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水耐寒胶乳手套(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第十一橡胶厂[1](1970)在《防水耐寒胶乳手套》文中指出 防水耐寒胶乳手套由尼龙手套浸漬天然胶乳而制得。在—20℃~—45℃下使用,具有防水、耐寒及一定的耐油、耐磨、耐撕等性能,是海軍战士的重要装备之一。我厂广大革命职工遵照伟大領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高举“九大”团結胜利的旗帜,狠抓革命,猛促生产,急国防所急,承担这項試制任务后,立即组織了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結合”小组。在×××部队的支持和协助下,克服了种种困
李俊杰[2](2018)在《聚异戊二烯橡胶制备异戊胶乳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的目标是实现聚异戊二烯橡胶制备异戊胶乳的工业化。首先从工业化的角度对现有的双釜间歇法的工艺稳定性、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稳定性进行评判;然后对双釜间歇法进行半连续化改进,对半连续过程中去溶剂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确定最优生产条件;以半连续工艺为基础设计、搭建中试产线并运行,对工艺进行调整并获得高质量的异戊胶乳产品。以稀土系异戊橡胶为原料,采用双釜间歇法经乳化-去溶剂-浓缩制备异戊胶乳,从工业化的角度分别对各步骤的工艺条件进行进行稳定性和重复性考察,对最终的异戊胶乳产品进行机械稳定性、固含量测试、残余溶剂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现有的双釜间歇工艺可以制得异戊胶乳产品,其中乳化和浓缩环节工艺成熟且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但去溶剂环节工艺参数不可控,去溶剂环节耗时12h、凝胶损失达20%且有大量泡沫,整个环节的温度和真空度需要根据反应情况不断调节,无法实现自动化,而且去溶剂环节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随批次变动较大,无法进行质量控制。同时最终产品在机械稳定性、保质期等方面的性能较差。双釜间歇去溶剂工艺无法用于工业化生产。针对双釜间歇去溶剂环节不可控问题进行改进,采用连续常压蒸馏釜和间歇减压蒸馏釜串联的方式实现去溶剂环节的半连续化,其余各步骤保持不变。对半连续法去溶剂环节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常压蒸馏温度72℃,物料停留时间6-8h时,凝胶损失可降低至5.5%,基本无泡沫;减压蒸馏温度70℃,最大真空度0.04MPa,几乎无泡沫和凝胶损失,去溶剂过后的稀乳液几乎无溶剂残留。通过对浓缩胶乳进行适当的调配和熟化,产品机械稳定性、固含量、成膜性的各项性能参数达到甚至超过Kraton IR401 Latex产品。针对半连续过程的工艺参数和流程进行物料衡算、中试流程设计和中试设备运行。结果表明,三釜半连续法可以实现异戊胶乳的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稳定且产品的综合评价较好。
席莺,李旭祥[3](2001)在《国内外胶乳行业发展现状》文中指出介绍了国内外胶乳行业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由于胶乳制品存在蛋白质和添加剂造成过敏以及致癌物亚硝胺的析出的解决办法 ,同时介绍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张旭辉[4](2019)在《基于多官能交联和牺牲键策略的橡胶增强》文中研究说明未经改性的橡胶力学性能低,通常需要经过增强才具有实用性。目前橡胶的增强主要通过纳米填料复合来实现。但是,纳米填充体系的性能强烈依赖于填料分散、橡胶-填料界面相互作用。而且,橡胶的填料添加量较大,导致橡胶材料的比强度下降。基于这一背景,作者提出了多种基于多官能交联和牺牲键策略的增强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氧杂-迈克尔反应,通过使用高官能度的交联剂制备了高模量的非填充橡胶。首先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成功制备了羟基化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酯可以通过氧杂-迈克尔反应高效交联羟基化SSBR。随着交联剂官能度的增加,硫化胶的强度和模量显著提高。随着交联剂含量和OH含量的增加,硫化胶的性能也不断提升。相应地,建立了这一体系交联结构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为氧杂-迈克尔反应交联橡胶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2)受贻贝足丝结构的启迪,在富含氧的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结构中构筑了额外的Fe3+-O配位键作为物理交联点。该配位键的存在可以显著增加弹性体的强度、模量和韧性;其主要增强增韧机理为配位键充当牺牲键,在受力时优先断裂,耗散能量并防止应力集中。此外,该配位键可以持续提高硫化胶的Tg,赋予弹性体优异的功能性,如三重形状记忆特性和宽温域阻尼特性。该工作基于商品化二烯烃橡胶,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弹性体。(3)通过在共价交联的SSBR中引入FeIII-OH配位键,制备了一种高强度的弹性体。基于羟基的配位键可以高效地增强SSBR。当引入4.2 wt%的Fe3+时,弹性体的强度和模量可达20.9 MPa和12.7 MPa,为纯SSBR的7和9倍,可媲美高填料填充工程橡胶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显著提升主要归因于FeIII-OH配位键所扮演的牺牲键角色。在橡胶拉伸过程中,FeIII-OH键的断裂可有效耗散机械能量,防止应力集中,从而获得增强增韧的效果。由于羟基聚合物可通过商业化橡胶方便制备,因此本工作有望促进牺牲键增强策略的实际应用。(4)通过在硫磺交联的橡胶中构筑多硫-金属配位键,制备了高强度的弹性体。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金属离子Cu2+和Fe3+对于橡胶的增强具有协同作用。相比于单一金属离子,两种金属离子并用时硫化胶的强度提升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多硫-Cu2+、多硫-Fe3+配位键的键能不同,在拉伸过程中会先后断裂,不断地耗散能量,防止应力集中。此外,随着硫磺含量和金属离子浓度的提升,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可进一步提升。这一研究以硫磺硫化橡胶中的多硫键为配位键的配体,首次制备了不依赖于任何化学改性的高强度双交联橡胶。(5)提出一种基于仿生多相结构的高效增强增韧非极性橡胶的新方法,即在非极性橡胶中构筑富含配位键的可牺牲微区。该微区一方面可以作为物理交联区域,显著提高硫化胶的模量;另一方面,该微区中的配位键为弱键,在受到外力时可不断断裂-重构。因为这些机理,该仿生弹性体可兼顾高模量、高延伸率和高断裂韧性。含有仿生多相结构的弹性体的杨氏模量、强度和断裂韧性比纯SBR提升了2.8,7.0和11.4倍。这一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原材料,不依赖于特殊的加工过程。同时,这一方法具有通用性,可应用于各种非极性橡胶。
