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零陵-衡阳一带侏罗纪鱼化石及其在地层上的意义——湖南侏罗纪含煤地层鱼化石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梅,金鑫,吴强旺,葛禹,时志强[1](2021)在《鱼粪化石特征对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湖泊生态系统的启示:以川东大安寨段为例》文中指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早期大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183.8 Ma)是一次全球性的多幕式生物—环境事件,其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亦有显示。对采集自川东北地区大安寨段的鱼粪化石进行形态学描述和内含物分析,发现鱼粪化石中含有大量的磷质成分,多为未经消化的鱼骨化石,另有大量介壳类化石与有机质混杂在一起。据露头岩性和显微薄片特征认为:(1)粪化石呈螺旋状,生产该粪化石的鱼类为大型肉食性鱼类,其喜食小型鱼类和软体动物等,推测可能是肺鱼类(角齿鱼);(2)鱼粪化石形成于开放型淡水湖泊中的半深湖—深湖区,其中湖泊表层含氧量丰富,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构成了研究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大型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较为复杂,而湖底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还原环境。该研究成果可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在湖泊中的沉积响应及生态影响研究提供依据。
邓晓东[2](2012)在《云贵高原及邻区次生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构造和古气候意义》文中认为云贵高原及邻区分布有大量的次生氧化锰矿床,这些矿床是我国优质锰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次生氧化锰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4O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是理解区域化学风化、矿床次生富集过程及富集机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次生氧化锰矿不仅是极好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载体,而且其形成之后的保存程度又与区域构造活动性及地貌演化过程紧密相关。因此,对云贵高原次生氧化锰矿床进行系统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次生锰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机理,而且可以查明矿床的剥蚀程度、为深部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提供区域地壳活动、地貌形成和演化和新生代古气候特征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选取云贵高原及邻区具有代表性的8个氧化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包括巴夜、老厂鹤庆、遵义、东湘桥、下雷、二塘和荔浦锰矿。在详细野外观察及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锰矿石的主量和微量元素进行准确分析,进而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显微探针(EMP)、激光剥蚀ICP-MS及矿物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氧化锰矿物的晶体结构、矿物形貌、结晶程度、矿物化学成分等进行综合研究,最后选取其中6个矿床开展系统和全面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一大批高精度的年龄数据。以上研究表明,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床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隐钾锰矿、锰钡矿、锰铅矿、软锰矿、恩苏塔矿、斜方锰矿、锂锰矿、黑锌锰矿、钙锰矿等。其中软锰矿在风化过程中相当稳定,存在于所有氧化锰矿床中;其次是隐钾锰矿、锰钡矿、锂锰矿、恩苏塔矿。XRD分析可对光学性质很接近的隐钾锰矿、斜方锰矿、恩苏塔矿和锂锰矿进行有效鉴定,因为这些矿物有其特征的衍射峰值:隐钾锰矿6.95A、4.9A;斜方锰矿4.08A、2.53A;恩苏塔矿3.95A、2.34A;锂锰矿9.56A、4.74A。TGA与XRD分析表明云南巴夜锰矿床中隐钾锰矿衍射峰强、含水低,加热至450~750℃时缓慢地脱羟基;相反,老厂和遵义锰矿的隐钾锰矿衍射峰弱、含水较高,在600℃时迅速地脱羟基。这种脱羟基温度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矿床氧化锰矿物结晶程度的差异,同时为后续年代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氧化锰矿物的形貌观察表明:具1×1或1×2隧道结构的氧化锰矿物以柱状或粒状晶形为主,如软锰矿、斜方锰矿、恩苏塔矿;具2×2隧道结构的氧化锰矿物主要为长柱状和针状晶形,如隐钾锰矿和锰钡矿;具2×3或3×3隧道结构的氧化锰矿物主要为针状和纤维状晶形,如钙锰矿;具有层状结构的锰矿物呈片状晶形,如锂锰矿、黑锌锰矿。氧化锰矿物的形貌不仅受控于矿物晶体结构,而且还受生长空间的影响。