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活动关联图与新疆的强震(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丽[1](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史翔宇[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耿亚清[3](2021)在《大地震破裂过程中的应力触发和断层性质》文中提出弹性回跳理论是地震产生的理论基础,位错理论是地表形变数值模拟与地震反演的理论依据,而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最早也是基于这两大理论。地震通常发生在岩石圈弹性层断层上,断层长期受到板块或活动地块构造运动而发生变形促使所产生的弹性应变能进行不断积累,当积累的能量超过其本身能承受的界限时,断层就会发生破裂和滑动,破裂结束后两侧断层便回跳到受力平衡状态,断层上积累的弹性应变能得到释放。事实上,弹性应变能以多种形式释放:克服断层面的摩擦转换成摩擦热能;造成断层破裂或错动,断层附近地壳永久变形;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震动。因此断层破裂或断层摩擦、地震变形和地震波为我们研究地震孕育发生机理提供良好思路。岩石破裂机理近似遵循库仑破裂准则,依据库仑准则,一次地震的产生会重新调整震中及周边地区的应力,这种应力场的变化对其他断层也会产生影响,即库仑应力的增加有可能促进相关断层的破裂,而其减少则可能会延缓或抑制断层的破裂。基于研究区域断层上的同震位错反演结果,可以定性分析断层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可以定量分析先破裂断层对后续破裂断层的触发作用。以2016年新西兰凯库拉MW7.8地震为例,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进一步分析地震断层间的关系。岩石实验表明,断层运动可以用状态——速率相依摩擦本构律来描述,而临界滑动距离DC和稳态摩擦的速度依赖组合参数(a-b)是断层摩擦物理性质的主要参数。探讨参数(a-b)来分析断层物理性质已被很多人关注,因此本文从临界滑动距离DC展开分析。理论上,由应力变化来确定DC更为科学,考虑到实验室获得的DC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论文尝试以2011年日本MW9.0地震为例,以反演获取的地震同震位错和破裂过程为基础,估算地震断层DC,然后依据状态——速率相依摩擦本构律来描述断层物理性质。两个典型地震:2016年新西兰凯库拉MW7.8地震和2011年日本MW9.0地震。2016年新西兰凯库拉MW7.8地震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断层几何特征,其发震断层多达十几条,地震产生明显的地表变形,包括分散隆起和复杂的地表破裂,论文通过反演12条断层同震位错并计算其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分析在同震破裂过程中各破裂断层间的触发关系;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断层物理性质差异,深浅两个位错集中区表明深部和浅部存在不同大小的凹凸体,这些凹凸体的存在控制着日本海沟地区的断层运动,众多历史地震均可用凹凸体破裂来解释。两个典型地震的研究表明,地震断层的几何与物理性质是研究地震断层危险性的重要方向。
赵兰[4](2021)在《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活动断层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趋严重。我国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管理、存储活动断层探测工作中产生的成果数据,为城市建设规划与抗震救灾提供数据支持,对抗震救灾与城市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于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通过开展的工作内容以及获得的成果,依据国家活动断层管理中心发行的建库标准规范,设计建立了1个专业库和11个专题库,用于存储管理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获得的探测数据、报告、文档、图件、文献资料等。11个专题包括标准钻孔探测与第四纪地层剖面建立、隐伏断层浅层地震勘探、初勘阶段联排钻孔探测、工作区1:250000地震构造图编制、研究区孕震构造环境研究、详勘阶段联合钻孔探测、目标断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鉴定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浅层地震详细探测、目标区1:50000主要断层分布图编制、目标区1:10000活动断层条带状填图与综合制图、近断层强地震动评价与地表破裂带或强变形带预测。建立了适用于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评价成果存储、显示、管理、查询和编辑的空间数据库,为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服务,为城市规划、抗震防灾决策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提出了根据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的不同阶段对于数据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王宇[5](2021)在《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特征及地震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迄今,中国是全球唯一开展大规模地电场观测的国家。在地震地电场研究中,基于地电场的起源,将其分类为自然电场和大地电场两类。传统观点认为地电场的震前异常信息源于应力加载导致岩石破裂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使探寻震前自然电场异常信息成为学科以往研究的重要关注点。近年,随着对大地电场机理、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大地电场的时频变化特征与场地岩体结构、构造活动、环境条件等密切关联,这使得大地电场逐步成为现今地震地电场研究的焦点。基于大地电场的潮汐机理说和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移动)模型,认为每个场地的大地电场存在相应的优势方位。本项研究表明,不同场地的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存在相应的正常变化区间范围。基于中国大陆三大区域(东北、西北、南北地震带)近十年内的300余次中强震例,应用周边地电场台站持续数年的分钟值观测数据,系统计算了这些地震前后的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及变化过程,获取了地电场优势方位角的异常变化形态特征。