王倩[5](2011)在《天然胶乳与丁苯胶乳、氯丁胶乳并用的胶体及胶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胶乳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应用范围极广。但天然胶乳制品的耐老化、耐热性和耐溶剂等性能还有待提高。合成胶乳则具有很好的专用性能。天然胶乳与合成胶乳并用,可以克服单一胶乳制品的某些不足,提高胶乳制品的全面性能,扩大胶乳工业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以求弥补天然胶来源不足。不同胶乳并用时,其各自的胶粒保护层物质的组成、含量和橡胶粒子表面饱和度等对并用胶乳的胶体性能有较大影响,且不同胶乳的硫化特性也不同。因此胶乳的并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浓缩天然胶乳(NRL)、丁苯胶乳(SBRL)、氯丁胶乳(CRL)为原料,研究NRL/SBRL并用及NRL/CRL并用的胶体性能及胶膜性能。考察NRL/SBRL并用比、并用胶乳贮存时间、胶乳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研究NRL/CRL并用比、并用胶乳贮存时间对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考察天然胶乳与合成胶乳并用比对并用胶乳表面张力的影响。探讨NRL/SBRL并用比、月桂酸钠用量、氧化锌用量、硫化温度等对NRL/SBRL并用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NRL/CRL并用比、氧化锌用量、增容剂等对NRL/CRL并用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并用胶乳硫化胶膜耐热性能,耐油性。实验的结果表明:NRL/SBRL、NRL/CRL并用胶乳中,随着天然胶乳并用比例增加,并用胶乳的粘度值先大幅度上升,随后降低,在并用比为70/30时,粘度的变化最大,即增加达到粘度-并用比曲线的峰值,天然胶乳比例进一步增加,并用胶乳粘度下降,天然胶乳并用比例小于30/70时,NRL/SBRL、NRL/CRL并用胶乳粘度变化曲线相似,天然胶乳并用比大于30/70时,NRL/SBRL并用胶乳粘度增加幅度高于NRL/CRL并用胶乳,且延长并用胶乳贮存时间可以减轻胶乳的增稠,降低粘度值。在NRL/SBRL并用胶乳中加入阴离子型稳定剂,可以减轻并用胶乳初始的增稠,在所选择的不同稳定剂类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降低并用胶乳增稠效果最好,1%(干基比)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天然胶乳中与丁苯胶乳并用,能完全有效的降低并用胶乳粘度的增加。NRL/SBRL、NRL/CRL并用胶乳中,天然胶乳比例增加,并用胶乳的表面张张力升高,NRL/SBRL并用胶乳表面张力增加幅度大于NRL/CRL并用胶乳。并用胶乳中天然胶乳比例增加,NRL/SBRL、NRL/CRL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升高,NRL/SBRL并用比例为90/10时,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最高,而NRL/CRL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则一直升高。以NRL/SBRL并用比例90/10为研究对象,月桂酸钠用量为0.5%(于基比)、氧化锌用量为3%(干基比)、硫化温度为100℃时NRL/SBRL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好;NRL/CRL并用比例70/30为研究对象,氧化锌用量为3%、增容剂为环氧胶乳25时,NRL/CRL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好。天然胶乳中加入丁苯胶乳、氯丁胶乳,可以提高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耐老化性能、耐热性、耐油性。热重分析表明NRL/SBRL、NRL/CRL并用比分别为90/10、70/30时,胶乳相容性较好。
王坤涛[6](2020)在《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性聚氨酯(WPU)是一种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具有绿色环保、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涂料、皮革等领域。水性聚氨酯已逐步取代溶剂型聚氨酯,成为聚氨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水性聚氨酯的耐磨性、耐水性等性能方面远不及溶剂型聚氨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因此,对水性聚氨酯改性增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性聚氨酯主要由硬段的异氰酸酯和扩链剂,软段的大分子多元醇嵌段共聚而成,由于软硬段热力学不相容性形成微相分离的结构。为改善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一方面,从水性聚氨酯本身结构出发,通过调节水性聚氨酯软硬段配比,选用性能优异的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大分子多元醇,调节微相分离程度得到我们想要性能的水性聚氨酯;另一方面,通过添加纳米填料对水性型聚氨酯改性处理,常规纳米填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对水性聚氨酯有明显的补强效果,但它们与水性聚氨酯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容易发生团聚,减弱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最近,高结晶度、高弹性模量、可生物降解、易于改性的甲壳素纳米晶受到广泛关注,因其表面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与水性聚氨酯相容性好,对水性聚氨酯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文通过调节水性聚氨酯软硬段结构以及向水性聚氨酯体系添加甲壳素纳米粒子来制备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乳液。本实验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分子多元醇制备了水性聚氨酯,通过耐水性测试,筛选出耐水性最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作为软段,然后考察了不同配比的IPDI和MDI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拉伸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称性较好的MDI有效的促善了微相分离程度,促进了硬段的有序排列,再将磺酸型多元醇替代部分DMBA引入水性聚氨酯体系,有效的改善了水性聚氨酯分散稳定性,提高了水性聚氨酯断裂伸长率;最后将脱乙酰和TEMPO氧化处理后的甲壳素引入水性聚氨酯体系发现其在增强水性聚氨酯拉伸强度的同时也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断裂伸长率,对水性聚氨酯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
