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角切向布置燃烧器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的整理和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豪[1](2021)在《旋风液态排渣锅炉风粉流量分配特性及其炉内燃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孙倩倩[2](2021)在《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下稳燃能力提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发展的基础是能源,火力发电长期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新兴可再生能源,但由于光伏等新能源具有一些弱点,如稳定性差以及间歇性等,因此,火电机组需要参与深度调峰。在此过程中,由于机组负荷较低,容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甚至停机等事故。为此,本文设计研发一种新型煤粉浓淡一级分离装置,在煤粉进入燃烧器前对其进行一级浓淡分离,并对分离器内煤粉流动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最佳结构参数。根据低负荷稳燃技术方案,对燃烧器进行分组优化设计,将浓相淡相分别集中布置,数值研究了不同负荷下燃烧器分组优化对炉内燃烧影响,深入研究了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炉内燃烧特性,达到低负荷稳燃的目的。新型煤粉浓度的一级分离装置分离特性研究。根据分离器结构参数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数值研究了挡板位置、挡板角度、一次风量和煤粉粒径等参数变化对分离器内速度场、颗粒轨迹以及煤粉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挡板距离入口位置越远,对分离器内空气动力场影响越小,最佳挡板位置为距离入口650 mm;适当增大挡板角度可提升分离性能,但挡板角度过大会导致浓淡两侧速度偏差大幅升高,最佳挡板角度为45°;煤粉粒径适当增加可提升分离性能,但过大的煤粉粒径降低了对气流的跟随性,导致分离性能降低;风量变化对分离性能影响较小,适当提高风量可达到更佳的分离效果。锅炉原始工况燃烧特性研究。根据锅炉实际参数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数值研究了机组100%负荷工况下炉内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炉内空气动力场良好,温度分布均匀,烟气充满度高,在主燃烧区域温度达到峰值,分级布置的燃尽风有效控制了炉内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燃烧器分组优化对炉内燃烧影响研究。分别对不同负荷、不同浓淡比和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燃烧特性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分组优化后锅炉低负荷下燃烧情况均有很大改善,炉膛整体温度升高,气流刚性变强,火焰贴壁现象消失;浓淡比变化对炉内燃烧影响显着,适当提高浓淡比可改善炉内燃烧状况,但过高的浓淡比会导致煤粉着火推迟,不利于低负荷稳燃,最佳浓淡分离比为8:2;一次风温越高,炉内燃烧状况越好,在机组可承受范围内,可以适当提高一次风温来达到更好的稳燃效果。
杨洋[3](2020)在《某300MW机组煤粉锅炉屏式过热器失效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大背景下,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新型机组逐步出现在电力行业的舞台。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承压部件处于极端恶劣的环境,随着火力发电机组逐步向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不断发展,对锅炉材料耐高温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原因,过热器管材长期存在着腐蚀、变形、磨损、结垢、过烧、泄漏等风险,从而导致炉管金属材料失效,发生爆管事故,不但增加了抢修作业的工作量,也造成燃料资源的极大浪费,给电力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锅炉受热面爆管作为引起发电机组非停的主要原因,对其发生原理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300MW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屏式过热器频繁发生爆管问题,在分析锅炉燃烧系统、屏式过热器运行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屏式过热器材质分析和金相结构分析,提出了预防过热器爆管的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实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爆口为变形后的喇叭状,长50mm,宽20mm。金相组织结构表明,爆管是因为长期超温与短期超温综合作用导致的。通过将屏式过热器管局部更换为TP347HFG材质、检测更换剩余寿命过低的管材,并采用三次风口调整反切、屏式过热器入口联箱处加装外圈管节流圈等技术措施,烟速不均匀系数最高值由2.44下降至1.40,平均值由之前的1.72下降到1.26,最大烟气对流放热系数与平均值之比从调整前的1.67倍下降至1.22倍,各屏间壁温差异从30℃下降至14℃左右。综合治理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屏式过热器工作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同屏内降低了外侧管热负荷,各管工况下的壁温在设计值范围内,机组爆管率显着下降,每年由“四管”爆管引发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由50%下降至20%,提高了屏式过热器运行的安全性。
