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论文文献综述)
伍安春[1](2019)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目标,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如何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顺利过渡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代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成绩斐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新聚焦“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全党全社会始终从地位和作用上关注青年、教育和培养上关心青年、本质和作用上关爱青年,继而从政治上代表青年、阶级上赢得青年、发展中依靠青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使时代新人从历史使命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任务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方向上瞄准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青年思想和中西方文化中青年思想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构建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指引当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逻辑起点,展开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性的深入剖析,筑牢正确认识青年、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四梁八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进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准确界定青年、青年观相关概念,明确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青年观所具有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功能;借助文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书信、讲话和着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归纳、总结、提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立足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系统梳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科学总结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机制中的“不变”与“变化”。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邓小平青年观、江泽民青年观、胡锦涛青年观、邓小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等构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青年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青年本质、特征、作用、教育、成才、就业、组织建设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在内容结构、逻辑结构和理论层次上具有显着的逻辑关联。第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内在基本特性,在塑造和培养青年中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的基本特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特性与实践特性的统一。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从实践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易春秋[2](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邓亚秋[3](2011)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适应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这一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需要,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以提供有益借鉴。研究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被置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史的理论视野中。作者着力研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发展历程与思想内涵。为达到研究目的,作者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矛盾分析法等,以国内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着作、讲话、谈话、书信、题词、批示、批语,以及新闻报道、回忆录为资料范围,研读并探究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目前学界对此问题已经有所研究,其中以罗洪铁教授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具体来讲,学界对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形成发展过程、思想内容、价值等方面,其中对思想内涵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细致。关于邓小平人才思想,学界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它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其核心。另外,学界对邓小平人才选用思想、“四有”新人思想的研究也非常深透,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价值也比较关注。关于江泽民人才思想,学界比较关注其“人才资源论”、“人的全面发展论”以及“科教兴国论”,其人才思想的价值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较为深入的讨论。本研究主要围绕细化、深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共同点与不同点而创新。具体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方法论与思想来源等方面论证了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的共同点,展示了这一共同点在不同时代主题下的具体表现。作者认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都运用唯物辩证的实践观为方法论,把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工人、农民等各个历史阶段的人民争取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活动作为思想素材,强调上述人才思想把个人发展与民族繁荣、国家富强视为一体二面的开阔视野。关于他们人才思想来源方面,作者认为三人都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的重要来源,并且作了创造性转化。第二,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一脉相承的共同点,放在理论品格、精神实质、价值取向等角度进行细化和深化。作者认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共有理论品格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本质以中国化为特色;领袖人物人才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共有精神实质,他们的思想不断突破教条主义、旧有体制、原有基础的束缚,不断提出能够解决不同时代主题的人才思想;领袖人物人才思想都以人民主体作为价值取向。第三,从其思想重点与表达方式两个维度深化了不同点的比较。作者从时代主题入手,分析了不同时代主题下领袖人物人才思想在要旨、论述重点等的差异点。这些方面的差异,形成个性鲜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论文主要由导论、五章正文和结束语构成,基本情况简介如下:导论概述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简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认为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展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以及服务于人才学学科发展;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助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作者着力探讨了研究对象问题。在研究中,始终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置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视野之中,力图解读出中国革命与建设赋予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的独特内涵,比较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阶段赋予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的特色与精神。第一章探究毛泽东人才思想。首先通过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五个阶段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工人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作为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人才最大来源的观点,提升红军官兵素质观点、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观点、“两个务必”的观点,培养领导岗位接班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观点等,从纵向解释了毛泽东人才思想概貌。其次,以人才价值论、人才素质论、人才培养论、实践出人才论和人才选用论为主要内容,探索了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独特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探究了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章探究邓小平人才思想。首先以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培养军队文化工作者和重用专业人才观点,科技人才观,培养党和国家领导层接班人以及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等观点,纵向描述了其思想概貌。其次,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以人才地位论、“四有”“红专”论、人才培养和造就论、人才使用论、人才管理论为主要内容,展示邓小平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人才思想。在此基础上,作者探究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三章探究江泽民人才思想。作者认为,这一思想的纵向概貌,由两个阶段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教育优先战略”以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等构成。从横向看,作者认为江泽民人才思想主要以人才资源论、人才战略论、人才队伍建设论、人才素质论和人才使用论等为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探究了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四章从四个角度比较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首先,它们有共同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者较为深入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它们是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的共同理论基础。其次,作者认为领袖人物人才思想有着同源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同根的重要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次,作者认为,领袖人物人才思想在理论品格、精神实质、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它们共同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最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具有各异的要旨与论述重点。第五章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探讨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作者认为,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从内容和思想领域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建立和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体系。领袖人物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在于,发展和壮大了我国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结束语凝炼了作者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把握,突出展示了领袖人物人才思想对我国人才成长产生的代表性影响,力图以作者采用的领袖人物人才思想来自于实践又推动实践发展的认识论框架,强调这些思想独具的广度与深度。另外,还简要提到自己研究的局限,同时表达了对学术研究的真诚态度。
