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地壳厚度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卢苗安[1](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李瑞芬,高伟[2](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王椿镛,吴庆举,段永红,王志铄,楼海[3](2017)在《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文中提出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大陆东部的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20世纪6070年代,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地震学家对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开展了大量的探测和研究,在地壳上地幔结构以及与强烈地震相关的深部构造环境等重大地球科学问题上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华北大震区的深地震剖面探测显示了地壳上部铲式正断层和低角度的滑脱构造与震源下方贯通下地壳直至莫霍面的高角度深断裂共存的复杂构造图像.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华北大震大多都发生在高速与低速区的过渡带上,而唐山地震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震源区下方的低速异常带,地壳深浅构造不一致,高角度超壳深断裂,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以及莫霍界面局部隆起等,是华北伸展构造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共同特征,表明华北岩石圈结构具有高度不均匀性.华北克拉通现今的强烈地震活动性以及偏低的下地壳速度,显着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稳定克拉通.所有这些都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证据.尽管深地震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大大丰富了深部构造和孕震环境的知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张春灌[4](2015)在《新疆东北部盆山构造及深部结构的地球物理约束》文中提出新疆东北部位于亚洲大陆中部,当前表现为阿尔泰山、博格达-哈尔里克山、觉罗塔格-北山所夹持的准噶尔-三塘湖盆地、吐哈盆地组成地貌上“三山两盆”的构造格局。这些盆地是否具有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盆地受到周缘造山带什么样的控制作用引起了地学界的重要关注。而且盆地的基底属性、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的关系也是研究新疆构造演化的重要内容。地球物理学参数对于反演盆山构造及深部结构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基于新疆东北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试图探讨盆地的基底属性、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的关系、板块间界线的位置等相关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新疆东北部的构造演化。区域内主要发育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及北东东向三组断裂,主要断裂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主要断裂规模大,延伸距离长,为构成新疆东北部盆山构造单元边界的基底断裂。本区可划分为塔里木北缘构造带、北山构造区、东天山构造带、觉罗塔格褶皱带、吐哈盆地、博格达-哈尔里克褶皱带、准噶尔盆地、东准噶尔-南蒙古褶皱带、额尔齐斯-南戈壁褶皱带、阿尔泰造山带、蒙古湖区褶皱带以及图瓦-蒙古地块等12个构造单元。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与周缘造山带呈断层接触关系。由西南向东北俯冲的克拉美丽断裂及由北向南俯冲的博格达北缘断裂控制了准噶尔盆地的发育,并且博格达北缘断裂纵向切割较深,可能达到上地幔。由南向北俯冲的博格达南缘断裂及由北向南俯冲的康古尔塔格断裂控制了吐哈盆地的发育。三塘湖盆地两侧的逆冲断层控制了三塘湖盆地的发育,盆地深部构造受到克拉美丽断裂的影响。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的界线为阿尔泰南缘断裂带,而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界线应为雅满苏断裂带。雅满苏断裂带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磁力化极向上延拓50km异常显示为异常梯级带,磁力化极及局部磁力异常显示阿拉塔格-雅满苏-镜泉南一线为宽约35km、长约600km近东西走向的串珠状磁异常带。阿尔泰南缘断裂带明显处于布格重力及其向上延拓异常的异常梯级带位置,并且随着向上延拓高度的增大,该异常梯级带并不消失。基于均衡重力异常的Airy均衡模型解释,结合莫霍面特征及地学断面等剖面解释结果,认为博格达山存在明显的“山根”,但是“山根”的厚度远小于理论厚度,表明博格达山现今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自西向东,博格达山的“山根”厚度逐渐变小,由博格达山西端的约8km厚向东逐渐减薄,大致在七角井以东约50km处基本消失。吐哈、三塘湖盆地具有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而准噶尔盆地基底则由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和基性、超基性物质共同构成。吐哈、三塘湖盆地的区域性高磁异常主要由磁性较强的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所引起,而区域性低重力异常则主要由密度相对较低、沉积较厚的中、新生界所引起;准噶尔盆地的区域性高磁异常主要由磁性较强的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与地幔物质进入地壳形成的基性及超基性物质共同作用引起,而区域性高重力异常则主要由密度相对较大、规模较大的地幔物质进入地壳形成的基性及超基性物质所引起。
