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淳[1](1983)在《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文中提出通过中国十个重要细石器遗址中细石核的观察,对中国细石核的类型和工艺技术作一初步的区分和综合的比较,以探讨中国细石器传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同时与发现于东北亚、西北美的细石核进行对比,从它们之间的异同来看这一地区在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王幼平[2](2018)在《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拟简要介绍近年来华北地区新发现的细石器遗存,并对细石器技术出现与发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新发现显示,29-26 kaBP左右在华北地区石叶-细石器技术的出现,可能是受到MIS2阶段环境变化的影响,阿尔泰等中-北亚地区人群与旧石器文化的南迁扩散所致。其后,华北地区以船型细石核为代表的宽台面技术的出现与扩散过程,则反映了该地区原住民应对LGM期间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发展历史。虎头梁类型的楔形石核细石器技术的进退,同样展现了晚更新世末东北亚地区人群的流动性及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陈淳,张萌[3](2018)在《细石叶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细石叶工业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以及从戈壁石核开始的各国学者对亚美史前文化联系的国际探索。目前细石叶的年代以俄国阿尔泰山地区的发现为最早,而在美国俄勒冈州则延续到公元1000年左右。早期的细石叶研究主要采取了分类描述和传播论的文化历史学范式。借鉴日本学者的方法,我国学者开始采用技术-类型学来根据细石核剥片过程对出土材料进行分类,命名了各种楔形石核的技法。之后,我国学者尝试从功能-适应的视角来对细石叶工业进行研究和解释。本文第二作者对以前的方法论做了再思,提出了"细石叶社群"的概念。旨在从环境适应和资源利用的角度思考细石叶社群的结构、信息交流和技术知识的互动,深入研究这类技术的发明和扩散的动因,以便更好了解这类石器技术在史前狩猎采集群中的文化意义和适应优势。
李磊[4](2020)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船形石核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船形和楔形石核是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常见的细石核类型,回顾细石器的百年研究历史,可知学界对楔形石核的关注最早,研究也最为深入。而船形石核还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为加深对船形石核的认识,本文以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的船形石核为研究对象,从类型划分和工艺流程研究、发展的兴衰历程和船形石核与环境变化关系三方面,对船形石核展开相关研究。石核的台面、核体高度、核身修整方式和底部形态是船形石核的最本质特征,其中底部形态差异,反映了石核的修理程度和所处的剥片阶段,所以将其作为船形石核类型划分的基础。按底端形态的不同,将船形石核分为平底状、线底状和点状三类。本文以操作链为指导思想,将船形石核的工艺流程分为备料、预制、剥片和终极四个阶段,并从石料选择、预制方式、剥片过程三方面比较了船形和楔形石核的技术差异。船形石核不涉及两面器的预制,受石料质量和尺寸的制约较小,预制过程和剥片程序相对简便,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剥片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船形石核是一种通过开发小型优质石料高效获取细石叶的重要手段。为了解船形石核的发展过程,本文根据各遗址船形石核的相对数量和绝对年代数据,将其分为萌芽(距今2.72.6万年)、兴盛(距今2.61.5万年)和衰落(距今1.51.0万年)三个时期,并探讨了各期船形石核的技术和分布特征。从技术特征看,各阶段船形石核的技术差异很小,台面类型、修整方式和核体高度反映的加工理念相似,体现了船形石核技术发展的稳定性。三种底端形态的船形石核在各期均有发现,但以线状底船形石核为主,线状底的作用类似于楔状缘,可以控制细石叶终端形态和调整台面角。从分布特征看,船形石核最早发现于晋南地区,并以晋南地区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四面扩散,向北到达冀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向东发展到苏北鲁南地区,向西可达甘宁地区,向南抵达中原腹地。通过对比楔形石核的时空分布特征,可知楔形石核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冀西北地区,按年代早晚沿东北-西南走向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流行时间为距今1.71.2万年。本文认为文化源头、气候环境和人群差异是导致两类石核时空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船形石核的兴衰历程与气候环境的冷暖变化息息相关,了解冰盛期前后船形石核的兴衰原因和与船形石核共存的其他文化遗存所反映的适应行为,可以加深我们对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和行为模式的认知。
