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龙桥森林生态效益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1](2021)在《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森林旅游可以同时实现保护森林资源与利用森林资源的双重目标。为了研究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开发模式,以宁夏固原、湖南张家界等25个森林旅游典型案例为基础,分析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多种开发模式,总结出包含"林业+""+林业""嵌入开发"在内的三种主体开发模式,以及特色挖掘、电商网络两种辅助开发模式,以期为我国的森林旅游扶贫事业提供一定的模式借鉴。
郝娅菲[2](2021)在《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广西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河池市人民政府[3](2021)在《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河政发[2021]1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河池中直区直各单位:现将《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5月17日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章立足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池新征程第一节发展的新起点第二节面临的新环境第三节二〇三五年新愿景
穆海婷[4](2021)在《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模式研究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生产性景观是乡村中特有的一种区别于城市的地域性景观,不仅关乎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其所传播的农业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传承价值。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乡村中的农业用地面积逐渐减少,生产性景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32个美丽乡村的调研,探索南京市乡村生产性景观发展现状。通过深入挖掘其景观模式,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景观提升策略,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景观。根据乡村主导空间功能的不同,将生产性景观划分为生活型空间的生产性景观、生态型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与生产型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通过相机、无人机航拍等技术进行实地考察,对三类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以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模式的探索,挖掘生产景观评价的影响因素。以AVC理论为研究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体系,邀请相关研究学者分别对生活、生产、生态三类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指标权重进行打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实地考察后,将调研对象按照发展模式的不同划分为产业发展型、环境整治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五大类。在调研的过程中邀请游客以十分制法对样本照片进行打分,最终得出游客对南京市五类发展模式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的综合分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范围和内容。(2)对生产性景观的概念、分类、特性、景观评价做了相关介绍,以及介绍了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和生产性景观评价的发展概况。(3)根据对南京地区大量乡村的调研,总结南京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三类空间中生产性景观的结构模式。生活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以门前、屋后、庭院空间为主总结出13种景观模式,生态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以滨水空间、生态防护林、水库为主总结了14种景观模式,生产型空间生产性景观根据地形差异分为平原型、丘陵坡地型、水网型共总结了18种模式,总计45种生产性景观模式。(4)以AVC理论为研究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美丽乡村的生产性景观建立评价体系。从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3个维度出发,综合考虑乡村中生态、美学、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来构建生产性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依据乡村发展模式将调研对象划分为产业发展型、环境整治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生态保护型五大类,在调研的过程中邀请游客对调研样本照片进行打分,得出游客对南京市乡村生产性景观发展的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南京市生产性景观目前处于良好发展阶段。其中产业发展型乡村生产性景观综合得分最高,生态保护型次之,休闲旅游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乡村中的生产性景观建设有待加强。(5)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分别对南京市乡村在生活、生产、生态三类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提出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的提升策略。
侯灿[5](2021)在《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决议,旨在引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最终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农业强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深入推进并加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并于2019年分两批公布了森林乡村名单,其中湖北省有369个。森林乡村的建设以加快乡村绿化美化,促进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重点,为优化人居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政策抓手。