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津沪第三次代表联络工作座谈会讨论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马悦[2](2021)在《京剧移植改编地方戏剧目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指明
张之涛[3](2021)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背景下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肖湘怡[4](2021)在《城市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加快进入营养健康需求新阶段,牛奶成为各国改善国民膳食和营养的重要抓手,虽然近年来我国奶类消费增长迅速,但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仍不足且明显低于营养标准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对食物的膳食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尤其在面对国内牛奶产品众多、市场信息混杂时容易出现困惑甚至偏差,从而影响营养、安全、经济地消费牛奶,而改变居民对食物的认知能显着改变居民食物消费选择和营养摄入。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提高居民对牛奶的正确认知以促进国民科学理性地消费牛奶对个人改善膳食结构、对国家实现“健康中国”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研究以经济学、营养学交叉学科理论为指导,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出发,基于2020年北京和重庆两地6个代表性辖区开展微观实地调研所获得的351份有效问卷,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沿着“现状描述—实证分析—政策建议”思路,以期为促进国民奶类消费、企业有目标生产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构建牛奶认知测度量表,采用迭代因子法衡量牛奶认知以分析我国城市居民牛奶概念、特征、营养认知水平现状,并对牛奶消费行为描述性分析。研究表明:(1)样本地区城市居民牛奶总体认知水平普遍较低,牛奶认知均值仅达55.60,分维度看,特征认知水平最高,概念认知水平次之,营养认知水平最低。基于子样本,重庆地区居民牛奶认知低于两个样本城市的平均水平,而北京地区居民对牛奶认知处于两个样本城市平均水平之上。(2)鲜牛奶和常温奶二者已普遍成为居民日常饮用的奶类品种,二者日均消费量分别达到116.55 ml、86.91 ml,但摄入量仍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水平。随后,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牛奶认知对居民消费参与决策和数量决策的影响,同时选用工具变量法构建IV-Probit和IV-Tobit模型对结果进行内生性检验,再采用替换自变量和改变计量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居民牛奶认知对牛奶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在10%显着水平下,牛奶认知每提高1单位,消费者选择鲜牛奶的概率提高0.6%,在1%显着水平下,牛奶认知每提高1单位,居民鲜牛奶日均消费量增加4.51 ml。(2)牛奶认知对常温奶参与决策和数量决策不显着。(3)基于子样本分析发现:相比于北京居民,牛奶认知对重庆居民选择鲜牛奶消费和消费数量的影响效果更大,同时,认知对青年、中老年群体选择鲜牛奶消费和消费数量影响都显着,其对中老年群体常温奶的选择决策更显着。基于上述微观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丰富创新牛奶科普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居民牛奶认知;创建食品标识制度和体系,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培育全民科学消费牛奶习惯,关注重点人群和地区的消费需求。
金伟信[5](2021)在《塑像》文中研究指明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中那个振臂高呼形象的原型;他是东北地区第一批共产党员;他率领爱国学生请愿迫使北洋政府通电拒签"巴黎和约"……马骏,1919年,24岁的他为国请愿被捕入狱,从此成为"国人的马骏";1928年,33岁的他在赴刑场的路上,向国人大声疾呼:"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00多年过去,"觉悟者"们的慷慨长歌,犹在耳畔。百年前,马骏和他的同道者以年轻的身躯托起"信仰之灯";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春,以牺牲、以奉献,为中国不断寻求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石磊[6](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孙洲[7](2021)在《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子夜[8](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张艳林[9](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郭钰磊[10](2021)在《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休闲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主题特色不突出、缺乏整体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前期调研不充分、规划方案缺乏科学依据造成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经突破了建筑行业的范围,开始向其他行业应用拓展,在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园林景观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应用实践。本文从提高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基于休闲农业园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使用BIM技术提供的信息化工具辅助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为规划设计过程各个阶段提供科学依据,并最终实现提高规划方案科学合理性的目的。本文以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整理分析了休闲农业和BIM相关的研究综述;对休闲农业规划的相关理论以及BIM技术的多行业应用实现方式、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在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中应用了BIM技术,解决了BIM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规划设计各阶段的BIM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BIM多行业应用现状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对BIM在基础设施、园林景观设计、农村建设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整理分析;对BIM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的集成应用情况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目前常见的BIM软件平台及功能进行了整理。通过这些研究发现,BIM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能够用于解决上述目前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也为BIM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做好了技术准备。(2)BIM技术与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结合: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和BIM两者都已经形成了自身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在尝试应用BIM的过程中,对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理论和BIM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主要包括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点和基于BIM技术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流程两大部分。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点主要包括场地数字化建模、场地空间分析、设计方案表达、协同设计、成本估算、方案评估、深化设计等内容,本研究还总结了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流程,以及其与传统规划设计流程的对比。