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过热蒸汽热裂化法从减压渣油生产50%的柴油和一部分沥青(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坤[1](2021)在《亚临界水和轻芳烃混合溶剂中重质油减粘裂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实现重质油的高效减粘并降低减粘工艺条件的苛刻程度,论文将亚临界水(sub-CW)和轻芳烃作为溶剂引入重质油的减粘裂化,考察重质油在sub-CW或者混合溶剂中的减粘行为。论文首先比较了条件苛刻的超临界水和条件相对缓和的sub-CW介质中的重质油减粘裂化,针对实验结果选择了 sub-CW介质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根据sub-CW介质中的重质油减粘裂化和沥青质热裂化结果,对重质油减粘具有关键作用的脱烷基由于sub-CW的介入可同时遵循自由基和离子反应机理。sub-CW向重质油的增溶加速了脱烷基,同时也抑制了缩合。为了强化减粘,研究随后引入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以促进sub-CW向重质油的增溶。LCO富含有轻芳烃但同时也包含烯烃基团,它的存在对sub-CW/LCO混合介质中的重质油减粘裂化具有复杂的影响。由于烯烃基团参与烃自由基反应,重质油的初始减粘效率受到抑制,并且缩合在减粘后期得到加速。尽管如此,sub-CW在重质油中的强化增溶部分抵消了上述不利影响。得益于轻芳烃对sub-CW向重质油增溶的促进,离子机理脱烷基对重质油减粘的贡献被有效加强,从而选择性地加速有利于减粘的脱烷基。在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和原料范围内,温度370℃、水密度0.2 g/mL、重质油与LCO 比例为10:1(wt)、反应时间20min时可获得最优的重质油减粘效果。一方面,重质油在sub-CW/LCO混合溶剂中能够达到超过90%的减粘率;另一方面,减粘裂化中期的沥青质收率甚至低于原料值。
王婷婷[2](2020)在《改性铁基氧化物用于煤热解焦油蒸汽催化裂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焦油是煤热解的重要产物,是制取优质燃料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蒸汽催化裂化是热解焦油提质的重要手段之一。Fe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质,且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在重油催化裂化中具有广泛研究。本文以Fe2O3为主体,通过掺杂不同金属氧化物进行改性以调节Fe2O3的结构,对改性的Fe2O3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认识掺杂改性对Fe2O3结构及特性的影响,评价了焦油蒸汽催化裂化活性,筛选了具有最佳活性的改性Fe2O3并阐明铁基氧化物在焦油蒸汽催化裂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优化过程参数以获得最大轻质焦油产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对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对氧化铁以摩尔比1:1的比例添加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如铈(Ce)、锆(Zr)、铝(Al)、钴(Co)、镍(Ni)或钡(Ba),制备了一系列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并用于煤焦油的蒸汽催化裂化。结果表明,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更小的晶粒尺寸,其中FeAl复合氧化物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CeO2或ZrO2的添加能够提高活性,其中FeZr具有最高的水转化率32.6 wt.%;FeCe具有较低的还原温度和较小的还原峰面积而更易被还原,在蒸汽催化裂化中获得最高的轻质焦油含量为68.5 wt.%,其产率为51.6 wt.%。进一步研究了 CeO2添加量对FeCe复合金属氧化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将CeO2掺杂到Fe2O3中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Fe1-xCex(x=0.05/0.10/0.20),评价了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裂化活性提高,其中Fe0.8Ce0.2具有最好效果,其轻质焦油含量为71.5 wt.%,产率为61.6 wt.%。结合一系列表征分析技术,认识煤焦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与复合金属氧化物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Fe2O3中的部分Fe被Ce取代形成固溶体,使得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氧空位浓度增加,生成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参与反应从而提高了煤焦油的催化裂化效果。(2)通过将A12O3/CeO2或Al2O3/ZrO2掺杂到Fe2O3中制备了复合金属氧化物FeAlCe和FeAlZr,并用于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物可有效避免焦油过度裂化,提高了轻质焦油的产率,其中FeAlZr1、FeAlZr2、FeAlCe1和FeAlCe2上的轻质焦油产率分别为 63.2 wt.%、58.1 wt.%、60.2 wt.%和 55.1 wt.%,均大于 Fe2O3 的 49.7 wt.%。双金属氧化物掺杂的Fe2O3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因而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使掺杂的Fe2O3具有更高的蒸汽催化裂化活性。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反应遵循部分氧化机理,蒸汽分解和催化剂中的氧物种参与到煤焦油的裂化,促进了煤焦油中沥青的转化,增加轻质焦油的产率。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体积、晶格氧和原子吸附氧(O-)含量是决定蒸汽催化裂化性能的主要因素。(3)研究了过程参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剂比等)对热解焦油蒸汽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550℃、反应时间60min、油剂比1.5mL/g时,能够获得最高的轻质焦油产率69.2 wt.%。考察了 FeAlZr1再生循环后的蒸汽催化裂化活性,获得了产物分布及轻质油产率变化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多次循环后FeAlZr1的蒸汽催化裂化活性保持稳定,在7次循环中的轻质焦油产率均在60 wt.%左右。
濮劲草[3](2020)在《超临界水介入重质油热裂化脱残炭》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反应温度390℃、水油比2:1~4:1(wt)和水密度0.15~0.25 g/cm3的水热环境中考察了超临界水(SCW)介入的重质油热裂化脱残炭行为,并与超临界苯中的热裂化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水油比和水密度条件下,重质油的热裂化从油相转入SCW相中。与油相中的热裂化相比,SCW中的重质油裂化被显着加速。由于富含残炭的胶质和沥青质在SCW中的类焦结构自组装及加速缩合结焦,从而得到残炭含量低、分子量低以及H/C比相对较高的裂化液相产物。尽管超临界苯的介入能够从扩散改善角度加速重质油的热裂化,但是重油组分缩合的加速并没有选择性。在超临界苯介质中的液相裂化产物残炭含量有所下降,但脱残碳效率不如SCW环境中的反应。为了定量残炭值与裂化产品内在性质的关系,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建立了残炭值与H/C比、沥青质、四组分的定量关联。计算结果表明沥青质对于残炭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胶质。根据随后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不同结构稠环芳烃存在差异化的热裂解行为并且对残碳有不同的贡献。
