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地黄的栽培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夏至,黄勇,李贺敏,周艳,高致明[1](2018)在《基于核基因ITS及叶绿体psbA-trnH和trnS-trnG基因怀地黄栽培起源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野生型驯化为栽培品种角度分析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的遗传多样性,探讨河南焦作地区怀地黄的栽培起源。方法对地黄野生自然居群,栽培品种及其近缘物种ITS、psb A-trn H和trn S-trn G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比较中药材地黄野生自然居群,栽培品种间各序列的单倍型类型和核苷酸多态性,构建Neighbor-Joining(NJ)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地黄野生居群单倍型类型数量(ITS 6个,psb A-trn H 8个,trn S-trn G 9个)明显高于怀地黄栽培品种单倍型类型数量(ITS 3个,psb A-trn H 2个,trn S-trn G 3个)。地黄野生居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远高于怀地黄栽培品种间,在3个基因联合系统树上,地黄野生居群和栽培品种所有样品与茄叶地黄聚在一支,支持率为90%;23个栽培品种(29个样本)与来自温县的10号地黄野生居群聚为一支,支持率为78%。结论地黄野生型驯化为栽培品种过程发生了明显的遗传瓶颈,导致现存怀地黄栽培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降低。怀地黄栽培品种可能起源于河南温县区域的地黄野生群体。
王莹[2](2013)在《怀地黄种质资源评价与新种质创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块根入药,是常见的大宗中药材。地黄的品种很多,它的分布广泛,其中在我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均有大量生产,但是以河南道地产区的“古怀庆府”一带产者最佳,栽培的历史也最悠久,系着名“四大怀药”之一。怀地黄因受自然环境和生产措施的影响,经有性杂交和块根变异,形成了很多地黄栽培品种及其变种,这些栽培品种和变种在其外部的形态、内部的结构、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建立了8个怀地黄主栽品种的核心种质资源圃,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化学指标成分和化学指纹图谱对8个怀地黄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地黄种质划分的依据并运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怀地黄质量的方法;并对主栽品种北京3号不同产区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适宜地黄开发种植的区域;利用资源圃中8个怀地黄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杂交,创制了61个杂交后代,为怀地黄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1、利用直尺测量和扫描电镜比较了怀地黄8个主栽品种叶的形态特征。根据叶的长度、宽度及长宽比可以分为大型叶、中型叶和小型叶;根据叶上下表面气孔器密度可以分为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根据表皮非腺毛的密度可以分为密毛类和寡毛类两种类型;不同种质怀地黄的非腺毛长度、气孔器大小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也可以作为地黄划分品种的依据。2、利用扫描电镜比较了怀地黄8个主栽品种花粉粒的形状、萌发沟、表面纹饰的深浅及密度等。不同种质怀地黄花粉粒的形状均为橄榄球形,具有3个萌发孔;根据花粉粒的大小可以将8个怀地黄主栽品种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3种类型,根据花粉粒网眼密度可将8个怀地黄主栽品种分为高密、中密和低密度3种类型,因此,花粉粒的大小、表面网眼的密度可以作为地黄种质划分的依据。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怀地黄8个主栽品种的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发现地黄不同品种的怀地黄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梓醇的含量是:沁怀(3.70%)﹥怀地3号(3.68%)﹥85-5(3.05%)﹥生津(2.91%)﹥北京3号(2.55%)﹥怀地2号(2.31%)﹥脱毒苗85-5(2.30%)﹥北京1号(2.25%)﹥怀地1号(2.23%);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是:85-5(0.13%)﹥北京1号(0.12%)﹥怀地2号(0.10%)﹥生津(0.10%)﹥怀地3号(0.08%)﹥怀地1号(0.06%)﹥沁怀(0.04%)﹥脱毒苗85-5(0.04%)﹥北京3号(0.03%)。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了HPLC技术条件,建立了怀地黄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了20个共有峰,对不同栽培品种怀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和聚类分析,为怀地黄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5、通过北京3号在温县、获嘉、新乡北环、封丘、山东单县5个产区的对比试验,从产量上比较5个产区差异不显着,都适宜种植怀地黄;从指标成分上分析5个产区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可以种植,但是品质仍不如道地产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地黄沿温县向东,顺黄河冲积平原经获嘉、新乡北环、封丘到山东单县,都适宜种植地黄,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发展。6、利用资源圃中8个怀地黄农家品种和1个野生地黄,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共72个,进而探讨了杂交组合结果率、单果结籽数、千粒重、正交和反交平均单果结籽数和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杂交亲缘关系越远结实率越高,单果结籽数和千粒重相对也高,正反杂交有一定差异,品种内部杂交不结实。创制了61个杂交后代,为怀地黄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王太霞[3](2004)在《怀地黄块根的发育与有效成分的积累关系及其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Libosch.]隶属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其根入药,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自明朝以后,其主产区集中于河南古怀庆府地区(现在的修武、武陟、温县、孟县、博爱等地)。将产于古代怀庆府的地黄,称为怀地黄或怀庆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f. Hueichingensis(Chan et Sehih)Hsiao]。地黄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地下部分,以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三种形式分别入药。本文应用植物解剖学、植物化学和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怀地黄药用部分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测定了梓醇在怀地黄药用部分的积累部位及其在营养器官中的含量和积累动态:并对不同产区地黄块根的外观特征、解剖结构和梓醇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用SPSS10.0软件系统对不同产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与地黄块根中梓醇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怀地黄道地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规范化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1.用上一年的块根作母根进行繁殖,从母根和母根上不定芽的茎基部分别发生两种类型的不定根:一类不定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正常的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这类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增粗不明显,属于担负吸收和固着作用的正常根。另一种类型的不定根,从外形上看,自发生15-20d后,其前端膨大成小球状,30d后,不定根的前端膨大部分成长为直径约6-10mm的圆柱状肉质根,之后,其中部生长较快,两端生长较慢,从而逐渐呈近纺锤状,4-5个月后形成直径达3-9cm的不规则纺锤状块根。从结构上看,这类不定根初生结构的分化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正常根相同,但以后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与正常根不同。在维管形成层活动早期,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向内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向外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在根的横切面上所占的比例相近,以后,维管形成层细胞向内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多,而向外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少,因此,在横切面上随着块根的膨大,木质部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而韧皮部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小。同时,在次生木质部中导管较少,而薄壁组织细胞多。