对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的研究表明,氧化锰矿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Mn与A1、Fe、Ca等元素在风化过程中发生强烈分离的过程。当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共存时,有害元素P主要赋存在铁氧化物中,因此,制定合理的矿物分选流程将铁氧化物从锰矿石和铁锰矿石中分离可以显着降低P的含量,提高锰矿石的质量。氧化锰矿石的稀土元素(REE)分析表明,鹤庆氧化锰的矿石REE含量(25.76~45.5ppm)、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矿区的菱锰矿和硅质岩一致,而与玄武岩和泥岩存在显着差别,表明鹤庆氧化锰矿是由菱锰矿及硅质岩矿胚层风化形成。老厂锰矿石的REE含量(270.22~1942.9ppm)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老厂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相似,REE含量随结核减小而增加,并与Mn的含量呈负相关,与Fe、Si、P等元素呈正相关,与Ce异常呈正相关。另外,矿石中含Ag、Pb、Zn等元素强烈富集,含量分别可达1790g/t、0.4%和7.56%,表明老厂氧化锰矿的形成很可能与老厂铅锌银矿关系密切;Mn和其他金属元素来自老厂铅锌银矿床及含锰碳酸岩蚀变岩的化学风化。除Mn以外,Mo、Co、Ni、V、As、Zn、Cd、Pb、Cu、Ba等在氧化锰矿石中也不同程度地富集,并经常达到综合回收利用水平。由于这些元素易于进入氧化锰矿物的晶格中或被氧化锰矿物吸附,因此,可作为氧化锰矿找矿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广西荔浦矿床中Ni的含量最高,平均达0.13%;湖南东湘桥锰矿床的Co含量最高,平均0.024%。Co主要赋存在锂锰矿、锰钡矿-隐钾锰矿固溶体和隐钾锰矿中;Ni在隐钾锰矿和锂锰矿中的含量分别可达3%和2%。SEM、EMP和XRD分析均未发现Co和Ni的独立矿物,说明这些元素自氧化锰矿物中以吸附或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这些富Co、Ni的氧化锰矿床均与二叠系孤峰组热水沉积成因的含锰硅质岩有关,反映了矿胚层对氧化锰矿伴生有益元素的控制。Cu、Pb在云南老厂锰矿床的平均含量很高,分别为0.07%和0.16%;Zn在老厂和鹤庆锰矿床的平均中含量为1.38%和0.61%;Cu在广西二塘和湖南东湘桥锰矿的平均含量可达0.1%。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Cu主要分布在锂锰矿、恩苏塔矿、锰铅矿或锰钡矿-隐钾锰矿的固溶体矿物中;Pb则赋存在锰铅矿或锰铅矿-锰钡矿的固溶体中;Zn主要存在于黑锌锰矿中,少部分在锰钡矿-隐钾锰矿的固溶体、恩苏塔矿中。值得注意的是,Ag在老厂锰矿的含量极高(336~1790g/t),其中以5cm左右的锰结核中含Ag最高。当结核直径小于5cm时,Ag与Mn具有正相关性;当结核大于5cm时,Ag与Mn具负相关性,因而可根据锰结核的粒级分布粗略评估银的经济价值。同样,锰矿石中无独立银矿物的存在,Ag常呈分散状分布于锰铅矿中,其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或吸附。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对云贵高原和邻区6个氧化锰矿共136个单矿物颗粒进行了40Ar/39Ar定年,获得一大批高精度的年代学数据,初步揭示了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的年代学格架。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共获得五种特征的表观年龄谱,分别是平坦状年龄谱、反冲型年龄谱、阶梯状年龄谱、跳跃式年龄谱和马鞍形年龄谱。平坦状年龄谱表明样品结晶较好、样品中无过剩氩、无老矿物的污染、样品在照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39Ar的反冲丢失。反冲型年龄谱说明样品在中子反应堆中接收快中子照射时发生过部分39Ar的反冲,但反冲强度不大,多数情况下仍然给出了较好的年龄结果。阶梯状年龄谱说明样品中有大量形成于不同时期的氧化锰环带或存在不同期次的矿物,这些环带和不同世代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因而在激光阶段加热时于不同的温度区间释气并形成阶梯状年龄谱。跳跃式年龄谱同样是样品中存在多个环带或多世代矿物的反映,但这些环带或矿物的热稳定性可能是动荡变化的。马鞍形年龄谱反映样品中存在少量的原生老矿物的污染。在所分析的136个矿颗粒中,约85%的样品给出了很好的坪年龄或似坪年龄,其中云南巴夜锰矿的年龄为6.5~0.03.03Ma,老厂锰矿的年龄为9.5~4.3Ma,贵州遵义锰矿的年龄为13.1~0.1Ma,广西二塘锰矿的年龄为11.0~4.1Ma,下雷锰矿的年龄为11.9~0.1Ma,湖南东湘桥锰矿的年龄为9.1~4.2Ma。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前人获得的华南氧化锰矿年龄数据表明,云贵高原和邻区氧化锰矿的次生富集至少始于早中新世(-23Ma),大规模富集成矿时间集中在中中新世(13~15Ma),晚中新世(5-8Ma),上新世(3.5、2.4-2.8Ma)和更新世(1.2Ma、0.8Ma、0.5Ma)。氧化锰矿的成矿时代分布反映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温暖潮湿的古气候至少在早中新世就已出现并一直持续到更新世,这种气候条件促进了区域大面积的红土型风化和氧化锰矿大规规模表生富集成矿。