陆彬彬[7](2012)在《天然乳胶的有机硅改性及其成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天然乳胶作为天然的可再生资源,由于具备优良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等,使其在医疗制品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如医用胶管、医用手套等等。但是由于天然乳胶是非极性高分子,且含有不饱和C=C双键,所以它的耐溶剂性能较差,耐热、耐氧化,抗紫外线性能也比较差。另外天然乳胶含有一部分可溶性蛋白质,增加了制品的吸湿性而导致制品容易发霉,这些缺点都极大的限制了天然乳胶在许多场合的应用。由于有机硅具有疏水性、表面张力低、防潮性、透气性等优点,因而采用有机硅对天然乳胶进行改性。利用有机硅与天然乳胶在分子结构和极性上的差异,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改性方法:一、采用复合阳离子型乳液聚合合成了阳离子有机硅乳液,将其和天然乳胶共混,由于阳离子有机硅乳液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天然乳胶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杂凝聚体系;二、利用偶联剂,将含有乙烯基双键的活性有机硅氧烷接枝到天然乳胶的分子链上对其进行改性;三、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将含有氨基的有机硅氧烷引入水性聚氨酯的链段中,制备出有机硅与聚氨酯的接枝物,然后将接枝物与天然乳胶进行共混改性。从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耐水性能、表面形貌等方面对比了这三种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天然乳胶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天然乳胶经改性后薄膜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耐水性能、表面形貌等都有所提高,其中有机硅共混改性对薄膜的耐水性能改善较明显;有机硅接枝改性对薄膜的耐溶剂性能、表面形貌改善较明显;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对薄膜的力学性能改善较明显。通过这些改性方法,使天然乳胶在工业制品、日用品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胡朝伟[8](2011)在《低蛋白天然橡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具有优异的的综合性能,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橡胶中含量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存在容易使橡胶发霉、橡胶的吸湿性、生热性、导电性等劣化,尤其是出现是橡胶制品蛋白质的过敏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使天然橡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扩大天然橡胶的应用领域,对天然橡胶进行低蛋白处理就显的更为有意义。本文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新鲜胶乳脱蛋白的生物化学方法,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考察酶用量、消化时间与消化温度对脱蛋白效果的影响,检测生胶理化性能及其硫化胶力学性能,研究了低蛋白天然橡胶(LPNR)和天然橡胶(NR)在氮气中的热降解性能,采用英国Prescott公司生产的Rheo-line型橡胶加工分析仪对胶料的加工性能进行了分析。以酶用量、温度、稳定剂用量作为试验因子,设计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天然胶乳进行脱蛋白处理,结果表明:消化温度和蛋白酶用量对于脱蛋白效果来说是极显著因子,稳定剂用量不是显著因子。并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氮含量与消化温度、酶用量的数学模型:y=1.0121-0.0165x+-6×10-832+-0.00922x1x3。力学性能检测表明:用碱性蛋白酶处理所得的天然橡胶,除氮含量显著降低之外,其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不但没有因为氮含量的降低而降低,反而略微提高,并通过相关分析指出氮含量与拉伸强度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线性关系。老化性能也没有因为氮含量的降低受到影响。热分析表明:低蛋白天然橡胶和天然橡胶在氮气中的降解反应都是一步反应,两者在氮气中的降解反应相差不大,只是低蛋白天然橡胶的降解起始温度要比天然橡胶的降解起始温度要高些,表明蛋白质在橡胶热降解开始时起到“保护”橡胶的作用。加工性能分析表明,LPNR和NR频率扫描、应变扫描和温度扫描中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相应的变化曲线变化规律相同,两者相差不大,说明经过脱蛋白处理后,并没有影响到橡胶的加工性能。
张伟[9](2012)在《天然橡胶低蛋白化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橡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天然橡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会使天然橡胶制品的吸湿性、生热性和导电性能等劣化,尤其会导致过敏性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天然橡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但蛋白质同时对天然橡胶具有促进硫化、提升耐老化性能的作用,过低的蛋白质含量会导致天然橡胶力学、耐老化等性能过差,达不到使用要求。为了平衡这些问题,扩大天然橡胶的应用领域,制备低蛋白、高性能天然橡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论文采用尿素和胰蛋白酶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浓缩天然胶乳进行处理,经离心、水洗过程,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检测生胶的氮含量和分子结构,测定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网络结构、耐老化性能,考察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脱蛋白效果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天然橡胶硫化胶,检测硫化胶的网络结构、力学、耐老化及压缩永久变形等性能,研究蛋白质含量与填料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尿素和胰蛋白酶处理天然橡胶都能显著降低天然橡胶中的蛋白质含量,胰蛋白酶的脱蛋白作用优于尿素,在适宜条件下,胰蛋白酶处理试样的氮含量从原始NR的0.435%降低至0.063%;在脱蛋白处理工艺中,进行两次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即可达到较好的脱蛋白效果;脱蛋白工艺只去除天然橡胶中的蛋白质而不影响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脱蛋白处理会显著降低天然橡胶的力学和耐老化性能;同等蛋白质含量条件下,尿素处理试样与胰蛋白酶处理试样相比,力学性能更高,耐老化性能更好。与原始NR相比,尿素处理的NR试样与胰蛋白酶处理的NR试样的拉伸强度分别降低了11.9%和17.1%,经过90℃×24h老化后,拉伸强度保持率分别降低至74.0%和73.2%。随着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天然橡胶的交联密度逐渐下降,力学和耐老化性能逐渐降低,压缩永久变形逐渐增大,当NR中蛋白质含量降为0.394%时,天然橡胶的拉伸强度下降了30.4%;炭黑与白炭黑协同对天然橡胶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单一填料,在适宜的比例条件下,混合填料补强的天然橡胶试样的拉伸强度比炭黑高10.5%,比白炭黑高12.8%。
