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获美国传记协会1996年杰出成就金奖(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利[1](2012)在《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文中研究表明在近代教育变革中,西方的高等商科教育被引入中国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地区的高等商科教育最为发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并对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教育活动史的研究视角,着力还原其教育活动的历史图景,总结其教育活动的特征、影响和经验教训。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深化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认识,并为当前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商科教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回溯中国商业教育的悠久传统,评价其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考察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和中国工商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恐慌和应对,还原西方新兴的商业学校教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被纳入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过程和商科教育萌生期的概况;呈现出民国不同时期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制度的变迁,勾勒出民国商科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其次论述了近代上海商科教育快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上海开埠以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快速兴起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上海商业教育萌生、发展的概况,揭示出上海高等教育多以商科为建校基础和发展重心。对上海各大学商科教育活动的深入考察是是本文的重点。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代表院校国立上海商学院(及其前身)、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及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各大学商科办学者和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实施活动、学校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活动、教育经费活动、学校管理活动、教师选聘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全貌,挖掘上海商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国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在郭秉文、杨杏佛和东南地方教育精英的联合推动下,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实现了向东南大学分设商科大学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发的观念分歧、人事纠葛和政见冲突等,成为导致学校由盛转衰的关键,并给该院之后的发展命运埋下伏笔。在晚清和民国历届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南洋华侨的实际需要,从黄炎培、姜琦直到郑洪年等校长掌校时期,以服务南洋、培养华侨子弟为宗旨的国立暨南大学(学校)始终以商科教育为学校的重心所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而且历届政府侨务政策的一致性使它能够比较平稳的度过历次危机,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侨生所形成的勇往直前、主张正义、关心国家命运的“暨南精神”却引起执政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忌惮,最终导致学校服务宗旨的悄然变化,该校的商科教育活动的也不再具有明显特色。因为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独特性,不仅使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较为充裕的办学经费,以及优秀的师资、生源等,更使它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在上海各商科院系中独树一帜。私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李登辉等留美教育家重视发展实用学科的办学理念以及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等,都促使复旦大学等校的办学者适应社会需要,以上海工商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大力发展商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而由反帝爱国运动催生的复旦等私立大学所具有的革命、自由、独立的办学传统,也使得商科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气质。在教会大学商科教育活动方面:上海办学环境的客观需要、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教会教育的中国化等主客观因素,促使沪江等教会大学率先突破教会教育传统,在上海商科教育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华人校长刘湛恩等的推动之下,以平民化、职业化为办学取向的沪江大学突破校园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在商科教育活动中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高等商科夜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在第四章里,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立上海商学院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地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商科院校教育活动及其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等国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所引起的持续动荡也影响到上海商学院的教育活动,引发校内人事、师资的变革和学生风潮的持续,最终导致该院的独立,也掩盖了该院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国民党政治智囊人物裴复恒掌校后,一方面实现了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校训育和军事教育等活动的加强也使学校趋于消沉保守。