早中新世的氧化锰矿次生富集与东亚夏季风的起源时间基本吻合,而中中新世、晚中新世、上新世界、更新世各时间段的大规模表生成矿作用则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化,这与华南大量陆相盆地中的沉积物、南海及印度洋的深海沉积物、以及黄土堆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华南地区晚新生代大规模区域化学风化与成矿年代学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大陆区域化学风化可能并不具有全球性,而主要受区域古气候和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云南次生氧化锰矿的年龄最老为晚中新世(9-5Ma),且晚中新世氧化锰矿均遭到强烈剥蚀,但在地势较低地方还有部分残留;原地的次生氧化锰矿年龄一般为晚上新世以后(3.4,2.8~2.4,1.2~0.8,0.5Ma),表明云南高原在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经历了强烈的隆升,晚上新世后则为周期性的隆升。黔北高原遵义氧化锰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床次生富集开始于13Ma,表明黔北高原在晚中新世以来相对稳定。本文研究发现云贵高原氧化锰矿的年龄与其高程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据此计算出云南巴夜地区晚上新世以来的剥蚀率为~30m/Ma,明显大于黔北高原的剥蚀速率<3.2m/Ma,反映了滇西南地区3Ma以来隆升剧烈,而黔北高原从晚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剥蚀较弱。云贵高原及其邻区氧化锰矿年龄表现为从东至西依次减小:广东新榕锰矿为23.5~2.06Ma,广西南部钦州-防城锰矿带为17.5~4.7Ma,桂西南下雷锰矿11.3~0.3Ma,广西北部二塘锰矿9.8~4.1Ma,;湖南东湘桥锰矿10.23~4.19Ma,贵州遵义锰矿13.1~0.1Ma,云南巴夜锰矿6.8~0.08Ma,云南老厂锰矿床9.5~4.3Ma。氧化锰矿的这种年龄分布特征反映早中新世以来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地壳稳定性和隆升剥蚀程度的差异:与青藏高原邻近的云南地区和桂西南地区经历了较强的隆升,因此早期化学风化和表生成矿的记录未能有效保存下来。氧化锰矿年龄分布的空间变化还为这类矿床的区域矿产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表明次生氧化锰矿物的富集主要为三种机制:(1)对含锰碳酸盐和锰硅酸盐的直接交代形成氧化锰矿;(2)锰离子直接从风化溶液中沉淀充填于裂隙或空洞中;(3)先前形成氧化锰矿物再经溶解、沉淀富集。氧化锰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含锰岩系、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次生富集持续时间等因素的控制:云贵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含锰矿胚层及中新世以来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是矿床大规模成矿的基础;次生氧化锰矿年代学研究表明氧化锰矿的生长速率十分缓慢,一般均小于100mm/Ma,因此中新世以来长期的、大规模化学风化有利于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氧化锰矿;次生氧化锰矿床年龄分布呈现出由西至东逐渐年轻,反映了构造稳定性对矿床保存的控制;云贵高原氧化锰矿床一般分布于低缓的山坡,这种地形地貌有利于氧化锰矿的保存。
刘喜顺[3](2009)在《湘中拗陷 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自然界中有近50%的油气资源富集于碳酸盐岩地层中。中国南方陆上有近200×104km2的碳酸盐分布区,具有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层系多、厚度大、分布广的优势和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接替区。针对湘中拗陷高演化的特点,本文以油气成藏理论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碳酸盐岩沉积学、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初步理顺了区内构造与沉积演化、烃源岩热演化、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再次成藏及晚期成藏的配置关系,以油气藏保存条件为重点,应用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体系对湘中拗陷进行有利区带划分,提出了下步有利勘探目标区,为后继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以涟源凹陷为重点,深入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了“下组合”的成藏优势。认为构造变形的强度、幅度及沉积相的组合关系是控制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湘中地区勘探成果和典型气藏解剖结果表明,构造变型较弱、幅度较小的地区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在这些地区槽、台相区之间的斜坡带及滩礁沉积相带是油气藏形成和保存最有利的区域。在综合考虑构造样式和油气的生成、运移、成藏的各个条件基础上,划分出Ⅰ、Ⅱ、Ⅲ级远景区,涟源凹陷中部为Ⅰ级远景区,邵阳凹陷中东部、涟源、零陵凹陷东部为Ⅱ级远景区,其它地区为Ⅲ级远景区,在Ⅰ级远景区优选了杨家山区块、桥头河区块为近期突破靶区。与前人认识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特色与创新:(1)应用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野外剖面踏勘和钻井资料的详细研究,首次在泥盆系识别出1个Ⅰ型层序界面和9个Ⅱ型层序界面,结合前人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将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划分为三个Ⅱ级层序和21个Ⅲ级层序。