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湖北省369个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湖北省基本地理空间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数据,并对各森林乡村的相关资料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地关系论、乡村振兴的路径、旅游区位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借助Arc GIS10.5、Photoshop 2018等软件,分析了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的分类工作,并根据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类型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最后将所有村落的每种类型与模式进行对应与归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湖北省森林乡村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型分布,水平空间上有五大块状集聚区,分别是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北、鄂东南、以及鄂北一带,且多集中于市域和县域的交界地带;垂直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2)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可将森林乡村划分为低地型、临水型: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中有67%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且多数森林乡村都沿河或沿江而建,因此部分乡村有低地或是临水特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可将森林乡村划分为城镇型、交通型、景区型:湖北省中心城镇5km缓冲区内有4.9%的森林乡村分布,表明森林乡村并不是都位于偏远的山区,而是以生态风貌、人居环境作为重要评选标准;位于国道3km和省道2km缓冲区内的森林乡村共占总数的37%,在景区5km缓冲区内有46个森林乡村分布。据此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部分乡村有靠近城镇、交通或是景区分布的特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可将部分特定的森林乡村划归为地域文化型,本文选取了“荆楚文化”浓厚的荆州市过脉岭村以及森林乡村数量最多的十堰市的盐池湾村进行了进一步的案例论述,以分析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3)基于以上关于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类型的分析总结,结合湖北省所有国家森林乡村的发展现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之下,总结并提出了五种发展模式以对应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森林乡村。论文对于自然生态型(低山型、临水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对于城镇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对于交通型森林乡村提出了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对于景区型森林乡村提出了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对于地域文化型森林乡村提出了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支撑研究。论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省森林乡村的发展态势,明确了其发展战略定位,拓展了对森林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对森林乡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为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
蔡新良[6](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朱康文[7](2021)在《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面源污染(ANSP,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问题是各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污染防治中长期主要关注点源污染很长时间忽略了农业面源污染。根据2020年中国发布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比重很高。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多项文件提出长江经济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较重,需加快推动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庆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重庆具有农村比例高、肥药施用强度大、丘陵山地占比高、雨量大且集中等本底特点,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大、驱动强、范围广。同时结合国家对网格化管理应用于现代农业管理中的重视,网格化管理将是解决多级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为确保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重庆亟需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平台构建以提升风险防控与信息化能力。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的研究热点、趋势和问题,发现当前存在多尺度下研究需求差异明显、多级尺度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不统一、测度结果可视化能力与需求不符等关键问题。因此以重庆市不同尺度范围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关键问题开展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以统一多级网格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区县级网格为相对宏观的研究尺度,重点在于识别大尺度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时空演变趋势。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为支撑自行构建涵盖压力动能、转化动能、消纳动能三个维度的风险测度PTA3D模型,采用重心、核密度等方法揭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风险评价精度、影响因素。(2)乡镇级网格尺度为宏观政策落地层级,重点在于识别未来发展模式选择影响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演变趋势。以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CLUE-S等模型开展自然发展、耕地保护情景模式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采用输出风险模型揭示各网格风险概率时空演变规律,探讨风险程度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情况。(3)村落级网格尺度为政策具体实施层级,重点在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阻力、输移路径及景观优化效果。以南沱区域为研究对象,以逐日水位数据为基础开展出露期、淹没期水位线、土地利用等空间要素解译,引入源汇过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不同时期农业面源污染的阻力面、风险等级、传输路径等,探讨阻力模型及景观优化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4)泛地块网格尺度为农户操作层级,重点在于分析高精度数据支持下农户行为视角的田间管理的具体实践与优化调控效益。以睦和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低空遥感-无人机多光谱技术获取影像、NDVI指数等6种高分遥感数据,引进随机森林算法开展地物分类与泛地块划分,通过农户行为调研确定各地物的肥药施用情况,探讨随机森林算法精度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消减工程效果。(5)以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尺度管理需求差异在B/S框架下构建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可视化平台,并探讨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县尺度下自建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PTA3D模型精度符合实际,引入的重心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地理学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风险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较为明显的低风险向高风险转化的趋势(高风险、极高风险比例分别从2000年的17.82、16.63上升到2015年的18.10、16.76)。