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材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对《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蔡娟[2](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提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刘韬[3](2015)在《中国学校体育百年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经历了几次深刻的变革,社会的大动荡自然引起思想领域的变革,而每一次变革都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学校体育是以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为依托,以学校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平台,逐渐形成的对学校体育本质属性、基本规律等方面的看法和主张,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学校体育绝对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学校体育话语的生产本身也是社会活动,充满了意识形态、利益等等潜在因素,如何深入认识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研究无法承受之轻,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学校体育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以话语分析的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学校体育发展百年来,通过对不同时期学校体育文本进行话语分析,深入探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学校体育文本中的概念是否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学校体育话语在社会变迁中推进着什么?强调着什么以及忽略、隐藏和压抑着什么?因此,本论文从以下七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绪论;论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学校体育百年话语分析问题研究的缘起以及对己有研究的综述和反思,并简单地从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来介绍此论文的研究设计。第二部分:对话语与学校体育话语理论进行阐释;从话语、话语分析以及学校体育话语的内涵以及分类进行了分析,不仅有利于全文表达和理解的一致性,而且明确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文认为学校体育话语是学校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建构者,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介,而且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学校体育话语是传导、输送、转译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载体,它犹如一块块栩栩如生的化石,承载了学校体育历史的诸多社会信息,存储了民族的学校体育生活经验,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透析出学校体育的种种形态和特征。第三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学校体育话语流变进行阐释;分1902—1918年、1919—1936年、1937—1949年三个时间节点对清末民国时期学校体育话语进行历史考察,本文认为晚清和民国政府的改革推动,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崇与宣传,留学生及来华学者的强力引介导致清末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军国民话语的盛行,自然主义话语萌芽和民族主义话语成形。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话语流变进行阐释;分1949—1956年、1957—1965年、1966—1976年三个时间节点对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话语进行历史考察,本文认为随着社会背景和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和政治思潮对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增强体质类话语占了主导地位,而在文革期间阶级斗争话语强势并成为了学校体育的官方话语。第五部分:对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话语流变进行阐释;分1977—1992年、1993—2000年、2001—2014年三个时间节点对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话语进行历史考察,发现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兴起,学校体育进入全面调整与恢复时期,此期间学校体育进行的八次课程改革,人们对学生体育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更加清晰,定位更加明确。“改革”、“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此阶段学校体育的强势话语。第六部分:从社会实践向度上分析,对学校体育百年话语流变的规律及原因进行探讨,学校体育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部分,它并非是一种纯粹符号性的体现,也不是主体的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一种权力意识在说话者、听众与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学校体育的话语存在着社会性、依赖性和建构性等特征,呈现出时代融合、正向流动、反向建构和钟摆运动的规律,并受国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第七部分:对百年学校体育话语流变进行反思,并对未来的学校体育话语进行理想建构。认为突破权力话语框架,强调学校体育话语的多元,使学校体育功能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反思科学理性话语,注重学校体育话语的生成,找准属于自己的独立位置,形成富有个性而又动态开放的话语系统;融合西方教育话语,尊重学校体育话语本土化,做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将使中国学校体育未来话语的理想态势。什么样的学校体育话语才真正符合体育之道?什么样的学校体育话语才更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这是本部分论述的重点。
张永晋[4](1993)在《体育教材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对《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对武术教材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扩充,使单一的运动项目教材扩展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丰富而广泛的,并初步形成系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这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项突破性的改革。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在培养青少年儿童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和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它
侯一凡[5](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韩文娜[6](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赵云[7](2010)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文化”、“人”、“教育”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试图以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当代钢琴文化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辨证思考。对于当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的缺失与不足,试图探讨其文化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解决之道。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旨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探析“文化”、“教育”、“人”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一人一教育”这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揭示文化与钢琴教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笔者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与潜在性,另一方面钢琴教育也同样通过选择、传播与创新来作用于文化。