(2)对湘中拗陷生物礁与台盆相的发育规律及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泥盆系棋梓桥组与佘田桥组中的生物礁是成带分布的,台盆可能是由于生物礁的快速生长而形成的礁间洼地(礁间槽)。因此,礁间槽的形成、发展与消亡和生物礁带的形成演化关系密切相关。这一模式与现代澳大利亚大堡礁具有很好的可比性。(3)湘中坳陷发育在汇聚型板块边缘,是两个大的陆块碰撞结合部位,构造样式较为复杂。从整体上看,整个工区的关键性构造要素是犁式叠瓦状逆冲断层、紧闭线性褶皱和隔挡式褶皱。结合遥感、航磁、重力等资料,重点对涟源凹陷做了深入研究,将凹陷进一步划分为西部断褶带(西部构造带)、中部褶皱带(中部构造带)和东部褶断带(东部构造带),并探讨了不同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和形成机制。(4)提出对圈闭有效性研究的方法,指出构造样式、生储盖组合的配置关系及圈闭形成与烃源岩演化的匹配性都是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认为保存条件是决定圈闭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决定其勘探价值的首要因素。湘中海相地层经历了印支期后多期、多方式构造运动的改造,具有隆坳相间、背向斜相间出现的特点,稳定的负向构造单元及测水煤系地层的分布区是油气保存的有利地区,在相对稳定的负向构造单元的有效区域盖层分布区主要寻找两类圈闭,即:台滩或台坪相岩性或岩性与构造复合圈闭和断背斜构造圈闭两大圈闭类型。(5)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和构造演化研究的认识,对湘中拗陷烃源岩的演化和生烃模式的认识取得突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研究表明,湘中拗陷烃源岩有3次主要的生排烃过程,并建立了“三段生烃”及裂解生气的“四段式”生烃模式。
张鹏飞[4](2009)在《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文中提出本论文定位于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基础性地质研究。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以野外露头剖面为主要基础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镜下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和岩相古地理编图等技术手段,对中扬子地区古生代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构造古地理学研究,明确了中扬子地区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历程,针对研究区争议较大的加里东期华南盆地属性和雪峰造山带属性两大问题,由相关证据入手阐明了本论文自己的观点。中扬子地区古生代地层中发育3大相组、15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陆相组的风化残积相、冲积扇相和河流相;海陆过渡相组的三角洲相和河口湾相;海相组的碎屑岩潮坪相、碎屑岩无障壁海岸相、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相、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碳酸盐岩台盆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陆棚相、浅海局限盆地相、欠补偿型盆地相和补偿型浊积岩盆地相。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演化可以划分为3大阶段,分别为早寒武世-早奥陶世扬子陆内海盆稳定沉降阶段、中奥陶世-志留纪的挤压隆升阶段和晚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后海浸盆地阶段。早寒武世-早奥陶世研究区总体古地理格局为西北高、东南低,该时期中上扬子大型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奥陶世-志留纪研究区古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革,黔中隆起、江南-雪峰隆起、华夏隆起相继隆升,晚奥陶世五峰期黑色页岩为代表的浅海局限盆地沉积和志留系碎屑岩潮坪沉积为该时期的典型沉积相类型,中晚志留世中扬子全区都隆升为陆。泥盆纪-二叠纪为加里东运动后的新型海浸盆地演化阶段,海浸是沉积相展布的重要控制机制,形成了陆源区周缘高能碎屑岩滨海、低能碎屑岩潮坪与碳酸盐岩台地、台盆在横向上过渡的沉积古地理格局。针对加里东期华南盆地的属性问题,本论文最终研究成果表明加里东期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已经拼贴为一体,该时期华南盆地为一个陆内坳陷海盆,加里东期不存在分隔扬子与华夏两大地块的华南洋盆。得出该结论的证据主要有两方面:①湘桂赣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呈面状展布,且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为壳源S型花岗岩,这些特征与洋壳消亡形成的花岗岩体无论在分布特征还是在地球化学特征上都有显着的差别;②湘桂赣地区加里东期地层的沉积古地理特征研究表明在目前多数人公认的扬子与华夏的缝合带,即江绍断裂带两侧的加里东期沉积物不存在两大古地理体系的截然跳相现象,而是表现为两侧沉积相带的指状交叉、过渡或呈现为完全相同、统一的岩相古地理单元。针对“雪峰古陆”的属性问题,通过对雪峰地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不整合面属性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雪峰造山运动的强度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减弱,影响的范围从加里东期到燕山期逐渐向北西扩展。雪峰及其周缘地区的地层沉积特征则表明,震旦纪-白垩纪雪峰地区经历了复杂的隆凹变迁历程,可概括为五大阶段,分别为早震旦世-中奥陶世的碳酸盐斜坡-陆棚-盆地阶段、晚奥陶世-晚石炭世的隆起剥蚀阶段、二叠纪的碳酸盐岩台地阶段、早三叠世的碳酸盐陆棚阶段和中三叠世-白垩纪的隆起-陆相山间盆地阶段。结合上述加里东期华南不存在洋陆碰撞事件的结论,可以看出以元古界出露区为标志的“雪峰古陆”事实上并非古陆,而是一个经历了多期陆内造山事件的复合叠加陆内造山带。
