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群体辩论教学模式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1](2018)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L即Like,点赞,C即Comment,评论,D即Debate,辩论。以下简称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或LCD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自媒体时代后的研究实践所得。论文以阐述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作为开端,从构建缘由入手,结合微博话语传播的特性,阐释了微博的教学价值。结合思政的特殊性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应自媒体时代特殊的话语传播特性所进行的积极改革。继而探讨了 LCD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构建LCD教学模式的原则。在分析了构建的缘由问题之后,论文针对LCD教学模式的概念,基本构成和运行进行系统阐释,同时进行了针对LCD教学模式的功能论证,从信息干预,课程教学和虚拟互动功能三个方面研究了微博LCD教学模式的诸多特点,为进一步探讨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和适应性问题打下基础。在思政课LCD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环节中,论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 LCD教学模式内容框架设计及运行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在运行数据的统计基础上,分别就LCD三大模块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与运行模块调试。结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被广泛采用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讨论了 LCD教学模式的辅助策略设计,包括慕课辅助策略,翻转课堂辅助策略以及专题讨论模式辅助策略。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针对LCD教学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和实践反思所做的研究。通过确定模式运行评价的意义和原则,运行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来分析LCD教学模式运行评价的结果。针对三年的教育模式理论建构和教学模式实践操作的反思部分,论文从探讨模式内运行的概况和模式外桥接的可能性入手,展望了下一个阶段教学模式的推广。经过对微博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平台局限性分析之后,论文最后阐述了LCD教学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化发展方向。经过三个学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LCD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从模式构建、模式运行到模式评价三位一体的较为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之中。
李芳[2](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文中提出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有了较高的科学化水平,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仍然是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性质的课程,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然而教学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是什么。一是分析科学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指什么。将教学方法放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科学运用和科学创新。二是认识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该类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这使它的实际地位与它被赋予的使命不相符合,迫切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同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三要明确该类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其次,分析该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化到了什么程度,下一步有什么新要求。一是回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历史,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教学理念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多种方式相结合。总结历史经验,得出中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能推进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转变教学理念是思想基础;自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手段。最后分析新的历史条件对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提出针对性的新要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提出的现代化新要求。再次,分析如何进行科学化的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度分析,一是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即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教学环境条件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将其分为三大课堂,即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第二课堂,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互联网+”课堂,在每一类型课堂下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各高校都有了一些新的做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容易使教学方法创新走入误区。为避免走入误区,就要确立科学创新的原则,寻找科学创新的方式,建立科学创新的保障。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推进科学化进程。
李向勤[3](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刘兴璀[4](2018)在《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育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的美国高校如何造就一批适应技术发展、市场自由、政治民主的高素质人才,这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搜集、访问调查、历史归纳、案例分析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以及方法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完整的研讨,力求在真实还原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原则,植根于美国特有的文化状况、政治制度和民族特点,剖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推理,以求对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合理借鉴。梳理美国建国以来240年的高校发展历史,其德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不断的质疑和再质疑的进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开放的体系。建国初期美国高校的德育方法继承了殖民地时期9所教派学院的宗教德育方法色彩,但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宗教教派的内部分化,单调的宗教方法严重阻碍了统治阶级倡导民主、共和、爱国的道德价值取向,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改革与宗教德育方法的有限度的调整在不断的冲突、调和中并存。直到19世纪,随着对人的智力的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实用哲学的出现,德育方法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世俗主义与宗教主义的论争演变成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之间的斗争,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方法、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和基于实用哲学的经验性方法构成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科学理性的框架。