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西汉漆筑的脱水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肖静华[1](1998)在《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饱水漆木器脱水处理方法》文中研究指明1993年我队配合湖南省财经专科学校基本建设,在长沙市河西望城坡古坟垸发掘了一座西汉长沙王室墓,定名为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该墓曾经多次被盗,本次发掘仍出土了一批相当珍贵的文物,总数达2000余件,绝大部分为饱水漆木器。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田野考古工作结束以后,对出土的漆木器都要进行清理和技术处理,做好保护
萧静华[2](1997)在《长沙西汉漆筑的脱水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3年,长沙渔阳西汉墓出土了一件漆筑,它是我国唯一的一件古代乐器筑的实物。漆筑出土时饱含水分,为了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于1996年7月至1997年1月对其进行了脱水处理。漆筑脱水前全长117.5、宽11.5、高6厘米。重3705克。器身出土时已断为两截,音箱为空腹,箱厚0.7厘米,已受压变形,呈20度的弧形,箱底盖板断裂成两块,器身一侧箱
潘天波[3](2013)在《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场,以汉代漆艺为研究对象,旨在以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进化为研究路线,通过历史与逻辑、图像与事理、文献与考古等多维方法,力图勾勒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建构、折变、重组与转向的进化轨迹及其嬗变规律,以期探明汉代漆工艺美学思想发展风貌,进而为复兴传统工艺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实力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本文研究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轨迹路线是:“西汉初年初步奠基——西汉中期独立发展与建构——西汉后期折变与鼎盛——东汉时期重组与转向”。西汉初年,即从高祖到景帝大约60年时间里,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漆艺美学思想基本遵循“汉承秦制”的发展规律,以简约实用为要旨,以“守约以治广”为设计原则,以楚风浪漫为风格特色,显示出汉初工艺思想在社会政治与经济之“与民休息”的立场下进化与发展,尤其是汉初的青铜器退位与漆器兴起,充分体现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原则:“用进废退”。至西汉中期,即西汉武、昭、宣三代,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走向独立发展的繁荣阶段。此时,漆艺在社会各方面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开始颇有建树,逐步从生活工艺走向实用艺术化之路,漆艺美学思想以“大美”思潮为基调,在“法天象地”的造像原则与“崇文尚实”、“深沉雄厚”的品格建构中走向成熟与繁荣,尤其是官府漆器经营及其工艺的政治权力化,成为这一时期工艺美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到西汉后期,即从元帝到王莽新朝前期大约60年的时间里,汉代漆艺在发展中发生进化意义上的突变,并达到鼎盛高峰,其发展特点是从装饰之风中走向贵族化之路,漆艺着力追求繁缛化装饰,就连当时中国西北与西南夷民族漆艺也在民族文化进化中实现了自己的突变,推崇“错彩镂金”、“银口黄耳”之美,演绎汉代漆艺装饰美学思想。在东汉约200年的历史中,漆艺发展逐渐走向衰微与转向,漆艺美学思想遭遇宗教式的归隐,也遭遇“致用为本”的艺术批评,并在夹纻佛像与绿沉漆等玄默之风的追求中“另辟蹊径”,尤其是漆器被青瓷器取而代之,反映出汉代漆艺的又一进化原则:“适者生存”。通过对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递进与嬗变的进化论分析,本文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规律与发展历程的基本特色是:第一,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一般规律是遵循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时代语境,尤其是汉代主流儒教神学美学思想浸透下的物质产物;第二,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基本规定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渗透口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显示汉代漆艺之艺是手工艺与设计之间的艺,漆艺之道是生活之道,漆艺之美是日常与民用之美;第三,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动力来源包括汉代工艺的身体意识、神话图像叙事、贵族权力以及儒释道思想协进发展等。