杨飞[4](2020)在《单切圆π型超超临界锅炉烟气侧热偏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役四角切圆锅炉普遍存在锅炉再热汽温偏差大的问题,再热蒸汽温度偏离设计值会影响设备运行的经济性,严重时会危及机组安全。本文所研究的66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四角切圆π型炉,高温再热器出口汽温左右侧偏差达16-20℃,低温再热器左侧温升较右侧高20℃左右,处于烟气上游的高温再热器左侧温升较右侧低10℃左右。由于烟气顺时针旋转进入水平烟道,左侧烟气速度快,对流换热更强,因此,左侧温升高,低温再热器的热偏差现象符合这一规律。然而高温再热器却出现右侧温升高,由此导致高、低温再热器之间蒸汽左右交叉后偏差增强。依靠目前的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换热进行计算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需要开展实验测量分析烟气侧热偏差问题。虽然目前可以通过间接测量方法的热流计开展水平烟道受热面换热测量,但无法剥离辐射与对流同时存在的换热情况。针对四角切圆式锅炉水平烟道热偏差问题,基于辐射光谱法,设计测量探针对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区域进行可见光辐射光谱测量,从而得到烟尘温度、辐射率等参数,为确定引起各受热面出现热偏差的主要因素提供直接数据支撑,确定改善受热面热偏差的措施。本研究通过五个实际运行工况进行数据测量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揭示了高温过热器热偏差主要来自于高温灰颗粒向一侧富集所导致的辐射换热偏差。(2)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对比了三种改进措施,提出了最优的改进方案,即:两段空气分级送风、高位SOFA风喷口墙式切圆布置、低位SOFA风喷口四角切圆布置。
翟珂[5](2020)在《基于改进FCM算法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文中提出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处理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医疗、机器视觉、遥感图像分析等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布谷鸟的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FCM)图像分割算法,用于火电厂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为图像处理技术在炉内空气动力场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布谷鸟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算法在求解最优值问题时的优势和不足。针对布谷鸟算法中发现概率为固定值,会影响算法寻优速度的问题,本文定义了一种可变发现概率的求取公式,提出改进的布谷鸟优化。算法,选取了几个常用测试函数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平均运行速度提高了5%,平均目标函数值优化了 6.93%。(2)本文分析了传统分割方法在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中的优缺点,总结出聚类方法分割此类图像更具优势,进而者重研究了FCM聚类算法在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中的应用,针对FCM 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布谷鸟的FCM图像分割算法,利用BSD500图像分割数据集对改进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质量评价.实验表明基于改进布谷鸟的FCM图像分割算法分割质量良好,平均相似度系数达到了89.97%,平均杰卡德系数达到了86,28%,平均精确度达到了88.74%,平均召回率达到了91.76%。(3)本文基于FLUENT进行了四角切圆燃煤锅炉速度场仿真实验,获取了二维速度场仿真图像,用课题研究中提出的基于改进布谷鸟的FCM图像分割算法对其进行分割,提取出了速度场图像中心切圆及进风偏角区域,通过实验总结出速度场图像在聚类数为5~7类时分割时效果良好,验证了基于改进布谷鸟的FCM算法对炉膛速度场图像的分割质量优于传统图像分割算法。基于FLUENT进行了速度场仿真实验,利用MATLAB平台对速度场仿真图像进行了分割,通过分割质量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分割算法有效可行。
王云鹏,段小云[6](2020)在《330MW热电联产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和燃烧调整》文中认为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降低脱硝运行成本、有效解决氨逃逸率偏高、防止锅炉空气预热器冷端沉积硫酸氢氨致其运行压差大等问题,某电厂330MW热电联产机组#2锅炉实施了低氮燃烧器改造,采用了煤粉水平浓淡分离与炉内空气分级相结合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后,利用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和热态燃烧调整试验验证低氮燃烧器改造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一、二次风及分离燃尽风(SOFA)切圆良好,炉内火焰无偏斜、无冲刷炉墙现象、充满度较好,不同氧量及不同二次风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不超过200mg/m3,达到了改造目标。
王凤君[7](2020)在《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以煤为主的—次能源消费总量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煤炭消费强度高,燃煤排放的细颗粒物(PM2.5)、SO2、NOx等污染物是造成区域雾霾污染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活和健康。目前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大幅降低,但对高硫、高碱等劣质煤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面临挑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冷态试验、中试试验及工程示范等方法对高硫/高碱煤烟气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重点突破低NOx燃烧、高效脱硝、高效脱硫等关键技术,并形成针对高硫/高碱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与方案,实现了工业验证和工程示范。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对冲燃烧系统,首先通过18 MW单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旋流强度、风量配比等对回流区的影响,发现旋流强度越大,回流区范围越大,而二次风门开度过大不利于回流区形成。