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宜昌黄花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1](2021)在《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通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划分标准,对中国华南、华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西藏、滇缅马、印支等块体的奥陶纪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在大量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定它们的岩性特征、地层时代、接触关系和划分对比,以统一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标尺,建立了94个地层柱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国关于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生物古地理学研究成果,将中国奥陶系划分为12个地层区,其中对华南、华北和塔里木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
马坤元[2](2021)在《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着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大灭绝。如何清楚和深刻地理解这些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起因、进程,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是关键。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旋回地层学为我们建立高精度的年代标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识别沉积地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的精度可达0.02–0.4 myr。本文分别聚焦早–中奥陶世的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的F–F之交生物大灭绝,基于华南、华北、西准噶尔地区8条下–中奥陶统和上泥盆统剖面,通过采集磁化率、自然伽马、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高精度的天文年代标尺。结合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特征,探讨了天文轨道驱动力在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生物-环境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葛祥英[3](2020)在《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文中研究说明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段,该时期伴有全球生物大灭绝,冰川及火山活动事件。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页岩气勘探重点层位,多套斑脱岩的存在指示该时期经历过多期连续的火山活动。认清冰川、火山活动等沉积事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作用可为下一阶段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选取了四川盆地东部6条连续的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剖面和华地1井钻井,以黑色页岩和斑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元素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等分析方法,基本明确了五峰-龙马溪组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系统分析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陆源输入、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火山活动时间及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奥陶-志留纪之交古气候、火山活动与页岩有机质富集间的关系,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五峰、观音桥和龙马溪组岩性、沉积构造及生物特征分析将其划分为滨岸、潮坪、浅滩、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相,证实五峰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之间存在一次浅水沉积。(2)五峰-龙马溪组CIA指数的变化暗示该时期古气候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的变化过程,也为中国华南奥陶世末期冰川事件提供了地化证据。(3)通过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分析,获得年龄在440.4士5.6-448±2Ma之间,证实该时期火山活动延续了至少8Ma,各判别图解表明其原岩浆组分为中酸性;构造环境为岛弧,据斑脱岩层数及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事实及现阶段华南大地构造性质的新认识认为其来源可能与扬子北缘早古生代秦岭洋闭合过程中的板块俯冲有关。(4)五峰-龙马溪组TOC呈高-低-高模式,氧化还原指标(V/V+Ni、V/Cr、Ni/Co)指示水体经历了厌氧-富氧-厌氧的过程,生产力指标(Cu、Babio、Sibio)、陆源输入指标(Ti/Al、Zr/Al、Th/Al)表明五峰和龙马溪组具较高的生产力和陆源输入,观音桥组较两者均低,三者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反映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作用最大,生产力次之,陆源输入最弱。(5)从斑脱岩发育特征与有机碳、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看,频繁的火山活动可能对五峰和龙马溪组有机质的保存产生双促作用,一、为海洋提供营养物质,提升其生物生产力;二、火山灰飘落至海水表面阻止了部分光照进入,海底缺氧环境加剧,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并落入海底作为有机质埋藏。(6)五峰组和龙马溪组虽同为黑色页岩,但其形成机制不尽相同;五峰组在构造挤压及火山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龙马溪组则是在挤压背景、火山活动及冰川消融三重作用下形成。
