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教学实验室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崔兰花,刘晓微,马玉琼,郑红伟[1](2021)在《工程训练开放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工程训练中心以"开放、创新、匠心"为指导思想,以传承"工学并举"校训为重任,以"学生为本"为原则,以竞赛、微创、匠心项目等为载体,依托工程训练平台,构建了基础认知—技能提高—综合创新的开放性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该体系下的工程训练运转良好,获得良好的效果。
于颖[2](2021)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为了提升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质量,针对我校化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学科特点,从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阐述,提出了授课与开放相结合的多元化实验室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的软硬件保障及构建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运用明显提高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质量,也促进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钟安华,张明轩,李月,张俊,程伟,江学为,胡玉琴[3](2021)在《“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上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培养的学生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强。而"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在服装专业上有一定造诣,且其能适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并且学生个性也是健康活泼的人才。[研究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和实践"理论,分析"完全人"在社会中应具有的内涵,构建了"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认为,通过设计理论与实践两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设置自由综合学习、综合学习课程与课堂教学中的三种综合学习时间设置,推行基础问题探讨、感受实践经验与研究自由开放的三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并普及,促进学生的能力、素质、需要、个性、潜能、人格与社会关系得到了全方位发展,实现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的目的。研究表明,"综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应用在服装人才培养领域,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具有推广价值。
刘振亚,张王斌[4](2021)在《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本科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提升实验教学地位、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方式、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改革实验室使用方式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为全面提升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杨莹,张金凤,李雪,杨蕊,王洪斌[5](2021)在《基于工程能力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文针对创新应用型单片机人才的培养需求和单片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院现有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项目,实现工程能力培养的知识目标;执行"调研—设计—实施—汇报"四环节和课上集中课下开放的教学模式,实现训练操作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构建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课内实践和课外竞赛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实践表明,单片机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明显,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能力、素养为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单片机人才培养的需要。
孙芳芳,陈晨[6](2021)在《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与教学管理》文中研究说明阐述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支撑开放式实验室运行与管理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缺点,又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王云兰,曾维华[7](2021)在《大学教学品性及其价值生成》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时代,我国提出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推进本科教育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教学品性的建构是关键,追求大学教学卓越应孕育并坚守大学教学的哲学性、生命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大学教学品性的价值生成需要大学校长建功,做本科教学中心工作的坚定守持者,促进科层权威管理逻辑转向教学学术管理逻辑,维护师生教学主体地位,不断生成"教"与"学"共同体,以实现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目标。
苏碧云,邵彤,李华锋,冉良涛,高黎[8](2021)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实践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化学化工学院提前筹备部署,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载体手段,提供多重保障,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扎实推进2020年春季学期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完成了52门理论课程"完全线上"教学、实验类课程的"错峰开放"教学、278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线上"指导和"线上+线下"答辩,建立了完整的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问卷星对教学成效进行了全面调查。基于疫情期间教学管理实践,文章深入思考"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手段,积极迎接线上与线下融合(OMO)教学模式,以实现更高目标的教育培养和产出。
