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倍性麦类作物HI和NHI的杂种优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白瑶[1](2021)在《根系特征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高小麦产量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施用氮肥是保证产量所必需的,不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导致氮肥利用效率较低,而且还给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体健康都带来了危害,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本研究以20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砂培的方法,通过有氮无氮相结合对苗期小麦氮效率、根系形态特征、根系解剖特征、根系生理特征以及氮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与表达的测定,建立根系特征与氮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籽粒氮含量、氮积累量差异显着。通过籽粒氮积累量将20个品种分为高中低籽粒氮积累量品种,高籽粒氮积累量品种有西农583、喜麦203、中信麦28、福高2号、西农529、华高55,中籽粒氮积累量品种有陕麦139、中麦170、中麦175、西农627、西农3517、小偃22、郑麦366、西农389,低籽粒氮积累量品种为长丰2112、秦鑫271、致胜5号、西农1018、西安240、西农538。其中氮积累量最高为1.007 mg/seed,最低为0.732 mg/seed,平均值为0.889 mg/seed。不同处理条件下,品种之间氮素吸收效率、各部位氮素积累量、植株总氮积累量的顺序与籽粒氮积累量保持一致。(2)根系形态受氮素有无的显着影响,同时根系形态特征也影响氮效率。有氮处理根干重、叶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均显着大于无氮处理,但是根系平均直径小于无氮处理。有氮处理根干重、叶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分别比无氮高1.28%~40.27%、1.58%~33.33%、15.21%~80.56%、6.35~67.24、3.17%~51.11%。高籽粒氮积累量品种相对低籽粒氮积累量品种具有较高的的根干重、叶干重、总根长、总根体积和总根表面积。根系形态特征与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积累量显着相关,说明较好的根系形态能够促进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3)根解剖特征影响小麦的氮效率,但是不同特征影响不同。有氮处理小麦品种的中柱直径、皮层厚度、表皮厚度、皮层层数和表皮细胞比无氮处理要高,最高分别高了10.53%、24.72%、9.81%、14.58%、12.84%,但是皮层薄壁细胞个数比无氮处理要少。有氮处理条件下皮层层数与地上部氮分配比例呈显着负相关(-0.44),与根系分配比例呈显着正相关(0.44),说明皮层层数越多,地上部氮素分配比例越低,根系分配比例越高;表皮厚度与根系分配比例呈显着负相关(-0.54),表明表皮厚度越薄,根系分配比例越高。(4)不同的根系生理指标对氮效率影响不同。与无氮处理比较而言,有氮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根系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所升高,整体表现为有氮根>无氮根>有氮叶>无氮叶,两种处理条件下根和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与氮吸收积累分配无显着关系。有氮处理条件下根系呼吸速率比无氮处理大18.46%~65.47%,两种处理条件下均为S13、S19较大。有氮处理条件下根系呼吸速率与氮素吸收效率、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根系氮素积累量、整株氮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3、0.47、0.46,说明根系呼吸速率的升高促进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积累量的提高。(5)有氮处理小麦根系和叶片中NRT1.1表达量分别大于无氮处理根系和叶片中NRT1.1表达量,且总体表现为有氮根>无氮根>有氮叶>无氮叶。籽粒氮含量高的品种S19在两种条件下NRT1.1(叶中)表达量都最高,说明NRT1.1在叶中的高表达可能会促进植物的氮素吸收和积累。(6)根系形态结构对于小麦氮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最大,根系呼吸速率对氮素吸收、积累也有影响,除此之外,表皮厚度越薄、皮层层数越厚的小麦品种氮素吸收、积累、分配较高。
杨婕[2](2021)在《苜蓿杂交亲本选择及其杂种F1苗期生长优势分析》文中认为在苜蓿育种中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如何组配亲本,筛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本研究以45份苜蓿种质材料为试材,采用SRAP分子标记法分析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倍性和育性差异,组配不同品种、不同倍性的苜蓿杂交组合。依据杂交后代产量性状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筛选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以期为培育高产、优质的苜蓿新种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组合亲本倍性相同时,四倍体材料间可交配的亲和性大于二倍体之间;杂交组合亲本倍性不同时,二倍体材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可交配性大于四倍体材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母本雄性不育的杂交组合的可交配性大于母本雄性可育的杂交组合。(2)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aoyuan No.1’)诱导的二倍体材料×四倍体10号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的杂种优势最高;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诱导的二倍体材料×7号黄花苜蓿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母本为二倍体,父本为四倍体的杂交组合较父本为二倍体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更强。(3)所有杂交子代均为四倍体。亲本遗传距离较远的杂交组合四倍体草原1号杂花苜蓿×10号黄花苜蓿的结荚率、每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均较高,新疆大叶紫花苜蓿×1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杂交子代单株生物量最高,杂种优势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两个杂交组合均具有培育高产杂交后代的潜力。
尹一宇[3](2021)在《着丝粒组蛋白CenH3不同变异体在甘蓝中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两年生植物。甘蓝营养性丰富,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是世界许多国家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甘蓝作物育种依赖杂种优势的利用,其大多数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其自交系的选育需要人工授粉进行7-8代的自交或回交,这是一项费时而繁琐的工作。单倍体因其只含有单一亲本染色体组,可以通过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纯合一致的双单倍体(DH),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节约了劳动力成本。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人类中称为CENP-A)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功能着丝粒中,对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起重要作用。Ravi和Chan发现,将拟南芥CenH3蛋白进行改造,即通过在其保守折叠域N端tail替换H3蛋白为H3.3蛋白,再添加绿色荧光蛋白标记GFP后获得tailswap-GFP,该CenH3变异体可以互补cenh3/cenh3突变体致死表型,互补后的植株作为母本与野生型父本杂交时可以诱导25%-45%的单倍体产生。此外,Sundaram Kuppu等人对由EMS诱变产生的多种突变体进行TILLING鉴定筛选,发现CenH3单个氨基酸的变化如第83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谷氨酸(G83E)、第155位由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55T)时也可以诱导单倍体的产生。