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例脾损伤原因及诊治

222例脾损伤原因及诊治

一、222例脾脏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蔡其刚[1](2019)在《青南儿童棘球蚴病调查分析及AE免疫学诊断、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及其它动物的肝脏、肺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青海省是全国罕见的棘球蚴病的高发区,流行区域主要分布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各县。两型棘球蚴病(CE/AE)混合流行,且流行程度高、疫情严重。为了摸清青海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的流行状况和流行特征、青海田鼠Em感染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探索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技术,本研究对青海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青海田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了Em青海田鼠株的分离、鉴定;利用分离、鉴定的青海田鼠株Em,表达和纯化了EmAgB3和EmAgB3-GGGS-Em18两个蛋白,并利用纯化的这两个蛋白分别进行了ELISA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的探索;利用分离鉴定的Em青海田鼠株构建了Em沙鼠感染模型,并对构建的Em沙鼠感染模型进行了肝脏、脾脏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采用影像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青海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明确了该区域儿童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情况和特征。这对患棘球蚴病儿童采取早期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保障患病儿童尽早地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健康的儿童,也可以尽早地进行预防、保健及调理。(2)通过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青海田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捕获的50只青海田鼠中分离、鉴定得到了11株Em,Em感染率为22%。通过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了Em青海田鼠分离株为亚洲型,且存在不同核苷酸位点的变异。该研究发现进一步确立了青海田鼠作为Em中间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的重要地位,这为在该地区通过控制青海田鼠的数量来降低人感染AE的风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3)通过提取Em青海田鼠分离株的基因组DNA,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克隆、表达和纯化了EmAgB3蛋白和EmAgB3-GGGS-Em18蛋白,获得了高纯度和高浓度的重组蛋白(EmAgB3蛋白的浓度为1.05 mg/mL,EmAgB3-GGGS-Em18蛋白浓度为0.5 mg/mL)。另外,通过利用3C酶酶切的方式,成功将重组EmAgB3蛋白的GST标签进行了切除。进行了纯化和蛋白复性,使其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天然EmAgB3蛋白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4)通过对重组EmAgB3蛋白和重组EmAgB3-GGGS-Em18蛋白进行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技术的包装,分别建立了ELISA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诊断方法。经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性试验,均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5)通过将分离鉴定的Em青海田鼠分离株进行腹腔接种沙鼠的方式,成功构建了Em沙鼠感染模型,感染率高达100%。这为将来进行更深入的针对Em青海田鼠分离株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种子基础。(6)采集了Em沙鼠模型和正常沙鼠对照的肝脏、脾脏和血浆样本,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分别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筛选获得了数量众多的差异代谢物。肝脏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肝脏中检测到10493个代谢物,从中筛选出150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309个代谢物较正常肝脏代谢物上调,1200个代谢物下调;脾脏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脾脏中检测到8679个代谢物,从中筛选出111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586个代谢物较正常脾脏代谢物上调,525个代谢物下调;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血浆中检测到4085个代谢物,从中筛选出31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00个代谢物较正常血浆代谢物上调,116个代谢物下调。这些代谢组学的数据,为将来开展针对特异性代谢物的研究、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提供了参考。

邹超[2](2016)在《健脾补肾法降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中也居于前列。进行根治性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达到根治的唯一手段。尽管使用了辅助化疗,仍有20-50%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会在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发展为不可治愈的转移性肿瘤疾病。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健脾补肾法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分为文献综述、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三部分。首先对结直肠癌中医认识及免疫领域的热点-双阴性T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对健脾补肾法基础方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对肠癌细胞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及免疫调控进行研究。临床研究部分对中医证型的特征、预后相关性以及健脾补肾法在抗复发转移过程中的免疫调控作用进行研究。下面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作简要介绍:基础研究: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对CT26结肠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建造CT26结肠癌Balb/c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予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生理盐水灌胃14天(另正常空白小鼠不予干预)后移植瘤体积、质量、内脏指数、生存时间、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1)四君子汤组抑瘤率为17.82%,六味地黄组抑瘤率为3.95%;2)生长曲线可见两中药组小鼠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生长缓慢;3)荷瘤小鼠较正常小鼠胸腺指数下降而脾脏指数升高;中药灌胃后对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提高;4)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IFN-γ、IL-5、IL-13的表达明显降低而TNF-α、 IL-6、KC表达更高;四君子汤组和六味地黄组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而六味地黄组IL-1 β明显下降。5)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的白细胞、粒细胞升高而血红蛋白下降:四君子组有降低过高的白细胞的趋势,六味地黄组贫血状态明显改善和淋巴细胞有升高趋势;6)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总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CD4+CD25+T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明显升高,四君子汤组CD8+T细胞、CD4-CD8+T细胞有下降趋势、CD4+CD8-T细胞有升高趋势,六味地黄组总T细胞和总B细胞有升高趋势;7)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CD4+/CD8+比值、DNT水平明显降低;四君子汤组和六味地黄组CD4+/CD8+的比值均对照组升高且四君子汤较六味地黄更明显;六味地黄组较四君子汤组对DNT细胞升高更显着。结论: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丸能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有延长生存的趋势,可能与其对细胞因子、Th1/Th2平衡及DNT的调节有关;四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对免疫细胞的调节发挥免疫调控作用。临床研究一: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人群中医证型与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目的: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人群中医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其中20例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观察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1:4匹配同期同类80例未复发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从肿瘤部位、TNM分期、中医证型、术后辅助治疗及累计中药治疗时间等因素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疾病位置、疾病分期及辅助治疗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证型方面,观察组(预后较差)以肝郁脾虚证居多(P<0.05),而对照组(预后较好)脾肾两虚证和脾气亏虚证更多(P<0.05),肝肾阴虚证组间未见差异。两组间中药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或1年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中药治疗时间对预后是一种保护因素(OR<1),而肝肾阴虚证(OR>1)较脾肾两虚证的复发转移几率大大增加。结论:特定的中医证候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相关性,肝肾阴虚证患者较脾肾两虚证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复发转移;中药治疗可能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从不同的中医治法的获益可能存在差异。临床研究二:健脾补肾法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索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脾虚证、肾虚证、脾肾两虚证的现代医学特征差异;探索健脾法、补肾法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的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心自2014年8月19日至2016年2月20日共入组的65例患者的中医证型、一般资料、生活习惯、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病理资料、基因分型、转移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进行研究。