李新红[10](2012)在《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的性能和硫化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天然胶乳主要是指从巴西三叶橡胶树流出的乳白色液体。为了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一般要将天然胶乳凝固,制成生胶。天然胶乳的凝固方法有酸凝固法、自然凝固法、无机盐凝固法、微波凝固法和微生物凝固法等。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酸凝固法生产天然橡胶。通过酸凝固法生产天然橡胶,不但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所得到的生胶基本上达不到生产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的要求。微生物凝固不需要加氨保存和加酸凝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尤其是通过微生物凝固所得到的生胶特别适宜生产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因此,微生物凝固法在制胶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从胶乳中分离、筛选出来的、凝固效果最佳的菌种凝固新鲜胶乳,制备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 Coagulated by Microorganisms, NR-m)。考察了NR-m的六项指标(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氮含量、挥发物含量、灰分含量和杂质含量)、硫化胶的硫化特性、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以及硫化动力学。同时,运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NR-m的加工性能,用热重分析探讨了NR-m的热降解及热氧降解性能。NR-m的测试表征均与酸凝固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 Coagulated by Acid, NR-a)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实验制备的生胶的六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与NR-a相比,NR-m的塑性初值(P0)和灰分含量高,而挥发物含量、杂质含量、塑性保持率(PRI)、氮含量均低;NR-m的数均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混炼胶的最大扭矩(MH)大,焦烧时间(t10)和正硫化时间(t90)较短,硫化指数(Vc)更大。NR-m硫化胶的硬度大,力学性能优于NR-a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比NR-a硫化胶高了25.5%和34.8%,老化后,NR-m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下降了7.6%和12.6%。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发现,NR-m的磁化衰减随着时间的衰减速率比NR-a快,NR-m的交联密度大。热重分析表明,NR的热降解为一级反应,发生在340~440℃, NR-a和NR-m的终止降解率(Cf)分别为97.11%和95.89%,NR-m的初始降解温度(To)、最大降解速率温度(TP)和终止降解温度(Tf)均高于NR-a,说明NR-m热稳定性比NR-a好。NR热氧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250℃~450℃,此阶段为主降解阶段,终止时NR-m和NR-a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9.98%和80.28%,第二阶段,发生在450℃~550℃,终止时NR-m和NR-a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9.63%和99.68%,NR-m相应阶段的T0、TP和Tf均低于NR-a,说明NR-m的抗热氧老化性能不及NR-a。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生胶进行加工性能分析发现,应变扫描时,NR-m和NR-a的弹性模量(G’)随应变增大而下降且NR-m的G’比NR-a大;弹性扭矩(S’)随应变增大先升高后下降且NR-m的S’比NR-a高;损耗角正切(tanδ)随应变的增加而升高且NR-a的tanδ大于NR-m。温度扫描时,NR-m和NR-a的弹性模量G’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NR-m的G’比NR-a大;tanδ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NR-a的tanδ大于NR-m。由此表明NR-m的加工性能比NR-a稍差,内耗比NR-a低。在硫化时间tML~tMH内可以分成三个阶段,tML~ts为诱导期,ts~t90为热硫化期,t90~tMH为平坦硫化期。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胶样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明显缩短;NR-a的诱导期和热硫化期对温度的依赖性均高于NR-m,而NR-m对温度的灵敏度高于NR-a。胶样的硫化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同一阶段里,NR-m的硫化反应速率均高于NR-a;硫化后期,NR-m和NR-a的反应级数分别处在0.70-0.72和0.73-0.89之间,造成反应级数的变化与硫化后期交联键的断裂和重排有关。NR-m相应阶段的硫化反应活化能均高于NR-a,第三阶段的活化能最高,这是由于硫化反应后期硫化反应已经基本完成,发生交联反应越来越困难,硫化速率对温度的依赖性大。
二、防水耐寒胶乳手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水耐寒胶乳手套(论文提纲范文)
(2)聚异戊二烯橡胶制备异戊胶乳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乳胶制品 |
1.1.1 乳胶制品的种类 |
1.1.2 乳胶制品的制备工艺 |
1.1.3 乳胶制品的性能优势 |
1.2 胶乳概况 |
1.2.1 天然胶乳 |
1.2.2 合成胶乳 |
1.2.3 人造胶乳 |
1.3 聚异戊二烯胶乳 |
1.3.1 聚异戊二烯橡胶 |
1.3.2 聚异戊二烯胶乳制备 |
1.3.3 聚异戊二烯胶乳的性能 |
1.4 选题意义、工作内容与难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工作内容 |
1.4.3 工作重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设备 |
2.2 间歇法制备异戊胶乳的实验方法 |
2.2.1 胶液制备 |
2.2.2 胶液的乳化 |
2.2.3 粗乳液的去溶剂 |
2.2.4 稀胶乳自浓缩 |
2.2.5 稀胶乳的离心浓缩 |
2.2.6 浓缩胶乳熟化 |
2.3 半连续法制备异戊胶乳的实验方法 |
2.3.1 胶液制备 |
2.3.2 胶液的乳化 |
2.3.3 粗乳液的去溶剂 |
2.3.4 稀胶乳的离心浓缩 |
2.4 分析与测试 |
2.4.1 稀胶乳、浓缩胶乳固含量测试 |
2.4.2 浓缩胶乳黏度测试 |
2.4.3 浓缩胶乳pH测试 |
2.4.4 浓缩胶乳机械稳定性测试 |
2.4.5 浓缩胶乳粒径测试 |
2.4.6 浓缩胶乳气味和外观 |
2.4.7 浓缩胶乳残余溶剂测定 |
2.4.8 浓缩胶乳成膜性测试 |
2.4.9 粗乳液蒸馏过程凝胶比测定 |
2.4.10 流动反应釜内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 |
3 双釜间歇法制备异戊胶乳工艺评判 |
3.1 双釜间歇法制备异戊胶乳流程简介 |
3.1.1 乳化操作单元 |
3.1.2 去溶剂操作单元 |
3.1.3 浓缩操作单元 |
3.2 乳化操作单元的工艺评判 |
3.2.1 胶液浓度 |
3.2.2 水油比 |
3.2.3 乳化剂配方 |
3.2.4 剪切工艺 |
