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是怎样一步步演变的?(论文文献综述)
朱立群[1](2001)在《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冷战后欧洲地区1989年至2000年间各主要安全组织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导致新欧洲安全结构的形成。本文研究了欧洲地区最重要的三个安全组织:北约、欧安组织、欧盟/西欧联盟,对于它们在冷战后新的安全形势下所进行的内部调整和改造,尤其是职责和任务的重新确定,战略目标与手段的调整,以及这种调整对组织力量的影响和给组织带来的变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于欧洲各种力量在各个安全组织中的利益、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特别是冷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探讨,并从组织力量研究中揭示了各安全组织在欧洲新安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结构的控制机制、运行原则与方式。本文力图通过这项研究展示新安全结构的特征、形成原因、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地区秩序的影响。 本文认为经过了冷战结束后10年的发展演变,欧洲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合中心圆的结构(Comprehensive concentric Circlestructure)。这一结构已相对稳定,但仍然在继续发展演变当中。在这个安全结构中,美国领导的北约是欧洲安全的核心组织,是欧洲安全秩序的控制中心,掌握着秩序的运行方式和规则。与此平行存在着另一个核心,即以欧盟为主的安全核心,它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形成的巨大内聚力,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安全作用。这两个核心即相互重合又有所不同,其重合部分表明两者的战略利益一致,二者可以合二为一;其不同之处,在于职责分工不同,各自承担不同的安全任务。北约中心由于北大西洋联盟是一个军事政治联盟,其在欧洲安全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以军事安全为主。而欧盟中心圆由于其经济一体化的独特发展和内部的高度稳定,其作为安全中心的功能主要是从“软安全”的角度体现出来,即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角度作为一个“安全锚地”在欧洲安全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两个核心的矛盾和斗 争则预示着秩序的变化所在及发展方向,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重点。这 两个职责不同的安全核心,其内部关系高度制度化和组织化,聚合程 度高,稳定性强。核心通过各种制度化的机制联系着核心周边的国家, 并使欧洲地区存在的其它安全组织逐渐演变成为职能相对单一、接受 核心领导的组织。结构内部从中心到边缘存在着等级区别。内核是具 有广泛共同利益的西方发达国家,它们是一组承诺生死与共、订立有 集体防御军事联盟条约的国家。它们将其外围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看 成是防范的对象,是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来源。它们在维持集体防 御不变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些国家纳入到以西方为主的 结构中去,并维待结构的等级分别。核心国家在冷战后采取多种形式 延伸安全地带,扩大势力范围,并通过种种制度化和组织化的手段融 合和改造周边国家,目前的控制方式主要以制度化的多边合作为主, 对结构内的反叛力量也以多边力量予以打击。规范和价值观念在整个 结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认为,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影响了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的形 成。两极体制的遗产一方面是西欧的高度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则是 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碎片化,这两个发展趋势为冷战后欧洲新安全 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几百年历史发展形成的西方资本主义的 统治地位、全球化形势下的西方共同利益所面临的共同威胁,俄罗斯 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是使欧美联盟历经冷战结束巨变而不衰,并 使它们迅速调整职能和任务、重新确定战略目标和重整分工的现实主 导原因。而欧洲地区组织化和制度化的高度发达,以及战后长期培育 的多边主义传统,再加上西方的明显优势地位,是使结构得以主要采 用多边主义和制度化合作方式控制的重要原因。 本文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采用的分析方法为‘ 结构分析、组织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的结合。结构分析主要是围绕结 构行为体的力量和结构控制形式的分析,因本文根据欧洲的特点选取 安全组织作为结构中的主要行为体,因而组织力量的研究采用了组织 分析的方法。同时历史分析方法在本文对各组织职能转变和战略调整 2B 过程的分析中,也占重要的份量。 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是: 前言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学术价值,讨论本论文所涉 及的文献,并概括性地提出了本文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部分,主要对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 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论述欧洲安全结构的历史基础,主要是对本世纪以来欧洲
赵东月[2](2016)在《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文中认为对于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往学者多从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从文化属性方面对汉民族的形成进行探讨,将汉民族的前身追溯到华夏族,然而对于更早的历史,则由于材料所限多力有不逮。本文拟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在现有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古人种学的方法与理论,对汉民族的起源和形成过程进行探索。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绪论。首先梳理了汉语中“民族”一词的源流及其内涵的变迁,回顾了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对现代汉族体质特点的研究是探讨汉民族起源和形成的基础,本章主要拟解决两个问题:一、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如何,是否具有同一性;二、时间比较晚近的明清时期的汉族,在体质上有什么特点,与现代汉族是否具有一致性。第3章,史前时期居民体质特征及其演变。本章主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资料的基础上,在先秦时期古人种类型的框架下,通过与现代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对比分析,找寻现代汉族体质特征形成的起点和来源。第4章,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现代汉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是新石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在体质特征上还有较远的距离,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开始有了直接的联系。本章主要通过对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化和人群的迁徙、互动,探讨现代汉族居民的初始形成过程。第5章,秦汉-宋元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本章主要对秦汉-宋元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的演变和人群的移动进行了分析,大规模人口的频繁迁移是现代汉族形成的重要条件。“汉族”作为民族称谓在汉朝建立后出现,但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并没有随之立刻形成,直到宋代,现代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才基本形成。第6章,结语。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纳伊瓦·本·拉登,奥玛·本·拉登,简·萨森,陈嘉宁[3](2011)在《本·拉登的隐秘人生》文中提出2011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一场延续了10年的大追捕,两次耗资巨大的反恐战争,无数士兵和平民的伤亡,终于让美国人取得了对本·拉登的胜利。然而暴力能够消灭恐怖和恐怖分子吗?这个世界会比本·拉登死前更加安全吗?为什么一个本·拉登就搅得世界天翻地覆?本期我们特别推荐《本·拉登传——一个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该书作者是旅居沙特阿拉伯等地12年的美国着名传记作家简·萨森,书中大部分文字都由本·拉登的第一任妻子纳伊瓦和第四个儿子奥玛亲口讲述。传记反映了本·拉登一家人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本·拉登的人生历程——他怎样从一个羞涩温柔的少年成长为冷酷的恐怖分子;他曾经沉溺于美好爱情和婚姻,最后却让自己的儿子充当人体炸弹;他如何在仇恨的鼓舞下建立起庞大的恐怖分子训练基地?所有这些都警示我们:如果不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那么人类又怎能不受困于恐怖主义?我们精心编辑了本书中最重要的几个篇章,希望能让更多读者了解本·拉登以及恐怖主义的真相。