结果:1)脾虚证、肾虚证、脾肾两虚证患者在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等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肾虚证的NK细胞、Th17细胞和Th17/Treg水平较脾虚证和脾肾两虚证更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肾虚证与NK细胞、Th17细胞的水平偏低,Treg细胞水平正常相关性更强;脾虚证与NK细胞、Treg细胞偏低而Th17细胞正常相关性更强;脾肾两虚证以NK、Th17、Treg细胞水平正常相关性较强。3)补肾法可以提高Th17细胞水平,而健脾法减低Th17和Th17/Treg(P<0.05);4)中药治疗可以降低Th2细胞水平,尤其以健脾补肾法趋势最明显;5)中药治疗可以升高B淋巴细胞水平,其中以健脾法的作用最为显着;6)脾虚组、肾虚组、脾肾两虚组的1年转移复发率分别为0%、0%和11.11%(P>0.05)。7)中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5/65)。结论:脾虚证、肾虚证和脾肾两虚证具有不同的NK、Th17、Treg细胞表达特征,可能与预后相关;中药治疗提高B细胞水平主要通过健脾中药发挥作用,从而增强体液免疫;中药治疗可能通过降低Th2细胞达到对Th1/Th2平衡的调控,以健脾补肾法效果最为显着;健脾法和补肾法在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上表现为双向调节,最终达到Th17细胞水平在体内的平衡状态。本临床研究的结果为目前阶段的初步结果,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本项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对患者的临床随访一直持续至其手术后5年(结肠癌)或7年(直肠癌)。在将来的研究中将对中医证型、基因组学、免疫学与转移复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挖掘,描绘出结直肠癌的中医优势人群的系列特征,希望能够使更多的患者能从中医药的治疗中获益,达到最好的生存状态。

卢莎莎[3](2020)在《合并脂肪肝或肥胖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内科常见急腹症,严重程度不一,轻则轻微自限,重则可致死。因此,早期诊断和准确预测AP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及脂肪肝(Fatty Liver,FL)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临床上AP患者常常合并肥胖或脂肪肝,已有研究表明肥胖是AP中容易获得的不良预后因素。但关于脂肪肝(FL)对AP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还很有限。目的:观察合并脂肪肝或肥胖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临床特征,评估其是否为加重AP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病历资料完整的222名急性胰腺炎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住院周期、实验室数据(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等),胰腺CT检查结果、肝脏CT检查结果、既往史情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例资料,应用SPSS2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非正态的连续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正态分布变量使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连续数据使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多样本间的比较采用二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22例患者,其中胆源性胰腺炎112例(50.45%),高脂血症胰腺炎93例(41.89%),其他病因如酒精、药物、感染17例(7.66%)。根据定义,其中有173例(77.93%)MAP,20例(9.01%)MSAP,29例(13.06%)SAP,最终死亡13人(5.86%)。2、入选的患者有125例患有脂肪肝,non-FL组和FL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病因、肥胖、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着差异。但non-FL组与FL组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FL组(8.80%vs.2.06%)(优势比:4.583,95%CI:0.991-21.189)。FL组的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41.60%和22.40%)也高于非FL组(21.65%和12.37%)。根据AP的临床分型,FL组MSAP和SAP的构成比(分别为12.80%和15.20%)高于非FL组(4.12%和10.31%)。3、按照是否合并肥胖进行分组,合并肥胖的AP患者发生SAP(OR 3.384,95%CI 1.260-9.091),局部并发症(2.307 95%CI 1.136-4.686)、系统并发症(2.042 95%CI 0.868-4.803)较高;我们将系统并发症进行亚分组,结果显示肥胖与非肥胖的AP患者相比,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者在AP复发、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我们分别研究了性别、年龄、病因、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吸烟史、饮酒史与发生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SAP+SAP)的相关性,再将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合并肥胖、高血压都是AP患者发生MSAP+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合并脂肪肝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以年轻肥胖男性多见。2)病因分析显示无脂肪肝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以胆源性为主,脂肪肝组以高脂血症性为主。3)合并脂肪肝和肥胖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严重程度更重,并发症更多。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肥胖、高血压是AP患者发生MSAP+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叶卫东,王福建[4](2015)在《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严重时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及时正确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超声作为简便、快速、无创的检查手段,在脾破裂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22例经临床确诊的脾破裂患者的超声图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2例脾破裂患

李娇娇[5](2019)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中医证型为基础,研究保定地区2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和患者的年龄、BMI、血压、血糖、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资料将所有的入选病例依据《糖尿病合并心脏病中医诊疗标准》分为气阴两虚、痰浊阻滞、心脉瘀阻、阴阳两虚、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六个证型,同时集取入选患者的年龄、DM病程、BMI、血压、P-R间期、EF、CK-MB、SCr、血清尿素氮、糖化、血糖、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指标。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和各临床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1、2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65人占比为29.3%,心脉瘀阻证49人占比为22.1%,痰浊阻滞证44人占比为19.8%,心肾阳虚证43人占比为19.4%,阴阳两虚证15人占比为6.8%,水气凌心证6人占比为2.7%;虚证123人占比为55.4%,实证93人占比为41.9%,虚实夹杂证6人占比为41.9%。2、各证型间的性别分布情况:气阴两虚型中男性32人,女性33人;痰浊阻滞型中男性21人,女性23人;心脉瘀阻型中男性12人,女性37人;心肾阳虚型中男性18人,女性25人;阴阳两虚型中男性7人,女性8人。对其男女比例采用卡方检验,χ2=8.298,P=0.081,P>0.05,未见统计学显着差异。各证型间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进行秩和检验,Z=62.947,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集中在66-79岁,痰浊阻滞证、心脉瘀阻证患者集中在50-65岁,虚证组年龄高于实证组,而年龄<50岁患者所有证型的分布均较少。对各证型BMI分布进行秩和检验,Z=108.507,P<0.05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BMI集中在24-27kg/m2,痰浊阻滞证较其他证型BMI水平偏高。对各证型DM病程时间分布比较进行秩和检验,Z=16.852,P<0.05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程在5-15年者较集中,心肾阳虚证较其他证型有统计学意义。3、以气阴两虚证作为参考类别,具体证型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痰浊阻滞证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中有意义的指标有BMI,BMI大于27的患者为痰浊阻滞证的风险是BMI等于24-27(OR=0.004,P=0.000)患者的250倍(1/0.004)2)心脉瘀阻证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中有意义的指标有P-R间期,P-R间期大于0.2的患者为心脉瘀阻证的风险是P-R间期等于0.12-0.20(OR=0.01,P=0.02)患者的100倍。3)阴阳两虚证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中有意义的指标有年龄、SCr。年龄在80-90岁患者为阴阳两虚证的风险是年龄在50-65岁(OR=0.08,P=0.047)患者的12.5倍。血肌酐数值男性大于106,女性大于91患者为阴阳两虚证的风险是血肌酐数值男性小于53女性小于44(OR=0.01,P=0.041)患者的100倍。4)心肾阳虚证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中有意义的指标有SCr。血肌酐数值男性大于106,女性大于91患者为阴阳两虚证的风险是血肌酐数值男性小于53女性小于44(OR=0.019,P=0.043)患者的52.63倍。4、虚实证型中以虚证作为参考类别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实证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中有意义的指标有P-R间期、BMI。P-R间期大于0.2的患者为心脉瘀阻证的风险是P-R间期等于0.12-0.2(OR=0.058,P=0.002)患者的17.24倍。BMI大于27的患者为痰浊阻滞证的风险是BMI小于24及BMI等于24-27(OR=0.018,P=0.000)患者的55.55倍。结论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不均衡,中医具体证型共6个,气阴两虚证与心脉瘀证为最常见的两个证型。按虚实来分:虚证最常见。2、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和BMI、P-R间期、年龄、血肌酐等临床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气阴两虚证作对比:痰浊阻滞证和BMI具有相关性,BM I大于27即肥胖者偏于痰浊阻滞证;心脉瘀阻证和P-R间期具有相关性,P-R间期延长大于0.2者偏于心脉瘀阻证;阴阳两虚证和年龄、血肌酐具有相关性,年龄等于80-90岁的老年人偏于阴阳两虚证,血肌酐升高男性大于106女性大于91者偏于阴阳两虚证;心肾阳虚证和血肌酐亦具有相关性,血肌酐升高者偏于阴阳两虚证。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虚实证型和BMI、P-R间期等临床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实证和虚证作对比,BMI大于27肥胖者、P-R间期延长大于0.2者偏于实证。图1幅;表21个;参77篇。