主要靠学生学费赖以生存的私立复旦大学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扩招活动带来学校声誉受损等恶果,该校商科教育尤其遭到非议;而在国民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规范和控制过程中,原本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复旦大学师生并没有乖乖就范,结果学校几乎成为斗争的牺牲品,而商科教育尤其受到削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呈现出复杂多面的特征。在第五章里,对近代上海商科师生活动的进一步呈现和总结分析。通过对上海商科师生的构成特征的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再现、学术和课余活动的还原,并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的合作活动为例,旨在生动描绘出商科教育的活动主体曾被历史湮灭乃至曲解的形象。结语部分,对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邹之瑞[2](2008)在《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芭蕾舞史,从20世纪初叶至今,已逾一个世纪。本文从浩繁的资料中收集并运用大量的证据,对自裕容龄以来至2007年百余年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对其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以及重要作品,在广泛深入研究及大量数据采集和对相关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员的大规模访谈讨论后,给出了清晰的独立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探求芭蕾艺术的发展规律,力图梳理出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在新中国的发展史。其意义在于反思一个外来文化怎样被中国人所接受,并且与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生长出具有独特芬芳气息的艺术果实;追溯芭蕾艺术在中国播种、发芽、生长的百余年漫漫岁月和起伏变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也为我们今后对芭蕾舞蹈更深入的研究抛砖引玉。(一)本文的研究目标是:1、新中国芭蕾发展的重大事件。2、建国以来芭蕾在教育、剧目、演员、编导、市场等方面的发展状况。3、新中国芭蕾舞发展过程中,文化思潮、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对其所产生的影响。4、尝试从历史走向上分析出中国芭蕾的未来发展道路。(二)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芭蕾艺术在中国的主要发展历史。2、中国芭蕾舞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人物之作用。3、中国芭蕾舞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及其历史成绩。4、西方经典舞剧的学习演出,对于中国芭蕾舞的示范意义。5、中国芭蕾舞团体的发展历史。6、中国芭蕾舞的创作及其主创人员的艺术追求。7、中国芭蕾舞表演艺术的发展历史。(三)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完成一篇具有独立和完整意义的首部新中国芭蕾舞史。2、将中国芭蕾舞艺术历史上的教育、创作、演出等情况与当时的社会评价结合,并从今天的视角分析反思。3、特别注意中国芭蕾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芭蕾舞发展之间通过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相互影响,揭示中国芭蕾发展的外部文化动力。本文的一条主要线索是以剧带史,即围绕着芭蕾剧作的介绍评说来展开对中国芭蕾舞史的叙述。因为芭蕾艺术发展的最高成果就是创作芭蕾舞剧。所有演员的培养、教育机构的建设、演出团体的成立与发展,等等,都是为了最终创作出杰出的芭蕾剧作。本文按四个历史分期分述为下列五大部分:第一章新中国芭蕾事业的奠基(1950—1965)第二章“文革”时期的中国芭蕾(1966—1976)第三章中国芭蕾的复苏与繁荣(1976—1989)第四章中国芭蕾的繁盛期:市场经济下的发展(1990—2007)第五章关于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问题及对策性建议每章内容一般都包括时代背景分析(政治和文化)、代表性芭蕾舞剧作品的介绍与评论、芭蕾专业教育机构的发展、演出团体的情况介绍和中国芭蕾对外交流情况等几大部分。在芭蕾舞剧作品介绍方面,主要包括剧情介绍、艺术成就评析(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和服装等)。在了解中国芭蕾舞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芭蕾舞的过程中吸收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在西方芭蕾进入中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与改造能力。
田丽娟[3](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邓伟平[4](2006)在《兰草幽香 寒松挺立——记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文中研究表明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这是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读到这首诗,觉得用它来形容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意味深长。草木不负岁月情1935年,陈文华出生在福建厦门的一个穷苦人家。1958年,23岁的他即将从厦门大学毕业时,被打成"右派",发落到江西省博物馆搞
邓伟平[5](2006)在《云开旭日照苍松——记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是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七十大寿,作为老朋友,我送他一件生日礼物——一个宜兴紫砂壶,壶盖和壶把上有一个造型,展现出”云开旭日照苍松”的美丽图案。图案意味深长,用它来祝贺陈文华教授甚为恰当。苦乐年华的真实写照 1935年,陈文华出生在厦门的一个木匠家庭。