王林[4](2020)在《超临界苯介入重质油减粘裂化研究及过程模拟》文中认为浅度热裂化是特稠重油减粘的有效手段,但是高粘体系中的烃自由基反应动力学特征使得传统的减粘裂化工艺在减粘效率和产品的稳定性方面存在固有矛盾。本文将超临界苯(4.9MPa,288.94℃)引入减粘裂化反应体系,为重油提供优越的扩散环境,探究减粘的最佳条件,并利用Aspen Plus进行工艺流程模拟及换热网络优化。超临界苯环境中重油减粘裂化反应主要由脱烷基与缩合反应组成,在具有优异扩散性的超临界苯环境,通过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改变,可以明显提高减粘裂化的效果,抑制缩合反应,从而减少结焦。为了了解过程的工业可行性,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相应的超临界苯介入重油减粘裂化的过程模拟,并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进行夹点分析,充分利用流股的能量,在合适的换热温差下进行换热网络优化,最后从经济角度分析,得到了理想的优化结果。
徐岩文[5](2019)在《280万吨/年MIP工艺及优化操作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液化气、汽油、柴油等气体和轻质油产品的主要生产装置,催化裂化在炼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突出、燃料油产品升级、高品质汽柴油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对催化裂化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催化装置工艺操作参数、增加轻质油收率、提高产品质量、最大化经济效益,成为热门研究课题。在本论文中,通过对MIP工艺产品的物料衡算,发现物料分割存在偏离,氢利用率偏低。通过MIP工艺热平衡的计算,分析出了热平衡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关键影响因素;通过MIP工艺压力平衡计算,分析出结焦迹象;根据MIP工艺能耗的计算分析出了能耗的构成,并讨论了能耗的各种影响因子及节能措施。通过对MIP工艺的优化,使MIP工艺运行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MIP工艺柴汽比从1:1.733降至1:1.937,更加适应北方低耗柴多耗汽的市场;轻油收率由66.95%增长至71.4%;总收率由85.7%增长至90.03%;生焦降到了8.28%;油浆产率降到了1.67%;汽油辛烷值达到了92;丙烯收率提高到了5.5%;MTBE多产至2.55%;能耗降低到36.10kg标油/吨原料。通过本研究课题的研究,MIP工艺单元优化取得的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该厂MIP工艺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多产异构烷烃同时兼顾丙烯等有用价值产品的积极做用,不仅实现了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的优化,同时对于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为我国提供合格的轻质清洁燃料作出积极贡献。
郝俊辉[6](2019)在《油砂沥青热化学转化基础研究》文中提出油砂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油砂所含沥青是一种高密度、高黏度、高沥青质含量、高杂原子化合物含量和高残炭值的劣质重油,不论直接干馏,还是抽提后再加工,均需要对其进行分子水平热化学研究。然而目前对油砂沥青热转化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油砂或油砂沥青本身,未能从化学族层次上深入反映油砂沥青的热转化过程,成为了实现油砂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与利用的瓶颈。为此,针对油砂沥青热改质领域亟待加强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选取两种布敦油砂沥青和加拿大油砂沥青作为研究对象,从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与热转化机制的关联性、油砂沥青热转化过程中各族组分间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油砂沥青的流化热转化行为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油砂沥青热改质工艺反应器选择、反应工艺的优化以及目标产物的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根据油砂沥青极性物质含量高的特点,改进得到了适合油砂沥青的八组分分离方法。利用此方法将油砂沥青按化学族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轻芳、中芳和重芳)、胶质(轻胶、中胶和重胶)和沥青质,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等对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从饱和分到沥青质,平均分子结构中芳环烷基链结构中甲基取代基含量和链烷基取代基含量、环烷环数、芳碳率、芳香环数、缩合度,以及芳环结构中的单环、双环和多环芳香结构的含量均呈现依次增加的趋势,而烷基结构的平均链长则与之相反;油砂沥青中的硫有39.31%为硫醚硫,有53.95%为噻吩硫,剩余的6.74%为亚砜/砜所含硫;其中油砂沥青中硫醚硫和噻吩硫在芳香分中富集度最高,其后为沥青质和胶质。根据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结构特性,利用TG-FTIR和Py-GC/TOF-MS深入研究了油砂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揭示了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与热解行为的关联性,以及各族组分对油砂沥青热解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TG-FTIR研究发现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过程主要包含挥发阶段、主裂解阶段和生焦阶段。其中,饱和分和芳香分中轻芳组分中低沸点组分的挥发是油砂沥青挥发阶段失重的主要来源;芳香组分中重芳香分和胶质组分中轻胶质的烷基侧链的断裂对油砂沥青在主裂解阶段的热解贡献最为明显。族组分间CO2产物的释放规律不明显,主要以轻胶和沥青质热解过程的逸出强度最高;饱和分、胶质及其亚组分和沥青质对油砂沥青热解过程中C2H4、CH4和轻质芳烃气态产物的生成贡献较大;气态C2+烷烃的生成主要来源于沥青质和芳香分中的中芳香分。族组分间主要气态产物逸出行为的差异与它们的组成和化学结构的差异有关。升温速率对油砂沥青热解特性参数以及影响油砂沥青热解挥发性产物生成的敏感组分产生影响;然后利用FWO、DAEM和Friedman三种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特性,并基于族组分的热解转化速率,建立了基于族组分的交互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Py-GC/TOF-MS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升温速率(10~20000 oC/s)和反应时间对油砂沥青及族组分的快速裂解挥发性产物的组成和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族组分的快速热解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油砂沥青快速裂解过程中,温度的升高促进烷基链结构的断裂,但当温度过高时,尤其在700 oC后,挥发性产物中烯烃类产物相对含量显着降低,而二烯烃类和芳烃类产物相对含量显着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烯烃的二次反应增多,导致烯烃相对含量降低而芳烃相对含量增加;高升温速率,尤其是闪速升温速率(20000 oC/s),有利于烯烃、二烯烃和芳烃产物的生成。油砂沥青族组分间,饱和分快速裂解生成的烯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最高,而烷烃类最低;胶质快速裂解生成的芳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其中胶质亚组分间以重胶最高;沥青质快速裂解生成的烯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最低,烷烃类和二烯烃类最高,而芳烃类产物与中胶相近;芳香分的快速热解产物分布与油砂沥青相近,尤以芳香亚组分中的重芳最为接近。