第三章将此三者间的关系放入历史进程中加以梳理与思考,研究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其一为社会文化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对钢琴教育在形式方面的影响(文化→人→钢琴教育),其二为通过钢琴教育活动进而对中国钢琴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钢琴教育→人→钢琴文化)。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这里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钢琴教育带来的较好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出的繁荣发展面貌。第五章则反观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一些令人担忧之现象,探解影响这些现象的文化之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用主义”文化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钢琴教育的可行性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品质来实现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钢琴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形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因此,无论面对当今钢琴文化中呈现的可喜成绩还是不足缺憾,都应始终保持客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未来。其次,在“文化”“人”“教育”三者间,“人”是作为链接“文化”与“教育”二者的中介与基础而存在的。因此,只要心中存在着纯净的灯塔之光,即有希望使文化和教育沿着健康的态势发展。最后,对于钢琴教育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通过对钢琴教育根本目的的再审视,明确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心灵的指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教育脱离当今一些社会文化带来的困扰,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彭春平[8](2018)在《班级授课制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必须透彻地研究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并应如何选择和组成,它直接影响到人的培养。”(1)佐藤正夫的这句话很充分的说明了课程内容研究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的基本问题。在当前目标统领内容的结构阶段下,教师课堂上教什么体育内容,为什么教这些体育内容,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进行研究。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也不断的更替。本人根据社会发展历史分析的时间,以每个阶段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将本文大致分成了五个大时期:实施班级授课制至辛亥革命时期(1902年—1911年)、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1927年—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2010年)、新课程标准时期。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以上五个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进行回顾,整理出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演变特点,并加以对比分析总结找出了:1、在演变过程中低年级一直不变的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中跑中的短跑、加速跑、走跑交替;跳跃中的立定跳远、跳高;投掷中的投掷小篮球、垒球或沙包、持物掷远;攀登、爬越、平衡中的攀爬登架、平衡木上行进等项目;一些以游戏为载体的项目,如走、跑、跳跃与投掷、攀登、爬越、平衡、球类活动等,还有一些队列游戏,民间游戏。2、在中高年级一直不变的体育教学内容有:田径运动中走和跑类中的加速跑、快速跑、耐力跑等运动;跳跃类中的跳远、跳高等运动;投掷类中的投掷实心球或沙包等运动;体操中的队列和体操队形、基本体操、技巧、跳绳等项目;武术项目中的初级拳、武术操、少年拳、五禽戏等动作组合;球类运动中的小足球、小篮球、小排球。3、被删减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体操中复杂的队形变换、兵士体操、双人体操、实心球、小布球、平衡、支撑跳跃、低单杠等项目;游戏中模拟游戏、乡土游戏、一些古老的民间游戏、唱歌游戏、故事游戏、智力游戏、军事游戏等项目;球类中的小橡皮球、垒球、圈网球、板羽球、墙球等项目;田径中的掷篮球、跳栏、爬绳、爬杆、撑杆跳高、撑杆跳远、掷手榴弹、原地侧向推铅球等项目;舞蹈中的舞步。并分析了这些内容被删减的原因。通过研究得到了很多启发与建议:1、一直保留下来的内容肯定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如可以在基本运动、游戏、体操、球类、武术等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2、被删减的内容我们应引以为戒,还要进行一下反思,找出删减的本质原因;3、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多增加一些地方课程和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来丰富小学生的体育课堂生活。希望本研究对今后小学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颖霞[9](2016)在《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教育文化及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变革的对象和内容。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面对晚清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策略。“中”即“中学”,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则是指“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体西用”改革策略的提出,表明洋务派已感知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并试图以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方式解决危机。而清政府则于清末厉行“新政”改革,虽然依然奉行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中体西用”指导原则,但已尝试以西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国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构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近代学制,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扩展至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实行分科教育,中国教育史上国学教育首次被课程化,被分设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历史、地理等科目。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儿童国学教育虽然失去了传统的综合教育模式,但通过不同的国学教育科目被继续传承。民国初期,基于“国体初更,百事务新”的思想倾向,各种西方教育思潮,尤其是欧美教育思潮开始逐渐深入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民国政府宣布清朝学部所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激进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小学国学教育由固守传统、模仿改良,迅速转向摒弃传统、激进转型。修身教育转变为公民道德教育,国文教育取代读经讲经,中小学国学教育发生了实质性变革。1915年至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近现代教育的新进程,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迎合了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小学国学教育强调以儿童兴趣、儿童社会生活、儿童活动为中心,公民科取代修身科,国文科演变为国语科并成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核心。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指导下,国民道德教育成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主旋律。公民教育强调国民道德观念的培育和行为的养成,强调培养儿童互助团结的精神,养成儿童爱国爱群观念;国民道德教育也成为了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核心内容,“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中华”、“游中山陵记”、“黄花冈”、“游泰山记”、“林则徐”、“孔庙和孔林”等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小学国语课本中普遍的内容。