吴福元,徐义刚,高山,郑建平[5](2008)在《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岩石圈减薄是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关于岩石圈减薄的具体时间、减薄幅度、空间分布范围、机制及其构造控制因素,多有争论。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讨论,内容包括:(1)是克拉通破坏还是岩石圈减薄;(2)古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时代与壳幔解耦;(3)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发生的时间;(4)岩石圈减薄的垂向幅度;(5)克拉通破坏在中国东部的空间分布;(6)克拉通破坏机制;(7)克拉通破坏的地球动力学原因;(8)华北克拉通破坏在世界上的特殊性等。文后,汇编了近10余年来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重要文献。
曹玉清[6](1997)在《采掘工作面底板突水和防治原则的基本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底板突水的机制,分别探讨了水压力中的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底板破坏所起的具体作用,矿山压力中的动矿压及静矿压破坏底板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在采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突水的机制;第二部分论述了影响底板突水的地质和采矿条件,在地质因素中,讨论了正常地质条件下和存在构造条件下底板突水存在的差异及共同特点,采矿条件及采煤方法对底板突水影响以及突水规律。依据地质及采矿条件,对走向长壁全部冒落采煤法及其矿压显现特点不同,将底板突水分成4类10型12个亚型;第三部分将作者提出的功能理论公式,按上述地质矿压显现类型,使之具体化,并计算了177个实例;第四部分按上述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以及作者长期在北方岩溶区的工作结果,提出北方岩溶区防治水的总方针是“开两头,综合治理中间,供水排水相结合”。关于治理中间,按照北方岩溶区的情况,提出10项治理的原则;第五部分讨论了我国研究底板突水的历史。
王培宗,陈耀安,曹宝庭,潘金滇,王长炎[7](1993)在《福建省地壳——上地幔结构及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根据区域、深部物探资料成果,结合地质特征,综合论述了与福建省地壳—上地幔及深部构造背景有关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本省地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内有七个速度层,壳—幔分为七个电性层,据此建立了地壳—上地幔综合柱状图及圈层结构综合模式;省内断裂分为岩石圈、地壳、基底、盖层四种类型,最重要的断裂有七条,总结出本省构造格架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深部构造从东到西地幔具有陡坡带—坳陷带—缓隆带及岩石圈顶面具有深凹陷—狭窄隆起带—隆起的分区特点;提出松溪—长汀、滨海两条古俯冲带,将本省及邻区划分为武夷、戴云、台湾三个古板块及四个相应大地构造单元;提出在同安—莆田—带深凹陷上存在印支期古俯冲事件残迹,并探索了与其有关的四个大型推覆构造、三个环状构造,以及东部火山岩区存在古裂堑构造等;将省内花岗岩类成因划分为 I、S 及过渡型,探讨了它与深部构造及与板块活动关系等;论述了深部构造与内生金属矿床分布的关系,总结出了控制本省矿床形成的七种基本要素,圈出了三条主要成矿远景带及17个远景区,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地勘工作提供了依据。
李涤[8](2016)在《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隶属古亚洲洋构造域,记录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的俯冲、增生、碰撞以及后期陆内改造过程。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的关键转折期,该时期复杂的洋-陆演变过程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成藏实例。然而,石炭纪原型盆地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抑制了对石炭系生储条件和有利区带的评价。因此,开展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构造格架和充填演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中亚增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推进深层含火山岩盆地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系统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地震和重磁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地质结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以及多期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盆地钻井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显示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发育5期火山活动,包括早石炭世3期(359-347Ma,347-331Ma和331-324Ma),晚石炭世2期(323-307Ma和307-300Ma)。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将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石炭统两个构造地层层序。下石炭统以挤压构造变形为主,发育大量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而上石炭统多受伸展断裂控制,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基于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及构造变形研究,并结合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带的划分方案,厘定了萨乌尔-福海-杜拉特、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中拐-莫索湾-白家海-奇台等4个石炭纪弧盆带,并识别了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内断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边缘盆地等多种类型盆地。在构造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解剖,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作用相关挤压挠曲阶段、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俯冲相关的伸展裂陷阶段和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准噶尔盆地下伏年轻陆壳基底,而且表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乃至整个中亚增生造山带是在多列南向增生的弧盆系统依次向北碰撞拼贴过程中形成的。
