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文学集成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漆凌云[1](2021)在《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从知识生产视角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编纂呈现出组织化和脱域化特点。民间文艺研究会、文化馆之间的合作及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民间故事集成工作的组织保障。采录者在讲述活动文本化的过程中,互动式的即时性讲述从时空中抽离出来成为可以随时阅读的书面文本,地域性的声音文本经过书写文字及专业系统规训后成为可共享的文字文本。这种跨地域、跨语言、跨媒介的知识编码过程可称为"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脱域化"表现为再现故事讲述的口语化、互动状态,以及科学性、人民性、文学性相统一的知识过滤。
于桐[2](2021)在《档案参与传统村落记忆建构的实践和路径研究 ——以青岛市雄崖所村为例》文中提出
于桐[3](2021)在《档案参与传统村落记忆建构的实践和路径研究 ——以青岛市雄崖所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建设和完善村落档案资源体系是建设乡风的有效举措。传统村落是有着悠久历史,富含历史文化资源的乡村,传统村落档案是关于村落发展轨迹的原始记录,档案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村落历史文化知识和信息,是记录村落事务的记忆载体,是我们寻根拾忆的依据。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连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村落的衰落,村落是传承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记忆之场,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库,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的数量大幅下降,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因为缺乏历史特点和文化要素而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使许多村落成为失去记忆的空壳,不再是蕴含传统文化和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因此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传统文化,保留文化特色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其中必须建构起属于村落的社会记忆,激发人们对于村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于村落的归属感。雄崖所是始建于明代的军事卫所,是山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海防古城,是有着600多年建城史的传统村落,本文以雄崖所村的社会记忆建构为例,探讨档案工作在村落记忆建构方面的作用,为当地的档案工作开展和社会记忆建构提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全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选题和写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传统村落档案与社会记忆建构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分析,重点在于明确传统村落社会记忆和传统村落档案的概念、特点、关系,为下文对于雄崖所村档案工作参与村落记忆的建构打好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雄崖所村的社会记忆建构现状,主要是通过翻阅参考文献和进行实地调研对雄崖所的基本情况、档案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社会记忆建构情况进行了解和论述;第四部分是以雄崖所村为例探究档案工作参与社会记忆建构的路径和对策,从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入手,探索参与社会记忆建构的各个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发挥,提高档案意识,做好档案资源内记忆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最后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村落档案工作提供更多思路;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做了总结,指出文章仍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王素珍[4](2020)在《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学术回顾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是中国民间文学史、甚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项宏伟工程。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通过试点、培训、学术研讨等组织形式,进行团体学术成果的规划、实践和呈现,在我国建立了新的学术项目管理模式。民间文学集成学术项目建设,特别是其组织机构的建设,是民间文学集成实施和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民间文学集成学术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和研究机构学术项目的"滥觞","学术项目"及"高等教育质量项目化"为人所诟病,学术项目建设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也因此显得尤其重要。