刘圣兰[4](2013)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色。此缘于国家政府决策主体对现实教育问题认识与对解决方案选择的主观反映,以及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结构关系的客观反映。宏观上看,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特征具体表现为:建国初(1949-1965)“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平均主义、政治至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譬如市场力量与机制的介入、公共教育权力的转移以及学校自主权的提升等。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深化,教育一系列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市场背景下教育改革领域中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机制愈加复杂。因此,新时期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日益迫切、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社会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历程——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我们既取得了一些丰硕之历史成果与有益经验,也经历了不少严重的挫折和教训。江西共大就是其中的鲜明一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1958年,终止于1980年。在22年的探索实践中,江西共大因其在管理体制、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招生分配等方面创造出众多特色鲜明、引领潮流的经验,一度被树立为“探索样板”;后来也曾在急速变化的时代被讥讽为“探索耻辱”。无论如何,江西共大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反思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总结其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以便继续深化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本研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问题为核心,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来的”、“怎样办的”、“办得怎么样”作了历史考察和分析,旨在透过这种考察和分析,揭示江西共大成为“探索典型”与“探索耻辱”的历史流变过程,总结江西共大在办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并密切联系江西共大所处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定历史环境进行辩证反思,进而立足于新时期教育问题,发掘江西共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得失成败。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来的”,本文重点对江西共大办学模式“何以指导”与“何以所需”分别进行了考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江西共大办学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是江西共大突出的特征,其办学的理论渊源、办学的思想启迪、办学的精神准备和形式准备均具有该特征。进一步考察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可以发现,正是在客观分析老解放区教育的特点与局限、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旧教育的特点与局限的基础上,在国际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国内教育困境的中观背景、江西独特省情的微观背景映照下,江西共大的创办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办的”,本文首先梳理了江西共大办学的历史沿革,以其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节点,将其22年的办学历程分为“教育大跃进”背景下的江西共大、调整巩固时期的江西共大、毛泽东的春节谈话与江西共大的兴旺发展、“文化大革命”中的江西共大、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江西共大的改革五个阶段,从现象层面描述其各个阶段办学的具体内容。而本文的重点在于从本质深度展开分析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如何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深入考察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可以发现,对三大关系的探索贯穿其办学过程的始终,这种探索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直接指导,又深受传统教劳观、政教观的影响。江西共大办学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政治这三大关系的探索中。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坚持,学校应该一面教学、一面生产劳动,教学与生产劳动应该相结合;这种结合不能是“机械的结合”,应该是“辩证的结合”:“生产中有学习的部分,学习中也有生产的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为此,江西共大探索试验了一套适合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办学体制,通过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确立“双结合”的生产体制,完善工读结合的教学体制,使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得到调和。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的探索既有自己独特的认识理路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个性。它提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更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与学习的结合。在办学实践中,江西共大通过采取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技能水平的实际措施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坚持,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加强党的领导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核心;红专结合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本质要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根本保证;密切联系政治形势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基本方向;极力争取上级和领导的支持是江西共大政治实践的重要途径。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办得怎么样”,本文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为基调,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模式、结构模式和发展模式,从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大众需求、社会效应、教育规律等多重视角评价其优势与不足。客观公正地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江西共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做了艰辛探索,除了在教育三大关系问题上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之外,其办学模式中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办学目标、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总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工读结合的教学体制等,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然而,江西共大毕竟是特殊年代的一场特殊教育实验,其办学模式必然是一个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烙印的“矛盾体”:它的办学宗旨强调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但定位不清,办学方式实行半工半读但未能坚持,办学经费宣称自给自足但从没实现。它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却又坚持政治挂帅;它希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却忽视了当时的生产力实际;它在重技能的同时,却又付出了轻理论的代价。立足于当前实际,在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征程中,本文提出,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对我们有四个方面的现实启迪:根本理念上,突破二元对立:方式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目标上,全面综合;路径上,注重内涵。
俞海洛[5](2005)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文中提出高校是思想的家园,大学生是社会各种思潮的最早接触者,是思想最活跃的社会阶层之一。研究大学生思想演变,对研究社会主流思想及其影响有其深刻意义。同时,研究大学生思想,摸清其中的发展规律,对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我们的社会长治久安、为今后的社会能向着我们的意愿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秉此总纲,言十五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共六部分构成。 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与本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建国后七年大学生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建国初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党、新制度疑惑、不了解,在经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锻炼后,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对新的社会制度逐渐认同。从1951年到1955年在批判电影《武训传》、清理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和批判胡风文艺思想三次学术思想批判运动中,大学生开始接受无产阶级唯物主义观的洗礼,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组织领导了高等教育改革、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运动。通过这些举措,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较彻底的变化,逐步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头脑,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召开,肯定了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第二章:阐述1956至1966年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的曲折发展。1956年至1957年,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共产党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刻苦努力学习。