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教育的统一管理与控制,确立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了“三育并进;文武合一;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及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自信”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调整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权危机的特殊时期,尤其注重突出加强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这一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战时的特殊状况,着重强调抗战、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教育与根据地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小学国学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等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内容与根据地抗日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抗日教育和生产劳动、生活等实践教育。同时,基于抗战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也将传播革命真理,激发中小学民族、爱国意识和人民革命的情怀放在重要地位,呈现教育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特征。
韩莉[10](2012)在《当代俄罗斯德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艰难的政治和经济转轨以及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和危机,表现为青年价值观的变迁,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替代了过去的劳动、诚实、责任、荣誉、奉献等传统美德,社会病态加剧,反社会现象剧增等,对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及国家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负面影响,恢复德育体系成为俄罗斯新时期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世纪之交,俄罗斯开始恢复国家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责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的发展路向。俄罗斯认为,新时期德育应符合俄罗斯文明及俄民族精神内核特点,应依托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和全人类价值,其中东正教等传统宗教的某些伦理价值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中同时考虑到现代俄罗斯国家发展需要以及社会文化现实,以学校为主,综合家庭、教会、各类社会组织及文化教育机构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生态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主要内容的精神道德教育。新时期俄德育继承和保留了苏联德育的许多优良传统与做法,同时吸取了俄国内外先进的德育经验,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其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对于同样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二、体育教材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对《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材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对《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2)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访谈法 |
(三) 量化分析法 |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建国后十七年” |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学校体育百年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学校体育研究的方法需要多元视角介入 |
1.1.2 学校体育研究的整体拼图需要完善与补充 |
1.1.3 学校体育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有待说明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有关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有关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1.5.1 研究视角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创新点 |
2 学校体育话语相关理论阐释 |
2.1 话语 |
2.1.1 语言学中的话语 |
2.1.2 社会学中的话语 |
2.1.3 哲学中的话语 |
2.2 学校体育话语 |
2.2.1 学校体育话语的内涵 |
2.2.2 学校体育话语的分类 |
2.2.3 学校体育话语的特征 |
3 清末民国时期学校体育话语流变阐释 |
3.1 历史考察 |
3.1.1 军国民话语的盛行(1902—1918) |
3.1.2 自然主义话语萌芽(1919—1936) |
3.1.3 民族主义话语成形(1937—1949) |
3.2 形成动因 |
3.2.1 晚清和民国政府的改革推动 |
3.2.2 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崇与宣传 |
3.2.3 留学生及来华学者的强力引介 |
3.2.4 体育救国的呼声日渐高涨 |
4 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话语流变阐释 |
4.1 历史考察 |
4.1.1 自然主义话语趋弱(1949—1956) |
4.1.2 增强体质话语主导(1957—1965) |
4.1.3 阶级斗争话语强势(1966—1976) |
4.2 形成动因 |
4.2.1 社会背景和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 |
4.2.2 教育和政治思潮影响课程价值取向 |
4.2.3 学校体育百家争鸣凸显体育重要性 |
5 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话语流变阐释 |
5.1 历史考察 |
5.1.1 政治类话语的转向(1977—1992) |
5.1.2 健康性话语的流行(1993—2000) |
5.1.3 多元性话语的呈现(2001—2014) |
5.2 形成动因 |
5.2.1 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
5.2.2 素质教育开展的基本要求 |
5.2.3 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
5.2.4 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 |
6 百年学校体育话语流变的内在逻辑 |
6.1 中国百年学校体育话语的多维特征 |
6.1.1 话语的社会性 |
6.1.2 话语的依赖性 |
6.1.3 话语的建构性 |
6.2 中国学校体育百年话语流变的规律 |
6.2.1 学校体育话语流变呈现时代融合 |
6.2.2 学校体育话语流变呈现正向流动 |
6.2.3 学校体育话语流变呈现反向建构 |
6.2.4 学校体育话语流变呈现钟摆运动 |
6.3 中国学校体育话语变迁的影响因素 |
6.3.1 国家因素 |
6.3.2 社会因素 |
6.3.3 教育因素 |
6.3.4 经济因素 |
7 百年学校体育话语流变的思考与重建 |
7.1 学校体育话语现代性批判与反思的意义 |
7.1.1 有助于建立体育学独立的学科立场 |
7.1.2 有利于消解权威话语促进话语创新 |
7.1.3 有利于解决学校体育的现实问题 |
7.2 百年学校体育话语的现代性批判与反思 |
7.2.1 官方霸权 |
7.2.2 话语贫困 |
7.2.3 话语缺失 |
7.3 中国学校体育未来话语的理想建构 |
7.3.1 突破权力话语框架,强调学校体育话语的多元 |
7.3.2 反思科学理性话语,注重学校体育话语的生成 |
7.3.3 融合西方教育话语,尊重学校体育话语本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的界说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文化—人—教育" |
第一节 文化与人 |
一、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与"人" |
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 |
三、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与"人" |
第二节 教育与人 |
一、我国教育智慧中的"教育与人" |
二、西方教育精髓中的"教育与人" |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
一、教育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二、从文化的流变与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二者关系 |
第四节 对"文化—人—教育"的关系解读 |
一、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作用 |
二、从教育与人的关系看,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 |
三、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 |
第二章 文化与钢琴教育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特点 |