黄润青[5](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罗欣[6](2020)在《德昌傈僳族舞蹈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昌傈僳族属于氐羌部落的一支,与云南地区的傈僳族同源,明清时期,雅砻江流域的傈僳族大部分向西迁徙到今天的云南怒江流域,另一部分向北迁徙到今天四川的德昌、盐边、米易、会东等县,其中以德昌傈僳族人口为多。德昌傈僳族脱离主体民族近四百多年,其生存环境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与云南傈僳族产生较大差异,傈僳族人迁徙到德昌后,生活在“二半山”上,与周围的汉族、彝族杂居,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长久以来,云南傈僳族备受关注,而德昌傈僳族相关研究甚少。本文以德昌傈僳族舞蹈为研究对象,以艺术理论为基础,结合舞蹈学、文化学、人类学的方法与理论,在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以德昌傈僳族特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分析舞蹈的主要类型和形态要素及特征,进而挖掘舞蹈的深层文化意蕴,阐释文化内涵和功能。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不仅能起到补充傈僳族民族文化、为德昌傈僳族舞蹈提供理论支撑的作用,还能促进德昌傈僳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本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德昌傈僳族舞蹈。第一部分为绪论,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和方法做了说明,概述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傈僳族舞蹈文化及德昌傈僳族舞蹈文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方面入手,对德昌傈僳族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以及迁徙历史和文化习俗等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德昌傈僳族舞蹈的类型、形态要素及特征进行整体把握,将舞蹈按照不同风俗类型进行分类,从舞蹈动作、队形、音乐和乐器、服装等方面进行舞蹈语汇分析,揭示舞蹈的特征。第四部分重点阐释德昌傈僳族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和功能,从它跳的时空、内容及形态动作来分析文化内涵,进一步论述德昌傈僳族舞蹈的文化功能。第五部分从大众文化为民族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入手,分析舞蹈的发展现状,提出对德昌傈僳族舞蹈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吉安么安耐[7](2020)在《布拖朵洛荷唱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化。由于当今时代发展迅速,让传统的文化受到冲击,甚至流失,面对着这一严峻的形式,我国在2005年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凉山彝族地区,布拖彝族口头文献朵洛荷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内容丰富。其唱词不仅包含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学者们多从音乐、美学等方面对朵洛荷进行研究,其中在朵洛荷的音乐、舞蹈传承保护方面研究较多,但学者就朵洛荷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唱词文献做深入研究的极少。因此,文章以笔者根据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唱词的七种调为研究对象,运用口头程式理论、语言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原因、目的和意义及对现有研究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确认本文的研究。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布拖朵洛荷概况,追溯朵洛荷的历史渊源,阐述朵洛荷音乐与舞蹈,呈现出布拖朵洛荷服饰,对布拖朵洛荷提出保护和传承意见。第二章布拖朵洛荷唱词概况。对朵洛荷进行唱词分类和曲调分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朵洛荷唱词的基本特点,在布拖彝族火把节语境中阐述唱词,并对唱词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三章布拖朵洛荷唱词表演分析。通过运用表演理论对唱词内容进行解读分析,进而阐述唱词的结构性、信仰性和价值性。第四章对布拖朵洛荷唱词进行口头程式分析,主要阐述程式类型、程式的传统句法、程式分析这三方面。第五章布拖朵洛荷唱词生存状况、问题及对策。本章阐述了朵洛荷的文化空间,分析朵洛荷的生存现状,指出其在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语部分就布拖口头文献朵洛荷唱词的研究进行总结,凸显其价值,引起人们对朵洛荷的关注。布拖朵洛荷是凉山彝族口头文献的一朵奇葩,反映彝族旧时代方方面面的“活态书本”,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朵洛荷唱词具有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对朵洛荷唱词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其宝贵价值,为进一步做好传承、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张锦[8](2019)在《口述档案,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概念的混淆及其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口述档案主流而言一般是指在档案系统的环境或档案学语境中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的合称,但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却是两个近乎完全不同的概念。国内相关的研究广泛存在概念混淆现象,类型多样,但最主要的表现是口述档案实质上等同于口述历史而无视口述传统。这种混淆的主要原因包括口述历史的热潮和口述传统领域的相对冷僻、国内学者对新领域的不熟悉乃至缺乏探究、术语在不同语种中的表达和汉语的不同翻译及其歧义、翻译错误、学科鸿沟、国外学者中同样存在的含混与混淆等,而国外混淆的部分原因在于"口述历史"术语本身存在的与口述传统之间的多重歧义。
李亚文[9](2019)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留存社会记忆——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现状,针对宁夏非遗建档工作相对滞后的情况,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提出建立非遗档案保护工作体系、明确归档范围、规范档案收集、确保规范管理、建立数据库、加强宣传利用等建议,以达至让非遗档案更好地留存社会记忆的目的。