然后在全尺寸旋流燃烧器实验台上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内三次风和外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二次风开度对NOx排放的影响,并且发现产生的环形回流会使得水冷壁附近处于氧化性气氛,抑制结渣和高温腐蚀,从而获得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结构。最后在600 MW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上,进行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工业验证,通过加装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Ox排放浓度为185 mg/Nm3(@O2=6%),该燃烧器配合保证一定还原区停留时间的燃尽风可以有效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结渣等问题出现。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切圆燃烧系统,首先通过搭建的单只直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燃烧器百叶窗的尺寸、安装角和入口风速对燃烧器浓淡分离特性的影响,发现入口截面速度对其浓淡分离效果影响不明显,主要与叶片尺寸及安装角度有关,较好的浓淡分离特性可以保证低NOx燃烧的同时,强化水冷壁附近的氧化性气氛,防止高温腐蚀和结渣,从而获得燃烧器结构。然后进行中试实验,研究了还原空间及风量分配对燃烧器降低NOx效果的影响。最后在660 MW燃煤机组上进行工业验证,锅炉出口NOx排放浓度平均值为186 mg/Nm3(@O2=6%),且炉膛未发生结渣及高温腐蚀现象。通过高碱煤飞灰特性分析,掌握高碱煤对脱硝系统的影响,发现高碱煤灰中碱性氧化物较高,易导致飞灰颗粒具有较强的粘性,极易形成大颗粒飞灰,于是首先通过研究防堵灰技术,发现在省煤器出口安装飞灰拦截挡板等结构,省煤器下端灰斗的收集率与颗粒尺寸成正比,进而使得烟气中大颗粒灰得到有效拦截,积灰面积减少了63%,NOx排放量由原来的100 mg/Nm3(@O2=6%)减少到50mg/Nm3(@O2=6%),并且对系统阻力影响较小。然后对脱硝区域流场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安装导流板后烟气流动速度在烟道转弯处和变截面处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是波动范围在BMCR工况下小于15%,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10°,基本解决流场不均匀分布的问题,并且脱硝装置系统最大压降不超过1000 Pa。最后通过催化剂的SCR脱硝活性测试,发现V-B/Ti催化剂具有良好抗碱金属能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最终在燃煤机组实现工业验证,结果表明锅炉NOx排放满足50 mg/Nm3(@O2=6%)超低排放要求,脱硝区两侧NOx浓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中试试验,研究浆液pH值、液气比和入口SO2浓度等重要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发现随着浆液pH值继续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降低;当液气比较低时,随着液气比增加,脱硫效率随之快速提高,当液气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脱硫效率增长变得缓慢;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脱硫试验台中试试验测得的脱硫效率随之降低,为满足中、高硫煤超低排放达标的要求,研发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筛板塔技术及pH值调控高效烟气脱硫技术。通过燃煤机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项目进行工业验证,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可达98.94%,实现了高硫煤高效脱硫。根据燃用高硫/高碱煤工程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高硫/高碱煤低NOx燃烧技术、高效脱硝技术和高效脱硫技术部分解决了目前国内燃用高硫/高碱煤所存在的水冷壁腐蚀结渣、催化剂堵塞和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实现锅炉机组烟尘、SO2、NOx排放浓度不超过5 mg/Nm3(@O2=6%)、35 mg/Nm3(@O2=6%)、50 mg/Nm3(@O2=6%),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王彦文[8](2020)在《基于小波法的锅炉炉膛声波法测量重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世界能源中煤炭燃烧问题一直是能源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煤炭的燃烧属于大量的,能给我们带来能量和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电站锅炉燃煤锅炉系统复杂,锅炉属于高温低压状态,且煤炭燃烧过程具有瞬态变化、湍流、燃烧环境恶劣、燃烧设备庞大等特征,燃烧环境极其复杂。因此炉膛燃烧过程的具体测量将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对于锅炉中煤炭燃烧的空气动力场的研究将显得非常重要,充分了解了燃烧过程的流场及温度场,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燃烧效率将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锅炉炉内的空气动力场的优化特性决定了锅炉的运行效率。有效和自适应的炉膛动力场测量技术是必需的,但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声学测量方法是非接触式的和全场的测量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自适应重建算法的模型,用于空气动力场的声学测量。它利用小波在空间和尺度的自适应聚焦特性。采用少数几个典型的具有显式表达式之一的二维连续墨西哥帽小波作为二维小波基函数,以利用声音波传播时间数据重建炉膛空气动力场。另一方面,由于所测量的声学时间数据稀少,因此将会在重建过程中形成病态方程组,此过程使用了正则化矩阵方法,且在重建炉膛动力场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在该算法中,在每一个基函数尺度因子下,遍历一系列正则化因子以实现流场的局部优化重建;然后,通过遍历一系列小波尺度因子,得到一个最优尺度,以给出测量流场的全局最优小波尺度因子以及相关的最优正则化因子。其中,根据经验提出了比较新颖的伪信息熵目标函数用来确定最优正则化因子和尺度因子。在总体框架相同的情况下,将小波模型下流场重建结果与和高斯函数作为基函数流场重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小波函数模型方法分别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提供可靠且更好的重建结果。还有,本文提出的小波模型可望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复杂流场。