佘雅文,付广裕,苏小宁,孟国杰,祝意青,郭树松,徐云马[9](2016)在《六盘山地区地壳重力均衡与隆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8月跨越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在长度约为200公里的剖面上展开了流动重力/GPS联合剖面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测线东端的布格重力异常约为-190 m Gal(10-5ms-2),西端则为-250 m Gal左右.在假设地壳均一的前提下,基于Airy均衡模型,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和GPS观测数据,分别计算了测线所在剖面的莫霍面深度与均衡面深度,发现六盘山地区处于正均衡异常状态.使用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反演六盘山地区的地壳密度结构,并据此地壳分层结构,计算了六盘山地区均衡面与莫霍面深度,对比显示该区域亦处于均衡正异常状态.为了确定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和六盘山隆升机制,我们利用EMG2008自由空气异常和SRTM V18.1 DEM数据,使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导纳方法,研究了以六盘山地区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加载机制,发现六盘山地区的Te为5 km,岩石圈加载主要来自于地表,占总加载的95%.最后,对比六盘山地区Airy均衡异常与弹性板均衡异常,发现六盘山东麓断层处地壳承载梯度值最大,表明该断裂带吸收了较多的应变能.
黄章荣[10](2019)在《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文中指出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地质构造与岩石圈变形极其复杂。结晶基底面、莫霍面(moho)和岩石圈底界面(LAB)是地壳上地幔的重要界面,其深度起伏信息可为认识地壳和岩石圈变形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研究利用区域宽频地震接收函数和重力数据反演华南大陆这三个界面结构,即应用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法获取结晶基底面深度,应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和接收函数NA(邻域算法)反演获取莫霍面深度,应用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岩石圈底界面深度。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起伏深度在315km之间。扬子陆块结晶基底面起伏较大,深度为515km,其中四川盆地基底深度为512km,江汉盆地基底深度为610km;华夏陆块基底起伏平缓,深度为310km。复杂的结晶基底面起伏特征反映多期次构造事件对华南大陆地壳内部变形的控制作用。(2)华南大陆莫霍面起伏深度在2549km之间,平均深度为37km,整体呈西北深、东南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莫霍面起伏较大,深度为3049km,其中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为4043km;江南造山带莫霍面深度为3035km,华夏陆块莫霍面起伏平缓,深度为2630km。沿荆门-常德-武冈-河池-百色一线呈现一条NNE走向的莫霍面深度梯级带,莫霍面从西向东抬升约4km。华南大陆的莫霍面起伏反映出东部地壳减薄,推测与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3)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深度在100190km之间,东西两侧差异达90km,整体呈西深、东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下方岩石圈底界面深度为140190km,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岩石圈底界面深度达180km;华夏陆块岩石圈底界面相对较浅且平缓变化,深度大致在110120km,最浅处达100km。沿武汉-萍乡-郴州-肇庆一线和宜昌-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分别呈现两条NNE走向的岩石圈底界面梯级带,岩石圈底界面从西向东渐进式抬升。华南大陆的岩石圈底界面起伏特征反映出东部岩石圈渐进式减薄,推测同样与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密切相关。
二、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地壳厚度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地壳厚度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新疆东北部盆山构造及深部结构的地球物理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缝合带 |
2.2 哈萨克斯坦板块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
2.3 塔里木板块 |
2.4 西伯利亚板块 |
第三章 地球物理数据及处理 |
3.1 资料来源及使用情况 |
3.1.1 物性数据 |
3.1.2 重力数据 |
3.1.3 磁力数据 |
3.1.4 电法资料 |
3.1.5 地震资料 |
3.1.6 其他资料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2.1 纯球坐标系内重力校正 |
3.2.2 重磁异常稳定运算及分解 |
3.2.3 重磁异常相关分析 |
3.2.4 2.5D剖面重磁震拟合 |
3.2.5 层面埋深及横向物性参数分布反演 |
第四章 重磁场及断裂构造特征 |
4.1 重力场特征 |
4.1.1 布格重力异常 |
4.1.2 布格重力垂向二阶导数异常 |
4.1.3 布格重力向上延拓异常 |
4.2 磁力场特征 |
4.2.1 磁力化极异常 |
4.2.2 磁力化极垂向二阶导数异常 |
4.2.3 磁力化极向上延拓异常 |
4.3 断裂构造特征 |
4.3.1 断裂构造推断依据 |
4.3.2 主要断裂特征 |
第五章 深部结构特征 |
5.1 居里面特征 |
5.1.1 居里面深度反演 |
5.1.2 居里面分区特征 |
5.1.3 居里面与盆地、造山带关系 |
5.2 莫霍面特征 |
5.2.1 莫霍面深度反演 |
5.2.2 莫霍面分区特征 |
5.2.3 莫霍面与盆地、造山带关系 |
5.3 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 |