在CENH3保守折叠域αN helix处2个氨基酸(G86T87)及11个氨基酸(G86TVALREIRHF96)的缺失同样具有单倍体诱导的功能。参照CenH3氨基酸突变体在拟南芥上诱导单倍体的成功应用结果,本研究构建了甘蓝CenH3氨基酸突变GA(G86E+A158T双突变)、RA(R127C+A158T双突变)、2a(αN helix缺失2个氨基酸)、11a(αN helix缺失11个氨基酸)、CENm(G86E)、tailswap-GFP等6个表达载体,各变异体表达框分别连锁一个用于阳性愈伤筛选及苗期鉴定的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MYB;种子阶段区分单倍体及非单倍体后代的种子特异表达基因m Cherry。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成功将其转入甘蓝TO1000,主要结果如下:1.CenH3氨基酸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表型鉴定。不同CenH3变异体基因甘蓝转化难度不同,经除草剂筛选,11a、2a、tailswap-GFP、CENm、GA变异体基因获得紫色愈伤组织,其中tailswap-GFP变异体获得生根植株18株;11a变异体获得生根植株11株;GA变异体获得生根植株2株。而RA变异体基因在转化过程中未发现有紫色愈伤组织出现。在各CenH3变异体基因转化过程中,频繁发生愈伤组织的自发死亡;根系发育缓慢甚至难以生根;同一色素积累植株顶端叶片紫色逐渐褪去甚至自然枯萎死亡;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在炼苗时极易失水而死亡,水培及移栽至土壤均不能存活。以同样积累花青素的甘蓝转基因对照植株对比,发现转基因植株与对照之间气孔形态并无较大差异。Tailswap-GFP变异体植株的根系及叶片中能检测到不规则的GFP蛋白细胞核定位信号。2.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YB及外源、内源CenH3基因的表达分析。对tailswap-GFP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红色叶片和绿色叶片组织的MYB基因表达检测显示MYB在红色叶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绿色叶片中的表达水平。与野生型对比,11a及tailswap-GFP变异体基因在红色叶片组织和绿色叶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低,但内源CenH3基因在红色和绿色叶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两个变异体转基因植株中均显着上调表达。这结果与玉米Zm CENH3导入小麦后表达水平极低,但诱导了小麦内源CENH3的上调表达结果类似。且在玉米中发现内源CENH3的过表达会导致致死现象,也与本实验中发现的甘蓝愈伤组织以及转基因植株频繁衰老死亡现象一致。3.DNA损伤响应修复与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对11a及tailswap-GFP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红色和绿色叶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型对照,除NBS1以外,DNA损伤响应基因ATM、ATR、SOG1、WEE1及修复相关基因Ku70、Ku80、LIG4、RAD51均不同程度上调了表达,表明在转基因植株中确实发生了DNA损伤及修复过程。而在11a、tailswap-GFP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因子WRKY53与ORE1;叶绿素降解PAO途径相关基因NYC1、SGR1、PPH、PAO;以及其他衰老相关相关基因NAP、SAG12、SAG13、SAG113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叶片的衰老过程,这个结果与我们观察到的叶片衰老死亡现象相符合。因此,我们推测,各CenH3变异体在甘蓝植株中表达后,引起内源CenH3基因的上调表达,使细胞有丝分裂受到影响,细胞出现DNA损伤造成细胞周期停滞,损伤修复无法及时完成而导致细胞逐渐凋亡,引起植株早衰死亡。
黄宝生[4](2021)在《多倍化对水稻种子抗老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种子是保障我国主粮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种子衰老引起的种子劣变是种子贮藏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且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各种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衰老速度慢、种子贮藏寿命长等生物学性状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对水稻种子延迟衰老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二倍体水稻种子开展。尽管多倍体水稻具有较好的抗逆性,但关于多倍体水稻种子的延迟衰老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水稻种子A1、A2、A3、T1、丰两优四号、9311-2x、9311-4x、Bll-2x、Bll-4x、高山1号和杨6等11种水稻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高湿环境的人工老化处理后,对比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抗老化能力差异分析发现多倍体水稻种子的抗老化能力高于二倍体水稻种子,进一步分析认为多倍体水稻种子的抗老化能力形成于种子成熟过程,在水稻种子成熟时达到最高点随后发生老化。在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RNA完整性都会发生下降,其中二倍体水稻种子的RNA完整性下降速度更快。通过开展9311-4x与9311-2x、A3与9311-2x及A3与9311-4x之间的差异基因多重比较发现,水稻种子由常规二倍体材料通过染色体加倍获得四倍体材料后,调控热休克蛋白的基因增多,抗氧化调控基因上调表达,但在人工老化处理至第12天时这种差异变小。通过small 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和降解组高通量测序分析,鉴定到水稻种子中已知的mi RNA有40个,新mi RNA有58个。根据差异降解片段鉴定出mi RNA调控的1865个靶基因,差异表达的有38个靶基因,多倍化后下调显着的osa-mi R164d参与的RNA降解代谢通路显着富集,即参与多倍化后参与RNA降解的调控基因片段增多,降解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低,RNA完整性更好。通过蛋白组学鉴定到3816.0个蛋白,其中2983.0个可定量。通过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基因、差异蛋白、mi RNA的生物学调控互作网络分析,认为由于osa-mi R164d的下调表达,导致了过氧化氢酶活力调控基因及互作基因(过氧化物酶调控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调控基因等)的上调表达,最后导致翻译蛋白的差异表达。通过开展蛋白组和转录组关联分析,筛选p<0.01的15个热激蛋白在转录组中有6个对应的基因差异表达。通过水稻种子中挥发性成分研究发现,柠檬烯在四倍体水稻种子中含量同比高于二倍体水稻种子,因此筛选为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已报道的柠檬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认为,柠檬烯可以激活抗氧化酶防御系统。我们认为柠檬烯可能与抗氧化酶活性存在关联,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来快速评价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抗老化能力。
