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教育”理论与解放区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盈琪[1](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耀宏[2](2011)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伴随着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此,我们把这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党自身也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对象。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其领导的宣传教育专门机构来组织和实施,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来自于党、政、军、群等各级团体机关中从事理论宣传教育的骨干分子,以及经过党的专门教育培养或革命改造的知识分子,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大都具有留学日本、法国、苏联等国高等学府的经历、受过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训练的经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工农群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人民军队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关键,工农群众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对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成功路子,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业余教育为支撑,以日常教育为基本着力点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和指导的,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拓展。总体来讲,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对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始终紧密联系民主革命的斗争实际、紧密联系各革命根据地生产建设实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身实际,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为民主革命服务、为解放区的生产建设服务、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服务。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综合运用语言灌输、文字灌输等灌输方法,运用民主讨论、自我学习、典型示范等自主教育方法和整党整风运动方法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范围,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思想理论教育质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斗争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始终坚持把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阶级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把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遵循思想理论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而开展工作的,这些基本规律是: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其基本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和规律,为当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为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掌控,为我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吴媛媛[3](2014)在《红星照耀童年 ——1927-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运动研究》文中指出儿童运动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偶然,而是自清末危机以来革命形势渐变推演的历史迫然。在“亡国亡种”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儿童在中国的发现更带有挽救时局的意味。“父-子”之间的正统权力关系在思想层面上先后被重重摧毁,革命思潮将儿童雕琢成为一种激进的革命意象,喻示反叛古老与传统,创造新生和未来。最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阶级斗争来“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政治方案,使儿童从此不再仅仅作为一种革命意象而存在。无产儿童被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致认定为是一支能改造现实中国的真实阶级革命力量,儿童运动应运而生。儿童运动真正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肇始于苏维埃革命时期。在此期间,儿童运动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政策决议上虽历经调适波折,但终究还是为整个苏区儿童运动提供了规划和指引。儿童运动以共产儿童团为组织形式,它因承载革命、利益、教育与生活于一体而释放出强大的政治能量,是改造儿童、成人及乡土秩序的堡垒。儿童运动与学校教育也是在此期间开启其漫长的“协助”里程的,这不仅巩固了教育的阶级工具地位,而且还将儿童运动引入到学校教育,从而使学校成为“固着”儿童运动的理想场所。苏区儿童运动所承载的深厚党政期待,促使苏区儿童以无可挑剔的表现,来回答并回报党团的苦心经营。如果说土地革命铲除了乡土社会的传统经济基础,那么儿童则以其坚定的阶级立场、严明的组织纪律和果敢热烈的行动,撼动着乡土社会的礼俗秩序,儿童一跃而成为乡土中国的显要群体。抗日战争不但没有中断儿童运动的势头,反而为儿童运动继续扩大影响提供了机遇。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将儿童运动不断推向抗战前沿,儿童开始用其稚嫩的肩膀担负起民族道义与党政期待的双重使命。以抗日根据地为据点,儿童运动以“一锤定音”的政策转变,采取遍地开花的策略,将儿童组织进融抗战、利益、革命与生活于一身的抗日儿童团体,同样释放出强大的政治能量。陕甘宁边区是儿童运动的范本,通过严密的儿童团及少先队组织架构,和没有停止的“协助”运动,使儿童运动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密,小学校变成了儿童团。其它敌后根据地则直接将小学校作为儿童运动的支点和集散地,从而为保存战争环境中的儿童运动营造了壁垒。抗战时期的儿童运动在党、政、军的高度重视与通力合作下,不仅从规模上在各根据地呈现出浩荡之势,而且还使得儿童敌我意识分明、组织纪律严明并积极参与各种“运动”。儿童为守卫根据地而甘愿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充分证明为了保护更高的善而抗战的勇气,是不分年龄的,它就是一种天性。解放战争以自卫战争为旗帜,再次将儿童运动引入到与国民党及其政府决裂的道路上。虽然战争初期的儿童运动在整个青年运动舍留无定的状态下呈现出蛰伏之态,但随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被广泛实验与逐步确定,以“土改”为契机,儿童运动得以重整旗鼓,而投入到以“土改”、“生产”和“战争”为中心工作的浪潮中。解放区儿童运动主要以儿童团和少先队为组织形式,直到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儿童组织统一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此种双重局面才最终结束,从而奠定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运动的基本样貌。儿童团和少先队融解放、利益、革命与生活为一体,但在将小学校作为儿童运动的中心和主阵地的号召下,小学校成为了窥探儿童运动的主要“窗口”。同样,解放区儿童运动得到了儿童们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土改”翻身儿童身份的彻底转换,尤为突出地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亟待研究的深刻政治命题。儿童运动从未间断的态势,与儿童一直忠诚追随的态度,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当我们从全能主义政治理论的立场来回顾这部儿童革命史时,会发现儿童运动其实也是政治与儿童双向互选的结果,它就是一所改造现实的学校。
