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词之差 一点之差——易混英语句子比较举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清[1](2018)在《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梳理和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等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国外语言学研究的相关成果,首先对羡余否定的性质和范围进行讨论,区分了广义的羡余否定(正反同义结构)和狭义的羡余否定,把研究的范围确定在狭义羡余否定上。然后探究了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认为羡余否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它是由对应的肯定式转化而来的,隐性否定词是羡余否定存在的基础,并在论述的过程中对隐性否定词进行了严格的界定,指出羡余否定是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的结果,而上浮的动力是凸显隐性否定意义的表达需求。在详细地论述完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之后,又对羡余否定形成的制约因素进行探究,认为羡余否定的形成有着严格的制约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内部制约因素主要有隐性否定词的意义类型、隐性否定词的句法特征、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历程等,其中隐性否定词的意义类型是最重要的内部制约因素。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有隐性否定词音节的数量、否定赘词被干扰、双重否定占据和句法复杂程度等,其中双重否定占据是最重要的外部制约因素。除了以上方面,关于羡余否定还有很多相关问题也值得研究,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性地探索,比如羡余否定的跨语言比较。此外,隐性否定词和否定标记的关系也很引人入胜。本文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狭义的羡余否定,并对狭义的羡余否定和广义的羡余否定进行了区分。确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论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了研究中现存的问题。第二章:羡余否定的共时特征。首先对羡余否定的格式进行分类,并对其句法功能进行描写。此外,从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否定赘词的准入性和VP的准入性入手指出羡余否定在共时层面存在的特点。第三章: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与动因。这一章首先对隐性否定词进行严格的界定,指出了隐性否定词是羡余否定形成的必要条件,羡余否定是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的结果,并论述了否定赘词的性质。接着论述了羡余否定产生的动因——使否定意义更显豁的交际需要。最后从六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羡余否定形成机制的评价标准:“概念的叠合”有异于“结构的叠合”、是否能解释否定词“不”的赘余、适用范围是否广泛、推论性意义处理是否合理、羡余否定的形成是否有规律以及“控制”与“合并”的本质分歧。第三章论述了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及动因,而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是整个羡余否定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羡余否定的本质和定位的问题。但是揭示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还是不够的,寻求羡余否定形成的制约因素,其重要性不亚于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接下来的两章就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来具体探讨制约羡余否定形成的各种因素。第四章:羡余否定形成的内部制约因素。羡余否定是在隐性否定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隐性否定词具体能不能构成羡余否定还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有内部的。内部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隐性否定词本身。首先来说,隐性否定词有不同的意义类型,有断言性的、衍推性的和会话含义性的三种,这会造成隐性否定意义的强度不同,衍推性隐性否定词的否定意义强度适中,形成羡余否定的能力最强,会话含义性的其次,断言性的形成羡余否定的能力最弱。除此之外,隐性否定词的句法特征也会影响到构成羡余否定的能力,这些句法特征主要有隐性否定词的频率、词性等。最后指出词汇化也会影响到隐性否定意义,从而对构成羡余否定造成影响。第五章:羡余否定形成的外部制约因素。除了内部制约因素之外,羡余否定的形成还受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所在结构的其他成分阻断隐性否定意义上浮的路径的话,隐性否定词则无法构成羡余否定。一是“隐性否定词+Neg”的音节数量,如果“隐性否定词+Neg”为双音节,那么构成羡余否定的能力就较强。二是否定词赘词被干扰,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需要一个否定赘词,而句中的其他成分会对否定赘词造成干扰。三是双重否定的占据,双重否定会对羡余否定结构产生占据作用,根据每类隐性否定词的情况不同,所产生的双重否定的占据情况也不一致。另外,整个结构的句法复杂程度也会影响到羡余否定的形成,比较复杂的句法结构一般情况下会避免使用羡余否定结构。第六章: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这一章指出羡余否定在表达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适用语体。最后在对羡余否定性质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羡余否定的产生有其机制和动因,我们应该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判为语病。第七章:羡余否定的类型学思考。首先进行了羡余否定的跨语言比较,羡余否定在世界语言范围内是广泛存在的,比如法语、英语中不仅存在着羡余否定的现象,而且和汉语羡余否定有很多共同之处。此外,世界上其他一些语言也存在羡余否定现象,如依地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等。在描写以上所述语言羡余否定的基础上,尝试对羡余否定的形成规律进行总结。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羡余否定都以隐性否定意义为基础,有些语言的隐性否定意义与非真实情态有关,如法语等,有些语言的隐性否定意义与未然体有关,如汉语,有的与二者皆有关系。其次讨论了某些隐性否定词是否定标记的来源之一,羡余否定现象可能是这个过程的中间阶段。最后认为羡余否定和否定一致都是产生否定标记的途径之一。第八章:结语。归纳了研究的主要观点、创新、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撒俊红[2](2020)在《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情况考察 ——以新HSK六级考试写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转述现象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它反映着我们每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风格。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转述现象同样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汉语教学、汉语水平测评等都具有参考价值。汉语水平考试作为衡量留学生汉语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标准,其中的转述现象研究则更为必要。因此,本文选取了全新的角度,将对外汉语教学与“书面转述”相结合,以新HSK六级考试的写作题为例,讨论了中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书面转述情况。在调查过程中,设置了汉语二语学习者(30人)与母语者(30人)两个对照组,选择了 3篇《HSK标准教程》中的课文,并按照新HSK六级考试书写题测试形式,共收集到了 180篇缩写的文章(共计约6.5万字)作为本文的有效研究语料,探讨了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书面转述时容易出现的各种偏误的类型和成因,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为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了选题意义、研究的相关动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四个部分。第二章是基于调查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分析,主要是从对缩写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语篇的逻辑与衔接、词汇与语法的正确使用这三个方面对转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出现的所有偏误问题进行了批注、修改、分类和统计,同时在论文中进行了例证分析。第三章是对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母语对照组受试的书面转述情况,第二部分将中国学生的书面转述结果和外国学生的做了全面的统计和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中高级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在书面转述过程中出现各种偏误及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汉语书面转述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思考,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了新HSK六级考试缩写题的评分标准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第二部分是针对书面转述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的教学对策,主要包括了培养教师与学生的语篇意识、增加对书面转述的重视程度、课堂与课后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考试重难点与教学重难点的有机统一、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改进等建议。第五章为结语,再次梳理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写作过程,并列举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同时还对汉语书面转述研究方面提出了展望。