黄淑美,欧阳中一[6](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大权[7](2005)在《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学社于1923年创立,到1953年结束。是在马寅初、刘大钧主持下,以留美归国经济学者为主,集合全国政、学、商各界上层分子组成的经济学术团体。学社作为民国经济学界的英美派,其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在民国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影响到新中国的人口论。这一重要经济学术团体,今日学界对之却了解甚少。本文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和思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形成了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经济学者群体,他们参加或组织的学术团体在各地广泛成立,为中国经济学社创立奠定了基础,1923年11月,清华留美归国的经济学者刘大钧、陈长蘅等人与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戴乐仁等共同创立了中国经济学社,其最初目的是为社员提高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1924年马寅初等人加入后,学社宗旨改变为:发展中国经济学术和改进中国现实经济。这一改变,适应了社会需要,导致了学社的长足的发展。 在马寅初、刘大钧的积极领导下,中国经济学社由北京市的一个小团体,向天津、上海、美国等地扩张,到1927年11月,学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组织。在此之后,马寅初等人开始了大量吸收商界和政界社员,学社的组织与影响就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延伸。同时,学社开始了艰辛的基金筹募,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到30年代中期,学社拥有杭州房产一处,南京地皮14亩,基金20万左右。然而由于抗战的爆发,中国经济学社的发展势头受到重大打击,虽然学社继续在重庆聚集社员,坚持发展,但学社的基金由于通货膨胀不断贬值,社员的政治立场也出现了重大分化,特别是马寅初被软禁后,学社发展进入后期,走向衰落,一直到1953年正式结束。 中国经济学社一年一度最重要的集体学术活动就是举行年会,前3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主要是社务会议。第四届年会在上海召开,确立了进行社务会、学术讨论会、讲学会、各种宴会以及参观游览等多种活动。在1927年至1936年间,学社在杭州、青岛、广州等地举行了10次年会,每次年会都受到了经济学界、政府、工商界以及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在1938年至1943年学社总部西迁重庆后,还召开了三次有影响的年会。同时,中国经济学社还举办了多种学术事业,如:出版丛书,创办社刊,建立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等等,发表了被经济学界公认的一批优秀学术成果,特别是刘大钧主持完成的中国第一次工业普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经济学社骨干社员马寅初、刘大钧、卫挺生、何廉、唐庆增、顾翊群、潘序伦等人的经济思想,在基本经济理论方面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关于经济哲学:主张“不激不随”的经济发展观,既反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不激),又批判保守的传统封建思想(不随),并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在价值论与消费、生产、交易、分配论等方面,主要是受英美的马歇尔、克拉克等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而不是王亚南所说的主要受奥国派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实证和统计方法。 在应用理论和政策主张方面,他们多在切磋和争论中相互影响。关于统制与放任:1932年10月,武育干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实施统制经济的主张,社员多主张在保留私有制前提下,由政府联合工商界上层统制全国经济。在统制经济理论流行时,顾翊群运用哈耶克理论批判了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运用比较优势论批判了贸易保护主义,主
古农[8](2001)在《《农业考古》1991年──2000年一、三期总目录》文中提出本刊在1991年曾经将自1981年创刊至1990年的《农业考古》总目录 编辑成册,现将1991年至2000年的一、三期目录汇总,以便读者查阅。1991年 至2000年的二、四期(即《中国茶文化专号》)目录已经汇总在1995年4期和20 01年2期《农业考古》上发表。
二、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获美国传记协会1996年杰出成就金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获美国传记协会1996年杰出成就金奖(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话题 |
2. 历史的观照 |
3.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不足之处 |
三、概念及研究范围的厘定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恐慌与应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滥觞 |
一、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
1. 历史悠久的中国商业教育传统 |
2. 传统商业教育的局限 |
二、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萌生过程 |
1.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对新式商业教育的认识与引入 |
2. 清末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生 |
三、民国时期高等商科教育的兴起 |
1. 民初高等商科教育的初兴 |
2. 20-30年代中国商科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上) |
一、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区位优势及概况 |
1.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基础 |
