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工科数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军,王立君,张玉春[1](2021)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以精品课为平台展开,并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方式上强调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活动,创建在线自主学习平台,把握好课程思政的度与量等,推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提升。
徐蕾[2](2018)在《H大学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是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当代博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参与科研项目是我国工科博士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方式。但工科博士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教学与科研功能关系异化的现象。由此,本研究聚焦工科博士生科研项目的参与过程,重点关注了其中科研项目的科研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路径,将以工科见长,并且博士生教育体系完善的H大学作为研究场域。通过随机取样和滚雪球的方式,本研究对H大学的20位工科博士生,8位工科博士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根据科研项目经费来源的不同,本研究分别对工科博士生在参与政府部门资助的纵向科研项目、企业单位资助横向科研项目,以及经费来源多样的探索性项目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提炼了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工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学校/学院以及其他社会因素是机制基本框架的六个构成要素,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和互动,共同构成了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基本框架。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大学理念,以及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则为机制的运行提供了动力源。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运作过程包括探索式的参与机制,师徒式的学习机制和团队式的合作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机制表现出开放性的系统特点。它与高校科研系统、人才培养系统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高度的互动。在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中,其内部各要素通过相互调节以发挥机制系统的适应功能、目标实现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持功能,进而维持机制的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功能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教学与科研功能相冲突的状态。功能冲突主要是由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向选择中的多方利益诉求,个人与团队的距离以及师生交往中的多重关系变化等方面。造成冲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结构性缺陷,制度性的引导偏向,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环境因素,师生交往中的个人因素。对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武晶[3](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钟予[4](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李延坤[5](2016)在《“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文中指出1905年9月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标志着日俄战争结束,条约规定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利转让予日本,其中包含“关东州”的租借权。由于教育目的的不同,日本帝国主义在“关东州”实行的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中日差别教育。一种是始于1906年为日本人开设的学校,实行的是以“内地延长主义教育”逐步转向“现地适应主义教育”为方针的殖民主义教育,并辅以《教育敕语》和“皇道精神”,灌输殖民统治思想意识,把“满洲”当成自己家园建设的殖民统治者;另一种是始于日俄战争期间的1904年底为中国人开设的学校,实行的是以“普及日语教育”为中心、灌输奴化思想、进行精神征服的殖民奴化教育,最终目的是让中国学生丧失其民族意识,成为安于现状、忍受被奴役、顺从殖民统治的劳动者。日本政府在“关东州”采取优先发展日本人的从小学到大学的一贯制教育、有选择地发展中国人的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严格限制中国人的中等普通教育等的教育方针,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现状。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教育,从宏观视角对“关东州”中日学校的教育行政、方针、制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又从微观层面对“关东州”中日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及学生等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探讨及系统的梳理,从而认清日本侵略者在殖民地进行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及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共分8章论述,外加结论。第1章:绪论。选题意义、学术综述及基本理论的考察。第2章:从宏观上对日本在“关东州”的教育方针、行政管理及教育法规进行考察与分析,系统梳理两种教育的形成、教育体系的建立及教材的编辑与使用。第3章:小学教育。首先,考察日本人小学校规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特点并通过统计数据对小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使用、师生状况及汉语加设规程等问题进行微观研究。其次,对中国人公学堂及普通学堂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微观考察。公学堂以南金书院、大连公学堂及旅顺公学堂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微观上对其成立背景、学校更名、教学活动等具体情况及公学堂规则的修改和其它规则的特点及差异进行研究;普通学堂系统考察蒙学堂、小学堂和私塾的改造,微观分析蒙学堂规则、关东州书房规则及普通学堂规则的内容,探明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必然。第三,与口述史结合,微观阐述中日小学教育的差别。第4章:中学教育。中学普通教育主要包括日本人中学校(5所)及高等女学校(7所),中国人中学普通教育男女各一所,其中男校发展步履维艰。通过对学校规则内容、课程设置及具体措施的微观研究,阐明日本侵略者开设中等普通教育的本质及目的,最后微观阐述中日中学普通教育的差别。第5章:职业教育,也称为实业教育。日本人的实业教育包括商业实业学校教育及工业学校教育。中国人的职业教育包括公学堂内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期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农业、商业及工业等实业学校。通过对上述职业学校的规则内容、教育方针及教学活动,尤其是对限制中国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转而扶植日本人职业教育的微观分析以及对中日职业教育差别的陈述,阐明日本在“关东州”开设职业教育的本质及目的。第6章:师范教育。首先介绍“关东州”初期日本人师资情况及教员的任用与培养,考察旅顺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教员培养部规则的内容并分析其特点;其次考察中国人教师培养情况,从公学堂的师范部及教员养成所到师范学堂,系统地分析其教学规则、教学活动、教师培养的经纬及师范教育的特点,通过微观分析,究明日本进行师范教育的真正意图。第7章:大学教育。日本人的大学教育分为专门学校教育和大学教育两部分,殖民政府没有对中国人单独开设高等教育。首先对日本在“关东州”进行高等教育的目的进行微观考察,然后对高等教育的规则、方针及政策进行微观研究,通过具体分析其教育目的、实施特点及意义,辨明其大学教育的实质。第8章: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阐述“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给该地区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殖民教育的性质。结论:对本论文进行归纳总结。