一、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 |
二、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潜在性 |
第二节 钢琴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机制 |
一、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选择 |
二、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传播 |
三、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创新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人—钢琴教育" |
第一节 中西音乐文化背景与中国钢琴教育 |
一、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比较 |
二、中西音乐文化差异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 |
一、宗教文化传播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初现 |
二、早期的钢琴教育活动 |
三、中国早期钢琴教育下萌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教育观念比较分析 |
二、中国首批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展现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四节 战争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战争时期的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二、战争时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五节 建国初期的钢琴教育 |
一、建国初期的各种钢琴教育形式 |
二、建国十七年间欣欣向荣的钢琴文化 |
第六节 "文革"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文革"时期的"伪文化" |
二、"文革"期间的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文革"时期的钢琴"改编曲"文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上) |
第一节 观念的变迁及其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一、全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与中国钢琴教育 |
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中国钢琴教育 |
第二节 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育局面 |
一、规模空前的学校钢琴教育 |
二、如火如荼的社会钢琴教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钢琴文化 |
一、优异的演奏成绩彰显出专业钢琴教育的先进水平 |
二、多元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三、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 |
第五章 当代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下)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隐忧 |
一、教育扩招后的高校钢琴教育问题 |
二、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缺失 |
三、当代中国钢琴创作的不足为钢琴文化创新带来的困惑 |
第二节 探寻根源:聚焦"实用主义"文化 |
一、利益追求中彰显的"实用主义"文化 |
二、对当代"实用主义"文化的探源 |
第三节 可行性解决之道:钢琴教育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 |
一、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来实现 |
二、通过影响"人"的行为品质来实现 |
结语 |
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 |
二、以不变应万变:追寻心灵的灯塔 |
三、寻找出路:再审视钢琴教育的根本目的 |
附录1 1951—1964年中国钢琴家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情况 |
附录2 1979-2008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选手获奖名单 |
附录3 1979年——2008年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班级授课制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 教学大纲 |
2.1.2 课程标准 |
2.1.3 体育教学内容 |
2.2 关于我国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研究 |
2.3 关于我国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研究 |
2.4 关于我国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比较分析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 |
4.1.1 实行班级授课制至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 |
4.1.2 北洋军阀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 |
4.1.3 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 |
4.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 |
4.1.4.1 建国初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特点 |
4.1.4.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特点 |
4.1.4.3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状况 |
4.1.4.4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特点 |
4.1.5 2011 年新课程标准时期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特点 |
4.2 分析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 |
4.2.1 演变过程中保留至今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
4.2.2 演变过程中被删减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
4.3 对我国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启发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国学 |
1.2.2 国学教育 |
1.2.3 中小学国学教育 |
1.2.4 晚清民国 |
1.3 研究现状 |
1.3.1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 |
1.3.2 晚清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 |
1.3.3 晚清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 |
1.3.4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语科课程研究 |
1.3.5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
1.3.6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个案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 |
1.5.1 目标预设 |
1.5.2 视角选择 |
1.5.3 思路设计 |
1.5.4 内容构建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晚清(1840-1911)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2.1 晚清国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
2.1.1 国学教育自身的变革动因 |
2.1.2 清末社会变迁与传统国学教育的变革 |
2.1.3 西学对国学教育的挑战 |
2.2 洋务、维新运动时期传统国学教育的固守 |
2.2.1 洋务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
2.2.2 维新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
2.3 清末 “新政”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模仿改良 |
2.3.1 国学教育制度的改良与继承 |
2.3.2 国学教育内容的改良与继承 |
2.3.3 读经讲经科的开设 |
2.3.4 中国文字、文学科的设置 |
2.3.5 修身科的 “扬弃” |
第3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3.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3.1.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兴起 |
3.1.2 教育宗旨的厘定 |
3.1.3 “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 |