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广大学生围绕着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问题,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反右高潮到来,大学生思想由最初的分化到调整认识,高度统一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右扩大化之后,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了“红”与“专”问题的讨论,树立了“要做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1958年,在总路线号召下,教育战线“大跃进”开始,大学生们参加了教育改革大辩论,他们向自己的老师挑战,自己制定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大炼钢铁,大办工厂等,渐渐地走上了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道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出于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应对及对国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担忧,又向高校提出了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要教育内容,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广大学生在农村“四清”活动中接受了一次阶级斗争思想的洗礼。 第三章:讲述1966至1976十年中大学生思想的复杂变化。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在狂热的政治激情支使下,大学生们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被动地紧跟到自觉地行动,成了“文革”初期最激进的排头兵。他们执着于“造反有理”,在盲从中逐步丧失理性。文革中期,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那种跌宕起伏的政治运动之后,大学生们似乎认识到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王国只是一片虚幻,他们已感到失落、对运动已感到疲倦,而“林彪事件”的突然出现,则更使大学生们一下子陷入困惑。之后进行的批林整风运动,提高了大学生对“左”倾错误危害性的认识,促进了大学生的冷静思考。到“文革”后期,大学生们逐渐清醒、理智,他们借悼念周恩来之际,向社会发出了觉醒的吼声。大学生们政治思想的觉悟,为正义
徐晓霞[6](2016)在《新中国60年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文中提出理想信念是人的钙。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现代专业知识,这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系统深入地研究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本论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和发展轨迹进行了总结与梳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分为奠定基础时期、曲折发展时期、严重受挫时期、拨乱反正和新的发展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六个阶段来考察。同时在考察我国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基本路径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以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为指引,实现了理想教育的理论逻辑与我国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历史发展的实践逻辑的统一。奠定基础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与各项建设任务,稳定社会秩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理论、政策、方针的宣传和开展全国人民的政治学习运动推动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德。教育方式是逐步完善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制度等,注重通过开展全国人民的政治学习运动、加强党的宣传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曲折发展时期。从1956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党内“左”倾思想泛滥,党的工作重心没能完全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给高校理想教育带来了“左”的影响。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青年大学生走又红又专的道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和改造等不断完善,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教育中注重弘扬先进模范精神以及发挥生产劳动、社会运动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严重受挫时期。从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占主导地位,遵循“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教育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严酷摧残。高校理想教育步入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服务的误区,其主要内容是加强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进行政治挂帅、德育第一的教育。教育方式以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为主,采取强制说教、简单灌输的方法,严重脱离实际,高等学校理想教育遭受严重的破坏。拨乱反正和新的发展时期。从1976年至1992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内容深刻生动,教育形式丰富多样,总体分为拨乱反正和稳步发展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拔云见日,迎来新的发展,主要内容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成长为“四有”新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育形式也丰富多样,包括“两课”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高校政治工作制度与队伍日益规范完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更加成熟、综合发挥国防军事教育、体育与卫生教育、艺术教育的优势等。但期间由于国家发展经济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迅速发展时期。从1992年至2002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指导下,理想教育注重质量发展与内涵提升,综合运用教育、管理与舆论等手段,注重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制建设等促进理想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稳定发展时期。2002年至2009年进入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取得的经验与成就基础上,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理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下,深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①。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依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政治工作制度,努力提高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理想教育的特点是凸显理想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注重教育质量,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向纵深发展。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经验有四:一是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应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二是凸显理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三是坚持正面理论灌输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是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高校理想教育。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启示有四:一是理想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基础;二是理想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三是主旋律明确,注重教育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运用各种积极的手段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重视发挥高等学校在理想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改进:一是优化教育意识,实行双主体性原则;二是完善教育机制,实行激励原则;三是改进方法,实行渗透原则;四是内化于心,发展教育觉悟;五是外化于行,发挥实践功效。
吴丹[7](2008)在《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蒋南翔是中国当代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蒋南翔的德育思想不仅是其教育思想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是党的德育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忠诚贯彻者和实践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典范,蒋南翔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开创并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在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数所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历史阶段,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期,全面系统地研究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考察法和访谈咨询等方法,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主要贡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总结其德育思想特色的基础上,指出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蒋南翔的德育思想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产物。从发展历程上看,蒋南翔德育思想萌发于革命战争时期,经过新中国成立后14年的发展,在和平建设时期形成,并在新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理论来源上看,蒋南翔的德育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同时反映了邓小平在新时期的有关教育主张。蒋南翔德育思想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从战略高度坚持德育首位思想、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目标思想、提出“三支队伍”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以及“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其中,又红又专思想既是贯穿于蒋南翔德育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根红线,同时也是蒋南翔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之一。蒋南翔德育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并成功构建了“合力”德育模式。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今天正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以及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德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灵魂”。