刘刚圣[4](2012)在《解放区文学批评研究 ——以解放区文学小说创作批评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解放区文学前期,“文艺政治双向均衡”批评模式成为主流。即批评侧重从政治层面和艺术层面双向对作品进行均衡的考量,一方面强调作品的政治性、思想性及现实效应,突显现实政治对艺术的要求,防止艺术脱离政治;另一方面不弃艺术特殊性追求,防止政治意识对艺术的完全消解。积极探讨在政治的影响下文艺如何能够保留自我的独特性,试图达到在文艺与政治之间建立起均衡评价的理想状态,即政治理性下文艺特殊性追求。在批评理论与实践上,强调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要求作品现实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提倡批评客观公正真切实用。解放区文学后期,“以政治标准为中心”批评模式成为主流。这种批评模式以《讲话》作为文学批评的“标杆”、衡量文学作品的“砝码”,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奉为文学批评的信条,甚至浓缩为“唯政治”的一维标准,依据无产阶级的政治眼光、政治思维及政治观念来解读、评判文学作品,片面追求作品的政治倾向性及现实社会效应。生成“一基点与三维度组合”式批评思路和“真善美与假恶丑对照”式批评逻辑两种批评新“成规”。文学批评的性质与功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成为评判作家政治立场合格与否、作品思想主题规范与否的度量工具,甚至成为文艺界思想斗争的武器、意识形态化规训与惩戒的手段,发挥打压异类与排斥异己、确定规范与树立典型的监管职能。解放区作家作品被集体性规训。作家要么配合政治、政策书写,成为党的“文艺工作者”、时代的“传声筒”,要么放弃创作、沉默不语,作家的自我主体性整体衰竭。作品知识分子题材全面转向工农兵题材,个性解放主题向集体性阶级解放主题嬗变。
傅建文[5](2010)在《天下谁不识黄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外古今的历史上,有那么几所世界着名的军校,但也就仅仅那么几所。所谓着名,大抵具备了两个最显要特征:一是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二是培养出了很多出类拔萃并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优秀军事和政治人才。
贺琨[6](2017)在《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历史深刻表明,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表浅“革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层“革制”,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民性的组织与最广泛的动员。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出动员能力的重大意义,更是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逻辑和历史基础。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经济动员能力是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本领,并决定经济动员潜力这个“自在之物”所能转化和发挥的程度。但是,在人类社会“暴力制胜”与“物质崇拜”意识倾向的战争历史中,人们对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视远远高于经济动员能力。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国防军队改革及世界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最新变化,都要求重视和重构经济动员能力。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重新解释经济动员的本质,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为拓展与深化对经济动员能力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为重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动员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国王的战争”到“国家的战争”的发展历史,经济动员的产出则由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演变为纯公共产品,由此,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的集体行动,经济动员能力便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率问题。由于引发集体行动困境的诱因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考虑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人口等影响集体行动成败的主客观因素。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符合“有条件合作”的基本假设,由经济动员的国家属性出发,建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其中,“领导者”即担负组织职能的国家政府,“追随者”即广大民众。那么,基于该分析框架,有效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共容利益问题,实现对“领导者”的可置信约束。经济动员历史充分表明,共容利益是释放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市场逻辑的逐渐渗透、科学技术在经济动员中地位的上升、经济动员功能的不断拓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形式的共容利益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原理,完善产权制度则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措施。二是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追随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如强制措施、选择性激励和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制度。其中,强制措施是由经济动员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宏观制度能力,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比较优势,并在宏观层面实现对“追随者”无差别的激励和约束。选择性激励则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随者”异质性的微观制度能力,符合激励相容原理,并实现对“追随者”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从行业层面实施动员则能避免大集团集体行动的难度,从中观层面增强经济动员能力的可实现性。博弈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共容利益与适当的制度安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克服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史及其相关经验表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共容利益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者”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充分验证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适用性。由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既需要夯实“领导者”的治理根基,以更好地发挥信念管理和科层治理效能;也需要推动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以深化“领导者-追随者”的共容利益;还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提升制度安排的实施效率。
尹占文[7](2011)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正如列宁曾经说过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得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一样,当今时代全球化这一“经济社会政治形势”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一个方面---国际主义思想---不得不提到首要地位。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国际协调与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倡导一种兼顾本国和他国利益、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开放心态和政策取向,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因而世界正进入一个必要的“国际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有自身的延展逻辑,从发生发展的自然逻辑来看,国际主义具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把在国内统治所造成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现象扩展到世界,形成世界性的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于是,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就成为资产阶级时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解决这一时代的两大“问题”,酝酿产生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思想,并在工人运动中付诸实践,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体思路在于对资本主义“根本问题”的彻底解决,所以,“阶级问题”的思路一直处于统领地位,而“民族问题”的思路处于从属地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连续发动大规模战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体系。