3.3 去溶剂操作单元的工艺评判 |
3.4 离心操作单元的工艺评判 |
3.5 双釜间歇法工艺小结 |
4 去溶剂操作单元的工艺改进 |
4.1 半连续法的设计思路 |
4.2 半连续法去溶剂操作单元的工艺考察 |
4.2.1 戊烷体系 |
4.2.2 己烷体系 |
4.2.3 去溶剂操作单元工艺小结 |
4.3 其他操作单元工艺优化 |
4.3.1 乳化操作单元工艺优化 |
4.3.2 离心操作单元工艺优化 |
4.3.3 调配工艺优化 |
4.4 三釜半连续法去溶剂工艺研究 |
4.5 半连续法工艺小结 |
5 中试制备异戊胶乳工艺考察 |
5.1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简介 |
5.2 物料衡算 |
5.2.1 全系统物料衡算 |
5.2.2 去溶剂操作单元物料衡算 |
5.3 设备流程图设计 |
5.4 设备选型 |
5.5 中试运行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国内外胶乳行业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胶乳 |
2 合成胶乳 |
2.1 丁苯胶乳和羧基丁苯胶乳 |
2.2 丁腈胶乳和羧基丁腈胶乳 |
2.3 氯丁胶乳 |
(4)基于多官能交联和牺牲键策略的橡胶增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橡胶的硫磺交联 |
1.2.1 硫磺硫化体系的常用组分 |
1.2.2 硫磺硫化体系的交联机理 |
1.2.3 硫磺硫化体系的交联结构 |
1.3 氧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及其应用 |
1.3.1 氧杂-迈克尔反应的机理 |
1.3.2 氧杂-迈克尔反应的催化 |
1.3.3 氧杂-迈克尔反应的应用 |
1.4 牺牲键及其在弹性体增强增韧中的应用 |
1.4.1 牺牲键的概念和增强机理 |
1.4.2 牺牲键在弹性体增强增韧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氧杂-迈克尔反应的多官能交联橡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羟基化SSBR(OSx)的制备 |
2.2.3 硫化样品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点击化学的SSBR的官能化 |
2.3.2 OSx和丙烯酸酯之间基于氧杂-迈克尔反应的交联 |
2.3.3 通过调节网络结构来调控机械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e~(3+)_-环氧牺牲键的橡胶增强和功能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模型化合物制备 |
3.2.3 弹性样品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3+)_-O配位键的证明 |
3.3.2 Fe~(3+)_-O配位键高效增强增韧弹性体 |
3.3.3 Fe~(3+)_-O配位键的可牺牲性和可恢复性探究 |
3.3.4 基于Fe~(3+)_-O配位键的多层结构阻尼弹性体 |
3.3.5 基于Fe~(3+)_-O配位键的优异三重形状弹性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e~(Ⅲ)-OH牺牲键的高强高韧橡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羟基化SSBR(OSx)的制备 |
4.2.2 硫化胶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Fe~(Ⅲ)-OH配位键交联网络的表征 |
4.3.2 Fe~(Ⅲ)-OH配位键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增强研究 |
4.3.3 Fe~(Ⅲ)-OH配位键可牺牲性和可恢复性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可牺牲多硫-金属络合键的高强高韧橡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模型化合物制备 |
5.2.3 硫化胶和含金属离子硫化胶的制备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多硫-金属配位键的交联网络的表征 |
5.3.2 两种多硫-金属配位键的协同增强效应研究 |
5.3.3 金属离子含量和多硫键含量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 |
5.3.4 多硫-金属配位键的可牺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仿生多相结构的高强高韧橡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硫化胶制备 |
6.2.3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富含配位键可牺牲微区结构的表征 |
6.3.2 富含配位键可牺牲微区结构对橡胶的增强增韧 |
6.3.3 富含配位键微区的增强机理探究 |
6.3.4 富含配位键可牺牲微区增强橡胶的通用性探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天然胶乳与丁苯胶乳、氯丁胶乳并用的胶体及胶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胶乳并用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合成胶乳·树脂乳液并用的研究概况 |
1.2.1 合成胶乳·树脂乳液并用制备胶黏剂 |
1.2.2 合成胶乳·树脂乳液并用制备耐油制品 |
1.3 国内外天然胶乳与合成胶乳·树脂乳液并用的研究概况 |
1.3.1 天然胶乳与橡胶类胶乳并用 |
1.3.2 天然胶乳与树脂类胶乳并用 |
1.4 胶乳并用的研究方法 |
1.4.1 并用方法及其特点 |
1.4.2 并用机理 |
1.4.3 表征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原材料及药品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并用胶乳的制备 |
2.3.1.1 NRL/SBRL并用胶乳的制备 |
2.3.1.2 NRL/CRL并用胶乳的制备 |
2.3.2 并用胶乳的配合 |
2.3.2.1 NRL/SBRL并用配合胶乳的制备 |
2.3.2.2 NRL/CRL并用配合胶乳的制备 |
2.3.3 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制备 |
2.3.3.1 NRL/SBRL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制备 |
2.3.3.2 NRL/CRL并用胶乳硫化胶膜的制备 |
2.3.4 并用胶乳配合剂溶液及分散体的制备 |
2.4 测试方法 |
2.4.1 并用胶乳的胶体性能测试 |
2.4.2 硫化特性试验 |
2.4.3 并用胶乳硫化胶膜力学性能测试 |
2.4.4 NRL/SBRL硫化胶膜的耐老化性能测试 |
2.4.5 NRL/SBRL硫化胶膜溶胀度的测定 |
2.4.6 NRL/CRL硫化胶膜耐溶胀性的测定 |
2.4.7 热重分析(TG-DTG)法分析 |
2.4.8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天然胶乳与丁苯胶乳、氯丁胶乳并用的胶体性能研究 |
3.1.1 NRL/SBRL、NRL/CRL并用比对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比较 |
3.1.2 贮存时间对NRL/SBRL、NRL/CRL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 |
3.1.3 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NRL/SBRL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 |