陈昌旭(TEERAPARP PREDEEPOCH)[3](2018)在《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副词是泰国汉语学习者使用错误率较高的一类词。在泰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泰国学习者在使用汉语重叠式副词时容易混淆而出现偏误,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也成为我们的研究动机。故本文以四组不同类别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为研究对象,即表示频繁的“常常、时时、往往”、表示缓慢的“缓缓、渐渐、慢慢”、表示仅限的“单单、仅仅”、表示隐秘的“暗暗、悄悄、偷偷”,对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达到弥补相关对比研究理论成果与现行汉泰辞书对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处理之不足,以及促进提升相关教学和教材中该类词编写质量之目的。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语料来源、理论基础。通过本章对研究现状的探讨,发现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形式的研究十分薄弱,甚至有待填补空白。为了弥补该领域的不足,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语义场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结合定性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法,并借助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以及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家泰语语料库(TNC),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语义与句法功能方面对上述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同时在对比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以测试、统计法进行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之实证研究,以达到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实际指导与参考之目的。第二章以“常常”组及其泰语对应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发现“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存在语义特征、使用条件、词语搭配的不同,即泰语的“(?)/se:m(?):/”具有强调语气的语义特征,汉语的“常常、时时、往往”都具备;汉语唯有“往往”能与助词“过”搭配,泰语的对应词都不受限制;“常常”组能位于句首,泰语都不行。另外,我们在本章指出了“常常”在“常常+不/很+谓语”结构中,译成泰语一般只能用“(?)/mak t(?)a/”,不能用“(?)/b(?):jb(?):j/”,以及提出了汉泰辞书中对“常常”的释义标注具有词语漏收的不足。第三章探讨“缓缓”组及其泰语对应词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异同,发现“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有语义范围的不对等、词语搭配功能的不同,即“慢慢”具有表示不着急之义,“(?)/t(?)ha:t(?)ha:/”不具备。反之,“(?)/t(?)ha:t(?)ha:/”具有表示减速之义,但“慢慢”不具备;“缓缓”不能修饰形容词、不能与能愿动词搭配,“渐渐”不能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与“着”搭配,而“(?)/kh(?):jkh(?):j/”不受限制。第四章是“单单”组及其泰语对应词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是在句中与其他副词共作状语位置的不同,即“单单”组可以位于“就”的前或后,而“(?)/phi:aη/”组只能位于“(?)/k(?):/”的后边。此外,我们指出了汉泰辞书中对“仅仅”的释义标注有误。第五章对比及分析了“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异同,发现“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有语义范围不对等和词语搭配的不同,即“悄悄”具有表示声音很小或很低之义,而“(?)/ε:p/”和“(?)/ηi:apηi:ap/”都不具备。反之,“(?)/ε:p/”具有表示有相当的量或度之义,而汉语对应词都不具备;“暗暗”组的重叠式副词都不能修饰判断动词和能愿动词,而“(?)/ε:p/”不受限制。通过对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体在语义范围、使用条件、句法分布、搭配功能存在明显或细微的差异。这些语义与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前人的研究中尚未被指出,且反映在现行汉泰辞书的标注中明显存在遗漏或模糊不清等不足之处。据此,厘清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异同,有利于预测母语的正负迁移,尽可能地减少语义与句法功能混淆偏误的出现,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汉泰辞书和对泰汉语教材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精准释义与句法功能之正确介绍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促进作用。第六章主要是对泰国汉语学习者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习得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句法功能的习得比语义项的习得好。也就是说,语义项比句法功能更难习得或更容易混淆。另外,我们还发现基于语言差异的预测之难度等级的高低与各语言项的实际习得难度存在一定的落差,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发展难度与语言认知难度等非母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这在语义项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在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实际教学中运用基于语言差异划分的难度等级时,须参考实证研究的成果,考虑到非母语干扰因素的影响,加以修正。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在语义特征、语义范围、使用条件、句法分布、搭配功能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泰辞书对汉语重叠式副词的释义或用法标注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实证研究方面,总结了泰国汉语学习者习得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预测之难度等级的高低与各语言项的实际习得难度情况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的落差,并指出了其习得难点。
鲁承发[4](2014)在《“差一点”句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围绕“差一点”句式,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即本体研究与方法研究,其中本体研究是手段,方法研究是目的。本体研究是要重新解释“差一点”句式存在的句法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从中总结方法、经验,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具体而言,“差一点”句式的本体研究要着重解决四个问题:(1)“差一点没VP”句式的语义真值如何判定。目前的判定方法,如“企望说”、“积极成分说”、“趋向说”、“合意说”、“常态说”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都存在不足,本文在分析了这些学说之间的承继关系基础上,认为“差一点没VP”句式的语义真值判定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已知信息,即语义真值是什么,事先已然为听说双方所共知;二是根据常识中的高可能事态,即听说双方在理解与使用上形成的默契:总以发生频率更高的、或合乎社会规范的事态作为语义真值。(2)“差一点”句式的使用动因。本文将事态发生可能性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识中对某类事件两矛盾事态发生可能的固化认知,另一种是某次特定事件中,两矛盾事态发生可能性的值。当这两种可能性的量值发生量变,而又未引起质变时,说话人就会使用“差一点”句式。(3)分析“差一点没VP”羡余否定句式的生成机制。本文修正了已有的三种解释,即“糅合说”、“反语说”、“隐性否定溢出说”,认为这一羡余否定句式的生成是说话人为了体现主观性而进行的主观化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了词汇压制。(4)分析了导致“差一点”句式与“差不多”句式语义差异的内在心理机制,认为这两句式都可以表达“接近,相差无几”,但是,“差一点”句式中相差的小量处于临界点位置,所以要凸显这一小量;而“差不多”句式中相差的小量不处于临界点位置,所以会忽略这一小量,两句式这种心理机制上的对立,导致了两者一系列的差异。“差一点”句式的方法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1)讨论了“差一点”句式研究进行的内在驱动力——论实互动,即研究者总是用新发现的语言事实来证实或证伪已有的理论解释,而新的理论解释又反过来改写甚至发现新的语言事实。(2)讨论了单篇论文的形成过程,我们将其分析为三个阶段:其一,挖掘语言事实阶段,包括发现新的语言事实与采集同类语言事实两步。其二,整理语言事实,包括语言事实的选择与语言事实的分析。其三,对于语言事实理论解释的构建,这一过程又包括形成思路与文章形成两个阶段。(3)对语言研究中的几个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借助“差一点”句式研究,对语言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最本源的“语言自体”,它是不可知但可感的,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受到语言自体的表象,就是“语言显象”,或称“语言材料”。对语言材料进行知性分析,就得到“语言事实”。从知性维度对语言事实进行范畴化,就得到“语言现象”,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就得到“语言理论”,亦称“语言本体”。二是对论实第一性之争进行了思考,认为就语言研究的整体而言,应该持“兼容并包、动态平衡”的态度,但是对于当下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加强理论思考,这一点在“差一点”句式本体研究部分也有所体现。三是对于汉语中理论研究的取向进行了思考。以“差一点”句式研究实例,论证了汉语语法研究应该坚持“以意驭形”的意合语法路线,在肯定外来理论作用的前提下,着重加强自主理论的构建,在文章本体研究部分,对这一点也进行了尝试。