张秀丽,刘家春,温亚芹[6](2016)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浅析——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共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还应注重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途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首先,阐明加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总结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的经验;最后,讨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开坦[7](2013)在《论德育视野下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国防教育除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外,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工作指导思想趋于一致、开展内容具有相融性,在德育框架下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如能借鉴和整合德育工作资源,形成优化的教育态势,应能促进高校国防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德育的内在关联,指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是贯彻《高校德育大纲》的有效途径;普通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指引着国防教育的进行,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方针。文中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工作融合前景进行了展望和憧憬,指出除了能做到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备力量和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促进“军味”校园文化建设外,还可以整合教育资源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最后是在德育视野下加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策略。文章的创新之处为:一、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融合借鉴基础进行论证,然后对两育融合前景进行展望,来进一步说明德育框架下推进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策略的可借鉴性、可行性;二、论述可以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来推进“军味”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图。幅,表0个,参考文献45篇
刘览[8](2012)在《在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适应现阶段和今后社会需要,职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其中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素质”提高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目标。如何提高职业学校课堂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数学课如何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数学工作者讨论的热点。数学实验引入数学课堂,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是作者结合日常数学教学实践,从数学实验的理论和实践设计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上分析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相对传统教学而言的优点。运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相关访谈分析数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方式、数学课与专业课学习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在五年制高职开展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1、在高职校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本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从国内外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情况对数学实验进行了认识,从教改与课改的需要、学生学与教师教的需要阐述了在高职校进行数学实验教学和必要性。通过对超级画板软件的性能和特点的分析,阐述利用超级画板软件平台进行实验教学的可行性。2、分析了在高职校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实际教材中取了一些重点难点案例。在这些内容的教授上,借助于直观、动态的超级画板软件平台,从实际教学过程来说明数学实验给学生学习效果和今后专业学习带来的影响。3、开展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相关效果的实验以及测试。包括了开展准实验设计和问卷调查及访谈,来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习成绩、兴趣等方面的统计、研究和分析。还通过对本校数学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听取了对本研究的反馈和建议。4、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分析,结合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交流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可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实验进入课堂使数学教学过程发生了重要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法,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将一些涉及到的专业内容融入超级画板的数学实验中,让现在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今后的专业学习,从而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数学”。最后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和一些不足,并对在五年制高职开展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谭铮[9](2011)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视角审视》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已有很多成熟的理论观点和一些真知灼见,在实践上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但是,更加系统地、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仍然十分必要和重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进一步厘清国家、爱国、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涵义出发,对爱国主义教育概念进行深化分析,努力解决和消除一些错误的、模糊的认识观点等,具体涉及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化、爱政府教育等的关系,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好地将理性原则下的情感、人的本质需求和全面发展等结合起来: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警惕无政府主义、最小政府思潮的影响,应该处理好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应该注重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平衡。本文还从学术与生活、人文与科学、“伪”与“真”、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宏观与微观等多维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爱国主义教育,从问题出发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本文所探讨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方案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还不一定能够形成绝对的共识,但是,对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进行系统的、多视角的、问题域的分析本身却是绝对必要和重要的。或许这是本论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方凤玲[10](2010)在《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学生辅导员,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和牢固爱国主义精神,将专业学习同树立和实现远大人生目标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大学生具有思想新锐、思维多元、行为开放、个性张扬注重自我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他们面对突然开阔的知识视野和新时期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日益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价值彷徨和观念冲突,深入完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第一部分在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把握,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采用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方法、手段的宝贵经验。在对我国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重要启示予以探寻。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难点,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为提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对国外教育的借鉴,在对当前问题把握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教育渠道、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思考供参考。