同时,结合岩石物理学,对地电场优势方位角的正常变化特征和异常变化特征进行机理探讨,初步认为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复杂的应力加卸载过程导致场地地下岩体裂隙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出现异常变化。最后,基于统计方法对典型地电场优势方位角的异常数据做异常检测,初步实现了异常告警。目前,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归入地震预测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的应用基础,其对地震地电场的理论方法研究和预测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张军龙,母若愚[6](2021)在《2020年新疆于田MS6.4地震的地震迁移趋势》文中认为根据大空间尺度上存在特殊的地震迁移并具有规律性的现象,在回顾2020年于田MS6.4地震的震前异常和1900年以来于田地区"始发地震—迁移地震"序列的基础上,分析了于田MS6.4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讨论了于田地区"始发地震—迁移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其趋势。本文侧重于对近些年于田地区地震迁移现象(如迁移方向、时间间隔)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地震迁移可以作为该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之一,并尝试应用于未来地震迁移趋势分析。地震迁移现象的成因及动力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段博儒[7](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刘静,袁兆德,徐岳仁,邵延秀,王鹏,徐晶,林舟,韩龙飞[8](2021)在《古地震学:活动断裂强震复发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古地震学是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貌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野外工作为基础,以史前地震的发生位置、时间及震级为研究目标,其核心是古地震事件变形的地层和地貌证据。古地震学通过运用沉积地层学、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来识别第四纪沉积中保存的史前强震的证据并对其进行准确年代测定,弥补了历史地震和仪器记录短而大地震原地复发间隔长的局限,获得活动断裂上多次强震的时空重复特征,为评估未来地震发生概率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对古地震学的历史、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古地震学的定义、世界和中国古地震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古地震研究中的基本研究方法,重点对古地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如古地震探槽方法的更新、古地震事件识别证据的分级和不确定性量化评估、古地震数据对地震复发间隔和同震位移的重复规律等理论认识的贡献以及基于震害效应的古地震研究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最后对古地震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古地震研究中应加强地震事件识别证据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应用,在新的测年方法上开展探索,尝试和完善虚拟现实场景下的古地震研究。在中国,尤其像华北这样历史地震文献资料较为丰富的地区,历史地震震害记录与古地震探槽开挖的结合可以拓展震例研究的丰富程度,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对难点地区活动断裂的古地震和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
马亚伟,宋治平,苑争一,王月,杨文,姚琪,于晨,邓世广,解孟雨,姜祥华,臧阳,闫伟[9](2020)在《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S 6.4地震总结》文中认为系统梳理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6.4级地震构造背景,总结分析余震序列参数演化特征和震前有关异常现象及其预测效能。初步结果如下:①于田6.4级地震发生在黑石北湖断裂附近,主震震源机制显示为张性破裂;②本次地震前原震区发生一次MS 4.6前震,主震后余震相对丰富,构成"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震后2个月序列b值为0.71,h值为1.73;③震前震中附近出现准周期活动、地震平静、中源地震影响、多方法组合、垂直摆倾斜和GNSS等中期和短期异常,可能与本次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陈昊,冀战波,王琼,苏金波[10](2020)在《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从库仑破裂应力与动态应力触发原理、观测事实与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3个方面介绍了动态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其中,在主震对余震活动、强震对后续远场地震活动、不同破裂类型的地震之间及强震对火山(泥火山)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一次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以及动态应力触发的时间延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认为,动态应力触发理论在解释震后余震分布、远程触发以及对火山触发性喷发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动态应力触发可能会受断层破裂方式和方向的影响;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对震源研究有重要意义;动态应力触发现象普遍存在时间延迟。
二、地震活动关联图与新疆的强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活动关联图与新疆的强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
3.2.1 数据选择 |
3.2.2 方法选择 |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
4.2.1 数据资料 |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
5.3.1 分辨率分析 |
5.3.2 成像结果特征 |
5.4 成像结果讨论 |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2)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2.1 引言 |
