气燃烧模拟边界条件 |
3.3 混空轻烃燃气燃烧模型对比与验证 |
3.3.1 模型对比及论证 |
3.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燃烧模拟结果分析 |
3.4.1 炉膛内温度分布 |
3.4.2 炉膛内速度分布 |
3.4.3 炉膛内烟气组分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空轻烃燃气在不同热负荷下的燃烧特性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不同热负荷下模拟工况设置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不同热负荷对炉膛内速度的影响 |
4.3.2 不同热负荷对火焰温度的影响 |
4.3.3 不同热负荷下炉膛内组分分布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空轻烃燃气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燃烧模拟 |
5.1 研究对象 |
5.2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模拟工况设置 |
5.3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混空轻烃燃烧特性的影响 |
5.3.1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火焰温度的影响 |
5.3.2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炉膛内速度的影响 |
5.3.3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烟气成分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单锥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旋流燃烧器分类 |
1.2.1 电站锅炉旋流燃烧器 |
1.2.2 工业锅炉旋流预燃室燃烧器 |
1.3 旋流燃烧器的研究现状 |
1.3.1 旋流燃烧器气固相冷态试验研究 |
1.3.2 旋流燃烧器热态试验研究 |
1.3.3 一次风粉给入方式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台架及测量 |
2.1 单锥旋流燃烧器冷态模化试验 |
2.1.1 气固两相流试验台 |
2.1.2 气固两相流测量原理 |
2.1.3 试验工况参数 |
2.2 单锥旋流燃烧器煤粉燃烧试验 |
2.2.1 燃烧器性能测试平台 |
2.2.2 测量原理及方法 |
2.2.3 煤种及工况参数 |
3 风粉给入方式对燃烧器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
3.1 风粉给入方式对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3.1.1 气固两相速度分布 |
3.1.2 颗粒粒径和浓度分布 |
3.2 风粉给入方式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1 预燃室内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 |
3.2.2 预燃室外火焰形态和尺寸波动 |
3.3 本章小结 |
4 二次风配风方式对浓淡直流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
4.1 不同内外二次风量比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 |
4.1.1 预燃室内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 |
4.1.2 预燃室外火焰形态和尺寸波动 |
4.2 不同内二次风旋流数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 |
4.2.1 预燃室内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 |
4.2.2 预燃室外火焰形态和尺寸波动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1.3 生物质颗粒燃料及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1.4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2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特性研究 |
2.1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工业分析与热值分析 |
2.2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热分析 |
2.3 热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热重曲线分析 |
2.3.2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特性分析 |
2.4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动力学分析 |
2.4.1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反应动力学 |
2.4.2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颗粒燃料燃烧炉热平衡分析 |
3.1 颗粒燃料燃烧炉 |
3.2 热平衡测试试验 |
3.3 热平衡分析 |
3.3.1 热平衡计算基础 |
3.3.2 热平衡计算结果 |
3.3.3 热平衡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炉燃烧仿真模型 |
4.1 燃烧炉内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4.1.2 物理模型网格划分 |
4.1.3 数学模型和控制方程建立 |
4.2 边界条件 |
4.3 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炉内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燃烧炉流动特性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
5.2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
5.2.1 燃烧炉内速度场分析 |
5.2.2 燃烧炉内温度场分析 |
5.2.3 燃烧炉内烟气成分分析 |
5.2.4 出口烟气分析 |
5.3 多种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炉内燃烧结果分析 |