肖晓宇[6](2019)在《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体质特征及中医药干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udle,GGN)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GGN人群的体质状况及中医药治疗方法对其中医临床证候、生活质量、肺癌临床症状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探索中医药在以GGN为特征的早期肺癌防治中的可能性,并为今后中医在GGN中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初步依据。方法:(1)采用流行性病学的横断面研究,运用《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量表》对242例GGN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对于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家族史)、GGN特征(大小、个数、恶性程度等)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分析。(2)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于222例GGN患者的预后进行Logistic分析,比较对于GGN的相关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等因素进行预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3)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倾向匹配评分,收集GGN患者97例,分别予以辨病治疗具有软坚散结的软化汤(n=33),辨证治疗的辨证中药治疗(n=64)。评价指标:(1)患者一般情况;(2)生活质量: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 4.0版)、肺癌症状量表、中医临床证候量表和中医临床证候及不良反应(NCI-CTC 4.03)。(4)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进行RNA测序,检测经中药治疗4个月的3例GGN患者差异基因表达情况。以上数据都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本研究中242例GGN患者人群体质分布平和质有99例(40.91%),偏颇体质有143例(59.09%),偏颇体质患者主要以中年(占60.84%)、女性为主(占80.42%);偏颇体质中,阳虚质49例(20.25%)、气郁质21例(8.68%)和气虚质17例(7.02%)。(2)年龄、中药干预及中医体质与GGN大小存在显着关联的因子。其中,非老年人群GGN≤8mm的发生概率是老年人群的2.82倍,接受了中医药治疗人群GGN≤8mm的发生概率是未接受中医药治疗人群的2.18倍,偏颇体质GGN人群的GGN≤8mm是平和质的0.43倍。(3)采用辨病治疗的软化汤对GGN人群的口干舌燥、自汗盗汗、食欲不振、五心烦热、咯痰、及社会/家庭状态功能改善功能优于辨证中药治法。中医药对GGN患者的干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两种治法比较辨证中药治法的安全性更高,在呼吸道反应、全身性症状上的不良事件发生显着低于软化汤治法。(4)m RNA-seq测序结果:中医药干预4个月后,我们以FPKM>1|log2|>1,q<0.05为条件筛选的265个差异基因(P<0.01),其中上调的有96个(36.23%),下调的有169个(63.77%)。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可发现,中医药治疗GGN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肿瘤转录失调、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以及TNF、MARK等信号通路来实现抗肺癌作用,其涉及到了调控细胞周期、凋亡、免疫等生物学功能。结论:(1)GGN患者多存在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为主;其中,中年(40-65岁)、女性更易出现的偏颇体质特征。(2)与GGN大小存在显着关联的因子包括年龄、中药干预及中医体质。其中,非老年人群GGN≤8mm的发生概率是老年人群的2.82倍,接受了中医药治疗人群GGN≤8mm的发生概率是未接受中医药治疗人群的2.18倍,偏颇体质GGN人群的GGN≤8mm是平和质的0.43倍。(3)采用辨病治疗的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软化汤和基于体质偏颇采用辨证论治的中药均对GGN人群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获益,然而辨证论治对于改善肺癌相关症状如咳嗽、疼痛、乏力等具有更好的优势。中医药对GGN患者的干预中,安全性佳,毒副反应主要集中在轻度的胃肠道反应上。(4)中医药干预可通过多种细胞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功能、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等发挥早期抗肺癌作用。

令小东[7](2020)在《鲫鱼抵御杀鲑气单胞菌感染的分子机制及重组腺病毒候选疫苗的研究》文中提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是鱼类疖病的病原体,给鲑科鱼类的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过去几十年,虽然在预防疖病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该病原仍在渔场肆意流行。因此,急需开发经济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杀鲑气单胞菌的感染。另外,随着多种新亚型的出现及宿主范围逐年扩大,其对世界范围内其他海水和淡水鱼类的养殖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虽然已有非典型菌株感染鲫鱼的报道,但鲫鱼抵御感染的免疫机制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仍不清楚。为明确一株新分离非典型杀鲑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被感染鲫鱼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研究针对鲑科鱼类杀鲑气单胞菌感染的候选疫苗,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学、组织病理学、重组腺病毒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采用第二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鲫鱼体内分离的一株杀鲑气单胞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对基因组组分的分析和基因功能注释发现,该菌株的平均GC含量为58.6%,全基因组总长度4656393bp,编码基因的个数为4226个。发现了109个非编码RNA,包括102个tRNA,占总基因组的0.1723%;7个sRNA,占总基因组的0.0227%。8个基因岛,总长度为97861bp,以及一个前噬菌体,总长度为29875bp。分泌蛋白预测发现具有信号肽结构的蛋白374个,具有跨膜结构的蛋白1032个。分泌系统蛋白预测发现,T2SS型效应蛋白13个,T6SS型效应蛋白5个,T3SS型效应蛋白127个。发现了424个毒力因子,主要包括溶血素、O抗原、鞭毛运动蛋白、S层蛋白、OmpA、T3SS、胞外多糖、荚膜多糖等。也注释到30种耐药相关的基因,主要抵抗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制定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2)基于转录组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了鲫鱼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和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在感染第5天的鲫鱼头肾组织中,共鉴定出657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3428个基因表达下调,3151个基因表达上调。进一步的GO和KEGG注释和分析表明,这些DEGs主要富集在酶调节活性、对氧化应激的反应、铁离子稳态等分子功能;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NF-κB、toll样受体(TLR)、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NLR)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鲫鱼感染后所有DEGs中发现的4个C型溶菌酶基因均显着上调。而且,被感染的鱼体表有严重的出血,肠、肝、脾、肾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损伤,尤其是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最为严重。随着杀鲑气单胞菌感染浓度的增加,累积死亡率增加,后肠及头肾组织病变程度也加重。另外,四个免疫相关基因(TNF-α、IL-1β、IL-11、C-lysozyme)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显着差异(P<0.05)。因此,这些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调控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抵抗病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感染鲫鱼的组织病变特征和其他鱼类并不相同,这为鲫鱼抵御非典型杀鲑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和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原核表达、体外抑菌等试验方法,进一步对鲫鱼感染杀鲑气单胞菌后C型溶菌酶的表达特征及抗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杀鲑气单胞菌感染的鲫鱼肝脏、脾脏、肾脏以及后肠中C型溶菌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其中肝脏C型溶菌酶的基因上调最为显着,是未感染的15倍。另外,通过原核表达的重组C型溶菌酶对杀鲑气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随着重组溶菌酶剂量的增加,培养皿上可见的抑菌圈半径变大。当用40μg的重组溶菌酶时,抑菌圈平均半径达到0.92cm。因此,鲫鱼的C型溶菌酶在抵御杀鲑气单胞菌的感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不但揭示了鲫鱼被杀鲑气单胞菌感染后C型溶菌酶的免疫应答特征,而且重组的溶菌酶为今后解决细菌的耐药性提供了一定的科研基础。(4)通过重组腺病毒技术,我们成功构建了能表达保护性抗原A层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免疫虹鳟鱼后,测定外周血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免疫保护率。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前后头肾和后肠中IgM和IgT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可感染HEK-293细胞并表达A层蛋白(由Vapa编码)。攻毒后28天鱼的存活率显示,与对照组(76.6%)和空载体组(73.6%)的累积死亡率相比,免疫接种的实验组死亡率(40%)显着降低。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显着增加外周血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后头肾和后肠中IgM和IgT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IgT在后肠中的倍增最为显着。因此,重组腺病毒的接种可以激活虹鳟鱼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对杀鲑气单胞菌的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总之,该研究为预防杀鲑气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了一种候选疫苗,并为进一步研究虹鳟鱼抗体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秋菊[8](2019)在《泰山松花粉多糖抗急性致瘤性ALV-J及相关肿瘤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cosis virus,ALV-J)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毒之一,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恶性肿瘤等,严重妨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由携带v-fps肿瘤基因的急性致瘤性ALV-J病毒感染、诱发的急性纤维肉瘤日趋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泰山松花粉多糖(Taishan pinus Massoniana pollen polysaccharide,TPPPS)是一种天然植物大分子,前期研究发现TPPPS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活性。