高志源,许吉利,刘硕,田汇,王朝辉[5](2021)在《大田群体冬小麦氮收获指数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氮收获指数(NHI)与产量、收获指数、籽粒氮含量、不同器官氮吸收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小麦品种育成年代、株高以及不同芒型对NHI的影响,为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河南洛阳和南阳及陕西杨凌3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以不同育成年代、不同株高及不同芒型的2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增广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14个区组,每个区组种植5个对照品种,每个小麦品种种植6行,行长3 m。成熟期采集小麦样品,测定籽粒产量及秸秆、颖壳和籽粒的含氮量,并计算小麦的氮收获指数。【结果】224个小麦品种的NHI变化范围在0.43—0.93之间,杨凌小麦NHI变异系数大于其他两个试验点。在3个试验点,小麦NHI与产量和收获指数之间均存在显着线性关系(P<0.05),随着NHI的提高,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也明显提高;NHI与秸秆及颖壳氮吸收量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籽粒氮含量、地上部总吸氮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1970年以前或1970—1990年间育成的小麦品种其NHI显着低于1990年以后育成的品种(P<0.05),而1990—2010年间育成的品种其NHI与2010年以后育成的小麦品种的NHI无显着差异(P>0.05);中、矮秆小麦品种的NHI显着高于高秆品种,但中秆与矮秆之间无显着差异;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的NHI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小麦NHI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变异,提高小麦NHI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秸秆和颖壳的氮吸收量可显着影响小麦NHI。总体上看,传统育种手段在1990年以后并未进一步提高小麦NHI。从提高NHI的角度,育种过程中小麦株高保持在100 cm以下即可。麦芒的有无对小麦NHI无显着影响。
左学丽[6](2020)在《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三级基因源,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作物。为了更好地对冰草属植物种质进行鉴定和利用,筛选出分离群体优异的目标性状及优异单株,本研究对冰草属两个典型二倍体物种蒙古冰草A.mongolicum Keng和冰草A.cristatum L.种间杂种F2代群体从农艺性状和细胞学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对冰草种间杂种F2代87份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7份材料在所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变异(CV=18.46%–83.32%),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对87份材料多样性指数Shannon值聚类,有18份多样性指数较高(H=2.43–2.54),2份材料多样性指数较低(H=1.96-1.99);各性状间,穗长与穗宽多样性指数最高(H=5.55)。相关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穗长和株高是影响每小穗小花数的重要因素(=0.91,=0.90)。因子分析发现穗长、穗宽、每穗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四个主成分存在明显的变异。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6.5处将群体材料分成四大类群,其中第3类冰草材料都具高秆、多分蘖的特点,可用于选育优质牧草;第4类冰草材料具有多小花多穗粒等优良性状,可作为小麦遗传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对冰草群体生育时期株高分蘖生长动态分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株高和分蘖是相辅相成的,从拔节期到成熟期株高与分蘖数一直增加。根据田间表现,应用轮回选择法将评价优良的冰草属种间F2代按其株高、分蘖、穗型及生育期等分析比较,对应筛选组配出了8个F1代集团(群体),收获F1代集团种子用于冰草牧草新品系的进一步分析比较。2.细胞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蒙古冰草和冰草种间杂种亲本和F2代5个材料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14条。父本冰草Z1842核型公式为2n=2x=10m+4sm,母本蒙古冰草Z2098为2n=2x=8m+6sm,杂种F2-19为2n=2x=14m,杂种F2-69为2n=2x=14sm,杂种F2-94为2n=2x=6m+8sm。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杂种F2-19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1.70%、62.10%和59.27%,均为“1A”型。杂种F2-69与F2-94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4.90%和64.51%,均为“2A”型。通过研究发现冰草属两个典型二倍体物种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材料核型均属于基本对称类型,但在染色体构成上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本研究对冰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以及冰草和小麦等相关植物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徐舶[7](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杨东升[8](2020)在《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四倍体杂交冰草是二倍体的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经种间杂交、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优良饲草,结合了蒙古冰草抗旱耐寒、适应性强、耐贫瘠与航道冰草分蘖性强、叶量大、营养价值较高等优点,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本试验以四倍体杂交冰草F2群体的246个分离单株及其亲本为材料,结合SRAP、SSR和SNP三种分子标记,利用Join Map 4.0作图软件构建了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单株产量、茎叶比、粗蛋白质含量等11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以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冰草产量、品质等重要相关性状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QTL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出42对适宜引物(SRAP引物32对、SSR引物10对)。利用这些引物对四倍体杂交冰草246个F2群体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多态性标记位点997个,其中含SRAP标记753个、SSR标记244个,其多态性位点比率分别为88.8%和92.4%。2.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共得到上图SNP标记5035个。3.偏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在6032个杂交冰草的多态性标记位点中,有137个标记(112个SRAP标记和25个SSR标记)发生了偏分离,偏分离比率为2.27%。4.构建出一张超高密度的四倍体杂交冰草遗传图谱,包含14个连锁群,6032个标记位点,覆盖基因组总长度2624.43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0.44cM。5.相关性分析显示,四倍体杂交冰草的单株产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粗纤维含量等11个性状间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在3个环境及其平均数据下,冰草作图群体的各性状表型值均呈正态分布。6.对四倍体杂交冰草的11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9个稳定QTLs。其中,控制单株鲜重7个、单株干重和粗蛋白质含量各5个、茎叶比和粗灰分含量各4个、WSC含量3个、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各2个、淀粉含量和钙含量各3个、磷含量1个,可解释表型变异在8.0%~26.0%之间。7.在检测到的39稳定QTLs中,有13个为主效QTLs。其中,控制单株鲜重3个(Qfwsp-3-1、Qfwsp-12-4、Qfwsp-14-6)、单株干重 1 个(Qdwsp-14-5)、粗蛋白质含量1个(Qcpc-4-3)、粗脂肪含量1个(Qcfac-8-2)、粗纤维含量1个(Qcfic-6-2)、粗灰分含量1个(Qcac-2-2)、WSC含量1个(Qwscc-7-3)、淀粉含量1个(Qsc-9-3)、磷含量1个(Qpc-4-1)、钙含量2个(Qcc-4-1、Qcc-12-3)。