5.3.1 燃烧炉内速度场分析 |
5.3.2 燃烧炉内温度场分析 |
5.3.3 燃烧炉内烟气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与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半焦燃烧特性及纯燃半焦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半焦/烟煤混合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1.2.3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煤样及性质 |
2.2 高温沉降炉实验 |
2.2.1 实验系统介绍 |
2.2.2 实验过程 |
2.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2.3 灰样分析 |
2.3.1 工业分析 |
2.3.2 热重分析 |
2.3.3 电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分级条件下着火特性研究 |
3.1 过量空气系数对着火特性影响 |
3.1.1 过量空气系数对着火点温度影响 |
3.1.2 过量空气系数对着火点位置影响 |
3.2 炉膛温度对着火点位置影响 |
3.2.1 掺烧30%半焦时温度对着火点位置影响 |
3.2.2 掺烧45%半焦时温度对着火点位置影响 |
3.2.3 掺烧60%半焦时温度对着火点位置影响 |
3.3 焦炭特性分析 |
3.3.1 焦炭热重分析 |
3.3.2 焦炭扫描电镜分析 |
3.3.3 焦炭工业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分级条件下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1 单级送风条件下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1.1 过量空气系数对NO_x排放的影响 |
4.1.2 温度对NO_x排放的影响 |
4.2 分级配风条件下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2.1 半焦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2.2 烟煤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2.3 混合燃料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3 分级配风条件下沿程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3.1 不同掺混比例下沿程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3.2 不同二次风比例下沿程NO_x排放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气分级条件下燃尽特性研究 |
5.1 单级送风条件下燃尽特性研究 |
5.1.1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尽特性的影响 |
5.1.2 温度对燃尽特性的影响 |
5.2 分级配风条件下燃尽特性研究 |
5.2.1 半焦燃尽特性研究 |
5.2.2 烟煤燃尽特性研究 |
5.2.3 混合燃料燃尽特性研究 |
5.3 分级配风条件下沿程燃尽特性研究 |
5.3.1 不同掺混比例下沿程燃尽特性研究 |
5.3.2 不同二次风比例下沿程燃尽特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意义 |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情况 |
1.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
1.3.1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布置研究 |
1.3.2 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
1.4 研究重点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内容 |
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及工质侧解决措施研究 |
2.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试验对象 |
2.1.1 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
2.1.2 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 |
2.2 试验目的与方法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工况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特性分析 |
2.3.2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运行优化后的壁温偏差特性 |
2.3.3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偏差系数拟合 |
2.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工质侧解决措施研究 |
2.4.1 计算对象与方法 |
2.4.2 验证计算 |
2.4.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灰侧减缓偏差措施与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研究 |
3.1 外置式换热器试验系统 |
3.1.1 试验系统与装置 |
3.1.2 试验物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试验工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风量标定与布风板阻力试验 |
3.2.2 外置式换热器回料量标定试验 |
3.2.3 不同流化速度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的影响 |
3.2.4 外置式换热器内不同高度换热系数分布特性 |
3.2.5 改变布风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系数的影响 |
3.2.6 增加吹扫风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分布的影响 |
3.2.7 侧壁吹扫风影响范围研究 |
3.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 |