魏鑫[4](2020)在《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文中研究说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是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多样性增加事件,期间出现过多次辐射高潮,最终形成了以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为主体的、高度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三叶虫宏演化的关键时期,期间全球三叶虫多样性演变达到峰值,但是,代表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Ibex动物群大幅衰减,而代表古生代演化动物群的Whiterock动物群迅速繁盛并在丰度和分异度方面占据优势。由于基础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相对偏弱,这一时期三叶虫宏演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仍不清楚,其宏演化的背景机制也没有专门探讨,三叶虫古生态和古地理方面缺乏深入分析,很多工作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华南上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8条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剖面,逐层足量采集三叶虫样品,共获得三叶虫化石2182枚。系统鉴定和描述三叶虫6目20科42属/亚属(含2个新属和4个未定属)66种(含7个新种、15个未定种、6个不定种和2个相似种)。古生态方面,对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剖面三叶虫生态组合的纵向演替情况,揭示华南板块达瑞威尔期海平面变化趋势。华南中-晚奥陶世初期的三叶虫宏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辐射期、衰落期和再辐射期),不同宏演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三叶虫生态组合之间的演替,且与海平面及底域环境变化密切关联。从时空和环境角度分别对Whiterock和Ibex动物群的分布、优势类群以及多样性变化作了剖析,讨论了华南奥陶纪三叶虫第二次辐射演化的形式及其环境背景。基于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和宏演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的全球模式,证明Whiterock动物群在始发时间、始发环境背景、优势类群以及拓展方向上的差异性造就了至少三种辐射轨迹,进而影响了全球Whiterock动物群的多样性变化趋势,而海平面上升作为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Whiterock动物群辐射的重要背景,可能直接触发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生物古地理方面,通过对中奥陶世大坪晚期-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进行网络分析,可将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划分为4个区域,即低纬度区、中纬度区、西冈瓦纳区和东冈瓦纳区。
杨颖,马昌前,王世明[5](2019)在《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扬子宜昌黄花场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内出露多层钾质斑脱岩,斑脱岩以伊蒙混层黏土矿物为主,同时含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磷灰石及铁质微球粒等,地球化学成分具有高钾、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五峰组底部第一层斑脱岩εNd(t)为-3.83,锆石U-Pb年龄445.4±2.0Ma,锆石εHf(t)介于2.7~7.3之间,加权平均值为4.67±0.89,tDM2值965~1249Ma,加权平均为1127±55Ma。五峰组中第八层斑脱岩εNd(t)为-7.92,锆石U-Pb年龄444.1±2.2Ma,锆石εHf(t)介于-6.6~-11.2之间,加权平均值为-8.74±0.88,tDM2值1840~2130Ma,加权平均为1973±55Ma。斑脱岩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元素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来自于早古生代扬子北缘秦岭地区的火山爆发,同时也限定了临湘组和五峰组界限年龄为(445.4±2.0)Ma,这些斑脱岩的频繁出现预示着晚奥陶世生物灭绝更替等重大地质事件的开端。
陈科帆[6](2019)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海洋化学条件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奥陶纪是地球演化历史上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生物演化事件和与此相伴的生态、古环境的巨大转变已成为近些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焦点。奥陶纪的生物大辐射是地球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生物演化事件之一。海洋生物多样性在多级分类阶元上快速增长,三大动物群快速演替,整个海洋空间生态区位广布……这些革命性的变化,使地球海洋生态系统首次变得高度复杂化,也形成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雏形。华南上扬子地台广泛沉积着奥陶系碳酸岩盐地层,保存了完整的地层序列以及丰富的化石资料,是研究奥陶系地层得天独厚的“实验场所”。因此,本文选取了华南宜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剖面,开展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地层全球对比工作,建立了宜昌地区无机碳同位素地层学框架。