闫天芳[9](2020)在《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遗传分析》文中提出饲用型燕麦(Avena sativaL.)作为主要的优良饲草料作物之一,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南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牧草种子供给不足、种子生产技术落后成为制约南方地区牧草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禾本科植物而言,穗长、小穗数、小花数及小花的外稃和内稃性状特征对籽粒的形成以及产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为明确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对于种子产量的影响,并找出提高种子产量的途径。本研究共搜集了 141份燕麦品种(系),对其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籽粒特性为筛选目标,共筛选了 22份特异性种质作为参试材料,其中包括15份皮燕麦和7份裸燕麦。通过测定和比较花序特性和籽粒特性,解析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对于籽粒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燕麦种质的种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其种子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解析燕麦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和性状特性。燕麦为自花授粉植物,种内基因型纯合,品种间杂交有较高优势。本研究以种子产量为筛选目标,为燕麦杂交育种筛选优良亲本。最后将筛选出的优良燕麦品系进行杂交,以皮燕麦品系“淮燕9号”×裸燕麦品系“淮选6号”的F2群体为材料,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调查了 F1和F2群体的4个花序结构特性(穗长、小穗数、轮层数、小花数)与3个籽粒特性(籽粒长、籽粒宽、籽粒高)。通过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方法,研究与种子产量相关的7个性状的遗传方差和基因效应。以期揭示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为制订相应的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筛选及培育出适宜在江淮地区具有高产、稳产性的燕麦品系提供指导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141份燕麦种质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供试燕麦性状变异范围在17.1%~41.79%,变幅极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尤其是单株鲜重、千粒重和单株干重这三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很高,分别为2.64、2.33、2.48。2.皮燕麦和裸燕麦和籽粒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皮燕麦稃壳率变幅在51.1%~20.8%,平均稃壳率在35.1%左右。对去皮后的皮燕麦和裸燕麦比较发现,皮燕麦粒型一般为椭圆形,籽粒饱满。裸燕麦粒型以长筒型为居多。粒长裸燕麦千粒重较重。籽粒长和籽粒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自身基因型是影响粒型的主要因素之一。3.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小花数差异极显着(P<0.01);两者小花数均与种子千粒重呈负相关,小花数与千粒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对皮、裸燕麦内稃特性测定比较发现,皮、裸燕麦护颖宽、外稃宽、内稃宽存在显着差异(P<0.05)。较为宽敞的小花结构有助于粒型较大的籽粒生长发育。4.对裸燕麦的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小花数和小穗数呈负相关关系,小花数越多的裸燕麦表现为小穗数越少,小花数和小穗数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穗长对于裸燕麦籽粒长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5.皮燕麦和裸燕麦在种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皮燕麦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种子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有效分蘖数与种子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通经分析发现,株高和茎粗对于皮燕麦分有效蘖数具有限制效应。适当降低株高,减小茎秆粗度,对于分蘖数有明显提高作用。6.通过对裸燕麦种质的种子产量相对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小花数与裸燕麦种子产量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表现为最高;在裸燕麦种子生产过程中,选择小花数适中的种质进行选育,应适时早播,延长生育期以及给予充足的肥料,来确保种子品质,使其种子产量最大化。7.通过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以裸粒型表现为显性性状,通过对籽粒特性比较发现,F1代籽粒除未发育完全小花形成的籽粒带稃壳,其余几乎均表现为裸粒型,且相比亲本“淮选6号”籽粒,籽粒茸毛较多,且籽粒颜色偏暗。F2代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进行了分离,表现为父本穗型与表现为母本穗型植株比约为1:3。籽粒表现为皮燕麦和裸燕麦植株比同样约为1:3。8.根据AIC值最小法则筛选出备选模型,利用均匀性检验进行适合性检测,选出最佳模型。结果表明,皮、裸燕麦杂交F2代群体4个花序结构特性和3个籽粒结构特性均为2对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其中穗长和小穗数二阶参数分析表明,环境影方差明显大于表现方差,证明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籽粒长的主基因遗传率(94.2)表现为最高,对于籽粒长的选育可利用加性效应进行选育。
孙娜[10](2020)在《蒙农杂种冰草退化群体相关性状变异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 cv.Hycrest-Mengnong)退化群体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连续2年对15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并结合SSR分子标记,鉴定评价了供试群体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分化状态。旨在为冰草属牧草以及其他禾本科牧草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农杂种冰草原始群体退化明显,株间15个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变异系数平均为25.49%。第一节间长、地上生物量、株高的变异明显,最高植株饲草产量远高于对照,最高植株与最矮植株株高相差50cm。叶部性状的差异也较大,叶长、叶宽、第一旗叶长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1.66%、28.2%、33.53%;窄叶型材料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宽穗型材料,相差达30.07。穗部性状较为稳定,差异不显着。2.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株高与叶长、叶宽、地上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第一旗叶长呈显着正相关,与小穗宽、每小穗小花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地上生物量与第一节间长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穗宽呈极显着负相关;穗部所有性状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株丛茎以及节间长呈显着负相关。前5个主成分涵盖了总变异的79.01%,性状变异进一步细分为株型因子、叶型因子、穗型因子、产量因子。3.整体来看,与营养生长有关的性状变异程度较大,而与生殖生长相关的性状变异程度较小。以株高、叶长和叶宽以及地上生物量为主要目标性状对群体进行改良,品种更新复壮的潜力较大。在种群遗传改良或提纯复壮过程中,应从株型、叶型、穗型、饲草产量、种子产量这几个层面加以考虑,如目标旨在提高饲草产量,以选择株高、第一节间长、叶长较高或较长的材料为宜;如繁育良种,需淘汰节间长、株丛大的材料。4.21对引物共扩增出155条SSR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扩增7条带,多态性条带占81.8%。蒙农杂种冰草原始退化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基因多样性指数0.4673,香农指数0.6576,遗传分化系数为0.4312,基因流为0.9093。5.根据遗传相似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单株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供试材料单株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两类,一类包含50株冰草材料,其株高高大,叶片长而宽,叶量多,另一类包含40株冰草材料,穗长、穗宽等穗部性状稳定。