这种理性方法体系基本满足了美国精英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更多地追求以生活为目的的教育,高校德育方法领域的正规方法逐渐弱化,高校德育效果降低,乃至发生学生运动,直到7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开始进行道德的反思,力图恢复和重建高校德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特色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任何一种主导的德育方法理论或实践都难以满足需要,多元开放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展现了一个高效运行的高校德育方法领域。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为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支撑着每一历史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变革的主导;人本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阐释人的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体现人在道德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提供了高校德育方法构建的人性论基础;而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主义的立场、自然主义的原则、工具主义的价值,奠定了德育的实用价值取向。在这三种理论来源基础之上,美国高校德育领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德育方法理论流派。比较典型的就是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和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流派,这些流派内部又涌现了各具特征的理论派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德育方法理论发展的特征。如进步德育方法理论将德育教学与社区、事务、服务和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德育方法的覆盖面,也有效解决解决了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强调“道德两难问题”、“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肯定了人自身的思维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致力于“评价”和“价值澄清”过程,通过价值教育活动策略以及具体操作方式的设计,澄清个人的道德价值观。这是三种德育方法理论立足于全面主义德育的立场,是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积极倡导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在道德学习中要发扬个性,通过学生自我的积极探讨来获取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关怀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建立在“关怀”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这两种德育方法理论充分显示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坚持人本主义的德育理念。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则强调知识路径的德育教学;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将完善人格的要素作为内容进行传授,体现了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显着特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恢复和重建的效果就是涌现了大量的高校德育方法主张,用以指导和变革高校德育具体方法的实施,尤其是近40年以来,美国高校德育专家和倡导者一直积极探索指导有效德育教学的方法,也探索出了众多的成果。例如在高校德育课堂直接教学方法方面,有道德问题论证法、探究教学法、理解性教学法、批判教学法、多元文化教学法等;在高校德育的间接学习法方面,有服务-学习法、联通主义学习法、分散式学习法、科研规范结构等;还有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倡导者提出的整合教学方法,如宽阔学习经验法、整合的学术法、跨学科学习法以及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等。这些有关高校德育方法的主张,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高校德育功能的认识,而且确立了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德育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理论付诸实践,不仅能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够真正促进目标的实现。在高校德育方法主张下的高校德育方法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形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德育方法呈现各具特色、多彩缤纷的局面。但总体上离不开以讨论、讲授、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以网络、科研、服务体验、文化熏陶为主的日常德育方法两种形式。每一种方法都在不同的高校中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如讨论法中有新生研讨会、小班讨论、大班分组讨论;讲授包括互动式讲授、办公室时间、校园励志演讲等;渗透教学方法包括“课程串”、跨学科课程等;网络育德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放课程、MOOC等;科研育德法如伦理研究、研究伦理、绿色实验室运动、学术诚信教育等;实践育德法包括慈善服务、周末活动等;校园文化育德法如关怀社区、宗教文化、海外游学等,由此体现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多元开放的特征。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全面的德育方法体系,形成开放多样的德育方法实践模式,而且注重采用最新技术更新方法系统,保持其先进性;同时,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方法发展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弊端,忽视了其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产生反面道德影响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缺陷,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课堂,融合直接德育课、德育渗透课以及各种跨学科德育课,推进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等,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高筱卉[5](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石金田[6](2019)在《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当今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进一步加快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又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更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实习的经历,发现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流于形式、教师缺乏对学生指导等。因此,本文以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为研究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笔者将论文主体内容分为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本章阐述了国内外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四种类型以及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并对合作学习的要素进行了介绍,让教育者更了解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本章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等三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阐述,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介绍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是合作学习具体实施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章具体介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小组的建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的任务、合作小组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等四方面内容。第四部分介绍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了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选取了问题探究式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辩论式合作学习、竞赛式合作学习等几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对其实施流程和应用策略展开了详细介绍。