但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个规律必然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的压迫链条上存在薄弱环节。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薄弱环节中的俄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阶级方法”和“民族内容”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新形式,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国际主义统一于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斯大林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发扬国际主义的同时也膨胀了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在“布尔什维克化”的口号下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推向了反面,使原本解决问题的国际主义本身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国际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思想轨迹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俄为师,走自己的路”和“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前者是战争与革命年代中国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根据,后者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国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根据。在认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中成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认真分析新时期新阶段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中国式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高扬民族国际主义并转换实现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从经典时期的阶级?革命?解放范式到全球化时期的国家?发展?责任范式的转换和创新,把国际主义思想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全球问题”作出了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又属于时代的回答,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和科学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
陈彦均[8](2017)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文中指出解决问题技能是历史学科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面对不同类型问题所需要运用不同子项技能加以解决的。在注重学科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改中,历史学科技能中的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成为我国历史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顺利解决不同类型的历史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对实现历史学科技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教师、学者对解决问题技能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从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当前高中生的解决问题技能掌握情况不如人意,教学中对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技能培养目标欠缺具体性、课堂提问缺乏启发性、技能训练缺乏有效性等等。对此,笔者从历史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以及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对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本文的选题缘由;二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解决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三是关于“技能”、“问题解决”、“解决问题技能”三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说明,并对此区分“能力”与“技能”的不同;四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现状和原因,提出相应策略的这一研究思路,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五是分别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从学生技能水平层次的角度,结合历史教学的具体实例探寻解决问题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第二部分是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的现状调查。笔者在明确了调查目标、调查对象、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结合实际调查的数据图表,进行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目前学生在解决问题技能掌握过程中学习动机、认知水平、问题意识、迁移与练习、各子项技能、自我调节与反思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教师关于技能培养的认识、教学目标与方式、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等方面存在不足。第三部分是针对目前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效果不理想现状的原因分析。首先,学生层面上,笔者从解释、说明、比较、概括、分析、评价、应用等解决问题的子项技能的掌握情况来分析,认为存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学科方法掌握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了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掌握不够娴熟、应用不够灵活。其次,在教师层面上,存在教师自身对技能培养理论认识不足、课堂引导有效性欠佳、技能培养过程缺乏显着的科学性等方面原因,使得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掌握几经周折后却收效甚微。第四部分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的实践策略,这是本课题的主体部分。笔者围绕上述原因,根据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从“历史知识的理解——课堂问题的应用训练——技能方法的运用”三方面,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案例分析,提出一些在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的可操作性策略。在结语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不足,再次谈及对历史学科中解决问题技能的认识与体会继续对历史解决问题技能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探究。
李占录[9](2016)在《地方竞争与区域化 ——兼论兰西经济区》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体系的基本行为主体(actor)。民族国家的结构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课题,当今世界各国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两种制度形式,这两种国家结构形式主要体现了民族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中央政治系统是国家政治体系的大脑;中央与地方关系则是国家政治体系的脊柱,地方政治系统是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作为国家次级体系的地方共同体,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提升地方竞争力和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制度条件。本文沿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路径,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结合甘宁青区域一体化与兰(州)西(宁)经济区的案例,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方竞争与区域化问题进行了政治哲学研究。第一章内容从地方政治或地方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省级地方政治系统及其与中央的关系模式,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代中央与地方关系,说明了地方政府的应然角色和当代地方政府的实然角色。