二、不同倍性麦类作物HI和NHI的杂种优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倍性麦类作物HI和NHI的杂种优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根系特征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氮效率表述方法及研究进展 |
1.2.2 根系形态特征对氮效率的影响 |
1.2.3 根系生理特征对氮效率的影响 |
1.2.4 氮效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氮效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材料培养 |
2.1.3 材料预处理 |
2.1.4 氮含量的测定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生长的特征 |
2.2.2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氮素积累量 |
2.2.3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氮素分配比例 |
2.2.4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氮素吸收效率 |
2.3 讨论 |
2.3.1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生长特征 |
2.3.2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氮素积累量 |
2.3.3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氮素分配比例和氮素吸收效率 |
第三章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氮效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系统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长度 |
3.2.2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表面积 |
3.2.3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体积 |
3.2.4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平均直径 |
3.2.5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形态特征与氮效率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解剖特征对氮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培养方式 |
4.1.2 切片制作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中柱直径 |
4.2.2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皮层厚度 |
4.2.3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表皮厚度 |
4.2.4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皮层层数 |
4.2.5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皮层薄壁细胞个数 |
4.2.6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表皮细胞个数 |
4.2.7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解剖特征与氮效率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生理特征对氮效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培养方式 |
5.1.2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 |
5.2.2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呼吸速率 |
5.3 讨论 |
5.3.1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氮效率的影响 |
5.3.2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对氮效率的差异 |
第六章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Ta NRT1.1 基因表达对氮效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培养方式 |
6.1.2 主要仪器设备 |
6.1.3 主要试剂 |
6.1.4 总RNA的提取 |
6.1.5 c DNA第一链合成 |
6.1.6 实时定量PCR |
6.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相关分析 |
7.1 数据处理 |
7.2 总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反转录反应体系以及定量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苜蓿杂交亲本选择及其杂种F1苗期生长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育种 |
1.2 分子标记与遗传距离 |
1.2.1 分子标记技术 |
1.2.2 SRAP分子标记在苜蓿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1.3 倍性鉴定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染色体鉴定 |
1.3.4 分子鉴定 |
1.3.5 流式细胞术鉴定 |
1.4 真假杂交种鉴定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细胞学鉴定 |
1.4.3 分子标记鉴定 |
1.5 杂交育种 |
1.5.1 品种间杂交 |
1.5.2 种间杂交 |
1.5.3 属间杂交 |
1.5.4 雄性不育系在苜蓿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
1.5.5 杂种优势的利用 |
1.5.6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分析 |
2.2.2 供试材料的倍性鉴定 |
2.2.2.1 气孔数测定 |
2.2.2.2 流式细胞术测定 |
2.2.3 人工授粉与杂交结实率测定 |
2.2.4 杂种鉴定 |
2.2.5 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性状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分析 |
3.1.1 SRAP引物的多态性 |
3.1.2 45份苜蓿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 |
3.1.3 基于遗传距离的杂交组配 |
3.2 亲本材料的倍性 |
3.2.1 气孔数法鉴定 |
3.2.2 流式细胞术鉴定 |
3.2.3 遗传距离结合倍性与杂交亲本选择 |
3.3 杂交组合结实性分析 |
3.3.1 四倍体与二倍体苜蓿材料间的杂交结实性 |
3.3.2 二倍体与四倍体苜蓿材料间的杂交结实性 |
3.3.3 四倍体苜蓿种间与种内的杂交结实性 |
3.3.4 二倍体苜蓿种间的杂交结实性 |
3.3.5 以不同育性苜蓿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结实性 |
3.3.6 27个杂交组合的结实性 |
3.4 杂种真实性与倍性 |
3.4.1 杂交后代的真实性 |
3.4.2 杂交种的倍性 |
3.5 杂交后代的产量性状 |
3.5.1 杂交后代的牧草产量性状 |
3.5.2 杂交后代的单株生物量分析 |
3.5.3 杂交组合后代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3.6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
3.6.1 杂交组合杂种优势 |
3.6.2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配合力 |
4 讨论 |
4.1 苜蓿的SRAP遗传标记特征及遗传距离 |
4.1.1 SRAP遗传标记特征 |
4.1.2 遗传距离分析 |
4.2 气孔数鉴定与流式细胞仪鉴定倍性的准确性 |
4.3 苜蓿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的结实率 |
4.3.1 四倍体杂交组合与其他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3.2 四倍体杂交组合与二倍体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3.3 亲本倍性不同的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3.4 母本育性不同的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4 分子标记特异性条带与杂种鉴定 |