2. 高校云集,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兴起 |
二、先声夺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的兴起 |
1. 从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到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 |
2. 南高师商业专修科与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概况 |
三、服务南洋:国立暨南大学商科的发展 |
1. 暨南学校商科的兴办 |
2. 暨南上海商科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
3. 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发达 |
第三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下) |
一、百花争妍:复旦大学等私立大学商科教育的发达 |
1.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2. 商科之设,风气之先 |
二、另辟蹊径:沪江大学商科的办学新模式 |
1. 沪江大学商科早期发展概况 |
2. 沪江大学商学院的辉煌 |
三、独树一帜: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1. 交通大学管理学系的早期概况 |
2. 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壮大 |
第四章 国立VS私立:国立上海商学院与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的对照解读(1927-1937) |
一、国立上海商学院浮沉 |
1. 内外交困,发展受挫 |
2. 独立建校,别具一格 |
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兴衰 |
1.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 |
2. 作育商士,屹立东南 |
第五章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特征总结 |
一、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学生活动分析 |
1. 商科学生的构成特征分析 |
2. 商科学生的学习、学术和课余活动 |
二、近代上海高等商科院校教员活动特征分析 |
1. 商科教员的教学活动 |
2. 商科教员的教学“中国化”活动 |
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的典范——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参与合作运动为例 |
结语:近代上海商科教育活动反思 |
参考文献 |
(2)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三、本论文的写作目的 |
第一章 新中国芭蕾事业的奠基(1950-1964) |
第一节 新中国芭蕾的历史准备(1950年前)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二、西方舞蹈文化的传入 |
三、新舞蹈艺术的滥觞和吴晓邦 |
第二节 新中国芭蕾舞的起步 |
一、新中国芭蕾舞第一部作品《和平鸽》 |
二、新中国芭蕾舞的导师戴爱莲 |
三、新中国芭蕾舞的组织准备与教学奠基 |
第三节 芭蕾学科的建立 |
一、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科的建立和学科建设 |
二、欧洲古典芭蕾风范的学习 |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创作的突破与历史成就 |
一、芭蕾范式下的《鱼美人》 |
二、《红色娘子军》的杰出成就 |
三、上海芭蕾舞事业与《白毛女》 |
四、芭蕾民族化的中国经验 |
第二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芭蕾(1966-1976) |
第一节 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普及与影响 |
一、关于“革命样板戏” |
二、《红》、《白》两剧的“样板”历程及其广泛普及 |
三、古典芭蕾在中国发展的停顿 |
第三节 新创作:《沂蒙颂》和《草原儿女》 |
第三章 中国芭蕾的复苏与繁荣(1977-1989) |
第一节 综述 |
一 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
二 新时期舞蹈艺术的总体态势 |
三 新时期中国芭蕾艺术综述 |
第二节 中外经典剧目的复排 |
一、古典芭蕾经典的力量 |
二、《鱼美人》的更新 |
第三节 芭蕾舞剧创作的壮大与繁荣 |
一、外国名着的芭蕾改编 |
二、民族化探索的重要成就 |
第四节 芭蕾事业的蓬勃发展 |
一、艺术院团的争相鼎立 |
二、全国芭蕾比赛机制的确立 |
第五节 中外芭蕾舞文化交流 |
一、影响重大的外国芭蕾舞团来华演出 |
二、中国芭蕾舞走向世界 |
第四章 中国芭蕾的繁盛期:市场经济下的发展(1989-) |
第一节 综述 |
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
二、90年代以来中国芭蕾发展综述 |
第二节 新世纪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芭蕾 |
一、红色经典的旋风 |
二、中国芭蕾的“五分天下” |
三、“芭蕾民族化”的延展创作 |
四、“现代芭蕾”的风格突破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芭蕾舞文化交流 |
一、经典剧目的东方演绎 |
二、国外舞团的别样风采 |
三、中国芭蕾的走向世界 |
第五章 关于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历史回顾和前瞻 |
第一节 中国芭蕾发展的时空缺憾 |
一、历史缺憾——中国芭蕾的错失时机 |
二、时代缺憾——中国芭蕾发展的空间错位 |
三、创作缺憾——中国芭蕾发展的人才短缺 |
第二节 关于未来建立芭蕾中国学派的一些构想 |
一、芭蕾中国学派的总体要求 |
二、中国芭蕾未来的发展取向:在世界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基础上的民族芭蕾 |
第三节 世界芭蕾发展历史对中国芭蕾发展的启示 |
一、欧洲古典芭蕾发展的重要线索 |
二、世界芭蕾发展历史对中国芭蕾发展的启思 |
三、呼唤芭蕾中国学派在新时代的诞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5)云开旭日照苍松——记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论文提纲范文)
苦乐年华的真实写照 |
“农业考古”大展丰收图 |
“茶文化”喜开幸福花 |
(7)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学社的创立 |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前后学习经济学与商科专业的留学生群体的出现 |
一、学习“法政”的留日学生群体 |
二、经济学留欧生群体 |
三、程度高的经济学留美生群体 |