李家华[9](2020)在《炉膛壁面空气射流声学特性及贴壁流动的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电厂的建设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其中获取准确的炉膛温度分布至关重要,炉膛温度场精确、可靠的在线监测方法成为目前行业内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声学测温方法凭借其准确、无侵扰、实时监测、可视化等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的声学测温方法多采用电动声源,其主动声监测受制于炉内强背景噪声,监测效果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燃煤电站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实行低氮燃烧器改造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导致炉膛内温度水平显着提高,水冷壁普遍出现高温腐蚀的现象,严重威胁着锅炉组件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本文从燃煤机组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中的声源选择和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出发,研究应用在炉膛壁面上的空气射流声学特性和贴壁流动特性,得到适用于电站锅炉声学测温的气动声源结构和防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索将二者结合,以期协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首先,本文对空气射流发声、声学测温中声源选择和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得出贴壁风防治水冷壁高温腐蚀和气动噪声作为声源发声的可行性,给问题解决提供理论背景。为了进一步了解空气射流的声学特性和贴壁流动特性,首先通过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和入口参数对气动声源发声的影响,得出适用于炉内声学测温的气动声源参数,然后将气动声源和贴壁风这两种空气射流结构结合,得到贴壁风射流区域随进口和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并根据结果分析二者同时运行时是否会影响各自的性能。研究表明,以喷流噪声为发声机理的气动声源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大、喉部直径的缩小,声功率级逐渐增大且集中在声源出口,能够满足锅炉声学测温的要求;气动声源和贴壁风组合后贴壁风射流产生噪声不会对声源发声产生干扰。最后,对空气射流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根据空气射流贴壁流动的模拟结果,针对电站锅炉易发生高温腐蚀区域的特点,对原始模型和改造后的锅炉模型进行模拟。从模拟的结果来看,贴壁风不会对炉内燃烧过程产生影响,且能有效补充水冷壁壁面附近的氧气含量,对防治水冷壁高温腐蚀有积极的作用。
廖义涵[10](2020)在《纯燃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规律及耦合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高碱煤全国储量巨大,燃烧活性好,具有强沾污和强结渣特性,旋风液态排渣锅炉是为解决纯燃强结渣新疆高碱煤发电研发的新型高效高碱煤燃烧设备。旋风液态排渣锅炉兼备旋风炉和液态排渣锅炉特征,燃烧效率高,捕渣率高,用以全烧高碱煤发电,以期达到高碱煤清洁高效利用。控制锅炉出口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排放是旋风液态排渣锅炉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关键,相关研究证明优化低氮燃烧技术可有效控制NOx生成与排放,论文为揭示不同低NOx技术对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纯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规律及耦合控制研究。数值试验研究了一次风叶片倾角、过量空气系数、燃尽风率和喷氨口位置对NOx释放的影响,得到了空气分级低NOx技术和高温喷氨低NOx技术耦合控制NOx释放规律,提出了纯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一体化低氮燃烧控制方案。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燃烧规律研究。建立三维1:1旋风液态排渣锅炉几何模型,数值研究了旋风液态排渣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温度场、组分场及NOx浓度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旋风液态排渣锅炉整体空气动力场良好,烟气充满度高,错列逆向布置旋风燃烧器可强化燃烧。在旋风燃烧器内部,温度呈现中间低,两侧高的凹形分布,靠近壁面温度可达1700 K~2100 K,满足液态排渣要求。锅炉内温度沿烟气流动方向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炉膛出口截面平均温度为1358 K,O2质量分数逐渐减少,CO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保持稳定,CO2质量分数逐渐增大,NOx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在过热器后NOx浓度趋于稳定,约为704.14 mg/m3。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规律研究。在过量空气系数1.1~1.25、一次风叶片倾角25°~40°、燃尽风率0~15%及喷氨高度Z=8 m~Z=16 m参数范围,数值研究了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内燃烧影响规律及NOx释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叶片倾角对炉内燃烧影响不大;叶片倾角增大,炉内温度略有升高,出口NOx浓度也略有升高,但变化范围很小;当叶片倾角从25°增加到40°时,炉膛出口温度仅升高114 K,NOx浓度升高约91 mg/m3。