4.5 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 |
4.5.1 强优势组合的筛选 |
4.5.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着丝粒组蛋白CenH3不同变异体在甘蓝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单倍体育种 |
1.1.1 单倍体育种的意义 |
1.1.2 单倍体的产生途径 |
1.1.3 单倍体的鉴定 |
1.1.4 单倍体的加倍 |
1.1.5 单倍体育种的应用 |
1.2 DNA损伤及修复 |
1.2.1 DNA损伤因子 |
1.2.2 DNA损伤响应 |
1.2.3 DNA损伤主要修复途径 |
1.3 叶片衰老调控 |
1.3.1 叶片衰老的因素 |
1.3.2 叶片衰老调控因子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1 主要研究内容 |
2.1.2 甘蓝CenH3 蛋白不同变异体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3 CenH3 蛋白不同变异体转基因甘蓝的获得以及植株表型及分子鉴定 |
2.1.4 导致CenH3 变异体转基因植株衰老及死亡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3章 CENH3 氨基酸不同变异体的获得、表型鉴定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菌株与载体质粒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溶液与配方 |
3.1.4 培养基配方 |
3.1.5 试验仪器 |
3.1.6 试验引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目的片段连接载体 |
3.2.2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感受态EHA105 |
3.2.3 农杆菌介导的甘蓝TO1000 遗传转化 |
3.2.4 遗传转化过程及转基因植株形态学观察与鉴定 |
3.2.5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
3.2.6 转基因植株的荧光检测 |
3.2.7 转基因植株目标基因表达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enH3 蛋白不同变异体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2 CenH3 蛋白不同变异体对甘蓝的遗传转化及表型鉴定 |
3.3.3 CenH3 蛋白不同变异体植株分子鉴定 |
3.3.4 Tailswap-GFP、GA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的荧光检测 |
3.3.5 转基因植株气孔形态学鉴定 |
3.3.6 转基因植株中外源CENH3 变异体的表达量分析 |
3.3.7 转基因植株中内源CENH3 的表达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DNA损伤响应、修复及叶片衰老相关信号的表达检测 |
4.1 植物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1.4 试验引物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NA损伤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4.3.2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3.3 叶片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实验 |
5.1 结论 |
5.2 后续试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多倍化对水稻种子抗老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种子抗老化研究进展 |
1.2 多倍体水稻研究进展 |
1.3 多组学应用及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3.1 种子RNA完整性研究进展 |
1.3.2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3.3 miRNA研究进展 |
1.3.4 降解组测序技术的研究应用 |
1.3.5 蛋白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 粮食挥发性成分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二倍体和四倍体水稻种子的抗老化能力差异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方法 |
2.2.3 水稻种子萌发实验方法 |
2.2.4 水稻种子活力指标及计算方法 |
2.2.5 基因定量检测 |
2.2.6 α-淀粉酶检测 |
2.2.7 丙二醛含量的检测 |
2.2.8 脱氢酶活力检测 |
2.2.9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在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萌发差异比较 |
2.3.2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脱氢酶活力测定 |
2.3.3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休眠与萌发相关调控基因的定量检测 |
2.3.4 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倍性水稻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2.3.5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对比研究 |
2.3.6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电导率变化趋势分析 |
2.3.7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对比 |
2.4 结论及展望 |
第3章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抗老化差异基因挖掘及其调控功能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水稻种子材料 |
3.2.2 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方法 |
3.2.3 水稻种子萌发实验方法 |
3.2.4 总RNA提取与质控 |
3.2.5 文库构建 |
3.2.6 Illumina平台测序 |
3.2.7 生物信息学个性分析 |
3.2.8 水稻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人工老化处理不同倍性对水稻种子RNA完整性的影响 |
3.3.2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总RNA样品质检 |
3.3.3 水稻种子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汇总 |
3.3.4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对比 |
3.3.5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在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3.6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3.3.7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3.8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抗氧化酶调控基因定量分析与抗氧化酶活力验证 |
3.3.9 老化处理前后四倍体与二倍体水稻种子热激蛋白家族基因动态表达分析 |
3.3.10 水稻种子热激蛋白家族基因Ps HSP、Ps HSP-1、Ps HSP-4 的干扰和过表达研究 |
3.4 结论及展望 |
第4章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miRNA鉴定与抗老化功能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总RNA提取与质控 |
4.2.3 small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4.2.4 miRNA鉴定与新mi RNA预测 |
4.2.5 miRNA表达差异分析 |
4.2.6 水稻种子中mi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 |
4.2.7 降解组构建文库与高通量测序 |
4.2.8 降解组数据生物信息学个性分析 |
4.2.9 降解组生物信息学分析过程中采用的数据库信息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总RNA样品质检 |
4.3.2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s RNA测序数据分类注释 |
4.3.3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已知miRNA鉴定与新mi RNA预测 |