二、在工科数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工科数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进行思政课程建设 |
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
三、基于精品课平台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学位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 |
(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进行思政教育 |
1. 在创新实践培训过程中利用实际案例融入思政元素。 |
2. 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
3. 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钻研精神。 |
(三)在线自主学习平台融入思政元素 |
四、注意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的度和量 |
五、结语 |
(2)H大学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2 H大学工科博士生的科研项目参与过程 |
2.1 灵活的纵向科研项目参与过程 |
2.2 拘泥的横向科研项目参与过程 |
2.3 充满挑战的探索性项目参与过程 |
3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 |
3.1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结构框架 |
3.2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运作 |
4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功能与冲突 |
4.1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基本功能 |
4.2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的运行冲突 |
4.3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运行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与对策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科博士生访谈提纲(仅供访谈时参考) |
附录2 博士生导师访谈提纲(仅供访谈时参考) |
附录3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
(3)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已有研究综述 |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
2.2 参考教材方面 |
2.3 相关人物研究 |
2.4 学术理论研究 |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
3.2 研究方法 |
3.2.1 传统文献学 |
3.2.2 口述史 |
4 论文框架 |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5.1 创新点 |
5.2 未尽事宜 |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
小结 |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
2.1.1.1 概述 |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
2.2.1 概述 |
壬子癸丑学制 |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西洋建筑史” |
建筑意匠学 |
美术学及其它 |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2.3.1 美学 |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
2.3.4 研究人员 |
代表人物 |
小结 |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
沈理源 |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梁思成 |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
3.2.5 其它 |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3.4.1 “建筑史”研究 |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
3.4.3 谱系学式研究 |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
3.4.5 建筑教育 |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
小结 |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2.1 院系合并 |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3.1 时代背景概述 |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
4.5.1 时代背景 |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小结 |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
5.1.2 教材丰富 |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
5.2.1.1 艺术性 |
5.2.1.2 社会性 |
5.2.1.3 普及性 |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
5.2.3 哲学思想层面 |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
5.3.1 《建筑师丛书》 |
5.3.2 《建筑理论译丛》 |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
5.4.2.2 研究特点 |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
5.4.3.5 视野宽广 |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的期刊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5)“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学术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
1.4.1 学术价值 |
1.4.2 学术创新 |
第2章 日本在“关东州”教育体系的建立 |
2.1 日本在“关东州”的教育背景 |
2.1.1 日本取代沙俄成为“关东州”的统治者 |
2.1.2 日本拟建造以“关东州”为核心的特殊殖民地 |
2.2 日本在“关东州”两种教育的形成 |
2.2.1 对中国人子弟的殖民奴化教育 |
2.2.2 对日本人子弟的殖民主义教育 |
2.3“关东州”的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法规 |
2.3.1 教育行政机构 |
2.3.2“关东州”的教育法规 |
2.4 教材的使用与编辑 |
2.5 日本人学校教材 |
2.6 中国人学校教材 |
第3章 小学教育 |
3.1 俄据时期的“关东州”学校教育概况 |
3.2 日本人的小学教育 |
3.2.1 日本人小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
3.2.2 《关东州小学校规则》的内容及其特点 |
3.2.3 《关东州小学校中国语加设规程》的公布 |
3.3 中国人的小学教育 |
3.3.1 公学堂教育 |
3.3.2 普通学堂教育 |
3.4 中日小学教育的差别 |
3.4.1 升学率 |
3.4.2 教育管理 |
3.4.3 教育方针 |
3.4.4 学制 |
3.4.5 师资任用 |
第4章 中学教育 |
4.1 日本人的男子中学教育 |
4.1.1 男子中学的教育情况 |
4.1.2 关东都督府中学校 |
4.2 日本人的女子中学教育 |
4.2.1 女子中学的教育情况 |
4.2.2 关东都督府高等女学校 |
4.3 中国人的男子中学教育 |
4.3.1 男子中学教育的背景 |
4.3.2 旅顺第二中学校 |
4.3.3 旅顺高等公学校 |
4.3.4 旅顺男子高等公学校 |
4.4 中国人的女子中学教育 |
4.5 中日中等教育的差别 |
4.5.1 教育管理 |
4.5.2 教育方针 |
4.5.3 学制及学校数量 |
第5章 职业教育 |
5.1 日本人的职业教育 |
5.1.1 职业教育概况 |
5.1.2 职业学校 |
5.2 中国人的职业教育 |
5.2.1 职业教育背景 |
5.2.2 职业学校 |
5.3 中日职业教育的差别 |
第6章 师范教育 |
6.1 师范教育的背景 |
6.2 日本人的师范教育 |
6.2.1 初期的教员情况 |
6.2.2 日本人教员的培养与任用 |