为进一步将热解反应过程的基础理论认识与实际热解工艺衔接,又借助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对油砂沥青的流化热转化行为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和热载体类型(石英砂、铝酸钙和FCC)对三相产物收率分布、液体产物的化学结构以及液体产物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和迁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不同热载体油砂沥青裂解所得焦炭收率和气体产物中干气、液化气(LPG)和C2-C4烯烃收率以及选择性均逐渐增加;液体产物的收率降低,重油馏分和蜡油馏分的收率明显减小,轻油馏分(汽油和柴油馏分)收率随温度的变化因热载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以铝酸钙为热载体时,相同温度下C2-C4烯烃和轻质油馏分收率最高,焦炭产率最低。液体产物中烯基结构和芳环链烷基取代基的含量增加,而芳环结构、芳环结构中甲基取代基的含量最低;以FCC为热载体时,气体、LPG和焦炭收率最高,而液体收率最低。液体产物中芳环结构和芳环结构烷基取代基的含量最高,但烷基结构和烯基结构的含量最低。在油砂油含硫化合物中,硫醚/硫醇类、噻吩类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萘并噻吩类和四类氢化噻吩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以及二苯并噻吩、菲并噻吩类和苯并萘噻吩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在以石英砂、铝酸钙和FCC催化剂为热载体时最高。
孙广辉[7](2018)在《高氯原油加工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原油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原油中的酸、硫、氯等杂质含量不断增高,对原油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导致的腐蚀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原油中无机氯化物多是天然存在的,而有机氯化物除天然存在外,多是随原油开采、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助剂所带来的。氯可分布原油及全馏分油,并且在重馏分中的含量高于轻馏分。这种全馏分分布对炼油装置的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比如,装置设备、管线腐蚀、氯化铵结晶造成设备堵塞、催化剂中毒等。针对炼厂加工高氯原油面临的安全问题,本文从技术上分析、从管理上规范的角度出发,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选择以燃料型炼油加工方案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风险矩阵法,分析炼厂氯腐蚀部位的危害概率和危害程度,发现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单元、三塔顶系统,加氢装置反应出口换热器、高压空冷及分馏塔顶系统、循环氢系统,催化裂化装置塔顶系统、顶循系统,焦化装置分馏塔顶,污水汽提装置等部位氯腐蚀严重。根据全厂工艺流程与腐蚀机理,对氯腐蚀风险把控部位进行分级,形成列表。(二)以典型炼厂为例,结合氯腐蚀分布、机理与风险识别清单,研究加工高氯原油在管理、技术上的防控措施,原油加工以预防有机氯为主,加工方案以掺炼为主,调整加工流程,加强对原料油/馏分油的有机氯含量监测,尽量避免加氢装置原料含量超标。(三)制定和完善高氯原油加工可能出现事故的应急体系,并以常减压装置为例,制定了具体的氯腐蚀事故应急预案,提高车间处置氯腐蚀突发事件的能力,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突发事故,保障员工和公司财产安全。
宋海朋[8](2018)在《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重质油的高效加工利用一直是炼油工业的主题,渣油溶剂脱沥青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可得到质量较好的脱沥青油,其可作为二次加工的原料,但产生的软化点较高的硬沥青难以利用,同时存在着沥青排放过程中溶剂难以回收等问题。基于此,开发了重油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技术,对含溶剂的萃余沥青相直接进行流化热转化,并从梯级分离行为与分离产物性质和溶剂选择之间的关系、后续加工效果评价、耦合工艺操作条件(梯级分离条件和流化热转化条件两部分)和原料组成对耦合工艺效果的影响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大港减压渣油(DGVR)为原料,分别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为溶剂,在萃取温度90120℃、压力46 MPa和溶剂比35(m/m)的范围内,研究了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能力及梯级分离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溶剂比及溶剂组成)对分离产物收率和性质,如DAO密度、黏度、分子量、残炭、族组成以及DOA密度、残炭、族组成、软化点等的影响。对比了异丁烷和正丁烷两种溶剂的萃取选择性,发现异丁烷为溶剂时所得DAO具有更好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采用固定床催化裂化装置,用LDO-70催化剂,在典型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对异丁烷萃取DAO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考察,获得DAO催化裂化产物收率与原料性质和组成,如残炭、H/C原子比、胶质和沥青质含量等的对应关系。发现DAO裂化反应性能优良,其收率在4064%之间,催化裂化反应转化率接近90%,裂化产物以汽油为主,轻油收率达到70%,总液收率可达86%。对异丁烷溶剂萃余收率在3669%的DOA和正丁烷溶剂萃余收率在2851%的DOA,在520℃和60 min条件下进行焦化反应性能评价,获得焦化反应产物收率及分布与DOA收率和性质间的关系。发现随DOA收率增加,焦化液体收率增加,焦化气体及焦炭收率降低,其中柴油和蜡油(>350℃馏分油)收率显着提高(蜡油和柴油收率远高于汽油)。相同反应条件下,异丁烷DOA釜式焦化生焦量较正丁烷DOA少,液体及其各馏分油收率均较高,说明异丁烷为溶剂对耦合热转化也有利。并在500540℃和4080 min范围考察了反应条件对DOA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为耦合工艺流化热转化单元反应条件的选取提供了参考。采用连续式重油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装置,进行大港减压渣油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的系统研究。获得耦合工艺分离单元工艺条件对耦合流化热转化产物收率及其液体产物性质组成的影响规律,发现萃取温度对耦合产物分布及性质组成的影响更为显着,为分离单元主要影响因素。考察了耦合工艺流化热转化单元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流化介质流速和热载体/沥青质量比等对耦合流化热转化产物收率及其液体产物性质组成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高分辨质谱研究了耦合热转化液体含氮杂原子化合物分子层次组成特点,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了耦合流化热转化汽油、柴油及蜡油的烃族组成。对比不同溶剂耦合工艺效果,相对正丁烷溶剂,以异丁烷作为溶剂时耦合热转化液体及蜡油收率较高,汽柴油收率较低,生焦量较低,液体残炭、密度、分子量及硫、氮含量等均较高,芳香环系缩合度较高。在萃取温度100℃、系统压力5 MPa、溶剂比4和热转化温度520℃、流化介质流速4 g/min、热载体/沥青质量比1:3的条件下,以大港减渣、华锦巴西减渣和大庆油浆为原料,对不同原料耦合工艺的效果差异进行系统对比,认识了DOA芳香分含量及类型与耦合流化热转化液体产物性质的相关性。