丁卯[4](2014)在《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解放区木刻是与中国革命的政治宣传史结合最为紧密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共为取得抗战胜利和夺取国家整体权力目标的重要宣传手段。这些作品成为“文艺武器”和宣传工具,被政治赋予了极强的宣传功能;尤其是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量出版发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作之后,不论是宣传主题和宣传策略,还是图像表现和故事叙事,都完整地体现出威权政治时期宣传工具的特征,具有服务于政治实用主义的宣传特性,最终作为新兴无产阶级国家艺术的典型“范式”,成为新中国美术的源头。本文强调在历史视域下进行解放区木刻研究,其重点在于探索解放区木刻的政治文化根源。既有对中国古代传统木刻与古代传统社会文化的历史分析,也有近代中国现代民主政治演变过程的映照。虽然解放区木刻表现为无产阶级新兴的艺术,从形态上是以反映现实斗争为目的的“现实主义”叙事形式出现,但在本质上,它依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的桎梏,因而并不具有现代性。笔者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木刻作品为研究样本,透过历史研究与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政治学、宣传学、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论证解放区木刻的政治宣传功能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共政治宣传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中国传统木刻与新兴木刻”是一个宏观的历史资源背景。主要论述作为无产阶级新兴艺术的解放区木刻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木刻印刷图像的传播,包括中国传统木刻、新兴木刻以及德国表现主义木刻。其中也涉及权力与伦理教化、技术复制与图式传播、新兴木刻与西方木刻的传播等。下编“解放区木刻研究”为论文正文的核心部分,内容涉及陕甘宁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与解放区木刻的内在关联性和潜在的影响;其中集中论述了艺术创作与政治宣传的关系;张闻天的文艺思想对解放区木刻早期形态的影响;鲁艺教育方针如何从正规化、专业化的要求出发,继而走向政治宣传教育体制。党的文艺方针作为指导思想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发挥作用,体现在与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服务,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木刻作品。由政治命题引导出的“大众化”和“民族化”,关涉解放区木刻研究中许多方面的问题,而作者的政治身份也决定了解放区木刻的政治属性。他们必须服从党的组织纪律,执行并服务于党的方针政策,这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灵魂清洁”,贯彻《讲话》精神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成果。因而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解放区木刻,其教学、创作和传播活动,都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宣传艺术行为。透过以政治宣传为艺术目的的解放区木刻研究,笔者只是期望提供有关解放区木刻研究的不同范畴与省思空间,以弥补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林木[5](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表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城市先后解放,中国共产党陆续接管和改造这些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初次探索,其不仅是巩固革命成果与支援前线战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建立民主政权的关键问题,因而意义重大。沈阳作为东北最大城市,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工业经济发达与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性强。因此,论文研究1948-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思想,总结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城市的一般规律;实践上有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首先,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其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准备,并梳理其具体过程;最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成效与经验,并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另一方面结合沈阳具体实际,批判继承已有东北城市接管经验,并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即近代沈阳城市管理经验和苏美城市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对沈阳政权、经济、文化、市政和社会系统分别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取得显着成效,为人民带来福祉,证明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能打破旧世界,还能创造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更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对当前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给以启迪。
郭莉娜[6](2017)在《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文中提出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在争取民族解放、民主发展的艰苦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教育经历了从国防教育到全面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再到普通教育改革三个阶段。其中中等教育,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作用。要了解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进程,具体研究不同地区近代中等教育的发展史,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山东的独特文化传统,抗战前的中等教育又有一定的基础,因战争的残酷程度又表现得尤为剧烈,所以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教育的发展又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特征。考察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全面系统考察了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首先,从背景入手,简单的介绍了抗战前(1928—1937)山东的中等教育发展状况,并且从它的教育学制概况、教育措施、教学效果、教育概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简要介绍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中等教育发展背景和机构,结合当时残酷的战争背景,教育的特殊性,对当时的实施机构作深入的剖析。再次,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所以从这几种教育类型的学校创建情况、教育方针政策、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育效果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最后,将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与其他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作一比较,总结归纳出这两个时期中等教育的改革趋势、教育特点、利弊得失。重点突出对当代的教育启示和借鉴意义。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是从国防教育到普通教育的转型期。试图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各实施教育机构制定的有关中等教育法令、法规的分析,从而对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中等教育学制、所设学校情况、教学效果、师资问题、教育经费状况等进行学术考察,结合典型案例对其中的利弊得失做归纳总结,进而力图还原这两个特殊时期山东中等教育的原貌。
石玉[7](2013)在《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革命根据地将党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生的总体理解和把握熔铸在教科书当中,以此传播共产主义理想,启迪千百万民众。全文从教科书编撰“历史语境”“基本情况”“文本特征”三个层次考察根据地教科书。以教科书在以上三层次的特点为依据划分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发展阶段,并在每个发展阶段中结合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分析革命根据地教科书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与变迁、功能与影响。全文分七个部分:“导论”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梳理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教科书两方面的已有研究。该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起点、研究思路以及整体架构。“第一章”讨论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1927-1937)。中央苏区时期极其不稳定的教育局面是教科书编撰的背景。这导致教科书编撰未走向常规化的轨道,成套的学科教科书较少,以读物、常识、识字、游艺等类型为主。在文本特征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原创性。具体有主题选材和结构体例单一、叙述风格成人化的鲜明特征。“第二章”讨论抗日战争初期的教科书(1937-1942)。抗日战争初期确立教育全面为抗日服务,以及迅速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是教科书的编撰背景。虽然有严重的课本缺乏问题,但也促使教科书编撰走向正规化。教科书在主题选材上上突破了政治和生活的单一主题,大量加入学科知识,在编撰形式上引入了教学设计。“第三章”讨论抗日战争后期的教科书(1942-1946)。抗日战争后期确立了教育应与“实际”结合的基本方针,停止了教育正规化的建设。这一时期,教科书缺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编出了系统的以“学科混编”为主的教科书。教科书在内容主题上删除了“城市”,选材彻底本土化,在编撰形式上去除“儿童化”等形式,强调本土特征。“第四章”讨论解放战争时期的教科书(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为进入城市服务,建立正规化的教育被再次提出。该时期编出以“学科分编”为主的教科书。教科书内容主题上突破本土化特征,增加了“城市”题材,在编撰形式上强调学科规律。“第五章”讨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典型特征。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体现出政治面向和农村面向两大典型;教科书的政治面向体现出根据地教科书在不同时期宣传党的政策和党的领导人,服从战争的需要的特点;教科书的农村面向体现出教科书重视农村生产知识和农村常识的特点。“余论”揭示根据地教科书在根据地社会中产生的政治鼓动作用以及对1949年后中国教育的塑形作用。