合作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独特的应用价值。笔者希望本篇论文为广大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董前程[7](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教学的实效性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意识。但是当前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导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养、道德规范,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确保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抽样调查法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现状及相关理论,包括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辨证深入地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并通过制发调查问卷,深刻剖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其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也逐渐影响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运行与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在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需求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要注重实践教学,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在正确认知当前的社会现实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时,要坚持整体性、针对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基本原则。本文在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其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并积极借鉴全国各高校思政课教学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经验,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即要突出素养导向、课题导向和合作导向三个教学导向,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时事热点和地方教育资源三种教学资源,拓宽理论社团、实践基地、校园网络三个教学载体,推进教学模式链条化、网格化、立体化三项改革。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健全完善组织、物质、师资保障机制,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运行。
刘颖[8](2019)在《社会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学政治课程进入全新的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中学生培养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心由对知识的灌输转移到对能力的培育、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将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重要考核标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以造就具备法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政治课程更新为《道德与法治》课,其课程教学突出了法治意识培养。为适应这一变化,就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导入生活化的场景和团队协作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法治素养的实效性上发挥作用。而这正与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相切合,这一模式要求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并要求教师和课堂组织都具有灵活性,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考并解决社会法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社会型教学模式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能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推进学生从接受基本法治知识向养成基本法治意识的深化。本研究拟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目标重心转移着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模式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标所存在偏离现象;并针对上述问题,在探索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策略的基础上,具体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见习、实习活动以及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并对社会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初中生法治意识上的教学应用效果加以评价和分析,还就其具体应用的环节方面进一步提出值得改进的地方。
乔丹璇[9](2020)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STEM课程分析框架构建及案例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ESD)理念优化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已成为研究焦点。然而,ESD融入STEM课程有何特点,如何从ESD视角构建中小学STEM课程分析框架,目前鲜有研究。据此,本论文聚焦“ESD视角下STEM课程教学原则是什么”“如何构建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当前优秀的STEM课程内容和实施上主要关注哪些ESD要素”三个问题。本研究通过六个章节展开,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ESD融入STEM课程的可行性,总结出ESD视角下STEM课程教学原则和应有的ESD理念要素,据此初步构建了《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随后,笔者借鉴德尔菲法,三次邀请专家小组对《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内容、结构的科学性进行审议,研究通过结构化编制框架、专家咨询、预测试以及多位研究者共同编码等措施保障工具的效度;最后,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运用分析框架对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四个知名的ESD融入STEM课程的案例文本进行编码,挖掘各课程案例中所包含的ESD理念要素特征,把握优秀的课程案例内容、教学模式、包含的ESD要素及其意义。研究发现,构建的《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具有合理性,可用于从微观层面分析STEM课程方案包含的ESD理念特点,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本分析发现,四个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的共性在于,课程目标上促进学生社会化和自主思考;课程内容上涉及环境、社会、经济领域的系统化问题;课程实施上将STEM教学模式和ESD理念相融合;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据此,本研究提出建议,教育工作者可应用《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分析中小学STEM课程案例特点;应借鉴优秀课程经验,将ESD理念融入STEM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多元学习支架,提倡多维方法教学;应关注价值观教学内容和策略,持之以恒地施加教育影响;应争取社区、机构等全系统支持,深入社区开展教学。