5.3.1 准噶尔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 |
5.3.2 哈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 |
5.3.3 三塘湖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 |
第六章 构造分区特征 |
6.1 划分依据 |
6.2 构造分区特征 |
6.3 对板块界线的再认识 |
第七章 博格达山“山根”及盆地基底属性问题的讨论 |
7.1 关于博格达山“山根”问题的认识 |
7.1.1 均衡重力异常特征 |
7.1.2 对博格达山“山根”的认识 |
7.2 关于盆地基底属性的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进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大陆造山带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
1.2.3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研究现状 |
1.2.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案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2.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 |
2.1.1 阿尔泰地区岩石地层 |
2.1.2 西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
2.1.3 东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
2.1.4 北天山-博格达地区岩石地层 |
2.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 |
2.2.1 准噶尔露头区下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
2.2.2 准噶尔露头区上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
2.2.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2.2.4 小结 |
2.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 |
2.3.1 双井子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形成时代 |
2.3.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
2.3.3 准噶尔地区外围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
2.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 |
2.4 准噶尔盆地地震地层 |
2.4.1 盆地下石炭统分布特征 |
2.4.2 盆地上石炭统分布特征 |
2.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等时年代地层格架 |
第3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背景 |
3.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
3.1.1 重力异常特征 |
3.1.2 磁异常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深部构造背景 |
3.2.1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MT) |
3.2.2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和二维(2D)密度剖面 |
3.2.3 地壳厚度及分带特征 |
3.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基底性质 |
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
3.4.1 准噶尔盆地构造地质单元 |
3.4.2 准噶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
3.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演化历史 |
第4章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及闭合过程 |
4.1 准噶尔地区蛇绿岩分布及地质特征 |
4.1.1 额尔齐斯蛇绿混杂岩带 |
4.1.2 库吉拜-洪古勒楞-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 |
4.1.3 达尔布特-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 |
4.1.4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 |
4.1.5 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 |
4.2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发育时限和闭合模式 |
4.2.1 中泥盆世-早石炭世额尔齐斯洋 |
4.2.2 中泥盆世-石炭纪达尔布特-卡拉麦里洋 |
4.2.3 早石炭世北天山洋 |
4.2.4 志留纪末-早石炭世南天山洋 |
4.2.5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闭合时代对比 |
第5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质结构 |
5.1 石炭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
5.1.1 石炭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5.1.2 石炭系内部不整合 |
5.1.3 石炭系与上覆地层不整合 |
5.2 石炭系构造地层层序 |
5.2.1 下石炭统构造层 |
5.2.2 上石炭统构造层 |
5.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2 塔城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第6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各构造带的地质属性及演化过程 |
6.1 萨乌尔-福海-杜拉特构造带 |
6.1.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 |
6.1.2 扎河坝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构造演化 |
6.2 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构造带 |
6.2.1 乌伦古坳陷泥盆-石炭纪构造演化 |
6.3 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构造带 |