陈磊[8](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是苏联模式的翻版,其中既有借鉴苏联的外来性成份,也有继承老解放区高等教育经验及接收旧中国高等教育传统而形成的本土性成份。尽管在院校结构和教学制度上,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苏联模式的特点,但是在本质上延续的却是最初与苏联模式有着相同基础而后又与之平行式发展,建国后再被“正规化”的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初模式,是在1949—1965年间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就其可分解的关键要素而言,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对象、课程体系、教学制度、办学体制、宏观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类型结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为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这些关键要素作为考察的参照点,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内容的研究:首先,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即继承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改造并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支点,即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和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即初始阶段(1949—1951年),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1952—1956年),以转向学习苏联经验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1957—1965年),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考察可以看出,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经验是影响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表现在深层次方面,尤其体现在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上;而苏联经验只是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外在形式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在理清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第三章至第五章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以下述三个阶段所发生的教育改革事件呈现出来:1949—1951年,在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确立了为工农群众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并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引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而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制度,还对旧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接管与改造。除此之外,旧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952—1956年,转向学习苏联经验,形成了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的大学体制和以专业为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继而编译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虽然苏联经验的影响很大,但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模式却并没有被“摒弃”,因为在学习苏联的同时,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实行部门办学制度等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同样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1957-1965年,复归并进一步“正规化”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强调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主张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联合群众办理高等教育事业等。虽然在1961—1963年间,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但仍然可以看出这些调整还是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思想和经验为基础,力图建立一种革命的、劳动的、大众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突破苏联科层化、等级化、制度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最后,第六章则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基础,借鉴苏联和旧中国高等教育有用经验改革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在课程体系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制度方面,则是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将移植过来的苏联模式“本土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在办学体制上,只有国家办学这一种体制,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也是来自政府投资;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等教育部与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体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在类型结构方面,分综合大学、多科性工业大学、单科性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四种,并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在层次结构方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教育层次,并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一是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是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赵秋静[9](2010)在《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东北解放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基础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梳理,以明确东北解放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然后,详细梳理了在东北解放区我党对知识青年、在职干部、农民、职工、市民几个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条件、基本内容、主要方式,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目的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优良传统,并努力寻求这些优良传统与现时代的结合点,以期焕发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政治优势在新时期应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张霞[10](2014)在《民俗与政治的互动 ——解放区文学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链,解放区文学极大影响了当代文学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走向。不仅如此,解放区文学形成发展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战时中国文学地理格局中的重要一隅,从而具有了其他时代和地域文学不具备的特异性,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可堪深入挖掘的空间。科学深入地探究解放区文学的风貌和内涵,是理解和梳理中国现代文学格局构成和整体风貌不可回避的课题。近年来,对解放区文学的研究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纵深化发展的态势,但依然有“突”而不“破”之憾。其中原因之一来自研究视角的局限。