陈虹[5](2010)在《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 ——晋冀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学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根据文化生态学和系统论,对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文化适应开展了尝试性探讨。从“文化适应性”的新视角,以华北地区南部的柿子滩、下川、柴寺(丁村77:01地点)、薛关以及泥河湾盆地的虎头梁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细石叶工艺为研究对象,运用技术—类型分析、微痕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比揭示出不同石制品组合石器技术、维生策略和居址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而从文化的动态进程、演化动力及影响因素,构建晚更新世华北地区人类的文化适应系统——细石叶工艺系统。对五个石制品组合的“操作链”复原和文化适应系统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细石叶工艺,是特定气候环境和人类智力、能动性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项复杂工艺技术,符合人地互动过程中各种变化和不同压力,可以维持人类文化适应系统的能量运转。就外部因素而言,晚更新世的环境因气候剧变而变得干冷,加剧了资源限制。一方面,随着干冷气候和植被的减少,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维生型资源主要以动物为主。依赖动物资源使得人群不得不提高狩猎技术以维持生存。动物资源的流动性,给狩猎者造成了捕猎时间的压力和生存风险,迫使人群利用各种复合工具、提高工具有效性,采用专门化技术加以应对。另一方面,流动性增大使得原料必须便于携带,以免原料偶然的短缺引发生存风险,人群因而采取强化利用石料的节约行为。同时,严酷的环境和资源的限制,反过来也加剧了人群的流动性。在节省石料和高度流动性的双重需求下,狩猎采集群选择了精致技术来应对压力。从内部因素来看,人群石器制作技能的传承性和文化传统,既可以维持自有的稳定性,又可能受到外来文化或游群的影响,促发对新技术的吸收。专门化、节约行为、精致技术和认知方面的改变,共同促成了“细石叶工艺”的产生与采纳。史前人类的文化适应,既表现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对,同时通过积极的调节作用来改善适应的效果,是被动适应和主观能动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邵文斌[6](2006)在《试论晋南地区细石器文化》文中研究说明一、概述细石器文化的有关问题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细石器文化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一带,其它地区发现的时代较晚,多在新、旧石器时代之交或更晚。河北、山西由于含细石器文化因素的遗址时代较早而且遗存较为丰富,自然成为了焦点之中的焦点。关于细石器,早在解放前裴文中先生就有研究[1]。70年代有学者对细石器的起源作过研究,认为中国华北地区是东北亚及美洲细石器的重要发源地[2]。80年代陈淳从细石核的工艺和类型方面分析了中国和东北亚及美洲细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华北地区在细石器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地位[3]。有学者通过对华北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的比较分析,认为桑干河流域是细石器文化的发源地[4]。另外,也有通过北方细石器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生态环境下人类的经济活动等因素来分析细石器的起源问题[5]。这些研究多认为小石器传统的峙峪遗址是中国细石器文化的最初形态,甚至称之为广义的细石器文化。但是,柴寺77:01地
朱之勇[7](2009)在《中国细石器相关问题研究评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细石器内涵、细石器技术、细石器传统及细石器起源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作者赞成细石器是由特殊工艺技术制成的石制品,并将其范围限定在与此种技术相关的石制品之内。细石器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石片剥离技术,并非是石器的制作技术;细石器传统所指的应是某种细石器技术的延续。作者论证了细石器技术由石叶技术演化而来的合理性,并指出华北地区起源说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认为中国的细石器有可能起源于俄罗斯贝加尔湖南部和蒙古中部地区。