身体意识是相对于漆器为身体享用的功能而言,神话叙事是针对漆器纹饰审美设计,贵族权力是从漆器的生产与管理体系以及服务对象而展开,儒释道思想发展是根据漆器形式背后的文化意义视点。换言之,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发展动力是依据漆器之功能、审美、生产与管理、服务对象与形式意义等视角展开,显示漆工艺的实用功能与美学意义的双重规定;第四,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保守基因”或汉代漆艺实践的基本美学命题。如汉代漆工艺设计之“守约以治广”、“大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基本实践命题,它们共同反映出汉代漆艺设计思想的最高美学追求。其中“守约以治广”是漆艺设计的根本方针,“大美”是漆艺设计的整体风貌,“规天矩地”是漆艺设计的造像原则,“自然相生”是漆艺设计的主体美学规律,“致用为本”是漆艺设计的功能原则;第五,汉代漆艺的艺术互动、境外流传、惠泽生活、影响后世等内容彰显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独特的美学思想魅力与历史价值维度。总体言之,汉代漆艺是汉代人寻求固有的“汉风姿态”,是汉代工匠灵巧双手的智慧之物。官府与地方特有的乡土工艺之发展给予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特色,还保证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健康与美,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创新的民族。同时,汉代漆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巨大的丰碑,它的美学思想是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汉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产物。在汉代漆艺美学研究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正宗漆艺的工艺特色、产业优势、美学理想、社会担当以及漆艺的当代复兴等重大问题,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传统漆艺的生命与价值不会枯竭。在当代生态立场下,它至少在能源、环境、生活、美学等方面有所担当,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魏溥均[4](2020)在《汉代饮食漆器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汉代饮食漆器具为研究对象,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考古类型学、图像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与博物馆实地考察,整理汉代饮食漆器具的相关资料,梳理饮食漆器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汉代饮食漆器具发展的宏观史境,着重对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结构、髹饰工艺与装饰纹样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其设计规律。首先,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梳理了饮食漆器具的起源与演变,总结历代饮食漆器的阶段性特征,指出汉代饮食漆器具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汉代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技术水平、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等因素对汉代饮食漆器具的影响;其次,将考古发掘报告中收集的汉代饮食漆器具按照功能分为盛食器、取食器、端食器、饮具、具器,运用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对各个器型进行分型分式,对典型器高度、口径、底径等数值进行统计整理,以人的尺度为参考依据,结合汉代分餐制的饮食生活方式,还原汉代饮食漆器具的使用场景,证明其设计制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归纳汉代饮食漆器具造型的演变规律及设计特征;再者,结合考古报告和图录资料,对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髹饰工艺与纹样题材进行图像学分析,探究饮食漆器具纹样的变化规律、组织形式与构成法则,阐述汉代社会意识形态对饮食漆器具审美风格的影响,指出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设计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文认为,汉代饮食漆器具的设计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造型设计浑圆饱满,古朴典雅,适应分餐制的饮食习惯,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以功能为导向,呈现出有限度的变化,实用适人。纹样设计上观物取象,以线写形,展现出气韵生动、大气磅礴的装饰特征,审美风格上呈现“由简入繁,返璞归真”的嬗变趋势。
