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营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彭巨水[1](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乔惠波[2](2015)在《所有制结构演变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制度表达。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是历史发展合乎规律的结果。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所有制结构的继续调整,也是对其包括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继续促进经济的发展。研究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在比较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对产权、所有制、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从而概括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涵。所有制结构演变是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历史前提,所以解答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问题需要分析从苏联到俄罗斯所有制结构演变的过程,探寻苏联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总结其中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还需要分析中国建国前新民主主义思想中的所有制设想,分析建国后所有制结构演变的脉络,并对之进行合理的解读,为完善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合理的历史逻辑。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明确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需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为基本经济制度确定历史方位。其次,要确立衡量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力标准。最后,要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合理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并在分析国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总结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探寻影响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因素。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必然要受到制度体系内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必然要影响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这些因素如果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就会促进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如何使这些因素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就成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不断探索,也是对构成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三条主要路径。总结解决这三个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破除体制和机制的障碍,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
木志荣[3](2003)在《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意义 私营经济的重新萌生和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分析研究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紧紧围绕“发展”二字,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第一,弄清私营经济复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描绘它的发展变化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特征。第二,从生产力决定论、混合所有制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论三个方面论证私营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第三,从私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融资问题和治理机制创新三个方面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私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二、结构 全文共有九章。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首先阐述论文研究的动机和意义,界定“私营经济”概念的内涵,然后介绍学术界对私营经济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重点分析并界定了“私营经济”概念的内涵。文章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用“民营经济”取代“私营经济”概念的现象表示异议,指出民营经济是一个表述经营主体的概念,用“民营经济”一词取代“私营经济”,只不过说明在某些人的思想深处对私营经济仍有疑惧、歧视和偏见。 第二章分析私营经济在改革之初重新萌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随后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从生产逻辑上分析了私营经济再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人手中必须有一定数额的原始资本积累,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主要靠勤劳起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过程不同;二是社会必须有开放的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为私营经济的产生提供广阔的市场条件;三是政策要对生产本身赋予合法性。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78年——1988年为第一个阶段,这是我国私营经济萌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89年——1992年为第二个阶段,这是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徘徊阶段;1992年——2002年为第三个阶段,私营经济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为第四阶段,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的提升阶段。 第三章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说明私营经济自1989年以来的发展状况。从四个方面阐述:首先,从户数、注册资金、从业人员、产值、消费品零售额和企业规模等各项指标的增长情况说明私营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指出私营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经济成2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分;其次,分析了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吸纳劳动力、出口创汇等方面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的重要作用;再次,分析了私营经济的三大产业和具体行业分布情况、特点和成因,指出当前我国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一般加工制造业、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在一些产业领域尚属空白或进入较少;最后,分析了私营经济的城乡分布、区域分布和省市分布情况、特点和成因,指出当前我国私营经济主要分布在城镇地区、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省份。 第四章总结概括了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有:1、我国私营经济在经济制度中具有逆向成长的特征;2、我国私营经济的成长经历了从制度外拾遗补缺的补充地位向制度内重要组成部分转化的过程;3、我国私营资本增殖虽然迅猛,但其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4、我国有不少私营经济具有“戴帽”发展的隐蔽性特征;5、我国对私有产权存在和发展的理论解释还不充分。 第五章评价和分析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三种动因理论。“生产力决定论”认为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决定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论根据。本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生产力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不能把生产力决定论庸俗化为生产力多层次对应论;“混合所有制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没有建立在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运行机制上,而是表现为公有与私有并存、计划与市场兼用的混合经济特征。本文在肯定这种特征的同时指出,中西方混合经济的生成机理和基本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并分析了中西方混合经济中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不同功能定位,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决定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本文肯定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多元市场主体竞争,并且分析了私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和成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对立关系,又有相互依存协作关系。 第六章分析了我国私营经济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私营经济的未来走向问题,指出私营经济从补充角色变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私营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定位仍然只是补充地位。至于私营经济的未来走向,将来极可能晋升为主体地位,但目前无法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其次,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后私营经?