6.2.3 旅顺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教员培养部 |
6.3 中国人的师范教育 |
6.3.1 初期的中国人教员情况 |
6.3.2 公学堂的师范教育 |
6.3.3 旅顺师范学堂 |
6.3.4 各校的特点 |
第7章 大学教育 |
7.1“关东州”大学教育概况 |
7.2 日本人的专科教育 |
7.2.1 专科教育的背景 |
7.2.2 旅顺工科学堂的设置 |
7.2.3 《旅顺工科学堂规则》及其修改 |
7.2.4 教学、师资及学生情况 |
7.3 日本人的大学教育 |
7.3.1 旅顺工科学堂的升格 |
7.3.2 《旅顺工科大学学则》 |
7.3.3 课程设置及研究状况 |
7.3.4 大学的停办风波 |
7.3.5 学生状况 |
7.4 中国人的专科教育 |
7.4.1 关于中国学生招收与否的争议 |
7.4.2 旅顺高等学堂预科的设置 |
7.4.3 预科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状况 |
7.4.4 旅顺工科学堂附属预科的设置 |
7.5 中国人的大学教育 |
7.5.1 预科及预备科的设置 |
7.5.2 学生来源与毕业情况 |
第8章“关东州”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
8.1“关东州”差别教育的特点 |
8.1.1 教育行政机关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
8.1.2 实行“内地延长主义”向“现地适应主义”转变的教育体系 |
8.1.3 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教育 |
8.1.4 重视日本人子弟的中国语教育 |
8.1.5 普及中国人子弟的日语教育 |
8.2 实施差别教育造成的影响 |
8.2.1 教育主权的丧失对中国学生的危害 |
8.2.2 中国人学校教育体系的缺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浅析——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 |
二、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探索 |
(一)物理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 |
(二)数学课以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三、通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一)存在的问题 |
1.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 |
2. 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有限。 |
3. 有限的课时和条件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
(二)解决的对策 |
1. 更新观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
2. 提高素质,切实搞好实践教学。 |
3. 增加投入,保障开展实践教学。 |
(7)论德育视野下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概述 |
2.1 国防教育的理论内涵 |
2.2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 |
2.3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沿革 |
2.4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 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德育的关联 |
3.1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 |
3.1.1 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与目的体现德育大纲精神 |
3.1.2 高校国防教育的三种形式渗透在德育大纲的内容体系中 |
3.1.3 高校国防教育是贯彻执行《高校德育大纲》的一种有效载体 |
3.2 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具有突出的德育意义 |
3.2.1 有助于大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3.2.2 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
3.2.3 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以长征精神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3.2.4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3.3 普通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引导着国防教育的开展 |
3.3.1 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
3.3.2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综合素质 |
4 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工作融合前景展望 |
4.1 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促进“军味”校园文化建设 |
4.2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备力量 |
4.3 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建设 |
5 德育视野下加强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策略 |
5.1 提升国防意识 |
5.2 加大资金投入 |
5.3 加强法律保障 |
5.4 改进课程建设 |
5.5 完善管理体制 |
5.6 丰富教育内容 |
5.7 强化专业师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在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数学实验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目标 |
第2章 在高职开展超级画板数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相关概念 |
2.1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
2.2 对于数学实验的理解 |
2.3 动态几何的概念及特点 |
2.4 超级画板的特点和功能 |
2.5 超级画板与数学实验 |
第3章 开展超级画板数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开展超级画板数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
3.2 开展超级画板数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可行性 |
第4章 超级画板数学实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4.1 在代数方面的实验应用 |
4.2 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实验应用 |
4.3 在平面解析几何方面的实验应用 |
第5章 实验研究的设计、操作与调查访谈 |
5.1 实验设计 |
5.2 实验结果 |
5.3 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
5.4 与相关师生访谈 |
第6章 研究和调查访谈结果分析 |
6.1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6.2 在学习数学兴趣方面 |
6.3 在教与学上所带来的两个改变 |
6.4 对今后专业学习的影响 |
第7章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进行实验教学的建议 |
7.1 在高职校进行数学实验存在的不足 |
7.2 在高职校开展基于超级画板数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
第8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视角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革命导师、领袖人物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 |
1.2.2 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2 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研究 |
2.1 国家、爱国、教育与爱国教育 |
2.2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与教育的交集 |
2.3 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的深化启蒙 |
2.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教育 |
2.3.2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化 |
2.3.3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政府教育 |
2.3.4 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理性原则下的感情表露 |
2.3.5 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人的全面发展观 |
2.3.6 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人的本质需求 |
2.4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
2.4.1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注重与科学社会主义结合 |