贺思予[5](2020)在《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的劣化分析与加固保护 ——以城阳城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文中认为漆器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保存下来的漆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传世漆器文物,此类漆器文物大多保存状况良好,保存环境相对稳定;另一类为考古出土漆器文物,该类文物埋藏环境复杂,在被发掘出土后,其原有稳定、平衡的埋藏环境遭到破坏,如果不尽快对文物进行有效的干预保护,会导致漆器文物加速劣化甚至消亡。本文以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为研究对象,以城阳城出土彩漆竹席为例,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开展了漆器文物的保护研究现状分析;漆器文物在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史,通过梳理其发展历程,了解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热点和现状,总结了现有保护材料的应用原则及工艺特征,对脆弱漆器文物表面漆膜保护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了考古出土脆弱漆膜病害成因、加固保护的作用机理、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的影响因素及重点研究方面。(二)开展了出土脆弱漆器表面漆膜的病害类型及相关机理研究;在厘清生漆组分、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及埋藏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文献,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出土漆器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漆膜的主要成分为大漆、桐油,并加入矿物颜料朱砂作为显色剂;劣化漆膜主要病害类型主要表现为:孔洞、裂隙、干缩起翘、凸起、残缺,漆膜病害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地下埋藏环境的长期影响造成了大漆组分的改变,引起了漆膜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漆膜制作的不同工艺也对漆膜的劣化带来了影响。为筛选漆膜加固材料、设计加固实验及分析加固机理提供了基础。(三)开展了劣化漆膜的加固研究;依据现有漆器典型保护材料的应用成果,选用Paraloid B72、硅酸乙酯及丙烯酸盐配合物凝胶(AMC)三种材料作为劣化漆膜的加固材料。采用热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色彩色差仪等仪器进行测试,对比不同材料对劣化漆膜加固前后颜色外观、力学强度、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三种加固材料的保护效果,并对AMC加固材料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四)研发出了脆弱漆器预防性保护用透明材料及配合装置;针对出土状态较差,已无胎体支撑,仅剩卷曲开裂漆膜的漆器,在对其表面漆膜进行加固后,为进一步解决漆膜定型、展藏等问题,首次提出对脆弱漆器文物进行包埋保护理念,并研发出适用的透明包埋材料及配合装置,解决无胎体漆器文物的保护展藏及研究难题,为脆弱漆器文物保护提供了新方法。
方北松,吴顺清[6](2008)在《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饱水竹木漆器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修复过程比较复杂。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本文简要介绍了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与现状,并阐述未来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研究的主要内容。
汪飞英[7](2014)在《汉代化妆用具试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论述了汉代物质生活中的化妆用具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风尚与习俗。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实物资料保留了当时化妆用具的大量资料。多子漆奁盒大盒套小盒、盒中有盒的设计,在器物造型上独树一帜,适宜盛放用途不同、形制各异的各类化妆品。它同画眉、调脂、泽发用具、梳篦、铜镜、镜台、香身用具等构成了汉代化妆用具的基本组合。妆容在汉代是贵族的特权,子奁的多寡、装饰反映了化妆用具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差异。根据考古资料对汉代化妆用具进行专题研究还从未有过,本文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实物资料,结合汉代的化妆习俗,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探讨了汉代化妆用具的分类、分期以及化妆用具使用的身份等级差异。此外,从性别考古研究出发,阐释了汉代化妆文化不仅是一种女性文化,也是一种男性文化。同时,介绍了了汉代化妆品的配方,结合汉代画像石、俑类以及历代的图像资料、文献资料,从彩妆、美发、香身三个方面对汉代的妆容风尚作了一些探寻;最后,梳理了八字眉、长眉、啼妆、慵来妆几种风靡一时的妆容。
