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茂林[1](1977)在《“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我国有些高压输电线路上应用着“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用一套方向阻抗元件通过电压接线的切换可组成接地距离保护与相间距离保护,用以切除线路的接地与不接地的各种类型故障。但是由于接地相间的切换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指出这些问题,以便现场的同志合理地使用这种保护,避免可能发生的拒动与误动,
于世荣,何企刚[2](1989)在《介绍两种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保护的改进方案》文中研究说明 一 前言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地区性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地区性电网(如雷雨季节较长及山区地区),采用中心点不接地或中心点经消弧电抗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作为地区性电网的供电方式。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时,保护可以不跳闸,因为这种情况下经接地相的故障电流是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因这种电容电流幅值较小,所以在电流过
刘飘[3](2019)在《地区电网同塔四回输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特性分析与评估》文中提出为节约输电走廊并提高输送容量,地区电网中开始推广架设同塔四回输电线路,这也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架空输电线路,同塔四回线的电磁耦合关系极为复杂,故障期间存在电气联系与磁耦合的竞争关系,随故障条件的改变,电磁竞争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给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统计到的事故来看,零序互感和跨线故障是影响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两大因素。一方面,由于地区电网中现有的同塔四回线大多为改造线路,零序互感参数实测存在困难,整定计算中只能对互感作忽略处理或根据经验粗略估算,从而降低了整定计算的精度,这是当前继电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另一方面,同塔四回线中跨线故障种类繁多,而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大多参照单回线单端电气量构造判据,无法准确应对跨线故障带来的挑战,这是当前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另一个薄弱环节。工程现场中,距离保护(相间距离、接地距离)在架空输电网络中重要性非常高且应用广泛,但保护侧感受到的测量阻抗在零序互感和跨线故障的影响下,容易偏离线路阻抗的实际值造成不正确动作。此外,目前并未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对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多维度立体地评估,难以集中全面地发现保护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亟需针对地区电网同塔四回输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薄弱环节展开研究,以响应经济高速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共同要求。针对同塔线路中零序参数的规律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土壤电阻率、杆塔结构、呼高及弧垂等因素变化对同塔线路中零序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除公认的土壤电阻率外,杆塔结构亦对同塔线路的零序参数有显着影响。对于同塔四回线路中靠近大地的回线,其零序自电抗值要明显大于靠近架空地线的回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同塔输电线路零序互感/自感比值随土壤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一种根据电压等级和杆塔结构的零序互感预估方法。PSCAD仿真验证了利用细分比值估算同塔多回线路零序互感的良好鲁棒性,其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针对相间距离保护的研究,本文着眼于同塔线路中相间距离保护的安全性,首先对共端线路发生跨线故障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故障下的零序附加网络,推导了不同跨线情形下相间测量阻抗的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对相间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故障线路中的健全相在邻线同名故障相的影响下,会与本线故障相共同表现出“相间短路”的故障特征,其相间测量阻抗与故障位置之间表现为过原点的一次函数关系,极易引起相间距离保护误动作于健全相,造成“一相故障,一回线被切除”的严重后果。基于实际220/110kV同塔四回线参数,在PSCAD中建立了对应的线路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应对措施。针对接地距离保护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同塔四回线中测量阻抗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指出测量阻抗随故障位置的变化存在非线性变化的可能,并对非线性现象进行了初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故障相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的产生机理、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时接地距离保护动作的情况,以及特殊跨线故障下测量阻抗的激增行为。最后,从工程实用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场中影响非线性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电源强弱组合、线路潮流以及同塔架设比例对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现象的影响规律。针对保护系统安全性评估平台的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保护性能评估系统,其主体结构涵盖当前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所有架设形式,并能灵活可调以适应实际线路结构。输入线路结构参数、接入电网信息等数据后,系统自动进行故障扫描,根据各种故障情形下保护的动作情况加权计算出对应的保护性能评估值,给出最恶劣情况下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实现对保护整定的合理性、新型保护原理或对策的实用性、系统运行及线路检修方式的安全性等进行合理评估。
赵庆明[4](2008)在《六相输电线的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相输电是多相输电的一种,在国外六相输电技术作为提高输电线路功率传输密度,节约线路走廊空间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六相输电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92年,美国纽约电力和天然气公司(NYSEG)将Goudey到Oakdale之间的一条双回线路改造成了六相输电线,并且已经投入了商业运行,这标志着多相输电技术已经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我国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地理环境的制约,节约线路走廊占用空间,提高线路的功率传输密度已经成为电网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六相输电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六相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是相当复杂的,同时国内、外对于六相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研究还是很少的,这也成为制约六相输电技术实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六相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特性和几种继电保护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取得如下成果:(1)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六相输电线路在超高压和特高压两个电压等级上的功率传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六相输电线路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线路的走廊空间,明显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密度,并且线路的表面电场强度,以及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完全可以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2)综合六相输电线路故障电流序分量的幅值和相位特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六相输电线路的故障选相方案,该方案在各种故障情况下都能做到准确选出故障相,并且还有不受线路参数变化和接地电阻影响的优点。