卢立伍,靳悦高,方晓思[5](2005)在《云南禄丰中侏罗世弓鲛(软骨鱼类)化石新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甸弓鲛(HybodushoutienensisYoung1941)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弓鲛鱼类之一,由杨钟健建立。由于建种的化石材料均为破碎的鳍棘,因此与其他弓鲛鱼类难以进行较全面的对比。本文依据在禄丰川街盆地发现的新化石材料,对后甸弓鲛进行再研究,补充了描述、修订了其特征,并讨论了弓鲛属的生物地层和地理分布特征。
王立亭[6](2002)在《试论黔西北及邻区非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文中研究表明根据黔西北及邻区二桥组中双壳类的垂直分布 ,可将其分为两个组合 ;下部In dosinion -Permophorus组合及上部Qiyangia Hunanella组合。前一组合的时代为晚三叠世瑞替克期 ,后一组合的时代则为早侏罗世早中期。该区非海相三叠系 /侏罗系的界线应划在上述两个组合之间。故该区二桥组实为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岩石地层单位
陈小平[7](1988)在《内蒙古石拐群古鳕类一新属》文中提出内蒙古石拐地区石拐群召沟组中的长腹鳍大青山鳕(新属、新种) Daqingshaniscus longiventralis gen. et sp. nov. 是在我国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一比较原始的古鳕类.其头骨眶后部分短,鳃盖骨大于下鳃盖骨,背鳍位于腹鳍与臀鳍之间,腹鳍基线长,鳍条都从基部分节、远端分叉,棘鳞仅见于尾上叶,全歪型尾,鳞片呈菱形.大青山鳕既与苏联南哈萨克斯坦 Karatau 地区的 Pteroniscus 很接近,又与我国新疆的维吾尔鳕 Uighuroniscus 及西德北部的 Stadthagen 地区的 Indaginilepis 相似.
张采繁[8](1986)在《湘东早侏罗世植物群》文中认为本区中生代地层和植物群的研究,从60年代至今有了新的进展和不少新发现(表1)。但对地层时代的归属仍有争议,过去归为瑞底克至里阿斯(Rhaetic-LiasSic)期,目前多数地层古生物工作者认为无疑为早侏罗世,亦有部分同志认为确属晚三叠世。
张采繁[9](1986)在《湘东早侏罗世植物群》文中提出本区中生代地层和植物群的研究,从60年代至今有了新的进展和不少新发现(表1)。但对地层时代的归属仍有争议,过去归为瑞底克至里阿斯(Rhaetic-LiasSic)期,目前多数地层古生物工作者认为无疑为早侏罗世,亦有部分同志认为确属晚三叠世。
肖伟民[10](1984)在《黔北含祁阳蚌地层及其时代讨论》文中研究表明 近年来,我国南方在许多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有属珠蚌科内一个淡水至半咸水相新属——祁阳蚌(Qiyangia)。由于该属特征明显,产出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已被大多数地层古生物工作者视为华南地区早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的一个重要瓣鳃类化石。新近,笔者在黔北地区进行1∶20万区调工作时,发现祁阳蚌不仅出现在产有禄丰蜥龙动物群的自流井群下部,而且大量分布在“香溪群”上部地层中,并有湖南“观音滩生物群”中的其
二、湖南零陵-衡阳一带侏罗纪鱼化石及其在地层上的意义——湖南侏罗纪含煤地层鱼化石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零陵-衡阳一带侏罗纪鱼化石及其在地层上的意义——湖南侏罗纪含煤地层鱼化石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鱼粪化石特征对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湖泊生态系统的启示:以川东大安寨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地质背景 |
2.1 地层特征 |
2.2 沉积环境 |
2.3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及古气候 |
3 鱼粪化石描述 |
3.1 地层背景 |
3.2 外表形态特征 |
3.3 内含物特征 |
4 讨论 |
4.1 鱼粪化石动物源 |
4.2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时期湖泊生态系统重建 |
5 结论 |
(2)云贵高原及邻区次生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构造和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风化壳及次生氧化锰矿研究现状综述 |
1.1.1 风化壳年代学研究进展 |
1.1.2 次生氧化锰矿床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次生氧化锰矿床研究现状 |
§1.2 次生氧化锰矿~(40)Ar/~(39)Ar年代学研究意义 |
1.2.1 揭示大陆化学风化历史与矿床次生富集过程 |
1.2.2 定量计算风化前锋的拓展速率 |
1.2.3 反演区域古气候 |
1.2.4 揭示新构造运动和山脉隆升历史 |
1.2.5 建立地貌演化模型 |
§1.3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云贵高原及湘桂地区含锰地层 |