4.3.4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差异miRNA分析及功能预测 |
4.3.5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降解组测序数据产出总览 |
4.3.6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降解组miRNA靶基因预测及降解组测序结果分析 |
4.3.7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降解组的miRNA靶基因GOterm富集分析 |
4.3.8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降解组miRNA靶基因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4.3.9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降解组T-plot图对比 |
4.3.10 osa-miR164d与抗氧化酶调控基因相关性分析 |
4.4 结论及展望 |
第5章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差异蛋白筛选与抗老化功能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种子总蛋白的提取 |
5.2.3 种子蛋白浓度的测定 |
5.2.4 蛋白电泳检测(SDS-PAGE) |
5.2.5 种子蛋白酶解处理、TMT标记与肽段的HPLC分级 |
5.2.6 水稻种子肽段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5.2.7 数据库搜索 |
5.2.8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蛋白注释及差异蛋白富集分析方法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蛋白提取质控及稳定性分析 |
5.3.2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蛋白定量分析 |
5.3.3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蛋白GO注释与分析 |
5.3.4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差异蛋白的亚细胞结构定位富集分析 |
5.3.5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蛋白KOG功能分类 |
5.3.6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5.3.7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
5.3.8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蛋白结构域富集分析 |
5.3.9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热激蛋白差异分析 |
5.3.10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抗氧化酶调控蛋白差异分析 |
5.3.11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的差异基因、差异蛋白、miRNA的生物学调控互作分析 |
5.4 结论及展望 |
第6章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与抗老化能力关联评价及种子寿命快速评估体系建立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水稻种子气相离子迁移谱测定条件 |
6.2.3 不同水稻种子的挥发性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挥发性成分PCA分析 |
6.3.2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挥发性成分二维谱图分析 |
6.3.3 不同倍性水稻种子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功能分析 |
6.3.4 一种水稻种子抗老化能力快速评价方法 |
6.4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5)大田群体冬小麦氮收获指数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 |
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3个试验点小麦氮收获指数(NHI)总体分布 |
2.2 氮收获指数(NHI)与产量及收获指数(HI)的关系 |
2.3 氮收获指数(NHI)与籽粒氮含量(GNC)及籽粒吸氮量的关系 |
2.4 NHI与秸秆、颖壳及地上部吸氮量之间的关系 |
2.5 不同育成年代小麦品种的氮收获指数(NHI)差异 |
2.6 不同株高及芒型小麦品种氮收获指数(NHI)差异 |
3 讨论 |
3.1 小麦NHI与产量、收获指数及籽粒氮含量的关系 |
3.2 小麦NHI与地上部各器官氮吸收量的关系 |
3.3 小麦NHI与育成年代、株高及芒型的关系 |
4 结论 |
(6)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冰草属的分布及分类简史 |
1.1.1 冰草属植物的分布 |
1.1.2 冰草属植物的分类 |
1.2 冰草植物的生态学习性 |
1.2.1 冰草P基因组遗传效应 |
1.2.2 冰草表型性状生育时期 |
1.3 冰草属植物研究现状 |
1.3.1 冰草与小麦在远缘杂交染色体间关系上研究 |
1.3.2 冰草属植物在基因组方面的研究 |
1.4 冰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5 冰草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 |
1.6 冰草的细胞学研究应用 |
1.6.1 小麦-冰草属植物2P二体附加系 |
1.6.2 冰草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1.6.3 FISH与 GISH在小麦-冰草属植物中的应用 |
1.7 植物多倍体 |
1.7.1 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过程 |
1.7.2 植物多倍体研究及利用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内差异 |
2.2.2 冰草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
2.2.3 冰草种间杂种F2代材料因子分析 |
2.2.4 冰草种间杂种F2代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2.2.5 冰草种间杂种F2代材料优异性状 |
2.2.6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生育时期调查 |
2.2.7 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分蘖株高表型分析 |
2.2.8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分蘖株高动态分析 |
2.2.9 冰草作为牧草资源杂种后代鉴定与筛选 |
2.3 结论与讨论论 |
第三章 冰草属牧草种间杂种亲本及其F2代核型分析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细胞学制片方法 |
3.1.3 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染色体数目分析 |
3.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冰草种间杂种F2代农艺性状研究 |
4.2 冰草属牧草种间杂种亲本及其F2代核型分析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冰草概述 |
1.2 冰草属植物育种研究 |
1.3 冰草的主要营养成分 |
1.4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在冰草上的应用 |
1.4.1 遗传标记 |
1.4.2 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在牧草上的应用 |
1.5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
1.5.1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主要步骤 |
1.5.2 亲本选配 |
1.5.3 作图群体类型 |
1.5.4 群体大小 |
1.5.5 牧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 |
1.6 QTL定位研究 |
1.6.1 QTL定位常用软件选择 |
1.6.2 QTL定位的分析方法 |
1.6.3 QTL定位与比较基因组学 |
1.6.4 QTL定位与MAS育种 |
1.6.5 QTL定位与基因图位克隆 |
1.6.6 牧草重要性状QTL的定位研究 |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主要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四倍体杂交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及其田间管理 |
2.3 试验方法 |
2.3.1 DNA提取与检测 |
2.3.2 SRAP分析 |