滕春娥[10](2019)在《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和活态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是各民族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着该民族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是无形的财富,是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科技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累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濒临灭亡。自此从世界范围到国家层面都在积极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固化的历史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态遗存,二者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见证了并将继续见证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史。我国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也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得以延续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在集体记忆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伴随着“世界记忆工程”以及我国各地纷纷出现的“城市记忆”工程、“乡村记忆”工程、企业记忆等,各地档案馆用摄影、照相等手段将城市的面貌进行全面的记录,对城市的旧貌进行抢救性的留存和保护,这也成为新时期档案馆的主要工作。档案学逐渐加入到社会记忆研究之中,遵循档案与记忆的联系,它作为人类记忆的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记录载体和工具,在今天已成为建构社会记忆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成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本文开展的“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这里“建档”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档案管理环节,亦不是一个静态的建档工作,而是将其视为动态的管理过程。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前期的非遗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立档再到存储、保管、以及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传播整个过程。“建档”不仅仅有“建立档案”的意思,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即是用档案资源和档案方法、手段、档案工作、档案学理论去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物化以及进行科学管理,并最终达到非遗文化传播和传承的终极目标。本研究从社会记忆视角出发,遵循着什么是社会记忆,如何保护社会记忆,怎样传承社会记忆去构建研究框架。在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社会记忆理论、档案记忆观理论、档案鉴定理论、本体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论文的主体部分中,第一部分将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入社会记忆系统中,分析二者的文化和记忆质性和特点,论述二者的联系和共性,指出档案即是一种社会记忆形态,同时也是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指出了档案工作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密切相关性,同时,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法律依据和社会学意义。这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依据和立意所在。第二部分阐明了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目标与逻辑结构、实施路径。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过程,即非遗档案的建构实际上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其具体的流程包括收集、整理、立档、存储、保管、开发与利用、传播等。第三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重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本体知识组织方法,实现非遗资源异构数据的概念共享,以及非遗资源的语义描述和资源保护与传播。第四部分探讨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实例,论述了赫哲族非遗资源建档的过程、赫哲族非遗档案、赫哲族非遗资源本体知识构建,为其他非遗资源建档保护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第五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保障机制。从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将保障机制分为: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协调与发展保障、管理保障等几个方面。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首先将人文社科领域的其他理论思想和学术资源引入档案学,共同构成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开启档案学的新人文主义研究。集民族学、社会学、文化遗产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社会记忆理论关照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问题。其次,增加新的学术资源和丰富档案学理论内涵。本文以文化作为逻辑起点,将档案、社会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为新时期的档案学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与丰富档案学理论内涵.实践价值包括第一,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族群记忆活的载体,维系着族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本民族本地区社会文化的永续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第二,为档案部门参与民族非遗保护实践工作提供指导,探寻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档案部门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自觉参与、融入到社会记忆的传承和保护中去,在记忆构筑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我国拥有着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保护与传承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缺少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发展来说都将是重大的损失。我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少数民族作为中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更应关注他们的发展,守护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使他们在大家庭的发展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