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先升高后降低,NOx排放量不断升高。不同燃尽风率工况下温度都能使煤粉正常燃烧并保证灰渣流态化;燃尽风率越大,炉内平均温度越低,炉膛出口NOx浓度越低。不同喷氨高度工况下液态排渣锅炉内NOx分布趋势一致,沿烟气流动方向,NOx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最后稳定,在所研究工况范围内,喷氨高度越低,炉膛出口NOx浓度越少,炉内脱硝效率越高,最大炉内脱硝效率为42.11%,炉膛出口NOx浓度为407.63 mg/m3。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耦合控制规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多种低NOx技术耦合对NOx释放影响机制,数值研究了空气分级低NOx技术和高温喷氨低NOx技术耦合控制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种低NOx燃烧技术耦合控制下的NOx释放特性复杂,空气分级低NOx技术和高温喷氨低NOx技术共同作用控制着NOx的释放。当燃尽风率较大时,液态排渣锅炉内温度不高,生成的NOx含量也较少,喷氨区域环境温度距最佳高温喷氨还原NOx温度(1550 K)较远,炉内脱硝效率较低;提高燃尽风率,液态排渣锅炉内温度升高,生成的NOx增多,喷氨区域环境温度距最佳高温喷氨还原NOx温度较近,炉内脱硝效率升高,因此,液态排渣锅炉内NOx生成量和高温喷氨还原NOx效率的相互耦合作用决定了炉膛出口NOx的排放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过量空气系数1.2、一次风叶片倾角30°的工况下,同时采取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和高温喷氨脱硝技术,选用燃尽风率为5%,喷氨口对称布置在熔渣室上方2 m的竖直烟道上,前后墙各8个,炉内燃烧情况良好,颗粒停留时间长,此时炉膛出口NOx浓度仅为324.62 mg/m3,比基础工况的NOx浓度降低了53.9%。
二、四角切向布置燃烧器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的整理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角切向布置燃烧器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的整理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下稳燃能力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度调峰研究现状 |
1.2.2 浓淡分离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模型 |
2.1 基本守恒方程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2.2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
2.2.1 标准k-ε模型 |
2.2.2 RNG k-ε模型 |
2.2.3 Realizable k-ε模型 |
2.3 气固两相流动模型 |
2.4 气相湍流燃烧模型 |
2.5 煤粉燃烧模型 |
2.5.1 挥发分析出模型 |
2.5.2 焦炭燃烧模型 |
2.6 辐射换热模型 |
2.7 NO_x生成机理 |
2.7.1 热力型NO_x |
2.7.2 燃料型NO_x |
2.7.3 快速型NO_x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离器数值模拟研究 |
3.1 物理模型及网格模型 |
3.1.1 煤粉浓度的一级分离器结构模型 |
3.1.2 分离器网格模型 |
3.1.3 边界条件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挡板位置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3.1 不同挡板位置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3.2 不同挡板位置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 |
3.3.3 不同挡板位置对风粉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 挡板角度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4.1 不同挡板角度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4.2 不同挡板角度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以及风粉分离性能 |
3.5 煤粉粒径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5.1 不同煤粉粒径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5.2 不同煤粉粒径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以及风粉分离性能 |
3.6 风量变化对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 |
3.6.1 不同风量下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3.6.2 不同风量下分离器内颗粒轨迹以及风粉分离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660 MW四角切圆锅炉数值模拟 |
4.1 模拟对象介绍 |
4.2 锅炉煤质分析 |
4.3 燃烧器介绍 |
4.4 低负荷稳燃技术及优化改造方案 |
4.4.1 低负荷稳燃技术 |
4.4.2 燃烧器分组优化设计方案 |
4.5 锅炉网格模型 |
4.6 边界条件设定 |
4.7 100%额定负荷工况数值模拟 |
4.7.1 速度场 |
4.7.2 温度场 |
4.7.3 组分场 |
4.7.4 NO_x浓度 |
4.7.5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工况炉内燃烧数值模拟 |
5.1 不同负荷对锅炉稳燃特性的影响 |
5.1.1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速度分布 |
5.1.2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温度分布 |
5.1.3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组分分布 |
5.1.4 不同负荷下改造前后炉内NO_x浓度分布 |
5.2 不同浓淡比对锅炉稳燃特性的影响 |
5.2.1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速度分布 |
5.2.2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温度分布 |