黄凯[10](2017)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应用探讨》文中提出“辩论”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一路走来,自古以来“能言善辩”是衡量一个人聪明智慧的重要指标。辩论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的荀子、墨子、晏婴、邹忌、端木赐等着名学者或大臣,在劝谏君王、外交活动、化解困境中广泛采用了有理有据的辩论;甚至出现辨士这种职业,张仪、苏秦、蒯通、郦食其等在激荡的时代中纵横捭阖,往往凭寥寥数句就能拯救一国于危亡、化解刀兵于无形。将辩论活动于教学结合,国外较早的研究者是日本学者佐长健司,在《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2期《论社会科辩论式教学中反驳的指导方式》一文介绍:日本社会科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始于1990年前后。当初的辩论活动并不是通过行政力量,而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得以推进的。因为辩论使学生必须拥有自己的主张,自主地展开讨论,探索课程热点、关注社会本质问题。就这样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显现出巨大的活力。如今不仅在日本,辩论式教学不仅得到积极推广,新加坡对于辩论活动引入课堂,也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辩论赛风靡一时,能言善辩者,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己任,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呈现了多维度下同一问题的不同属性,启迪了人们的思想。然而,全国高校对于辩论赛的热情没有转化为对于“辩论式教学”的进一步深度研究,尤其是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辩论式教学的研究亟需补充和完善。论文基于这个原因进行发掘探究,即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路径探讨,将辩论式教学与新课改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神相结合并进行深入发掘,探索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论文围绕辩论式教学的中心问题,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即导论部分。论文阐述了辩论式教学的缘起及现状,介绍了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关于辩论的思想及功能。比如:古希腊先贤柏拉图把辩论术定义为用论据赢得人心的一种普遍性艺术,亚里士多德进一步阐述了辩论的四种功能。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及实习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行“辩论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辩论的文章和思想政治课的论文虽然很多,但是研究“辩论式教学”的相对较少,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对辩论式教学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更少,由此找出本文的研究点。这对于深入研究辩论式教学、丰富辩论式教学理论并实现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乃至文科课堂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论文还指出了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了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辩论学和辩论式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辩论学溯源、辩论式教学的溯源和定义,辩论式教学与辩论赛的区别,辩论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等。介绍了辩论学对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的巨大影响力,比如秦国推行连横策略及苏秦合纵五国攻秦的着名事例。论文介绍了辩论学自古及今的发展演进过程以及对现代社会各行业、各学科领域的深刻影响。比如当今国内外的辩论赛、法庭辩论、议会辩论、公共政策参与辩论、选举辩论、校园辩论等等。辩论学的不断发展与演进,已经涉及到逻辑学、语言学、演讲学、口才学、修辞学、美学、传播学、心理学,当然也与辩论式教学息息相关。第三部分,即辩论式教学思想及方法探讨。主要研究了辩论式教学的总体原则及设计理念,比如:人人都有参与辩论的机会平等原则,这符合教育的本质。辩论式教学的设计理念应体现新一轮课改的精神,也应体现辩论的特点、体现开放式课堂的特点,因此应该是一种互动式教学、生成性教学、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论文还提出了辩题的选择原则,分析了传统辩论式教学模式的形式及特点。结合以上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论文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EX型自由辩论教学模式,该模式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给出了该模式的详细流程。第四部分,即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根据以上理论与方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际内容进行EX型自由辩论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EX型自由辩论教学模式,融合了俄勒冈模式、新加坡模式及AB剧自由辩论模式的优点,很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设有裁判1人、观察员4-6人,每组选手10或20人左右。教学过程分为攻辩阶段、自由论述阶段及总结点评阶段。全程裁判员、主持人与观察员角色不能变换;但是在攻辩阶段,除了每组四位辩手以外的参与者可以异动,即可以通过观察攻辩阶段的观点交锋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从这组移动到另一组去,这有助于学生在辩论教学中观察、思考并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另外,尝试设计了一种师生互辩的简单易行的教学活动,作为辩论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本人在桂林中学的教学实习过程中运用这个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潜力,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普遍好评。第五部分为研究的结语与展望。对论文研究内容做出总结,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重点及方法做出前瞻性的展望。
二、课堂群体辩论教学模式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堂群体辩论教学模式谈(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构建缘由 |
一、微博的传播特征及其教学价值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 |
三、微博教学与其他网络教学载体优势比较 |
第二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三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
一、即时性原则 |
二、精准性原则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四、开放性原则 |
小结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 |
一、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
二、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
三、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运行 |
第二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功能 |
一、信息干预功能 |
二、课程教学辅助功能 |
三、虚拟现实互动功能 |
第三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优势与适用性 |
一、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优势 |
二、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适用性 |
小结 |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微博LCD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
第一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内容设计 |
一、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体系 |
二、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数据采集 |
第二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分模块运行数据分析 |
一、L模块的设计策略及运行数据分析 |
二、C模块的数据分析及精准引导策略 |
三、D模块的课堂操控及运行数据库构建策略 |
第三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辅助策略设计 |
一、慕课辅助策略 |
二、翻转课堂辅助策略 |
三、专题讨论模式辅助策略 |
小结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运行评价 |
第一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
一、评价的意义 |
二、评价的原则 |
第二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评价程序与方法 |
一、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评价程序 |
二、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
第三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评价结果分析 |
一、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教学适应性分析 |
二、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的可操作性分析 |