二、民间文学集成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文学集成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化下的合作制:《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机制 |
(一)多部门协作:普查和试点的制度保障 |
(二)专业培训与采录实践: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流程 |
二、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文本生成 |
(一)脱域化的界定与特征 |
(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脱域化”表征 |
结语 |
(3)档案参与传统村落记忆建构的实践和路径研究 ——以青岛市雄崖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1. 城镇社会迅速发展,村落的日渐衰落 |
2. 建立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
3. 组织村级建档保护,诠释传统村落记忆 |
4. 广泛实施记忆工程,档案参与记忆建构 |
二、研究意义 |
1. 学术价值 |
2. 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田野调查法 |
3. 跨学科研究法 |
四、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情况 |
五、创新点 |
1. 视角创新 |
2. 内容创新 |
六、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传统村落的档案与记忆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一、传统村落记忆建构 |
1. 传统村落记忆的概念和特点 |
2. 村落记忆的建构 |
二、传统村落档案 |
1. 传统村落档案的概念和类型 |
2. 传统村落档案的特点 |
三、档案记忆观下的档案功能 |
1. 传承和文化功能 |
2. 证实和呈现功能 |
3. 重建和再生产功能 |
第三章 雄崖所村社会记忆建构现状 |
一、雄崖所村的基本情况 |
1. 雄崖所村的历史与现在 |
2. 雄崖所村的档案资源调查 |
二、村落记忆的建构情况 |
1. “乡村记忆工程”的试点情况 |
2. 档案参与村落记忆建构的实践 |
三、村落记忆建构存在的问题 |
1. 记忆建构工作不足 |
2. 档案部门参与度低 |
3. 现代化水平低 |
4. 村落记忆无人建构 |
第四章 雄崖所村记忆建构的方案探索 |
一、夯实基础,建立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源体系 |
1. 雄崖所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框架 |
2. 雄崖所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
二、加强联系,形成多方参与的合作共建格局 |
1. 记忆主体: 村民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
2. 管理主体: 村级组织和乡镇政府是责任者 |
3. 监督主体: 档案部门是参与者和指导者 |
4. 参与主体: 其他相关部门参与配合 |
三、注重展示,呈现丰富多彩的记忆建构成果 |
1. 编研成果呈现村落记忆,讲好村落故事 |
2. 举办展览呈现村落记忆,建设记忆展示窗口 |
3. 将记忆融入乡村旅游,体现村落特色 |
四、与时俱进,引进科学有效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
1. “智慧+”: 把握“智慧即墨”建设机遇 |
2. 数字人文:以数字记录雄崖古城记忆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学术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研会及民间文学组织建设 |
(一)民研会及其组织工作 |
(二)其他民间文学组织机构 |
二、集成办与项目管理 |
(一)集成办的组建 |
(二)集成工作会议 |
(三)集成工作手册及通讯 |
三、抢救与普查:组织建设的学术意义 |
(一)抢救民间艺人 |
(二)普查与民间文学队伍建设 |
四、结 论 |
(5)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资料概述 |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
三、经济地理空间 |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
一、家庭规模变化 |
二、核心家庭趋向 |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
小结 |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
附录 |
附录一 《庭训琐言》 |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德昌傈僳族舞蹈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
四、田野调查概况 |
第一章 德昌傈僳族舞蹈的生态语境 |
第一节 “二半山”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醇厚久远的人文环境 |
一、由滇入川的迁徙历史 |
二、原始古朴的文化习俗 |
第二章 德昌傈僳族舞蹈的形态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舞蹈分类 |
一、生产风俗类 |
二、礼仪风俗类 |
三、年节风俗类 |
四、信仰风俗类 |
第二节 舞蹈形态 |
一、舞蹈动作 |
二、舞蹈队形 |
三、舞蹈音乐和乐器 |
四、舞蹈服装 |
第三节 舞蹈特征 |
一、模拟性 |
二、功用性 |
三、自娱性 |
第三章 德昌傈僳族舞蹈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舞蹈的文化内涵 |
一、模仿生产实践的观念 |
二、万物有灵的信仰崇拜 |
三、风俗礼仪艺术化的表达 |
四、族群记忆和归属的象征 |
第二节 舞蹈的文化功能 |
一、娱乐交流功能 |
二、族群凝聚功能 |
三、生活美育功能 |
四、文化传承功能 |