5.2.3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组分分布 |
5.2.4 不同浓淡比时炉内NO_x浓度分布 |
5.3 不同一次风温对锅炉稳燃特性的影响 |
5.3.1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速度分布 |
5.3.2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温度分布 |
5.3.3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组分分布 |
5.3.4 不同一次风温下炉内NO_x浓度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和科技奖励 |
(3)某300MW机组煤粉锅炉屏式过热器失效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火电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1.2 过热器爆管相关研究 |
1.3 过热器材料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 |
2.1 主要参数 |
2.2 燃烧系统 |
2.3 汽水系统 |
2.4 屏式过热器特性 |
2.5 屏式过热器运行状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
3.1 屏式过热器爆管的金相特性 |
3.2 冷态速度场试验 |
3.3 热态温度场试验 |
3.4 屏式过热器管壁温度监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止屏式过热器超温的技术方案 |
4.1 屏式过热器管材局部更换 |
4.2 管材寿命计算 |
4.3 消除烟气侧残余旋转 |
4.4 调整过热器同屏流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改造后的实施效果 |
5.1 改造效果评估 |
5.2 超温改造措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单切圆π型超超临界锅炉烟气侧热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热偏差现状及分析 |
2 机组设备介绍 |
2.1 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参数 |
2.2 锅炉总体简介 |
2.3 省煤器和水冷壁系统 |
2.4 过热蒸汽系统 |
2.5 再热蒸汽系统 |
3 研究方法 |
3.1 炉内辐射换热测量技术 |
3.2 数学模型、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
4 现场测量 |
4.1 系统安装与调试 |
4.2 试验工况选取 |
4.3 试验工况表盘参数 |
5 试验结果及模拟计算分析 |
5.1 工况一 |
5.2 工况二 |
5.3 工况三 |
5.4 工况四 |
5.5 工况五 |
5.6 改造方案一工况一 |
5.7 改造方案一工况二 |
5.8 改造方案二工况 |
5.9 改造方案三工况 |
5.10 各个工况对比 |
6 热力计算结果分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改进FCM算法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基于FLUENT的锅炉燃烧数值模拟发展现状 |
1.3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2 传统分割方法在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
2.1 基于阈值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 |
2.1.1 全局阈值法 |
2.1.2 局部阈值法 |
2.2 基于边缘检测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 |
2.2.1 边缘检测法 |
2.2.2 边界跟踪法 |
2.3 基于区域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 |
2.4 基于聚类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 |
2.5 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改进的布谷鸟优化算法 |
3.1 布谷鸟算法的理论基础 |
3.1.1 莱维飞行理论 |
3.1.2 布谷鸟算法原理 |
3.1.3 布谷鸟算法基本流程 |
3.2 布谷鸟算法的改进 |
3.2.1 标准布谷鸟算法的不足 |
3.2.2 布谷鸟优化算法的改进方法 |
3.2.3 改进算法的实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布谷鸟的FCM图像分割算法 |
4.1 模糊聚类算法 |
4.1.1 模糊集基本知识 |
4.1.2 FCM算法原理 |
4.1.3 FCM算法流程 |
4.2 基于FCM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
4.3 基于改进布谷鸟的FCM图像分割算法的实现 |
4.3.1 改进算法的基本思想 |
4.3.2 改进算法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
4.3.3 改进算法的实现流程 |
4.3.4 改进的FCM图像分割算法分割结果分析 |
4.4 改进的FCM图像分割算法分割质量评价 |
4.4.1 图像分割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
4.4.2 图像分割质量评价指标 |
4.4.3 基于BSD500数据集的图像分割质量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1 四角切圆锅炉速度场仿真 |
5.1.1 Gambit几何建模 |
5.1.2 FLUENT仿真过程 |
5.1.3 仿真结果 |
5.2 图像分割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实验 |
5.2.2 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质量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330MW热电联产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和燃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改造前设备概况 |
2 低氮燃烧器改造方案 |
3 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
3.1 一次风速调平试验 |
3.2 炉内空气动力场试验 |
3.2.1 空气动力场炉内喷嘴风速测定 |
3.2.2 动力场火花示踪试验 |