政治单一制决定了当代地方政府是政治任命制下的代理人政权,经济联邦主义则决定了当代地方政府又是谋利型政权或经营型政权,按道理和宪法规定,地方政府应该是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这样,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实际是一个复杂利益主体:它同时具有代表中央政府利益、地方公共利益和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利益政府的多重角色。一个代理型+经营型角色的地方政府不能真正代表地方公共利益,其执政行为倾向于短期化。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党和国家政治制度则决定了地方政府职能,政治任命制和干部定期交流制、对地方政府的GDP绩效考核标准等决定地方政府的谋利经营性质和执政短期行为,也决定了地方竞争主体的政府色彩和恶性竞争特征。这些对国家统一市场、地方关系、环境资源保护及地方公共利益造成了长远的腐蚀。政府职能转型与地方民主自治是促进地方间规范竞争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条件。地方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普遍规律,在市场机制、全球化、制度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当代中国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竞争掺杂了恶性竞争的诸多弊病,需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型与制度环境变革去克服。第二章通过论述竞争的哲学意义,并由此推导出地方竞争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因客观物质条件、制度环境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因素,造成中国各地方竞争力差异及发展差距,特别是西北地区处于明显欠发达状态,竞争力明显不足。就各地方竞争力而言,全国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为四大区域: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竞争力明显不足,其原因有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市场机制、制度环境、区域梯度放权政策或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地方竞争力是决定地方竞争效益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决定的,硬实力中的比较优势,在制度条件、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区域化通过税收同盟、区域共同市场、区域内部优势互补、规模经济、争取中央资源与政策支持等内容,是提升区域整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971年,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在《局部和平:区域组织中的一体化和冲突》提出,区域是基于地理上的关系和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而导致有限数量的国家联系在一起。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Viner)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学术界开始将关税同盟理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于国际政治经济范畴的区域主义,而是是地理位置接壤或接近的若干数量有限的地方之间通过建立组织框架和制度框架,在经济、社会、环保等领域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往联系活动。根据后现代建构主义区域观,人文特征与认知观念是区域化进程的主观精神条件,区域化同时也是是语言塑造的产物。第三章内容论述了政治意义的地方自治与作为经济意义的区域化的关系,界定了地方概念与区域化概念的异同,指出区域经济体系是对行政区经济的突破和超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国内区域一体化并不是政治或行政实体,而是行政区经济与国家统一市场之间的中间环节。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现阶段国家区域发展需要从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入均衡发展战略,其具体体现是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建构区域化,西部部分欠发达地区可以培育经济增长极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构区域合作组织和合作机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区域化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条件,从而把区域一体化从理念规划变成现实经济体系形态。中国中西部新型区域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全球化、制度环境、地方竞争、模仿借鉴、语言塑造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争取中央资源与政策支持的一种积极策略和途径。国内区域化是对国家政治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扬弃,它没有政治和安全功能,但它可以借鉴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组织框架和制度模式,建构具有正式法律约束与奖惩功能的区域合作机制,从而把区域化进程推向成熟、正式和法治的水平阶段。第四章论述小西北甘宁青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区域功能,其战略地位对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国家生态战略屏障、多民族社会结构、资源富集区等特征是甘宁青地区的主要比较优势,是国家进行重点开发与支持的重要动因。根据现阶段条件,兰西经济区是甘青两地首先尝试区域协同发展的启动机制和具体形式,进而为甘宁青区域一体化探索新的合作发展形式。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兰西经济区建设和甘宁青区域一体化化进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地处西北的甘宁青多民族地区迫切需要通过建构区域化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来提升地方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兰新经济区的地理范围、具体合作内容、组织结构与制度模式以着名三产化学者贺有利《构建兰州—西宁经济区和格尔木循环经济区的建议》一文做了初步论证和说明。从国家发展战略转移枢纽地位、生态战略屏障、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布局四个方面分析,建设兰西经济区极具必要性和重要性,它的顺利推进会对新疆、藏区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示范性影响作用。从地缘市场联系、资源基础、社会人文、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兰西经济区建设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本文进一步对兰西经济区的物质空间形态、经济分工布局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机制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规划与论证。甘宁青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还存在一些动力、资源和组织成本等限制性因素,需要甘宁青地方政府和中央共同通过建设区域共同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培育经济增长极、制度革新和中央资源与政策支持等措施,来促进兰西经济区建设和甘宁青区域一体化发展。兰西经济区建设和甘宁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不仅可以提升甘宁青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竞争力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此促进国家区域均衡发展和为解决好中国西部民族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它还可以对国内其它欠发达地区通过区域一体化途径提升地方竞争力贡献一份典范经验借鉴。
李瑞德[10](2016)在《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文中研究说明拜物教批判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称之“蕴含着全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当代意义既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之中,也体现在它直面新的时代和问题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阐释力。作为一种关照现实的理论形态,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欧洲文艺作品中反映的资本主义拜物教现实,以及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等关于异化的理论或思想,都对该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其形成发展过程而言,它的理论内涵不仅是商品拜物教批判,而且包括货币和资本拜物教;这种批判方式不仅体现在《资本论》第一章中,而且波及到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它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批判、共产主义学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以整体性的视野把握其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和东欧学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分别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拜物教问题进行了探索,但他们都没有超出马克思所做的贡献。