王琥[8](2003)在《漆艺术的传延 ——中外漆艺术交流史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漆,作为材质护层的涂料而使用,兼有的造器功能,以及漆媒材的艺术表达与观赏,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全世界文明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古老的漆艺术行为,在中国美术历史里的相当长时期内,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研究“漆艺术是如何发源、发展,又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不断吸收各民族文化的优点,形成一种延续至今仍充满活力的艺术种类”,无论对认识漆艺术的历史价值,或开发利用它的显示价值,都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情。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一个基点:古代中外漆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的基本现象和它的部分意义。中外漆艺术的交流,早期是华夏民族单向的对外输出。本文首次提出中国漆艺术外向延传的几种路径,强调说明:是华夏民族的漆文化,哺育了全世界一多半地区的漆文化。本文还指出:后来,当漆作为造物材料和艺术手段波及到全世界后,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融合、促进,为人类社会这一共有的文明行为的持续发展、提高,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漆的造物技术与表现艺术,成了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而且各民族的漆艺术,都依据着自身的人文特点和物质条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本文在强调中国古代漆艺术对世界漆艺术独一无二贡献的同时,也着力表明:世界各地区的漆艺术,不但拥有自身的种种优势,同时也不时地对中国的漆艺术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外漆艺术交流的历史,在很早开始了。这种交流一直是双向性的,促进、完善了彼此的技术与艺术的应用与表现手段,也拓展了漆艺术的“生存空间”:正因为这样,在伴随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漆艺术才得以在各种复杂的“新”环境、“新”条件下,不断获得全新的发展……这是本文作者对这个论文议题研究后所得到的最核心的结论:交流,是漆艺术的“生命线”。本文用最大篇幅,支撑了这个基本观点。
王荣,陈建明,聂菲[9](2014)在《长沙地区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漆工艺中的矿物材料使用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长沙地区是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重要产地,多达9种矿物材料在这一时期的漆制品工艺中被使用。通过对矿物材料的鉴定,本文就其使用进行溯源和功用探讨,其中,明矾、辉铜矿、(无水)芒硝的科学鉴别尚属首次。结果显示,水胆矾的使用历史可以前溯到战国晚期;明矾、水胆矾、石膏和石英均可作为漆灰层或基础层的组成部分;黑色漆液中常添加无定形碳物质,红褐色或红色漆层中常添加朱砂矿物;彩绘层颜色以红色为主,系由朱砂构成。此外,还有几种矿物材料作为颜料使用,如黑色颜料由无定形碳物质构成,白色颜料由无水芒硝或羟基磷酸钙构成,深色颜料由辉铜矿构成。
谢春明[10](2015)在《楚墓出土漆耳杯研究》文中指出春秋时期楚国是我国南方的大国,其疆域主要位于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东达山东,西抵四川,南至湖南中部,北到黄河之滨。楚国境内贵族墓葬众多,楚文化丰富。楚国漆器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是与彩陶、青铜器、丝绸、玉石器等并存的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也是楚文化遗物中最具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目前为止发掘出楚墓5000余座,其中千余座出土了漆器,出土漆耳杯的有五十处之多,遍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其中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省出土战国时期的漆耳杯较多。