3.3.1 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特性总结 |
3.3.2 解决壁温偏差的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 |
3.4 小结 |
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侧抑制NO_x生成技术研究 |
4.1 循环流化床NO_x生成机理与抑制措施分析 |
4.2 试验台系统及试验内容 |
4.2.1 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系统 |
4.2.2 燃烧试验用燃料和工况安排 |
4.3 燃烧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一次风率及二次风组合的影响 |
4.3.2 烟气含氧量的影响 |
4.3.3 床温的影响 |
4.3.4 不同运行条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
4.3.5 试验研究小结 |
4.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与燃烧特性计算 |
4.4.1 气固流动模型 |
4.4.2 煤燃烧模型 |
4.4.3 壁面传热模型 |
4.4.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动力模型 |
4.4.5 模型计算结果与验证 |
4.4.6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数值计算结果 |
4.5 基于二维当量快算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建议 |
4.5.1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维计算对象与边界条件 |
4.5.2 二维与三维计算结果对比 |
4.5.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二维快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改进与借鉴经验 |
5.1 炉膛风帽性能优化与经验分析 |
5.1.1 循环流化床布风装置及作用 |
5.1.2 风帽出现问题与分析 |
5.1.3 解决方法与借鉴分析 |
5.2 二次风支管均匀性优化经验分析 |
5.2.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炉试验 |
5.2.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二次风支管数值计算 |
5.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4 经验借鉴 |
5.3 回转式空预器性能优化与经验分析 |
5.3.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回转式预热器及漏风率 |
5.3.2 空气预热器运行问题及分析 |
5.3.3 研究分析与解决方案 |
5.3.4 改进效果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6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究 |
6.1 设计条件与性能要求 |
6.1.1 锅炉汽水参数 |
6.1.2 煤质与石灰石数据 |
6.1.3 工程概况及气象条件 |
6.1.4 对锅炉主要性能要求 |
6.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发思路与关键参数确定 |
6.3 锅炉主要尺寸确定与热力特性 |
6.3.1 主要尺寸的确定 |
6.3.2 热力特性与结果 |
6.3.3 热力特性小结 |
6.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动力特性与安全性评估 |
6.4.1 计算方法与工况 |
6.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5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等级受热面壁温特性与安全评估 |
6.5.1 高温过热器的壁温安全性 |
6.5.2 高温再热器的壁温安全 |
6.5.3 壁温安全计算小结 |
6.6 超超临界66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布置与主要系统 |
6.6.1 锅炉整体布置情况 |
6.6.2 锅炉汽水流程 |
6.6.3 锅炉烟风系统 |
6.7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燃烧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的层面 |
1.2.2 “硬”的层面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分析 |
2.1 引言 |
2.2 CFB垃圾焚烧工艺 |
2.3 CFB锅炉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组成 |
2.4 CFB锅炉流体动力学特性 |
2.4.1 密相区流体动力学模型 |
2.4.2 稀相区流体动力学模型 |
2.5 CFB炉内传热模型 |
2.6 燃烧模型 |
2.7 CFB垃圾焚烧炉中CO生成及燃烧机理 |
2.8 CFB燃烧方式的主要特点 |
2.9 CFB生活垃圾燃烧运行控制任务 |
2.10 本章小结 |
3 CFB垃圾焚烧炉燃烧诊断 |
3.1 引言 |
3.2 某电厂CFB垃圾焚烧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诊断 |
3.2.1 不同燃烧工况下运行数据分析 |
3.2.2 飞灰、底渣取样分析 |
3.2.3 典型负荷下炉膛不同位置烟气组分分析 |
3.2.4 典型工况能量质量平衡分析 |
3.2.5 冒正压问题 |
3.3 CFB生活垃圾焚烧锅炉垃圾前端处理分析 |
3.3.1 垃圾堆酵状况 |
3.3.2 垃圾破碎分选状况 |
3.3.3 垃圾给料输送设备 |
3.4 本章小结 |
4 CFB垃圾焚烧炉烟气污染物排放优化控制 |
4.1 引言 |
4.2 垃圾预处理及给料优化 |
4.2.1 垃圾堆酵优化 |
4.2.2 垃圾破碎、分选系统优化 |
4.2.3 垃圾给料系统优化 |
4.3 锅炉本体部分改造 |
4.3.1 增加卫燃带 |
4.3.2 二次风改造 |
4.3.3 增加空烟道 |
4.4 综合改造后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CFB垃圾焚烧炉入炉垃圾热量软测量及床温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智能算法的入炉垃圾热量软测量模型 |
5.2.1 多种群遗传粒子群寻优算法研究 |
5.2.2 智能建模算法介绍 |
5.2.3 热量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的选择 |