为此,笔者试图在“民俗”与“政治”之间,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深化解放区的研究。本文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关系切入,考察民俗文化这一民众的“软控制”形式与“政治”芜杂、微妙的互动关系,探究解放区文学的诸种样态及其成因。论文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阐释本论文的问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首先,对“解放区文学”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概念厘定。这一时间和空间范围也是最能体现解放区文学主要风貌和形态的精髓所在。其次,详细分析和归纳了解放区文学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明确了解放区文学研究要想走向纵深,必须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切入到解放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和解放区作家的精神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民俗与政治的互动。以民俗学为视角贴近解放区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形态,对解放区文学做整体把握下的细节研究,还原解放区文学的日常生活本面。第一章主要探讨解放区文学与“民俗”的对话缘起——探讨二者之间的共生和同质关系,进而为解放区文学的民俗与政治交叉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点。作为战时文学地理和政治地理格局中的重要一脉,解放区文学从生态环境、命名方式、作家群体特征、文学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和意识形态色彩。中共在解放区的文艺政策上不断强调文艺反映生活为现实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了解放区文学的地域实指性,推动了民俗文化在解放区文学上的勃兴。第二章概括了民俗世界在解放区文学中的确立过程和表现形态。在整个文艺生成场的民俗特质渗透下,解放区文学一方面向民间倾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政治意识形态有意向民间突进,试图取得某种共谋关系,这种突进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使解放区文学显示出了独特性,但同时民间固有的自在性又不时从罅隙中抬头,显示出了民间的眼光,亦或者说,显示出了民间社会的天然的不同层面的民俗质素。这种交融挣扎的关系,使解放区文学民俗与政治的交叉研究不仅成为一种必要,而且具有了颇有意味的开拓性,也使得“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在复杂的历史力量整合下获得了新的面貌和生机。第三章通过挖掘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视角——“空间”和“场景”,来还原和分析解放区文学政治场域中的时代变迁和历史形态。民俗空间和场景既是指民俗事象存在的空间维度,显示了民俗活动的空间边界,又是民俗活动本身的一部分,是民俗事象和活动背后所指涉的精神虚拟空间,包含了民俗空间维度所投射出的民俗变异、民俗心理和民俗表征。解放区作家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加大了作品中人物生活空间和日常活动的场景化描述,通过场景化的叙述方式响应了上层号召,加强了解放区文学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促进解放区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的发展进程。解放区文学中体现出的“敏锐的地理感”,反映出了解放区作家对“空间”的倚重和解放区文学作品中“空间”巨大的存在感。在解放区文学的各类场景和空间描写发生的一幕幕民俗活动,反映了中国民间社会婚丧嫁娶、春种秋收、饮食居住、宗教信仰、方言土语等各个方面的风俗习惯和其背后隐含的政治、社会关系与文化变异。通过空间的泯灭新生或职能转变,政治符号系统以日常公共空间为中介嵌入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进而建构起农民崭新的自我观照和国家认同意识,从而实现了解放区乡村政治社会空间的建构和转型。第四章将“民俗仪式”作为解放区文学研究的关键词,考察“仪式”在解放区文学空间的展开形态和政治文化成因,以及就民俗仪式的表现而言,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乡土写实派文学在表现形态、内在旨归、展现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并探析异同背后投射出的政治文化变迁。通过对求雨、民间巫神仪式、婚庆仪式、祭祖仪式等这些民间常见仪式在解放区文学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分析,可以看出,民俗仪式的文学叙事功能不仅丰富了解放区文学的作品内容,而且作为叙事情节中的一环参与了对作品结构的搭建。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乡土写实派文学对民俗仪式的表现,既有共通,又有殊异。与“五四”时期的民俗社会作为观照,我们发现在解放区文学中更多出现的是民俗仪式的废弃、异化、新生,同时大量富涵意识形态隐喻意味的新仪式——“诉苦”、“批斗”、“公祭”等被时代催生,成为解放区文学区别于以往文学中民俗仪式描写的新景观。而新秧歌剧作为民俗仪式与时代政治联姻的最典型景观,体现了政治诉求下民俗仪式颇有意味的新旧形式和职能置换,勾勒出了一幅政治乌托邦式的民俗生活世界,取代了传统旧秧歌中男耕女织、人神共生、自在天成的民俗生活世界。第五章在对解放区文学现有民俗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将民俗学视野具化到解放区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赵树理其人其文的研究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农民色彩、深受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浸淫的一位作家,赵树理其人其文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气质。赵树理的民间立场与时代和政治导向遇合,碰撞出了璀璨的光芒,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大放异彩,在运用民间语言、民间思维对民间伦理、民间风俗、民众生活进行还原,营造原生态的民俗生活世界的同时,民间跳脱的生命力、民俗承载的民间力量也在经受着时代和政治的洗礼和重塑。总的来说,在解放区特殊的政治环境下,随着农民阶级和民众生活的被重视和推崇,民俗的发展呈现出了勃兴之势,民俗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得到了极大推进和繁荣。民俗和政治在解放区文学中既互相依存,彼此渗透,又试图打破共谋关系带给彼此的束缚,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它们共同参与了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直接影响了解放区文学的成因、风貌和形态,并且再现了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进入民间社会的过程,展现了民众日常生活和阶级—民族—国家的对接。民俗与政治的互动研究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我们切入到解放区文学真实可感的生活世界,而且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解放区文学对表现乡土社会民族国家意识构建的努力,进而反思政治、民间、文学三者之间的共处关系。
二、“生活教育”理论与解放区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教育”理论与解放区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
4.1.1 科学技术 |
4.1.2 军事工业 |
4.1.3 卫生医疗 |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
4.2.1 政治制度文化 |
4.2.2 军事制度文化 |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
4.3.1 创作文艺作品 |
4.3.2 新闻与出版 |
4.3.3 发展教育 |
4.3.4 建设文化场馆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 |
(一) 党创立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实践探索 |
(二) 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初步展开 |
(三) 干部学校和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有益尝试 |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 |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政策在革命危机中调整转变 |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基本制度的确立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在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 |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体系在抗战中日趋完善 |
(二)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巩固解放区的斗争中不断创新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随着抗战胜利而走向成熟 |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抗战胜利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新任务 |
(二) 自卫战争和土地改革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中继续发展 |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
一、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 |
(一) 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机构 |