2.1.1 中上元界含锰地层 |
2.1.2 下震旦统大塘坡组 |
2.1.3 中奥陶系磨刀溪组 |
2.1.4 泥盆系含锰地层 |
2.1.5 石炭系含锰地层 |
2.1.6 二叠系含锰地层 |
2.1.7 三叠系含锰地层 |
§2.2 云贵高原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和地形地貌特征 |
2.2.1 云贵高原新生代构造 |
2.2.2 云贵高原地形地貌 |
§2.3 云贵高原及邻区新生代古气候特征 |
2.3.1 古新世-始新世 |
2.3.2 渐新世 |
2.3.3 中新世 |
2.3.4 上新世 |
第三章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处理 |
§3.2 采样位置 |
3.2.1 云南巴夜锰矿 |
3.2.2 云南老厂银锰矿 |
3.2.3 云南鹤庆氧化锰矿 |
3.2.4 贵州遵义锰矿 |
3.2.5 湖南东湘桥锰矿 |
3.2.6 广西荔浦氧化锰矿 |
3.2.7 广西二塘锰矿 |
3.2.8 广西下雷锰矿 |
§3.3 矿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3.3.1 X荧光光谱分析 |
3.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
§3.4 单矿物(集合体)分析方法 |
3.4.1 热重分析 |
3.4.2 粉晶X-射线衍射 |
3.4.3 扫描电镜分析 |
3.4.4 电子探针分析 |
3.4.5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3.5 ~(40)Ar/~(39)Ar同位素分析方法和流程 |
3.5.1 气体的提取 |
3.5.2 气体的纯化 |
3.5.3 质谱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云南巴夜锰矿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区地质 |
4.1.3 矿床地质特征 |
§4.2 云南老厂银锰矿 |
4.2.1 区域地质 |
4.2.2 矿区地质 |
4.2.3 矿床地质 |
§4.3 云南鹤庆锰矿 |
4.3.1 区域地质 |
4.3.2 矿区地质 |
4.3.3 矿床地质特征 |
§4.4 贵州遵义锰矿 |
4.4.1 区域地质 |
4.4.2 矿区地质 |
4.4.3 矿床地质 |
§4.5 湖南东湘桥锰矿 |
4.5.1 区域地质 |
4.5.2 矿区地质 |
4.5.3 矿床地质 |
§4.6 广西下雷锰矿 |
4.6.1 区域地质 |
4.6.2 矿区地质 |
4.6.3 矿床地质特征 |
§4.7 广西二塘锰矿 |
4.7.1 矿区地质 |
4.7.2 矿床地质特征 |
§4.8 广西荔浦锰矿 |
4.8.1 矿区地质 |
4.8.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五章 氧化锰矿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
§5.1 氧化锰矿的矿物学组成 |
5.1.1 氧化锰矿物 |
5.1.2 氧化锰矿物的生成顺序 |
5.1.3 氧化锰矿物的X-射线衍射峰和热稳定性 |
5.1.4 矿物晶体形貌 |
5.1.5 矿物地球化学 |
§5.2 氧化锰矿石的元素地球化学 |
5.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矿石微量元素组成 |
5.2.3 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 |
5.2.4 微量元素及其勘查意义 |
5.2.5 氧化锰矿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
第六章 ~(40)Ar/~(39)Ar年代学研究 |
§6.1 ~(40)Ar/~(39)Ar定年基本原理及几个年龄的定义 |
6.1.1 ~(40)Ar/~(39)Ar定年基本原理 |
6.1.2 几个年龄的定义 |
6.1.3 表生隐钾锰矿物的几种典型年龄谱 |
§6.2 巴夜锰矿的~(40)Ar/~(39)Ar年龄 |
§6.3 老厂锰矿~(40)Ar/~(3 9)Ar年龄 |
§6.4 遵义锰矿~(4 0)Ar/~(39)Ar年龄 |
§6.5 湖南东湘桥锰矿~(40)Ar/~(39)Ar年龄 |
§6.6 广西下雷锰矿~(40)Ar/~(39)Ar年龄 |
§6.7 广西二塘锰矿~(40)Ar/~(39)Ar年龄 |
第七章 氧化锰矿次生富集过程及其对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古气候和构造隆升的指示 |
§7.1 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的次生富集过程 |
7.1.1 ~(40)Ar/~(39)Ar年龄的可靠性评价 |
7.1.2 云贵高原及其邻区新生代氧化锰矿的大规模成矿 |
7.1.3 锰矿次生富集过程 |
§7.2 次生氧化锰矿床对新生代古气候的指示 |
7.2.1 云贵高原及邻区中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变 |
7.2.2 对东亚夏季风起源和演化的启示 |
7.2.3 大陆化学风化:全球性还是区域性? |
§7.3 风化前锋拓展速率和风化壳剥蚀速率及其构造意义 |
7.3.1 风化前锋拓展速率和剥蚀速率的计算 |
7.3.2 晚中新世以来云贵高原的隆升事件 |
§7.4 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控制因素 |
7.4.1 含锰岩系 |
7.4.2 古气候条件 |
7.4.3 构造条件 |
7.4.4 地形地貌 |
7.4.5 成矿持续时间 |
7.4.6 生物因素 |
§7.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7.5.1 风化壳和次生氧化锰矿~(40)Ar/~(39)Ar年代学研究潜在问题 |
7.5.2 氧化锰矿床次生富集研究存在的问题 |