三、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效可控性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反思 |
第一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运行的阶段性回顾 |
一、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内的运行与初期限制 |
二、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外的桥接与中期瓶颈 |
三、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工作展望 |
第二节 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平台局限性 |
一、微博圈子的相对封闭性 |
二、微博领域的过度娱乐化 |
三、微博运营的商业化操作 |
第三节 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的优化发展方向 |
一、强化思政课微博LCD教学模式对于自媒体领域的影响力 |
二、拓展自媒体平台高校教师和学生意见领袖的个人影响力 |
三、常态化自媒体平台辅导员的联动互助与大学生虚拟生存实时动态监测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解读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概念解析 |
(一) 方法科学化 |
(二) 教学方法科学化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一)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
(二) 遵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三) 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发展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回顾 |
(一) 教学理念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 |
(二) 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三) 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多种方式相结合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经验总结 |
(一) 中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
(二)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力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
(三) 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思想基础 |
(四) 自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手段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新要求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新要求 |
(三) 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了现代化的新要求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知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感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为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一) 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二)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三、依据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 根据大学生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
(二)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 根据大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教学方法 |
四、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一)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的特殊性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二)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点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五、依据环境和条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专题式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二) 讲授法的科学运用 |
(三) 互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三) 自主型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二) 科学运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三、“互联网+”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概念辨析 |
(二)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 |
一、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状况 |
(一) 各高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果 |
(二)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防止走入误区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原则 |
(一) 实效性原则 |
(二) 时代性原则 |
(三) 整合性原则 |
(四) 可行性原则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方式 |
(一) 在批判与继承基础上推陈出新 |
(二) 在引入和借鉴过程中不断创新 |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实现方法的科学创新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基本保证 |
(一) 加强领导,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正确方向 |
(二) 以现代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
(三) 以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创新 |
(四) 以创新型教学行为模式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进程 |
一、建国初期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变革 |
(一) 高校世俗德育方法的萌芽 |
(二) 宗教德育方法有限度的调整 |
二、19世纪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确立 |
(一) 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二) 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 基于实用价值的经验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二战之后高校德育方法的曲折发展 |
(一) 战后大学正规德育方法的弱化 |
(二) 60年代学生运动与高校德育方法系统的崩溃 |
(三) 70-80年代高校德育方法的恢复与重建 |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德育方法的多元发展 |
(一) 高校特色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二) 高校国际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三) 高校市场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四) 高校技术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理论渊源 |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影响 |
(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溯源 |
(二)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发展 |
二、人本主义的理论呼吁 |
(一) 存在主义的理论思考 |
(二) 个人主义的理论担当 |
三、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石 |
(一) 经验主义的理论立场 |
(二) 自然主义的理论原则 |
(三) 工具主义的理论张扬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 |
一、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进步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 |
(三) 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 |
二、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关怀德育方法理论 |