(二) 思想理论教育队伍的构成与建设 |
(三) 党的早期思想理论教育者的来源 |
二、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客体 |
(一) 党自身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主导 |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是关键 |
(三) 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是基础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模式 |
(一) 学校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二) 业余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三) 日常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 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 |
(二) 人民军队的思想理论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 |
(三) 工农群众思想理论教育——以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为主 |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革命斗争实际 |
(二)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生产建设实际 |
(三)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个人具体实际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 理论灌输方法 |
(二) 自主教育方法 |
(三) 整风运动方法 |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 |
(二) 坚持提高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 |
(三) 坚持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 |
(四)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 |
(一)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二) 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三) 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当代价值 |
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
(一) 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 |
(二) 认清新形势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 |
(三) 确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路径 |
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深刻启示 |
(一) 理清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前提 |
(二) 把握进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
(三) 勇于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
三、对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宝贵经验 |
(一)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
(二)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
(三) 科学规划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建战略 |
四、对提升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提供方法指导 |
(一)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的转化 |
(三) 加强高校思想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红星照耀童年 ——1927-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路径 |
第一章 中西政治合流与儿童意象重塑 |
一、西方政治哲学中儿童的发现与独立 |
(一) 城邦的儿童 |
(二) 家庭的儿童 |
(三) 独立的儿童 |
二、中国天命政治里的“父-子”秩序 |
(一) 传统“政”“治”的词源定调 |
(二) 王制与帝制政治的“天命”所系 |
(三) 天命哲学中的“父-子”隐喻 |
三、“父-子”倒置与儿童革命意象形成 |
(一) 清末危机以来波澜迭起的革命思潮 |
(二) 革命思潮雕琢出儿童革命意象 |
(三) 阶级革命儿童观的诞生 |
第二章 首次共产主义实验中的先觉者:苏区儿童运动 |
一、从起义到长征:苏维埃革命中共产主义实验的兴衰 |
二、摇摆反复的儿童运动政策决议尝试 |
(一) 危机和改造 |
(二) 革命与利益协调 |
(三) 深入和转移 |
三、承革命、利益、教育与生活于一体的共产儿童团 |
(一) 寓利益于革命与寓革命于利益 |
(二) 寓教育于革命与寓革命于教育 |
(三) 寓生活于革命与寓革命于生活 |
四、儿童运动与儿童教育“协助运动”历程开启 |
(一) 宣传教育阶段 |
(二) “协助运动”开启阶段 |
五、苏维埃儿童运动的影响 |
(一) 坚定的阶级立场 |
(二) 严明的组织纪律 |
(三) 果敢热烈的行动 |
第三章 集党政期待与民族道义于一身: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 |
一、从对抗到合作:抗战时期中共总体战略方针的规划与开展 |
二、一锤定音的儿童运动政策决议转向 |
(一) 改造转变 |
(二) 部署开展 |
(三) 调适发展 |
三、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的范本 |
(一) 严密的儿童团与少先队组织架构 |
(二) 没有停止的“协助运动” |
(三) 小学校俨然就是儿童团 |
(四) 社会教育中的其它儿童组织 |
四、载抗战、利益、革命与生活于一身的敌后抗日儿童团体 |
(一) 寓抗战于利益与寓利益于抗战 |
(二) 寓革命于抗战与寓抗战于革命 |
(三) 寓抗战于生活与寓生活于抗战 |
五、小学校成为儿童运动的支点和集散地 |
(一) 纵向时间 |
(二) 横向内容 |
六、抗日儿童运动的影响 |
(一) 敌我意识分明 |
(二) 组织纪律严明 |
(三) 参与“运动”积极 |
第四章 自卫战争与土地革命的追随者:解放区儿童运动 |
一、从谈判到决战:解放区扩大与巩固的设计和胜利 |
二、重建青年团过程中的儿童运动政策决议定型 |
(一) 过渡与讨论 |
(二) 实验与摸索 |
(三) 定型与复苏 |
三、融解放、利益、革命与生活于一尊的少先队和儿童团 |
(一) 寓解放于利益与寓利益于解放 |
(二) 寓革命于解放与寓解放于革命 |
(三) 寓解放于生活与寓生活于解放 |
四、小学校是儿童运动的中心和主阵地 |
(一) 发展与改造 |
(二) 斗争与生产 |
(三) 恢复与整顿 |
五、解放区儿童运动的影响 |
(一) 反蒋拥共意识分明 |
(二) 阶级斗争热烈 |
(三) 生产热情高涨 |
第五章 儿童运动的回望与反思 |
一、全能主义政治及其被选择与选择 |
二、相遇与选择:儿童接纳儿童运动 |
三、儿童运动是一所改造现实的学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绪论 |
一、解放区木刻研究的学术态度 |
二、 宣传学视野下的解放区木刻 |
三、 课题研究缘起 |
四、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五、 课题研究现状 |
六、 课题学术史、研究方法 |
七、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印刷图像与宗教文化的传播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木刻的复制与传播 |
第二节 权力与伦理教化 |
第三节 技术复制与图式传播 |
第二章 新兴木刻与西方版画的资源 |
第一节 中国雕版印刷西传与西方版画资源 |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新兴艺术 |
第三节 新兴木刻的兴起与传播 |
第三章 陕甘宁:历史文化传统与革命文艺的摇篮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映照 |
第二节 解放区木刻:艺术与宣传的选择 |
第三节 张闻天的文艺思想 |
第四章 为抗战呐喊:革命理想与艺术幻境 |
第一节 鲁艺:艺术教育归入政治体制 |
第二节 延安:革命圣地的艺术实践 |
第三节 讲话与整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城市接管 |
1.2.2 城市改造 |
1.2.3 城市管理 |
1.2.4 城市治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1.2 列宁的城市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1 毛泽东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2 陈云的城市工作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东北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1 哈尔滨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2 长春的城市接管经验 |
2.4 国内外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1 近代沈阳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2 苏联与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 |
3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背景及条件 |
3.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
3.1.1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博弈 |
3.1.2 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与军事政治失败 |
3.1.3 共产党革命力量壮大与方针政策正确 |