宋海涛[5](2020)在《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习得与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趋向补语是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补语,其结构复杂、表义丰富、位置灵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本文选取趋向补语中使用频率及偏误率最高的“起来”一词为着手点,从其语义特征及语法搭配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本体研究及偏误类型考察。通过语料库及调查问卷发现留学生出现偏误的真实原因及问题,立足于教学,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和看法,帮助留学生更好的习得复合趋向补语这一教学难点。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选题意义和目的,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梳理。第二章,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特征与语法搭配研究。从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特征和语法搭配两个角度入手,对复合趋向补语“起来”进行本体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调查问卷对“起来”的偏误类型及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充分利用语料库中的语料及时发现问题,突出使用规则,对留学生使用复合趋向补语“起来”一词的偏误类型及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考察。结合调查问卷对留学生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发现留学生出现偏误的真实原因及问题,使本文偏误考察更具真实性及针对性。第五章,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总结“起来”的偏误类型、使用方法及部分使用规律,立足于教学,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和看法,为教学提供参考,以期降低留学生学习的偏误率。第六章,结语。对论文整体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并相应梳理总结。
侯倩[6](2019)在《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否定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现实世界中否定无处不在,在语言里也同样如此,否定存在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素到篇章,语言都有自己表达否定的系统,与肯定范畴相比,否定范畴的表达在形式上更为复杂。本文立足于词汇学的研究范式,以具有形式标记的“否定语素+X”词汇为研究对象,探讨否定语素构词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形式和意义的对应性、否定语素作为词内成分对词义表达的影响、否定语素构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不同否定语素构词的特点及其对比等问题。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六章是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梳理了否定语素构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否定语素构词个类研究与综合研究,汉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和英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结语部分总结文章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其有待于继续研究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不+X”构词,本章以否定语素构词中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不”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不”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不”在“不+X”中的意义表现相比较其他否定语素来说,呈现出更为多义性的特点,这与“不”的普遍性、常用性以及主观性都有关系。“不+X”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偏正式,“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表现出倾向性,“不”作为副词性成分与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最为常规和典型,其中与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数量最多,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更透明,而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要求进入此结构的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意义上也是提取这部分语义特征,从而出现形容词化的倾向,以构式的视角阐释,是受到构式压制作用而出现的语义调整。“不+X”与“X”的语义关系,从实词和虚词、双音节和三音节、单义和多义等不同维度展开讨论,试图探究形式和意义对应性以及不对应性的规律及内在因素。“不+X”在褒贬色彩义上表现出“不+褒义或中性成分”构成带贬义色彩的词占优势的现象,并且具有语言学上的普遍性,这可以从功能语言学中的委婉机制和礼貌原则上寻求解释。“不+X”的词汇化类型主要是“粘合”类,在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中,“不”的语义和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在功能由独立变为黏着,表达否定的语义弱化。第三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无+X”和“没+X”构词。“没”是汉语否定系统中与“不”对比讨论最多的否定性成分,“不”和“没”的分合对否定系统的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无”和“没”具有历时替换关系,本章通过“无”和“没”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无”和“没”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单义词“无+X”除了意义有所虚化的副词以及虚词无法分析“无”和“X”的语素义外,其余的大部分实词“无+X”中的“无”都是“没有”的意思,在多义的“无+X”中,有的“无+X”表现出“不”和“没有”两种否定意义,“没”作为词内成分,意义是“没有”,“没”在复合词中没有显示出“不”的意义,这与“没”产生时代较晚,与“不”分工明确有关。“没”产生于白话文兴起的语境下,且与“无”具有替换关系,在语体色彩上,“没+X”表现得较为口语,而“无+X”则一般比较文雅,属于书面语。“无+X”和“不+X”的主要不同表现在“无+X”中的“X”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不+X”中的“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由于“不”和“没”作为否定语素构词,否定的概念域完全不同,所以“不+X”和“没+X”没有同素构词,即不存在“X”为同一形式的“不+X”和“没+X”。“没|无+X”与肯定系统里的“有”所构成的“有+X”之间一般存着语义对应性,但是有些“有+中性名词”会出现语义偏移,偏向“正面、积极”义,这种情况下,“没、无+X”与“有+X”不能形成语义对应。第四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非+X”和“未+X”构词。“非”是否定词系统里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词,“非”作为构词语素参与构词,语义是“不、不合于、不属于某种范围”,“非”的典型功能是否定属性词,“非+X”一般表示的是不具备X属性特征的。如果X是属性词,那么这个“非+X”结构是符合常规的结构,如果“X”不是属性词,那么在“非+X”的构式压制下,“非”会激活“X”的某些属性,表现出对属性的否定。“非”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类前缀结合范围很广,可以与不同的词结合构成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结构,组合能力非常强大,出现了一些“非+X”形式短语。“不+X”与“非+X”对应对较少,但少数的对应对的意义相似性高。“未+X”与其他否定语素构词相比,更具有委婉性。这与“未”本身语义的时制信息有关,“未”不关涉将来的特点使得表达更有委婉表现的空间,“未”是文言词,表达更为典雅,这也是“未+X”委婉性的因素。第五章考察含有否定语素的成语,成语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关注具有形式特性的汉语否定语素类成语,以否定语素作为切入角度探讨成语的构造机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否定语素在成语中的意义表现及其对成语化的贡献。
陈伟[7](2019)在《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动词用法的“有”及其否定形式“没”与其它成分进行组构的不对称;二是“有”与“没(有)”共现时的功能及其间蕴含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几类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称,从而揭示造成该不对称现象的深层机制和动因。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构式语法、标记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有针对性地解释。全文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及不足、不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第二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文章所谓的组构及共现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并对组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总括性地列举分析“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及共现时的对称与不对称分布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说明;第四章至第八章先是界定出名词性成分中不对称的抽象名词范围,然后解释其不对称的共性,接着分别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关于“有”与“没(有)”共现现象的研究;第十三章是结语。第四章以“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发生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范围,即与抽象名词的组构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此外,“有+抽象名词”与“没+抽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有/没”与抽象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情况。“有”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情况,其前提条件是抽象名词性成分必须是中性的,其自身不含任何褒贬义。而当“没”与有些名词性成分搭配时,情况则并非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对立,表现为许多搭配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本章仅就语义偏移的表层现象进行列举说明,尚需以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挖掘才能更为明晰。第六章以“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有意见”和“有问题”,对学界少有涉及的“有+名词”语义负向偏移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学视角对深层动因进行探究。