4 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热态燃烧调整试验 |
4.1 习惯运行工况试验 |
4.2 氧量调整试验 |
4.3 二次风配风方式调整试验 |
4.4 燃尽风调整试验 |
4.5 最佳运行工况试验 |
5 结束语 |
(7)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能源消费及电力生产结构 |
1.1.2 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现状 |
1.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性 |
1.2 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高硫/高碱煤对低NO_x排放的影响 |
1.2.2 高硫/高碱煤对低氮改造后水冷壁腐蚀结渣的影响 |
1.2.3 现有低NO_x燃烧技术不足与问题 |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飞灰及大颗粒灰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2 碱金属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3 硫分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4 现有脱硝技术不足 |
1.4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1.4.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4.2 高硫煤湿法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
1.4.3 问题的提出 |
1.5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高硫/高碱煤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研究 |
2.2.1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2.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2.3 贴壁风系统实验研究 |
2.3.1 近水冷壁区域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2.3.2 贴壁风系统运行效果 |
2.4 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方案 |
2.5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硫/高碱煤切圆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3.2.1 实验系统 |
3.2.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3.2.3 试验条件 |
3.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3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3.3.1 实验系统 |
3.3.2 实验条件及内容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技术方案 |
3.5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碱煤烟气脱硝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飞灰特性分析 |
4.2.1 测量仪器 |
4.2.2 结果分析 |
4.3 高碱煤脱硝技术研究 |
4.3.1 防堵灰技术研究 |
4.3.2 脱硝系统流场优化研究 |
4.3.3 抗碱金属中毒催化剂选型研究 |
4.4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
4.4.1 防堵灰技术方案 |
4.4.2 均流场导流板技术方案 |
4.4.3 催化剂选型技术方案 |
4.5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工业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高硫煤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硫煤烟气SO_2脱除强化分析研究 |
5.3 高效脱硫中试实验研究 |
5.3.1 脱硫试验台设计技术方案 |
5.3.2 中试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
5.4 高效脱硫技术超低排放工业验证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某电厂60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高硫/高碱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示范及应用 |
6.1 某660MW燃用高碱煤的机组示范工程 |
6.1.1 示范工程系统描述 |
6.1.2 煤质参数 |
6.1.3 机组运行效果 |
6.2 某300MW环保岛BOT超低排放示范工程 |
6.2.1 燃烧器设计方案 |
6.2.2 脱硫系统设计方案 |
6.2.3 项目改造前设计条件 |
6.2.4 项目改造后性能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基于小波法的锅炉炉膛声波法测量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炉膛动力场测量技术概况 |
1.2.1 激光光学法测量 |
1.2.2 声波法测量 |
1.3 声学法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声波法测量理论基础 |
2.1 声波法测量炉膛速度场研究 |
2.1.1 声波断面二维场传感器布置与测量路径的选择 |
2.1.2 声波时间差的实验测量及模拟计算 |
2.2 小波函数 |
2.2.1 小波函数发展概况 |
2.2.2 小波函数性质及分类 |
2.2.2.1 小波函数分类 |
2.2.2.2 小波函数性质 |
2.2.3 二维小波基函数选择 |
3 声波法速度场重建方法研究 |
3.1 炉膛断面二维速度场重建 |
3.1.1 速度场重建原理 |
3.1.2 重建算法研究 |
3.2 算法中参数优化的指标函数选择 |
3.2.1 信息熵 |
3.2.2 优化目标函数 |
4 重建结果分析 |
4.1 声学测量系统8传感器重建结果 |
4.2 声学测量系统12传感器重建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炉膛壁面空气射流声学特性及贴壁流动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空气射流发声及声学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空气射流发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声学测温中声源选择及声信号研究现状 |