对比延迟焦化,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总液体收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轻油收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对比减渣流化热转化,其总液体收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刘亚琪[9](2017)在《氧化沥青的生产及尾气处理工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西南地区交通建设规模和投资力度的增大,道路沥青需求量居高不下。本论文依托云南石化减压渣油,增设一套50×104 t/a道路石油沥青生产装置,以减少作为延迟焦化装置原料的减压渣油进料,避免大量价格低廉、利用困难的石油焦的产生,并生产满足要求的道路沥青,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有害尾气的生成,需加设相应的尾气处理流程。本论文在实验分析和工程设计的基础上,从目标产品确定、原油生产沥青产品可行性、沥青生产方法选择及尾气处理技术对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并对原料加热炉、沥青氧化塔、焚烧炉进行工艺计算;利用HYSYS模拟软件进行了吸收塔对尾气各组分吸收效果的研究分析。依据道路沥青生产标准,对西南地区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目标产品为70号或90号沥青;对云南石化原油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得出沙中和科威特原油可以生产沥青,而沙轻原油生产沥青则有一定难度,进一步进行了三种原油按比例混合生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混合原油可以生产沥青;对溶剂脱沥青法、氧化法两种实验方法得到相应的沥青产品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氧化法可以生产出满足要求的70号和90号沥青。设计氧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为减压渣油经加热炉加热到230℃后送入沥青氧化塔,与空气逆向接触进行反应;对原料加热炉和氧化塔进行工艺计算得到:加热炉热负荷设计值为5 MW,燃料油用量703 kg/h,排出的烟气流量1.72×104 kg/h,氧化塔的塔高21 m,空气流量1400 kg/h,喷淋注水量170 kg/h,空气分配管数为78个。通过氧化工艺生产道路沥青试验研究分析了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氧化风量等对氧化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对喷淋—焚烧法、喷淋—催化氧化法、喷淋—光氧化法三种氧化沥青尾气处理方法的理论分析研究,得到喷淋—焚烧法最佳;通过HYSYS流程模拟尾气的吸收过程,分析研究了在不同吸收剂流量、塔板数、吸收剂入塔温度下各烃类气体的吸收效果情况,并得出三个变量因素的最优值;由工艺计算得焚烧炉的炉膛体积为7.25 m3,烟气排放量1.13×104kg/h。
王恒[10](2017)在《高温热泵技术在石化企业余热利用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能源目前是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的主要能源之一。石化企业将石油经过炼化及加工后为国家提供基础能源和原材料,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化企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是国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环保清洁化的重点行业。在石化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余热资源,其中可回收率达80%。高温热泵技术是将直接回收的低品位工业余热转换为高品位能,并再回用于企业其它生产环节的一种突破性技术。在目前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日益受到石化企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某典型石化企业装置中余热分布及用热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并对余热的数量、分布规律、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让我们对于高温热泵如何在石化企业中应用有了清晰的认识。由于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工艺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对于国内的炼化企业进行余热的调研和高温热泵技术的利用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文通过对生产工艺中用热的分析,发现精馏工艺中的脱丙烷塔等塔器的塔底重沸器所用的加热蒸汽可以使用单级压缩式高温热泵的130℃产热来替代,而使用的低温端热源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排放的70-80℃余热,这样的利用排放余热替代高温热源的技术和装备,是实现节能减排双重效果的典型案例。对于双级压缩式高温热泵、单级压缩式与喷射式联合的高温热泵技术可以制取160℃的高温蒸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显着。文中通过与传统锅炉和高温热泵的?效率进行了计算和比较,显示出高温热泵明显优势。本文重点阐述了高温热泵在石油化工工艺中的应用。以某炼化车间为案例,通过统计余热和用热情况进行方案设计、数据计算、经济分析以及环境性分析,充分显示了高温热泵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优势。
二、用过热蒸汽热裂化法从减压渣油生产50%的柴油和一部分沥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过热蒸汽热裂化法从减压渣油生产50%的柴油和一部分沥青(论文提纲范文)
(1)亚临界水和轻芳烃混合溶剂中重质油减粘裂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质油的减粘裂化 |
2.1.1 减粘裂化所涉反应 |
2.1.2 非催化减粘裂化 |
2.1.3 催化减粘裂化 |
2.1.4 减粘裂化组合工艺 |
2.2 亚(超)临界水的性质及其应用 |
2.2.1 亚(超)临界水的性质 |
2.3 亚(超)临界水中的重质油改质 |
2.3.1 重质油/亚(超)临界水体系相结构 |
2.3.2 重质油在亚(超)临界水中的裂化机理 |
2.3.3 重质油在亚(超)临界水中的反应动力学 |
2.4 重质油在亚(超)临界水中的改质应用 |
2.4.1 重质油脱硫 |
2.4.2 重质油脱氮 |
2.4.3 重质油减粘裂化 |
2.5 沥青质在亚(超)临界水中的反应 |
2.6 催化柴油的性质及其应用 |
2.7 研究方案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装置 |
3.3 重质油减粘裂化操作程序 |
3.4 产物分析流程 |
3.5 产物表征方法 |
第4章 超临界水中的减粘裂化 |
4.1 减粘裂化的实验设计 |
4.2 氮气环境中的减粘裂化 |
4.3 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减粘裂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亚临界水中的减粘裂化 |
5.1 氮气环境中的减粘裂化 |
5.2 亚临界水环境中的减粘裂化 |
5.3 温度对减粘裂化的影响 |
5.4 亚临界水介入减粘裂化的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亚临界水/催化柴油溶剂中的减粘裂化 |
6.1 催化柴油含量对减粘裂化的影响 |
6.2 温度对减粘裂化的影响 |
6.3 不同介质环境的减粘裂化比较 |
6.4 催化柴油参与减粘裂化的反应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2)改性铁基氧化物用于煤热解焦油蒸汽催化裂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热解焦油 |
1.1.1 煤结构 |
1.1.2 煤热解 |
1.1.3 热解焦油 |
1.2 煤焦油提质技术 |
1.2.1 煤焦油热裂解反应 |
1.2.2 煤焦油催化裂化反应 |
1.2.3 煤焦油加氢裂化 |