(3)提出了一种基于六相输电线路特有序分量,即半正序、半零序和半负序分量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案,该方案能够根据故障的特性自动选择方向判据,并且具有不受系统阻抗变化影响的优点,补充正序突变量方向判据,该方案能够判别六相输电线路上所有的故障。(4)提出了将六相输电线路特有故障电流序分量,即半正序、半零序和半负序电流分量进行线性组合,形成新的相差动保护的操作电流。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操作电流的六相输电线路相差动保护具有不受线路两侧系统阻抗变化、负荷电流以及故障电阻影响等优点。(5)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六相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案,该保护由6个接地阻抗继电器和15个相间阻抗继电器组成。阻抗继电器采用四边形方向阻抗特性和R-L模型法进行故障相阻抗的测量,大量的仿真测试表明,该距离保护方案性能可靠,可以作为六相输电线路的后备保护。(6)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六相输电线路的瞬时性故障判据,同时,本文还提出一种适用于六相输电线路的自适应分相重合闸方式来弥补该故障判据无法判断相间永久性故障和对称性故障的问题。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线路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并且增加了重合闸成功的概率。
裘愉涛,马伟,丁冬,王昀昀,陈琦[5](2019)在《提升距离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的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距离保护作为输电线路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压及超高压电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距离保护动作正确性,易导致保护误动或拒动行为。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首先,着重阐述了距离保护分类、配置、整定原则,以及过渡电阻对其动作性能的影响。然后,全面总结了具有抗过渡电阻能力的阻抗继电器、距离继电器和测距式保护研究成果,分析了应用到实际电网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电网现状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展望了距离保护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距离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陈蕊[6](2019)在《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特征及保护配置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近海风能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由于柔性直流输电输送距离长、控制灵活、功率双向连续独立调节等优势,其在海上风电外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当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交流电网时,多级换流器故障期间控制策略的耦合、相互影响使得交流系统故障下,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存在受各换流器低穿策略共同影响、谐波含量丰富等多变特征,传统交流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分析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特征,研究线路上传统交流保护动作特性,提出适用于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的保护配置方案,对保障新能源电源安全高效并网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分析送出线故障特性入手,搭建了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模型,实现故障期间对各换流器设备的协调控制。利用所建模型,在柔直系统电网端逆变器交流侧送出线上设置故障,从序分量、谐波含量等角度分析了不同故障位置、不同短路类型下系统的故障特征。结合换流器故障下的数学模型和低穿协调控制策略,提出永磁风电场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共同作用下的短路电流计算式,揭示了故障电流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计算值与仿真值,验证了所提电流计算式的正确性。利用所提短路电流解析式,论文全面分析了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在交流送出线路故障下的动作情况。针对线路柔直端距离保护不能正确动作的问题,提出保护在送出线中点经不同大小过渡电阻发生多种故障时的正确动作边界,为判断不同故障条件下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提供依据。通过在PSCAD软件中仿真,验证了各交流保护适应性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根据各保护动作情况,提出适合于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张侃君[7](2008)在《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长江三峡电站为代表的一大批装设有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水电工程已投入运行和开工建设。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将逐渐成为我国水力发电的主要力量,其安全运行与否将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并且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发性能优异的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是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论文围绕着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的研发以及若干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包括:动态物理模型系统的构建、保护原理和技术的研究与改进等展开相应的工作。论文对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保护系统方案进行了论述,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保护原理方案、装置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保护系统方案考虑了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结构、工艺和运行等诸方面的特点,并且借鉴了相关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经验。通过合理的组屏、完善的保护配置、成熟原理和新技术的有效结合、基于高性能处理器的硬件平台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保护系统在满足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要求的同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文中对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动态物理模型系统进行了介绍。该动态物理模型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对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进行结构模拟的试验系统,其主要元件和子系统的结构、参数、性能与原型机组相同或基本一致。在模型系统中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物理模型系统为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故障分析、参数设置、相关保护性能的检验和改进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理试验研究平台。