(2)都市区风险明显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从高到低等级的风险区域的重心位置呈现自西向东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风险、极高风险区域有明显的向东转移趋势(2000-2015年,二者的重心分别按照东偏北1.68°和12.08°运动了4.63km和4.48km)。(3)核密度结果显示高风险主要集聚在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风险存在集聚程度较低且上升的趋势,全市集聚区域的空间破碎度在增加且出现分散集中的趋势。(4)将河流水质、岸线一定范围内地类面积分别与模型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模型测度结果可以反映区域真实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情况。(5)风险驱动分析显示地类构成对风险强度影响明显,“源地”占比高的区域风险明显增强,而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区耕地被占用是推动高、极高风险区域重心向东运动的因素之一。(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区、高和极高风险集聚区域作为关键区域进行防控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2)乡镇尺度下引进的CLUE-S模型取得很好的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效果,并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风险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等提供很好的支撑。研究发现:(1)涪陵区各镇街、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风险概率明显降低,尤其是靠近大木山、武陵山区域。(2)结合CLUE-S、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5,属高度一致级别。(3)未来的情景模拟有利于识别区域各镇街、子流域在不同发展情景下TN、TP输出风险概率演变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长江以北、乌江以西区域的乡镇风险明显偏高,148、150号等子流域在两种发展模式下均存在风险增高趋势。(4)调整自然发展情景下TP输出系数进行风险变化响应分析反映出子流域输出风险等级对于耕地输出系数变化(即化肥施用水平调整)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例如第3、75、104、141、202、211、259、292、330、398、461号等子流域对输出系数调减的波动响应。(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乡镇、子流域风险特征可以有效应用于未来地类结构优化或肥药施用水平管控,达到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目的。(3)村落尺度下引进的阻力模型有利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阻力值、风险区域、传输路径和分析景观优化效果。研究发现:(1)“源-汇”理论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识别区域内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位置、输移路径、风险防控关键区域等方面效果较好。(2)阻力面分析显示阻力值整体呈现“西部低、东部高、高值分散、低值连片”的特点,其中阻力值最高值中a2(>25°耕地)>a6(≤2°耕地)>a3(15°-25°耕地)>a5(2°-6°耕地)>a1(农村居民点)>a4(6°-15°耕地)。(3)季节性水位涨落条件下淹没期比出露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更大、传输路径阻力更小、低等级传输路径更多,其中路径阻力值为1级的路径数量呈现a4>a5>a1>a3>a6>a2。(4)水体附近不同范围内“源地”向“汇地”的转换对于风险调控作用明显,水域附近50m和100m范围内耕地调整为林地情景下,a2在1级的输移路径数量相比现状情景分别降低13.79%和53.66%。(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风险分布、输移路径等可以结合景观优化进行有效防控。(4)泛地块尺度下引进的低空遥感-无人机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农户调研等方法在地物分类、负荷风险测度、防控措施效益分析中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低空遥感-无人机手段获取的厘米级高分数据极大提升了地物精细分类基础数据精度和栅格内信息纯度,随机森林算法下精细化地物分类精度高达90.05%,有利于泛地块网格划分。(2)基于农户行为调研发现存在劳动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及作物高肥高药施用问题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较高。(3)经测算TN、TP施用强度低于200 kg/hm2的泛地块网格比例较低,水质监测结果也反映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4)对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消减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大幅消减污染物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内的悬浮物、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OD通过人工湿地后分别消减了近86.67、54.66、81.11、10.67、83.85、59.42%。(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农户行为、泛地块风险特征及人工湿地消减能力可很好的应用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5)综合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与管理需求开展可视化平台构建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建立信息化、可视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防控能力。(2)基于B/S框架、Web Storm工具开展可视化平台开发,具有技术丰富多样、过程轻量快速、可视效果美观等优点。(3)可视化平台可以很好的展示多级网格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更好的发挥地理学在农学领域的优点,充分体现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了数字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手段。总体上,本论文融合农学、地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同时考虑各尺度在管理、防控方面的需求差异,为多级网格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路径与方法提供了统一风险研究范式,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路径不统一、研究参考性低、成果借鉴性差、结果可视性弱等问题。