(3)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实践:本研究在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中对提出的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验证,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部分休闲农业园区的实践经验,并解决了BIM工具选择、项目区实景三维建模、构建参数化地形模型、多专业设计协同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对该总体规划项目中各阶段BIM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BIM技术提高了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现状调研分析成果的质量,并为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二、京津沪第三次代表联络工作座谈会讨论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津沪第三次代表联络工作座谈会讨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城市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2.1.1 奶类消费量及结构变化研究 |
2.1.2 影响奶类消费因素研究 |
2.1.3 食物认知定义与度量研究 |
2.1.4 食物消费行为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3 社会认知理论 |
第三章 城市居民牛奶认知与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抽样选取 |
3.1.3 调查实施 |
3.1.4 样本描述 |
3.2 城市居民牛奶认知测度与特征分析 |
3.2.1 消费者行为理论城市居民牛奶认知测度方法 |
3.2.2 城市居民牛奶认知水平特征 |
3.3 城市居民牛奶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
3.3.1 城市居民牛奶消费的行为选择 |
3.3.2 城市居民牛奶消费的行为习惯 |
3.3.3 城市居民牛奶认知与消费行为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择 |
4.3 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基准回归结果 |
4.3.1 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参与决策的基准回归 |
4.3.2 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数量决策的基准回归 |
4.3.3 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分析 |
4.4 实证结果内生性检验 |
4.5 实证结果稳健型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丰富创新牛奶科普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居民牛奶认知 |
5.2.2 创建食品标识制度和体系,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
5.2.3 培育全民科学消费牛奶习惯,关注重点人群和地区的消费需求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塑像(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尾声 |
(6)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1.1.2 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 |
1.1.3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 |
1.1.4 广阔的BIM技术多行业应用前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休闲农业的特征 |
1.2.3 休闲农业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5 BIM的特点 |
1.2.6 BIM技术应用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 |
2.1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1.1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
2.1.2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
2.2 BIM关键技术 |
2.2.1 三维可视化技术 |
2.2.2 三维协同设计技术 |
2.2.3 三维参数化设计技术 |
2.2.4 实景三维建模技术 |
2.2.5 空间分析技术 |
2.3 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 |
2.3.1 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点 |
2.3.2 基于BIM技术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技术的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法 |
3.1 自然世界周边项目借鉴 |
3.1.1 成都漫花庄园 |
3.1.2 重庆太寺垭森林公园 |
3.2 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中应用BIM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
3.2.1 BIM工具的选择 |
3.2.2 建立项目区域实景三维模型 |
3.2.3 构建原始参数化三维设计模型 |
3.2.4 多专业设计协作 |
3.3 BIM技术在自然世界总体规划设计各阶段中的应用 |
3.3.1 BIM技术在现状调查阶段的应用 |
3.3.2 BIM技术在规划编制阶段的应用 |
3.3.3 BIM技术在征求意见及汇报评审阶段的应用 |
3.3.4 BIM技术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自然世界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4.1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总体规划设计概述 |
4.2 自然世界项目区现状分析 |
4.2.1 项目范围 |
4.2.2 区位交通情况 |
4.2.3 气象气候 |
4.2.4 土壤植被现状 |
4.2.5 基础设施现状 |
4.2.6 经济社会情况 |
4.2.7 上位规划 |
4.2.8 地形分析 |
4.2.9 用地适宜性分析 |
4.2.10 地块及视线分析 |
4.2.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2.12 上位土地利用规划分析 |
4.2.13 园区内可开发用地及基本农田情况 |
4.3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方案 |
4.3.1 电力设施 |
4.3.2 给排水工程 |
4.3.3 道路交通规划 |
4.4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农业产业规划方案 |
4.5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案 |
4.5.1 住宿度假设施 |
4.5.2 餐饮设施 |
4.5.3 购物及娱乐活动设施 |
4.5.4 环保环卫设施 |
4.6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案 |
4.6.1 景观规划 |
4.6.2 景观结构 |
4.6.3 分类景观 |
4.6.4 其他景观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参与项目 |
四、京津沪第三次代表联络工作座谈会讨论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京剧移植改编地方戏剧目研究(1949-1966)[D]. 马悦. 中国戏曲学院, 2021
- [3]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背景下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D]. 张之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城市居民牛奶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 肖湘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塑像[J]. 金伟信. 民族文学, 2021(06)
- [6]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D]. 孙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9]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10]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郭钰磊. 西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