漆耳杯的基本形状为椭圆形,平底,因其两侧各有一耳,研究者多称其为“耳杯”。楚墓出土的漆器里面,漆耳杯数量最多,大部分楚墓都有此物。在古代,漆耳杯主要是用于盛酒、盛羹或盛食的生活用器。漆耳杯作为一种饮酒实用器、随葬品、明器一直广泛地使用。本文从考古出土的材料入手,对楚墓出土的漆耳杯进行时代划分。根据外形,将漆耳杯分为方耳杯和圆耳杯两大类型。根据胎质、口部、器底的不同,分别对两种耳杯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楚墓出土漆耳杯的差异性。从战国到西汉,漆耳杯发展进入到繁盛时期。西汉漆耳杯继承和发展楚漆耳杯,在纹饰上有了很大的不同和创新。漆耳杯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化、经济发展的产物,也离不开楚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楚地文化。楚漆器受周围几个邻国的影响极大,不仅受北方中原漆器技术的影响,还与秦、巴、蜀等过广泛接触,将中原文化与土着苗蛮文化进行了融合。大部分楚墓中都出土了漆耳杯。高等级墓葬随葬漆器数量多、种类多,漆耳杯出土也多。墓主身份较低的墓葬,随葬漆器少、种类少,但漆耳杯始终没有缺失。可以看出,随葬漆耳杯在这一时期随葬品中地位突出。本文利用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对楚墓发现的漆耳杯进行综合研究。将楚墓出土的漆耳杯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楚墓不同地区出土漆耳杯的差异性、漆耳杯的发展演变过程、汉代漆耳杯与楚漆耳杯的比较、楚墓出土漆耳杯的原因以及漆耳杯在楚墓中的地位。
二、长沙西汉漆筑的脱水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沙西汉漆筑的脱水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3)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 释“漆” |
(二) 漆艺:漆的艺术 |
(三) 漆艺美学:一种工艺美学 |
(四) 汉代漆器的发现及研究史略 |
(五)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
(六) 回避的一些问题 |
三 有关分布图 |
上篇 |
第1章 西汉初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 |
1.1 漆艺实践史境:从高祖到景帝 |
1.1.1 漆艺:汉初社会与工艺复出 |
1.1.2 用漆:重本抑末与漆树种植 |
1.1.3 实用漆艺:从神权走向生活 |
1.2 西汉初期漆艺美学思想的渊源与特色——秦制楚风 |
1.2.1 “汉承秦制”及其他 |
1.2.2 尘俗:楚风遗韵 |
1.2.3 简约:问“道”漆器 |
1.3 文献所见汉初漆艺美学思想 |
1.3.1 《吕氏春秋》所见漆艺思想 |
1.3.2 《新语》、《新书》的工艺观与漆艺 |
1.4 西汉初期诸侯漆艺实物分析 |
1.4.1 “用进废退”: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 |
1.4.2 诸侯漆艺“同制京师”:以长沙郡为例 |
第2章 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 |
2.1 漆艺实践史境:从武帝到宣帝 |
2.1.1 漆艺:权力与礼制之物化 |
2.1.2 用漆:朱漆、黑漆与坎侯漆 |
2.1.3 贵族漆艺:从实用走向艺术 |
2.2 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的建构与新貌——煌煌盛美 |
2.2.1 漆艺美学思想建构基础:“阴阳五行” |
2.2.2 漆艺造像:“上下与天地同流” |
2.2.3 漆艺风格:崇文尚威 |
2.2.4 乐府漆艺:坎坎之音与它的深沉雄厚 |
2.3 文献所见西汉中期漆艺美学思想 |
2.3.1 《淮南子》所见漆艺思想 |
2.3.2 《盐铁论》所见漆艺盛况 |
2.4 西汉中期官府漆艺实物分析 |
2.4.1 中央漆艺:管理体制及其影响 |
2.4.2 官府漆艺:巴蜀漆器及其审美特色 |
2.4.3 漆艺神话图像的审美叙事与进化 |
第3章 西汉后期漆艺美学思想的演变 |
3.1 漆艺实践史境:从元帝到王莽新朝 |
3.1.1 漆艺:装饰的立场 |
3.1.2 用漆:装饰之美 |
3.1.3 贵族漆艺:从审美走向“贵族风” |
3.2 西汉后期漆艺美学实践的高峰——装饰思潮 |
3.2.1 漆艺:“错彩镂金”及其动因 |
3.2.2 装饰工艺流行:以扣器为例 |
3.2.3 明器装饰的美学思想 |
3.2.4 宫廷建筑漆艺:从“僭类宫省”说起 |
3.3 文献所见西汉后期漆艺装饰美学思想 |
3.3.1 《西京杂记》所见器物装饰 |
3.3.2 《法言》工艺美学思想与漆艺 |
3.4 西汉后期西部漆艺实物分析 |
3.4.1 漆艺装饰的地域审美观:以滇国为例 |
3.4.2 民族漆艺文化交融与进化:以贵州为例 |
3.4.3 汉代西北地区漆艺审美文化特色 |
第4章 东汉漆艺美学思想的转向 |
4.1 漆艺实践史境:从光武到汉魏之际 |
4.1.1 漆艺:短暂繁荣后的归隐 |
4.1.2 用漆:宗教与世俗之美 |
4.1.3 宫廷漆艺下移:从精英回归民众 |
4.2 东汉漆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与转向——致用为本 |
4.2.1 重构:致用与求真 |
4.2.2 新领域:夹纻佛像 |