第四章 德昌傈僳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德昌傈僳族舞蹈的保护现状 |
一、舞蹈面临的挑战 |
二、舞蹈面临的机遇 |
第二节 德昌傈僳族舞蹈的传承措施 |
一、教育传承 |
二、舞台表演 |
三、媒介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布拖朵洛荷唱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原因、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原因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六、 难点与不足 |
(一) 难点 |
(二) 不足 |
第一章 布拖朵洛荷概况 |
第一节 布拖朵洛荷音乐及舞蹈 |
一、 朵洛荷音乐 |
二、 朵洛荷舞蹈 |
第二节 布拖朵洛荷服饰 |
一、 方巾和三角荷包 |
二、 黄伞 |
三、 布拖彝族服装 |
四、 千人朵洛荷 |
小结 |
第二章 布拖朵洛荷唱词概况 |
第一节 布拖朵洛荷的唱词分类 |
一、 曲调分类 |
二、 内容分类 |
(一) 歌唱节日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颂扬 |
(二) 赞颂家乡山水秀丽 |
(三) 对奴隶制度下婚姻不自由的抨击 |
(四) 赞颂伟大的母爱 |
(五) 反映彝族人生哲理 |
第二节 布拖朵洛荷的唱词特点 |
一、 节律强劲的排比 |
二、 启发思考的设问 |
三、 丰富想象的夸张 |
四、 丰沛感情的拟人 |
第三节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传承者 |
一、 传承人谱系 |
二、 口头表演传承者 |
(一) 老年传承人代表胜联莫有各 |
(二) 中年传承人代表吉及莫阿娘 |
(三) 青年传承人代表吉联莫子扎 |
小结 |
第三章 布拖朵洛荷唱词表演分析 |
第一节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结构性 |
一、 套语结构 |
二、 句体结构 |
三、 段体结构 |
第二节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信仰性 |
一、 祭火 |
二、 动物、植物崇拜 |
三、 数字“九” |
第三节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价值性 |
一、 朵洛荷唱词的历史价值 |
二、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教育价值 |
三、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生物科学价值 |
四、 其他价值 |
小结 |
第四章 布拖朵洛荷唱词程式句法分析 |
第一节 唱词程式类型 |
一、 火的程式 |
二、 地名程式 |
三、 时间程式 |
四、 方位程式 |
五、 数字程式 |
六、 黑彝名字程式 |
第二节 唱词程式的传统句法 |
一、 唱词的步格 |
二、 唱词的韵式 |
(一) 句首韵 |
(二) 句尾韵 |
(四) 句内韵 |
(五)句间顶韵 |
三、 唱词的平行式 |
第三节 唱词程式分析 |
一、 程式类型分析 |
二、 程式频密度 |
三、 程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生存状况、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布拖朵洛荷的生存状况 |
一、 布拖朵洛荷的文化空间 |
(一) 布拖彝族火把节 |
(二) 婚丧嫁娶 |
(三) 木叶 |
二、 布拖朵洛荷的生存现状 |
第二节 布拖朵洛荷唱词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外来文化冲击 |
二、 传承工作艰难 |
第三节 布拖朵洛荷唱词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
一、 提高保护意识强化新媒体运用 |
二、 重点培养传承发展人 |
三、 加强朵洛荷唱词的收集整理与出版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相关唱词文本 |
附录 2 :田野调查情况 |
(一) 演唱者采访(基本资料、采访地点) |
(二)访谈人员(基本资料、访谈地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口述档案,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概念的混淆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口述档案: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 |
(一)三个概念:热点与混乱 |
(二)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三)概念清理的理论意义及其档案学起点 |
二、国内概念混淆及错乱的形态例举 |
(一)观点纷呈与概念混淆之别及混淆成因探究 |
(二)口述历史与口述传统的概念混淆与错乱 |
(三)口述档案、口述历史档案及其他 |
(四)看似“中立”的学科视角区分 |
三、概念混淆的国内成因分析 |
(一)口述历史热的低门槛与口述传统领域的相对冷僻 |
(二)国内学者对新领域的不熟悉乃至缺乏探究 |
(三)语种差异及其不同的汉译表达 |
(四)错误的翻译导致理解的偏差 |
(五)学科鸿沟 |
四、概念混淆的国际成因分析 |
(一)国外历史学界的混淆及其引进 |
(二)国外档案学界的混淆 |
(三)概念混淆探源 |
五、结语 |
(10)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
1.2.3 国内外档案学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框架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 |
2.1.3 社会记忆的概念辨析 |
2.1.4 档案记忆观的概念辨析 |
2.2 社会记忆理论 |
2.2.1 社会记忆理论的演化过程 |
2.2.2 社会记忆理论的内容 |
2.3 档案记忆观理论 |
2.3.1 档案的基本属性 |
2.3.2 档案记忆观的研究历程 |
2.3.3 档案记忆观理论内涵 |
2.4 档案鉴定理论 |
2.4.1 档案鉴定理论内容及发展历程 |
2.4.2 档案鉴定的类型 |
2.5 本体理论 |
2.5.1 本体的概念演变过程 |
2.5.2 本体的组成要素与逻辑结构 |
2.5.3 本体的分类 |
2.5.4 本体描述语言与编辑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社会记忆学理阐释 |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的社会记忆视角 |
3.1.1 档案记忆的特点与质性 |
3.1.2 社会记忆中的档案形态 |
3.1.3 非遗建档保护研究的中介切入式视角 |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关系阐释 |
3.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联系 |
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的功能互动 |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依据 |