3.1.3.1 稳定剂类型对NRL/SBRL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 |
3.1.3.2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对NRL/SBRL并用胶乳粘度的影响 |
3.1.4 NRL/SBRL、NRL/CRL并用比对并用胶乳表面张力的影响比较 |
3.2 天然胶乳与丁苯胶乳并用胶乳胶膜及其硫化胶膜性能研究 |
3.2.1 NRL/SBRL并用胶乳胶膜硫化特性试验 |
3.2.2 NRL/SBRL并用比对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月桂酸钠用量对NRL/SBRL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4 氧化锌用量对NRL/SBRL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5 硫化温度对NRL/SBRL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 |
3.2.6 NRL/SBRL硫化胶膜的热重分析(TG-DTG) |
3.2.7 NRL/SBRL硫化胶膜的DSC分析 |
3.3 天然胶乳与氯丁胶乳并用胶乳硫化胶膜性能研究 |
3.3.1 NRL/CRL并用比对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增容剂对NRL/CRL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 |
3.3.2.1 环氧胶乳50对NRL/CRL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 |
3.3.2.1.1 环氧胶乳50对NRL/CRL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1.2 环氧胶乳50对NRL/CRL硫化胶膜热稳定性能(TG-DTG)的影响 |
3.3.2.2 增容剂类型对NRL/CRL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 |
3.3.2.2.1 增容剂类型对NRL/CRL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2.2 增容剂类型对NRL/CRL硫化胶膜热稳定性能(TG-DTG)的影响 |
3.3.3 氧化锌用量对NRL/CRL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NRL/CRL硫化胶膜耐溶胀性的测定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2.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2.2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1.3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3.1 硬段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3.1.1 多异氰酸酯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3.1.2 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3.2 软段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1.4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
1.4.1 甲壳素简介 |
1.4.2 甲壳素纳米粒子的制备 |
1.4.2.1 机械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 |
1.4.2.2 TEMPO氧化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 |
1.4.2.3 静电纺丝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 |
1.4.2.4 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的制备 |
1.4.3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3.1 物理共混法 |
1.4.3.2 原位法 |
1.4.3.3 超声法 |
1.5 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软/硬段结构的原料对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3.2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3.3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2.4.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2.4.4 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分析 |
2.4.5 拉伸测试分析 |
2.4.6 膜的耐水性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5.1.1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稳定性测试 |
2.5.1.2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拉伸测试 |
2.5.1.3 不同种类大分子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吸水率测试 |
2.5.2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制备 |
2.5.2.1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DSC测试分析 |
2.5.2.2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拉伸测试分析 |
2.5.2.3 不同IPDI/MDI配比的水性聚氨酯AFM测试分析 |
2.5.3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制备 |
2.5.3.1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稳定性分析 |
2.5.3.2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红外分析 |
2.5.3.3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拉伸分析 |
2.5.3.4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胶膜耐水性测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对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仪器及试剂 |
3.3 复合材料样品的制备 |
3.3.1 甲壳素纳米晶的制备 |
3.3.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3.3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4.1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3.4.3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 |
3.4.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6 热重分析(TGA) |
3.4.7 DMA测试分析 |