本论文对TPPPS抗急性致瘤性ALV-J及相关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急性致瘤性ALV-J的Fu-J(SDAU1005)株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外和体内研究模型,检测分析TPPPS对Fu-J(SDAU1005)复制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探讨TPPPS免疫调节及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机制。1.TPPPS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本研究首先分别将50μg/mL、100μg/mL和200μg/mL的TPPPS作用于接种Fu-J(SDAU1005)的DF-1细胞,采用ELISA和qRT-PCR方法检测病毒含量,分析TPPPS对Fu-J(SDAU1005)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PPPS均具有抑病毒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00μg/mL作用效果最为显着,但与100μg/mL差异不显着。进一步,将100μg/mL的TPPPS作用于接种Fu-J(SDAU1005)的DF-1细胞,采用qRT-PCR和IFA检测细胞中Fu-J和SDAU1005病毒的含量,分析TPPPS在Fu-J(SDAU1005)感染DF-1细胞不同时期的抑病毒作用,探讨TPPPS对病毒感染DF-1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结果表明,TPPPS可以通过影响病毒的吸附与释放而发挥抑病毒作用,并且抑制病毒感染的DF-1细胞生长和迁移。2.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研究为研究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选取不同浓度TPPPS和Fu-J(SDAU1005)同时作用于脾脏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方法,检测分析脾脏淋巴增殖、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内第二信使Ca2+、cAMP、cGMP、PKC、PKA、Calcineurin和NFAT等细胞内转导信号含量。结果显示,与病毒组和对照组相比,TPPPS能促进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CD4+/CD8+比值升高,CD3+、CD4+、CD8+、IL-2、IL-4、IFN-γ、IgG、Ca2+、cAMP、cGMP、PKC、PKA、Calcineurin和NFAT的含量增加。结果表明,TPPPS能够激活脾脏淋巴细胞NO-cGMP、cAMP-PKA、Ca2+-PKC-Calcineurin-NFAT等信号转导通路,对脾脏淋巴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3.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研究为研究TPPPS对病毒复制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首先将10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鸡,1-4组在每天分别口服1mg、3 mg、5 mg和10 mg TPPPS,5组作为对照组每天口服200μL的PBS,7日龄时各组腿部皮下接种104TCID50病毒液。接毒后每天观察、检测实验动物的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持续观察检测20 d。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TPPPS在体内均具有抗肿瘤作用,且成剂量依赖性,10 mg TPPPS对肿瘤抑制效果最佳,但与5 mg差异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将90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为3组,V-TPPPS组、V-PBS组和PBS组,每组30只。V-TPPPS组每天口服5 mg TPPPS,V-PBS组和对照组每天口服200μL PBS,V-TPPPS组和V组在7日龄时分别经腿部皮下注射接种104 TCID50 Fu-J(SDAU1005),PBS组接种等体积的PBS。攻毒后每隔5 d采集肿瘤组织、肝脏、胸腺、法氏囊、脾脏和血液,采用qRT-PCR,检测肿瘤组织和血浆中Fu-J和SDAU1005病毒含量,HE染色检测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与V-PBS组相比V-TPPPS组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的病毒含量显着降低,病理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果表明,TPPPS体内具有显着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并可以减轻病毒对组织器官的损伤。4.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转录组学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攻毒后第10 d V-TPPPS组和V-PBS组的腿部肿瘤组织和PBS组实验动物的腿部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比较差异表达mRNA和miRNA及相关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与PBS组相比V-PBS组有6201个DEGs发生了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其中3183个上调表达,3018个下调表达,DEGs主要富集在P1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和粘着斑信号通路等病毒的致病性有关通路。与V-PBS组相比V-TPPPS组有560个DEGs差异倍数在1.5倍以上,其中321个上调表达,239个下调表达,免疫相关基因主要为上调表达,肿瘤相关基因主要为下调表达。DEGs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1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等免疫调节和肿瘤调节相关通路。与V-PBS组相比V-TPPPS组只有2个差异miRNA,1个上调表达和1个下调表达。V-PBS组与PBS组相比有149个差异miRNA,其中82个上调表达,49个下调表达。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与mRNA富集通路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TPPPS在体内可以升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调节相关和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miRNA参与了病毒的致病性调节,但是TPPPS在体内几乎不参与miRNA调控。选取13个免疫调节相关和9肿瘤调节相关的DEGs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上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TPPPS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促进TLR2、TLR3、TLR4和CLEC2D受体基因以及PRF1、GZMA和CCL5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HSP2、BAG3和DNAJN4等肿瘤基因的表达。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初步确定TPPPS在体内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但是,对于他们之间的具体调控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还需要通过基因敲除、小RNA干扰、过表达和免疫共沉淀等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刘春[9](2019)在《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以来,舒伯特气单胞菌为病原的类结节病在鳢科鱼类中暴发,给鳢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典型症状为肾、肝、脾点状白色类结节结构,此症状在气单胞菌病中非常少见。目前,国内外舒伯特气单胞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较少,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组织病理分析、激光共聚焦活体成像观察、转录组测序、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技术对类结节病的病原特性、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菌株生物学特征。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发现近两年流行的43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分为同一个ST331型;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近10年来的10株菌株基因组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药敏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菌株耐药性有增加的趋势,耐药性的增加与其基因携带的耐药基因有关;罗非鱼源菌株与鳢源菌株基因组差异较小,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基本相似。2.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性特征。鳢源菌株WL-2具有淀粉酶活性,不具有蛋白酶、脂肪酶和磷脂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血清能力;人工感染实验发现舒伯特气单胞菌对杂交鳢毒力较强,高温可以极大增强鳢源菌株WL-2的毒力;定量检测和活体成像观察发现鳃和肠是舒伯特气单胞菌重要的入侵部位,脾和肾是主要的增殖场所。3.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感染后组织病理分析显示:脾、肾和肝中可观察到大量肉芽肿结节,大量巨噬细胞聚集吞噬病原菌,推测脾、肾和肝是感染靶器官,肉芽肿是感染的主要症状,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菌的主要细胞;肉芽肿是渐进性形成的,其典型结构可分为三层:中心为病原菌细菌和坏死细胞,外面包裹上皮样细胞,最外围为多层纤维细胞包绕。4.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印片观察确认病原菌可能在吞噬细胞中存活,引起细胞死亡并释放。对病原菌在鱼体内示踪观察,发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在宿主体内聚集并吞噬病原菌,巨噬细胞可能促进了病原菌的扩散;对病原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的活体计数和示踪研究,确认病原菌可在小鼠巨噬细胞中存活、增殖。5.杂交鳢抗病原菌感染的机制。对病原菌感染杂交体转录组测序获得147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441个上调,10355个下调。RT-QPCR分析发现,感染后48h内CXC13、TLR5、IL-1、IL-6、TNF2和IFNy等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TCR、MHC-I和IgM等特异性相关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表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病原菌抑制了部分特异性免疫应答。Tunel检测发现,感染后脾脏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感染后48h细胞凋亡率(18.12%)显着高于感染前(0.63%);RT-QPCR检测发现,感染后凋亡相关因子TNFa、CASP3、CASP7和CASP8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正常水平,推测病原菌通过TNF/TNFR1凋亡途径介导宿主细胞凋亡,促进了肉芽肿的形成。综合研究结果,推测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和肉芽肿结节形成的部分机制:病原菌通过鳃和肠入侵机体后,宿主中炎症细胞因子快速反应,激活、趋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聚集对病原菌吞噬。被吞噬的病原菌部分在巨噬细胞内存活,通过吞噬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转移到其它部位,诱导细胞凋亡、破裂,释放病原菌。肝、脾、肾等内脏组织内由于巨噬细胞较容易聚集,释放的病原菌也较多,成为了病原菌感染的主要器官。病原菌与吞噬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的大量凋亡细胞碎片和细菌刺激机体巨噬细胞上皮样化和纤维化包裹形成肉芽肿结节。形成的肉芽肿又作为庇护所和栖息地促进了病原菌的增殖和扩散。同时病原菌还通过抑制抗原递呈过程阻止宿主的部分特异性免疫应答,进一步对宿主进行感染。