黄巧[8](2020)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法研究 ——以天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自然本底约束、生态修复压力下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落实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工程实施工作的重要依据,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划定对于协调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提升空间的整体生态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县域生态修复分区划定作为进行具体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前的关键环节,当前县域生态修复空间分区划定尚未有成熟分区评价体系、划定方法和分类标准。生态修复分区以判定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指导目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评价体系;基于多年土地利用、植被NDVI年际变化率、降雨量分布等数据,结合景观格局分异、生境质量等重要支撑内容,精准划分社会—生态系统受损评价下的多要素生态修复区。通过“目标判定—多要素修复”的分区方法得到生态修复区结果,结合评价分区—工程实施的传导要求,对生态修复区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回顾国内外生态质量评价和空间分区的研究进展,梳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下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2)从生态修复的内涵与定义出发,结合天等县实际发展与生态保护需求,构建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和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评价下的“三维图解”模型,根据归纳特征组合单元,得到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恢复目标判定结果。(3)基于尺度性细化分区管理要求,构建景观格局、生境质量、生态修复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精准划分社会—生态系统受损评价下的多要素保护修复区。(4)参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的工程类型,以提高生态修复工程的针对性、修复效率与对相关生态规划、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为目的,进行生态修复区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当前生态空间评价多从自然生态系统出发,空间分区研究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利益,针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复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分区评价、方法及分类标准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模式。(2)根据“三维图解”模型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水土保持、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与石漠化、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7个主导生态功能恢复目标区。(3)根据主导生态问题相似性、多要素综合修复原则,划分32个基于天等县社会—生态系统受损评价的多要素生态修复区。(4)将天等县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划分为4大类(生态环境保育与系统功能提升综合修复型、水环境和湿地生态修复型、退化地与污染地提质修复重点区域和矿山与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型)和10小类(生态环境敏感保育区、重要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区、综合修复区、河流滩涂保护与修复区、洪涝灾害防治重点区、山林(草地)系统退化地修复区、耕地污染修复区、土地综合修复区、山林系统退化地修复区、草地系统退化地修复区、耕地污染修复区、损毁山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区、工矿废弃地修复利用区)。
徐少癸,方世巧,甘永萍,覃小华[9](2020)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与时空分异:基于广西面板数据的实证》文中指出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广西旅游扶贫效率,并借助Arc GIS10.0软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后,广西14个地级市旅游扶贫效率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环境干扰因素对旅游扶贫效率测度影响显着。(2)大多数地区的规模报酬在调整后呈现递增趋势。(3)广西旅游扶贫综合效率不断提升,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更强、贡献更大。(4)广西旅游扶贫产出效益分布极不均衡,旅游扶贫投入产出效率分布则较为集中,并且旅游扶贫产出相对较高的地区在旅游扶贫效率方面不一定突出。
宋雪茹[10](2020)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之肾”,具有生态修复、净化水体、科普教育、休闲游憩和景观欣赏等功能。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很强,导致了湿地生态环境极其敏感,科学合理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能有效降低外界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提高湿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已成为目前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热点。成都市“六湖八湿地”是城市环城生态区的景观隔离带,对控制城市生态红线,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了成都市3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探讨了本地城市湿地公园最优景观格局指数范围,基于优化的指数对江安湖城市湿地公园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实证研究,旨在为本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成都环城生态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湿地公园——白鹭湾国家湿地公园、锦城湖湿地公园和青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Map软件对获取的2019年白鹭湾湿地公园、2018年锦城湖湿地公园及2018年青龙湖湿地公园的谷歌影像进行景观分类(水体、林地、草地、湿地植物、灌丛、建设用地及道路7种)并建立景观格局数据库,再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所选取的公园景观斑块类型指标(面积指标、密度大小及差异指标、边缘指标、形状指标、聚散性指标、连通性指标)和景观水平指标(面积指标、密度大小及差异指标、边缘指标、聚散性指标、形状指标、多样性指标),最终得到三个公园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景观水平层指数和景观类型层指数的分析,发现三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景观水平斑块密度越高,景观连通度越低、香侬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高;各自具有如下特征:(1)白鹭湾湿地公园景观水平边缘密度较高,其边缘效应较强,能够承载的生物多样性较高;其景观水平上密度大小及差异、聚散性、多样性指标与锦城湖和青龙湖湿地公园相应的指标数值比较,均为第二,即不会过于破碎,也不会产生景观过于单一的弊端,在景观多样化和景观整体性方面达到较为平衡的状态。(2)锦城湖湿地公园道路系统和服务设施面积占比较高,能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文娱场所,但其景观水平斑块密度为251个/100hm2,在三个公园中数值最高,与白鹭湾和青龙湖湿地公园相比,其景观异质性较高,破碎化程度较高,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需要加强对园内景观的维护,降低破碎化程度;锦城湖湿地公园的景观斑块聚集性较低,分布比较均匀,景观多样性较好,整体景观较为丰富。