吴建国[4](2003)在《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文中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得到朝野一致的重视,现代化问题则是20世纪末叶以来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然而,学术界至今尚未全面考察过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也没有探讨过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严重制约。因此,本文以现代化的视角来研究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应该是一项既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第一,以全新的视角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对于拓宽所有制问题研究的领域和加深研究的深度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展开东西部之间、西部各民族省区之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揭示其差异,分析其成因及其影响,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对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缺乏研究的现状,有助于推动民族经济的研究。第三,在理论上揭示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区域小康及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小康和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之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现代化的水平。这对于深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也是有所裨益的。 江泽民同志在《在全国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可见,民族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对于全国是多么重要。全国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要建成民族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离不开调整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离不开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简而言之,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因而也是一个鱼待认真研究的实践性的课题。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 第一,本文着力探讨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发展环境、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现代化各方面产生的制约作用,这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切实解决其发展中的困难。第二,通过比较东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找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水平、结构、质量、体制、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借鉴东部的经验,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增强内部活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第三,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西部现代化的视角加以考察,有助于从更加宏观和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所有制结构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提升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有利于各民族地区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实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域战略。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采用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以及经济人类学的方法。既宏观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外部环境,又运用了经济分析、财务分析的方法,禅观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资产负债及损益状况,以揭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既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及管理、市场与资源配置,又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非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在资料获取和运用方面,既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也有通过到民族地区的企业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力求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一、对现代化、小康社会、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等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分析,重点揭示了所有制结构与区域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分析其背景、动力、及其滞后的基本原因。三、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分别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各民族区域的发展情况展开研究,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其差异和原因。四、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情况、现状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主要制约因素。五、通过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对现代化各方面的贡献,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现代化的强劲动力的观点,并着重揭示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滞后对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多方面制约。六、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在21世纪初面临的历史条件、、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速其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结论是: 第一、区域现代化与所有制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有制结构是一个变量,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现代化阶段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和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现代化的持久和强劲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水
刘戒骄,王德华[5](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展望》文中提出所有制结构变革是关系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全局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的绝大部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掌握。改革开放以后,公有制经济比重呈现趋势性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结构地位显着提升,所有制结构呈现新的格局。但由于管理集中,布局发生重大变化,国有企业公益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其活力、控制力、带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显着提高。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中国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和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顺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继续调整中央和地方国有经济布局,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所有制结构新的调整。
王世勇[6](2004)在《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978—200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赫名超[7](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韩其恒,李俊青,刘鹏飞[8](2016)在《要素重新配置型的中国经济增长》文中指出本文在一个"资源重新配置型"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机制,我们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描述中国诸多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解构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的经济学逻辑,帮助我们理解制度质量在一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强调了增长背后的两种主要推动力,一是短期经济增长动力,它是基于要素重新配置的增长动力,影响这种动力的主要因素是金融约束。一个国家可以在没有制度质量显着提升的情况下完成要素重新配置型的经济增长。二是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它是基于国家基础能力发展的增长动力,任何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都离不开国家基础能力的提升,制度质量是国家基础能力构建的核心。
董大伟[9](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提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宗艺[10](2016)在《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改革、开放等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动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6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8%,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90年的2.5%上升为2014年4.1%。长期非均衡、高负荷增长,使得我国出现了各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运行、就业结构失衡、资源利用率低、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其严峻性使得我们不得不谋求解决之道。在众多受到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中,就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民群众实现个人价值,提高自己及其家人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参与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参与社会经济运行的手段,也是人们赖以生存获得生活生产资料的基本途径。只有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长治久安的健康环境。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正处于改变发展方式、经济战略性转轨的重要阶段,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也需要就业市场内部结构的进一步适应性地调整。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通过对就业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如萨伊定律、以及凯恩斯就业理论、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等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通过搜集相关的数据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方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就业总量及就业结构,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相关性、结构偏离度分析;分别对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与就业影响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相关的建议,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所有制改革及针对就业市场的建议。