4.2.3 纹饰:漆艺美学思想转向的见证 |
4.3 文献所见东汉庄园漆艺美学思想 |
4.3.1 《论衡》上艺美学思想与漆艺 |
4.3.2 《四民月令》之庄园工艺思想 |
4.4 东汉文士漆艺实物分析 |
4.4.1 “适者生存”:青瓷器取代漆器 |
4.4.2 漆艺“另辟蹊径”:从绿沉漆说起 |
下篇 |
第5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特色 |
5.1 汉代漆艺:身体意识的美学立场 |
5.2 汉代漆艺:神话图像的叙事策略 |
5.3 汉代漆艺:权力消费的贵族工艺 |
5.4 汉代漆艺:儒道思想的审美演绎 |
5.5 汉代漆艺:诸门类艺术美学之共生 |
第6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实践命题 |
6.1 命题一:“守约以治广” |
6.2 命题二:“大美” |
6.3 命题三:“规天矩地” |
6.4 命题四:“自然相生” |
6.5 命题五:“致用为本” |
第7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7.1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艺术互动 |
7.2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境外延传 |
7.3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惠泽生活 |
7.4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沾溉后世 |
7.5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价值批评 |
第8章 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
8.1 正宗的漆艺 |
8.2 被救助的漆艺 |
8.3 漆艺美的目标 |
8.4 当代生态背景下的漆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汉代饮食漆器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古代文献中关于漆的论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饮食漆器具的源流与演变 |
1.1 饮食漆器具的起源与演变 |
1.1.1 饮食漆器具的起源 |
1.1.2 历代漆工艺发展状况与饮器漆器具的演变态势 |
1.2 汉代饮食漆器具发展的宏观史境 |
1.2.1 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 |
1.2.2 汉代社会经济状况与技术水平 |
1.2.3 饮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代饮食漆器具概述 |
2.1 汉代饮食漆器出土分布情况 |
2.2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生产与管理 |
2.2.1 官营漆器的生产与管理 |
2.2.2 民营漆器的生产与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设计 |
3.1 汉代饮食漆器具胎骨的制作 |
3.1.1 木胎 |
3.1.2 夹纻胎 |
3.1.3 竹胎、陶胎与金属胎 |
3.2 盛食器形制分类 |
3.2.1 鼎 |
3.2.2 盒 |
3.2.3 盂 |
3.2.4 碗 |
3.2.5 盘 |
3.2.6 食奁 |
3.2.7 笥 |
3.3 取食器形制分类 |
3.3.1 匕 |
3.3.2 勺 |
3.4 端食器形制分类 |
3.5 饮具形制分类 |
3.5.1 耳杯 |
3.5.2 樽 |
3.5.3 卮 |
3.5.4 扁壶 |
3.5.5 壶、锺、钫 |
3.6 具器形制分类 |
3.7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设计分析 |
3.7.1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来源 |
3.7.2 汉代饮食漆器具造型设计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装饰工艺与纹样设计分析 |
4.1 汉代饮食漆器具髹饰工艺 |
4.1.1 髹漆材料与工具 |
4.1.2 髹漆工艺 |
4.2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纹样的题材 |
4.2.1 动物纹样 |
4.2.2 自然景象纹样 |
4.2.3 人物故事纹样 |
4.2.4 几何纹样 |
4.3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纹样设计分析 |
4.3.1 纹样的组织形式 |
4.3.2 纹样的构成法则 |
4.4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纹样组合分析 |
4.4.1 漆耳杯装饰纹样 |
4.4.2 漆盘装饰纹样 |
4.5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设计特征 |
4.5.1 气韵生动大气磅礴 |
4.5.2 观物取象变形夸张 |
4.5.3 对称均衡分割有秩 |
4.5.4 红黑交映七彩纷呈 |
4.5.5 煌煌盛美彩缕错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汉代漆器出土情况 |