佳娜提·达吾列提[10](2020)在《游离DNA清除剂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脓毒症是感染引起宿主免疫应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重症死亡率高,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是我国卫生系统的主要负担之一。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失调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TLRs)异常活化在炎症反应失调中扮演重要的作用。TLRs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游离DNA(cfDNA)也是PAMPs和DAMPs,其是核酸碎片,包括病原体衍生的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 DNA)、线粒体DNA(mtDNA)、核DNA(nDNA)以及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NETs)等,可通过TLR9激活免疫细胞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血清和血浆中cfDNA含量增多,在临床上可作为脓毒症预测性及预后生物标记物,敲除TLR9的脓毒症小鼠死亡率降低,体内炎症减轻。因此,cfDNA可能是脓毒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因子。目前的技术难以实现cfDNA的特异性结合。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高效安全结合并清除cfDNA的策略和材料。阳性高分子如第3.0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PAMAM-G3)、聚乙烯亚胺(PEI)等因其与核酸的电荷相互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基因的高效安全递送,这种核酸结合聚合物(NABPs)则有望作为cfDNA的清除剂用于炎症性疾病的调控。目前已证实PAMAM-G3可通过外源性清除核酸相关危险信号分子,抑制炎症免疫细胞中TLR9的激活,从而调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发现核酸结合纳米材料(NABNs)在提高cfDNA清除和抗炎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是一种更为高效安全的cfDNA清除剂。但清除或中和cfDNA的治疗策略在脓毒症的干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此外,目前尚无可实现上述清除策略所需的材料或药物。因此,本论文以经典的NABPs(PAMAM-G3)为研究对象,在多种脓毒症动物模型中研究并证实其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系列不同尺度和电荷密度的核酸结合纳米材料PEI功能化可降解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PEI),在脓毒症模型中筛选最佳的治疗材料,并系统性研究其靶向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材料结构的相互关系。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游离DNA清除策略在脓毒症的作用研究。(1)PAMAM-G3体外抗炎效果研究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脓毒症患者血清cf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AMAM-G3在体外与DNA具有高结合力,且PAMAM-G3-DNA复合物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都较稳定。PAMAM-G3可抑制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和脓毒症患者血清引起的HEK-BlueTM TLR9报告细胞的活化并抑制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该研究结果表明PAMAM-G3在体外水平可有效抑制cfDNA引起的炎症反应。(2)PAMAM-G3对CpG ODN诱导的小鼠SIRS模型治疗作用的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PAMAM-G3在体内的炎症抑制作用,建立了CpG ODN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并以临床治疗药物血必净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发现PAMAM-G3可降低模型小鼠腹腔液中表达TLR9的细胞数量,降低血清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提高小鼠存活率,降低临床评分。该研究结果表明PAMAM-G3在体内可有效抑制DNA引起的炎症反应。(3)PAMAM-G3对盲肠结扎穿孔模型治疗作用研究为考察PAMAM-G3对脓毒症小鼠的作用,首先建立了轻、中、重度的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发现CLP小鼠死亡率、临床评分、血清和腹腔液cfDNA的水平随模型的严重程度不断增高。后续的研究以重度CLP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PAMAM-G3可提高小鼠144小时的存活率,降低临床评分,血清和腹腔液TNF-α、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cfDNA的水平,减轻肝肾功损伤以及心脏和脾肺的损伤,其作用与血必净相当。该研究结果表明PAMAM-G3可通过降低cfDNA含量缓解炎症反应,保护脓毒症的损伤,降低死亡率,提示游离DNA清除策略的可行性。(4)PAMAM-G3对盲肠结扎穿孔模型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研究发现注射PAMAM-G3可降低CLP小鼠腹腔液中表达TLR9的细胞数量和表达F4/80的巨噬细胞比例,也降低F4/80+CD11c+M1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腹腔巨噬细胞TLR9、接头蛋白髓系分化蛋白88(MYD88)蛋白的表达、降低磷酸化NF-κB p65蛋白与NF-κB p65蛋白的比值,降低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上调精氨酸酶1(Arg-1)的mRNA表达。该研究结果表明PAMAM-G3可通过抑制TLR9-MyD88-NF-κB通路的激活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第二部分探讨核酸结合纳米材料MSN-PEI对脓毒症的作用。(1)MSN-PEI的制备合成、表征首先制备了MSN,其可响应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发生骨架降解。为评估表面电荷密度的作用,本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电荷密度的PEI修饰和未修饰的可降解介孔二氧化硅(MSN)纳米材料:MSN-PEI 25K、MSN-PEI 800和MSN-NH2。MSN-PEI 25K和MSN-PEI 800含有相近的粒径大小和电位,但MSN-PEI 25K的表面电荷密度高于MSN-PEI 800,MSN-NH2的表面电荷密度最小。(2)MSN-PEI体外抗炎效果研究研究发现MSN-PEI在体外与DNA具有高结合力,且与DNA结合的复合物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都较稳定。MSN-PEI和PEI均可抑制CpG ODN和脓毒症患者血清引起的HEK-BlueTM TLR9报告细胞的活化并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但MSN-PEI 25K和PEI 25K与DNA的结合能力与抗炎效果分别优于MSN-PEI800和PEI 800。该研究结果表明MSN-PEI和PEI在体外水平可有效抑制cfDNA引起的炎症反应,且这种效果与表面电荷密度呈正相关。(3)MSN-PEI对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研究发现MSN-PEI 25K可提高CLP小鼠144小时的存活率,降低临床评分,减少血清和腹腔液TNF-α、IL-6、MCP-1和cfDNA的水平,减轻肝肾功损伤、心脏以及脾肺的损伤,减少腹腔液中表达TLR9的细胞数量,但MSN-PEI 800的治疗效果不及MSN-PEI 25K,PEI可加重模型小鼠的炎症。该研究结果表明MSN-PEI 25K可治疗脓毒症,MSN-PEI 800和PEI 25K的治疗效果不如MSN-PEI25K。(4)MSN-PEI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体内的分布研究研究发现CLP术后24小时,MSN-PEI 25K组CLP小鼠盲肠的Si元素含量最高,且MSN-PEI 25K在盲肠的荧光强度均高于MSN-PEI 800和PEI 25K。PEI25K和PEI 800在肝、肾和脾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该研究结果表明MSN-PEI 25K具有炎症部位靶向性和滞留性,MSN-PEI 800和PEI 25K的治疗效果不如MSN-PEI 25K。(5)MSN-PEI安全性研究研究发现MSN-PEI 25K组RAW264.7巨噬细胞和HUVECs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比PEI 25K组高。MSN-PEI 25K在640 mg/kg高剂量时小鼠死亡率为50%,而PEI 25K在40 mg/kg剂量时小鼠全部死亡,PEI 25K可引起小鼠心、肝、肾功能异常,肺、肝、肾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改变,血清cf DNA,TNF-α、IL-6水平增高,血液中白细胞(WBC)、单核细胞(MONO)和血小板(PLT)数量明显降低,红细胞(RBC)和中性粒细胞(NEUT)数量明显升高。该研究结果表明MSN-PEI 25K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PEI 25K具有较大的肝肾功毒性和血液毒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cfDNA可通过激活TLR9-MyD88-NF-κB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在脓毒症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2)核酸结合聚合物PAMAM-G3可通过缓解cfDNA诱导的炎症反应,保护脓毒症的损伤,降低死亡率,证实游离DNA清除是治疗脓毒症的策略之一。(3)高电荷密度的核酸结合纳米材料MSN-PEI 25K具有更高的炎症部位靶向和滞留性,发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222例脾脏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22例脾脏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青南儿童棘球蚴病调查分析及AE免疫学诊断、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棘球蚴病简史
    2 病原体及其特征
        2.1 生物学分类地位
        2.2 棘球属绦虫种类及其形态
        2.2.1 细粒棘球绦虫
        2.2.2 多房棘球绦虫
        2.3 棘球绦虫的生活史
    3 棘球蚴病临床症状
    4 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情况
    5 泡型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5.1 理想的Em动物模型应具备的特点
        5.2 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5.2.1 口服虫卵感染
        5.2.2 经皮肝穿刺法
        5.2.3 开腹肝穿刺法
        5.2.4 切开皮肤经腹壁肌层肝穿刺法
        5.2.5 门静脉分支注射法
        5.2.6 腹腔注射法
        5.3 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5.3.1 剖检法
        5.3.2 影像学方法
        5.3.3 免疫学方法
    6 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6.1 病原学检测
        6.2 影像学诊断
        6.3 血清免疫学诊断
        6.4 DNA检测
    7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7.1 基因组特征
        7.2 棘球蚴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7.3 棘球蚴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8 棘球蚴病疫苗免疫学研究进展
        8.1 基因工程疫苗
        8.2 核酸(DNA)疫苗
        8.3 多肽疫苗
    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青南地区儿童棘球蚴病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区域
        1.2 学校调查
        1.3 超声检查
        1.4 血清学检测