本文进一步结合多硫同位素体系来重建早奥陶世-晚奥陶世中期海洋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事件之间的联系。另外,大辐射事件发生在超级温室气候条件下(CO2的含量可能相当于现今水平的14-18倍),将古论今,现代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升高,我们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解析可能有助于为地球未来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生命演化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线索。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华南宜昌地区进行高精度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分析本研究结合生物、岩石地层,首次重建了较为完整的华南宜昌地区高分辨率的碳同位素(δ13Ccarb)曲线,进一步完善了宜昌地区奥陶系地层的全球对比。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宜昌地区和全球其它地区的记录都显示在中奥陶世和晚奥陶世同位素曲线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该时期全球碳循环的巨大扰动。该时期无机碳同位素的多次正漂移,可能是由有机碳埋藏比例的多次增加导致,这可能是导致奥陶纪气候变冷的重要诱因之一。2.研究区域剖面进行高精度的多硫同位素(δ34S和Δ33S)的分析本研究发现Δ33S在中奥陶世大坪期以及晚奥陶桑比-凯迪期呈现异常负值。结合硫循环箱式模型和同时期的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研究,我们认为宜昌地区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中期(大坪期和凯迪期)大量负Δ33S的出现指示了中-晚奥陶世深部硫化海水的两期上涌,这可能引起同时期腕足动物多样性的减少。然而,化石记录显示显示,多样性减少后,并未使腕足动物受到致命打击,反而使其迅速迎来辐射高峰。因此,我们进一步推断,中-晚奥陶世硫化海水的上涌可能通过淘汰部分环境适应力差的生物,从而加速生物种群的更替。待硫化海水上涌环境现象趋于停止后,新增的生态位和生存空间会使物种数量迅速增长,迎来辐射高峰。
马雪莹,樊茹,卢远征,罗忠,邓胜徽,张放[7](2019)在《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通过对重庆南川地区三泉镇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的露头剖面进行连续的牙形石采样分析,确定了29属55种牙形石,建立了8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Baltoniodus norrlandicus带、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Lenodus variabilis带、Pygodus serra带、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和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其发育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晚奥陶世凯迪期。其中,可能缺失2期牙形石带及相应的地层,包括牯牛潭组顶部缺失与湖北宜昌地区黄花场剖面相对应的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带,大田坝组与宝塔组之间缺失与黄花场剖面大致相当的Baltoniodus alobatus带。从中扬子的湖北宜昌地区向西至重庆石柱地区,再到上扬子的重庆南川—贵州习水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由发育完整转变为在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缺失1期牙形石带及相应地层,在达瑞尔威尔阶的中—上部和桑比阶内部缺失2期牙形石带及相应地层。地层特征表明,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上扬子地区曾存在古陆,而中扬子地区则一直保持了海洋的古地理格局。
江吉洁[8](2018)在《湖北宜昌奥陶系金钉子剖面地质科普旅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北宜昌地区广泛出露着化石赋存丰富、连续沉积的晚奥陶纪和早志留世地层,有着深厚的地层、古生物的研究积累。2006年及2008年分别在宜昌王家湾和黄花场各确立一枚奥陶系“金钉子”。“金钉子”为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具备很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科学价值极高,是人类了解地球古地理、古环境的绝佳场所。目前宜昌两处“金钉子”剖面原址的地质科普旅游主要依托原生态的剖面、主题碑和特色标识,科普手段有限;“金钉子”主题广场主要依托于等比例的复制品,且仅复制了剖面原址的主题碑和特色标识,没有剖面体现。景观吸引力不足、游客参与体验等旅游要素缺乏等问题造成“金钉子”剖面原址和“金钉子”主题广场的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均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的多次实地考察、背景资料搜集,充分提炼两枚“金钉子”的剖面特征、标志古生物特征和剖面科学价值。研究分析两枚“金钉子”近些年地质科普旅游的科学研究背景和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以改善“金钉子”剖面在实际地质科普旅游过程中景观吸引力欠缺、科研成果难以科普化的困境。提升策略包含解说提升、景观提升、地学产品开发、剖面资源保护这四个方面。可以总结为:讲好“金钉子”故事,增加科普软实力;打造“金钉子”科普景观,增加旅游吸引力;开发“金钉子”特色地学产品,增加科普旅游的延展性;加强“金钉子”资源的保护,增加科普旅游寿命。其中“金钉子”的科普解说和“金钉子”地质科普景观的设计尤为重要。如借鉴地质解说方法中的比喻法、拟人法、问答法、事件法等把“金钉子”讲清楚;景观设计方面对地质故事深入分析,以古生物为主要切入点,引入“方舟”概念,通过古生物、古地理环境的场景复原,调动游客的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类型感觉,增加“金钉子”旅游吸引力。