马斌[9](2021)在《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研究及案例实践》文中认为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新高考政策的出台,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更新、中学校园空间的规划设计需要满足许多新的需求,也面对新的挑战。在新建校园之外、一大批既有校园需要实现功能的提升、空间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在教育、建筑行业内长期积累形成的学校空间“主流模式”在承袭了相当长时间后依旧发挥着其影响。“空间需求”是教育模式变革的“应变量”,而妥善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的前提之一就是探讨教育模式变革对校园空间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本文试图结合规划设计个案、探讨新型中学教育模式对校园建筑空间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在规划设计中(尤其是既有校园的扩建改造中)如何应对来自专业内部和周边城市环境的挑战。论文前半部分讨论在当前我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中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归纳当前校园规划设计面对的新要求、以及在实践中解决典型矛盾的一些可行思路。论文后半部分则阐述实际项目的设计研究。其中既有对论文前半部分结论的印证和在设计中的延展应用,也有对个案特殊性的总结。作为一篇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本文旨在通过具体的技术性设计与专题研究提出关于在教育变革背景下中学规划设计的新认识和可能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张师宁[10](2021)在《建构主义视阈下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中语文开始采用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教材已经在辽宁等六个省市的高中投入使用,其他省份和城市会根据推广情况陆续使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并在2022年达到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的目标。新教材相比较于原版教材有很多变化,本论文主要针对写作部分进行深入研究。部编本教材的写作部分被划分在单元任务中,因此本论文主要在建构主义的视阈下对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写作教学展开研究,从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出发,阐述本论文的探究意义和写作价值。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实际调查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写作教学研究的现状,针对现状,总结和提出目前单元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课堂教学多“旧体穿新衣”;教学方式混乱,不得章法;读、写教学的关系不紧密;写作的评级体系不够健全;写作的训练方式一成不变等。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水平有限、应试教育导向、评价体系单一、创新精神匮乏等。基于此,研究紧密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建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原则:灵活性原则——读写结合,活用语言;发展性原则——收放自如,提升思维;创新性原则——鼓励鉴赏,强调审美;人文性原则——以文育人,传承文化。做好上述分析准备工作之后,依托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用以指导单元写作教学实践:结合教材,建构“以读促写”的教学新观念;自我提升,建构教师个性化的“写作任务群”;重视写作,建构立体的校本写作体系;组织交流,建构多元的评价系统;大胆创新,建构课内外融合式写作训练模式。同时,研究也结合相关实践经历,举出实例来补充说明主要观点,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实践价值。本论文结合当下高中语文新教材投入使用的新契机,将部编本教材中的单元写作部分单独提取并加以思考和研究,目的是在建构主义视阈下,通过实践得到一些结果,在实践结果中,通过比较研究找出合乎逻辑的联系,然后能够获得相应的经验总结,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参考资料,增加教师新教材的熟悉度和经验,在教学实践方面,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的单元写作教学。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本论文的独特之处。
二、开放教学实验室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教学实验室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训练开放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体系的构建 |
1.1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构建 |
1.2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
1.3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考核方法的制定 |
2 工程训练开放教学效果分析 |
3 结语 |
(2)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对我校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性 |
2 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 |
2.1 更新教学理念是保障的前提 |
2.2 有效的整合基础化学实验室教学资源是保障的手段 |
3 适合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
3.1 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多元化实验室教学模式 |
3.2 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行两级配备体制 |
3.3 实验室开放教学条件的保障 |
3.4 构建科学有效的成绩评价体系 |
4 总结 |
(3)“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内涵 |
2“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
3“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3.1“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3.1.1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推行 |
3.1.2综合式的学习时间设置 |
3.1.3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普及 |
3.2“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
4结语 |
(4)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科实验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一)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和实验室教师队伍水平不高。 |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 |
(三)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
(四)实验室整体规划和制度不健全。 |
(五)实验室开放程度不足。 |
(六)实验教师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 |
二、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
(一)更新观念,提升本科实验地位。 |
(二)独立设置实验课程。 |
(三)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
(四)改革实验室使用方式。 |
(五)依托科技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三、结语 |
(5)基于工程能力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1.1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资源 |
1.2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 |
2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项目 |
2.2“调研—设计—实施—汇报”四环节,课上集中课下开放,革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
2.3 构建基于实践环节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2.4 课内实践和课外竞赛相结合,知识-能力-素养全面提升 |
3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结果评价与反馈 |
4 结束语 |
(6)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与教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开放式实验的特点 |
2 关键问题 |
3 开放式实验室的设计方案 |
4 开放式实验室的应用 |
5 结语 |
(7)大学教学品性及其价值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大学教学品性 |