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审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我们发现,资本拜物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而以市场拜物教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则把市场加以神圣化、神秘化、万能化,给资本主义世界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审视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拜物教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拜物教现象在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这一现象的产生或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有着根本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现实可能性,而有效遏制当前的拜物教现象则必须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导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抓手,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证。此外,论文还对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前景进行了简要展望。
二、苏联是怎样一步步演变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是怎样一步步演变的?(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安全概念 |
第二节: 欧洲的范围及欧洲安全结构的行为主体 |
第三节: 安全秩序与安全结构的概念 |
第四节: 本文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欧洲安全秩序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20世纪欧洲安全秩序的历史回顾 |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短暂和平 |
二、 两极体制下的欧洲安全 |
第二节: 两极体制的遗产 |
一、 西欧迈向一体化形成安全共同体 |
二、 欧美联盟及其特点 |
三、 东方集团瓦解与中东欧倒向西方 |
本章结束语 |
第三章: 北约军事战略的适应性调整 |
第一节: 90年代初北约的战略调整 |
一、 冷战后北约的战略审查 |
二、 1991年北约战略新概念 |
第二节: 北约的域外行动及相关问题 |
一、 域外行动的授权问题 |
二、 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 |
三、 北约军事指挥系统的改造 |
第三节: 1999年北约战略概念文件 |
一、 重新进行战略审查的必要性 |
二、 战略审查与科索沃战争 |
三、 1999年战略文件的内容 |
本章结束语 |
第四章: 北约与欧洲盟国---北约框架下的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 |
第一节: 作为政治安全行为体的欧盟 |
一、 欧洲政治合作 |
二、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
三、 西欧联盟与欧盟的关系 |
四、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突破性进展 |
第二节: 北约与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 |
一、 冷战后美欧联盟的矛盾与分歧 |
二、 北约柏林外长会议上的ESDI |
三、 1999年后的大西洋联盟关系 |
第三节: 美欧力量对比 |
一、 科索沃战争中的美欧力量差距 |
二、 欧盟的“软安全”力量 |
本章的结束语 |
第五章: 北约与欧安组织---连锁与遏制 |
第一节: 从欧安会到欧安组织 |
一、 冷战时期欧安会的作用和特点 |
二、 冷战结束后欧安会的组织化进程 |
三、 布达佩斯会议与欧安会更名 |
四、 欧安组织的预防外交与危机处理 |
第二节: 北约排挤欧安组织 |
一、 北约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
二、 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
三、 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
第三节: 欧安组织在欧洲安全结构中的地位 |
一、 各主要国家在欧安组织中的利益 |
二、 北约与欧安组织的关系 |
三、 北约与俄罗斯 |
本章结束语 |
第六章: 欧洲安全结构 |
第一节: 冷战后欧安全结构的特征 |
一, 复合中心圆---交叠不重合 |
二, 等级有序、内外有别 |
三, 开放性与边缘模糊相结合 |
四, 多边主义与制度化控制形式 |
五, 规范在结构建设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欧洲新安全结构的形成原因 |
一、 欧美协调的基础:共同利益和共同威胁 |
二、 欧洲的地区特性及其对安全结构的影响 |
结束语: 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的因素 |
一、 欧美安全关系 |
二、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
三、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
图示与附表 |
参考书目 |
(2)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民族的概念及其变迁 |
1.1.1 汉语中“民族”一词的源流 |
1.1.2 民族的概念及其变迁 |
1.1.3 族群与民族 |
1.2 汉民族形成的研究历史 |
1.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民族)西来说 |
1.2.2 20世纪上半叶中后期对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 |
1.2.3 20世纪下半叶对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 |
1.2.4 2000年至今:新的发展阶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
2.1 从颅骨的观察与测量看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
2.1.1 数据及来源 |
2.1.2 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的比较 |
2.1.3 现代汉族颅骨测量数据的比较研究 |
2.2 从活体观察与测量看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
2.2.1 数据及来源 |
2.2.2 我国汉族居民的头面部形态观察 |
2.2.3 我国汉族居民的活体测量特征 |
2.3 明清时期汉族体质特征的研究 |
2.3.1 数据及来源 |
2.3.2 与亚洲蒙古人种的比较 |
2.3.3 与现代汉族的比较 |
小结 |
第3章 史前时期居民体质特征及其演变——现代汉族的起源 |
3.1 旧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特征 |
3.1.1 古人种学 |
3.1.2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种特征 |
3.2 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古人种类型 |
3.2.1 古人种类型的划分 |
3.2.2 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种类型分布 |
3.3 新石器时代古人种类型与现代汉族体质特征比较 |
3.3.1 数据及来源 |
3.3.2 史前时期古代居民及现代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比较 |
3.3.3 古中原类型与现代汉族的发源 |
小结 |
第4章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汉民族的初始形成过程 |
4.1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地理分布 |
4.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体质特征的比较 |
4.2.1 数据与来源 |
4.2.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居民及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比较 |
4.3 青铜-早期铁器器时代人群的交流与汉民族的形成 |
4.3.1 古中原类型居民向周边地区的扩张 |
4.3.2 古中原类型居民对周边居民的吸纳 |
4.3.3 边疆地区居民的互动 |
小结 |
第5章 秦汉-宋元时期古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汉民族的基本形成与发展 |
5.1 秦汉至明清时期古代人群的发现与分布 |
5.2 秦汉-宋元时期古代居民与现代汉族的比较研究 |
5.2.1 数据与来源 |
5.2.2 比较与分析 |
5.2.3 现代汉族体质特征的基本形成 |
5.3 秦汉-宋元时期人群的迁移 |
5.3.1 欧罗巴人种的东进 |
5.3.2 秦汉时期移民 |
5.3.3 汉晋之后北方人群的南迁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附表 2 |
附表 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4)解放区文学批评研究 ——以解放区文学小说创作批评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与论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第一章 解放区文学批评的中外资源 |
第一节 左翼文学批评资源 |
第二节 苏区文学批评资源 |
第三节 苏联文学批评资源 |
第二章 解放区文学批评的批评模式 |
第一节 “文艺政治双向均衡”批评模式 |
第二节 “以政治标准为中心”批评模式 |
第三节 批评“新程序”:政治力、行政力与文化力“合一” |
第三章 解放区文学批评的批评功能 |
第一节 规训与惩戒:解放区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节 除旧与布新:解放区文学批评对作品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经济动员能力制度化重构 |
1.2.2 “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