2.1.1 机器学习概述 |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
2.2 广义线性模型 |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
2.2.2 指数族分布 |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
2.3.1 CART回归树 |
2.3.2 随机森林 |
2.3.3 梯度提升机 |
2.4 深度神经网络 |
2.4.1 M-P神经元模型 |
2.4.2 激活函数 |
2.4.3 深度神经网络 |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
2.5.1 Stacking算法 |
2.5.2 交叉验证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3.1 引言 |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
3.2.1 震级—序号法 |
3.2.2 最大曲率法 |
3.2.3 拟合度检测法 |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
3.3.1 地质构造背景 |
3.3.2 地震活动特征 |
3.3.3 地震目录 |
3.3.4 地震区(带)划分 |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
3.4.1 时间演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汇总分析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
4.1 引言 |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
4.2 特征参数定义 |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
4.2.4 综合类参数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
5.3.1 平均绝对误差 |
5.3.2 决定系数 |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
5.3.4 R值评分 |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地震破裂过程中的应力触发和断层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相关研究进展 |
1.1.1 基于大地测量资料利用最速下降法(SDM)反演同震位错研究现状 |
1.1.2 地震破裂过程联合反演的研究现状 |
1.1.3 2011 年日本M_W9.0 地震同震破裂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反演原理分析 |
2.1.1 静态位错反演 |
2.1.2 破裂过程反演 |
2.2 库仑应力变化的理论计算和分析 |
2.3 地震与断层摩擦理论分析 |
2.3.1 状态——速率相依摩擦本构律 |
2.3.2 临界滑动距离D_C |
第三章 新西兰凯库拉M_W7.8 地震同震破裂及断层库仑应力触发 |
3.1 模型建立 |
3.1.1 介质模型 |
3.1.2 凯库拉M_W7.8 地震破裂多断层模型 |
3.1.3 同震位错反演 |
3.2 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分析断层间相互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1 年日本M_W9.0 地震破裂时空过程及日本海沟断层性质 |
4.1 2011 年日本M_W9.0 地震反演 |
4.1.1 远场波形资料反演 |
4.1.2 近场强震资料反演 |
4.1.3 静态GPS资料反演 |
4.1.4 远场波形、近场强震和GPS资料联合反演 |
4.2 地震破裂过程 |
4.3 深部位错集中区对浅部位错集中区的作用 |
4.4 深浅两个位错集中区的摩擦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5.2 讨论 |
5.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及工作量 |
第二章 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概况 |
2.1 三河市地震地质概况 |
2.2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简介 |
2.3 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技术与流程 |
第三章 活动断层数据库建设方法简介 |
3.1 活动断层数据库设计原则 |
3.2 活动断层数据库模板 |
3.3 活动断层数据库建库相关标准 |
第四章 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的构建 |
4.1 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的设计 |
4.2 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内容 |
4.3 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步骤 |
4.4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库成果展示 |
5.1 钻探专题 |
5.2 隐伏断层浅层地震勘探专题 |
5.3 制图成果展示 |
5.4 评价专题数据库成果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特征及地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电场的研究史及现状 |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地电场基础 |
2.1 地电场观测 |
2.2 地电场台站建设 |
2.3 地电场数据处理的传统方法 |
第三章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 |
3.1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的计算 |
3.3 干扰处理 |
第四章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与地震的关联分析 |
4.1 2019 年四川长宁M_S6.0 地震 |
4.2 2019 年甘肃夏河M_S5.7 地震 |
4.3 2018 年吉林松原M_S5.7 地震 |
4.4 2018 年云南墨江M_S5.9 地震 |
4.5 2017 年新疆精河M_S6.6和2016 年呼图壁M_S6.2 地震 |
4.6 2016 年青海门源M_S6.4 地震 |
4.7 2013 年新疆乌鲁木齐M_S5.1 地震 |
4.8 2013 年甘肃岷漳M_S6.6 地震 |
4.9 2013 年辽宁辽阳M_S5.1 地震 |
4.10 2013 年吉林前郭M_S5.6 地震 |
第五章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特征与机理 |