李罡[8](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认为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田川,徐廷,关莹,高星[9](2019)在《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文中指出枫林遗址是坐落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抚松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获得了数量丰富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叶、细石核、石叶和精加工的石器等,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其中,细石核典型、精美,具备从原料采备、初期加工、调整再利用到使用废弃的各阶段特征。本文运用"操作链"的分析理念,以动态的视角对该遗址楔形石核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对于细石核的技术与类型分析表明,该遗址以楔形细石核、工具类细石核等为主体的细石叶工艺产品,代表了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艺的特色。该项研究有助于阐释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地区狩猎采集人群的石器技术特点、工具制作能力和生存模式,为探讨更新世末期细石叶工艺在东亚地区的扩散和人群互动提供新的线索。
高磊[10](2016)在《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Ⅱ区第3、4层石制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马鞍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境内的泥河湾盆地,是泥河湾盆地虎头梁遗址群中的一员,属于典型的以楔型石核技术为主的细石器工艺遗址。1997-1998年北京大学联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2014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新发掘区(马鞍山遗址Ⅱ区)位于原发掘区东南约100米处,揭露面积约30 m2,出上大量文化遗物,其中第3、4层出土石制品2844件。放射性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第3文化层的年代范围为5905-5730 Cal.BP;第4文化层的年代范围为16480-15920 Cal.BP。木文以该遗址第3、4层的发掘材料为基础,开展石器技术、类型与原料利用策略研究,以此揭示石器在不同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探讨生计模式的变化以及人群的迁徙扩散。研究表明,该遗址属于原地埋藏类型,两个层位的石制品组合相同,都包含有锤击石核、楔型细石核、石片、鸡冠状石叶、细石叶、石器、断块及碎屑。石器类型都以各式刮削器为主,刮削器又以圆头刮削器为主要类型。同时,使用的原料种类也基木相同,包括流纹岩、燧石、玄武岩、石英岩、白云岩、页岩、脉石英、玛瑙、蛋白石和玉髓。其中流纹岩是石器制作的主要原料;燧石居于次要地位,其它种类的原料鲜见。石器的加工程度都较高;剥片类产品的消耗程度极大;尺寸较大的完整石片及废片少见,绝大多数石片因尺寸较小不宜加工成器而废弃,显示出该遗址极高的原料利用率。基于不同的生计模式和收益—成木,两个层位在原料采备策略方面各不相同。从泥河湾盆地细石器遗存的发现来看,两个层位代表的是两个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生计模式的人群,第3层遗存代表的是一个兼有狩猎经济的定居农业社会群体;第4层遗存代表的是一个高度流动的狩猎采集群体。石制品在各自维生手段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二、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2)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华北地区细石器技术的出现 |
3 宽台面细石器技术的发展 |
4 窄台面细石器技术流行的时空变化 |
5 讨论 |
5.1 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
5.2 细石器技术与LGM的环境变化 |
5.3 细石器技术和晚更新世晚期人群的流动 |
6 小结 |
(3)细石叶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的发现与分布 |
3 技术—类型学方法 |
4 东北亚和西北美的发现 |
5 功能—适应视角 |
6 细石叶研究的再思 |
7 小结与展望 |
(4)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船形石核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船形石核的界定 |
1.2 细石器研究简史 |
1.3 船形石核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船形石核的类型和工艺流程研究 |
2.1 船形石核的类型划分 |
2.2 船形石核的工艺流程 |
2.3 船形石核的分期 |
第三章 船形石核的出现和分布 |
3.1 船形石核的萌芽期 |
3.2 早期船形石核的技术特征 |
3.3 早期船形石核的分布 |
第四章 船形石核的兴盛和扩散 |
4.1 船形石核的兴盛期 |
4.2 兴盛期船形石核的技术特征 |
4.3 兴盛期船形石核的分布及扩散路线 |
第五章 船形石核的衰落和楔形石核的兴起 |
5.1 船形石核的衰落期 |
5.2 衰落期船形石核的技术特征及其分布 |