通过上述方法帮助游客真正体会到可接受、可体验、可触摸的地球故事,从而更好的推动宜昌“金钉子”地质科普旅游的长久发展,同时也为剖面类地质遗迹的地质科普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张元动,詹仁斌,甄勇毅,王志浩,袁文伟,方翔,马譞,张俊鹏[9](2019)在《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回顾中国奥陶纪年代地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地质年龄、化学地层和磁性地层等学科的角度,详细阐述和讨论了国际和中国奥陶系划分方案、各条界线的定义标准、识别特征和存在问题,初步建立了多学科的地层对比关系.目前,国际奥陶系采用"三统七阶"的标准划分方案,即自下而上: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弗洛阶)、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和上奥陶统(桑比阶、凯迪阶、赫南特阶).这7个阶的底界金钉子已于1997~2007年全部确立,其中有三个阶的"金钉子"确立在中国.中国的年代地层方案与国际标准方案基本一致(惟部分阶名有别),包括下奥陶统(新厂阶、益阳阶)、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上奥陶统(艾家山阶、钱塘江阶、赫南特阶).在多数情况下中国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划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结合使用中国地区性的上奥陶统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在详细总结中国各个块体奥陶系发育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华南、华北(含塔里木、柴达木)和西藏-滇西等主要块体之间的最新奥陶系对比格架,提出特马豆克阶、大坪阶和凯迪阶底界存在的定义、识别和跨相区对比问题,认为特马豆克阶底界主要是牙形刺的分类学问题,而大坪阶和凯迪阶的底界则主要是跨相区对比问题.中国奥陶纪化学地层学研究显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和上奥陶统凯迪阶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与国际综合曲线存在较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值得高度重视.中国奥陶系的同位素年龄值匮乏,且仅有的3个可靠锆石年龄均集中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华南上奥陶统含有丰富斑脱岩层,亟待开展同位素测年进一步研究.中国奥陶纪磁性地层研究非常薄弱,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华北下奥陶统,结果可与国外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对奥陶系内"阶"的悬殊的时限差异进行了分析,建议对长时限的特马豆克阶、达瑞威尔阶和凯迪阶分别进一步细分为二个亚阶.
左青龙[10](2018)在《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海相火山岩是海底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建造,常见的岩石类型为溢流相的淬碎熔岩和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相比于陆相火山岩,玻质碎屑结构是海相火山岩的特殊结构构造。九瑞地区处于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地区是否发生过海底火山活动,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九瑞地区前人认为组成构造破碎带的硅化角砾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古海相火山岩,确认了该套古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海相火山岩对于探讨扬子板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通过本区海相火山岩研究,对探讨区域地壳的构造-岩浆演化和地质找矿、资源勘查都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详细的岩相学研究,确定九瑞地区的古海相火山岩是一种侵出-爆发相,且普遍具有(集块)角砾状构造的玻质淬碎角砾熔岩,角砾与胶结物为同成分,具有相近的熔岩结构,为自碎火成角砾,与陆相火山角砾具有明显不同的角砾化机制。该套玻质角砾熔岩整合于潮坪相瘤状灰岩、泥质灰岩层之上,浅海陆棚相页岩、泥质粉砂岩之下,根据上覆和下伏地层的沉积相判断其沉积于陆缘拉张浅海台盆环境,是海底火山活动产物。该套古海相玻质角砾熔岩野外宏观特征表现为,岩石呈灰色-深灰色,风化为浅黄褐色,具似流动构造,厚层-块状。普遍具有同生角砾构造。角砾大小比较均匀,砾径多<5cm,一般在3cm以下,个别达集块;形状不规则,等轴状为主,尖棱角状-棱角状-次棱角状,没有被搬运和磨圆现象,大小混杂,无定向排列性,具有明显的重力堆积特征,局部存在角砾间空穴。其岩石学特征表现为角砾熔岩结构,显微镜下角砾呈棱角-次棱角状,角砾内部组构均匀,具流纹质熔岩的霏细结构,矿物成分几乎全是微晶-隐晶质石英,角砾边界较为清晰,其内部裂隙发育,角砾之间具有良好的拼贴性,角砾与砾间填隙物具有相似的组构特征,几乎全由微晶石英组成;部分可见残余微斑状结构,在角砾内有星点状分布的石英斑晶、硅化了的长石假斑晶;在基质中有较多的石英和硅化的长石斑晶。由于其普遍发生了强烈而均匀的同沉积成岩期水热蚀变石英岩化,使得原岩中的Al2O3、Fe2O3、MgO、CaO、K2O、Na2O等组分被带出,SiO2相对富集以及微量、轻稀土元素(Sr、Ba、LREE等)发生不同程度地迁移活化。其SiO2含量都在90%以上,多介于91.18%97.26%,远高于任何一种陆相火山岩的硅质组分。其稀土总量(ΣREE)主要集中于33.95×10-671.56×10-6,明显富集LREE,贫HREE,LREE/HREE比值为7.3824.28,平均值为13.13,(La/Yb)N比值为11.0182.33,平均值为38.63。δEu值为0.570.79,平均值为0.63,呈明显的负异常;δCe值为0.521.09,平均值为0.83,具较弱的负异常。玻质角砾熔岩中的锆石具有典型岩浆锆石韵律震荡环带,锆石具有亏损轻稀土元素逐步富集重稀土元素,即从Sm到Lu逐渐增高,同时显示Ce的正异常和Eu的负异常特征,其LA-ICP-MS U-Pb年龄为447.2±4.4Ma,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这与扬子地块周缘广泛分布的斑脱岩(441-453Ma)年龄十分吻合,是扬子地块对奥陶纪桑比期-赫南特期全球性构造运动-火山活动事件的响应记录。