3.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掌握战争主动权 |
3.2.1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
3.2.2 夏秋冬季攻势取得胜利 |
3.2.3 辽沈战役加速推进沈阳解放 |
3.2.4 战争中重视对沈阳的保护 |
3.3 沈阳地下党组织采取有效行动 |
3.3.1 调查与搜集有关沈阳的情报资料 |
3.3.2 宣传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的方针政策 |
3.3.3 组织沈阳各界群众开展护城运动 |
3.3.4 保护沈阳党员进步分子与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 |
3.4 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
3.4.1 明确沈阳军事管制的目的与军管会的使命 |
3.4.2 设置沈阳军管会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 |
3.4.3 调配与培训沈阳军管会所需的干部队伍 |
4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具体实践 |
4.1 沈阳政权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1.1 解散反动党团与实行公开建党 |
4.1.2 打碎旧政权机构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4.1.3 留用旧职人员与整顿公职人员思想纪律 |
4.1.4 搜集军队遗留资财与加强军工军需生产 |
4.2 沈阳经济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2.1 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与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
4.2.2 没收官僚资本财政金融机构与稳定金融市场 |
4.2.3 保护与引导私营工商业向有益于国计民生方向发展 |
4.3 沈阳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3.1 恢复进步报纸广播与加强职工文艺活动 |
4.3.2 调整合并学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
4.3.3 整治环境卫生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
4.4 沈阳市政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4.1 抢修煤气电力与自来水系统 |
4.4.2 抢修邮电通讯系统 |
4.4.3 修复铁路交通运输网 |
4.5 沈阳社会秩序的接管和改造 |
4.5.1 遣散散兵游勇与收容游民乞丐 |
4.5.2 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与打击盗匪抢劫 |
4.5.3 取缔封建会道门与整顿宗教界活动 |
4.5.4 封闭妓院与禁绝烟毒 |
5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及经验 |
5.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 |
5.1.1 政权相对稳定党政领导加强 |
5.1.2 经济加快恢复国家财政好转 |
5.1.3 文教卫发生变革人民素质提升 |
5.1.4 市政设施改善社会风气净化 |
5.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功经验 |
5.2.1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 |
5.2.2 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 |
5.2.3 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
5.2.4 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
5.3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
5.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5.3.2 接管人员与机动兵力准备不足 |
5.3.3 城市工作方法过粗 |
6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作用及启示 |
6.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历史作用 |
6.1.1 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
6.1.2 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 |
6.1.3 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 |
6.1.4 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 |
6.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现实启示 |
6.2.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城市治理民主化水平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 |
6.2.3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
6.2.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资料的发掘和整理 |
(一)除山东以外的地区 |
(二)山东地区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新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探讨难点 |
(五)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内容界定 |
第一章 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中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抗战前中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中等教育传统 |
二、中等教育基础 |
第二节 山东根据地中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 |
一、实际概况 |
二、共产党人对战时教育的重视 |
三、教育为抗战服务 |
第三节 发展中等教育的目的 |
一、抗战宣传 |
二、提高群众抗战意识 |
三、提供后备军 |
四、吸引人才 |
第二章 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创办普通中学的原因 |
一、符合时代需求 |
二、能扩大生源 |
三、免遭破坏 |
第二节 普通中学的学制 |
第三节 普通中学学校的建置 |
一、初创时期(1938 年3月—1942 年底) |
二、发展时期(1943 年初—1946 年夏) |
三、受挫时期(1946 年7月—1948 年夏) |
四、恢复调整时期(1948 年秋—1949 年10月) |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概况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材 |
三、教学方式、方法 |
四、普通中学的组织与管理 |
第五节 普通中学与干部学校之比较 |
一、办学宗旨不同 |
二、学生来源不同 |
三、课程内容不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 |
案例一:抗日卫东中学 |
案例二:滨海中学 |
第三章 师范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发展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制 |
三、教学情况 |
四、案例分析——筑先师范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 |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原因 |
二、职业教育概况 |
三、案例分析——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 |
第四章 发展中等教育的政策、机构、师资及经费情况 |
第一节 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山东根据地与解放区教育行政机构的沿革 |
一、创建地方民主政权时期 · 1937 年12月—1940 年7月 |
二、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时期·1940 年8月—1943 年7月 |
三、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时期·1943 年8月—1945 年7月 |
四、山东省政府时期·1945 年8月—1949 年2月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一、教师来源 |
二、教师队伍建设 |
三、教师待遇 |
第四节 教育经费 |
一、来源与筹集 |
二、分配与使用 |
第五章 中等教育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方针的改革 |
二、学制与内容 |
三、教育特点 |
第二节 山东解放区与东北解放区中等教育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政策 |
二、办学情况 |
三、教育特点 |
第三节 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中等教育发展之比较 |
一、接管城市中学 |
二、环境条件的异同 |
三、教学内容的不同 |
四、中等教育正规化 |
第六章 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中等教育的历史思考 |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中等教育的利弊得失 |
一、中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 |
二、中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中等教育特点 |
一、战斗性 |
二、政治性 |
三、实践性 |
四、创造性 |
第三节 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中等教育的启示 |