5.1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正常变化的形态特征 |
5.2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变化的形态特征 |
5.2.1 中国大陆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统计 |
5.2.2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典型异常特征 |
5.3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特征机理探讨 |
第六章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变化检测 |
6.1 滑动平均法简介 |
6.1.1 简单滑动平均 |
6.1.2 加权滑动平均 |
6.1.3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 |
6.2 异常检测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2020年新疆于田MS6.4地震的地震迁移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区域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 |
2 2020年于田MS6.4地震的震前异常情况 |
2.1 “结点”预测情况 |
2.2 迁移地震响应情况 |
3 “结点”地震及其迁移地震的预测 |
3.1 “结点”地震预测 |
3.2 迁移地震趋势 |
4 结论和讨论 |
(7)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方法介绍 |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
2.1.1 方法具体内容 |
2.1.2 方法的应用 |
2.2 PI算法 |
2.2.1 方法实现过程 |
2.2.2 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
4.1 计算参数选取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
4.2.3 其他地震 |
4.3 总结和分析 |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
5.1 关联现象解释 |
5.2 震例分析 |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
5.3 震例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古地震学:活动断裂强震复发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地震学的定义 |
2 世界古地震研究发展历史 |
3 中国古地震研究发展历史 |
4 古地震研究的基本方法 |
5 古地震研究进展和前沿 |
5.1 古地震探槽方法的更新 |
5.2 古地震事件识别证据的分级和不确定性量化 |
5.3 地震复发规律的古地震数据约束 |
5.4 古地震同震位移重复规律 |
5.5 基于地震震动效应的古地震(历史地震)研究 |
6 古地震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6.1 地震事件识别证据的不确定性量化 |
6.2 测年方法的新尝试 |
6.3 虚拟现实场景下的古地震 |
6.4 历史地震震害记录与古地震探槽开挖的结合 |
7 结语 |
(9)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S 6.4地震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 |
2 地震序列分析 |
2.1 震源物理参数 |
2.2 序列特点 |
3 于田MS 6.4地震震前异常 |
3.1 地震活动异常 |
(1)西昆仑—昆仑山地区7级地震间隔。 |
(2)西昆仑—阿尔金交汇区6级地震的准周期活动。 |
(3)西昆仑—阿尔金断裂交汇区5级地震平静打破。 |
(4)新疆境内4级地震平静。 |
(5)新疆—西藏西部4级地震活动图像。 |
(6)中源地震影响。 |
3.2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
(1)于田垂直摆倾斜。 |
(2)于田GNSS基准站EW向位移异常。 |
(3)和田GNSS基准站EW位移异常。 |
3.3 综合方法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地震活动性 |
4.2 地球物理观测 |
4.3 结论 |
(10)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库仑破裂应力与动态应力触发原理 |
2 观测事实与研究现状 |
2.1 主震对余震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 |
2.2 对后续远场地震活动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 |
2.3 不同破裂类型的地震动态应力触发作用 |
2.4 强震对火山(泥火山)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 |
2.5一次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 |
2.6动态应力触发的时间延迟问题 |
3动态应力触发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四、地震活动关联图与新疆的强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大地震破裂过程中的应力触发和断层性质[D]. 耿亚清.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三河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D]. 赵兰.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5]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特征及地震预测研究[D]. 王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6]2020年新疆于田MS6.4地震的地震迁移趋势[J]. 张军龙,母若愚. 地震, 2021(02)
- [7]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8]古地震学:活动断裂强震复发规律的研究[J]. 刘静,袁兆德,徐岳仁,邵延秀,王鹏,徐晶,林舟,韩龙飞. 地学前缘, 2021(02)
- [9]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S 6.4地震总结[J]. 马亚伟,宋治平,苑争一,王月,杨文,姚琪,于晨,邓世广,解孟雨,姜祥华,臧阳,闫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05)
- [10]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J]. 陈昊,冀战波,王琼,苏金波. 中国地震,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