三、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 |
第五章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
一、直接德育方法 |
(一) 道德问题论证法 |
(二) 探究教学法 |
(三) 理解性教学法 |
(四) 批判教学法 |
(五) 多元文化教学法 |
二、间接德育方法 |
(一) 服务-学习法 |
(二) 联通主义学习法 |
(三) 科研规范结构 |
三、整合德育方法 |
(一) 宽阔学习经验法 |
(二) 整合学术法 |
(三) 跨学科学习法 |
(四) 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美国高校课堂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研讨模式 |
(二) 讲授模式 |
(三) 渗透模式 |
二、美国高校日常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网络育德模式 |
(二) 科研育德模式 |
(三) 实践活动育德模式 |
(四) 校园文化育德模式 |
第七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与启示 |
一、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 |
(一) 合理性 |
(二) 局限性 |
二、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构建大德育课堂 |
(二)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 |
(三) 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和主题 |
1.2 现状和不足 |
1.3 范围和角度 |
1.4 设想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结果和意义 |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
2.1 术语 |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3 SC教学设计模式 |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
3.2 通用模式 |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
3.6 总结 |
4 SC大学教学方法 |
4.1 问题与方法 |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
4.4 合作学习方法 |
4.5 通识学习方法 |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
4.7 积极讲座法 |
5 简要总结 |
5.1 背景与目标 |
5.2 理论与方法 |
5.3 基本内容 |
5.4 主要创新 |
5.5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
(6)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第1章 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1.1 合作学习及其相关概念 |
1.1.1 合作学习的概念 |
1.1.2 合作学习的分类 |
1.2 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
1.2.1 群体动力理论 |
1.2.2 建构主义理论 |
1.2.3 社会互赖和需要层次理论 |
1.2.4 发展理论 |
1.3 合作学习的要素 |
1.3.1 建立积极互赖 |
1.3.2 明确个体责任,实现机会均等 |
1.3.3 掌握社交技能,直面积极互动 |
第2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
2.1.1 合作学习在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
2.1.2 合作学习在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2.1.3 合作学习在评价阶段存在的问题 |
2.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
2.2.1 学生原因剖析 |
2.2.2 教师原因剖析 |
2.2.3 其他方面原因剖析 |
第3章 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 |
3.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小组的建构 |
3.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小组的建构原则 |
3.1.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小组的确定 |
3.2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
3.2.1 创设氛围,引导探究 |
3.2.2 积极引导,合作监督 |
3.3 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小组中的任务 |
3.3.1 积极参与,勇担责任 |
3.3.2 合作探究,注重反思 |
3.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
3.4.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 |
3.4.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
第4章 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1 问题探究式合作学习 |
4.1.1 问题探究式合作学习的组织流程 |
4.1.2 问题探究式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
4.2 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 |
4.2.1 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
4.2.2 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的措施 |
4.3 辩论式合作学习 |
4.3.1 辩论式合作学习的实施计划 |
4.3.2 辩论式合作学习的应用方法 |
4.4 竞赛式合作学习 |
4.4.1 竞赛式合作学习的设计方案 |
4.4.2 竞赛式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教学模式的内涵 |
2.1.1 教学模式的概念 |
2.1.2 教学模式的结构 |
2.1.3 教学模式的特点 |
2.1.4 教学模式的功能 |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主体间性理论 |
2.3.4 教育学的情境学习理论 |
2.3.5 教育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3.1 调研方法 |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 |
3.2.1 教学模式形式日益多样化 |
3.2.2 教学模式逐渐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 |
3.2.3 教学模式逐渐注重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 |
3.2.4 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逐渐健全 |
3.2.5 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逐渐完善 |
3.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整体上效果不太理想,存在固化、同质化的现象 |
3.3.2 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
3.3.3 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
3.3.4 教学评价不尽如人意 |
3.4 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运行的因素 |
3.4.1 教学导向不够突出 |
3.4.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强 |
3.4.3 教学载体运用比较单一 |
3.4.4 理论与实践脱节 |
3.4.5 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
4.1.1 坚持党的领导 |
4.1.2 坚持德育为先 |
4.1.3 坚持以学生为本 |
4.1.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4.1.5 坚持与时俱进 |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1 整体性 |
4.2.2 针对性 |
4.2.3 主体间性 |
4.2.4 实践性 |
4.2.5 开放性 |
4.3 本章小结 |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
5.1 突出“三个导向” |
5.1.1 突出素养导向教学 |
5.1.2 突出课题导向教学 |
5.1.3 突出合作导向教学 |
5.2 挖掘“三种资源” |
5.2.1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
5.2.2 挖掘时事热点资源 |
5.2.3 挖掘地方教育资源 |
5.3 拓展“三个载体” |
5.3.1 拓展理论社团载体 |
5.3.2 拓展实践基地载体 |
5.3.3 拓展校园网络载体 |
5.4 推进“三项改革” |
5.4.1 推进教学模式链条化改革 |
5.4.2 推进教学模式网格化改革 |
5.4.3 推进教学模式立体化改革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机制 |
6.1 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
6.1.1 确立校领导负责机制 |
6.1.2 设立完善专门的教学机构 |
6.1.3 成立高效的专业指导机构 |
6.1.4 建立教学运行长效机制 |
6.2 完善师资保障机制 |
6.2.1 提高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认识 |
6.2.2 加强师资选聘和培训 |