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运用不活动性组分HFSE(Nb、Ta、Zr、Hf、Ti)和HREE(Yb、Y)等判断其原岩特征。该套火山岩具有港湾状熔蚀石英、高温长石及岩浆锆石等斑晶矿物,表现出比较典型的中酸性火山岩的特征,其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U/Yb比值为0.561.68,表现出与大陆岩石锆石特征相似特征,表明本区锆石主要源自陆壳岩浆结晶;综合Zr/TiO2-Nb/Y、(Y+Nb)-Rb、Hf-Rb/30-3Ta图解及其锆石微量元素U/Yb-Nb/Yb和lg(U/Yb)-lg(Nb/Yb)判别图解,表明原岩应为中酸性火山岩类,具有流纹质和碱性成分岩性,其岩浆源区可能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其形成环境为陆缘拉张性台盆环境。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的这套晚奥陶世玻质淬碎角砾熔岩,是火山口和近火山口相岩石建造,由此识别出了长江中下游一个晚奥陶世火山活动中心。使得前人在扬子地块周缘发现的奥陶纪斑脱岩有了比较可靠的、近距离的物源归属地,为研究区域上的晚奥陶世构造-岩浆活动积累了新的资料,为研究早古生代扬子地块区域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二、湖北宜昌黄花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宜昌黄花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奥陶纪年代地层划分 |
2 中国奥陶纪生物带 |
3 中国奥陶纪地层区划 |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
3.2 准噶尔地层区(I) |
3.3 塔里木—天山地层区(Ⅱ) |
3.3.1 塔里木地层分区(II1) |
3.3.2 中天山—北山地层分区(II2) |
3.4 华北(中朝)地层区(III) |
3.4.1 西部地层分区(III1) |
3.4.2 北部地层分区(III2) |
3.4.3 南部地层分区(III3) |
3.5 柴达木地层区(IV) |
3.6 喜马拉雅地层区(V) |
3.7 冈底斯—察隅地层区(VI) |
3.8 羌塘—昌都地层区(VII) |
3.9 松潘—甘孜地层区 |
3.1 0 滇缅马地层区(VIII) |
3.11印支地层区(IX) |
3.12华南地层区(X) |
3.12.1扬子地层分区(X1) |
3.12.2江南地层分区(X2) |
3.12.3珠江地层分区(X3) |
4 关于岩石地层单元名称及界线 |
(2)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ridged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 |
1.3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1 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泥盆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工作量 |
1.5.1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2.1 天文旋回理论 |
2.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
2.1.2 三个重要的天文参数(偏心率、斜率和岁差) |
2.2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
2.2.1 数据的采集和测试 |
2.2.2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遴选及其指示意义 |
2.2.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2.3 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的天文轨道参数 |
第三章 华北西缘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 |
3.1 序言 |
3.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3.2.1 贺兰山地区下岭南沟剖面 |
3.2.2 桌子山地区大石门剖面 |
3.3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3.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3.3.2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
3.3.3 下岭南沟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3.4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3.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3.4.2 大石门剖面化学地层特征 |
3.4.3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
3.4.4 大石门剖面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3.4.5 中奥陶世斜率周期驱动的灰岩-页岩沉积旋回及其古气候变化 |
3.4.6 中奥陶世较短的斜率和岁差周期及日长计算 |
第四章 华北秦皇岛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和华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的旋回地层学研究 |
4.1 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4.1.1 秦皇岛亮甲山地区地质背景 |
4.1.2 亮甲山剖面地层、古环境与古气候 |
4.1.3 宜昌黄花场地区地质背景和黄花场剖面特征 |
4.2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1 亮甲山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2 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3 早–中奥陶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
4.2.4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构建 |
4.3 早–中奥陶世气候变化的天文轨道力驱动 |
4.4 早奥陶世长周期天文轨道旋回和地球-火星间的混沌现象 |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 |