        1.4.1 前期准备
        1.4.2 样品检测
        1.4.3 参考范围
        1.4.4 结果判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棘球蚴病病例的地理分布情况
        2.2 儿童棘球蚴病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2.3 儿童棘球蚴病的地域分布情况
        2.4 AE和 CE病变的超声分类
    3 讨论
第三章 青海田鼠株多房棘球蚴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青海田鼠的捕获
        1.2 捕获青海田鼠解剖及囊液收集
        1.3 包囊HE染色
        1.4 原头蚴分离及镜检
        1.5 PCR分析
        1.6 进化分析
        1.7 Em感染的青海田鼠物种的鉴定
    2 结果
        2.1 样本收集
        2.2 捕获青海田鼠的解剖特征
        2.3 包囊原头蚴HE染色
        2.4 原头蚴分离及镜检
        2.5 PCR分析
        2.6 进化分析
        2.7 Em感染的青海田鼠物种的鉴定
    3 讨论
第四章 EmAgB3 蛋白及串联EmAgB3-GGGS-Em18 蛋白的克隆表达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寄生虫
        1.1.2 质粒及菌种
        1.1.3 试剂与仪器
        1.1.4 扩增用引物
        1.2 方法
        1.2.1 EmAgB3及Em18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1.2.2 EmAgB3和EmAgB3-GGGS-Em18 的基因合成
        1.2.3 载体酶切
        1.2.4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1.2.5 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后筛选克隆
        1.2.6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
        1.2.7 蛋白的纯化
        1.2.8 纯化蛋白的检测
    2 结果
        2.1 EmAgB3及Em18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2.1.1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2.1.2 PCR产物克隆测序鉴定
        2.2 Bam HI-EmAgB3-Xho I及 Nde I-EmAgB3-GGGS-Em18-Xho I基因生物合成
        2.3 重组载体酶切鉴定
        2.4 融合蛋白诱导结果
        2.5 融合蛋白GST/镍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
        2.6 EmAgB3 融合蛋白酶切后SDS-PAGE检测
        2.7 EmAgB3 融合蛋白酶切后透析
        2.8 蛋白最终Tricine-SDS-PAGE分析
        2.9 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2.10 蛋白浓度测定
    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EmAgB3和EmAgB3-GGGS-Em18 重组蛋白的AE 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抗原
        1.1.2 血清
        1.1.3 试剂
        1.1.4 仪器耗材
        1.2 方法
        1.2.1 基本方法
        1.2.2 抗原包被用浓度及阳性血清稀释倍数的筛选
        1.2.3 临界值的确定及判定方法
        1.2.4 特异性检测
        1.2.5 符合性检测
    2 结果
        2.1 抗原包被用浓度及阳性血清稀释倍数确定
        2.2 临界值的确定
        2.3 特异性交叉检测
        2.4 符合性检测
    3 讨论
第六章 基于重组蛋白EmAgB3和EmAgB3-GGGS-Em18 的棘球蚴病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抗原
        1.1.2 血清
        1.1.3 试剂
        1.1.4 仪器耗材
        1.2 方法
        1.2.1 所需溶液配制
        1.2.2 材料准备
        1.2.3 胶体金的制备
        1.2.4 胶体金标记二抗(山羊抗人Ig G Fc)及纯化
        1.2.5 金标垫、样品垫处理
        1.2.6 喷金与划膜
        1.2.7 组装与测试
        1.2.8 特异性试验
        1.2.9 敏感性试验
        1.2.10 符合性试验
    2 结果
        2.1 特异性试验
        2.2 敏感性试验
        2.3 符合性试验
    3 讨论
第七章 Em沙鼠模型的建立及其代谢组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鼠及寄生虫虫株
        1.1.2 样品
        1.1.3 试剂
        1.1.4 仪器耗材
        1.2 方法
        1.2.1 Em沙鼠模型的建立
        1.2.2 代谢组学研究用样本采集
        1.2.3 代谢物提取
        1.2.4 上机检测
        1.2.5 数据处理
        1.2.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Em沙鼠模型的建立
        2.2 沙鼠组织UHPLC-QTOF-MS检测
        2.3 质量控制
        2.3.1 过程质控
        2.3.2 数据质控
        2.4 统计分析
        2.4.1 肝脏代谢组学变化
        2.4.2 脾脏代谢组学变化
        2.4.3 血浆代谢组学变化
    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2)健脾补肾法降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双阴性T细胞在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中医理论基础
    3 研究现状
    4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抑制Balb/c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对Balb/c荷瘤小鼠细胞因子调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对Balb/c荷瘤小鼠免疫细胞调控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人群中医证型与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健脾补肾法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1 研究人群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本文工作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查新报告

(3)合并脂肪肝或肥胖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脂肪肝(FL)
        2.1.1 FL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2.1.2 FL加重急性胰腺炎的机制
    2.2 肥胖
        2.2.1 肥胖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2.2.2 肥胖加重AP的机制
    2.3 总结与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1.3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定义
        3.1.4 脂肪肝(Fatty liver FL)的评估
        3.1.5 肥胖
        3.1.6 治疗方案
    3.2 资料收集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
    4.2 FL与 AP间的关系
        4.2.1 一般情况比较
        4.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4.2.3 两组严重程度、系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的比较
    4.3 肥胖与AP间的关系
        4.3.1 一般情况比较
        4.3.2 两组严重程度、系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的比较
    4.4 AP患者发生MSAP+SAP危险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仪器与方法
结果
讨论

(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病例收集
        1.2.2 统计分析方法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病例来源
    1.3 研究结果
        1.3.1 纳入患者基本情况
        1.3.2 患者各检测指标情况
        1.3.3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3.4 各临床指标筛选情况
        1.3.5 各临床检查指标的赋值情况
        1.3.6 各证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结果
    1.4 讨论
        1.4.1 中医证型客观化与规范化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4.2 Logistic回归是较为适合中医证型规范化客观化研究的方法
        1.4.3 各证型间的交互作用
    1.5 对本研究结果的阐释
        1.5.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1.5.2 中医具体证型与临床指标结果的分析
        1.5.3 虚实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结果的分析
    1.6 小结
    1.7 不足与展望
        1.7.1 不足
        1.7.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2.1 传统医学对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认识
        2.1.1 病名认识
        2.1.2 病因病机认识
        2.1.3 处方用药的认识
    2.2 现代学者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的认识
    2.3 临床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
        2.3.1 性别
        2.3.2 年龄
        2.3.3 BMI
        2.3.4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2.3.5 同型半胱氨酸
        2.3.6 血压、血脂
        2.3.7 心肌酶
    2.4 总结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A 病例筛查表
附录B 病例记录表
附录C 临床指标记录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体质特征及中医药干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GGN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GGN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242例GGN患者的总体中医体质情况
        3.3 GGN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GGN患者危险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2 方法及内容
    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222例GGN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
        4.2 影响GGN大小、个数的单因素分析
        4.3 影响GGN大小的多因素分析
    5 小结
第三部分 不同中医药治法对GG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分组及方案
        2.3 治疗药物
        2.4 治疗疗程
        2.5 观察指标
        2.6 评价指标方法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GGN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基线比较