第二节 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 |
一、经济学教育的发展 |
二、经济学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经济着作、期刊的出版发行 |
第三节 民国初年各种经济学术社团的出现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社的创立 |
一、中国经济学社的成立 |
二、中国经济学社发展方针的制定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组织发展与基金筹募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学社组织的演变 |
一、北京时期的组织演变 |
二、上海、南京时期的组织发展 |
三、重庆时期的组织演变 |
四、中国经济学社组织活动的结束 |
五、中国经济学社社员构成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的基金 |
一、北京时期的基金筹募 |
二、上海、南京时期的基金筹募和使用 |
三、中国经济学社基金的破产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学术活动与举办的学术事业 |
第一节 举行年会 |
一、北京时期的三次年会 |
二、1927年第四届上海年会 |
三、1928—1931年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年会 |
四、1932—1935年杭州、青岛、长沙、广州年会 |
五、1936年上海年会的举行与1937年福州年会的筹备 |
六、重庆时期的三次年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举办的学术事业 |
一、出版书籍 |
二、创办刊物 |
三、举办的其他学术事业 |
第三节 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成立 |
一、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成立及维持 |
二、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主要学术工作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经济思想(上):基本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不激不随”的经济发展观 |
一、反对马克思主义 |
二、批判传统经济思想 |
三、辩护资本主义 |
第二节 价值论与消费、生产、交易、分配论 |
一、价值论 |
二、消费论 |
三、生产论 |
四、交易论 |
五、分配论 |
第三节 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
一、运用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 |
二、注重经济实务研究 |
三、实证研究与统计方法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经济思想(下):应用理论与政策主张 |
第一节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论与自由放任论 |
一、中国经济学社与统制经济思潮的兴起 |
二、中国经济学社关于统制经济的主要思想 |
三、顾诩群、唐庆增的自由经济论 |
第二节 财政思想 |
一、财政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社关注的重点 |
二、卫挺生等人的“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论 |
三、姚庆三对凯恩斯财政学理论的传播 |
四、马寅初等人的战时财政论 |
第三节 货币金融思想 |
一、银价跌落时期的货币金融思想 |
二、银价爆涨时期的货币金融思想 |
三、抗战初期维持法币汇价的讨论 |
第四节 劳资协调论与人口控制论 |
一、劳资协调论 |
二、人口控制论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学社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
一、中国经济学社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组织 |
二、中国经济学社是中国经济学术着作界的主力军 |
三、中国经济学社的成立是中国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对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学社强烈的干政愿望 |
二、社员大量进入政府经济立法和决策机关担任要职 |
三、社员多次参加全国财经会议 |
四、社员的经济政策建议被国民党政府采纳的实例 |
五、学社提倡的经济思想对国民政府经济决策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学社与工商界的合作与互动 |
一、工商界对经济学知识和经济学者的重视 |
二、工商界对中国经济学社的支持 |
三、经济学者成为工商界的代言人 |
四、经济学者为工商界的发展出谋划策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社对新中国人口思想的间接影响 |
附录一、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简历表 |
附录二、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着述表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四、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获美国传记协会1996年杰出成就金奖(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D]. 赵永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2]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 邹之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09)
- [3]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4]兰草幽香 寒松挺立——记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J]. 邓伟平. 当代江西, 2006(09)
- [5]云开旭日照苍松——记着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J]. 邓伟平. 民主, 2006(05)
- [6]《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7]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D]. 孙大权. 四川大学, 2005(04)
- [8]《农业考古》1991年──2000年一、三期总目录[J]. 古农. 农业考古,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