(3)青龙湖湿地公园中优势性景观如林地、水体、草地、灌丛、湿地植物的斑块连通度指标值均高于锦城湖和白鹭湾湿地公园的相应指标值,其景观分布集中,使青龙湖景观水平蔓延度较高,侧面反映其景观整体性较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其斑块密度远低于白鹭湾和锦城湖,景观破碎程度低,但景观丰富程度较低,应适当提升其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为了使公园景观格局既不会过于破碎又不会丧失景观多样性,选取了以上分析中格局特征较为平衡的白鹭湾湿地公园的景观格局指数作为江安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参考性指标,即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占公园总面积比例——水体22.2%、林地36.0%、草地16.1%、湿地植物15.8%,道路5.7%,建设用地2.4%,灌丛1.8%;同时根据三个公园的指数结果划分出湿地公园规划过程中,可参考性景观格局指数——各景观类型面积占公园总面积比例为——22.2%<水体<30.7%、24.9%<林地<43.2%、8.9%<草地<16.1%、6.5%<湿地植物<15.8%、3.9%<道路<17.5%、2.1%<建设用地<9.3%、1.4<灌丛<2.6%,景观水平斑块密度应在92.65~251.29个/100hm2之间,参考值为227.96个/100hm2(白鹭湾);景观水平边缘密度参考值为764.8m/hm2(白鹭湾),且不低于387m/hm2(青龙湖);平均斑块分维数参考值1.20(白鹭湾),且不低于1.17(青龙湖);景观蔓延度参考值为57.2(白鹭湾),且不低于53.31(锦城湖);香侬多样性指数参考值1.61(白鹭湾),且不低于1.43(青龙湖);香侬均匀度指数参考值0.83(白鹭湾),且不低于0.73(青龙湖)。以研究所得景观格局指数为依据,对江安湖湿地公园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并结合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中“分级保护”原则,将湿地公园进行保护区域分级和功能分区设计。最终江安湖湿地公园景观类型面积占比分别为:林地32.9%,草地14.9%,灌丛2.1%,湿地植物17.0%,水体22.7%,道路7.9%,建设用地2.4%,公园斑块密度为197.59个/hm2,公园边缘密度为744.39m/hm2,蔓延度达到58.17,香侬多样性指数达到1.67,香侬均匀度指数达到0.80,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二、广西龙桥森林生态效益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龙桥森林生态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开发模式 |
(一)“林业+”模式 |
(二)“+林业”模式 |
(三)“嵌入开发”模式 |
二、辅助开发模式 |
(一)特色挖掘模式 |
(二)电商网络模式 |
三、结论与发展建议 |
(4)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模式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对农村建设发展给予高度关注 |
1.1.2 城乡一体化发展给乡村生产性景观带来的影响 |
1.1.3 生产性景观作为地域性文化景观具有传承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2.1.1 美丽乡村 |
2.1.2 生产性景观 |
2.1.3 景观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
2.2.2 生产性景观评价研究概况 |
第三章 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模式总结 |
3.1 生活型空间生产性景观模式 |
3.1.1 门前屋后生产性景观模式总结 |
3.1.2 庭院空间生产性景观模式总结 |
3.1.3 风水林景观模式总结 |
3.2 生产型空间生产性景观模式 |
3.2.1 平原型大田生产性景观模式总结 |
3.2.2 丘陵坡地型大田景观模式总结 |
3.2.3 水网型生产性景观模式总结 |
3.3 生态型空间生产性景观模式 |
3.3.1 滨水空间景观模式总结 |
3.3.2 生态防护林景观模式总结 |
3.3.3 水库景观模式总结 |
3.4 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作物品种调研统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1.1 AVC评价方法 |
4.1.2 AHP层次分析法 |
4.2 评价内容与标准 |
4.2.1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标准 |
4.3 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吸引力的评价 |
4.3.2 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生命力的评价 |
4.3.3 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承载力的评价 |
4.4 评价过程与模型权重的确立 |
4.4.1 评价过程 |
4.4.2 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模型权重的确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分析及策略 |
5.1 南京市美丽乡村分类现状调查 |
5.1.1 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 |
5.1.2 产业发展型美丽乡村 |
5.1.3 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 |
5.1.4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 |
5.1.5 环境整治型美丽乡村 |
5.2 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结果与AVC分析 |
5.2.1 生活型空间生产性景观评价结果与AVC分析 |
5.2.2 生产型空间生产性景观评价结果与AVC分析 |
5.2.3 生态型空间生产性景观评价结果与AVC分析 |
5.3 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AVC提升策略 |
5.3.1 生活型空间生产性景观AVC提升策略 |
5.3.2 生产型空间生产性景观AVC提升策略 |
5.3.3 生态型空间生产性景观AVC提升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样本照片 |
(5)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的创新 |
1.5.1 选题的创新 |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
2.1.2 森林乡村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乡村振兴战略与森林乡村的关系 |
2.3 森林乡村的分布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关系 |
2.4 理论基础 |
2.4.1 人地关系论 |
2.4.2 乡村振兴的路径 |
2.4.3 旅游区位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研究区概况 |
2.5.1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
2.5.2 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
2.5.3 区域森林乡村概况 |
2.6 小结 |
第3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 |
3.1 均衡性分析 |
3.1.1 地市(县)分布特征 |
3.1.2 均衡程度分析 |
3.2 集聚性分析 |
3.2.1 最邻近指数法 |
3.2.2 地理集中指数法 |
3.2.3 核密度分析法 |
3.4 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类及类型特征分析 |
4.1 分类依据 |
4.2 基本类型及特征 |
4.2.1 自然生态方面——低地型、临水型 |
4.2.2 社会经济方面——城镇型、交通型、景区型 |
4.2.3 历史文化方面——地域文化型 |
4.3 小结 |
第5章 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发展模式 |
5.1 发展模式的构建 |
5.2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 |
5.2.1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5.2.2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
5.2.3 产业融合带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
5.3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 |
5.3.1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5.3.2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
5.3.3 中心城镇辐射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
5.4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 |