1.2.3 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经济动员能力地位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
1.3.2 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
1.3.3 述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实践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基本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内容概要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
2.1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
2.1.1 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
2.1.2 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
2.1.3 集体行动的困境 |
2.2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
2.2.1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
2.2.2 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
2.3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
2.3.1 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
2.3.2 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
2.3.3 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
3.1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1 决定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
3.1.2 适应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
3.1.3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
3.2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的分析工具 |
3.2.1 基本假设 |
3.2.2 “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
3.3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困境及其影响 |
3.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
3.3.2 困境产生的诱因分析 |
3.3.3 困境的直接后果:效率损失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
4.1 指引集体行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
4.1.1 共同利益的细分: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 |
4.1.2 共容利益支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
4.1.3 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比较分析 |
4.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现实挑战剖析 |
4.2.1 市场逻辑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2.2 经济动员科技密集化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2.3 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3 基于产权的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治理 |
4.3.1 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产权基础 |
4.3.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产权现状问题 |
4.3.3 共容利益的产权治理之道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
5.1 宏观制度能力:强制 |
5.1.1 经济动员的强制逻辑 |
5.1.2 经济动员的强制形式 |
5.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强制模拟 |
5.2 微观制度能力:选择性激励 |
5.2.1 选择性激励是动员实践的必然选择 |
5.2.2 选择性激励的基本内涵与逻辑 |
5.2.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选择性激励模拟 |
5.3 中观制度能力:行业动员 |
5.3.1 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逻辑 |
5.3.2 依托行业协会的行业动员能力 |
5.3.3 行业动员能力生成的现实经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
6.1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的历史事实 |
6.1.1 1927~1949 年的根据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1.0 版本 |
6.1.2 1949~1978 年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2.0 版本 |
6.1.3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3.0 版本 |
6.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经验分析 |
6.2.1 经验一:先天的共容利益基因 |
6.2.2 经验二:党坚强领导下的二阶集体行动 |
6.2.3 经验三:实施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
6.3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6.3.1 盲目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突出问题 |
6.3.2 外在要求与内生模式的双重挑战 |
6.4 小结 |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
7.1 根基:筑牢“领导者”的治理基础 |
7.1.1 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 |
7.1.2 提升“领导者”的“办事”能力 |
7.2 战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
7.2.1 溢出效应:军民融合的共容利益机制 |
7.2.2 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 |
7.3 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 |
7.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原理 |
7.3.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举措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经济动员能力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 |
8.1.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始于共容利益 |
8.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成于制度安排 |
8.1.4 “领导者”是决定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关键变量 |
8.2 展望 |
8.2.1 在理论研究方面 |
8.2.2 在实践进展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全文结构 |
1.3 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与中心论点 |
1.4 文章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概述 |
2.1 国际主义思想的人类思想史探源 |
2.1.1 “世界主义”的思想传统 |
2.1.2 “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
2.2 马克思主义及其国际主义概念阐释 |
2.2.1 本文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 |
2.2.2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 |
2.4 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1 时代发展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2 国际共运中心的转移 |
2.4.3 阶级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互动 |
2.4.4 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偏重不同 |
2.5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向 |
2.5.1 阶级·阶级问题路向与民族·民族问题路向 |
2.5.2 民族国际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话题 |
2.5.3 民族国际主义:概念阐释和命题论证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与历史演变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3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
3.2 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 |