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法律依据 |
3.3.2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学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的框架与建档流程 |
4.1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目标与框架 |
4.1.1 建档保护的目标 |
4.1.2 建档保护的逻辑结构与实施路径 |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流程 |
4.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收集 |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鉴定 |
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 |
4.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档 |
4.2.5 非遗档案的保管 |
4.2.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 |
4.2.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4.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 |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
4.3.1 非遗本体档案 |
4.3.2 非遗项目档案 |
4.3.3 非遗传承人档案 |
4.3.4 非遗口述档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护 |
5.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意义 |
5.1.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
5.1.2 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
5.2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本体方法 |
5.2.1 传统知识组织方法 |
5.2.2 本体知识组织方法的特点及优势 |
5.2.3 领域本体在知识库构建中的应用 |
5.3 非遗档案资源的本体知识库构建 |
5.3.1 非遗档案资源领域本体构建流程 |
5.3.2 非遗档案资源核心概念体系 |
5.3.3 非遗档案资源的语义化组织框架 |
5.3.4 非遗资源语义化组织系统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实例分析 |
6.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6.1.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6.1.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保护 |
6.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
6.2.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 |
6.2.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 |
6.3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数字化 |
6.3.1 赫哲族非遗领域本体元数据及核心元素的确定 |
6.3.2 赫哲族非遗档案知识概念属性关系的建立 |
6.3.3 赫哲族非遗档案资源实例添加 |
6.3.4 赫哲族非遗档案资源本体protégé实现 |
6.3.5 赫哲族非遗本体的检索 |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保障机制 |
7.1 非遗建档保护的政策保障 |
7.1.1 非遗建档保护现有政策举要 |
7.1.2 非遗建档保护政策制约因素 |
7.1.3 非遗建档保护政策完善措施 |
7.2 非遗建档保护的组织保障 |
7.2.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
7.2.2 加强非遗研究者的参与 |
7.2.3 注重非遗传承人及地区民众的广泛参与 |
7.3 非遗建档保护的协调发展保障 |
7.3.1 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7.3.2 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非遗文化的相互融合 |
7.4 非遗建档保护的管理保障 |
7.4.1 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管理 |
7.4.2 加强非遗地区文化管理 |
7.4.3 加强非遗资金的管理 |
7.4.4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 |
7.4.5 加强非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 |
7.4.6 加强档案工作的能动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民间文学集成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J]. 漆凌云. 民族艺术, 2021(05)
- [2]档案参与传统村落记忆建构的实践和路径研究 ——以青岛市雄崖所村为例[D]. 于桐. 山东大学, 2021
- [3]档案参与传统村落记忆建构的实践和路径研究 ——以青岛市雄崖所村为例[D]. 于桐. 山东大学, 2021
- [4]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学术回顾与反思[J]. 王素珍. 民间文化论坛, 2020(06)
- [5]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6]德昌傈僳族舞蹈艺术研究[D]. 罗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布拖朵洛荷唱词研究[D]. 吉安么安耐.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8]口述档案,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概念的混淆及其成因[J]. 张锦. 山西档案, 2019(02)
- [9]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留存社会记忆——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为例[A]. 李亚文. 2019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9
- [10]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D]. 滕春娥. 吉林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