2.3.3 SSR分析 |
2.3.4 SRAP及SSR标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
2.3.5 SNP分析 |
2.3.6 四倍体冰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纯度检测 |
2.4.2 SRAP适宜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4.3 SSR标记的引物筛选及其多态性分析 |
2.4.4 SNP标记分析 |
2.4.5 偏分离分析 |
2.4.6 四倍体杂交冰草的超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其重要特征 |
2.5 讨论 |
2.5.1 GBS与SNP标记的开发 |
2.5.2 多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与图谱构建 |
2.6 小结 |
3 冰草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等11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重要性状测定 |
3.1.3 各性状的表型分析及其QTL定位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四倍体杂交冰草F_2群体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2 四倍体杂交冰草F_2群体各性状的测定值分析及其正态性检验 |
3.2.3 四倍体冰草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 讨论 |
3.3.1 QTLs的稳定性 |
3.3.2 稳定QTLs的成簇分布与性状表型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4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作者简介 |
(9)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
模型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燕麦概况 |
1.1.1 我国燕麦种植分布及研究现状 |
1.2 燕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燕麦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2.2 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
1.3 燕麦杂交育种研究 |
1.3.1 燕麦选择育种 |
1.3.2 燕麦杂交育种 |
1.3.3 分子辅助育种 |
1.4 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及籽粒形态特性研究现状 |
1.4.1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比较 |
1.4.2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 |
1.4.3 燕麦籽粒皮、裸性遗传研究 |
1.4.4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应用 |
第2章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2.2 燕麦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2.2.3 燕麦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 |
3.2.2 皮燕麦和裸燕麦籽粒特性 |
3.2.3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3.1 皮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3.2 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3.3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比较 |
3.3 讨论 |
3.3.1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特性差异分析 |
3.3.2 皮燕麦和裸燕麦籽粒特性差异分析 |
3.3.3 皮燕麦和裸燕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燕麦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燕麦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比较 |
4.2.2 不同燕麦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 |
4.2.3 燕麦种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燕麦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测定设计 |
5.1.3 杂交方法 |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5 杂种优势分析及显着性检测 |
5.1.6 统计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各世代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形态表现 |
5.2.2 各世代性状数据统计 |
5.2.3 表型性状及杂种优势分析 |
5.2.4 皮、裸燕麦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次数分布 |
5.2.5 皮、裸杂交F2代形态特性最优模型的选择与适应性检验 |
5.2.6 各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蒙农杂种冰草退化群体相关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冰草属特征与分布 |
1.2 冰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
1.2.1 形态学特征 |
1.2.2 细胞学水平 |
1.2.3 生理生化特性 |
1.2.4 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 冰草属牧草的利用价值 |
1.3.1 饲用价值 |
1.3.2 生态价值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生物学特性 |
2.3.2 分子标记 |
2.3.3 实验用具仪器 |
2.3.4 主要试剂及配方 |
2.3.5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期与叶绿素含量 |
3.2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
3.2.1 类型间性状差异 |
3.2.2 类型内性状差异 |
3.2.3 性状总变异 |
3.2.4 性状间相关 |
3.2.5 主成分分析 |
3.3 SSR标记与遗传变异 |
3.3.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3.3.2 引物筛选 |
3.3.3 SSR扩增结果 |
3.3.4 群体遗传变异 |
3.3.5 类型间遗传变异 |
4 讨论 |
4.1 物候期观测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4.2 性状差异 |
4.3 SSR标记与冰草的遗传变异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不同倍性麦类作物HI和NHI的杂种优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根系特征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D]. 白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苜蓿杂交亲本选择及其杂种F1苗期生长优势分析[D]. 杨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着丝粒组蛋白CenH3不同变异体在甘蓝中的表达研究[D]. 尹一宇. 西南大学, 2021(01)
- [4]多倍化对水稻种子抗老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D]. 黄宝生. 湖北大学, 2021(01)
- [5]大田群体冬小麦氮收获指数变异特征研究[J]. 高志源,许吉利,刘硕,田汇,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3)
- [6]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D]. 左学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7]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 杨东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皮、裸燕麦杂交花序结构特性和籽粒特性遗传分析[D]. 闫天芳. 扬州大学, 2020
- [10]蒙农杂种冰草退化群体相关性状变异分析[D]. 孙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