认为发生语义负向偏移“有+N”结构同属隐性的评价性行为,而且偏向“不好”“不良”等贬义色彩,基本都是在结构中隐涵了关涉对象属性义的[-正常]义素。从语言外部来考虑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出于人际交往中为避免直陈性的负面表达而选用委婉表达方式的需求。第七章是“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话语互动性,选取汉语否定表达较为典型的个案“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交际互动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明确其交际动因是对疑问、祈使、陈述三类引发句式的积极回应。对应不同序列位置上“没问题”所呈现的各项功能特征,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特质。话语引发人和应答人在互动过程中,言语目的产生的过程有所不同,引发语是在主体需求驱动下产生目的,而应答语则是在主体立场驱动下产生目的且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需求。该互动机制促成不同位置及功能的应答语“没问题”话语模式的形成。第八章的研究对象是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有”不能与负向量度形容词进行搭配,“没”可以同正向、中性、负向量度形容词搭配。主要原因是“有”“没”两种比较句式的语法意义各自不同,对应平比和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对称的原因与“有”“没”比较句中“有”字功能特征和“没”字功能特征有关。这种不对称性从逻辑语义结构来梳理,体现为平比和差比之间比较方式的不同。第九章以共现形式“有没有”为研究对象,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不同的句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倾向,测度句侧重于肯定的“有”,反诘句侧重否定的“没有”。“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第十章、十一章、第十二章是以共现形式“有X没X”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形式的结构类型、类别功能、演变过程及动因、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阐释。主要结论如下:当变量“X”为名词时,“有X没X”在其句法环境中属隐性的从句组合结构。根据“从句组合斜坡理论”将“有X没X”分为并列、主从和从属三类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呈现的语义及语用表现有所不同。“有X没X”语用功能的多样性是该结构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而语用的心理因素、多重表义因素和意向性因素是触发该结构准确运用的前提。根据变量“X”的不同,将“有X没X”分为四类形式,各形式的功能有所不同。“有X没X”从最初充当句子主干的述谓成分转向充当句子附加成分的习语,经历了由句法功能向词法功能的转变。由于“X”词性及内部结构关系不同,四类“有X没X”习语化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些用例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凝固性上已相当于习语,此外还惨杂一些社会因素,如规约化导致的词义融合和去理据性等。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考察“有X没X”,发现在该构式框架中“有”“没”语义互动对“X”施加影响,导致该构式表义的多样性。构式“有X没X”从表层形式来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构式,在共时平面上该构式存在多种同构异义的现象,既有语法构式也有修辞构式。如今具有习语特性的“有X没X”结构是典型的修辞构式。通过探究该构式的修辞动因,发现“有X没X”在共时平面的同构异义的现象,可以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找到线索。修辞构式“有X没X”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语法化和修辞化两条路径,修辞化的绝对促动性和语法化的相对稳固性,使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及语义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生成现有修辞构式“有X没X”。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该成果对相关理论及语言现象的启示,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启示,预测相关不对称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唐宫羽[8](2017)在《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语义分析及界面研究》文中认为羡余性作为语言的重要特性,因其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却又在实际语用中广泛存在而备受语言学界关注。其中否定标记在结构中失去语义价值的羡余否定现象是其重要类型。本文基于标注语料库,通过对20种常见羡余否定格式进行详尽的语义结构分析,归纳出每种格式对应的语义结构模型,揭示羡余否定结构中不同义类的核心成分对后接成分的语义语法制约机制,并尝试从语义—语用界面角度对羡余否定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首先,依据《词汇义类标记集》(李葆嘉,孙道功2011),按照羡余否定结构的通用格式“Y (核心成分)+X (羡余否定词)+VP”中核心成分Y的词汇义类,构建了羡余否定结构的新分类体系。在该体系下,基于标注语料库归纳出了20种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各大类的动核分布情况,其中以数目最多的陈述类与评估类为主,发现陈述类呈现出集中分布而评估类呈现出分散分布的特点。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各义类的核心成分对后接成分在语法和语义上的制约作用。语法制约方面,考察发现多达19种格式可后接动词性的肯定结构,只有“差……不到”格式中只能接表数量的名词性结构。另评估大类的程度类格式除了可以后接动词性结构外,更常见地是后接具有描述性的名词性结构。语义制约方面,陈述类与评估类内部呈现出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情况较复杂。而限定类、指称类、描述类由于格式单一,语义制约也各自不同。总体而言,核心成分的词汇义和说话人意图是形成羡余否定结构中语义制约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对这20种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本文揭示了 6种产生羡余否定现象的原因,分别是内隐性否定的溢出、外显性否定的复现、词汇情态义的复现、主观标记的凸显、构式演变、小句的整合或糅合。其中属于“内隐性否定的溢出”的羡余否定格式有10种,所占比例最高;而“外显性否定的复现”与“词汇情态义的复现”分别占2种和3种。考察发现实际上这三种成因之间具有一致性,它们都集中体现了语义的底层制约性。而其他三种成因概括面较小,分别占有1种、2种和1种,它们更多地体现了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演变和语用作用的凸显。最后,本文从凸显主观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更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了羡余否定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语用价值。并就此在语义—语用存有界面观的立场上进行了延伸,尝试性地探讨了羡余否定现象中的语义—语用问题。本文以预设触发语和部分格式核心成分的交叉关系为出发点,揭示了部分核心成分可作触发语,通过自身的词汇意义提供表层的语义线索,从而使听话者能够在听见核心成分时即时激发预设包含的背景信息,从而对后接结构的语义内容做出正确反应,通过语用推理准确抓住说话人意图,不会因羡余否定词而受到误导。本文仅选择了现代汉语中常用的20种羡余否定格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羡余性的语言现象的覆盖范围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受限性,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本选题在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上只是进行了初探,继续挖掘像羡余否定现象这类语用价值极高的语言现象在界面互动上的规律还亟待后续学者的关注。
王洁怡[9](2019)在《留学生“v起”“v起来”的偏误分析》文中指出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趋向动词“起”“起来”修饰动词做补语时,语法规则复杂,因而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留学生在习得“v起”“v起来”时常出现偏误,且类型多样,二者混淆的情况也经常发生。相较而言,汉语中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于“v起”“v起来”各自的句法、语义、语法化,针对二者的对比分析较少,笔者在学术网站上仅检测到一篇,而且其研究仅是对二者的汉语语法规则对比,不足以解释“v起”“v起来”所有偏误的成因。针对“v起”“v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亦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主要是对“v起来”做单个的、孤立的考察或与其同类的复合趋向补语作比较,较少研究“v起”,较少将“v起”“v起来”结合起来分析。因此,对“v起”“v起来”语法语义特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对留学生“v起”“v起来”的习得进行偏误分析,将有助于促进“v起”“v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的深入,更有针对性地促进二者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降低留学生的偏误率。本文以“v起”“v起来”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二者本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语料库和调查问卷语料的搜集对留学生习得情况进行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并据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v起”“v起来”的教学及学习资料编写提出一些新的建议,以期能够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起到帮助作用。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从留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陈述选题的意义,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现状研究。概述研究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v起”“v起来”的汉语本体对比分析。本章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的语料及《趋向补语通释》中的例句,概括归纳“v起”“v起来”在句法方面、语义方面、语用方面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章,对留学生习得“v起”“v起来”的偏误类型及偏误成因的分析。本章通过语料库及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五种偏误类型,其中误代偏误最多,误加偏误和遗漏偏误次之。