二、私营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私营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论文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
一、宏观制度层面 |
二、中观体制层面 |
三、微观机制层面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图表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2)所有制结构演变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所有制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制度和经济制度 |
2.1.1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概念的不同认识 |
2.1.2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
2.1.3 经济制度的内涵及分层 |
2.2 产权概念 |
2.2.1 马克思对产权概念的认识 |
2.2.2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对产权概念的认识 |
2.2.3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关于产权概念的异同 |
2.3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3.1 所有制的内涵 |
2.3.2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
2.3.3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
2.3.4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个人所有制 |
2.4 所有制、产权和基本经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所有制结构演变及启示 |
3.1 苏联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 |
3.1.1 列宁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
3.1.2 斯大林时期单一公有制的形成及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
3.1.3 苏联经济体制和所有制改革的进展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
3.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
3.2.1 俄罗斯所有制结构转变过程 |
3.2.2 俄罗斯所有制结构转变的原因 |
3.2.3 俄罗斯所有制结构转变的影响 |
3.3 从苏联到俄罗斯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启示 |
第4章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理论分析 |
4.1 新民主主义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
4.1.1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中的所有制设想 |
4.1.2 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结构 |
4.1.3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和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比较分析 |
4.2 单一所有制结构的确立及长期存在的原因 |
4.2.1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的原因 |
4.2.2 八大前后对所有制结构新的认识 |
4.2.3 单一公有制所有制结构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 |
4.3 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历程 |
4.3.1 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4.3.2 农村基本土地制度的改变 |
4.3.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起步及进展 |
4.3.4 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演变的阶段划分 |
4.4 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析 |
4.4.1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 |
4.4.2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系 |
4.4.3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发展线索 |
4.4.4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
第5章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
5.1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5.1.1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
5.1.2 关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争论 |
5.1.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基本经济制度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 |
5.2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 |
5.2.1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合理性分析 |
5.2.2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5.2.3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
5.3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
5.3.1 关于“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
5.3.2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理论依据 |
5.3.3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
第6章 影响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因素分析 |
6.1 政治制度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影响 |
6.1.1 政治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的内在关系 |
6.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决定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方向 |
6.1.3 政治体制改革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作用 |
6.1.4 政府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影响 |
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作用 |
6.2.1 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互动关系 |
6.2.2 市场经济体制和公有制的统一性 |
6.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制度协调发展 |
6.3 非正式制度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 |
6.3.1 意识形态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影响 |
6.3.2 传统文化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影响 |
第7章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路径 |
7.1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7.1.1 混合所有制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 |
7.1.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 |
7.1.3 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7.2 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7.2.1 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双重属性 |
7.2.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 |
7.2.3 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
7.3 完善农村基本土地制度 |
7.3.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简述 |
7.3.2 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分析 |
7.3.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比较 |
7.3.4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动机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 学术界对私营经济研究的进展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我国私营经济的再生 |
一、 私营经济的再生条件 |
二、 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 |
第三章 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
一、 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
二、 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三、 我国私营经济的产业分布分析 |
四、 我国私营经济的区域分布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特征 |
一、 我国私营经济在经济制度中的逆向成长特征 |
二、 从制度外向制度内的成长过程 |
三、 私营经济资本增殖迅速,但其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 |
四、 发展过程的隐蔽性特征 |
五、 对私有产权存在和发展的理论解释不充分 |
第五章 评发展私营经济的动因论 |
一、 私营经济动因论之一:生产力决定论 |
二、 私营经济动因论之二:混合所有制论 |
三、 私营经济动因论之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论 |
第六章 中国私营经济发展趋势 |
一、 私营经济的地位及未来走向 |
二、 私营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三、 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私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一、 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二、 私营经济政策法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宏观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四、 加入WTO对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冲击和应对建议 |
第八章 发展私营金融机构 |
一、 我国私营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
二、 造成我国私营企业外源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三、 对私营企业金融支持的主要对策 |
第九章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 |
一、 私营企业治理机制现状 |