1.2.4 蒸汽催化裂化 |
1.3 蒸汽催化裂化催化剂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铁基氧化物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仪器和方法 |
2.4 产物分析方法和仪器 |
3 煤焦油在铁基氧化物上的蒸汽催化裂化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铁基氧化物的结构分析 |
3.2.1 比表面及孔结构分析 |
3.2.2 催化剂晶相分析 |
3.2.3 还原特性分析 |
3.2.4 拉曼光谱分析 |
3.3 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 |
3.4 Ce改性铁基氧化物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 |
3.4.1 Ce改性铁基氧化物 |
3.4.2 煤焦油提质效果 |
3.4.3 气体产物组成 |
3.4.4 改性铁基氧化物积炭性能分析 |
3.4.5 反应后催化剂晶相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Al/Ce和Al/Zr改性铁基氧化物的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过程 |
4.1 引言 |
4.2 改性铁基氧化物结构分析 |
4.2.1 改性铁基氧化物晶相分析 |
4.2.2 改性铁基氧化物孔结构及表面积分析 |
4.2.3 改性铁基氧化物拉曼光谱分析 |
4.2.4 改性铁基氧化物XPS分析 |
4.2.5 FeAlZr样品的NH3-TPD分析 |
4.3 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工艺参数对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5.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3 进料油剂比的影响 |
5.3 再生性能的考察 |
5.3.1 煤焦油蒸汽催化裂化反应 |
5.3.2 催化剂性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e改性铁基氧化物结构分析数据 |
附录B 煤焦油中可检出组分及其含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超临界水介入重质油热裂化脱残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传统重质油脱残炭的工艺 |
2.1.1 重油加氢裂化 |
2.1.2 重油催化裂化 |
2.1.3 重油延迟焦化 |
2.1.4 溶剂脱沥青 |
2.2 超临界水的性质及其应用 |
2.2.1 超临界水的基本性质 |
2.2.2 超临界水的应用 |
2.3 超临界流体在重质油改质中的应用 |
2.3.1 超临界水重质油减粘 |
2.3.2 超临界水重质油脱金属 |
2.3.3 超临界水重质油脱杂原子 |
2.3.4 重质油在超临界水中的裂化机理 |
2.4 研究方案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装置 |
3.3 重质油脱残炭实验 |
3.3.1 超临界水环境下的重质油热裂化 |
3.3.2 氮气环境下的重质油热裂化 |
3.3.3 超临界苯环境下的重质油热裂化 |
3.3.4 石油残炭的测定 |
3.4 产物分离及分析流程 |
3.4.1 裂化产物分离流程 |
3.4.2 产物分析的规定 |
3.5 产物的表征方法 |
第4章 重质油在超临界水中的脱残炭行为 |
4.1 超临界水中重质油脱残炭实验设计 |
4.2 重质油在氮气与超临界水环境下的裂化行为 |
4.3 水油比对重质油在超临界水中脱残炭效果的影响 |
4.4 水密度对重质油在超临界水中脱残炭效果的影响 |
4.5 氮气和超临界水中液相产物组分随生焦量的变化 |
4.6 重质油裂化产物表征 |
4.7 超临界水介质中的重质油脱残炭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超临界流体中的重质油脱残炭行为 |
5.1 重质油在超临界流体中的裂化行为 |
5.2 重质油在超临界流体中的脱残炭行为 |
5.3 裂化液相产物表征 |
5.4 超临界苯中的重质油脱残炭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残炭值回归分析 |
6.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6.2 利用H/C比计算残炭值 |
6.3 利用沥青质计算残炭值 |
6.4 利用四组分计算残炭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MS模拟稠环芳烃的热裂解行为 |
7.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7.2 稠环芳烃的侧链断裂 |
7.3 稠环芳烃中苯环和环烷环的稳定 |
7.4 稠环芳烃中杂原子的稳定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超临界苯介入重质油减粘裂化研究及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典型重质油加工工艺 |
2.1.1 溶剂脱沥青工艺 |
2.1.2 催化加工工艺 |
2.1.3 热加工工艺 |
2.2 超临界流体介入的重油减粘裂化 |
2.2.1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特性及分类 |
2.2.2 超临界苯中的化学反应 |
2.2.3 重质油在超临界苯中相态 |
2.2.4 重质油在超临界苯中的减粘 |
2.3 夹点分析法 |
2.3.1 Aspen Plus软件 |
2.3.2 夹点的概念及其意义 |
2.3.3 温焓图(T-H图)上夹点的描述 |
2.3.4 总组合曲线 |
2.3.5 夹点分析法进行换热网络优化的基本步骤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装置 |
3.3 重质油在超临界苯环境中的减粘过程 |
3.4 产物分析流程 |
3.5 产物表征方法 |
3.5.1 SARA分析 |
3.5.2 黏度分析 |
3.5.3 模拟色谱蒸馏分析 |
第4章 重质油在超临界苯中的减粘裂化 |
4.1 超临界苯环境中的减粘实验 |
4.2 反应环境对超临界苯中减粘裂化反应的影响 |
4.2.1 温度对减粘裂化反应的影响 |
4.2.2 苯密度对减粘裂化反应的影响 |
4.2.3 油砂沥青浓度对减粘裂化反应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油减粘裂化的流程模拟 |
5.1 超临界苯介入的减粘裂化工艺流程模拟 |
5.1.1 模拟工艺流程的建立 |
5.1.2 虚拟组分的确定 |
5.1.3 热力学方法 |
5.1.4 单元模块的选择 |
5.1.5 不同苯油比对能耗的影响 |
5.2 传统减粘裂化的工艺流程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换热网络优化 |
6.1 换热网络概述 |
6.2 夹点分析 |
6.2.1 公用工程参数 |
6.2.2 初始目标设计 |
6.2.3 原工况的换热网络 |
6.2.4 换热网络方案的调优 |
6.3 换热网络的经济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80万吨/年MIP工艺及优化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Ⅰ 前言 |
Ⅱ 催化裂化现状 |
Ⅲ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MIP工艺概述 |
1.1 装置概况 |
1.2 MIP工艺及工程技术特点 |
1.2.1 反应部分 |
1.2.2 再生部分 |
1.3 MIP工艺流程 |
1.3.1 工艺流程图 |
1.3.2 MIP工艺流程说明 |
第二章 MIP工艺标定数据 |
2.1 标定采集的基础数据 |
2.1.1 常压渣油 |
2.1.2 混合原料油 |
2.1.3 回炼油 |
2.1.4 回收干气组分 |
2.1.5 工艺气体产品组分 |
2.1.6 稳定汽油 |
2.1.7 柴油 |
2.1.8 油浆 |
2.2 操作参数 |
第三章 MIP工艺核算 |
3.1 MIP单元物料平衡核算 |
3.1.1 回收物料数据分割 |
3.1.2 MIP工艺物料平衡核算 |
3.1.3 物料衡算小结及分析 |
3.2 MIP单元热平衡计算 |
3.2.1 焦炭燃烧放热 |
3.2.2 再生器空气升温热 |
3.2.3 再生器内焦炭升温热 |
3.2.4 进入再生器水蒸气升温热 |
3.2.5 再生器散热损失 |
3.2.6 再生器取热量 |
3.2.7 再生器供给反应的热 |
3.2.8 催化剂循环量 |
3.2.9 剂油比 |
3.2.10 反应器进料升温热 |
3.2.11 进入反应器水蒸气升温热 |