次生木质部中的薄壁组织细胞一部分由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产生,而另一部分由次生木质部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再分裂产生,从而在次生木质部中呈现出了导管数量少,星散分布在薄壁组织细胞中。在根的横切面上,导管仅占次生木质部的10一15%。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产生大量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细胞,其中部分薄壁组织细胞又增殖,通过此种异常次生生长活动,使根部迅速增粗,形成两端细中部膨大的近纺锤形块根。2.在怀地黄根、茎和叶三种营养器官中都含有梓醇,但不同器官中梓醇含量有显着差异。其中,茎、叶中梓醇含量较高,块根中梓醇含量较低.在同一营养器官中梓醇积累呈现规律性变化。在幼叶中梓醇含量低,随着叶发育成熟,其梓醇含量逐渐增高;在块根中梓醇含量随着块根的发育增粗逐渐增高;怀地黄块根木质部中梓醇的含量高于韧皮部。3.组织化学定位研究证明,怀地黄块根中梓醇贮存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薄壁细胞在发育早期,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并且含有丰富的细胞器;一段时间后,细胞开始液泡化,在细胞中开始出现小的液泡;之后,小液泡逐渐合并成较大的液泡,一个中央大液泡,在大的液泡中可以看到有黑色沉淀物;最后,液泡逐渐合并成在中央大液泡内,布满了被饿酸固定的黑色沉淀物,发育成熟。4.不同产区地黄块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存在着差异。薄壁细胞从外观上看,河南新乡和温县产的地黄颜色较深,为黄褐色,而山东平阴、山西襄汾和陕西西安产的地黄颜色较浅,分别为黄色和浅黄色:温县产的地黄为块状,河南新乡、山东平阴、山西襄汾产的地黄均为纺睡状,陕西西安产的地黄为条状;每个地黄块根的平均重量,陕西西安<山东平阴<山西襄汾<河南新乡<河南温县;地黄块根的最粗处直径也是陕西西安<山东平阴<山西襄汾<河南新乡<河南温县;地黄块根的长度与粗度的比值,河南温县<河南新乡<!自西襄汾<陕西西安<山东平阴。从内部结构上看,仅河南温县产的地黄横切面上有菊花心,而其它产区的地黄均无菊花心;横切面上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比例,陕西西安<山东平阴<山西襄汾<河南新乡<河南温县:木质部中薄壁细胞所占的比例,陕西西安<山东平阴和山西襄汾<河南新乡<河南温县:5.不同产区地黄块根中梓醇的含量也不同,按块根梓醇含量从高到低排序,河南温县>河南新乡>山西襄汾>山东平阴>陕西西安。6.对不同产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与地黄块根中梓醇的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影响梓醇含量的生态因子中,土壤因子的影响大于气候因子。在土壤因子中梓醇的含量与土壤PH值、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在气候因子中,梓醇的含量仅与年平均温度和年积温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怀地黄的药用部分起源于母根和不定芽茎基部的不定根。在结构上具有典型的根的结构特征,如初生木质部与初生?
王丰青,谢彩侠,孙瑞斌,张重义[4](2018)在《地黄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地黄具有丰富的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育种历史超过100年。然而,地黄现有品种谱系不清,遗传基础狭窄,种质创新和育种手段落后,品种的选育已无法满足地黄生产的需求。该文综述了地黄物种及其分布、地黄植株形态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品质概况以及100年来地黄育种的方法的进步。作者指出应加强对现有品种的系统评价和整理,建立地黄野生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圃,深入研究地黄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加强地黄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为实现中药材有序、有效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周延清[5](2005)在《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文中提出本文旨在:Ⅰ.建立河南三种主栽经济植物地黄、山药和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标记分析体系,为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合理利用、保护、鉴定和改良这三种植物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Ⅱ.建立发根农杆菌对怀地黄的转化及毛状根的植株再生体系。Ⅲ.分离克隆大豆油酰基-△12-去饱和酶基因fad 2-1和构建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培育大豆和怀地黄新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Ⅰ.利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对这三种经济植物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其中,ISSR标记技术首次用于这一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用CTAB法提取了10个地黄品种、28个山药品种和10个大豆品种以及16个怀地黄单株的基因组DNA,建立了适用于山药基因组DNA提取的改良CTAB方法。(2).以怀地黄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出了适宜于地黄ISSR分析的合适的退火温度(53-55℃)和扩增体系:25μL PCR反应体积,包含1×Taq DNA酶缓冲液(10mmol/L Tris-HC l,50mmol/L KCl,0.1%Trion X-100,pH9.0),2.5 mmol/L MgCl2,1.0-1.5U Taq酶,60ng模板DNA,0.4μmmol/L引物,dATP、dGTP、dCTP和dTTP各0.4 mmol/L。(3).在此基础上,从44个I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了适合于地黄、山药和大豆ISSR标记分析的引物10条、7条和8条;从80条RAPD引物中分别筛选出了适合于地黄和山药RAPD标记分析的引物17条和2条。(4).10条ISSR引物对10个地黄品种(系)扩增出110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71.82%,平均多样性指数(Ⅰ)为0.3577,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57~0.979,平均GS为0.665;17条RAPD引物对10个地黄品种(系)扩增出17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61.58%,平均多样性指数(Ⅰ)为0.3135,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3~0.93,平均GS为0.7545。两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呈极显着正相关(r=0.649);利用2条ISSR引物对16个怀地黄单株扩增出1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64.71%。使用3条RAPD引物对16个怀地黄单株扩增出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57.14%。(5).7条ISSR引物对28个山药品种扩增出65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3.01%,平均多样性指数(Ⅰ)为0.4379,遗传相似系数(GS)在0.33~0.96,平均GS为0.6246。2条RAPD引物对28个山药品种扩增出23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2.6%。(6).8个ISSR引物对10个大豆品种扩增出89条带,多态条
崔晓晓[6](2019)在《UV-B辐照对怀地黄生长发育及连作障碍的影响》文中提出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属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是一种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它以其干燥的块根入药,中国中部的河南省焦作市是其地道产区,品质最佳,是中国着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在生产上,怀地黄有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每次收获后,须隔8-10年,才可复种,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严重限制了怀地黄产业的发展。现还未发现有效解决连作障碍的措施。怀地黄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感自毒物质,UV-B辐照可以改变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过程,那通过额外施加UV-B辐照,是否可以改变怀地黄的次生代谢过程,降低化感自毒物质的产生呢?本研究对大田怀地黄额外补充13μw/cm2(模拟自然UV-B的15%)的UV-B辐照,研究增强UV-B辐照对怀地黄生长状况,生理生化及次生代谢过程的影响,探索UV-B辐照是否可以改变怀地黄的代谢过程,降低化感自毒化合物的产生,以削减怀地黄连作障碍。通过对观察怀地黄生长状况、测定生理活性指标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UV-B辐照对怀地黄形态结构的影响。在大田环境下对怀地黄额外补充低剂量UV-B辐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怀地黄叶表面微观结构,发现UV-B辐照对不同怀地黄叶叶龄的气孔密度和腺毛数量影响具有差异性,它能使幼嫩叶表皮腺毛数量和表皮气孔密度显着下降,较成熟叶腺毛密度(L3、L5)和气孔密度(L3、L5)增加。UV-B辐照后,怀地黄叶表面细胞皱缩,但腺毛大小无差异。UV-B辐照对怀地黄的地上形态、地下形态各指标及生物量,如叶长、叶宽、块根直径等无显着影响。但UV-B辐照处理后怀地黄叶面积下降了12%,叶片厚度增加,表明植物可以通过改变形态来响应UV-B胁迫。(2)UV-B辐照对怀地黄药用成分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可显着促进怀地黄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和梓醇的合成和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怀地黄叶中毛蕊花糖苷和梓醇的积累,但未达到显着性。表明增强UV-B辐射对提高怀地黄的药用品质有一定益处。(3)UV-B辐照对怀地黄生理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中,虽然增强UV-B辐射对怀地黄叶内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着提高类黄酮含量,以此来吸收多余的紫外线,还可以提高怀地黄叶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4)UV-B对怀地黄连作障碍的削减作用的初步探索。经过分析,UV-B辐照未对怀地黄的生长状况和生理代谢造成明显抑制现象,但也未能促进怀地黄生物量的积累,没有减轻重茬导致的怀地黄减产现象。但UV-B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怀地黄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和梓醇的积累。