本章还探究了留学生“v起”“v起来”习得偏误的成因,主要有三种,留学生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资料的影响,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和学习资料的影响。第四章,在第三章偏误类型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建议,并针对留学生具体的偏误情况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申文雅[10](2020)在《瑞金方言叹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叹词作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经常出现于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虽然学界对叹词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叹词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叹词的口语性极强,语义丰富,对叹词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说话人的情感认识。特别是对特定地域方言的叹词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汉语叹词研究成果,而且有利于呈现某一地域的语言文化特色。本文以瑞金方言特色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语音、语义、话语功能交际、指示叹词专题、戏曲叹词运用等角度出发,对瑞金方言特色叹词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描写、分析。力求拓宽汉语方言研究领域,并为普通话叹词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本文总共分为七章,如下:第一章绪论。先是介绍瑞金方言及瑞金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次从普通话叹词、方言叹词、古汉语叹词、戏曲叹词运用等方面入手,.揭示叹词的研究概况,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瑞金方言语料库建设与实验语音学软件的使用。介绍了 ELAN、Praat软件,着重介绍如何利用ELAN自建瑞金方言语料库、利用Praat实验语音学软件分析叹词的音高和调长,并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分析瑞金方言的特色叹词。第三章瑞金方言叹词的本体研究。以瑞金方言中的20个典型特色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章的音高、调长的实验结果,并将瑞金方言特色叹词按照语气意义分类,分为表情叹词、表意叹词、表态叹词三类,详细描写分析其语义特征。第四章瑞金方言叹词话语功能研究。从静态社会因素和动态交流因素两个方面分析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基调中的体现,并进一步讨论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功能作用。第五章瑞金方言指示叹词专题研究。通过比较法,将瑞金方言指示叹词“嘚”“呔”“[en33]嗯3”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三个叹词的相同和不同用法。另外,分析三个指示叹词的语用功能。第六章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先对赣南采茶戏、瑞金山歌、古文说唱等瑞金文化艺术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别从音节结构、句法分布、功能作用的角度重点分析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情况。第七章理论思考。内容包括:注重鲜活纯正方言语料的搜集;注重实验语音学测定叹词声调的科学性;注重叹词研究领域的延伸;注重叹词单点研究的拓展。最后是结语。对瑞金方言叹词的研究进行总结,从而得出规律和结论。并对研究进行整体回顾,反思论文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二、一词之差 一点之差——易混英语句子比较举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词之差 一点之差——易混英语句子比较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羡余 |
1.1.2 羡余否定 |
1.2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2.1 理论基础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语料来源 |
1.3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3.1 选题缘由 |
1.3.2 研究意义 |
1.4 羡余否定研究综述 |
1.4.1 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研究状况 |
1.4.2 羡余否定制约因素研究状况 |
1.4.3 羡余否定交际价值研究状况 |
1.4.4 国外羡余否定研究状况 |
1.4.5 羡余否定研究现存问题 |
2 羡余否定格式的共时特征 |
2.1 羡余否定格式的分类 |
2.1.1 分类标准 |
2.1.2 本文的分类 |
2.2 羡余否定格式的句法功能 |
2.2.1 充任谓语 |
2.2.2 单独成句 |
2.2.3 充任其他句子成分 |
2.3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
2.3.1 羡余否定的不对称 |
2.3.2 双重否定的不对称 |
2.4 否定赘词的准入性 |
2.4.1 只能用“没(有)、未” |
2.4.2 只能用“不” |
2.4.3 可以用“没(有)”和“不” |
2.4.4 只能用“别、不要” |
2.5 VP的准入性 |
2.5.1 VP的消极性 |
2.5.2 VP的终结性 |
3 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与动因 |
3.1 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 |
3.1.1 隐性否定词 |
3.1.2 隐性否定意义上浮 |
3.1.3 否定赘词的性质 |
3.2 羡余否定的形成动因 |
3.2.1 羡余否定产生的动因 |
3.2.2 凸显否定的原因 |
3.3 羡余否定形成机制评价标准 |
3.3.1 “概念的叠合”有异于“结构的叠合” |
3.3.2 是否能解释否定词“不”的赘余 |
3.3.3 适用范围是否广泛 |
3.3.4 推论性意义处理是否合理 |
3.3.5 羡余否定的形成是否有规律、是否符合历时情况 |
3.3.6 “控制”与“合并”的本质分歧 |
3.4 小结 |
4 羡余否定形成的内部制约因素 |
4.1 隐性否定词的意义类型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
4.1.1 不同类型隐性否定词否定强度不同 |
4.1.2 隐性否定词构成羡余否定能力不同 |
4.2 隐性否定词的句法特征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
4.2.1 隐性否定词的频率 |
4.2.2 隐性否定词的词性 |
4.3 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
4.3.1 “差点儿”类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历程 |
4.3.2 “差点儿”类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模式 |
4.3.3 “差点儿”类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羡余否定形成的外部制约因素 |
5.1 音节数量 |
5.1.1 “拒不”的词汇化倾向 |
5.1.2 “拒不”的词汇化倾向对构成羡余否定的影响 |
5.2 否定赘词被干扰 |
5.2.1 否定词位置许可 |
5.2.2 补语和动词否定词干扰 |
5.3 双重否定占据 |
5.3.1 三点注意事项 |
5.3.2 “差”小类羡余否定 |
5.3.3 “差点儿”小类羡余否定 |
5.3.4 “避免”类羡余否定 |
5.3.5 羡余否定的总体释解策略 |
5.4 句法的复杂程度 |
5.5 小结 |
6 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 |
6.1 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 |
6.1.1 否定色彩更强烈 |
6.1.2 主观性更强烈 |
6.2 羡余否定的语体适用性 |
6.3 羡余否定的规范问题 |
7 羡余否定的类型学思考 |
7.1 羡余否定跨语言的比较 |
7.1.1 法语中的羡余否定 |
7.1.2 英语中的羡余否定 |
7.1.3 其他语言中的羡余否定 |
7.1.4 羡余否定与情态、语气和体 |
7.2 隐性否定词是否定标记的来源之一 |
7.2.1 语言中的的隐性否定动词 |
7.2.2 隐性否定动词发展为否定标记 |
7.2.3 否定在句法结构中的“上浮” |
7.3 羡余否定和否定一致都是否定词产生的途径 |
7.3.1 羡余否定产生的否定标记 |
7.3.2 否定一致产生的否定标记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情况考察 ——以新HSK六级考试写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缘由 |
一、日常交际中的转述 |
二、语言学中的转述 |
三、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转述 |
四、转述的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动态 |
一、转述的概念 |
二、转述的相关研究 |
三、影响转述结果的因素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研究思路 |
二、论文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 |
一、调查研究对象 |
二、文本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基于调查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分析 |
第一节 书面转述原课文时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 |
一、主要内容不符 |
二、重要内容缺失 |
三、个别内容多余 |
第二节 书面转述原课文时的语篇逻辑与衔接 |
一、书面转述课文时出现语篇结构与衔接问题 |
二、书面转述课文时无语篇衔接问题 |
第三节 书面转述课文时词汇与语法偏误分析 |
一、句子成分缺失 |
二、词与词的混淆偏误 |
三、词语与固定结构使用不当 |
四、其他 |
第三章 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母语对照组受试书面转述情况分析 |
一、主要内容部分的把握情况 |
二、语篇衔接与连贯部分的处理情况 |
三、词汇与语法的使用情况 |
第二节 中外受试汉语书面转述偏误统计与分析 |
一、中外学生汉语书面转述调查中偏误类型与次数统计 |
二、二语受试组汉语书面转述情况分析 |
三、二语受试者汉语水平分析 |
四、中外受试者汉语水平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书面转述时课文主要内容出现问题的原因 |
二、书面转述时出现语篇衔接问题的原因 |
三、书面转述时词汇与语法使用有误的原因 |
第四章 汉语书面转述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评价标准与建议 |
一、汉语书面转述评分标准的依据来源 |
二、对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评分标准的建议 |
第二节 汉语书面转述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
一、对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影响 |