        3.2 不同中医治法对GGN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状况的影响
        3.3 不同中医治法对GGN患者的肺癌生存质量(FACT-L)的影响
        3.4 不同中医治法对GGN患者的肺癌症状(LCSS)的影响
        3.5 GGN患者手术预后情况
        3.6 中医药治疗对GGN患者的安全性评估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中医药干预GGN患者外周血转录组测序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样本采集
        1.3 RNA高通量测序
    2 数据处理及分析
        2.1 测序质量评估
        2.2 参考序列比对
        2.3 差异表达分析
        2.4 差异基因筛选
        2.5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2.6 中医药治疗后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2.7 中医药治疗相关差异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5 讨论
        5.1 GGN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5.2 中医药治疗GGN的研究进展
        5.3 中医药基于病证结合思路在GGN的治疗价值
        5.4 中医药干预GGN患者外周血转录组测序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药调控免疫微环境抗肺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附录三 中医临床证候量表
附录四 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 version4)
附录五 肺癌症状量表(LCSS表)
附录六 KEGG通路富集图
附录七 CTCAE(V4.03 版本)不良事件
附录八 伦理审查批件
附件

(7)鲫鱼抵御杀鲑气单胞菌感染的分子机制及重组腺病毒候选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杀鲑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前言
    1 杀鲑气单胞菌与疖病
    2 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特性
    3 系统发育与分类
        3.1 传统分类方法
        3.2 分子水平分类
        3.2.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3.2.2 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
        3.2.3 DNA芯片与比较基因组技术
        3.2.4 质谱技术
        3.3 宿主差异与杀鲑气单胞菌分型
    4 毒力因子
        4.1 外膜蛋白
        4.1.1 A层蛋白
        4.1.2 脂多糖
        4.2 胞外分子
        4.3 分泌系统
        4.4 铁获取机制
    5 杀鲑气单胞菌基因组特征
    6 诊断
        6.1 培养和表型特征诊断
        6.2 血清学诊断
        6.3 分子生物学诊断
    7 控制和预防措施
        7.1 培育具有抗病品种的鱼
        7.2 疫苗研究
        7.3 免疫增强剂
        7.4 抗菌类药物的使用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杀鲑气单胞菌AS110的全基因组测序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2 菌株
        2.2 方法
        2.2.1 基因组DNA提取和测序
        2.2.2 基因组组装和组分分析
        2.2.3 基因功能分析及效应子预测
    3 结果
        3.1 数据与基因组概况
        3.2 基因组组分分析
        3.2.1 编码基因
        3.2.2 重复序列
        3.2.3 非编码RNA
        3.2.4 基因岛(GIs)
        3.2.5 前噬菌体
        3.2.6 CRISPR
        3.3 基因功能分析
        3.3.1 GO注释
        3.3.2 KEGG数据库注释
        3.3.3 COG数据库注释
        3.3.4 TCDB数据库注释
        3.3.5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数据库注释
        3.4 效应子
        3.4.1 分泌蛋白预测
        3.4.2 分泌系统蛋白及T3SS效应蛋白预测
        3.5 毒力或致病性分析
        3.5.1 病原与宿主互作数据库(PHI)注释
        3.5.2 致病菌毒力因子(VFDB)注释
        3.5.3 耐药基因(CARD)注释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比较转录组和组织病理学分析非典型杀鲑气单胞菌对鲫鱼的感染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2.2.2 杀鲑气单胞菌对鲫鱼的回归感染试验与诊断
        2.2.3 杀鲑气单胞菌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
        2.2.4 鲫鱼的攻毒试验及样本采集
        2.2.5 组织学检查和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
        2.2.6 RNA提取和文库制备
        2.2.7 Illumina测序、组装和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2.2.9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3.2 回归感染和诊断
        3.3 鲫鱼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死亡率
        3.4 杀鲑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
        3.5 感染的严重程度与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
        3.6 RNA-seq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3.7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8 DEGs的 GO和 KEGG富集分析
        3.9 通过RT-qPCR验证RNA-seq数据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鲫鱼感染非典型杀鲑气单胞菌后C型溶菌酶的表达特征及抗菌特性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和细菌
        2.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2.2 方法
        2.2.1 鲫鱼的攻毒试验及样本采集
        2.2.2 RNA提取和逆转录
        2.2.3 荧光定量PCR
        2.2.4 鲫鱼C型溶菌酶基因合成、表达及多抗制备
        2.2.5 免疫印迹检测
        2.2.6 体外抑菌试验
    3 结果
        3.1 重组蛋白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3.2 qRT-PCR检测鲫鱼感染前后不同组织中C型溶菌酶基因的表达
        3.3 免疫印迹检测鲫鱼感染前后不同组织中C型溶菌酶蛋白的表达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杀鲑气单胞菌的重组腺病毒候选疫苗制备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的培养与Vapa基因的合成
        2.2.2 p AdTrack-CMV-Vapa与腺病毒质粒p Ad-easy-1 的同源重组
        2.2.3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包装、收毒及扩增
        2.2.4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2.5 虹鳟鱼的免疫接种和取样
        2.2.6 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测定
        2.2.7 攻毒与免疫保护率的测定
        2.2.8 RNA分离和c DNA的合成
        2.2.9 荧光定量PCR(qRT-PCR)
    3 结果
        3.1 重组穿梭载体和腺病毒骨架载体的验证
        3.2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转染,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A层蛋白表达的检测
        3.3 重组腺病毒诱导的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3.4 攻毒和免疫保护率
        3.5 IgM和 IgT的 qRT-PCR检测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泰山松花粉多糖抗急性致瘤性ALV-J及相关肿瘤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禽白血病研究
    1.2 ALV病原学特性
        1.2.1 ALV抗原分型
        1.2.2 ALV基因组结构及组成
        1.2.3 ALV蛋白组成
        1.2.4 ALV的产生和复制
        1.2.5 ALV的流行病学特点
    1.3 ALV的防制措施
        1.3.1 疫苗接种
        1.3.2 抗病育种
        1.3.3 药物应用
        1.3.4 净化措施
    1.4 多糖研究概况
    1.5 多糖生物活性
        1.5.1 多糖免疫调节活性
        1.5.2 多糖抗病毒活性
        1.5.3 多糖抗肿瘤活性
        1.5.4 多糖其他生物学活性
    1.6 松花粉多糖研究概况及生物活性
    1.7 高通量测序概述
        1.7.1 高通量测序在动物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
        1.7.2 高通量测序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配制试剂
    2.2 常规试验操作
        2.2.1 ELISA检测p27 抗原
        2.2.2 细胞RNA提取
        2.2.3 细胞上清或血浆中病毒RNA提取
        2.2.4 组织RNA提取
        2.2.5 cDNA合成
        2.2.6 qRT-PCR扩增
        2.2.7 细胞间接免疫荧光
        2.2.8 细胞内IL-2、IL-4和IFN-γ检测
        2.2.9 B淋巴细胞分泌IgG检测
    2.3 TPPPS体外抗病毒活性检测
        2.3.1 不同浓度TPPPS对病毒在DF-1细胞上复制的抑制作用
        2.3.2 不同作用时期TPPPS对病毒在DF-1细胞上复制的抑制作用
        2.3.3 TPPPS对 Fu-J(SDAU1005)释放的影响
        2.3.4 TPPPS抑制Fu-J(SDAU1005)感染DF-1细胞的生长
    2.4 TPPPS对脾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活性
        2.4.1 脾脏淋巴细胞分离纯化
        2.4.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亚群
        2.4.3 MT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
        2.4.4 细胞因子和IgG含量以及细胞内NO分泌检测
        2.4.5 细胞内信号分子检测
        2.4.6 细胞转染和萤光报告基因检测
    2.5 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2.5.1 不同浓度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筛选
        2.5.2 qRT-PCR检测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病毒含量
        2.5.3 组织器官HE染色
    2.6 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转录组学分析
        2.6.1 样品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2.6.2 mRNA测序及数据分析
        2.6.3 miRNA测序及数据分析
        2.6.4 差异表达miRNA与 mRNA的整合分析
        2.6.5 qRT-PCR验证DEGs在肿瘤组织的表达