范芳[7](2008)在《怀地黄营养规律与氮磷钾及其配比肥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研究怀地黄营养规律,进一步初步确定怀地黄合适的施肥用量,通过氮、磷、钾三种肥料配施的田间试验,对怀地黄的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将怀地黄的生长划分为苗期、大根拉长期、块根膨大期、采收期四个时期。怀地黄块根干物质的累积趋势与怀地黄总的干物质累积趋势均类似于指数曲线,怀地黄干物质9月上旬之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之后主要分配在块根。10月是怀地黄块根干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因此这段时间应加强管理合理追肥以增加怀地黄产量。11月开始块根干重增长极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初步确定怀地黄采收时间为11月。对怀地黄中NPK的吸收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怀地黄对氮、钾的需求量远大与磷,故追肥应氮、钾配合。大根拉长期和块根膨大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很大,三者应配合施用。NPK在块根中的分配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大,三者最大值均出现在10月下旬。根据NPK养分的测定结果,求得在每667m21.66吨的产量水平下生产1t鲜地黄需要N 5.43kg、P2O5 4.17kg、K2O 20.04kg。采用干灰化-ICP法研究了怀地黄对铁、锰、铜、锌四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怀地黄对铁、锰、铜、锌的吸收动态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基本一致,生长初期吸收较少,随时间推移,吸收积累速率较快,到后期稍有下降,9月中旬到10月下旬是怀地黄吸收这四种微量元素最多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应加强微肥的施用,以提高怀地黄的品质。怀地黄体内铁、锰、铜、锌的分配趋势大致相同,前期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后期主要分配在块根。由怀地黄四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可以得出,在每667m21.66吨的产量水平下,每生产一吨鲜地黄需要铁、锰、铜、锌的量分别为38.99g,2.54g,2.21g,6.30g。研究了怀地黄产量和各施肥处理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氮、磷、钾肥的最优处理组合为N 15kg/667m2、P2O5 8 kg/667m2、K2O 12 kg/667m2。试验采用了L27(313)正交混杂设计方法,建立氮磷钾施肥与怀地黄产量之间的效应模型y=215.3970+12.8068x1+18.3953x2+10.0991x3-0.3659x12-0.7828x22-0.2618x32+0.2030x1x2+0.0116x1x3-0.4239x2x3,对回归模型进行计算模拟寻优,求得了高产施肥组合方案N=20.90kg/667m2, P2O5=11.67 kg/667m2,K2O=10.30kg/667m2和最大和最大利润施肥方案N=19.68kg/667m2 ,P2O5=10.11kg/667m2 ,K2O=5.14kg/667m2 ,对区域性怀地黄施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怀地黄产量的主导因子,参试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率的排序为氮肥>磷肥>钾肥。但是三种肥料在超过一定的使用量时会对产量带来明显的负作用。运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怀地黄NPK含量、吸收分配及生物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怀地黄植株内NPK含量的关键因素分别为磷肥、氮肥、钾肥,影响生物量的关键因素为氮肥。
祁瑞林[8](2018)在《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生长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地黄栽培现状,没有统一的种栽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从种栽到栽培、施肥技术没有统一的科学的量化指标,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使地黄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杂。本试验从温县道地产区收集主栽品种金九,通过不同的药剂处理,观察和研究地黄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光合数值、病虫草害情况以及产量与品质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生长情况的观察研究,比较不同梯度不同药剂处理对地黄的形态特征、生理指标、光合指标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可知。在药剂处理方面,药剂16(300倍液稀释的代森锰锌浸种与生石灰拌种)对一、三等级地黄的株高影响最为突出,药剂11(500倍液稀释的甲基托布津浸种与生石灰拌种)对二、四等级地黄的株高影响最为突出。药剂浸种下的四个等级的地黄的光合速率以药剂2、3、4、6、8、11、13、16、18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在药剂浸种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一、三等级的地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为药剂16(300倍液稀释后的代森锰锌药剂浸种和生石灰拌种)处理,二、四等级的地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为药剂11(500倍液稀释的甲基托布津浸种和生石灰拌种)处理。各等级地黄在生长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增长后回落的趋势,9月份达到增长最高点。综合以上分析,300倍液稀释的代森锰锌浸种与生石灰拌种和500倍液稀释的甲基托布津浸种与生石灰拌种的药剂浸种对地黄的地上部分影响最为突出,与对照组形成极显着差异水平。2.通过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收获期健康块根的采集和研究,比较不同梯度不同药剂处理对地黄收获期块根单株干鲜重、折干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知。在种栽质量方面,单株鲜重差异性大小为二等级>一等级>三等级和四等级,三等级与四等级地黄单株鲜重差异不显着。单株干重差异性大小为二等级>一等级>三等级和四等级,四个等级之间差异极显着。一、二等级地黄的折干率高于三、四等级地黄,四个等级的地黄产量相互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二等级地黄产量的均值最大,达到60817.05kg/hm2,四等级地黄产量均值最小,达到57472.05kg/hm2。二等级地黄与三、四等级地黄的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品质方面,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着地黄种栽等级的增加,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二等级地黄块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达到四个等级中最高水平,四等级的地黄块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最低。在药剂处理方面,地黄经过药剂浸种处理,折干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药剂16(300倍液稀释后的代森锰锌药剂浸种和生石灰拌种)和药剂11(500倍液稀释的甲基托布津浸种和生石灰拌种)处理的折干率较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经过药剂浸种处理同一等级地黄的产量之间差异不显着,与产量均值最低的对照组地黄的产量也无显着差异。通过对药剂处理地黄块根在收获期时梓醇含量的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见下表,可以看出以药剂16的梓醇含量最高,收获期时达到6.91%,往下依次为药剂18、药剂13等,以对照组最少,只有2.79%。综上分析,二等级的地黄种栽在品质和产量上达到最大值,在药剂处理方面,药剂300倍液稀释的代森锰锌药剂浸种和生石灰拌种和药剂500倍液稀释的甲基托布津浸种和生石灰拌种处理对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3.经过药剂浸种处理的地黄对常见病虫害的抵抗力要高于清水浸种,表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代森锰锌浸种处理和代森锰锌浸种与生石灰拌种处理,效果尤为突出,对常见病虫害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通过对药物浸种四个等级的地黄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研究,发现药剂对草害并没有影响,马齿苋和莎草危害最大,6月中上旬以马齿苋危害为主,6月中下旬以莎草危害为主。