二、对汉语教学内容的影响 |
三、对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3)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汉泰副词对比研究现状 |
二、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三、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语义场理论 |
二、中介语理论 |
三、对比分析理论 |
第二章 “常常”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常常”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常常”组的语义分析 |
二、“常常”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常常”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常常”组的句法分析 |
二、“常常”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缓缓”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缓缓”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缓缓”组的语义分析 |
二、“缓缓”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缓缓”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缓缓”组的句法分析 |
二、“缓缓”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单单”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单单”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单单”组的语义分析 |
二、“单单”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单单”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单单”组的句法分析 |
二、“单单”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暗暗”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暗暗”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暗暗”组的语义分析 |
二、“暗暗”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暗暗”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暗暗”组的句法分析 |
二、“暗暗”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泰国学生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习得情况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各组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难度等级划分 |
一、“常常”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二、“缓缓”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三、“单单”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四、“暗暗”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实验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实验设计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一、“常常”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二、“缓缓”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三、“单单”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四、“暗暗”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4)“差一点”句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章框架 |
五、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差一点”句式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差一点没VP”句式语义真值判定方法综述 |
一、企望说 |
二、积极成分说 |
三、趋向说 |
四、合意说 |
五、常态说 |
六、句法功能方法 |
七、小结 |
第二节 “差一点”句式与“差不多”句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
一、沈家煊先生的研究 |
二、运用认知方法对比 |
三、句法功能角度比较 |
四、三个平面角度的对比 |
五、从情态角度比较 |
六、袁毓林先生的研究 |
第三节 “差一点没VP”羡余否定句式的生成机制综述 |
一、层次构造说 |
二、糅合说 |
三、反语说 |
四、隐性否定溢出说 |
第四节 “差一点”句式的共性特征研究综述 |
一、副词“差一点”的共时研究 |
二、“差一点”的历时研究 |
三、“差一点”句式成活的语用条件 |
四、“差一点”句式的整体语用倾向 |
第五节 小结 |
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二、“语言以外”与“语言以内”两种方法相互配合 |
第三章 “差一点”句式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差一点”句式的交际策略与使用动因 |
一、“差一点”句式的理解策略 |
二、“差一点”句式的使用限制 |
三、“差一点”句式的使用动因 |
四、“差一点”的另一种用法 |
五、小结 |
第二节 意合语法思维下“差一点”句式的重新解读 |
一、企望说及其局限性 |
二、“差一点”句式中事态的类型 |
三、“差一点”句式的类型划分 |
四、“差一点”各句式类型历时演化关系构拟 |
五、结论与余论 |
第三节 “差一点”和“差不多”的语义差异及其认知解释 |
一、“差一点”的语义分析 |
二、“差不多”的语义分析 |
三、“差一点”与“差不多”用法的对比分析 |
四、“差一点”与“差不多”定向性与否定形式对立的内在关联 |
五、余论:语言研究的第四平面——认知平面 |
第四章 “差一点”句式研究的方法 |
第一节 “差一点”句式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
一、“差一点”句式的语言事实对于理论解释的作用力 |
二、“差一点”句式的理论解释对于语言事实的作用力 |
第二节 “差一点”句式单篇论文研究过程剖析 |
一、语言事实的挖掘 |
二、语言事实的整理 |
三、理论解释的构建 |
四、小结 |
第五章 “差一点”句式研究引发的方法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语言研究相关概念的思考 |
一、语言研究相关概念的讨论 |
二、康德认识论视野下语言研究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二节 关于论实第一性之争的思考 |
一、论实第一性之争简介 |
二、汉语学界对于“论实第一性”的态度 |
三、“论实之争”的动态平衡观 |
第三节 汉语语言理论取向的思考 |
一、关于形式与意义之争的思考 |
二、关于理论自主与引进之争的思考 |
第六章 结语 |
一、本文观点总结 |
(一) “差一点”句式已有研究成果的品评 |
(二) 对“差一点”句式的本体研究 |
(三) 对于“差一点”句式的方法论的研究 |
(四) 对于“差一点”句式引起的方法论思考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一) 两个“一致性”的发现 |
(二) 以意驭形研究范式的建立 |
(三) 对单篇论文研究的全过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剖析 |
(四) 语言事实、语言现象、语言理论等概念的重新界定 |
(五) 论实第一性之争的动态平衡观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四、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习得与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趋向补语本体研究综述 |
1.2.2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涉及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特征与语法搭配研究 |
2.1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特征 |
2.1.1 “V+起来”的趋向义 |
2.1.2 “V+起来”的结果义 |
2.1.3 “起来”的状态义 |
2.1.4 “V+起来”的评价义 |
2.1.5 “V+起来”与简单趋向补语之间语义的异同 |
2.1.6 “起来”与其他复合趋向补语之间语义的异同 |
2.2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法搭配 |
2.2.1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与宾语的位置 |
2.2.2 动词与趋向补语“起来”的搭配 |
2.2.3 形容词与趋向补语“起来”的搭配 |
2.2.4 特殊句式“把字句”与趋向补语“起来”搭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SK作文语料库对“起来”的偏误类型考察 |
3.1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在语义特征上的偏误 |
3.1.1 不该用“起来”而用 |
3.1.2 该用“起来”而未用 |
3.1.3 “起来”与相应简单趋向补语之间的混用 |
3.1.4 “起来”与其他复合趋向补语之间的混用 |
3.2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在语法搭配上的偏误 |
3.2.1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与宾语的位置错误 |
3.2.2 动词与趋向补语“起来”的使用偏误 |
3.2.3 形容词与趋向补语“起来”的使用偏误 |
3.2.4 特殊句式“把字句”与趋向补语“起来”的表述偏误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调查问卷对留学生“起来”的使用情况考察 |
4.1 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1 个人信息部分 |
4.2.2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学习情况部分调查 |
4.2.3 和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相关的测试 |
4.3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
5.1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问卷调查的整体偏误类型分析总结 |
5.2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原因分析 |
5.2.1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引申 |
5.2.2 复合趋向补语之间的异同掌握不清 |
5.2.3 习得顺序及等级习得内容的影响 |
5.2.4 母语负迁移 |
5.2.5 目的语规则泛化 |
5.2.6 回避心理 |
5.3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教学建议 |