单元件横差电流保护作为发电机最重要的主保护之一,对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和分支断线故障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横差不平衡电流和故障横差电流作为单元件零序横差电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电流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对横差保护定值的选择,保护判据的改进都是至关重要的。论文对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单元件横差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动模试验、数字仿真试验和真机试验对发电机处于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单元件横差不平衡电流进行了研究。另外,对发电机各种内部故障的单元件故障横差电流变化规律也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单元件横差电流保护的算法、判据和定值整定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试验结果显示,与原有方案相比,改进方案在具有较好可靠性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并实现了保护可靠性、快速性、灵敏性和选择性的良好统一。目前,在各种励磁回路接地保护中,乒乓切换式保护和低频电压注入式保护由于自身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当乒乓切换式保护切换电路中的元件参数选取不合适,以及接地电阻数值发生变化时均会影响保护的性能;另外,该保护在发电机处于空转和停机状态时无法检测励磁回路接地故障。低频电压注入式保护的注入源采用专门的低频电压源,其体积较大、价格昂贵,无法根据保护现场实际情况对注入电压频率进行方便的调节。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对乒乓切换式保护切换电路参数的选择、电路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保护的实现方式也提出了改进方案。并且,结合乒乓切换式保护和低频电压注入式保护的优点,提出一种新型保护——外加电源切换式保护,保护在三峡电站的运行情况表明,保护运行可靠,精度和灵敏度均可以满足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为了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机组的运行效益,论文对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各种反时限特性保护进行了研究。包括对保护的各种动作特性曲线和保护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以及对整定计算、保护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形成适合于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的最佳反时限特性保护方案。论文还对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的综合动模试验和低频电压注入式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动模试验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验证了保护功能的灵敏性和可靠性,以及保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最后,论文总结了主要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黄雄[8](2004)在《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压和超高压电网迅速发展,对输电线路保护和测距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通信以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利用现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超高压微机线路保护和故障测距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首先对继电保护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分别综述微机线路保护和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微机保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借鉴超高压线路保护丰富的现场运行经验,利用新提出的保护原理算法和新型的硬件平台,从高压线路的运行要求和现场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制了一套完整的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论文重点阐述超高压线路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现,方案包括多种不同原理的保护,保护软件采用基于逻辑图的设计思想和分层模块化的结构,可以实现功能灵活配置和丰富拓展,保证装置在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可靠运行。装置还提供了友好的人机接口,方便用户对保护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线路保护装置配备了功能完善的上层监控和分析调试软件系统,提供了保护逻辑流程的透明化分析等多种分析功能,论文分析介绍了其软件系统设计及其实现、功能配置和通信协议。新型超高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了全面的静态和动态模拟测试,论文介绍了动模试验的主要内容和试验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动模试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动模试验结果表明,装置硬件可靠,软件性能优良,上层监控分析系统功能齐全,方便实用,保护的各项功能均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超高压线路的故障测距是继电保护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采用稳态量的故障测距算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简单实用的平行线双端测距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精度高,适用于任何复杂的故障类型;该算法也适用于单回线双端测距,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证明其简单适用,测距精度高。行波测距是目前比较活跃的研究方向,论文在综述行波测距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型行波综合定位系统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了CVT的高频暂态模型,并对此模型的频率响应和交流暂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在考虑了CVT的杂散耦合电容后可以利用CVT获取电压行波实现行波测距。
唐萃[9](2018)在《同塔多回和串补输电线路参数特性对保护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超/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迅速增加,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输电效率,同塔多回和串联补偿等输电方式在电网中的得到广泛应用。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因难以采用理想换位架设方式,带来了参数不对称问题;串联补偿输电线路则因系统需求和扩大,带来了系统串补度攀升的问题;同时这两种输电线路当发生运行方式变化和复杂故障时,也会进一步引起参数的复杂变化和不对称度的加剧。这种情形常常导致相关继电保护发生误动和拒动事故,对继电保护形成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围绕同塔多回及串补输电线路的参数特性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机理及对策开展研究,着力解决同塔多回线路参数不平衡度及其评价、减少参数不对称度的优化方法、串联补偿线路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同塔多回线路及串补线路参数特性对相关继电保护的影响机理、继电保护的应对策略和改进措施等科学与技术问题。这些工作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和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由于工程实现上原因,同塔多回线路通常只能采取相序不换位结构架设,因此其相序排列方式的不平衡度评价和最优选择对改善线路参数对称性极为重要。但目前缺少综合考量多种不平衡度的参数对称性的评价方法,难以得到不平衡度最小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针对此问题,论文通过导线序参数计算得到的单序量不平衡度和复合序量不平衡度作为参数对称性的基础评价指标;根据各不平衡度基础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分配的综合评价指标和同塔多回线路对称性评价方法,解决了以往不平衡度分序评价结论相互矛盾的难题,实现了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参数对称性的有效评估。