6.3.1 陆梁隆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 准南-博格达-吐哈构造带 |
6.4.1 中拐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2 莫索湾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3 准东-博格达地区石炭纪构造演化 |
6.5 北天山构造带 |
6.6 小结 |
第7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演化 |
7.1 吉木乃-布尔津弧前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2 乌伦古弧后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3 陆梁弧内断陷石炭纪充填演化 |
7.4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石炭纪充填演化 |
7.5 准东-博格达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6 小结 |
第8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演化的时空格架 |
8.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
8.1.1 盆地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
8.1.2 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挤压挠曲阶段 |
8.1.3 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伸展阶段 |
8.1.4 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 |
8.1.5 小结 |
8.2 对中亚地区的造山作用和过程的启示 |
8.2.1 中亚造山带的组成和结构 |
8.2.2 造山持续时间 |
8.2.3 造山过程 |
第9章 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分析测试数据表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3 作者简介 |
(9)六盘山地区地壳重力均衡与隆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六盘山地区重力/GPS数据采集、处理与重力异常 |
2 六盘山地区地壳重力均衡 |
3 六盘山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加载机制 |
4 Airy模型均衡异常与弹性板模型均衡异常的对比 |
5 结论 |
(10)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3 相关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3.1 结晶基底面 |
1.3.2 莫霍面 |
1.3.3 岩石圈底界面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
2.1 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
2.2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及H-κ叠加法 |
2.2.1 远震P波接收函数 |
2.2.2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 |
2.2.3 接收函数H-κ叠加法 |
2.3 接收函数NA反演方法 |
2.3.1 NA算法基本概念 |
2.3.2 接收函数NA反演流程 |
2.4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方法 |
2.4.1 一维联合反演 |
2.4.2 三维联合反演 |
2.4.3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流程 |
第三章 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反演 |
3.1 数据来源 |
3.2 区域密度特征 |
3.3 分区基底面重力反演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分区思路 |
3.3.3 分区基底面重力反演 |
3.4 结果认识 |
第四章 华南大陆莫霍面反演 |
4.1 数据来源 |
4.2 接收函数H-κ叠加 |
4.2.1 接收函数预处理 |
4.2.2 接收函数H-κ叠加结果 |
4.2.3 质量评价 |
4.3 接收函数NA反演 |
4.3.1 单台接收函数NA反演 |
4.3.2 接收函数NA反演结果 |
4.3.3 质量评价 |
4.4 结果认识 |
第五章 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反演 |
5.1 数据来源 |
5.2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 |
5.2.1 先验信息 |
5.2.2 三维联合反演 |
5.2.3 质量评价 |
5.3 结果认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地壳厚度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2]《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3]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J]. 王椿镛,吴庆举,段永红,王志铄,楼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6)
- [4]新疆东北部盆山构造及深部结构的地球物理约束[D]. 张春灌. 西北大学, 2015(03)
- [5]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J]. 吴福元,徐义刚,高山,郑建平. 岩石学报, 2008(06)
- [6]采掘工作面底板突水和防治原则的基本理论研究[J]. 曹玉清.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7(03)
- [7]福建省地壳——上地幔结构及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J]. 王培宗,陈耀安,曹宝庭,潘金滇,王长炎. 福建地质, 1993(02)
- [8]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六盘山地区地壳重力均衡与隆升机制研究[J]. 佘雅文,付广裕,苏小宁,孟国杰,祝意青,郭树松,徐云马.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4)
- [10]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D]. 黄章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