5.2.4 垃圾热值的模糊等级划分 |
5.2.5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5.2.6 模型总体优化方案 |
5.2.7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入炉垃圾热量预测模型 |
5.2.8 构建基于SVM的入炉垃圾热量预测模型 |
5.2.9 构建基于ANFIS的入炉垃圾热量预测模型 |
5.2.10 构建RF入炉垃圾热量预测模型 |
5.2.11 模型比较结果和讨论 |
5.2.12 模型预测热量与实际热量对比 |
5.3 床温预测智能建模 |
5.3.1 床温特性分析 |
5.3.2 床温预测模型变量选择 |
5.3.3 床温模型建立 |
5.3.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CFB垃圾焚烧炉飞灰减量方法和技术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CFB垃圾焚烧锅炉飞灰元素和矿物组成 |
6.3 尾部烟道转向底灰收集减量 |
6.4 循环灰收集减量 |
6.5 飞灰回燃 |
6.6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及展望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9)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下稳燃能力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度调峰研究现状 |
1.2.2 浓淡分离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模型 |
2.1 基本守恒方程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2.2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
2.2.1 标准k-ε模型 |
2.2.2 RNG k-ε模型 |
2.2.3 Realizable k-ε模型 |
2.3 气固两相流动模型 |
2.4 气相湍流燃烧模型 |
2.5 煤粉燃烧模型 |
2.5.1 挥发分析出模型 |
2.5.2 焦炭燃烧模型 |
2.6 辐射换热模型 |
2.7 NO_x生成机理 |
2.7.1 热力型NO_x |
2.7.2 燃料型NO_x |
2.7.3 快速型NO_x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离器数值模拟研究 |
3.1 物理模型及网格模型 |
3.1.1 煤粉浓度的一级分离器结构模型 |
3.1.2 分离器网格模型 |
3.1.3 边界条件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挡板位置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3.1 不同挡板位置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3.2 不同挡板位置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 |
3.3.3 不同挡板位置对风粉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 挡板角度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4.1 不同挡板角度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4.2 不同挡板角度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以及风粉分离性能 |
3.5 煤粉粒径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5.1 不同煤粉粒径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5.2 不同煤粉粒径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以及风粉分离性能 |
3.6 风量变化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6.1 不同风量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6.2 不同风量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以及风粉分离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660 MW四角切圆锅炉数值模拟 |
4.1 模拟对象介绍 |
4.2 锅炉煤质分析 |
4.3 燃烧器介绍 |
4.4 低负荷稳燃技术及优化改造方案 |
4.4.1 低负荷稳燃技术 |
4.4.2 燃烧器分组优化设计方案 |
4.5 锅炉网格模型 |
4.6 边界条件设定 |
4.7 100%额定负荷工况数值模拟 |
4.7.1 速度场 |
4.7.2 温度场 |
4.7.3 组分场 |
4.7.4 NO_x浓度 |
4.7.5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工况炉内燃烧数值模拟 |
5.1 不同负荷对锅炉稳燃特性的影响 |
5.1.1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速度分布 |
5.1.2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温度分布 |
5.1.3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组分分布 |
5.1.4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NO_x浓度分布 |
5.2 不同浓淡比对锅炉稳燃特性的影响 |
5.2.1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速度分布 |
5.2.2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温度分布 |
5.2.3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组分分布 |
5.2.4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NO_x浓度分布 |
5.3 不同一次风温对锅炉稳燃特性的影响 |
5.3.1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速度分布 |
5.3.2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温度分布 |
5.3.3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组分分布 |