7.5.3 展望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附表1. 氧化锰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2. 云贵高原及其邻区次生氧化锰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3. 氧化锰矿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3)湘中拗陷 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的来源、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油气成藏研究史 |
1.2.2 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油气成藏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湘中拗陷的勘探、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勘探历史 |
1.3.2 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中泥盆统 |
2.3.2 上泥盆统 |
2.3.3 下石炭统 |
2.3.4 地层展布特征 |
2.4 不同演化阶段盆地类型 |
2.4.1 裂谷盆地阶段 |
2.4.2 深水盆地阶段 |
2.4.3 前陆盆地阶段 |
2.4.4 抬升剥蚀阶段 |
2.4.5 陆内裂陷盆地阶段 |
2.4.6 陆内凹陷盆地阶段 |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3.1 层序地层分析 |
3.1.1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3.1.2 湘中地区主要副层序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3 层序划分 |
3.1.4 泥盆—石炭系层序发育及内部构成特征 |
3.1.5 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层的关系 |
3.2 沉积相描述 |
3.2.1 沉积体系类型与沉积模式 |
3.2.2 沉积相特征 |
3.3 烃源岩描述 |
3.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3.3.2 烃源岩热演化 |
3.3.3 构造演化与烃源岩热演化 |
3.3.4 烃源岩综合评价 |
3.4 储层描述 |
3.4.1 储层基本特征 |
3.4.2 储层成岩作用 |
3.4.3 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
3.4.4 储层裂缝描述 |
3.4.5 储层综合评价 |
3.5 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 |
3.5.1 盖层特征 |
3.5.2 生储盖组合 |
3.5.3 成藏有利条件分析 |
第四章 圈闭与保存条件分析 |
4.1 构造样式分析 |
4.1.1 构造样式的分类 |
4.1.2 涟源凹陷构造样式分析 |
4.2 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分析 |
4.2.1 构造应力演化及应力机制分析 |
4.2.2 不同构造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
4.2.3 涟源凹陷不同构造带形成机制分析 |
4.3 圈闭条件分析 |
4.3.1 主要圈闭类型 |
4.3.2 构造样式与油气圈闭 |
4.3.3 圈闭的破坏与改造作用 |
4.3.4 涟源凹陷圈闭的类型及分布 |
4.3.5 圈闭评价 |
4.4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分析 |
4.4.1 挤压、隆升剥蚀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
4.4.2 断裂活动与油气藏保存的关系 |
4.4.3 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藏保存的关系 |
4.5 油气藏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目标评价 |
5.1 典型气藏剖析—杨家佬气藏 |
5.1.1 杨家佬气藏基本特征 |
5.1.2 杨家佬气藏的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2.1 沉积相控制 |
5.2.2 区域性盖层控制 |
5.2.3 在后期的改造中二次成藏 |
5.2.4 晚期成藏 |
5.3 湘中拗陷成藏模式研究 |
5.3.1 泥盆系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 |
5.3.2 下石炭统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 |
5.4 湘中拗陷有利远景区带划分 |
5.4.1 Ⅰ类远景区 |
5.4.2 Ⅱ类远景区 |
5.5 目标评价及优选 |
5.5.1 温塘背斜 |
5.5.2 桥头河隐伏圈闭-大塘湾隐伏低突起、桥头河断块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创新点 |
6.2 主要认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图版 |
(4)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来源及科学意义 |
1.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特征 |
2.1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框架 |
2.2 古生代大地构造格局及演化 |
第三章 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 |
3.1 寒武纪地层及残余地层展布 |
3.2 奥陶纪地层及残余地层展布 |