5.3.1 强化趋向补语“起来”基本义的学习,注重语义教学 |
5.3.2 加强趋向补语“起来”引申义的教学 |
5.3.3 采取成对教学策略,避免混用偏误 |
5.3.4 重视不同等级学生的习得顺序及习得内容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否定语素和否定词的研究 |
1.3.2 关于“否定语素+X”复合词的研究 |
1.3.3 现有的研究局限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不+X”复合词研究 |
2.1 “不”的语义功能 |
2.1.1 “不”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
2.1.2 “不+X”构词中“不”的性质问题 |
2.1.3 “不+X”构词中“不”的多义性 |
2.2 “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情况 |
2.2.1“不+X”的结构类型 |
2.2.2 “不”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 |
2.2.3 “不+X”的形容词化 |
2.3 “不+X”与“X”的语义关系 |
2.3.1 双音实词“不+X”与“X”的关系 |
2.3.2 双音虚词“不+X”与“X”的关系 |
2.3.3 三音节“不+X”与“X”的关系 |
2.4 “不+X”的色彩意义 |
2.4.1 “不+X”与“X”的书面语色彩 |
2.4.2 “不+X”的感情色彩 |
2.4.3 “不X不Y”与“不A而B”构式的感情色彩 |
2.5 “不+X”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1 关于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2 “不+X”的成词途径 |
2.5.3 “不+X”的语法化——-以“不但”类词为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无|没+X”复合词研究 |
3.1 “无”和“没”及其关系 |
3.1.1 “无”的语义功能 |
3.1.2 “没”的语义功能 |
3.1.3 “无、没”的历时替换过程及“没”的演化 |
3.2 “无、没+X”的语义 |
3.2.1 “无+X”的语义 |
3.2.2 “没+X”的语义 |
3.3 “无+X”与“没+X”的对比及二者与“不+X”的对比 |
3.3.1 “无+X”与“没+X”的对比 |
3.3.2 “无+X”与“不+X”的对比 |
3.3.3 “没+X”与“不+X”的对比 |
3.4 “无|没+X”与“有+X”的关系 |
3.4.1 “无有”和“没有”的产生 |
3.4.2 “无+X”和“有+X”的关系 |
3.4.3 “没+X”和“有+X”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汉语“非|未+X”复合词研究 |
4.1 “非”的语义功能 |
4.2 “非+X”的语义 |
4.2.1 “非+X”中“非”的语义表现 |
4.2.2 “非+X”的流行性 |
4.3 “非+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4 “未”的语义功能 |
4.5 “未+X”的语义 |
4.5.1 “未+X”中“未”的语义表现 |
4.5.2 “未+X”表委婉的语义特点 |
4.5.3 “未+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汉语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研究 |
5.1 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的并列形式及构造机制 |
5.1.1 并列式的两种基本结构 |
5.1.2 并列结构成语的特征与功能 |
5.1.3 作为成语孳生形式标记的否定成分 |
5.1.4 以丰富性为追求原则的成语微变 |
5.2 四字否定成语的几种特殊形式 |
5.2.1 冗余否定 |
5.2.2 作为“否定小句”的成语 |
5.2.3 委婉态四字否定成语 |
5.2.4 相近功能成语的同构性 |
5.3 “不X”作为构词成分对成语化的贡献 |
5.3.1 “自强不息”型 |
5.3.2 “不胫而走”型 |
5.3.3 从双音节词到四音节成语孳生过程中对否定成分的筛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否定语素+X”中否定语素的语义功能 |
6.2 本研究的认识与创新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1 学术理论意义 |
1.2.2 实践应用价值 |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1 “有”字组构研究 |
1.3.2 “没(有)”的组构研究 |
1.3.3 “有”和“没(有)”的共现研究 |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3.5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现象及理论 |
1.4.1 不对称现象 |
1.4.2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
1.4.3 标记理论 |
1.5 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概述 |
2.1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现象 |
2.1.1 不对称的含义 |
2.1.2 组构的不对称现象范围界定 |
2.2 “有”“没”的共现现象 |
2.2.1 “有没有”疑问句式 |
2.2.2 “有X没 X”结构 |
2.3 小结 |
第三章 “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
3.1 “有NP”“没NP”的对称分布 |
3.1.1 非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
3.1.2 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
3.2 “有NP”“没NP”的不对称分布 |
3.2.1 有“有NP”无“没NP” |
3.2.2 有“没NP”无“有NP” |
3.2.3 “有NP”“没NP”外部句法环境的不对称 |
3.3 “有NP”“没NP”的不对称原因 |
3.3.1 “有”“没”出现时间先后有别 |
3.3.2 “有NP”“没NP”的语义泛化轨迹不同 |
3.3.3 “有”“没”与名词组配的偏向性 |
3.3.4 认知心理的倾向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不对称 |
4.1 抽象名词的特征 |
4.2 抽象名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
4.2.1 抽象名词的分类 |
4.2.2 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 |
4.3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扭曲关系 |
4.3.1 名词的肯定与否定的表义功能 |
4.3.2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扭曲关系 |
4.4 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动因 |
4.5 对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认识 |
4.6 小结 |
第五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偏移 |
5.1 “有+N”与“没+N”的语义偏移类别 |
5.2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
5.2.1 “有+N”语义正向偏移的相关研究 |
5.2.2 “有+N”正向偏移的类别 |
5.2.3 “N”的性状义 |
5.2.4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
5.3 “没+N”的语义及语用倾向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 |
6.1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 |
6.1.1 “有意见”的语义分析 |
6.1.2 “有意见”的语义偏移条件 |
6.1.3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原因 |
6.2 “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 |
6.2.1 “有问题”的语义分析 |
6.2.2 “有问题”的语义偏移条件 |
6.2.3 “有问题”语义负向偏移的原因 |
6.3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用功能 |
7.1 “没问题”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功能 |
7.1.1 基于语料库的“没问题”统计 |
7.1.2 “没问题”的话语功能 |
7.2 应答语“没问题”及其引发语 |
7.2.1 引发语的三类句式 |
7.2.2 应答语与引发语的关系 |
7.3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
7.4 “没问题”的互动机制及话轮功能的形成 |
7.5 小结 |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
8.1 “有/没”句的成分分析 |
8.1.1 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
8.1.2 量度词 |
8.1.3 程度指代成分 |
8.1.4 表比较的“有”和“没” |
8.2 “有/没”比较句的不对称 |
8.2.1 “有/没”字句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
8.2.2 C项形容词的不对称 |
8.2.3 平比、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 |
8.3 关于“有/没”比较句不对称的解释 |
8.3.1 基于标记论的解释 |
8.3.2 基于“有”“没”功能与特征的解释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共现形式“有没有”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
9.1 “有没有”疑问句的内部系统 |
9.1.1 “有没有”询问句到反诘句之间的过渡带 |
9.1.2 “有没有”疑问句的系统性特征 |
9.2 测度句与询问句、反诘句的比较 |
9.2.1 形式特征的比较 |
9.2.2 询问句与测度句的具体分析 |
9.2.3 测度句与反诘句的具体分析 |
9.3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 |
9.3.1 “有没有”测度句的主要功能 |
9.3.2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层次划分 |
9.4 “有没有”测度句的产生动因 |
9.5 “有没有”句式的不对称 |
9.6 小结 |
第十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结构类型探析 |
10.1 “有X没 X”的特性分析 |
10.2 “有X没 X”的结构类型 |
10.3 “有X没 X”的语义及语用差异 |
10.3.1 “有X没 X”句式中“X”的语义差异 |
10.3.2 “有X没 X”的语用义分化 |
10.4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及动因 |
10.4.1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和表现 |
10.4.2 “有X没 X”的语用动因 |
10.4.3 “有X没 X”的意向模式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形式与功能及其词汇化 |
11.1 “有X没 X”的形式与功能 |
11.1.1 “有X没 X”的句法分布 |
11.1.2 “有X没 X”的结构类别 |
11.1.3 “有X没 X”的句法功能 |
11.1.4 “有X没 X”的语义功能 |
11.2 “有X没 X”的词汇化条件 |
11.2.1 “有X没 X”的遍指义 |
11.2.2 “有X没 X”的词汇特征 |
11.3 “有X没 X”的词汇化 |