5.3 楔形石核的兴起 |
5.3.1 楔形石核的空间分布 |
5.3.2 楔形石核的时间分布 |
5.3.3 时空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六章 船形石核的兴衰与环境变化 |
6.1 距今3万年以来的环境状况 |
6.2 末次冰盛期与船形石核的兴衰 |
6.2.1 末次冰盛期的界定 |
6.2.2 末次冰盛期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 |
6.2.3 末次冰盛期船形石核兴衰的原因 |
6.2.4 末次冰盛期古人类的其他适应行为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 ——晋冀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背景 |
1.3.1 细石叶工艺的定义与内涵 |
1.3.2 细石叶工艺的时空分布 |
1.3.3 研究背景回顾 |
1.4 论文构架 |
注释 |
第二部分 方法论与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系统论与文化适应 |
第一节 考古学中的系统论 |
2.1.1 基本内容、概念与方法 |
2.1.2 研究模式:同态模式与复杂适应系统模式 |
2.1.3 应用与优势 |
2.1.4 批评与修订 |
第二节 文化适应 |
2.2.1 "适应性"概念与文化生态学 |
2.2.2 "能动性"概念 |
2.2.3 文化适应的内涵 |
2.2.4 文化适应系统研究 |
2.2.5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分析:动态性思维 |
第一节 "操作链"概念 |
3.1.1 研究史评述 |
3.1.2 内涵与运作 |
3.1.3 小结 |
第二节 级差型动态分类体系 |
3.2.1 研究史评述 |
3.2.2 不同分类法的对比与评估 |
3.2.3 级差型动态分类体系 |
第三节 微痕分析 |
3.3.1 方法论概述 |
3.3.2 研究史评述 |
3.3.3 分析变量及定义 |
3.3.4 实验基础 |
第四节 标本采样与数据处理 |
3.4.1 标本信息及来源 |
3.4.2 特征与变量 |
3.4.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注释 |
第三部分 描述与分析 |
第四章 柿子滩石制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4.1.1 发现与研究 |
4.1.2 考古发现 |
4.1.3 生态环境与古气候 |
第二节 类型——技术分析 |
4.2.1 原料分析 |
4.2.2 石制品的类型 |
4.2.3 细石核与细石叶的技术特点 |
4.2.4 其他典型石器的技术特点 |
第三节 微痕分析 |
4.3.1 微痕观察结果 |
4.3.2 微痕特征描述 |
4.3.3 功能分析 |
第四节 工艺与功能 |
注释 |
第五章 下川石制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简史与生态背景 |
5.1.1 发现与发掘 |
5.1.2 生态环境与古气候 |
第二节 技术分析 |
5.2.1 原料及来源 |
5.2.2 石制品的类型 |
5.2.3 细石核与细石叶的技术特点 |
5.2.4 其他典型石器的技术特点 |
第三节 微痕分析 |
5.3.1 微痕观察结果 |
5.3.2 微痕特征描述 |
5.3.3 功能分析 |
第四节 工艺与功能 |
注释 |
第六章 其他相关遗址 |
第一节 柴寺(丁村77:01地点)石制品组合 |
6.1.1 遗址概述 |
6.1.2 石制品原料与类型 |
6.1.3 微痕分析 |
6.1.4 工艺与功能 |
第二节 薛关石制品组合 |
6.2.1 研究背景与生态背景 |
6.2.2 石制品的类型 |
6.2.3 工艺与功能 |
第三节 虎头梁石制品组合 |
6.3.1 研究简史 |
6.3.2 石制品的类型与微痕分析 |
6.3.3 工艺与功能 |
注释 |
第四部分 阐释与讨论 |
第七章 对比与讨论 |
第一节 晚更新世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7.1.1 末次冰期与末次盛冰期 |
7.1.2 植被与动物群 |
7.1.3 黄土记录 |
第二节 石制品技术的差异性 |
7.2.1 遗址间对比 |
7.2.2 生产水平:专门化与非专门化 |
7.2.3 工具设计:有效性与可靠性 |
第三节 维生方式与居址形态的差异性 |
7.3.1 资源结构与觅食策略 |
7.3.2 技术结构与流动模式 |
第四节 文化适应系统的动态解析 |
7.4.1 环境巨变:生态与气候 |
7.4.2 资源限制:原料与可利用资源 |
7.4.3 时间压力 |
7.4.4 流动性 |
7.4.5 信息与认知 |
7.4.6 对细石叶工艺系统的建模 |
7.4.7 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书目 |
附录 |
图版 |
致谢 |
(8)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范例说明 |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
一、步日耶的发现 |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鱼类化石 |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五、孢粉分析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三、孢粉分析 |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