2.4.2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警惕无政府主义、最小政府等思潮的攻击 |
2.4.3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处理好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
2.4.4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注重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平衡 |
3 多种理论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1 学术与生活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1.1 学术视角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3.1.2 生活视角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3.1.3 两种视角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3.2 人文与科学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3 "伪"与"真"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3.1 "伪"的出场 |
3.3.2 爱国主义教育视野下的"伪" |
3.3.3 "伪"的爱国使命 |
3.4 科学与意识形态性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4.1 科学性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3.4.2 意识形态性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3.4.3 两种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5 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5.1 宏观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5.2 微观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3.5.3 两种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4 问题视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4.1 问题分解:爱国主义教育细节领域的构想 |
4.2 问题特征:爱国主义教育的境遇分析 |
4.2.1 区域性特征明显 |
4.2.2 实践性特征突出 |
4.2.3 发展性特征存在 |
4.2.4 科学性特征内含 |
4.3 解答策略:破解爱国主义教育方程式 |
5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发生 |
5.1 理论意义 |
5.1.1 论解读价值 |
5.1.2 理论导向价值 |
5.1.3 理论发展价值 |
5.2 现实意义 |
5.2.1 思想强国"美"、学术强国"真"、道德强国"善"的价值体现 |
5.2.2 维系国家秩序的价值 |
5.2.3 实现社会协调价值 |
5.2.4 个人指导意义的发生 |
5.2.5 人与社会的"德"面发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分析 |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分析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分析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分析 |
二、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实现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根本要求 |
(三)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历史要求 |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
第二章 国外主要国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欧美国家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一)美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法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俄罗斯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亚洲国家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一)日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韩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专门化 |
(三)教育途径综合化和实践化 |
第三章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鲜明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 |
二、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创新性、连续性、长期性、针对性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时代感不明 |
(三)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操作性与现实性不强 |
(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当 |
三、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探析 |
(一)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冲击 |
(二)当前社会不良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
(三)新闻媒体错误导向引起大学生的思想混乱 |
(四)爱国主义教育本身的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四章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策 |
一、坚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一致性与一体性原则 |
(二)坚持实效性与针对性原则 |
(三)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原则 |
(四)坚持永恒性与时代性原则 |
二、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 |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
(二)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内教育课外教育相结合 |
(三)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育现实教育相结合 |
(四)爱国主义教育与自我教育情感教育相结合 |
三、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一)加强中国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荣誉感 |
(二)加强国情信念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
(三)加强当前世情教育,增强民族忧患感 |
(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增强民族积极感 |
四、优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 |
(一)培养和谐氛围 |
(二)丰富校园文化 |
(三)加强基地建设 |
(四)完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在工科数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马建军,王立君,张玉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2)
- [2]H大学基于科研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培养机制研究[D]. 徐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3]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5]“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D]. 李延坤. 吉林大学, 2016(03)
- [6]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浅析——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为例[J]. 张秀丽,刘家春,温亚芹. 黑河学刊, 2016(04)
- [7]论德育视野下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D]. 周开坦. 中南大学, 2013(05)
- [8]在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基于超级画板的动态几何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 刘览.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9]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视角审视[D]. 谭铮.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10]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方凤玲. 西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