3.2.12 进入反应器预提升干气升温热 |
3.2.13 反应器散热损失 |
3.2.14 裂化反应用热量 |
3.2.15 裂化反应热 |
3.2.16 反应再生系统热量分配表 |
3.2.17 热平衡分布图 |
3.2.18 碳差法计算催化剂循环量 |
3.2.19 滑阀压降法计算催化剂循环量 |
3.2.20 烧焦罐烧焦强度 |
3.2.21 油剂混合温度 |
3.2.22 热量衡算小结及分析 |
3.3 MIP单元压力平衡计算 |
3.3.1 反应再生系统压力密度测量位置图 |
3.3.2 压力密度仪表测量开口表 |
3.3.3 反再系统压力平衡表 |
3.3.4 视密度 |
3.3.5 压力衡算小结及分析 |
3.4 MIP单元能耗计算 |
3.4.1 基准能耗的基础条件 |
3.4.2 基准能耗计算 |
3.4.3 能耗衡算小结及分析 |
第四章 MIP工艺优化操作及效果分析 |
4.1 MIP工艺优化节能分析 |
4.2 MIP工艺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 |
4.3 MIP工艺优化过程及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MIP工艺操作参数总图 |
(6)油砂沥青热化学转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油砂资源的概述 |
1.2.1 油砂的分布 |
1.2.2 油砂的组成与结构 |
1.2.3 油砂沥青的分离提取 |
1.3 油砂沥青改质工艺的选择 |
1.3.1 加氢工艺 |
1.3.2 溶剂脱沥青工艺 |
1.3.3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 |
1.3.4 减粘裂化工艺 |
1.3.5 延迟焦化工艺 |
1.3.6 流态化焦化工艺 |
1.3.7 流态化热解-气化耦合工艺 |
1.4 油砂沥青热解研究进展 |
1.4.1 油砂沥青热解机理 |
1.4.2 国内外油砂沥青热解研究进展 |
1.5 油砂沥青类型硫的分布与含硫化合物的热转化 |
1.5.1 含硫化合物的类型与分布 |
1.5.2 含硫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1.5.3 含硫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
1.5.4 热转化过程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分离及结构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分离方法 |
2.1.3 油砂沥青可溶质族组分中含硫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分离 |
2.1.4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分析表征方法 |
2.2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含量分布 |
2.3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元素分析 |
2.3.1 饱和分元素分析 |
2.3.2 芳香分及其亚组分元素分析 |
2.3.3 胶质及其亚组分元素分析 |
2.3.4 沥青质元素分析 |
2.4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红外分析 |
2.4.1 饱和分红外分析 |
2.4.2 芳香分及其亚组分红外分析 |
2.4.3 胶质及其亚组分红外分析 |
2.4.4 沥青质红外分析 |
2.5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分析 |
2.5.1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氢类型含量分布规律 |
2.5.2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平均结构分析 |
2.6 油砂沥青中的硫分布 |
2.6.1 油砂沥青可溶质族组分选择性氧化前后的红外分析 |
2.6.2 油砂沥青可溶质族组分中不同类型硫的分布 |
2.6.3 油砂沥青沥青质组分中不同类型硫的分布 |
2.6.4 油砂沥青中不同类型硫的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2 油砂沥青的热解特性 |
3.2.1 油砂沥青的热失重行为 |
3.2.2 典型气态热解产物的释放行为 |
3.3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热解特性 |
3.3.1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热失重行为 |
3.3.2 典型气态热解产物的释放行为分析 |
3.4 升温速率对油砂沥青热解特性的影响 |
3.4.1 升温速率对失重行为的影响 |
3.4.2 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参数的影响 |
3.4.3 升温速率对气态产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
3.4.4 升温速率对影响油砂沥青热解挥发性产物生成的敏感组分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
4.1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热解动力学模型 |
4.1.1 热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
4.1.2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间的交互动力学模型 |
4.2 升温速率对油砂沥青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
4.3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 |
4.3.1 Friedman法 |
4.3.2 FWO法 |
4.3.3 DAEM法 |
4.3.4 基于等转化率法的动力学分析 |
4.4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交互动力学模型 |
4.4.1 油砂沥青热解转化速率与族组分加权转化速率的比较 |
4.4.2 基于交互动力学影响因子的油砂沥青热解过程族组分相互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快速热裂解产物分布规律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Py-GC/TOF-MS分析 |
5.2 不同反应温度下油砂沥青的快速热裂解挥发性产物组成与分布 |
5.2.1 烯烃产物 |
5.2.2 烷烃产物 |
5.2.3 二烯烃产物 |
5.2.4 芳烃产物 |
5.2.5 含硫化合物产物 |
5.3 不同反应时间下油砂沥青的快速热裂解挥发性产物组成与分布 |
5.3.1 烯烃产物 |
5.3.2 烷烃产物 |
5.3.3 二烯烃产物 |
5.3.4 芳烃产物 |
5.3.5 含硫化合物产物 |
5.4 不同升温速率下油砂沥青热裂解挥发性产物组成与分布 |
5.4.1 烯烃产物 |
5.4.2 烷烃产物 |
5.4.3 二烯烃产物 |
5.4.4 芳烃产物 |
5.4.5 含硫化合物产物 |
5.5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快速热裂解产物组成与分布 |
5.5.1 烯烃产物的比较 |
5.5.2 烷烃产物的比较 |
5.5.3 二烯烃产物的比较 |
5.5.4 芳烃产物的比较 |
5.5.5 含硫化合物产物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砂沥青的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原料 |
6.1.2 流化床热解实验 |
6.1.3 热解产物分析方法 |
6.2 三相产物的分布规律 |
6.3 气相产物组成与分布 |
6.3.1 干气产物的收率分布 |
6.3.2 液化气产物的收率分布 |
6.3.3 烯烃气体产物选择性 |
6.4 液相产物组成分布与结构分析 |
6.4.1 液相产物组成与分布 |
6.4.2 液相产物化学结构分析 |
6.5 油砂沥青热转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硫的组成分布及迁移转化行为 |
6.5.1 油砂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 |
6.5.2 不同反应温度热解所得油砂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和转化行为 |