3.2 国文科取代读经讲经科 |
3.2.1 读经讲经科的废止 |
3.2.2 国文科教学目标的确立 |
3.2.3 国文科教学的实施 |
3.3 传统修身教育转型为公民道德教育 |
3.3.1 公民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
3.3.2 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
第4章 民国中期(1920-192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4.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4.1.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
4.1.2 “壬戌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 |
4.1.3 国学教育运动的兴起 |
4.2 国文科转型为国语科 |
4.2.1 国语运动和 “儿童文学化”思潮的兴起 |
4.2.2 国语教育的改革 |
4.2.3 国语教育的实施 |
4.3 公民教育取代公民道德教育 |
4.3.1 公民科的设置及教育宗旨的确立 |
4.3.2 公民教育的实施 |
第5章 抗日战争之前(1928-193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5.1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5.1.1 “党化教育”的兴起及向三民主义教育的转变 |
5.1.2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
5.1.3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 “三民主义化” |
5.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与 “三民主义化” |
5.2.1 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 |
5.2.2 国语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5.2.3 国语教育恢复读经讲经 |
5.3 中小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5.3.1 小学公民训练科中的国民道德训练 |
5.3.2 小学公民知识教育课程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5.3.3 中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
第6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国统区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6.1 国统区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6.1.1 “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的确立 |
6.1.2 加强中小学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 |
6.2 国语教育中的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 |
6.2.1 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宗旨的确立与战后的淡化 |
6.2.2 政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
6.3 公民教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 |
6.3.1 传统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
6.3.2 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 |
第7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
7.1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
7.1.1 以抗战教育为中心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38-1939) |
7.1.2 “正规化”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0-1943) |
7.1.3 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4-1945) |
7.2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语教育 |
7.2.1 突出国语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
7.2.2 突出国语教育的德育功能 |
7.2.3 突出国语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
7.2.4 贴近儿童生活 |
7.3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德育 |
7.3.1 政治教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角 |
7.3.2 实践教学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教育形式 |
第8章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反思 |
8.1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反思 |
8.1.1 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历史展现 |
8.1.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变革的文化反思 |
8.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审视 |
8.2.1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嬗变 |
8.2.2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嬗变的审视 |
8.3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语教育的评估 |
8.3.1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确立 |
8.3.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成就 |
8.4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当代启示 |
8.4.1 开展传统国学经典教育 |
8.4.2 增加语文课程的国学教育内容 |
8.4.3 强化德育课程的传统道德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当代俄罗斯德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德育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18 世纪之前的俄罗斯德育 |
第二节 18 世纪-20 世纪初的俄罗斯德育 |
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德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德育缺失及道德危机 |
第一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变迁 |
第二节 转型期俄罗斯道德教育的缺失 |
第三节 俄罗斯青年价值观变迁与精神道德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德育的路向探索 |
第一节 俄罗斯对新时期德育之源的思考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新时期德育现实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新时期俄罗斯德育战略的确立 |
第二节 俄罗斯学前机构的德育实践 |
第三节 俄罗斯中小学德育 |
第四节 中、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德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俄罗斯德育评析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德育的总体特点 |
第二节 制约当代俄罗斯德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当代俄罗斯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体育教材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对《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学校体育百年话语分析[D]. 刘韬.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4]体育教材民族化的一个尝试——对《大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思考[J]. 张永晋. 教育论丛, 1993(S1)
- [5]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 赵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8]班级授课制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变研究[D]. 彭春平. 聊城大学, 2018(10)
- [9]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D]. 赵颖霞. 河北大学, 2016(02)
- [10]当代俄罗斯德育问题研究[D]. 韩莉. 黑龙江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