5.1 序言 |
5.2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5.2.1 布龙果尔剖面 |
5.2.2 乌兰柯顺剖面 |
5.3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
5.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5.3.2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
5.4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
5.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5.4.2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
5.5 讨论 |
5.5.1 洪古勒楞组的时代问题 |
5.5.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古亚洲洋的海平面变化 |
第六章 华南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及F–F生物大灭绝的触发因素 |
6.1 华南板块晚泥盆世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6.1.1 拉利剖面 |
6.1.2 杨堤剖面 |
6.2 拉利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6.2.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6.2.2 拉利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
6.2.3 拉利剖面时间域旋回地层分析 |
6.2.4 拉利剖面法门阶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6.2.5 法门期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
6.2.6 晚泥盆世地质事件的数字定年 |
6.3 华南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
6.3.1 杨堤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6.3.2 杨堤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
6.3.3 拉利剖面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
6.3.4 华南F–F之交浮动年代标尺的建立 |
6.4 华南F–F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进程和灭绝模式 |
6.5 天文轨道力对F–F事件和古气候变化的驱动 |
6.5.1 天文轨道力驱动F–F之交海平面变化 |
6.5.2 天文旋回驱动 F–F 之交气候变化:来自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证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月系统计算代码 |
(3)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研究现状 |
1.2.2 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斑脱岩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工作量统计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区域地层 |
2.2.1 生物地层 |
2.2.2 岩石地层 |
2.3 研究剖面的介绍及分布 |
2.3.1 华地1井(HDP) |
2.3.2 武隆黄莺乡(HYXP) |
2.3.3 镇巴五星村(WXP) |
2.3.4 镇巴梁白(LBP) |
2.3.5 道真田家湾(TJWP) |
2.3.6 桐梓南坝子(NBZP) |
2.3.7 酉阳凤凰(FHP) |
3 研究方法简介 |
3.1 分析方法 |
3.1.1 扫描电镜 |
3.1.2 锆石U-Pb定年 |
3.1.3 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
3.1.4 X射线衍射分析 |
3.1.5 有机碳分析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古风化作用指标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
3.2.2 古生产力指标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
4 赫南特期冰期事件 |
4.1 晚奥陶世末期大陆冰川活动 |
4.2 冰川事件在华南地区的地球化学响应-以四川东部华地1井为例 |
4.2.1 华地1井地层及样品简介 |
4.2.2 华地1井五峰-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 |
4.2.3 华地1井五峰-龙马溪组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华地1井奥陶-志留纪之交古风化作用强度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
4.3 本章小结 |
5 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斑脱岩分布及其火山岩浆来源 |
5.1 斑脱岩基本概况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 锆石特征及其年龄 |
5.2.1 镇巴五星村剖面 |
5.2.2 镇巴梁白剖面 |
5.2.3 酉阳凤凰剖面 |
5.2.4 桐梓南坝子剖面 |
5.2.5 道真田家湾剖面 |
5.3 火山活动时间及沉积年龄的限定 |
5.4 源岩组成及构造背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四川盆地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6.1 沉积相分析 |
6.1.1 潮坪相 |
6.1.2 滨岸相 |
6.1.3 浅滩相 |
6.1.4 浅海陆棚相 |
6.2 五峰-龙马溪组垂向演化序列及区域对比 |
6.2.1 典型剖面垂向沉积序列 |
6.2.2 区域对比 |
6.3 岩相古地理 |