二、 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革和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4)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二、 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 |
三、 本文的指导思想、研究视角、方法 |
四、 本文的结构 |
第一章 现代化及所有制结构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现代化的理论解读 |
一、 现代化思潮的形成及主要流派 |
二、 “现代化”的概念 |
三、 关于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关于“小康社会”的问题 |
一、 关于“小康”的理论分析 |
二、 关于“小康”的指标体系问题 |
三、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问题 |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与区域现代化的关系 |
一、 区域现代化要求所有制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
二、 所有制结构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 |
三、 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四、 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启示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考察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背景与动力 |
一、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背景 |
二、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
三、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外部动力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考察 |
一、 现代化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全面启动 |
二、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化的进展 |
三、 现代化的起飞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进展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
一、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点 |
二、 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考察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 |
一、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条件 |
二、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历程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一、 个体经济现状 |
二、 私营经济现状 |
三、 个体私营工业的现状 |
四、 从内蒙古看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现状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 |
一、 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条件 |
二、 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历程 |
三、 各民族地区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情况 |
四、 外资商业的情况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分析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演变、现状与特点 |
一、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
二、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现状 |
三、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东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
一、 东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述 |
二、 东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区位条件的制约 |
二、 区域经济整体滞后的制约 |
三、 制度、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约 |
四、 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 |
五、 非公有制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滞后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现代化的持续动力 |
一、 百川汇海--现代化的不竭源泉 |
二、 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
三、 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四、 非公有制经济对现代化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滞后对经济现代化的制约 |
一、 对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区域整体发展的制约 |
二、 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制约 |
第三节 对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现代化的制约 |
一、 对政治现代化的制约 |
二、 对教育现代化的制约 |
三、 对社会现代化的制约 |
第六章 加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 |
第一节 21世纪初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21世纪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 |
二、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 |
三、 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加速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路 |
一、 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 |
二、 推进制度创新,创造公平和宽松的外部环境 |
三、 全面调整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
四、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企业要自强不息,增强核心竞争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变化 |
1. 各类所有制企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
2. 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总产值结构变化 |
3. 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资产总额结构变化 |
4. 各类所有制的企业数量结构变化 |
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 |
1. 建立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企业 |
2. 放宽限制释放空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
3. 对外开放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和发展外资企业 |
4. 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四、新时代所有制结构调整及制度创新的着力点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及其形式 |
2.1.2 收入的分配 |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
2.2.2 制度演变 |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结构及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就业理论 |
2.1 就业与失业的定义 |
2.2 西方世界的主要就业理论 |
2.2.1 传统的就业理论 |
2.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2.2.3 现代就业理论 |
2.3 影响就业变动的相关理论 |
2.3.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3.2 库兹涅茨法则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外对经济结构与就业影响关系的研究综述 |
3.2 国内对经济结构与就业影响关系的研究综述 |
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3.4 小结 |
第4章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
4.1 山西省就业总量的历史演变 |
4.1.1 就业总量历史演变分析 |
4.1.2 三次产业分别对山西省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 |
4.2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
4.2.1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
4.2.2 山西省就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
4.3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3.2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
5.1 山西省就业总量的历史演变 |
5.1.1 就业总量的历史演变分析 |
5.1.2 分所有制企业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
5.2 山西省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
5.3 山西省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与数据的选取 |
5.3.2 模型设定 |
5.3.3 分不同性质企业对就业的影响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第6章 促进山西省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 |
6.1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需求 |
6.1.1 坚定不移地发展农业 |
6.1.2 促进工业发展多元化,引导就业有序转移 |
6.1.3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深挖其就业吸纳潜力 |
6.2 重点发展私营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6.2.1 完善产权保护的法制体系 |
6.2.2 增加私营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 |
6.3 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
6.3.1 建立统一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流动 |
6.3.2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6.3.3 提高劳动者个人素质 |
6.3.4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私营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所有制结构演变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D]. 乔惠波. 清华大学, 2015(08)
- [3]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D]. 木志荣. 厦门大学, 2003(02)
- [4]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D]. 吴建国. 四川大学, 2003(01)
-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展望[J]. 刘戒骄,王德华.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5)
- [6]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978—2003)[D]. 王世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8]要素重新配置型的中国经济增长[J]. 韩其恒,李俊青,刘鹏飞. 管理世界, 2016(01)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分析[D]. 宗艺.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