齐丹[9](2009)在《怀地黄变异类型分析及品质评价》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河南道地药材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f. hueichingensis (Chan et Sehih) Hsiao]为材料,对怀地黄1个野生类型、1个野生驯化类型、10个主流品种、12个当地品种中的变异株系的外观性状进行了详细描述,采用原产地大田试验、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怀地黄不同种质间地上部分性状、花果数量性状、根部性状、根部解剖结构以及产量和活性成分间的差异,并找出与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相关的性状,根据不同栽培目的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品种,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研究了产量和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过程,结论如下:1.地上部分各形态指标株高、冠幅、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与地面水平线夹角、吸光值等性状在怀地黄不同种质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2.花果数量性状在怀地黄不同种质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3.怀地黄不同种质之间单株块根膨大数、块根直径、块根长度和膨大部位以及块根显微结构差异都达到极显着水平。4.地上部分单株鲜重从7月份逐渐升高,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不同种质间的地上部分单株鲜重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干重、折干率的变化趋势和鲜重一致。单株块根鲜重从7月份开始逐渐升高,以10月份和11月份最高,11月份相比10月份增加量较少,不同种质间的单株块根鲜重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干重、折干率都和鲜重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怀地黄不同种质间的块根鲜重亩产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以金皇后产量最高,达到4013.2kg/亩,以变异类型WZ14最低,只有1013.22kg/亩5.多糖含量从7月份开始逐渐升高,在10月份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不同种质间的多糖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以WZ5最大,达到9.61%,以北京3号最低,只有2.87%。还原糖含量从7月份开始逐渐升高,以11月份最高。不同种质间的还原糖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以野生类型最多,达到29.67%,以WZ14最少,只有9.05%块根中梓醇含量从7月份开始逐渐升高,在10月份和11月份达到最高值,11月份相比10月份变化极小。不同种质间的块根中梓醇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以野生类型最多,达到6.84%,以北京1号最少,只有2.70%。叶片中梓醇含量从7月份开始逐渐升高,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不同种质间的叶片中梓醇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以串地龙最多,达到7.91%,以WZ2最少,只有3.52%。6.怀地黄地上部分鲜重与叶片数、叶片宽度、冠幅、叶片吸光值、蒴果长度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与花冠长度、花萼宽度以及根直径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与块根膨大数、花萼长宽比分别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和显着负相关水平;块根鲜重与叶长、吸光值、花序高度达到极显着相关水平,与叶片数、冠幅、株高、地上部分鲜重达到显着相关水平;块根亩产鲜重与花朵数、花序高度、块根鲜重、块根干重达到极显着相关水平,与叶长、株高、吸光值、块根膨大数、花冠长度和花冠宽度达到显着相关水平。多糖含量与花序高度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株高和花朵数以及还原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与种子千粒重呈显着负相关;还原糖含量与块根直径、块根中梓醇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块根的直径/长度以及多糖含量值呈显着正相关性,与块根长度呈显着负相关性;块根中梓醇的含量与块根直径、块根的直径/长度值以及还原糖含量达到极显着正相关水平,与花萼长宽比达到显着正相关水平,与叶片与地面水平夹角、花萼宽度、种子千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性,与花冠长度、块根膨大数、块根长度呈显着负相关性;叶片中梓醇的含量与叶片数、叶宽、冠幅达到极显着正相关水平,与吸光值、花冠长度、千粒重达到显着正相关水平。多糖的含量与韧皮部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性;还原糖的含量与木质部的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性;块根中梓醇的含量与木质部的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韧皮部面积和木质部中薄壁细胞所占的比例呈显着地正相关性。7.以叶片为收获目的的栽培,应选择串地龙、野生驯化、农家种2号、农家种1号4个品种;以梓醇为收获目的的可以选择WZ4、WZ5、农家种1号、WZ6和金皇后;以多糖为收获目的的,可以选择WZ5、WZ4、北京1号、WZ16、85-5、WZ6、WZ7和金皇后;以还原糖为收获目的的可以选择WZ8、WZ5、WZ4、农家种2号和金皇后;以产量为收获目的可以选择金皇后、WZ8、WZ7、85-5、WZ16等;各项指标综合都较好的品种为金皇后、WZ5和WZ4。
刘丹,董诚明[10](2018)在《豫产道地药材怀地黄产地变迁探讨》文中认为为深入道地药材的研究,以豫产道地药材——怀地黄为分析对象,通过文献查询及实地考察,以时间为轴,分析了不同时期地黄产地的变迁原因,展现地黄道地产地的变迁历史,为道地药材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怀地黄的栽培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怀地黄的栽培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基因ITS及叶绿体psbA-trnH和trnS-trnG基因怀地黄栽培起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样品DNA的提取、扩增和测序 |
1.2.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DNA序列单倍型分析 |
2.2 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2.3 分子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2)怀地黄种质资源评价与新种质创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地黄的本草考证 |
1.2 地黄的分类地位 |
1.3 地黄的种质资源 |
1.3.1 温 85-5 |
1.3.2 北京 1 号 |
1.3.3 生津 |
1.3.4 北京 2 号 |
1.3.5 北京 3 号 |
1.3.6 沁怀 |
1.3.7 金状元 |
1.3.8 红薯王 |
1.3.9 白状元 |
1.3.10 9302 |
1.3.11 狮子头 |
1.3.12 郭礼茂 |
1.3.13 四齿毛 |
1.3.14 小黑英 |
1.3.15 红金号 |
1.3.16 麻叶 |
1.3.17 抗育 831 |
1.3.18 邢疙瘩 |
1.3.19 金白一号 |
1.4 地黄的微形态研究与应用 |
1.4.1 叶表皮特征的应用 |
1.4.2 花粉特征的应用 |
1.4.3 根特征的应用 |
1.5 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
1.5.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化合物 |
1.5.2 多糖 |
1.5.3 氨基酸类 |
1.5.4 挥发油类 |
1.5.5 无机元素与其他化合物 |
1.6 地黄的化学指纹图谱 |
1.7 地黄的 DNA 指纹图谱 |
1.8 地黄的药理药性研究 |
1.8.1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
1.8.2 抗肿瘤作用 |
1.8.3 对糖代谢的影响 |
1.8.4 其它 |
1.9 地黄的育种研究 |
1.9.1 引种 |
1.9.2 选择育种 |
1.9.3 杂交育种 |
1.9.4 组织培养育种 |
1.9.5 倍性育种 |
1.9.6 诱变育种 |
1.9.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9.8 转基因辅助育种 |
1.9.9 太空育种 |
1.10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10.1 地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10.2 研究课题来源和内容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资源圃材料 |
2.1.2 道地地黄材料 |
2.1.3 不同产区同一品种怀地黄材料 |
2.1.4 其他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扫描电镜观察法 |
2.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4.3 道地化学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
2.4.4 不同怀地黄外部形态、叶绿素和产量的测定方法 |
2.4.5 杂交育种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外部形态和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3.1.1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的形态比较 |
3.1.2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3.2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和花粉粒微型态的比较 |
3.2.1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气孔形态的比较 |