6.2.3 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
6.3 加强物质保障机制 |
6.3.1 加大基本设施、设备建设 |
6.3.2 加强教学改革的研究经费投入 |
6.3.3 加强师资队伍经费投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社会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 |
1.1.2 新课标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 |
1.1.3 法治教育培养特点的要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
1.3.2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1.3.3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法治素养 |
1.4.2 法治意识 |
1.4.3 教学模式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局限性 |
2.1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
2.2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
2.2.1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
2.2.2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
2.2.3 目标—导控式教学模式 |
2.3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新要求 |
2.3.1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 |
2.3.2 新课改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 |
2.4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现有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
2.4.1 局限性的表现形式 |
2.4.2 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
2.4.3 局限性的解决思路—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尝试 |
第3章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及一般策略 |
3.1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3.1.1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2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 |
3.1.3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
3.2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一般策略 |
3.2.1 建立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
3.2.2 创造同辈群体学习氛围 |
3.2.3 关注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
第4章 社会型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与应用改进 |
4.1 社会型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的课前准备 |
4.1.1 .知识储备分析 |
4.1.2 合作性训练 |
4.1.3 师生准备 |
4.1.4 教学设计 |
4.2 社会型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的课堂教学过程 |
4.3 具体应用的效果分析、评价 |
4.3.1 综合性评价 |
4.3.2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实效性评价 |
4.3.3 在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具体应用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4 在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具体应用上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STEM课程分析框架构建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ESD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 |
一、ESD的理论内涵与价值 |
二、ESD课程特点和实施途径 |
三、ESD教学模式和活动类型 |
四、ESD融入STEM教育国家/区域实践及研究不足 |
第二节 STEM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 |
一、STEM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二、整合STEM课程目标和课程模式 |
三、整合STEM教学模式 |
第三节 ESD理念融入STEM教育可行性分析 |
一、STEM教育目的、特征等与ESD理念不谋而合 |
二、STEM课程为ESD理念落实提供了实现途径 |
三、ESD理念为STEM课程增添人文素养维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情境学习理论 |
三、科学发展观理论 |
四、有效教学理论 |
五、本研究对上述理论观点的具体运用 |
第二节 ESD视角下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一、ESD融入STEM课程的教学原则归纳 |
二、《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开发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修订 |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框架的迭代修订 |
一、《分析框架(Ⅰ)》的试测与修订 |
二、《分析框架(Ⅱ)》的试测与修订 |
三、《分析框架(Ⅲ)》的应用与修订 |
第四节 研究质量的保障措施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分案例数据采集与分析 |
一、美国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 |
二、中国香港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 |
三、四个课程案例整体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具有合理性 |
二、课程目标上促进学生社会化和自主思考 |
三、课程内容上涉及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化问题 |
四、课程实施上将STEM教学模式和ESD理念相融合 |
五、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应将ESD理念融入STEM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
二、提供多元学习支架,提倡多维方法教学 |
三、应关注价值观教学内容和策略,持之以恒施加影响 |
四、应争取社区、机构等全系统支持,深入社区开展教学 |
第三节 研究创新、局限及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 文献综述 |
(三)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辩论式教学理论概述 |
(一) 辩论学的理论与实践溯源 |
(二) 辩论式教学的理论溯源 |
(三) 辩论式教学的定义 |
(四) 辩论式教学与辩论赛的区别 |
(五) 辩论式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区别 |
三、辩论式教学思想及方法探讨 |
(一)辩论式教学的总体原则 |
(二) 辩论式教学的设计理念 |
(三) 辩题的选择原则及途径 |
(四) 传统的辩论式教学模式 |
(五) EX型自由辩论教学模式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一) 实施辩论式教学生生互辩的活动设计 |
(二) 实施辩论式教学师生互辩的活动设计 |
五、结语与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回顾与结论 |
(二) 后续的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课堂群体辩论教学模式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研究[D]. 张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9)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D]. 李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D]. 刘兴璀. 武汉大学, 2018(01)
- [5]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石金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 董前程.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8]社会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应用[D]. 刘颖.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9]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STEM课程分析框架构建及案例分析[D]. 乔丹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应用探讨[D]. 黄凯.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