附表二 汉代饮食漆器具案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编写及获奖情况 |
(5)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的劣化分析与加固保护 ——以城阳城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漆器的起源及发展 |
二 立论依据 |
第二节 漆器保护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一 前言 |
二 生漆的组分、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能研究进展 |
三 出土漆木器保护及漆膜整形加固方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意义、创新点 |
第二章 考古出土漆膜病害类型及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漆膜劣化类型及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出土典型漆膜样品病害及性能分析 |
一 样品漆膜组分及制作工艺分析 |
二 样品显微观察及病害表征 |
第三节 漆膜的劣化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古出土劣化漆膜加固实验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加固实验 |
一 加固剂的选择 |
二 实验材料及过程 |
三 实验仪器及方法 |
四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AMC加固机理分析 |
一 漆膜加固的作用方式 |
二 漆膜加固机理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脆弱漆器的预防性保护 |
第一节 前言 |
一 糟朽漆膜保护展藏问题及解决方法 |
二 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第二节 保护材料及配合装置研制 |
一 包埋保护材料实物图及性能测试 |
二 包埋材料配合装置研制 |
三 包埋材料及盒装置的使用方法 |
第三节 漆器的保护修复实例展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脱水方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
2 其他脱水方法的现状 |
3 饱水竹木器脱色现状 |
4 我国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 |
5 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研究的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
(7)汉代化妆用具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成果综述 |
1.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汉代化妆用具的发现 |
2.1 我国境内 |
2.2 中亚和西亚至欧洲地区 |
2.3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
2.4 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
第三章 汉代化妆用具的类型学分析 |
3.1 彩妆类 |
3.1.1 收纳之盒 |
3.1.1.1 多子漆奁 |
3.1.1.2 陶奁 |
3.1.1.3 木奁 |
3.1.1.4 藤奁 |
3.1.1.5 竹笥 |
3.1.1.6 铜粉盒 |
3.1.1.7 玉粉盒 |
3.1.1.8 铜粉钵 |
3.1.2 画眉用具 |
3.1.2.1 镊子 |
3.1.2.2 眉笔 |
3.1.2.3 黛砚、研石 |
3.1.2.4 眉石、化妆棒 |
3.1.3 调脂用具 |
3.1.3.1 铜朱雀衔环杯 |
3.1.3.2 角质匕 |
3.2 美发类 |
3.2.1 泽发用具——茀 |
3.2.2 镜子、镜台 |
3.2.3 梳、篦、铜刷 |
3.2.4 长擿 |
3.3 香身类 |
3.3.1 熏炉 |
3.3.2 熏球 |
3.3.3 香囊 |
第四章 从身份等级探析化妆用具的使用 |
4.1 西汉前期 |
4.1.1 诸侯王墓 |
4.1.2 列侯墓 |
4.1.3 两千石郡守墓 |
4.1.4 墓主人官秩在第六级爵至第九级爵之间的墓 |
4.1.5 中小地主、商人或第五级爵以下的乡官墓 |
4.1.6 庶民墓 |
4.2 西汉后期 |
4.2.1 诸侯王墓 |
4.2.2 列侯墓 |
4.2.3 两千石郡守墓 |
4.2.4 墓主人官秩在第六级爵至第九级爵之间的墓 |
4.2.5 中小地主、商人或第五级爵以下的乡官墓 |
4.2.6 庶民墓 |
4.3 东汉时期 |
4.3.1 诸侯王墓 |
4.3.2 列侯墓 |
4.3.3 太守掾、县“令”墓 |
4.3.4 中小地主、商人或第五级爵以下的乡官墓 |
第五章 汉代化妆用具使用的性别考察 |
5.1 统计资料中的性别差 |
5.2 同一等级性别差异反映的财富分配 |
5.2.1 满城汉墓 |
5.2.2 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 |
5.2.3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 |