3.2.2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上表皮非腺毛形态比较 |
3.2.3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花粉形态特征的比较 |
3.3 同一产区不同怀地黄种质资源化学指标成分的比较 |
3.3.1 梓醇含量的比较 |
3.3.2 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比较 |
3.4 怀地黄化学指纹图谱的结果 |
3.4.1 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 |
3.4.2 不同农家品种地黄 HPLC 化学指纹图谱的比较 |
3.4.3 不同品种地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比较 |
3.5 怀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区产量与指标成分比较 |
3.5.1 怀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区产量的比较 |
3.5.2 怀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区指标成分的比较 |
3.6 地黄杂交育种结果 |
3.6.1 不同杂交组合成活率比较 |
3.6.2 不同杂交组合结籽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地黄形态特征对于品种划分的意义 |
4.1.1 叶的形态对于品种划分的意义 |
4.1.2 气孔器的形态对品种的划分意义 |
4.1.3 非腺毛的形态对品种划分的意义 |
4.1.4 花粉形态特征对品种划分的意义 |
4.2 地黄不同种质资源化学指标成分比较的意义 |
4.3 怀地黄化学指纹图谱的意义 |
4.3.1 色谱条件的优选 |
4.3.2 提取条件的优选 |
4.3.3 怀地黄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 |
4.3.4 不同农家品种地黄指纹图谱的共性 |
4.3.5 不同农家品种地黄指纹图谱的区别 |
4.4 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化学成分比较的意义 |
4.5 地黄杂交育种的意义 |
第五章 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怀地黄块根的发育与有效成分的积累关系及其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地黄的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地黄原植物与地黄的本草考证 |
1.1 地黄原植物 |
1.2 地黄的本草考证 |
1.3 怀地黄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地黄的化学成分 |
2.1 化学成分 |
2.1.1 苷类 |
2.1.2 糖类 |
2.1.3 氨基酸类 |
2.1.4 无机元素 |
2.1.5 有机酸 |
2.1.6 其他 |
2.2 主要药用成分的分析测定 |
2.2.1 梓醇 |
2.2.2 麦角甾苷 |
2.2.3 腺苷 |
2.2.4 5-羟基糠醛 |
2.2.5 糖的测定 |
2.2.5.1 总糖的测定 |
2.2.5.2 水苏糖的测定 |
2.2.5.3 还原糖的测定 |
第三节 地黄的药理作用 |
3.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3.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3.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4 抗肿瘤作用 |
3.5 降血糖作用 |
3.6 抗衰老作用 |
3.7 保护胃的作用 |
3.8 其他 |
第四节 地黄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第五节 地黄的栽培及病害研究 |
5.1 地黄的栽培研究 |
5.1.1 地黄的栽培历史 |
5.1.2 地黄传统的栽培方法 |
5.1.3 地黄提芽栽培技术 |
5.1.4 地黄地膜覆盖技术 |
5.1.5 地黄夏栽技术 |
5.1.6 地黄脱毒苗技术 |
5.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地黄的影响 |
5.1.7.1 多效唑对地黄的影响 |
5.1.7.2 赤霉素对地黄的影响 |
5.1.7.3 ABT生根粉对地黄的影响 |
5.1.7.4 不同营养元素对地黄的影响 |
5.1.8 地黄的传粉率与结实率 |
5.2 地黄的主要病害及防治研究 |
5.2.1 地黄的病毒病 |
5.2.1.1 地黄病毒病的危害 |
5.2.1.2 地黄病毒病的防治 |
5.2.2 地黄的其它病害 |
5.2.2.1 枯萎病 |
5.2.2.2 斑枯病和轮纹病 |
5.2.2.3 线虫病 |
第六节 地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6.1 地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1 地黄药用部位的植物学本质存在不同观点 |
6.1.2 地黄药用部位发育过程中有效成分积累的动态缺乏系统研究 |
6.1.3 有效成分在地黄药用部位中的组织定位尚未见报道 |
6.1.4 地黄道地药材(怀地黄)的形成机制尚未见系统研究 |
6.2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2.1 植物解剖学方法 |
2.1.1 石蜡切片法 |
2.1.2 薄切片法 |
2.1.3 超薄切片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 植物组织化学方法-酸水解法 |
2.3 植物化学方法 |
2.3.1 薄层层析法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3.2.1 仪器和色谱条件 |
2.3.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3 梓醇的含量 |
2.3.2.4 精密度 |
2.4 地黄的栽培 |
2.5 地黄不同产区生态因子的调查 |
2.6 生态因子与地黄有效成份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怀地黄药用部分的发生发育与梓醇积累动态的研究 |
1.1 怀地黄块根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1.1 怀地黄块根的形态发生 |
1.1.2 怀地黄块根的结构发育 |
1.1.2.1 根尖纵切面的观察 |
1.1.2.2 顶端分生组织 |
1.1.2.3 初生结构 |
1.1.2.4 次生结构 |
1.1.2.4.1 正常根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次生结构的形成 |
1.1.2.4.2 变态根(块根)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次生结构的形成 |
1.2 怀地黄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药用成分--梓醇的积累动态 |
1.2.1 怀地黄不同营养器官中梓醇的定性测定 |
1.2.2 怀地黄不同营养器官中梓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
1.2.2.1 不同发育阶段的块根中梓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
1.2.2.2 不同发育阶段的叶和茎中梓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
1.2.3 怀地黄块根不同组织梓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
1.3 怀地黄块根中梓醇的积累部位及其超微结构研究 |
1.3.1 怀地黄块根中梓醇的组织化学定位 |
1.3.2 怀地黄块根中梓醇积累部位的超微结构 |
第二节 不同产区地黄的研究 |
2.1 地黄产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
2.1.1 地黄不同产区的气象因子 |
2.1.2 地黄不同产区的土壤因子 |
2.2 不同产区地黄块根外观特征的比较 |
2.3 不同产区地黄块根解剖结构的比较 |
2.4 不同产区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
2.5 不同产区主要生态因子与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的相关性 |
2.5.1 不同产区地黄块根中梓醇的含量与其产区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2.5.2 不同产区地黄块根中梓醇的含量与其产区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地黄药用部分形态学本质的探讨 |
4.1.1 关于怀地黄主要药用部位的植物形态学性质 |
4.1.2 怀地黄根次生生长的特殊性 |
4.2 地黄营养器官的发育与梓醇的积累关系 |
4.2.1 地黄块根的发育与梓醇的积累关系 |
4.2.2 地黄叶的发育与梓醇的积累关系 |
4.3 怀地黄道地性形成的可能机制及环境因子与地黄质量的相关性 |
4.4 怀地黄GAP制定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4.4.1 选择优质品种作为道地怀地黄的主要栽培品种 |
4.4.2 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地黄品种退化和病毒病 |
4.4.3 寻找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梓醇含量的实验记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交流 |
(4)地黄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黄种质资源概述 |
1.1 地黄属的物种多样性 |
1.2 地黄植株形态的多样性 |
1.3 不同地黄资源类型的品质状况 |
2 地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方法 |
2.1 引种驯化 |
2.2 选择育种 |
2.3 杂交育种 |
2.4 诱变育种 |
2.5 倍性育种 |
2.6 基因工程育种 |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3.1 地黄品种系谱不清 |
3.2 现有品种遗传基础狭窄 |
3.3 地黄抗性、产量和品质遗传机制研究基础薄弱 |
3.4 种质创新技术和育种手段落后 |
第一, 基于药效成分测定的有性杂交育种。 |
第二, 诱变育种。 |
第三, 倍性育种。 |
第四, 杂种优势育种。 |
第五, 基因编辑育种。 |
(5)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地黄、山药和大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 |
第一节 绪论 |
1 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1.1 遗传标记及其类型 |