6.3.1 五峰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2 观音桥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3 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4 龙马溪组上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7 四川盆地东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7.1 华地1井 |
7.1.1 有机质丰度 |
7.1.2 主微量稀土元素 |
7.1.3 古氧化还原条件 |
7.1.4 古生产力 |
7.1.5 陆源输入 |
7.2 武隆黄莺乡剖面 |
7.2.1 有机质丰度 |
7.2.2 主微量稀土元素 |
7.2.3 古氧化还原条件 |
7.2.4 古生产力 |
7.2.5 陆源输入 |
7.3 有机质丰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8 火山作用事件与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之间的关系 |
8.1 现代海洋火山灰与黑色页岩的关系 |
8.2 四川盆地东部奥陶纪末-志留纪初火山灰与黑色页岩有机质保存的关系 |
8.2.1 斑脱岩分布与有机碳、笔石带的关系 |
8.2.2 斑脱岩分布与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 |
8.3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分析数据 |
附录2 个人简介 |
(4)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第2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地层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岩石地层对比与分布情况 |
2.3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生物地层框架和研究时段划分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A区(岩坪剖面) |
3.2 B区(大塘口和大槽剖面) |
3.3 C区(大坪、分乡和窑河大桥剖面) |
3.4 D区(宜冲桥和茅草铺剖面) |
第4章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古生态 |
4.1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的时空分布 |
4.2 研究剖面三叶虫动物群古生态意义 |
第5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宏演化 |
5.1 三叶虫多样性变化和辐射 |
5.1.1 三叶虫年代地层分布和优势类群转换 |
5.1.2 不同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变化及宏演化阶段的划分 |
5.1.3 三叶虫辐射的始发时段 |
5.1.4 三叶虫动物群的演替 |
5.1.5 典型的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 |
5.2 三叶虫辐射沿环境梯度的发生和发展 |
5.2.1 三叶虫辐射模式和环境分布 |
5.2.2 Whiterock动物群的环境选择 |
5.3 三叶虫辐射模式的异同 |
5.4 Whiterock动物群在宏演化中的角色性质 |
5.5 三叶虫辐射外因探讨 |
第6章 全球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 |
6.1 三叶虫时空分布与宏演化 |
6.2 三叶虫辐射模式初探 |
6.3 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分析 |
第7章 结论 |
第8章 系统古生物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
2 分析测试方法 |
2.1 X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 |
2.2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
2.3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 |
3 测试结果 |
3.1 斑脱岩矿物成分 |
3.2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
3.3 斑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 讨论 |
4.1 斑脱岩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
4.2 斑脱岩原岩特征 |
4.3 斑脱岩可能的源区 |
5 结论 |
(6)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海洋化学条件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及其环境意义 |
1.2.2 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及其应用 |
1.2.3 硫同位素的研究和及其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华南奥陶系碳同位素地层重建及全球对比 |
2.1 摘要 |
2.2 引言 |
2.3 地质背景 |
2.3.1 两河口剖面 |
2.3.2 丁家湾剖面 |
2.3.3 黄花场剖面 |
2.3.4 普溪河剖面 |
2.4 分析方法 |
2.5 结果 |
2.5.1 两河口剖面 |
2.5.2 丁家湾剖面 |
2.5.3 黄花场剖面 |
2.5.4 普溪河剖面 |
2.6 讨论 |
2.6.1 δ~(13)C_(carb)数据可靠性评估 |
2.6.2 区域和全球对比 |
2.6.3 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启示 |
2.7 小结 |
第三章 华南奥陶纪多硫同位素记录:对生物大辐射的启示 |
3.1 摘要 |
3.2 引言 |
3.3 地质背景 |
3.4 分析方法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6.1 多硫同位素数据解释 |
3.6.2 对生物和环境变化的启示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剖面及样品 |
1.1 三泉剖面地质背景 |
1.2 样品处理 |
2 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 |
2.1 Baltoniodus norrlandicus带 |
2.2 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 |
2.3 Lenodus variabilis带 |
2.4 Pygodus serra带 |
2.5 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 |