        2.6.6 qRT-PCR验证DEGs在细胞中的表达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TPPPS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3.1.1 不同浓度TPPPS对 Fu-J(SDAU1005)在DF-1细胞上复制的影响
        3.1.2 TPPPS在不同作用时期对Fu-J(SDAU1005)在DF-1细胞上复制的影响
        3.1.3 TPPPS对病毒释放的影响
        3.1.4 TPPPS抑制病毒感染DF-1 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3.2 TPPPS对脾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活性
        3.2.1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2.2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3.2.3 TPPPS对脾脏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2.4 TPPPS对脾脏B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3.2.5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内NO分泌的影响
        3.2.6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3.2.7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内PKA和 PKC活性的影响
        3.2.8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内Ca~(2+)的影响
        3.2.9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内Calcineurin的影响
        3.2.10 TPPPS对脾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NFAT)的影响
    3.3 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3.3.1 不同浓度多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3.3.2 TPPPS降低肿瘤组织和血浆中Fu-J(SDAU1005)含量
        3.3.3 TPPPS减少病毒对组织器官的损伤
    3.4 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转录组学分析
        3.4.1 测序数据与参考序列比对结果
        3.4.2 皮尔逊相关系数统计结果
        3.4.3 DEGs的鉴定和分析
        3.4.4 DEGs的GO和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4.5 免疫以及肿瘤相关的DEGs鉴定
        3.4.6 可变剪切事件分析
        3.4.7 差异表达mRNA qRT-PCR验证
        3.4.8 miRNA测序分析及测序数据质量
        3.4.9 miRNA差异表达鉴定和分析
        3.4.10 miRNA靶基因的GO和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4.11 差异表达miRNA的 qRT-PCR验证
        3.4.12 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
        3.4.13 qRT-PCR验证DEG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3.4.14 qRT-PCR验证DEGs在细胞中的表达
4 讨论
    4.1 TPPPS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4.2 TPPPS对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4.3 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4.4 TPPPS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转录组学分析
5 结论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9)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细菌性内脏类结节病的研究进展
        1.1 鱼类内脏类结节病的病原
        1.2 病理学特征
        1.3 肉芽肿的致病机理
        1.4 防治方法
    2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2.1 分类地位
        2.2 生物学特性
        2.3 致病性
        2.4 诊断及检测方法
        2.5 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3.2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分析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药敏性分析
        3.4 舒伯特气单胞菌菌株的亲缘关系分析
        3.5 舒伯特气单胞菌LF1708的全基因组分析
        3.6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3.7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分析
        3.8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致病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胞外酶活性
        3.2 抗血清杀菌能力测定
        3.3 宿主特异性检测
        3.4 致病力检测
        3.5 绿色荧光标记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构建
        3.6 舒伯特单胞菌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3.7 舒伯特气单胞菌在宿主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鱼临床症状
        3.2 感染杂交鳢体内病原菌与吞噬细胞分布情况
        3.3 典型病理特征
        3.4 病理变化过程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杂交鳢体内吞噬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2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斑马鱼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斑马鱼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4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小鼠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杂交鳢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验证
        3.2 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杂交鳢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对宿主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游离DNA清除剂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脓毒症
        2.1.1 脓毒症的流行病学
        2.1.2 脓毒症的病因
        2.1.3 脓毒症发病过程
    2.2 TLR受体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2.2.1 TLRs的介绍
        2.2.2 TLR4 受体在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
        2.2.3 TLR9 受体在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
    2.3 CFDNA在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
        2.3.1 cfDNA的来源
        2.3.2 cfDNA可作为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
        2.3.3 cfDNA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2.3.4 游离核酸清除策略的研究进展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3章 游离DNA清除策略在脓毒症的作用研究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与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材料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溶液配制
        3.2.4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PAMAM-G3 体外抗炎效果研究
        3.3.2 PAMAM-G3对CpG ODN诱导的SIRS模型治疗作用研究
        3.3.3 PAMAM-G3 对盲肠结扎穿孔模型治疗作用研究
        3.3.4 PAMAM-G3 对盲肠结扎穿孔模型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核酸结合纳米材料MSN-PEI对脓毒症的作用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4.1.1 研究目的
        4.1.2 主要研究内容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材料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溶液配制
        4.2.4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MSN-PEI的制备合成与表征
        4.3.2 MSN-PEI体外抗炎效果研究
        4.3.3 MSN-PEI对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
        4.3.4 MSN-PEI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体内的分布研究
        4.3.5 MSN-PEI安全性研究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222例脾脏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南儿童棘球蚴病调查分析及AE免疫学诊断、代谢组学研究[D]. 蔡其刚.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2]健脾补肾法降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机理研究[D]. 邹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3]合并脂肪肝或肥胖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临床特征分析[D]. 卢莎莎. 吉林大学, 2020(08)
  • [4]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J]. 叶卫东,王福建.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04)
  • [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D]. 李娇娇.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体质特征及中医药干预影响[D]. 肖晓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鲫鱼抵御杀鲑气单胞菌感染的分子机制及重组腺病毒候选疫苗的研究[D]. 令小东.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8]泰山松花粉多糖抗急性致瘤性ALV-J及相关肿瘤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秋菊.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D]. 刘春.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游离DNA清除剂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佳娜提·达吾列提.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222例脾损伤原因及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