5.3.4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NO_x浓度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和科技奖励 |
(10)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与运行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能源与工业锅炉基本状况 |
1.1.2 我国对燃煤工业锅炉的治理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效低NOx煤粉工业锅炉 |
1.2.2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目的 |
1.3.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3.2 研究目的 |
2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结构与系统介绍 |
2.1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主要结构简介 |
2.1.1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主要结构特点 |
2.1.2 燃烧器布置方式 |
2.1.3 双炉膛结构简介 |
2.2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2.2.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2.2.2 锅炉设计煤种 |
2.3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简介 |
2.3.1 煤粉储备及供应系统 |
2.3.2 低NOx燃烧器 |
2.3.3 锅炉风烟与水汽系统 |
2.3.4 脱硫系统 |
2.3.5 锅炉灰渣系统 |
3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 |
3.1 锅炉调试简介 |
3.2 煤粉供应系统调试 |
3.2.1 煤粉仓简介 |
3.2.2 煤粉仓严密性测试 |
3.2.3 煤粉计量调试与下料试验 |
3.3 锅炉辅助设备调试 |
3.3.1 电器仪表调试 |
3.3.2 通风与给水设备调试 |
3.3.3 排渣除尘设备调试 |
3.4 燃烧器点火调试 |
3.4.1 少油快速点火机理 |
3.4.2 燃烧器点火装置 |
3.4.3 燃烧器点火试验 |
3.5 烘炉 |
3.5.1 烘炉概述 |
3.5.2 烘炉准备工作 |
3.5.3 烘炉方法 |
3.5.4 烘炉曲线 |
3.6 煮炉 |
3.6.1 煮炉概述 |
3.6.2 煮炉所用的药剂 |
3.6.3 煮炉过程 |
3.7 锅炉严密性试验与安全阀调整 |
3.7.1 锅炉严密性试验 |
3.7.2 锅炉安全阀调整 |
3.8 锅炉试运行 |
4 双炉膛低NOx煤粉工业锅炉运行与能效测试 |
4.1 双炉膛锅炉负荷调整与炉膛负压情况 |
4.1.1 锅炉负荷调整与负荷分配 |
4.1.2 双炉膛负压分布情况 |
4.2 锅炉NOx排放情况 |
4.2.1 低NOx燃烧技术简介 |
4.2.2 锅炉运行期间NOx排放检测 |
4.2.3 NOx排放优化调整试验 |
4.3 锅炉排渣情况 |
4.3.1 燃烧器在运行时的几种排渣情况 |
4.3.2 煤质对燃烧器排渣的影响 |
4.3.3 燃烧工况对燃烧器排渣的影响 |
4.3.4 燃烧器结渣 |
4.3.5 防止燃烧器结渣的措施 |
4.4 锅炉能效情况 |
4.4.1 锅炉能效测试 |
4.4.2 锅炉能效测试测点布置与测量仪器说明 |
4.4.3 锅炉能效测试结果 |
5 双炉膛负压不平衡分析与改进措施 |
5.1 炉膛负压 |
5.1.1 引起炉膛负压变化的因素 |
5.1.2 引起负压变化的因素 |
5.2 本锅炉双炉膛负压调节方式 |
5.3 双炉膛负压数据分析 |
5.3.1 稳定工况下炉膛负压波动情况分析 |
5.3.2 负荷调整过程炉膛负压情况分析 |
5.3.3 炉膛负荷分配不同对炉膛负压的影响 |
5.3.4 受热面积灰对炉膛负压的影响 |
5.4 双炉膛锅炉负压不平衡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5.4.1 双炉膛负压不平衡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影响 |
5.4.2 双炉膛负压不平衡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影响 |
5.5 双炉膛锅炉负压不平衡改进措施 |
5.5.1 优化负荷调整与做好清灰工作 |
5.5.2 排烟系统与负压控制系统改进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工业锅炉炉膛出口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粉工业锅炉NO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内二次风开度影响[J]. 杨秀超,马俊方,王彦文,秦煌,刘建国,姜秀民,刘加勋.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06)
- [2]分离二次风对30MW预燃室燃烧器流动及燃烧的影响[D]. 李连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小型工业燃气锅炉混空轻烃燃烧特性研究[D]. 雷瑶.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单锥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D]. 刘鹏中.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5]林业废弃物颗粒燃料燃烧特性研究[D]. 代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与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研究[D]. 郑少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7]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D]. 聂立. 浙江大学, 2021(01)
- [8]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燃烧优化试验研究[D]. 尤海辉. 浙江大学, 2021(01)
- [9]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下稳燃能力提升技术研究[D]. 孙倩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与运行状况分析[D]. 郭明高. 广东海洋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