李鸿凯[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在苦难而又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夺目、鼓舞斗志和洗礼精神的文化景观。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发出革命先声和引领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发革命热忱和磨砺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码。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养,才锻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革命文化中感悟历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继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课题。继承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营养。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阐释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对于涵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特殊功用。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且高校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在把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使大学生在最美好的人生际遇始终保持战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劲头。新时代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把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而切实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时代感和实效性。第一部分,分析了革命文化以及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内涵。本章在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成规律和文化品格的基础上,阐释了革命文化的本质和历史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化是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文化支撑,也是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要把握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主要特征,从而使革命文化教育成为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练就成事本领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阐明了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等。重视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借鉴历史经验,还要立足新的时代坐标,充分挖掘革命文化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从而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正确指引。第三部分,基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检视与反思。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的下降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此外,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探究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进行恰当归因,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凝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最大合力。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凝聚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崇高品格。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感悟光荣的革命历史、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从而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第五部分,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要畅通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相关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等;要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发挥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创产品和革命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秦天真[9](2019)在《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马克思提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起,过去了一个多世纪,科学研究者们对人的问题更加关注,研究的重心也从近代以前的客观世界转变为人的主体性研究上来,开始关注现实的人。自此,人的现代化问题由于注重研究人的现实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不再拘泥于西方的国家,东方国家也慢慢开始涉及。这样,曾经在西方国家热门的话题开始普及全世界,人的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在世界范围掀起一股研究浪潮。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探讨。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更要对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并从可执行的角度提出解决途径,推进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面对二十一世纪,所有关于知识、人才、素质之间的竞争将会在世界竞争范围内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将为我国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本文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归纳总结人的现代化的相关理论,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对人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第三章概括了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与内容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我们研究中国人的现代化,首先要就需要弄清楚人的现代化是什么,分析现代化的含义及其必然性。第四章结合我国历史演进,梳理出人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以来的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走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国的现代化的启蒙阶段,使国人逐渐形成现代性;五四运动的出发点就是对人的启蒙改造和现代化发展;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了中国人的现代化进入新的探索阶段,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人的现代化有了新的发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对人的现代化的探索,为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第五章对比分析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和手段,社会现代化促进并制约着人的现代化的发展,二者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存在不平衡性。第六章考察现阶段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已得成就,包括社会生产方式的革新、人的生活方式的丰富、人的思维方式的更新、人的行为方式的转变、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六个方面;提出了当代中国人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制约、思想观念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约束、传统文化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束缚、生态危机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冲突、制度或缺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影响和人的素质需进一步提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态方面分析影响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原因。第七章根据中国国情,设定中国人的现代化目标。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现实目标要求,进而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索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即: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的现代化创造主观条件;优先实施现代教育,实行教育改革。
曾路[10](2019)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不懈的革命战争和顽强的奋斗,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在陕西所形成的优秀的革命精神、革命经典作品、文物、物品、革命遗迹等各种精神和物质的载体。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更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修养。红色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其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及文化价值,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能极大丰富和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论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内容及特征相关概念进行阐述。探析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共通性、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做了探究。针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由于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挖掘不足、灌输式教育忽视主体感受、思政教学活动单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尚未健全的原因,导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种问题的存在。借鉴了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重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建特色“互联网+”教育平台。
二、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功能 |
2.1.1 青年观核心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
2.1.2 青年观的基本功能 |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2.2 列宁、斯大林的青年观 |
2.2.3 毛泽东的青年观 |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资源 |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思想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 |
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3.1.1 邓小平的青年观 |
3.1.2 江泽民的青年观 |
3.1.3 胡锦涛的青年观 |
3.1.4 习近平的青年观 |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演变机制 |
3.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不变” |
3.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变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 |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4.1.1 青年本质论 |
4.1.2 青年特征论 |
4.1.3 青年作用论 |
4.1.4 青年教育论 |
4.1.5 青年成才论 |
4.1.6 青年就业论 |
4.1.7 青年组织建设论 |
4.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 |
4.2.1 内容结构 |
4.2.2 逻辑结构 |