二、课堂教学的片面技术化取向呼唤大学教学品性 |
三、大学教学品性的表征 |
(一)哲学性:大学教学的灵魂 |
(二)生命性:大学教学之源 |
(三)学术性:大学教学的根本 |
(四)实践性:大学教学的指向 |
四、大学教学品性的价值生成需要大学校长建功 |
(一)大学校长是本科教学中心工作的坚定守持者 |
(二)大学校长应主抓教学,管理逻辑应转向教学学术和教育性逻辑 |
(三)大学校长应不断激发师生的主体性力量,持续生成“教”与“学”的共同体 |
(8)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实践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实践 |
1. 线上教学统筹、部署 |
2. 疫情期间教学开展情况 |
3. 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及问卷调查 |
二、新冠疫情期间教学工作启示 |
1. 充分发掘线上教学优势,加大传统教学模式转型 |
2. 加强课程设计,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Online-Merge-Offline,OMO) |
3. 弥补线上实验教学短板,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
三、后疫情时期教学工作展望 |
(9)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研究及案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对象:教育改革与校园空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论文研究框架 |
2 教育变革背景 |
2.1 人才观念转变 |
2.2 教育政策改革 |
2.2.1 “3+X”方案 |
2.2.2 “3+3”方案 |
2.2.3 “3+1+2”方案 |
2.2.4 小结 |
2.3 教学方式创新 |
2.3.1 慕课教育 |
2.3.2 翻转课堂 |
2.3.3 劳动教育 |
2.4 教学组织革新 |
2.4.1 “选课走班制” |
2.4.2 “选课走班制”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
2.5 技术条件支撑 |
2.5.1 数字校园 |
2.5.2 智慧校园 |
2.6 教育改革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
2.6.1 以学生为中心 |
2.6.2 自由开放灵活 |
2.6.3 高效复合多元 |
2.6.4 智慧舒适可持续 |
3 国内外理论研究 |
3.1 国外理论研究 |
3.1.1 欧美 |
3.1.2 亚洲 |
3.2 国内理论研究 |
3.2.1 台湾地区 |
3.2.2 大陆地区 |
4 我国中学校园空间设计理念发展与实践 |
4.1 新中国成立初期 |
4.2 20世纪70-80年代 |
4.3 21 世纪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兴实践案例研究 |
5.1 教学空间的集聚整合 |
5.2 开放式的教育空间 |
5.3 小型综合教学单元组合 |
5.4 传统梳状结构的演变 |
5.5 功能空间的叠合 |
5.6 校园空间环境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呼应 |
5.7 限制条件下出现了高密度的校园 |
5.8 限制条件下的改扩建 |
5.9 本章小结 |
6 余杭中学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教育变革背景下的未来校园设计面临的普遍问题 |
6.1.1 传统中学校园空间模式的限制 |
6.1.2 “选课走班制”教学空间设计要求 |
6.1.3 改扩建项目基于限制条件的校园功能格局重塑 |
6.2 余杭中学项目特有问题 |
6.2.1 城市演进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
6.2.2 山体带来的利弊 |
6.2.3 功能空间容量不足 |
6.2.4 停车与接送问题 |
6.3 实地调查分析 |
6.3.1 基本信息调研 |
6.3.2 随机抽样访谈 |
6.4 改扩建问题应对与设计实施 |
6.4.1 扩建内容拟定 |
6.4.2 利用山体改造解决空间扩容问题 |
6.4.3 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综合体 |
6.4.4 限制性条件下生活用房的改造与扩容 |
6.4.5 综合性体育场馆对场地的集约利用 |
6.4.6 半地下停车与智能接送解决停车与交通问题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建构主义视阈下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理论背景 |
2.现实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部编本单元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部编本单元写作教学概念界定与实施现状 |
1.概念界定 |
2.实施现状 |
(二)部编本单元写作教学存在问题 |
1.课堂教学多“旧体穿新衣” |
2.教学方式混乱、不得章法 |
3.读、写教学的关系不紧密 |
4.写作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5.写作的训练方式一成不变 |
(三)部编本单元写作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1.教学观念陈旧 |
2.教学水平有限 |
3.应试教育导向 |
4.评价体系单一 |
5.创新精神匮乏 |
二、围绕核心素养,建构教学原则 |
(一)灵活性原则——读写结合,活用语言 |
1.有效利用助读系统 |
2.合理安排读写内容 |
3.注重读写语言形式 |
4.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
(二)发展性原则——收放自如,提升思维 |
1.触网建站,重整开放的教学资源 |
2.以学定教,重组开放的教学内容 |
3.自主探究,重改开放的教学方法 |
(三)创新性原则——鼓励鉴赏,强调审美 |
(四)人文性原则——以文化人,注重传承 |
1.指导学生积厚累渐,深享人文 |
2.指导学生征引化用,妙传人文 |
三、依托建构理论,完善写作教学 |
(一)结合教材,建构“以读促写”的教学新观念 |
1.多样化仿写 |
2.激发读写兴趣 |
3.养成动笔习惯 |
(二)自我提升,建构个性化的“写作任务群” |
(三)重视写作,建构立体的校本写作教学体系 |
(四)组织交流,建构多元的评价系统 |
1.评价主体多元化 |
2.评价渠道多元化 |
3.评价方法多元化 |
(五)大胆创新,建构课内外融合式写作训练模式 |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郁写作氛围 |
2.开设课外写作指导课,加强写作指导 |
3.加强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 B 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优秀学生诗作 |
致谢 |
四、开放教学实验室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训练开放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王伟,崔兰花,刘晓微,马玉琼,郑红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21)
- [2]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J]. 于颖. 辽宁丝绸, 2021(04)
- [3]“综合式”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钟安华,张明轩,李月,张俊,程伟,江学为,胡玉琴. 服饰导刊, 2021(05)
- [4]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刘振亚,张王斌.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9)
- [5]基于工程能力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杨莹,张金凤,李雪,杨蕊,王洪斌.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
- [6]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与教学管理[J]. 孙芳芳,陈晨. 电子技术, 2021(07)
- [7]大学教学品性及其价值生成[J]. 王云兰,曾维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04)
- [8]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实践及启示[J]. 苏碧云,邵彤,李华锋,冉良涛,高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13)
- [9]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研究及案例实践[D]. 马斌. 浙江大学, 2021(01)
- [10]建构主义视阈下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写作教学研究[D]. 张师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