1.2 DNA分子标记的建立和发展 |
1.3 DNA分子标记的特点 |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类型 |
2 RAPD标记技术 |
2.1 RAPD标记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
2.2 RAPD标记技术的特点 |
2.3 RAPD标记技术操作 |
2.4 PAPD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2.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4.2 系统进化发育 |
2.4.3 基因定位 |
2.4.4 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中的应用 |
2.4.5 作物品种鉴定和杂交种纯度鉴定 |
2.4.6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 |
2.4.7 性别鉴定 |
3 ISSR标记技术 |
3.1 ISSR标记技术概述 |
3.2 ISSR标记技术的原理 |
3.3 ISSR标记技术的特点 |
3.4 ISSR标记技术的操作步骤 |
3.5 ISSR标记技术的应用 |
3.5.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5.2 基因定位 |
3.5.3 种质资源鉴定 |
3.5.4 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地黄、山药和大豆遗传多样性的RAPD与ISSR分析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1 地黄 |
1.2 山药 |
1.3 大豆 |
2 实验材料 |
2.1 地黄幼叶 |
2.2 山药幼叶 |
2.3 大豆下胚轴 |
3 实验方法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1.1 地黄基因组 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1.2 山药基因组 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1.3 大豆基因组 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3.2 ISSR标记和RAPD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2.1 地黄ISSR标记和RAPD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2.2 山药ISSR标记和RAPD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2.3 大豆ISSR标记及其产物检测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和分析 |
4.1 基因组 DNA的提取与检测 |
4.2 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2.1 地黄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2.2 山药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2.3 大豆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3 ISSR聚类分析 |
4.3.1 地黄品种间的ISSR聚类分析 |
4.3.2 山药品种间的ISSR聚类分析 |
4.3.3 大豆品种间的ISSR聚类分析 |
4.4 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4.1 地黄品种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4.2 山药品种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4.3 大豆品种基于ISSR标记的主成分分析 |
4.5 RAPD-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5.1 地黄RAPD-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5.2 山药RAPD-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4.6 地黄品种间的RAPD聚类分析 |
4.7 地黄RAPD和ISSR标记的相关分析 |
5 讨论 |
5.1 三种植物基因组 DNA的提取方法及其改良 |
5.2 三种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 |
5.3 地黄遗传相似性评价 |
5.4 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5.5 一些值得注意的实验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的怀地黄和大豆遗传转化 |
第一节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 农杆菌转化系统 |
2 农杆菌及其质粒 |
3 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的机理 |
4 农杆菌载体系统 |
5 农杆菌转化系统的优缺点 |
5.1 农杆菌转化系统的优点 |
5.2 农杆菌转化系统的缺点 |
6 影响转基因表达的主要因素 |
7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应用 |
第二节 发根农杆菌对怀地黄的转化及毛状根的植株再生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发根农杆菌菌株 |
3 实验方法 |
3.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3.2 发根农杆菌菌株菌液的制备 |
3.3 转化试验 |
3.3.1 不同菌株对叶片转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外植体对转化率的影响 |
3.4 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的建立 |
3.5 毛状根的鉴定 |
3.5.1 PCR检测 |
3.5.2 冠瘿碱检测 |
3.6 不同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3.7 不同培养方法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3.8 不同蔗糖浓度对毛状根生长和梓醇生成的影响 |
3.9 HPLC测定梓醇 |
3.9.1 对照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3.9.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9.3 测定条件 |
3.10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11 6-BA和GA_3对愈伤组织分化芽的影响 |
3.12 GA_3、KT和6-BA对毛状根直接分化芽的影响 |
3.13 生根和转化植物的鉴定 |
3.14 再生转化植株形态、气孔和叶绿体观擦 |
3.15 移栽 |
4 实验结果 |
4.1 怀地黄85-5芽的快速繁殖 |
4.2 不同菌株对叶外植体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3 不同外植体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 |
4.4 毛状根克隆系的建立 |
4.5 毛状根的PCR检测 |
4.6 毛状根冠瘿碱的检测 |
4.7 不同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4.8 不同培养方法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 |
4.9 蔗糖浓度对毛状根生长和梓醇生成的影响 |
4.9.1 回归方程的建立和相关系数的计算 |
4.9.2 鲜地黄、生地黄和组培苗根的梓醇含量 |
4.9.3 蔗糖浓度对毛状根生长和梓醇生成的影响结果 |
4.10 2,4-D和6-BA组合对毛状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作用 |
4.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状根分化芽的影响 |
4.11.1 GA_3和6-BA组合对毛状根愈伤组织分化芽的影响作用 |
4.11.2 GA_3、KT和6-BA组合对毛状根直接分化芽的影响作用 |
4.12 转化芽生根 |
4.13 再生转化植株的鉴定 |
4.13.1 PCR检测 |
4.13.2 冠瘿碱检测 |
4.14 再生转化植株的形态观察 |
4.15 气孔和叶绿体观察 |
4.16 移栽 |
5 讨论 |
5.1 怀地黄毛状根的诱导和鉴定 |
5.2 影响发根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的因素 |
5.3 rol基因与植物激素互作影响植物细胞分化和植株再生 |
5.4 毛状根及其产生的组织、器官和植物的鉴定方法 |
第三节 大豆fad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对根癌农杆菌的转化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载体、菌株与抗生素 |
2.3 试剂 |
2.3.1 酶及试剂盒 |
2.3.2 DNA提取所用溶液 |
2.3.3 根癌农杆菌质粒提取的试剂 |
2.3.4 LB培养基 |
2.3.5 YEB培养基 |
3 实验方法 |
3.1 总DNA的提取 |
3.2 PCR方法分离fad2-1基因片段 |
3.2.1 引物的设计 |
3.2.2 PCR扩增 |
3.2.3 PCR产物的纯化 |
3.3 大肠杆菌转化和转化子鉴定 |
3.3.1 连接 |
3.3.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3.3.3 转化E.coli JM109 |
3.3.4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3.3.5 大肠杆菌转化子酶切鉴定 |
3.3.6 大肠杆菌转化子PCR鉴定 |
3.4 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
3.5 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3.6 根癌农杆菌转化和转化子鉴定 |
3.6.1 反义表达载体pbt-pfad质粒的提取及纯化 |
3.6.2 根癌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的制备 |
3.6.3 转化 |
3.6.4 根癌农杆菌质粒的提取 |
3.6.5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的双酶切鉴定 |
3.6.6 质粒的PCR检测 |
4 实验结果 |
4.1 总DNA的提取 |
4.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4.3 重组质粒的PCR检测和酶切检测 |