4.2.3 理论层次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 |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在的基本特性 |
5.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5.1.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1.3 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5.1.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教育与塑造青年中呈现的基本特性 |
5.2.1 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 |
5.2.2 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 |
5.2.3 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 |
5.2.4 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
6.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6.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 |
6.1.2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 |
6.1.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 |
6.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 |
6.2.2 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
6.2.3 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人才思想 |
一、毛泽东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形成和发展过程 |
(一) 毛泽东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 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
二、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内容 |
(一) 人才价值论 |
(二) 人才素质论 |
(三) 人才培养论 |
(四) 实践出人才论 |
(五) 人才选用论 |
三、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二章 邓小平人才思想 |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形成和发展过程 |
(一) 邓小平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内容 |
(一)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论 |
(二) "四有"、"四化"与"红专"论 |
(三) 人才培养论 |
(四) 人才选拔论 |
(五) 人才使用论 |
(六) 人才管理论 |
三、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三章 江泽民人才思想 |
一、江泽民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形成和发展过程 |
(一) 江泽民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 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二、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内容 |
(一) 人才资源论 |
(二) 人才强国战略论 |
(三) 人才队伍建设论 |
(四) 德才兼备论 |
(五) 人才选用论 |
(六) 年轻干部和青少年培养论 |
(七) 人才环境论 |
三、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 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 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比较研究 |
一、理论基石同一 |
(一) 人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 |
(二)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容 |
(三)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 |
二、方法论、文化来源同源 |
(一) 唯物辩证实践观提供方法论 |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重要来源 |
三、理论品格、精神实质、价值取向一脉相承 |
(一) 共有之理论品格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本质以中国化为特色 |
(二) 共有之精神实质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三) 共有之价值取向在于人民主体 |
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表达方式不同、思想重点各异 |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表述不同 |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重点不同 |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二)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体系 |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 发展壮大了我国的人才队伍 |
(二) 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社会评价 |
六、论文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源头活水:江西共大办学的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教育思想 |
一、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
二、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观点 |
第二节 他山之石: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
一、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 |
二、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办学特色 |
第三节 办学准备:革命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 |
一、革命根据地办学的动因 |
二、革命根据地办学的特色 |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和陕北公学的办学特色 |
第二章 场域再现: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一、根据地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二、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局限 |
三、旧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第二节 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 |
一、宏观环境: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 |
二、中观环境:国内环境的推动 |
三、微观环境:江西独特省情的催生 |
第三章 进程扫描:江西共大办学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教育大跃进”背景下的江西共大 |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二、开展劳动建校 |
三、探索教学改革 |
四、组建师资队伍 |
第二节 调整巩固提高时期的江西共大 |
一、制定调整巩固政策 |
二、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
三、完善办学秩序 |
四、整顿办学规模 |
第三节 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形势下的江西共大 |
一、江西共大兴旺发展的原因 |
二、江西共大兴旺发展的表现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江西共大 |
第五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江西共大 |
一、改革招生分配制度 |
二、提高教学质量 |
三、调整管理体制 |
第四章 探索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第一节 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传统观点 |
一、我国传统的教劳关系观 |
二、西方传统的教劳关系观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思想 |
一、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逻辑演进 |
一、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认识视域 |
二、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实践逻辑 |
第五章 探索目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传统思路 |
第二节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一、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鲜明特色 |
三、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路径分析 |
一、江西共大的认识理路 |
二、江西共大的实践个性 |
第六章 探索本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第一节 传统政教观的历史内涵 |
一、教育从属于政治 |
二、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政教观 |
一、毛泽东的政教观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政教观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办学中的政教关系 |
一、江西共大的认识范式 |
二、江西共大的多维举措 |
第七章 一分为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辩证分析 |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江西共大办学模式 |
一、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表现 |
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历史经验 |
一、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
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实践总结 |
第三节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更新借鉴 |
一、江西共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 |
二、江西共大体制模式的好坏 |
三、江西共大结构模式的借鉴 |
四、江西共大发展模式的更新 |
结语: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现实启示 |
附录一:江西共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表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一) 研究现状 |
(二) 文献资料 |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学术价值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学术价值 |
第一章 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1949—195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大学生思想的彷徨及新旧碰撞 |
一、解放初期大学生思想的彷徨 |
二、逃避政治的消极思想的显现 |
三、在“三大运动”的实践锻炼中新旧思想发生碰撞 |
第二节 在学术批判运动中接受唯物主义思想的洗礼 |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与大学生思想的自我审视 |
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消减 |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
一、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补充思想营养 |
二、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三、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的曲折发展(1956—1966) |
第一节 反右运动前后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激进变化 |
一、在整风中政治热情的勃发 |
二、反右扩大化中大学生思想高度统一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
三、反右运动前后大学生鸣放思想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又红又专思想的定位 |