一、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
二、教育要不断创新 |
三、教育要走群众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研究 |
三、中国革命根据地课本的相关研究 |
四、国外关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1927-1937) |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
一、建立中央苏区教育制度 |
二、教育以宣传党的政治文化为目的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建立根据地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新编教科书 |
三、中央苏区时期禁用的几种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单一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单 |
第二章 抗日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1937 年——1942 年) |
第一节 抗日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编撰背景 |
一、教育全面为抗日战争服务 |
二、迅速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课本荒”现象 |
二、几种主要的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突破单一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引入教学设计 |
第三章 抗日战争后期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1942-1946 年) |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
一、教育与党的“政治文化”结合 |
二、教育与群众的“生产劳动”结合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初级小学国语和常识教科书 |
二、高级小学历史和地理教科书 |
三、其他学科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本土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强调本土特征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1946-1949) |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
一、教育为进入城市服务 |
二、再次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小学教科书 |
二、中学各科教科书 |
三、禁止使用的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突破本土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强调学科规律 |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面向特征 |
一、教科书政治面向特征一:宣传党的政策 |
二、教科书政治面向特征二:宣传党的领导人 |
三、教科书政治面向特征三:服从战争的需要 |
第二节 根据地教科书的农村面向特征 |
一、教科书农村面向特征一:重视农村生产知识 |
二、教科书农村面向特征一:重视农村生活常识 |
余论: 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之影响 |
一、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功效 |
二、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塑形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研究 |
(三)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
(四)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育革命”的研究 |
三、概念辨析 |
(一) 高等教育模式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 |
(三)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 |
(四)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 |
(五)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支点和阶段性特征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
(一)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
(二) 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 |
(三) 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支点 |
(一)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二)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三)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
(一) 1949—1951年: 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
(二) 1952—1956年: 以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 |
(三) 1957—1965年: 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
第三章 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49—1951年) |
一、为工农大众开门办学教育方针的确立 |
(一) 在招生过程中对工农青年和革命干部予以特殊照顾 |
(二) 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对工农干部进行文化补习教育 |
二、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引入 |
(一) 在高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初步尝试 |
(二) 注意三个重点和遵循三项规定 |
(三) 取消“政治课”的名称 |
三、部门办学体制的形成 |
(一) 部门办学体制在老解放区的创建 |
(二) 部门办学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 |
四、对旧中国高等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一) 对旧中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接管 |
(二) 对旧中国私立高等学校的改造 |
第四章 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改革阶段(1952—1956年) |
一、进行院系调整 |
(一) 院系调整前旧中国高等学校的结构情况 |
(二) 1951—1952年的局部调整 |
(三) 1952—1953年的全面调整 |
(四) 1955—1957年的再次调整 |
二、改革教学制度 |
(一) 设置专业 |
(二) 制定教学计划 |
(三) 修订教学大纲 |
(四) 编译教材 |
(五) 建立教学研究指导组 |
三、对于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内容的延续 |
(一) 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 |
(二) 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 |
(三) 实行部门办学的管理制度 |
第五章 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57—1965年) |
一、高等教育的“大革命” |
(一) 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 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 |
二、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提高” |
(一) 压缩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 |
(二) 实行政治教育和业务教育并重 |
(三) 调整理论教学和生产劳动的关系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 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 |
(二) 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 |
(三)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
(四) “苏联式”的教学制度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 |
(一) 由国家统一办学 |
(二) 实行部门对口管理 |
(三) 确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 |
(一) 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 |
(二) 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一) 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
(三)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1章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
1.1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1.1.1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理论 |
1.1.2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理论 |
1.1.3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理论 |
1.1.4 中国共产党的工人教育理论 |