一、哺乳动物化石 |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
四、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细石核类型分析 |
2.1 概述 |
2.2 楔形石核的动态类型学分析 |
3 细石核技术分析 |
3.1 原料的开发与采备 |
3.2 楔形石核的技术分析 |
3.3 工具类细石核的技术分析 |
4 讨论与总结 |
(10)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Ⅱ区第3、4层石制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简史 |
1.3 区域地质地貌 |
1.4 古环境分析 |
1.4.1 最后冰期最盛期到新仙女木事件之前的升温阶段 |
1.4.2 新仙女木事件时期的降温阶段 |
1.4.3 全新世早期的升温阶段 |
1.4.4 全新世大暖期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材料的获取 |
2.2 研究方法 |
2.3 石制品的分类 |
2.3.1 石核 |
2.3.2 石片 |
2.3.3 工具 |
2.3.4 残片、碎屑及断块 |
2.4 石制品的定位及观测项目 |
2.4.1 基本项目 |
2.4.2 锤击石核的观测项目 |
2.4.3 石片的观测项目 |
2.4.4 楔型石核观测项目 |
2.4.5 工具类 |
2.4.6 断块 |
第三章 遗址地层、年代与埋藏环境 |
3.1 遗址地层 |
3.2 遗址年代 |
3.3 埋藏环境 |
3.3.1 遗址周围地质地貌 |
3.3.2 第3层石制品的产状与风化磨蚀程度分析 |
3.3.3 第4层石制品的产状与风化磨蚀程度分析 |
3.3.4 第3层石制品的尺寸与空间分布 |
3.3.5 第4层石制品的尺寸与空间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石制品的分类统计与标本记述 |
4.1 第3层出土石制品 |
4.1.1 锤击石核 |
4.1.2 楔型石核 |
4.1.3 完整石片 |
4.1.4 不完整石片 |
4.1.5 冠状石叶与细石叶 |
4.1.6 工具 |
4.1.7 断块 |
4.1.8 碎屑 |
4.2 第4层出土石制品 |
4.2.1 锤击石核 |
4.2.2 楔型石核 |
4.2.3 完整石片 |
4.2.4 不完整石片 |
4.2.5 冠状石叶与细石叶 |
4.2.6 工具 |
4.2.7 断块 |
4.2.8 碎屑 |
第五章 原料开发策略研究 |
5.1 原料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
5.2 泥河湾盆地岩石属性及其地理分布 |
5.3 第3层石制品的原料开发策略 |
5.3.1 原料种类与利用率 |
5.3.2 原料的分布与采备方略 |
5.4 第4层石制品的原料开发策略 |
5.4.1 原料种类与利用率 |
5.4.2 原料的分布与采备方略 |
第六章 遗址空间利用与功能 |
6.1 研究背景与方法 |
6.2 第3层的空间利用方式 |
6.3 第4层的空间利用方式 |
6.4 第3、4层空间利用强度分析 |
第七章 两个层位的对比研究 |
7.1 石制品类型与形态的对比分析 |
7.2 石器组合与加工程度的对比分析 |
7.2.1 石器组合的对比分析 |
7.2.2 加工程度的对比分析 |
7.3 原料采备及利用策略对比分析 |
7.3.1 原料采备策略与利用率 |
7.3.2 工具类石制品的原料利用策略 |
7.3.3 剥片类产品的消耗度 |
7.3.4 石器毛坯的选择 |
7.4 石器技术 |
7.4.1 楔型石核技术 |
7.4.2 石核剥片与石器加工技术 |
7.5 遗址空间利用的对比分析 |
第八章 结语与讨论 |
8.1 泥河湾盆地细石器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
8.2 技术、人群及适应行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J]. 陈淳. 人类学学报, 1983(04)
- [2]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J].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2018(04)
- [3]细石叶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 陈淳,张萌. 人类学学报, 2018(04)
- [4]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船形石核相关研究[D]. 李磊. 山西大学, 2020(01)
- [5]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 ——晋冀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学分析[D]. 陈虹. 复旦大学, 2010(11)
- [6]试论晋南地区细石器文化[J]. 邵文斌. 史前研究, 2006(00)
- [7]中国细石器相关问题研究评论[J]. 朱之勇. 四川文物, 2009(03)
- [8]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 [9]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J]. 田川,徐廷,关莹,高星. 人类学学报, 2019(01)
- [10]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Ⅱ区第3、4层石制品分析[D]. 高磊. 西北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