3.3 志留纪地层及残余地层展布 |
3.4 泥盆纪地层及残余地层展布 |
3.5 石炭纪地层及残余地层展布 |
3.6 二叠纪地层及残余地层展布 |
第四章 古生代沉积相类型及发育特征 |
4.1 陆相组 |
4.1.1 风化残积相 |
4.1.2 冲积扇相 |
4.1.3 河流相 |
4.2 海陆过渡相组 |
4.2.1 三角洲相 |
4.2.2 河口湾相 |
4.3 海相组 |
4.3.1 陆源碎屑型潮坪相 |
4.3.2 陆源碎屑型无障壁海岸相 |
4.3.3 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4 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5 碳酸盐岩台盆相 |
4.3.6 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相 |
4.3.7 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陆棚相 |
4.3.8 浅海局限盆地相 |
4.3.9 欠补偿型盆地相 |
4.3.10 补偿型浊积岩盆地相 |
第五章 古生代区域沉积格架及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
5.1 寒武纪区域沉积格架 |
5.2 奥陶纪区域沉积格架 |
5.3 志留纪区域沉积格架 |
5.4 泥盆纪区域沉积格架 |
5.5 石炭纪区域沉积格架 |
5.6 二叠纪区域沉积格架 |
5.7 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
第六章 典型沉积相组合发育模式 |
6.1 早古生代早期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组合发育模式 |
6.2 早古生代晚期碎屑岩潮坪-补偿型浊积岩盆地组合发育模式 |
6.3 泥盆纪碎屑岩滨海-碳酸盐岩台地、台盆组合发育模式 |
6.4 石炭-二叠纪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台地组合发育模式 |
第七章 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
7.1 编图思路及图件表达方法 |
7.1.1 编图原则与编图思路 |
7.1.2 编图单元及图件表达方法 |
7.2 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
7.2.1 早寒武世-早奥陶世扬子陆内海盆稳定沉降阶段 |
7.2.2 中奥陶世-志留纪挤压隆升阶段 |
7.2.3 晚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后海浸盆地阶段 |
第八章 关于“华南洋”与“雪峰古陆”的认识 |
8.1 关于“华南洋”的认识 |
8.1.1 “华南洋”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8.1.2 早古生代“华南洋”属性及相关证据 |
8.2 关于“雪峰古陆”的认识 |
8.2.1 “雪峰古陆”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8.2.2 “雪峰古陆”为多期复合陆内造山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试论黔西北及邻区非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剖面描述 |
1.1 毕节青场鲍家剖面图 (图2) |
1.2 贵州仁怀陈胡屯剖面图 (图3) |
2 二桥组的双壳类组合 |
2.1 Indosinion-Permophorus组合 (带) |
2.2 Qiyangia-Hunanella组合带。 |
3 黔西北地区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初探 |
四、湖南零陵-衡阳一带侏罗纪鱼化石及其在地层上的意义——湖南侏罗纪含煤地层鱼化石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鱼粪化石特征对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湖泊生态系统的启示:以川东大安寨段为例[J]. 周小梅,金鑫,吴强旺,葛禹,时志强. 古地理学报, 2021(03)
- [2]云贵高原及邻区次生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构造和古气候意义[D]. 邓晓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12(12)
- [3]湘中拗陷 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D]. 刘喜顺. 中南大学, 2009(04)
- [4]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 张鹏飞.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5]云南禄丰中侏罗世弓鲛(软骨鱼类)化石新材料[J]. 卢立伍,靳悦高,方晓思. 地质通报, 2005(02)
- [6]试论黔西北及邻区非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J]. 王立亭. 贵州地质, 2002(03)
- [7]内蒙古石拐群古鳕类一新属[J]. 陈小平.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02)
- [8]湘东早侏罗世植物群[A]. 张采繁.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四辑), 1986
- [9]湘东早侏罗世植物群[J]. 张采繁.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86(01)
- [10]黔北含祁阳蚌地层及其时代讨论[J]. 肖伟民. 中国区域地质, 19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