6.5.3 不同热载体裂解所得油砂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和转化行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高氯原油加工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原油/馏分油中氯的来源及分布 |
1.1.1 无机氯化物的来源 |
1.1.2 原油中有机氯化物的来源 |
1.1.3 原油中氯化物的分布 |
1.2 原油/馏分油中氯化物的腐蚀与堵塞 |
1.2.1 无机氯化物的反应 |
1.2.2 有机氯化物的反应 |
1.2.3 氯化物腐蚀形式及机理 |
1.2.4 氯化铵结晶造成的堵塞 |
1.3 氯化物危害的相应防护措施研究现状 |
1.3.1 典型炼厂脱氯剂 |
1.3.2 脱氯技术 |
1.3.3 防护工艺及防腐技术 |
1.4 小结 |
第二章 典型炼油厂风险分析 |
2.1 典型炼油装置工艺 |
2.2 区域危险性分级 |
2.2.1 风险隐患分析 |
2.2.2 炼厂氯腐蚀区域危险性分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加工高氯原油的防控措施 |
3.1 典型炼厂氯防护措施 |
3.1.1 加强原油质量监控 |
3.1.2 系统识别、重点监控 |
3.1.3 加强设备监控 |
3.1.4 优化工艺操作 |
3.2 高氯原油加工防护方案 |
3.2.1 高含氯原油加工基本情况 |
3.2.2 加工基本原则 |
3.2.3 加工处理方案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氯腐蚀事故应急预案 |
4.1 氯腐蚀事故应急体系 |
4.1.1 总则 |
4.1.2 危险部位列表 |
4.1.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
4.1.4 预警 |
4.1.5 应急响应 |
4.1.6 后期处置 |
4.1.7 应急总结 |
4.2 常减压装置氯腐蚀事故应急预案 |
4.2.1 常压塔泄漏着火事故预案 |
4.2.2 初、常顶换热器泄漏着火应急预案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重油梯级分离工艺 |
1.1.1 重油梯级分离工艺概况及发展 |
1.1.2 重油梯级分离工艺影响因素 |
1.2 流化焦化工艺 |
1.2.1 流化焦化工艺概况 |
1.2.2 焦化反应机理 |
1.2.3 原料对焦化反应的影响 |
1.2.4 流化焦化工艺条件的影响 |
1.3 油品组成结构表征 |
1.4 研究现状小结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港减压渣油梯级分离条件探索 |
2.1 实验部分 |
2.1.1 梯级分离原料 |
2.1.2 梯级分离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1.3 原料及产物分析方法 |
2.2 耦合装置梯级分离可靠性实验 |
2.3 大港减渣正丁烷溶剂梯级分离实验 |
2.3.1 萃取产物收率 |
2.3.2 萃取产物性质 |
2.3.3 DAO、DOA族组成 |
2.3.4 DAO、DOA元素组成 |
2.4 大港减渣异丁烷溶剂梯级分离实验 |
2.4.1 DAO、DOA收率 |
2.4.2 DAO、DOA性质 |
2.4.3 DAO、DOA族组成 |
2.4.4 DAO、DOA元素组成 |
2.5 溶剂组成对梯级分离的影响 |
2.5.1 萃取产物收率 |
2.5.2 DAO、DOA性质 |
2.5.3 DAO、DOA族组成 |
2.5.4 DAO、DOA元素组成 |
2.5.5 DAO、DOA分子结构 |
2.6 小结 |
第3章 大港减渣脱沥青油催化裂化性能评价 |
3.1 实验部分 |
3.1.1 催化裂化反应原料 |
3.1.2 催化裂化反应实验装置 |
3.1.3 催化裂化反应操作条件 |
3.1.4 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
3.2 大港减渣及其脱沥青油催化裂化加工性能 |
3.2.1 异丁烷脱沥青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3.2.2 大港减渣及其正丁烷脱沥青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3.3 催化裂化原料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1 原料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2 原料对催化裂化液体产物分布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大港减渣脱油沥青焦化性能探索 |
4.1 实验部分 |
4.1.1 焦化反应原料 |
4.1.2 焦化反应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4.1.3 焦化产物分析方法 |
4.2 焦化反应装置可靠性实验 |
4.3 异丁烷脱油沥青高温釜式焦化反应实验 |
4.3.1 脱油沥青收率对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2 焦化反应温度对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3 焦化反应时间对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 梯级分离溶剂改变对高温釜式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1 正丁烷脱油沥青收率对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2 焦化条件对正丁烷DOA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3 溶剂改变对焦化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
4.4.4 溶剂改变对焦化产物性质的影响 |
4.5 焦化原料性质对高温釜式焦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5.1 焦化原料性质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4.5.2 焦化原料性质对焦化产物性质组成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小试实验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分离单元工艺条件对耦合流化热转化的影响 |
5.2.1 产物分布 |
5.2.2 产物性质 |
5.2.3 平均分子结构 |
5.2.4 分子组成 |
5.2.5 液体馏分油烃类组成 |
5.3 反应单元工艺条件对耦合流化热转化的影响 |
5.3.1 产物分布 |
5.3.2 产物性质 |
5.3.3 平均分子结构 |
5.3.4 分子组成 |
5.3.5 液体馏分油烃类组成 |
5.4 溶剂改变对耦合流化热转化的影响 |
5.4.1 产物分布 |
5.4.2 产物性质 |
5.4.3 平均分子结构 |
5.5 DOA对耦合流化热转化的影响 |
5.5.1 对热转化产物收率分布的影响 |
5.5.2 对热转化液体性质的影响 |
5.5.3 对热转化液体分子结构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原料性质对耦合工艺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6.2 原料性质组成差异 |
6.2.1 原料性质 |
6.2.2 相对分子质量 |
6.2.3 平均分子结构 |
6.2.4 分子组成 |
6.3 产物分布差异 |
6.3.1 分离单元产物分布 |
6.3.2 流化热转化单元产物分布 |
6.4 产物性质的差异 |
6.4.1 分离单元产物性质 |
6.4.2 流化热转化单元产物性质 |
6.5 梯级分离产物分子结构差异 |
6.6 流化热转化产物分子结构组成差异 |
6.6.1 相对分子质量 |
6.6.2 平均分子结构 |
6.6.3 分子组成 |
6.7 热转化液体馏分油组成差异 |
6.7.1 汽油馏分 |
6.7.2 柴油馏分 |
6.7.3 蜡油馏分 |
6.8 小结 |
第7章 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效果评价 |
7.1 实验部分 |
7.2 工艺生产处理能力 |
7.3 产物性质 |
7.4 相对分子质量 |
7.5 平均分子结构 |
7.6 分子组成 |
7.7 馏分油烃类组成 |
7.7.1 汽油馏分 |
7.7.2 柴油馏分 |
7.7.3 蜡油馏分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实验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氧化沥青的生产及尾气处理工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油沥青生产工艺介绍 |