4.4 大豆fad2-1基因部分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
4.5 植物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酶切和PCR检测 |
4.6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鉴定 |
5 讨论 |
5.1 PCR法克隆大豆油脂酰-△-12去饱和酶基因fad2-1 |
5.2 反义fad2-1基因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 选定合适的克隆载体 |
5.4 质粒DNA的质量和纯度影响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奖励 附件 致谢 |
(6)UV-B辐照对怀地黄生长发育及连作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紫外线中段波长(UV-B)对植物的影响 |
1.1.1 UV-B |
1.1.2 UV-B辐照增加对植物形态发育和生物量的影响 |
1.1.3 UV-B辐照增加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
1.1.4 UV-B辐照增加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
1.2 地黄 |
1.2.1 地黄的药用价值 |
1.2.2 地黄的生产现状 |
1.3 连作障碍 |
1.3.1 连作障碍的发生和表现 |
1.3.2 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
1.3.3 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怀地黄的种植 |
2.2.2 UV-B辐照处理 |
2.2.3 实验主要仪器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怀地黄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叶面积的测定 |
2.3.3 怀地黄叶片显微结构观察 |
2.3.4 怀地黄块根显微结构的观察 |
2.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6 梓醇含量的测定 |
2.3.7 毛蕊花糖苷的测定 |
2.3.8 PAL酶活性的测定 |
2.3.9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10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2.3.1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12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面积的影响 |
3.3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片厚度的影响 |
3.4 UV-B辐照对怀地黄地下形态的影响 |
3.5 UV-B辐照对怀地黄块根结构的影响 |
3.6 扫描电镜下观察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片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3.6.1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片腺毛密度的影响 |
3.6.2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 |
3.6.3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片表面细胞形态的影响 |
3.7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8 UV-B辐照对怀地黄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3.8.1 UV-B辐照对怀地黄梓醇含量的影响 |
3.8.2 UV-B辐照对怀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
3.9 UV-B辐照对怀地黄PAL酶活性的影响 |
3.10 UV-B辐照对怀地黄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1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12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中MDA含量的影响 |
3.13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CAT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UV-B辐照对怀地黄叶片表面结构的影响 |
4.2 UV-B辐照对怀地黄药用成分的影响 |
4.3 UV-B辐照对怀地黄生长形态的影响 |
4.4 UV-B辐照对怀地黄生理活性的影响 |
4.5 UV-B辐照对怀地黄块根结构的影响 |
4.6 UV-B辐照对怀地黄连作障碍的初步探索。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怀地黄营养规律与氮磷钾及其配比肥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地黄概述 |
1.1.1 地黄形态特征 |
1.1.2 地黄分布区域 |
1.1.3 地黄生长习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黄化学成分研究 |
1.2.1.1 苷类 |
1.2.1.2 糖类 |
1.2.1.3 氨基酸 |
1.2.1.4 有机酸 |
1.2.1.5 微量元素及其它成分 |
1.2.2 地黄药理作用研究 |
1.2.2.1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2.2.2 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 |
1.2.2.3 抗肿瘤功能 |
1.2.2.4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
1.2.2.5 抗氧化作用 |
1.2.2.6 其他药理作用和用途 |
1.3 地黄国内外市场状况 |
1.4 我国药用植物的栽培状况 |
1.5 药用植物营养规律与施肥的研究现状 |
1.5.1 中药材营养规律的研究 |
1.5.2 施肥与药材产量的关系 |
1.5.3 施肥与药材有效成分的关系 |
1.6 药用植物施肥存在的问题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怀地黄营养规律研究试验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记载及分析项目 |
3.1.4 测定方法 |
3.1.4.1 土壤基础肥力养分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2 植株样品养分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 氮磷钾及其配比效应试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测定方法 |
3.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怀地黄营养规律的研究 |
4.1.1 怀地黄生长规律 |
4.1.1.1 怀地黄的个体发育过程 |
4.1.1.2 怀地黄植株干重的增长动态 |
4.1.1.3 怀地黄块根、叶片数量的增长动态 |
4.1.1.4 怀地黄各器官干物质的累积增长动态 |
4.1.1.5 怀地黄各器官干物质的日均增长动态 |
4.1.1.6 怀地黄不同时期植株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
4.1.2 怀地黄氮、磷、钾素的营养吸收特性 |
4.1.2.1 怀地黄对氮、磷、钾的吸收动态 |
4.1.2.2 怀地黄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变化动态 |
4.1.2.3 氮、磷、钾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 |
4.1.3 怀地黄铁、锰、铜、锌含量及吸收分配规律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怀地黄产量的影响 |
4.2.1 氮磷钾配施最优组合的选择 |
4.2.2 怀地黄产量与NPK 施肥量回归分析的肥料效应方程 |
4.2.2.1 肥料的主效应分析 |
4.2.2.2 氮磷、氮钾、磷钾的交互效应分析 |
4.2.2.3 最佳施肥方案 |
4.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怀地黄NPK 含量的影响 |
4.2.3.1 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时期怀地黄N 素含量的影响 |
4.2.3.2 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时期怀地黄P 素含量的影响 |
4.2.3.3 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时期怀地黄K 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怀地黄NPK 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4.2.4.1 氮磷钾配施对怀地黄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4.2.4.2 氮磷钾配施对怀地黄磷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4.2.4.3 氮磷钾配施对怀地黄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4.2.5 不同施肥水平对怀地黄整株养分含量,生物量及养分总量的影响 |
5 结论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生长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怀地黄概述 |
1.2 地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1 地黄化学成分 |
1.2.2 地黄药理作用 |
1.3 地黄栽培研究概况 |
1.3.1 地黄繁殖方式的研究 |
1.3.2 地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研究 |
1.3.3 地黄栽培技术的研究 |
1.4 地黄种栽质量的研究 |
1.4.1 地黄主栽品种资源现状 |
1.4.2 怀地黄种栽处理常见的几种药剂 |
1.4.3 地黄种栽质量划分方法 |
1.5 地黄的光合作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4 试验设计 |
3.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5.1 地黄出苗率测定 |