3.4.8 拉伸测试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外观及稳定性测试 |
3.5.2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红外表征 |
3.5.3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XRD表征 |
3.5.4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TEM表征 |
3.5.5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5.6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SEM表征 |
3.5.7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TGA测试分析 |
3.5.8 甲壳素/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DMA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聚氨酯劳保手套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天然乳胶的有机硅改性及其成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天然乳胶的概述 |
1.1.1 天然胶乳的主要成分 |
1.1.2 天然乳胶的性质 |
1.1.3 天然乳胶的应用 |
1.1.4 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
1.2 有机硅的概述 |
1.2.1 有机硅的结构与性质 |
1.2.2 有机硅乳液的合成与分类 |
1.2.3 有机硅乳液的发展 |
1.3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及应用 |
1.3.1 水性聚氨酯的特点 |
1.3.2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3.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1.4 聚合物共混改性与接枝改性方法的研究 |
1.4.1 聚合物共混改性方法的研究 |
1.4.2 聚合物接枝改性方法的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有机硅乳液与天然乳胶不同比例共混物的Zeta电位表征测试 |
2.3.2 有机硅乳液与天然乳胶不同比例共混物的平均粒径大小及分析 |
2.3.3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2.3.4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2.3.5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
2.3.6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耐溶剂性 |
2.3.7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机硅接枝天然乳胶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3.3.2 有机硅接枝天然乳胶的转化率、接枝率与时间的关系 |
3.3.3 有机硅接枝天然乳胶的热失重分析 |
3.3.4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3.3.5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3.3.6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
3.3.7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耐溶剂性 |
3.3.8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有机硅接枝水性聚氨酯对天然乳胶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4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4.3.2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4.3.3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4.3.4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
4.3.5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耐溶剂性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低蛋白天然橡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天然橡胶加工进展 |
1.1.1 我国天然橡胶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天然橡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
1.2 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的意义 |
1.3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国外研究进展 |
1.4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国内研究进展 |
1.5 国内外天然橡胶蛋白质脱除方法的研究 |
1.5.1 多次离心法 |
1.5.2 沥滤法 |
1.5.3 吸附置换法 |
1.5.4 酶处理法 |
1.5.5 辐射法 |
1.5.6 表面氯化处理法 |
1.5.7 综合法 |
1.5.8 新方法——乳液接枝共聚技术 |
1.5.9 纯化橡胶的生产方法 |
1.6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性能与应用 |
1.7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
1.8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性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及药品 |
2.2 仪器设备 |
2.3 试样设计与技术路线 |
2.3.1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试验设计 |
2.3.2 数据处理 |
2.3.3 技术路线 |
2.4 样品制备 |
2.4.1 酶处理低蛋白天然胶的制备 |
2.4.2 对照天然胶的制备 |
2.4.3 硫化橡胶制备 |
2.5 测试方法 |
2.5.1 生胶性能测试 |
2.5.2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 |
2.5.3 硫化胶老化性能的测试 |
2.5.4 热分析 |
2.5.5 橡胶加工分析仪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酶处理过程中稳定剂量与后续凝固工艺中所用酸量的关系 |
3.2 低蛋白天然橡胶生胶性能 |
3.2.1 酶处理对天然橡胶氮含量的影响 |
3.2.2 温度与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橡胶氮含量的影响 |
3.2.3 对灰份、挥发物、杂质等的影响 |
3.2.4 酶用量及其消化工艺对塑性初值、塑性保持指数的影响 |
3.3 低蛋白天然橡胶制备工艺探讨 |
3.3.1 低蛋白质天然橡胶制备工艺的优化 |
3.3.2 氮含量与酶用量、消化温度、稳定剂量关系的多元分析 |
3.4 低蛋白质天然橡胶硫化胶性能及其分析 |
3.4.1 力学性能分析 |