1.2.1 蒸馏法 |
1.2.2 氧化法 |
1.2.3 溶剂法 |
1.2.4 调和法 |
1.3 氧化沥青概况 |
1.3.1 沥青氧化反应机理 |
1.3.2 氧化沥青制取工艺技术 |
1.3.3 氧化沥青生产的影响因素 |
1.4 氧化沥青尾气的处理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氧化沥青生产的可行性 |
2.1 工程概况 |
2.2 目标牌号沥青的确定 |
2.3 中东原油性质分析 |
2.4 道路沥青制备工艺比选 |
2.4.1 蒸馏工艺 |
2.4.2 溶剂脱沥青工艺 |
2.4.3 氧化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氧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计算 |
3.1 氧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
3.2 氧化条件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 氧化沥青生产工艺计算 |
3.3.1 原料加热炉 |
3.3.2 沥青氧化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尾气处理工艺流程与效果评价 |
4.1 尾气处理工艺流程 |
4.1.1 氧化沥青尾气处理的必要性 |
4.1.2 氧化沥青尾气处理技术路线 |
4.1.3 氧化沥青尾气处理工艺流程 |
4.2 尾气吸收效果分析 |
4.2.1 尾气喷淋吸收塔模型建立 |
4.2.2 吸收剂流量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4.2.3 理论塔板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4.2.4 吸收剂入塔温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4.3 尾气处理工艺计算 |
4.3.1 尾气焚烧炉工艺参数计算 |
4.3.2 焚烧炉选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防腐及三废治理 |
5.1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5.1.1 原料加热 |
5.1.2 沥青产品 |
5.1.3 沥青尾气处理 |
5.1.4 循环油流程 |
5.1.5 辅助工艺流程 |
5.2 管道及设备防腐 |
5.2.1 地面保温管道 |
5.2.2 地面不保温管道 |
5.2.3 设备防腐 |
5.3 三废处理方案 |
5.3.1 废水治理 |
5.3.2 废气治理 |
5.3.3 噪声治理 |
5.3.4 固体废弃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原料加热炉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附录B 沥青产品及尾气收集系统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附录C 尾气焚烧及蒸汽发生系统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附录D 燃料油系统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附录E 压缩空气系统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附录F 公用物料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致谢 |
(10)高温热泵技术在石化企业余热利用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及分析 |
1.1.2 我国石化企业能源现状 |
1.1.3 国家相关法规及政策 |
1.2 石化企业余热 |
1.2.1 石化企业余热种类 |
1.2.2 石化企业余热特点 |
1.2.3 石化企业余热应用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方向 |
第2章 高温热泵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
2.1 高温热泵技术简介 |
2.1.1 单级蒸汽压缩式热泵 |
2.1.2 双级蒸汽压缩式热泵 |
2.1.3 蒸汽喷射型高温热泵 |
2.1.4 吸收式热泵 |
2.2 高温热泵的优势 |
2.2.1 高温热泵与传统热源的比较 |
2.2.2 高温热泵与传统热泵的比较 |
2.2.3 高温热泵的新突破 |
2.3 高温热泵技术的现有应用 |
2.4 高温热泵技术在石化企业的应用前景 |
第3章 石化企业余热及用热分析 |
3.1 石油炼化过程简介 |
3.1.1 石油炼化常见的炼化过程 |
3.1.2 石化企业的主要工艺简介 |
3.1.3 石化企业常用加热及换热设备 |
3.2 石化企业余热分析 |
3.2.1 石化企业余热调研原则 |
3.2.2 石化企业余热分布分析 |
3.3 石化企业用热分析 |
3.3.1 石化企业用热特点 |
3.3.2 石化企业用热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热泵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及分析 |
4.1 高温热泵在石化精馏系统中的应用 |
4.1.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节能分析 |
4.1.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节能分析 |
4.1.3 单级压缩式高温热泵在精馏过程的应用及?分析 |
4.1.4 双级压缩式高温热泵在精馏过程的应用及?分析 |
4.1.5 单级压缩式与喷射式高温热泵联合在精馏过程的应用及?分析 |
4.2 高温热泵在管线伴热和储罐维温中的应用 |
4.2.1 石化企业中原油伴热的现状 |
4.2.2 高温热泵在原油伴热中的经济性分析 |
4.3 高温热泵在石化企业供热工程中的应用 |
4.3.1 石化企业余热直接供热分析 |
4.3.2 高温热泵在石化企业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第5章 高温热泵在精馏装置应用实例分析 |
5.1 车间概况 |
5.2 余热概况 |
5.3 用热概况 |
5.4 基本参数 |
5.5 热泵方案分析 |
5.5.1 热泵方案介绍 |
5.5.2 热泵方案流程 |
5.5.3 热泵方案数据计算表 |
5.5.4 热泵方案能耗分析 |
5.5.5 热泵方案小结 |
5.6 车间应用热泵方案前后对比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科研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用过热蒸汽热裂化法从减压渣油生产50%的柴油和一部分沥青(论文参考文献)
- [1]亚临界水和轻芳烃混合溶剂中重质油减粘裂化[D]. 朱亚坤.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改性铁基氧化物用于煤热解焦油蒸汽催化裂化的研究[D]. 王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超临界水介入重质油热裂化脱残炭[D]. 濮劲草.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4]超临界苯介入重质油减粘裂化研究及过程模拟[D]. 王林.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280万吨/年MIP工艺及优化操作结果分析[D]. 徐岩文.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6]油砂沥青热化学转化基础研究[D]. 郝俊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7]高氯原油加工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D]. 孙广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8]大港减渣梯级分离耦合流化热转化工艺基础研究[D]. 宋海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氧化沥青的生产及尾气处理工艺设计研究[D]. 刘亚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10]高温热泵技术在石化企业余热利用中的研究[D]. 王恒. 天津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