3.2.1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
3.2.2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3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 |
3.3 斯大林的国际主义思想 |
3.3.1 斯大林对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 |
3.3.2 斯大林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3.3 斯大林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反思 |
3.4 毛泽东的国际主义思想 |
3.4.1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3.4.2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实现形式 |
4.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 |
4.1.2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理想 |
4.2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 |
4.2.1 第一国际:体现集中原则的国际主义政治组织 |
4.2.2 第二国际:体现独立自主原则的国际主义组织形式 |
4.3 列宁斯大林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 |
4.3.1 共产国际:革命国际主义的政治组织 |
4.3.2 情报局:国际主义逐步蜕变的政治工具 |
4.4 毛泽东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统战联盟”实现形式 |
4.5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实现的主要特点 |
4.5.1 革命是总的关切点 |
4.5.2 阶级路向统领下的民族路向实现形式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与实践创新 |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发展论纲 |
5.1.1 国际环境的变化: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 |
5.1.2 组织层次的回落:从超国家到国家 |
5.1.3 传统价值的回归:从“打倒孔家店”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5.1.4 思维范式的转换:从阶级·革命·解放到国家·发展·责任 |
5.1.5 文本解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 |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5.2.1 核心思想:和谐发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主义 |
5.2.2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与国际合作 |
5.2.3 实现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实行改革开放 |
5.2.4 实现途径:协调国家利益,寻求合作共赢 |
5.2.5 实现目标: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5.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实践创新的典范 |
5.3.1 两制关系的再认识:继承之后的取代 |
5.3.2 从冲突的一球两制到和平的一国两制 |
5.3.3 参与和构建“多边机制”:国际主义的新实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总结 |
6.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
6.1.1 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6.1.2 阐述无产阶级解放的实现条件 |
6.1.3 探索全人类解放的实现途径 |
6.2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的规律性总结 |
6.2.1 国际主义是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力量 |
6.2.2 国际主义及其实现形式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僵化 |
6.2.3 坚持国际主义原则,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的关系 |
6.2.4 真正的国际主义要以正常的党际和国际关系为基础 |
6.2.5 极端化的国际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6.2.6 生产方式而不是阶级斗争是国际主义的根本推动力 |
6.2.7 国际主义要以是否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检验标准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7.1 推进全球化时代国际交往健康发展的理论根据 |
7.2 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想基础 |
7.3 实现人类发展需求与社会主义事业联系的价值基点 |
7.4 谋求民族正当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协调发展的价值追求 |
7.5 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8)高中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能力与技能 |
2. 问题与问题解决 |
3. 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技能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标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过程 |
(四) 调查结果 |
(五) 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 |
1. 学生的学习动机 |
2. 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认知水平 |
3. 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 |
4. 学生的学习迁移与练习的情况 |
5. 学生历史学科技能的掌握情况 |
6. 学生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反思状况 |
(六) 对教师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 |
1. 教师问卷的调查分析 |
2. 教师访谈分析 |
三、目前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
(一) 学生层面上 |
1. 对历史知识理解不透彻 |
2. 问题意识较为薄弱 |
3. 学科方法掌握程度较低 |
(二) 教师层面上 |
1. 对技能培养理论认识不足 |
2. 课堂引导有效性欠佳 |
3. 技能培养过程缺乏显着的科学性 |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培养的策略 |
(一) 以历史知识的理解为基础 |
1. 结合历史情境,加强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
2. 重视实例论证,深化学生对历史结论的认识 |
3. 注重比较概括,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二) 以课堂问题的应用训练为方式 |
1. 巧设提问,引发学生质疑 |
2. 层层分析,清楚具体操作 |
3. 鼓励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
(三) 以技能方法的运用为落脚点 |
1. 渗透策略方法,掌握基本史学方法 |
2. 运用历史材料,提高技能认识 |
3. 巧设习题训练,学会迁移应用 |
五、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期刊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地方竞争与区域化 ——兼论兰西经济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
二、文献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现有研究理论的不足与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理论借鉴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方治理与地方竞争 |
第一节 地方概念及政治含义 |
一、地方与行政区划 |
二、地方政府及其职能 |
第二节 地方竞争 |
一、决策规则与制度环境 |
二、地方关系与市场竞争 |
三、竞争关系中的地方发展 |
第三节 地方治理 |
一、地方竞争与竞争规则 |
二、地方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 |
三、地方合作与区域化 |
第二章 地方竞争力与提升途径 |
第一节 地方竞争力 |
一、竞争理论 |
二、地方竞争力理论 |
三、当代地方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地方竞争与竞争策略 |
一、竞争主体 |
二、竞争策略与制度建构 |
第三节 地方竞争力提升途径 |
一、竞争力提升与区域化 |
二、作为地方竞争策略的区域化 |
三、区域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区域化及其合作机制建构 |
第一节 地方自治与区域化 |
一、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 |
二、地域主义与国家统一性 |
三、地方自治与区域化 |
第二节 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化 |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与转型 |
二、统一市场与区域化建构 |
三、新型区域化——兰西经济区 |
第三节 区域合作机制化 |
一、区域化的经济社会意义 |
二、区域化的特征 |
三、制度建构:区域合作机制 |
第四章 兰西经济区:欠发达地方提升竞争力的尝试 |
第一节 多民族地区的协调合作发展 |