2.6 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 |
2.7 Hamarodus brevirameus带 |
2.8 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 |
3 三泉剖面与邻区的对比及古环境解释 |
3.1 湖北宜昌地区黄花场剖面和分乡剖面 |
3.2 湖北宜昌地区真金剖面 |
3.3 贵州习水地区良村剖面 |
3.4 重庆石柱地区漆辽剖面 |
4 结论 |
(8)湖北宜昌奥陶系金钉子剖面地质科普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2 国内“金钉子”科普概况 |
2.1 “金钉子”的概念、意义及确立 |
2.2 我国已确立的“金钉子” |
2.3 “金钉子”剖面与地质科普旅游的内在关联 |
2.4 “金钉子”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4.1 科普的必要性 |
2.4.2 科普的可行性 |
3 研究区地质科普旅游发展背景研究 |
3.1 科学研究背景 |
3.2 剖面原址区位 |
3.3 剖面原址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 |
3.3.2 地质公园对剖面原址的促进作用 |
3.3.3 剖面原址地质科普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
3.4 “金钉子”主题广场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金钉子”主题广场开发背景 |
3.4.2 “金钉子”主题广场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 |
3.4.3 存在问题分析 |
4 “金钉子”地质科普旅游提升策略 |
4.1 讲好“金钉子”故事,增加科普软实力 |
4.1.1 科普解说语言的改进 |
4.1.2 培养专业化的导游队伍 |
4.2 打造“金钉子”科普景观,增加旅游吸引力 |
4.2.1 现有景观分析 |
4.2.2 地质故事分析 |
4.2.3 “金钉子”场景分析 |
4.2.4 “金钉子”地质主题景观的打造 |
4.3 开发“金钉子”特色地学产品,增加科普旅游的延展性 |
4.3.1 特色科普旅游线路的开发打造 |
4.3.2 旅游纪念品 |
4.3.3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扩大影响力 |
4.4 加强“金钉子”资源的保护,增加科普旅游寿命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简要历史回顾 |
2.1 1920~1958 |
2.2 1959~1990 |
2.3 1991~现在 |
2.4 中国建立的主要统、阶 |
2.4.1 新厂阶 |
2.4.2 道保湾阶 |
2.4.3 益阳阶 |
2.4.4 玉山阶 |
2.4.5 浙江阶 |
2.4.6 艾家山阶 |
2.4.7 钱塘江阶 |
3 综合地层与时间框架 |
3.1 生物地层 |
3.1.1 特马豆克阶底界 |
3.1.2 弗洛阶底界 |
3.1.3 大坪阶底界 |
3.1.4 达瑞威尔阶底界 |
3.1.5 桑比阶底界 |
3.1.6 凯迪阶底界 |
3.1.7 赫南特阶底界 |
3.2 地质年龄 |
3.3 化学地层 |
3.4 磁性地层 |
3.5 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 |
4 中国各大区对比格架 |
5 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5.1 不同阶的时限差异和阶的再划分 |
5.2 特马豆克阶底界 (即下奥陶统、奥陶系底界) |
5.3 凯迪阶底界的识别问题 |
6 结论 |
(10)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海相火山岩及其研究现状 |
1.2.2 九瑞地区调查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褶皱 |
2.2.2 区域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区域侵入岩 |
2.3.2 区域火山岩 |
第3章 晚奥陶世古火山岩分布及典型剖面 |
3.1 斑脱岩分布与对比 |
3.2 古火山岩 |
3.2.1 晚奥陶世古火山岩的发现 |
3.2.2 实测地层剖面及岩性组合 |
3.2.3 古火山岩层序特征 |
第4章 古火山岩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质产状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水热蚀变与同生石英岩化 |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分析方法 |
4.4.2 主量元素 |
4.4.3 微量元素 |
4.4.4 稀土元素 |
第5章 年代学研究 |
5.1 样品制备及分析 |
5.2 LA-ICP-MS锆石年龄 |
第6章 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6.1 岩石成因 |
6.2 构造环境 |
6.3 构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湖北宜昌黄花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D]. 马坤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D]. 葛祥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D]. 魏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J]. 杨颖,马昌前,王世明. 地质学报, 2019(12)
- [6]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海洋化学条件的变化[D]. 陈科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7]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J]. 马雪莹,樊茹,卢远征,罗忠,邓胜徽,张放. 石油学报, 2019(05)
- [8]湖北宜昌奥陶系金钉子剖面地质科普旅游研究[D]. 江吉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9]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张元动,詹仁斌,甄勇毅,王志浩,袁文伟,方翔,马譞,张俊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 左青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