11.3.1 词汇化产生的过程 |
11.3.2 词汇化的整合过程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构式视角下“有X没X”的特征及演变 |
12.1 构式“有X没 X”的考察 |
12.1.1 “有X没 X”的原型及构式义 |
12.1.2 主观评价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 |
12.1.3 “X”语义特征的鉴别 |
12.2 构式“有X没 X”的语义属性 |
12.2.1 “有”和“没”对焦点“X”的凸显性 |
12.2.2 肯定标记“有”和否定标记“没”的不对称 |
12.2.3 构式“有X没 X”的属性特点 |
12.3 修辞构式“有X没 X”的显现 |
12.3.1 构式“有X没 X”的语法化 |
12.3.2 “有X没 X”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互动 |
12.3.3 现构式“有X没 X”的成因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 |
13.2 本研究的启示 |
13.2.1 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研究的启示 |
13.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
13.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8)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语义分析及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 语料来源和标注说明 |
0.4 结构安排和术语界定 |
第1章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研究现状回溯 |
1.1 汉语的羡余性 |
1.2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研究现状 |
1.2.1 羡余否定现象的专项研究 |
1.2.2 羡余否定现象的分类研究 |
1.2.3 羡余否定现象的成因研究 |
1.2.4 羡余否定现象的语用研究 |
1.2.5 羡余否定现象的其他研究 |
1.3 小结 |
第2章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的分类考察 |
2.1 分类标准 |
2.2 分类结果 |
2.3 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的语义结构分析 |
3.1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
3.1.1 语义结构的界定 |
3.1.2 语义结构分析法的操作与使用 |
3.2 五大类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 |
3.2.1 陈述类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 |
3.2.2 评估类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 |
3.2.3 限定类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 |
3.2.4 指称类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 |
3.2.5 描述类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 |
3.2.6 小结 |
3.3 核心成分对后接结构的语法语义制约 |
3.3.1 语法制约 |
3.3.2 语义制约 |
3.3.3 小结 |
第4章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的成因揭示 |
4.1 内隐性否定的溢出 |
4.2 外显性否定的复现 |
4.3 词汇情态义的复现 |
4.4 主观标记的凸显 |
4.5 构式演变 |
4.6 小句的整合或糅合 |
4.7 小结 |
第5章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的界面研究 |
5.1 羡余否定现象的语用价值 |
5.1.1 凸显主观性 |
5.1.2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5.1.3 更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 |
5.2 羡余否定现象中的语义—语用界面 |
5.2.1 语义—语用界面观 |
5.2.2 预设与预设触发语 |
5.2.3 核心成分作预设触发语的语义—语用界面分析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留学生“v起”“v起来”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成果综述 |
1.2.1 “v起”与“v起来”本体研究 |
1.2.2 “v起”“v起来”的对外汉语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
1.4 研究方法 |
2 “v起”“v起来”的对比分析 |
2.1 句法方面 |
2.1.1 句法位置 |
2.1.2 句法搭配 |
2.2 语义方面 |
2.2.1 两者的相同点 |
2.2.2 两者的不同点 |
2.3 语用方面 |
2.3.1 两者的相同点 |
2.3.2 两者的不同点 |
2.4 小结 |
3 “v起”“v起来”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 |
3.1 “v起”“v起来”的偏误语料统计 |
3.1.1 语料库语料 |
3.1.2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语料 |
3.2 “v起”“v起来”的偏误类型 |
3.2.1 误代偏误 |
3.2.2 误加偏误 |
3.2.3 遗漏偏误 |
3.2.4 错序偏误 |
3.2.5 其他偏误 |
3.3 “v起”“v起来”偏误的成因分析 |
3.3.1 母语的负迁移 |
3.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3.3.3 学习资料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v起”“v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4.1 对教学的建议 |
4.1.1 加强汉外语言对比,减少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 |
4.1.2 教学要注重阶段性,进行“阶梯式”教学 |
4.1.3 结合语境,进行辨析 |
4.1.4 根据使用频率,重点讲练常用搭配 |
4.2 对学习资料编写的建议 |
4.2.1 细化语言点,注意编排的系统性 |
4.2.2 区分易混词,注意编排的对比性 |
4.2.3 取长补短,注意编排的实用性 |
4.3 “v起”“v起来”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瑞金方言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瑞金方言与瑞金方言研究概况 |
1.1.1 瑞金方言 |
1.1.2 瑞金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2 叹词研究概况 |
1.2.1 普通话叹词研究概况 |
1.2.2 方言叹词研究概况 |
1.2.3 古汉语叹词研究概况 |
1.2.4 戏曲叹词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瑞金方言语料库建设与实验语音学软件的使用 |
2.1 瑞金方言语料库建设 |
2.1.1 ELAN介绍 |
2.1.2 叹词考察 |
2.2 实验语音学软件的使用 |
2.2.1 Praat介绍 |
2.2.2 音高研究 |
2.2.3 调长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瑞金方言叹词的本体研究 |
3.1 本体研究方法 |
3.2 以音节为纲 |
3.2.1 [a]啊 |
3.2.2 [en]嗯 |
3.2.3 [xa]哈 |
3.2.4 [ie]耶 |
3.2.5 [xe]嘿 |
3.2.6 [t(?)~hie]切 |
3.2.7 [te]嘚 |
3.2.8 [tε]呔 |
3.2.9 [ts(?)]啧 |
3.2.10 [o ke]哦给 |
3.2.11 [o xo]哦嚯 |
3.2.12 [(?)]晓休 |
3.2.13 [li t(?)~hi]哩嘁 |
3.2.14 [yu si]有□ |
3.2.15 [ai io]哎呦 |
3.2.16 [i (?)]咦呃 |
3.2.17 [kuε uε]该歪 |
3.2.18 [ai ia le]哎呀嘞 |
3.2.19 [k~ha si ke]家□给 |
3.2.20 [ko mo ke]锅么给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瑞金方言叹词话语功能研究 |
4.1 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基调中的体现 |
4.1.1 静态的社会因素 |
4.1.2 动态的交流因素 |
4.2 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功能 |
4.2.1 会话组织作用 |
4.2.2 人际协调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瑞金方言指示叹词专题研究 |
5.1 叹词“[te~(42)]嘚”“[tε~(53)]呔”“[en~(33)]嗯~3”使用情况 |
5.1.1 相同用法 |
5.1.2 不同用法 |
5.2 叹词“[te~(42)]嘚”“[tε~(53)]呔”“[en~(33)]嗯~3”,语用功能 |
5.2.1 语篇衔接功能 |
5.2.2 证言指示功能 |
5.2.3 话语标记功能 |
5.2.4 人际共情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 |
6.1 瑞金民间文化艺术介绍 |
6.1.1 赣南采茶戏 |
6.1.2 瑞金山歌 |
6.1.3 瑞金古文说唱 |
6.2 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 |
6.2.1 叹词的音节结构 |
6.2.2 叹词的句法分布 |
6.2.3 叹词的功能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论思考 |
7.1 注重鲜活纯正方言语料的搜集 |
7.2 注重实验语音学测定叹词声调的科学性 |
7.3 注重叹词研究领域的延伸 |
7.4 注重叹词单点研究的扩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一词之差 一点之差——易混英语句子比较举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研究[D]. 陈秀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书面转述情况考察 ——以新HSK六级考试写作为例[D]. 撒俊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D]. 陈昌旭(TEERAPARP PREDEEPOCH). 厦门大学, 2018(07)
- [4]“差一点”句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探讨[D]. 鲁承发. 武汉大学, 2014(06)
- [5]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习得与偏误分析[D]. 宋海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D]. 侯倩. 山东大学, 2019(02)
- [7]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D]. 陈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语义分析及界面研究[D]. 唐宫羽.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留学生“v起”“v起来”的偏误分析[D]. 王洁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瑞金方言叹词研究[D]. 申文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