1.3 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研究现状 |
1.3.1 水冷壁高温腐蚀机理研究现状 |
1.3.2 水冷壁高温腐蚀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3 评述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气射流发声基本原理及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流体动力声源的分类 |
2.2.1 单极子声源 |
2.2.2 偶极子声源 |
2.2.3 四极子声源 |
2.3 气动噪声计算方法 |
2.4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2.4.1 湍流模型 |
2.4.2 气固两相流动数学模型 |
2.4.3 煤粉颗粒燃烧模型 |
2.4.4 辐射传热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射流声学特性及贴壁流动研究 |
3.1 引言 |
3.2 空气射流声学特性研究 |
3.2.1 炉膛温度场可视化中的声学测温系统简介 |
3.2.2 气动声源选型及模型建立 |
3.2.3 流场及声场模拟结果 |
3.2.4 结果分析及声源优化讨论 |
3.3 空气射流贴壁流动及组合特性研究 |
3.3.1 应用系统设计及模型建立 |
3.3.2 空气射流贴壁流动模拟 |
3.3.3 组合装置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射流装置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拟对象介绍 |
4.3 原始工况下锅炉燃烧模拟 |
4.3.1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加射流装置工况下锅炉燃烧模拟 |
4.4.1 计算模型 |
4.4.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纯燃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规律及耦合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燃烧理论与数值计算模型 |
2.1 气相湍流模型 |
2.2 气固两相流动模型 |
2.3 煤粉燃烧模型 |
2.3.1 挥发分析出模型 |
2.3.2 气相湍流燃烧模型 |
2.3.3 焦炭燃烧模型 |
2.4 辐射传热模型 |
2.5 NO_x生成机理 |
2.5.1 热力型NO_x |
2.5.2 快速型NO_x |
2.5.3 燃料型NO_x |
2.6 高温喷氨脱硝反应机理 |
2.7 本章小结 |
3 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布置及工况设计 |
3.1 旋风液态排渣锅炉布置 |
3.2 物理模型及网格模型 |
3.3 工况设计 |
3.4 旋风液态排渣锅炉燃烧特性分析 |
3.4.1 空气动力场 |
3.4.2 温度场 |
3.4.3 组分场 |
3.4.4 NO_x浓度场 |
3.5 本章小结 |
4 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NO_x释放特性分析 |
4.1 一次风叶片倾角对锅炉NO_x释放特性影响 |
4.1.1 不同叶片倾角下炉内速度分布 |
4.1.2 不同叶片倾角下炉内温度分布 |
4.1.3 不同叶片倾角下炉内组分分布 |
4.1.4 不同叶片倾角下炉内NO_x分布 |
4.2 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NO_x释放特性影响 |
4.2.1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炉内速度分布 |
4.2.2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炉内温度分布 |
4.2.3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炉内组分分布 |
4.2.4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炉内NO_x分布 |
4.3 燃尽风率对锅炉NO_x释放特性影响 |
4.3.1 不同燃尽风率下炉内速度分布 |
4.3.2 不同燃尽风率下炉内温度分布 |
4.3.3 不同燃尽风率下炉内组分分布 |
4.3.4 不同燃尽风率下炉内NO_x分布 |
4.4 喷氨高度对锅炉NO_x释放特性影响 |
4.5 纯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NO_x释放耦合控制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四角切向布置燃烧器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的整理和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旋风液态排渣锅炉风粉流量分配特性及其炉内燃烧影响研究[D]. 黄志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超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下稳燃能力提升技术研究[D]. 孙倩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某300MW机组煤粉锅炉屏式过热器失效原因及对策研究[D]. 杨洋.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单切圆π型超超临界锅炉烟气侧热偏差研究[D]. 杨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基于改进FCM算法的炉膛速度场图像分割[D]. 翟珂.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330MW热电联产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和燃烧调整[J]. 王云鹏,段小云. 华电技术, 2020(06)
- [7]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凤君. 浙江大学, 2020(07)
- [8]基于小波法的锅炉炉膛声波法测量重建研究[D]. 王彦文. 郑州大学, 2020(02)
- [9]炉膛壁面空气射流声学特性及贴壁流动的模拟研究[D]. 李家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纯燃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NOx释放规律及耦合控制研究[D]. 廖义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