一、甘宁青地理与人文特征及区域功能 |
二、甘青区域经济合作与兰西经济区 |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兰西经济区 |
四、区域均衡发展及差异化竞争标准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区域化与中央政府角色 |
一、区域化的动力 |
二、影响区域化的因素 |
三、区域化与国家统一市场 |
四、中央政府在区域化进程中的角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10)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历史源流 |
第一节 “拜物教”概念考辨 |
一、对“拜物教”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二、“拜物教”研究学术史清理 |
三、“拜物教”与“异化”“物化”概念辨析 |
第二节 16-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现象考察——以欧洲文学作品为视角 |
一、16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 |
二、17-18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 |
三、19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 |
第三节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
一、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 |
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 |
三、赫斯的货币异化思想 |
第二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酝酿准备阶段 |
一、马克思对“拜物教”概念的初始应用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
第二节 19世纪50年代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拜物教的论述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关于拜物教的论述 |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完成发展阶段 |
一、商品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 |
二、货币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中间环节 |
三、资本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形态 |
第四节 以整体性的视野把握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 |
一、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
二、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三、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 |
第三章 国外学者关于拜物教问题的新探索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的局限 |
三、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二节 前苏联和东欧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
一、前苏联学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
二、东欧学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 |
第四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浪潮 |
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 |
第二节 资本拜物教: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 |
一、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膨胀化 |
二、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投机化 |
三、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泡沫化 |
四、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
五、后果与启示 |
第三节 市场拜物教: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 |
一、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拜物教性质 |
二、马克思对市场拜物教的批判 |
三、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的后果及启示 |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透视 |
第一节 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拜物教现象 |
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
二、拜物教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 |
第二节 我国市场经济中拜物教现象的表现形式 |
一、我国生产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
二、我国流通(交换)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
三、我国分配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
四、我国消费领域的拜物教现象 |
第三节 正确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 |
一、我国市场经济中产生拜物教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
二、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与资本主义具有明显区别 |
三、不能因为拜物教现象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六章 有效遏制我国市场经济中拜物教现象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拜物教现象的现实可能性 |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制度保证 |
二、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道路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物质基础 |
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内在依据 |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精神支撑 |
第二节 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拜物教现象的具体途径 |
一、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导向 |
二、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 |
三、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 |
四、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
五、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抓手 |
六、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证 |
第三节 关于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前景展望 |
一、拜物教现象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日趋减少 |
二、遏制拜物教现象将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
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消除拜物教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苏联是怎样一步步演变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研究[D]. 朱立群. 外交学院, 2001(01)
- [2]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D]. 赵东月. 吉林大学, 2016(08)
- [3]本·拉登的隐秘人生[J]. 纳伊瓦·本·拉登,奥玛·本·拉登,简·萨森,陈嘉宁.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1(06)
- [4]解放区文学批评研究 ——以解放区文学小说创作批评为考察对象[D]. 刘刚圣.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5]天下谁不识黄埔[J]. 傅建文. 神剑, 2010(02)
- [6]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D]. 贺琨.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 尹占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8]高中历史教学中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D]. 陈彦均.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9]地方竞争与区域化 ——兼论兰西经济区[D]. 李占录.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10]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D]. 李瑞德.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