1.2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
1.2.1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实践 |
1.2.2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实践 |
1.2.3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实践 |
1.2.4 中国共产党的工人教育实践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
2.1 知识青年思想改造教育问题的提出 |
2.1.1 东北知识青年普遍存在盲目正统观念 |
2.1.2 东北解放战争需要培养大批革命干部 |
2.1.3 确立知识青年思想改造的基本方针 |
2.2 知识青年教育的中心内容和基本方法 |
2.2.1 知识青年教育的中心内容 |
2.2.2 知识青年教育的基本方法 |
2.3 知识青年教育取得的成果及出现的偏差 |
2.3.1 知识青年教育取得的成果 |
2.3.2 知识青年教育出现的偏差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在职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
3.1 在职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存在“山头主义”的思想观念 |
3.1.2 缺少组织性与纪律性 |
3.1.3 存在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
3.1.4 事务主义与经验主义并存 |
3.2 在职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 |
3.2.1 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3.2.2 阶级路线教育 |
3.2.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作方法教育 |
3.2.4 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 |
3.3 在职干部教育的主要形式 |
3.3.1 发动组织干部参加下乡工作团 |
3.3.2 开展“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 |
3.3.3 开展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3.4 在职干部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
3.4.1 在职干部教育取得的成绩 |
3.4.2 在职干部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4.1 东北农民思想特点 |
4.1.1 民族仇恨掩盖阶级矛盾 |
4.1.2 存在严重奴性政治心理 |
4.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4.2.1 坚持“教育-斗争-再教育-再斗争”的基本原则 |
4.2.2 坚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利益原则 |
4.2.3 坚持群众路线与掌握阶级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
4.3 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4.3.1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4.3.2 民主建政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4.3.3 大生产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4.3.4 参军支前的动员教育 |
4.4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 |
4.4.1 召开贫雇农大会 |
4.4.2 培养农民积极分子 |
4.4.3 农会教育 |
4.4.4 农村党员整训教育 |
4.5 东北解放区农民教育的主要成绩 |
4.5.1 基本肃清奴性意识并建立革命主体意识 |
4.5.2 确立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 |
4.5.3 动员了大批农民参军支前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
5.1 职工教育问题的提出 |
5.1.1 东北的战略地位 |
5.1.2 东北产业工人队伍庞大 |
5.1.3 职工政治思想落后 |
5.2 职工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形式 |
5.2.1 职工教育的基本内容 |
5.2.2 职工教育的主要形式 |
5.3 职工教育的特点 |
5.3.1 文化学习组织也是政治宣传机关 |
5.3.2 首次创造正规夜校的教育形式 |
5.4 职工教育的成绩和不足 |
5.4.1 职工教育的成绩 |
5.4.2 职工教育的不足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市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6.1 开展市民教育的背景 |
6.1.1 城市接管与社会改造同步进行 |
6.1.2 反奸清算结合抚恤救济工作同步进行 |
6.2 市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
6.2.1 战勤动员与宣传 |
6.2.2 参军动员 |
6.2.3 生产支前动员 |
6.2.4 民主建政中的思想教育 |
6.3 推广市民大众教育的主要途径 |
6.3.1 通过文化馆或群众夜校开展政治教育 |
6.3.2 通过党的新闻事业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
6.3.3 通过代书问事等社会服务方式开展政治宣传 |
6.3.4 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
6.4 市民教育的主要成果及不足 |
6.4.1 市民教育的主要成果 |
6.4.2 市民教育的不足之处 |
第7章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
7.1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
7.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 |
7.1.2 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 |
7.1.3 与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相结合 |
7.1.4 与群众的客观需要和思想实际相结合 |
7.1.5 以启发群众的政治自觉为落脚点 |
7.2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
7.2.1 必须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7.2.2 必须把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 |
7.2.3 必须找准教育任务与群众思想实际的理性结合点 |
7.2.4 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 |
7.2.5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民俗与政治的互动 ——解放区文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前人研究综述 |
三、 本文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互动的背景:政治对民俗的召唤与建构 |
第一节 解放区文艺政策导向对民俗质素的建构 |
第二节 创作主体对民俗走向的“自觉”倾斜 |
第二章 民俗世界在解放区文学中的确立与表现 |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解放区文学的民俗特质 |
第二节 民俗之“民”主体性地位的确立 |
第三节 民俗之“俗”的发现和变迁 |
第三章 乡村公共空间里的民俗与政治 |
第一节 空间和场景——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
第二节 空间与解放区文学鲜明的地域性 |
第三节 从“旗杆院”到“村公所”——民俗空间里的生活世界变迁 |
第四节 祠堂、庙宇、晒场、场院、田间地头——乡村公共空间的职能演变 |
第四章 仪式活动里的民俗与政治 |
第一节 仪式及其在解放区文学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民俗仪式比较研究——解放区与“五四”乡土写实派文学 |
第三节 “诉苦”、“批斗会”、“公祭”——时代催生下的新仪式 |
第四节 新秧歌——民间仪式与政治的联姻 |
1、秧歌的仪式性和浓郁的民俗色彩 |
2、新秧歌如何应时而生? |
3、秧歌里的新旧世界 |
4、秧歌剧的历史地位及功过 |
第五章 个案分析——以赵树理为例 |
第一节 民俗与政治的遇合 |
1、个人民俗体验的积淀和激发 |
2、当“现实主义”遇上“革命” |
第二节 民俗功能论与赵树理的“问题叙事” |
第三节 民俗与政治之间的毁誉成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生活教育”理论与解放区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 周耀宏. 武汉大学, 2011(07)
- [3]红星照耀童年 ——1927-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运动研究[D]. 吴媛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4]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D]. 丁卯. 西安美术学院, 2014(12)
- [5]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D]. 林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D]. 郭莉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D]. 石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7)
- [8]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D]. 陈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赵秋静. 吉林大学, 2010(08)
- [10]民俗与政治的互动 ——解放区文学新论[D]. 张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