5.4.1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5.4.2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
5.4.3 交通干线驱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
5.5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 |
5.5.1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5.5.2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
5.5.3 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
5.6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 |
5.6.1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5.6.2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
5.6.3 地域文化推动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7)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污染防治与信息化管理需要 |
1.1.2 重庆市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 |
1.1.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领域研究亟需推进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热点 |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研究领域 |
1.2.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趋势 |
1.3 风险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 |
第2章 区县尺度下基于面板数据的风险测度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压力-转化-消纳”过程的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2.3.2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风险测度模型各维度的因子结果 |
2.4.2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综合结果与演变 |
2.4.3 风险防控关键区域识别 |
2.5 讨论 |
2.5.1 风险测度模型的精度评估 |
2.5.2 风险区域重心运动的驱动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乡镇尺度下基于情景模拟的风险测度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基于CLUE-S、Markov模型土地利用情景预测 |
3.3.2 输出风险模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2010年、2015年输出风险时空变化 |
3.4.2 2020年、2025 年、2030年多情景下输出风险演变 |
3.5 讨论 |
3.5.1 限制区和子流域的引入使成果更利于实际管理 |
3.5.2 土地利用演变是输出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之一 |
3.5.3 未来输出风险概率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高 |
3.6 小结 |
第4章 村落尺度下基于源汇过程的风险测度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4.3 研究方法 |
4.3.1 MCR模型构建 |
4.3.2 景观优化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源地”识别 |
4.4.2 最小累积阻力基面测算 |
4.4.3 阻力面测算及风险分区结果 |
4.4.4 风险传输路径识别结果 |
4.4.5 景观优化成效分析 |
4.5 讨论 |
4.5.1 阻力面识别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 |
4.5.2 如何消减季节性水位涨落对污染风险的负面影响 |
4.5.3 水域附近林草景观对污染物阻隔作用明显 |
4.5.4 景观优化有利于降低风险 |
4.6 小结 |
第5章 泛地块尺度下基于低空遥感的风险测度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5.3 研究方法 |
5.3.1 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
5.3.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物精细化分类 |
5.3.3 泛地块级网格划分 |
5.3.4 污染风险排放调研与测算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特定时期典型地物的各指数信息结果 |
5.4.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地物结果 |
5.4.3 地物分类结果野外实地精度校验 |
5.4.4 泛地块尺度污染负荷排放风险分析 |
5.5 讨论 |
5.5.1 低空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适用于地物精细化分类 |
5.5.2 高强度的TN、TP施用水平对水质威胁风险高 |
5.5.3 人工湿地构建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 |
5.6 小结 |
第6章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构建与防控策略分析 |
6.1 可视化平台构建方法 |
6.1.1 需求分析 |
6.1.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与数据库构建 |
6.1.3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架构 |
6.2 可视化平台构建结果 |
6.2.1 平台界面 |
6.2.2 各级网格尺度下风险可视化图层情况 |
6.3 可视化平台下的管理与防控策略分析 |
6.3.1 区县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3.2 乡镇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3.3 村落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3.4 泛地块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与参与课题 |
(8)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法研究 ——以天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
1.1.2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背景 |
1.1.3 案例研究区现实背景:天等“生态强县”的转型诉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国土空间 |
1.3.2 生态修复 |
1.3.3 生态修复分区 |
1.4 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
1.4.1 生态适宜性及生物多样性理论 |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4.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1.4.4 生态空间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5.2 生态修复分区研究 |
1.5.3 研究现状评述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天等县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地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2.2.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3.1 研究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天等县主导生态功能恢复目标分区判定 |
3.1 主导生态功能恢复目标分区判定模型构建 |
3.1.1 分区原则与目标 |
3.1.2 三维图解构成与实现 |