一、培养知识分子又红又专思想的提出 |
二、对又红又专教育思想展开讨论 |
三、大学生又红又专思想的定位 |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大学生思想对实际的脱离 |
一、高教改革中大学生空头政治思想的出现 |
二、“大跃进”时期大学生劳动思想的催发 |
第四节 大学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树立 |
一、教育调整时期大学生思想的平稳发展 |
二、大学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树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狂热的追求到理性的抗争(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大学生参与国政思想的狂热掀起 |
一、大学生参与国政思想的急速膨胀 |
二、“革命反叛”思想的迸发 |
三、激昂的思想开始失落 |
第二节 “文革”中期大学生思想的困惑 |
一、工农兵大学生的复杂情感 |
二、在困惑中开始思考 |
三、“白卷”运动中大学生抵制心理的显现 |
第三节 文革后期大学生思想的觉悟 |
一、大学生对时政的清醒认识 |
二、思想深处爱憎的爆发 |
本章小结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
二、大学生成为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976—1988) |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解放序幕的拉开(1976—1979) |
一、大学生批判思想方式的转变 |
二、渴求知识思想的强烈反映 |
三、大学生思想解放序幕的拉开 |
第二节 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认识社会主义(1980—1984) |
一、对西方竞选模式的盲目憧憬 |
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定位及崇高体现 |
三、准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和“异化”观 |
四、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
第三节 “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严重干扰(1985—1988) |
一、爱国思想与“民主”意念的胶着 |
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正常发展的侵扰 |
三、党内政治工作的动摇对大学生思想的误导 |
本章小结 |
一、对1976—1988年大学生思想的评述 |
二、对1976—1988年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评价 |
结语 |
一、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特征述评 |
(一) 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特征 |
(二) 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思想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
二、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主要规律 |
(一) 经济基础决定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
(二) 党的正确领导是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三) 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
(四) 外来文化激荡并渗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进程 |
(五) 科学技术提高、引导和匡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水平与轨迹 |
(六) 家庭教育启蒙和奠定大学生思想发展基础 |
(七) 学校德育教育转变和塑造大学生思想发展模式 |
(八) 社会实践完善、检验、发展了大学生思想内涵 |
三、从1949—1988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
(一) 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
(二)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四)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导向 |
(五) 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体系 |
四、“立足历史,面向未来”—浅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思路要创新 |
(二)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创新 |
(三) 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要创新 |
(四)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要创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文献、汇编、档案、校史、报刊类 |
三、文章类 |
后记 |
(6)新中国60年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对象 |
(一) 关于“理想”与“信念” |
(二) 关于高等学校理想教育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理想内涵与本质的研究 |
2、关于理想教育内容与规律的研究 |
3、关于高等学校理想教育重大意义的研究 |
4、关于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方法的研究 |
5、关于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
6、国外关于理想教育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研究法 |
3、经验总结法 |
五、创新之处 |
1、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察 |
2、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
3、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启示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读和阐释 |
4、对当代高等学校改进理想教育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探索 |
第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状况 |
一、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时代背景 |
1、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秩序 |
2、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
3、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
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
1、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 |
2、进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
3、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德 |
三、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途径 |
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 |
2、建设、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制度 |
四、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特点 |
1、结合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实施教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方法 |
2、通过开展全国人民的政治学习运动,推动高等学校理想教育 |
3、加强党的宣传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理想教育 |
第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状况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时代背景 |
1、党的八大胜利召开 |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3、国民经济调整与恢复,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
1、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
2、向雷锋学习,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
3、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发展健康的身体 |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途径 |
1、改革、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
2、继续深化对知识分的教育与改造 |
3、加强高等学校政治辅导员队伍与政治工作的建设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特点 |
1、贯彻“兴无灭资”的方针,“左”的失误严重 |
2、突出生产劳动、社会运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状况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时代背景 |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面夺权”全国陷入动乱 |
2、“文化大革命”的发展: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的受挫 |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粉碎“四人帮”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
1、加强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提高阶级觉悟,坚定政治立场 |
2、注重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革命实践的重要性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途径 |
1、“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课程遭到重创 |
2、通过三大实践加强青年大学生理想教育 |
3、工宣队入驻学校接管学校领导权 |
4、对知识分子进行“劳动改造”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特点 |
1、“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倡导“以阶级斗争为纲” |
2、强制说教、简单灌输、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 |
第四章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状况 |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时代背景 |
1、十一届三中全会拔乱反正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
2、党的十二大提出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斗 |
3、党的十三大提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新要求 |
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
1、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2、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3、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成长为又红又专的人才 |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途径 |
1、推动“两课”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
2、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制度与队伍建设日益规范完善 |
3、加强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 |
4、其他三种生动有效的教育方式 |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特点 |
1、拔乱反正,追求真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2、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3、教育内容深刻生动,教育形式丰富多样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状况 |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时代背景 |
1、科技飞速发展,世界局势急剧变化,带来新机遇和严峻挑战 |
2、“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