3.4.2 拉伸强度与氮含量的相关分析 |
3.4.3 老化性能分析 |
3.5 热分析 |
3.5.1 热重分析(TG) |
3.5.2 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 |
3.6 加工性能分析 |
3.6.1 应变扫描 |
3.6.2 频率扫描 |
3.6.3 温度扫描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天然橡胶低蛋白化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天然橡胶简介 |
1.2.1 天然橡胶的组成 |
1.2.2 天然橡胶的结构 |
1.2.3 天然橡胶的性质 |
1.2.4 天然橡胶的加工性能 |
1.2.5 天然橡胶的应用 |
1.3 低蛋白天然橡胶 |
1.3.1 天然橡胶中所含蛋白质分析 |
1.3.2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性能及应用 |
1.3.3 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的意义 |
1.3.4 天然橡胶脱蛋白的方法 |
1.3.5 天然橡胶脱蛋白的研究进展 |
1.4 天然橡胶补强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设备仪器 |
2.2.2 主要原料 |
2.2.3 天然橡胶脱蛋白工艺 |
2.2.4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制备 |
2.2.5 对照天然橡胶的制备 |
2.2.6 天然橡胶硫化胶的制备 |
2.2.7 拉伸性能测试样条的制备 |
2.2.8 撕裂性能测试样条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天然橡胶氮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2 天然橡胶硫化胶拉伸强度的测定 |
2.3.3 天然橡胶硫化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
2.3.4 天然橡胶硫化胶邵氏硬度的测定 |
2.3.5 天然橡胶硫化胶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测定 |
2.3.6 天然橡胶硫化胶网络结构测定 |
2.3.7 天然橡胶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测定 |
2.3.8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4.2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结构的影响 |
2.4.3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网络结构的影响 |
2.4.4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5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6 脱蛋白工艺对天然橡胶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蛋白天然橡胶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设备仪器 |
3.2.2 主要原料 |
3.2.3 低蛋白天然橡胶的制备 |
3.2.4 对照天然橡胶的制备 |
3.2.5 SiO_2的改性处理 |
3.2.6 天然橡胶硫化胶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天然橡胶硫化条件的研究 |
3.4.2 防老剂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
3.4.3 蛋白质含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
3.4.4 补强填料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的性能和硫化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天然橡胶概况 |
1.1.1 天然橡胶的基本特性 |
1.1.2 天然橡胶的成分 |
1.1.3 天然橡胶产品的分级 |
1.1.4 天然橡胶的用途 |
1.1.5 天然橡胶的消费情况 |
1.2 天然胶乳的凝固机理 |
1.3 天然橡胶的凝固方法 |
1.3.1 酸凝固法 |
1.3.2 自然凝固法 |
1.3.3 无机盐凝固法 |
1.3.4 微波凝固法 |
1.3.5 微生物凝固法 |
1.4 微生物凝固的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凝固工艺研究 |
1.4.2 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性能研究 |
1.4.3 橡胶的硫化动力学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制备 |
2.3.1 酸凝固天然橡胶的制备 |
2.3.2 微生物凝固菌液的制备 |
2.3.3 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硫化特性 |
2.4.2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4.3 热重分析 |
2.4.4 加工性能 |
2.4.5 交联密度 |
2.4.6 测试标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胶性能分析 |
3.1.1 生胶的六项指标 |
3.1.2 生胶的热降解和热氧降解性能 |
3.1.2.1 热降解性能 |
3.1.2.2 热氧降解性能 |
3.1.3 生胶的加工性能 |
3.1.3.1 应变扫描 |
3.1.3.2 温度扫描 |
3.1.4 生胶性能小结 |
3.2 硫化胶性能分析 |
3.2.1 硫化特性 |
3.2.2 交联密度 |
3.2.3 硫化胶力学性能 |
3.2.4 硫化胶性能小结 |
3.3 硫化动力学 |
3.3.1 硫化诱导期与正硫化时间 |
3.3.2 硫化反应速率常数 |
3.3.3 硫化反应活化能 |
3.3.4 硫化动力学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防水耐寒胶乳手套(论文参考文献)
- [1]防水耐寒胶乳手套[J]. 广州第十一橡胶厂. 特种橡胶制品, 1970(S1)
- [2]聚异戊二烯橡胶制备异戊胶乳的工艺研究[D]. 李俊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3]国内外胶乳行业发展现状[J]. 席莺,李旭祥.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1(01)
- [4]基于多官能交联和牺牲键策略的橡胶增强[D]. 张旭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天然胶乳与丁苯胶乳、氯丁胶乳并用的胶体及胶膜性能研究[D]. 王倩. 海南大学, 2011(12)
- [6]劳保手套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坤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天然乳胶的有机硅改性及其成膜性能的研究[D]. 陆彬彬.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8]低蛋白天然橡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胡朝伟. 海南大学, 2011(12)
- [9]天然橡胶低蛋白化及性能研究[D]. 张伟. 天津大学, 2012(08)
- [10]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的性能和硫化动力学研究[D]. 李新红. 海南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