3.5.2 地黄农艺性状测定 |
3.5.3 地黄种栽等级测定 |
3.5.4 地黄病虫害测定 |
3.5.5 POD酶活性测定 |
3.5.6 CAT酶活性测定 |
3.5.7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5.8 地黄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3.5.9 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 |
3.5.10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药剂处理对地黄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1 出苗率的影响 |
4.1.2 株高的影响 |
4.1.3 冠幅的影响 |
4.1.4 叶片数的影响 |
4.1.5 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 药剂处理对地黄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1 POD酶活性的影响 |
4.2.2 CAT酶活性的影响 |
4.2.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4 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 药剂处理对地黄病虫草害的影响 |
4.4 药剂处理对地黄产量的影响 |
4.4.1 单株地黄干鲜重的影响 |
4.4.2 地下部分折干率的影响 |
4.4.3 地黄产量的比较 |
4.5 药剂处理对地黄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生长的影响 |
5.1.2 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1.3 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病虫草害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地黄等级划分对产量的影响 |
5.2.2 浸种药剂对地黄病虫害的影响 |
5.2.3 浸种药剂对地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怀地黄变异类型分析及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地黄的本草考证 |
1.2 地黄原植物 |
1.3 地黄的化学成分 |
1.3.1 鲜地黄的化学成分 |
1.3.2 干地黄的化学成分 |
1.3.3 熟地黄的化学成分 |
1.4 地黄的药理作用 |
1.4.1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4.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
1.4.3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1.4.4 其他作用 |
1.5 地黄基础生物学研究 |
1.5.1 地黄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5.2 地黄的细胞学研究 |
1.5.3 地黄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
1.5.4 地黄的植物化学研究 |
1.6 地黄变异类型分析研究现状 |
1.6.1 形态分类 |
1.6.2 实验分类 |
1.7 地黄育种学研究现状 |
2 前言 |
3 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地点与自然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3.1 形态特征比较试验 |
3.3.2 物候期及生育期长短的观察比较试验 |
3.3.3 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吸光值的比较试验 |
3.3.4 产量及其构成比较试验 |
3.3.5 化学组分分析 |
3.3.6 解剖结构比较试验 |
3.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4.1 怀地黄农艺性状测定 |
3.4.2 怀地黄块根解剖结构的观察 |
3.4.3 怀地黄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
3.4.4 怀地黄中梓醇含量的测定 |
3.4.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怀地黄不同种质在试区的表现特征 |
4.1.1 怀地黄不同种质的植株特征及比较 |
4.1.2 怀地黄不同种质的生育期比较 |
4.2 怀地黄不同种质经济性状的比较 |
4.2.1 株高的比较 |
4.2.2 冠幅的比较 |
4.2.3 单株叶片数的比较 |
4.2.4 叶片长度的比较 |
4.2.5 叶片宽度的比较 |
4.2.6 叶片与地面水平线夹角的比较 |
4.2.7 叶片吸光值的比较 |
4.2.8 地上部分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4.2.9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聚类分析 |
4.3 怀地黄不同种质花果数量性状的比较 |
4.4 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性状的比较 |
4.5 怀地黄不同种质生物量的比较 |
4.5.1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较 |
4.5.2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较 |
4.6 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及叶片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
4.6.1 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
4.6.2 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中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
4.6.3 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中梓醇含量的比较 |
4.6.4 怀地黄不同种质叶片中梓醇含量的比较 |
4.7 怀地黄种质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 |
4.7.1 产量性状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
4.7.2 活性成分含量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
4.7.3 活性成分含量与块根解剖结构特征的相关性 |
4.7.4 活性成分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4.8 定向栽培品种筛选 |
4.8.1 以块根为收获目的品种筛选 |
4.8.2 以叶为收获目的品种筛选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性状 |
5.1.2 怀地黄不同种质花果数量 |
5.1.3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下部性状 |
5.1.4 怀地黄不同种质生物产量 |
5.1.5 怀地黄不同种质活性成分含量 |
5.1.6 怀地黄种质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5.1.7 定向栽培品种筛选 |
5.2 讨论 |
5.2.1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性状 |
5.2.2 怀地黄不同种质的花果数量性状 |
5.2.3 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下部性状 |
5.2.4 选择不同优良品种作为怀地黄定向栽培品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豫产道地药材怀地黄产地变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黄产地变迁原因分析 |
1.1 先秦至秦汉 |
1.1.1 土壤因素 |
1.1.2 人口因素 |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1.2.1 自然背景 |
1.2.2 地理背景 |
1.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服食之风 |
1.3 隋唐时期 |
1.3.1 栽培地黄的应用 |
1.3.2怀庆地黄 |
1.4 宋元时期 |
1.5 明清 |
1.6 民国时期 |
1.7 现代 |
2 结语 |
四、怀地黄的栽培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基因ITS及叶绿体psbA-trnH和trnS-trnG基因怀地黄栽培起源探讨[J]. 夏至,黄勇,李贺敏,周艳,高致明. 中草药, 2018(02)
- [2]怀地黄种质资源评价与新种质创制研究[D]. 王莹. 河南师范大学, 2013(01)
- [3]怀地黄块根的发育与有效成分的积累关系及其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D]. 王太霞. 西北大学, 2004(04)
- [4]地黄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王丰青,谢彩侠,孙瑞斌,张重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1)
- [5]三种经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fad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D]. 周延清. 西北大学, 2005(02)
- [6]UV-B辐照对怀地黄生长发育及连作障碍的影响[D]. 崔晓晓.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怀地黄营养规律与氮磷钾及其配比肥效的研究[D]. 范芳.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4)
- [8]药剂处理种栽对地黄生长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D]. 祁瑞林.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9]怀地黄变异类型分析及品质评价[D]. 齐丹.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10]豫产道地药材怀地黄产地变迁探讨[J]. 刘丹,董诚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