5.2.4 马王堆汉墓 |
5.2.5 江苏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 |
5.3 社会变化 |
第六章 汉代化妆用具的配方、妆容风尚试析 |
6.1 彩妆 |
6.1.1 洁面 |
6.1.2 施粉 |
6.1.3 描眉 |
6.1.4 敷脂 |
6.1.5 点唇 |
6.1.6 面部保养 |
6.1.7 洗浴 |
6.2 美发 |
6.2.1 洗发 |
6.2.2 润发 |
6.2.3 发型 |
6.2.4 头饰 |
6.2.5 染发 |
6.2.6 假发 |
6.3 香身 |
6.4 几种流行的妆容 |
6.4.1 八字眉 |
6.4.2 长眉 |
6.4.3 慵来妆 |
6.4.4 啼妆 |
6.5 特殊含义的妆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漆艺术的传延 ——中外漆艺术交流史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漆艺术探源 |
1.1 源头之争 |
1.2 “中外漆艺术交流大事记” |
1.3 “漆”字新解 |
1.4 漆艺术的概念界定 |
1.5 漆艺术的涂料概述 |
2. 漆艺术东向传延 |
2.1 朝鲜“乐浪漆器”和长沙“马王堆漆器”:证实一条“走廊”与“桥梁”的存在 |
2.2 从西汉晚期扬州出土漆器,看中日漆工艺技术交流的历史渊薮 |
2.3 从中日漆工艺用语比较,看中国漆艺术东向传延的成果 |
3. 漆艺术西向传延 |
3.1 古“丝绸之路”:漫漫黄沙所掩盖的交流历史 |
3.2 从威尼斯到“东印度公司” |
3.3 中国漆艺术在欧洲:革新引起生活方式的种种变化 |
3.4 近现代欧洲漆艺术对世界的影响 |
4. 漆艺术南向传延 |
4.1 安南—中国漆艺术的“副中心” |
4.2 缅甸与中国:边民开始的漆艺术交流 |
4.3 暹罗漆器的魅力 |
4.4 现代越南磨漆画 |
5. 反思:面对世界的中国漆艺术 |
5.1 漆艺术史在中国美术史中的位置 |
5.2 日本崛起的启示 |
5.3 欧洲化学漆改变了什么? |
5.4 中国:传统产业的没落与现代漆画的兴起 |
5.5 继承与创新 |
(9)长沙地区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漆工艺中的矿物材料使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漆工艺中矿物材料的使用分析 |
1. 明矾 (钾明矾) |
2. 羟磷灰石 |
3. 石膏 |
4. 无定形碳 |
5. 水胆矾、辉铜矿、芒硝、石英 |
三结论 |
(10)楚墓出土漆耳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楚墓出土漆耳杯概述 |
2.1 楚漆器溯源 |
2.2 楚漆耳杯出现原因 |
2.3 楚墓出土漆耳杯概况 |
第3章 楚墓出土漆耳杯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 |
3.1 楚墓出土漆耳杯胎骨 |
3.2 楚墓出土漆耳杯类别 |
3.2.1 方耳杯 |
3.2.2 圆耳杯 |
3.3 漆耳杯在楚墓中的地位 |
第4章 漆耳杯的地域差异与时代差异 |
4.1 楚墓出土漆耳杯地域差异 |
4.2 楚漆耳杯与汉代漆耳杯比较 |
4.2.1 漆耳杯器形变化 |
4.2.2 漆耳杯纹样变化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发掘报告 |
2. 参考论着 |
致谢 |
附录A |
A.1 战国早期 |
A.2 战国中期 |
A.3 战国晚期 |
四、长沙西汉漆筑的脱水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饱水漆木器脱水处理方法[A]. 肖静华. 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14期), 1998
- [2]长沙西汉漆筑的脱水处理[J]. 萧静华. 文物天地, 1997(06)
- [3]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D]. 潘天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汉代饮食漆器具设计研究[D]. 魏溥均. 江南大学, 2020(01)
- [5]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的劣化分析与加固保护 ——以城阳城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D]. 贺思予. 郑州大学, 2020(02)
- [6]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方北松,吴顺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S1)
- [7]汉代化妆用具试析[D]. 汪飞英. 西北大学, 2014(04)
- [8]漆艺术的传延 ——中外漆艺术交流史实研究[D]. 王琥. 南京艺术学院, 2003(01)
- [9]长沙地区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漆工艺中的矿物材料使用初探[J]. 王荣,陈建明,聂菲.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00)
- [10]楚墓出土漆耳杯研究[D]. 谢春明. 湖南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