3、新形势下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内容 |
1、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
2、加强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3、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 |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途径 |
1、建设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教学体系 |
2、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
3、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4、丰富社会实践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 |
5、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
6、重视国防教育 |
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特点 |
1、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质量发展与内涵提升 |
2、通过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等学校理想教育 |
3、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推动高等学校理想教育 |
第六章 新世纪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状况 |
一、新世纪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时代背景 |
1、小康目标总体实现,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
二、新世纪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内容 |
1、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2、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3、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全面成长,为实现中国梦奉献火红的青春 |
三、新世纪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途径 |
1、深化“两课”建设与发展 |
2、完善社会实践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 |
3、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
4、推进学生组织建设 |
四、新世纪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特点 |
1、凸显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
2、理想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向纵深发展 |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与完善路径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高校理想教育应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 |
(二) 凸显理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
(三) 坚持正面理论灌输的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四) 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高等学校理想教育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启示 |
(一)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基础 |
(二)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
(三) 主旋律明确,注重教育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四) 重视发挥高等学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
四、当代高等学校理想教育面临的问题 |
五、当代高等学校改进理想教育的基本路径 |
(一) 优化教育意识,实行双主体性原则 |
(二) 完善教育机制,实行激励原则 |
(三) 改进方法,实行渗透原则 |
(四) 内化于心,发展教育觉悟 |
(五) 外化于行,发挥实践功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 |
(7)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中有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
1.4.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1.4.3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蒋南翔的德育实践 |
第2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2.1 革命战争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萌发 |
2.1.1 抗战时期:探索“读书与救国”的辩证关系 |
2.1.2 解放战争时期: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初步探索 |
2.1.3 团中央工作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全面萌发 |
2.2 和平建设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形成 |
2.2.1 教学改革时期:确立和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 |
2.2.2 教育革命时期:贯彻党的“两个必须”方针,推进又红又专思想 |
2.2.3 试行“高校六十条”时期:用政治统帅业务,做三大革命运动的战士 |
2.3 新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2.3.1 重返教育战线时期:百废待举,思政先行 |
2.3.2 在党校工作时期:德育思想结硕果,教育事业伴终生 |
2.4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形成原因 |
2.4.1 大变革的社会时代背景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2 清华大学的独特氛围提供了发展空间 |
2.4.3 蒋南翔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原因 |
第3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
3.1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阶级性理论 |
3.1.2 “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
3.1.4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3.2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
3.2.1 对立统一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3.2.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3.2.3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第4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主要贡献 |
4.1 从战略高度坚持德育首位思想 |
4.1.1 只有坚持德育首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
4.1.2 只有坚持德育首位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4.2 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目标思想 |
4.2.1 明确“红”的科学内涵,提出“三层楼”思想 |
4.2.2 阐明“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
4.2.3 纠正各种偏向,正确把握红专关系 |
4.2.4 恰当处理又红又专与全面发展及“三好”的关系 |
4.3 提出“两个车轮,三支队伍”的德育思想 |
4.3.1 以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为排头兵,开展最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 |
4.3.2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基本队伍,系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
4.3.3 调动专业课教师和其他员工的力量,实施方向一致的合力教育 |
4.4 注重因材施教的德育思想 |
4.4.1 “三支代表队,殊途同归”的思想 |
4.4.2 “各按步伐,共同前进”的思想 |
4.5 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
4.5.1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论教育法 |
4.5.2 利用“四会”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宣传教育法 |
4.5.3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自我教育法 |
4.6 “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
4.6.1 “在业务中,也有马列主义” |
4.6.2 学生要有多方面的爱好兴趣,不要做“干面包” |
4.6.3 开展“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
第5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特色 |
5.1 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5.1.1 统一在务实性上 |
5.1.2 统一在创新性上 |
5.1.3 统一在系统性上 |
5.2 始终坚持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
5.2.1 统一在鲜明的方向性上 |
5.2.2 统一在开放的时代性上 |
5.3 成功构建了“合力”德育模式 |
5.3.1 德育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时间合力” |
5.3.2 各级组织共同参与德育的“空间合力” |
5.3.3 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及时更新的“方法合力” |
第6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坚持蒋南翔的德育首位思想,把握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 |
6.1.1 坚持德育首位是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
6.1.2 坚持德育首位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需要 |
6.1.3 坚持德育首位有助于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6.2 继承蒋南翔的“三支队伍”思想,形成全员德育的新“合力” |
6.2.1 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主体的作用 |
6.2.2 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氛围 |
6.3 继承蒋南翔的因材施教思想,实现德育工作的“三贴近” |
6.3.1 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分层次的德育 |
6.3.2 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与智育紧密结合的德育 |
6.3.3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细致入微的德育 |
6.4 继承蒋南翔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构建全方位德育渠道 |
6.4.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6.4.2 努力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渠道 |
6.4.3 大力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6.4.4 有效利用各种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蒋南翔生平简介 |
附录B 蒋南翔迎新讲话要点摘录一览表 |
附录C 蒋南翔实施有针对性德育过程比较一览表 |
附录D 蒋南翔德育思想年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
(8)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方法 |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3 比较研究方法 |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
2.1 革命文化概述 |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3.1.3 人的发展理论 |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