3.2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
3.2.1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 |
3.2.2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 |
3.2.3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 |
3.2.4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 |
3.3 生态敏感性评价 |
3.3.1 水土流失敏感性 |
3.3.2 石漠化敏感性 |
3.3.3 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 |
3.4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
3.4.1 评价方法 |
3.4.2 权重计算及评价结果 |
3.5 主导生态功能恢复目标分区判定 |
第四章 基于天等县社会—生态系统受损评价的生态修复精准分区 |
4.1 基于Fragstats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异评价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单指标评价 |
4.1.3 综合指标评价结果 |
4.2 基于In 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退化度评价 |
4.2.1 模型计算方法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空间生境质量评价 |
4.3 基于生态修复指数的生态系统退化度评价 |
4.3.1 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
4.3.2 单指标评价 |
4.3.3 评价结果 |
4.4 评价及精准分区结果 |
第五章 生态修复区分类及管控措施研究 |
5.1 分类思路 |
5.2 生态修复区划分类结果 |
5.3 生态修复区分类管控措施研究 |
5.3.1 生态环境保育与系统功能提升综合修复型管控措施 |
5.3.2 水环境和湿地生态修复重点型管控措施 |
5.3.3 退化地与污染地提质修复重点型管控措施 |
5.3.4 矿山与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重点型管控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及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与时空分异:基于广西面板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1.1 第一阶段:传统DEA模型 |
2.1.2 第二阶段:相似SFA模型 |
2.1.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模型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来源 |
3 结果分析 |
3.1 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 |
3.2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 |
3.3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的DEA实证结果 |
3.3.1 总体效率结果及动态变化特征 |
3.3.2 规模报酬结果及动态变化特征 |
3.3.3 分解效率的贡献 |
4 时空分异 |
4.1 基于产出角度的时空分异 |
4.2 基于效率角度的时空分异 |
5 结论 |
(10)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
1.3.2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选址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概况 |
2.1.2 地理位置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气候水文 |
2.1.5 社会经济特征 |
2.2 环城湿地公园概况 |
2.2.1 环城湿地公园 |
2.2.2 白鹭湾湿地公园 |
2.2.3 锦城湖湿地公园 |
2.2.4 青龙湖湿地公园 |
2.2.5 江安湖湿地公园 |
第3章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
3.1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数据库建立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湿地公园景观分类 |
3.1.3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
3.1.4 影像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3.2 景观斑块类型指数分析 |
3.2.1 面积指标 |
3.2.2 密度大小及差异指标 |
3.2.3 边缘密度指标 |
3.2.4 形状指标 |
3.2.5 聚散性指标 |
3.2.6 连通性指标 |
3.3 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
3.3.1 面积指标和密度指标 |
3.3.2 边缘指标与形状指数 |
3.3.3 聚散性指标 |
3.3.4 多样性指标 |
3.4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3.5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共性与特性 |
3.5.1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的共性 |
3.5.2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特征 |
3.6 景观格局分析结论对江安湖湿地公园的规划指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安湖湿地公园生态规划 |
4.1 场地现状分析 |
4.1.1 规划范围 |
4.1.2 自然条件 |
4.1.3 周边环境 |
4.1.4 社会环境 |
4.1.5 景观格局现状 |
4.2 规划依据 |
4.3 规划定位 |
4.4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4.4.1 总平面图 |
4.4.2 水体 |
4.4.3 林地灌木 |
4.4.4 草地 |
4.4.5 湿地植物 |
4.4.6 道路 |
4.4.7 建设用地 |
4.4.8 分级保护与功能分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广西龙桥森林生态效益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开发模式研究[J]. 张媛媛. 经济研究导刊, 2021(22)
- [2]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广西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D]. 郝娅菲.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3]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河池市人民政府. 河池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4]南京市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模式研究与评价[D]. 穆海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5]基于GIS的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研究[D]. 侯灿. 湖北大学, 2021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7]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D]. 朱康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8]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法研究 ——以天等县为例[D]. 黄巧. 广西大学, 2020(07)
- [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与时空分异:基于广西面板数据的实证[J]. 徐少癸,方世巧,甘永萍,覃小华. 统计与决策, 2020(21)
- [10]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及实证研究[D]. 宋雪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