5.1 革命历史教育 |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
5.1.3 革命英雄教育 |
5.2 革命理想教育 |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5.3 革命传统教育 |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
5.4 革命精神教育 |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点 |
2 人的现代化相关理论探索 |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2.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 |
2.2 西方人的现代化的经典理论探索 |
2.2.1 对“经济人”的理论探索 |
2.2.2 对“新教徒”的理论探索 |
2.2.3 对“社会人”的理论探索 |
2.2.4 对“内部倾向”的现代人的理论探索 |
2.2.5 对“现代人”的理论探索 |
2.3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经典理论探索 |
2.3.1 新民思想 |
2.3.2 “三民主义” |
2.3.3 “新青年”精神 |
2.3.4 社会主义新人 |
2.3.5 “四有”新人 |
2.3.6 时代新人 |
3 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与内容 |
3.1 现代化的含义及必然性 |
3.1.1 现代与现代性 |
3.1.2 现代化及其内涵 |
3.1.3 人的现代化及其内涵 |
3.1.4 人的现代化的必然性 |
3.2 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3.2.1 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
3.2.2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
3.2.3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
3.2.4 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
3.2.5 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
3.2.6 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
4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4.1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
4.1.1 鸦片战争时期 |
4.1.2 辛亥革命时期 |
4.1.3 五四运动时期 |
4.1.4 新中国成立以来 |
4.1.5 改革开放以来 |
4.2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境遇 |
4.2.1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矛盾 |
4.2.2 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
5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
5.1 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 |
5.1.1 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
5.1.2 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5.2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和手段 |
5.2.1 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
5.2.2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手段 |
5.3 社会现代化促进和制约人的现代化的发展 |
5.3.1 社会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发展 |
5.3.2 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制约着人的现代化的发展程度 |
5.4 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
5.4.1 滞后性 |
5.4.2 超前性 |
6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状况分析 |
6.1 中国人的现代化取得的成就 |
6.1.1 社会生产方式的革新 |
6.1.2 人的生活方式的丰富 |
6.1.3 人的思维方式的更新 |
6.1.4 人的行为方式的转变 |
6.1.5 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
6.1.6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
6.2 中国人的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
6.2.1 经济发展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制约 |
6.2.2 思想观念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约束 |
6.2.3 传统文化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束缚 |
6.2.4 生态危机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冲突 |
6.2.5 制度或缺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
6.2.6 人的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
6.3 影响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6.3.1 经济方面 |
6.3.2 政治方面 |
6.3.3 文化方面 |
6.3.4 教育方面 |
6.3.5 生态方面 |
7 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
7.1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目标 |
7.1.1 终极目标 |
7.1.2 现实目标 |
7.2 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
7.2.1 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7.2.2 完善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7.2.3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构社会主义文化 |
7.2.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
7.2.5 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的现代化创造主观条件 |
7.2.6 优先实施现代教育,实行教育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列宁灌输理论 |
2.1.2 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 |
2.1.3 毛泽东“又红又专”思想 |
2.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2.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2.2.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2.2.4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2.3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 |
2.3.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
2.3.2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 |
2.3.3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 |
2.3.4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 |
3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 |
3.1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3.1.1 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共通性 |
3.1.2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
3.2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3.2.1 奠定陕西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 |
3.2.2 创新陕西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3.2.3 引导陕西高校研究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 |
4.1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目的与实施 |
4.1.2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4.2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高校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缺乏重视 |
4.2.2 课堂教学中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引用不够充分 |
4.2.3 实践教学中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不够深入 |
4.2.4 教师队伍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4.3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挖掘不足 |
4.3.2 灌输式教育忽视主体感受 |
4.3.3 思政教学活动单一 |
4.3.4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尚未健全 |
4.4 国内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 |
4.4.1 赣南师范大学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建设 |
4.4.2 延安大学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育人 |
4.4.3 湘潭大学思政教师特色实践研修培训 |
4.4.4 井冈山大学创设红色网络新媒体平台 |
5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5.1 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重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研究 |
5.1.1 挖掘并保护陕西红色文化资源 |
5.1.2 强化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理论研究 |
5.2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
5.2.1 精心设计讲授内容 |
5.2.2 创新教学方法 |
5.3 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
5.3.1 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
5.3.2 融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
5.4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5.4.1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
5.4.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5.5 创建特色“互联网+”教育平台 |
5.5.1 建立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与价值引领主题教育网站 |
5.5.2 发挥新媒体价值引领助力功能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四、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 伍安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 邓亚秋. 西南大学, 2011(09)
- [4]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D]. 刘圣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5]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 俞海洛. 浙江大学, 2005(07)
- [6]新中国60年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D]. 徐晓霞. 山东大学, 2016(03)
- [7]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丹. 清华大学, 2008(09)
- [8]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李鸿凯. 辽宁大学, 2020(01)
- [9]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 秦天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曾路.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