应用上述评价方法,提出了同塔四回线路不同塔型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有效改善了线路参数的对称性。同塔多回线路由于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完全换位,其参数的不对称将会影响到以参数对称为前提的距离保护的可靠动作。针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参数不对称可能引起距离保护动作性能劣化的问题,论文从理论推导和数字仿真两方面入手,重点研究了采用最优相序排列方式情况时同塔双回和四回线路不同故障类型、不同运行方式和不同线路长度情况时对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影响,论证了造成距离保护缩范围或超越误动的作用机理,根据同塔多回线路的相间和接地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的上偏及下偏的误差大小,提出了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的优化整定方法,以改善距离保护动作的安全性。同塔多回线路由于架设形式多样、各回线路间静电耦合关系复杂,增加了补偿分布电容电流、改善纵差保护灵敏度的困难。针对同塔多回线路引起线路电容电流变化而影响纵差保护动作性能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两方面,对全程同塔多回、非全程同塔双回和四回线路在并列运行,部分停运和检修方式下的电容电流变化特性及其对纵差保护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电容补偿方案在同塔输电情况下补偿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结构复杂同塔多回线路分相纵差保护和零序纵差保护对电容电流的补偿方法,并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串联电容补偿是提高交流线路输电容量、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大电网中串补线路纵差保护可能存在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以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串补装置的广泛应用、电网的发展以及大串补度输电的出现,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针对串补线路因电网发展和运行变化引起串补度变化而影响线路纵差保护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系统串补度的概念,分析了串补度对串补线路纵联保护的影响,阐明了劣化纵差保护灵敏度的问题。并按照工程应用实际和故障暂态分析的要求,构建了大串补度电网模型,系统仿真分析了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功角变化等方面对串补线路分相和零序纵差保护以及突变量纵差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机理,阐明了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提高串补线路纵差保护灵敏度的改进措施,仿真分析表明有效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针对同塔串联补偿线路这种特殊的输电线路纵差保护存在的问题,论文通过构建了同塔双回串联补偿线路仿真模型,研究分析了同塔双回串联补偿线路不同运行方式、不同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等系统运行工况对传统纵联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进而仿真分析了所提同塔双回线路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在同塔双回串补线路中的有效性,验证了同塔双回电容电流补偿方法结合基于复合标积制动特性和基于双曲线制动特性的串补纵差保护的改进方案在同塔双回串补线路中提高灵敏度的作用和优势。最后,总结了所取得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成果,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荣彩霞[10](2005)在《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元件,线路保护性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压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压线路保护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性能DSP 芯片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微机保护硬件平台资源更丰富,计算速度更快,为保护的功能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因此,利用线路保护原理研究的新成果,以高性能硬件平台为基础,研究和开发性能更好的高压线路微机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微机线路保护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高压线路保护的运行特点和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线路微机保护的总体设计方案。文中系统介绍了总体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保护装置的功能配置,并对保护系统的硬件结构和主要插件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说明。保护原理是保护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核心和基础。在保护方案设计中,借鉴和应用了近年来在保护原理研究中的新成果,主要包括基于序补偿电压模值比较的方向元件、三相电流综合突变量启动元件、新型故障选相元件等。文中对装置中采用的主要保护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软件设计是保护装置研制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基于“继电器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基于流程图的设计思路,将软件的时序与逻辑分离,模块性好,结构清晰,软件的开发、维护方便。同时便于记录、分析各“继电器”功能模块的动作情况和变化过程,为保护软件调试和事故情况下的保护动作行为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文中系统介绍了基于“继电器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技术。保护装置的人机交互通过上层管理单元实现,主要完成装置的运行/调试管理、线路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以及数据通讯服务等任务。论文对上层管理单元的功能特点、软件结构以及主要模块的编程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
二、“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地区电网同塔四回输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特性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同塔输电线路零序参数研究现状 |
1.2.2 同塔输电线路中相间距离保护的研究现状 |
1.2.3 同塔输电线路中接地距离保护的研究现状 |
1.2.4 保护系统测试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区电网同塔四回输电系统中零序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地区电网中同塔输电线路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
2.2.1 同塔线路的普遍性 |
2.2.2 同塔线路杆塔结构的多样性 |
2.3 同塔输电线路零序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零序参数的计算 |
2.3.2 零序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3 土壤电阻率变化对零序参数的影响 |
2.3.4 杆塔结构变化对零序参数的影响 |
2.3.5 杆塔呼高变化对零序参数的影响 |
2.3.6 弧垂变化对零序参数的影响 |
2.4 零序互感预估策略研究 |
2.4.1 土壤电阻率对互感与自感比值的影响 |
2.4.2 零序互感与自感实用比值 |
2.4.3 预估方案鲁棒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区电网共端线路发生跨线故障下相间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相间距离保护不正确动作机理探究 |
3.2.1 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
3.2.2 故障特征的特殊性 |
3.2.3 健全相的伪故障特征 |
3.3 相间测量阻抗表达式推导 |
3.3.1 同塔四回线零序附加网络 |
3.3.2 单相跨单相故障 |
3.3.3 单相跨两相故障 |
3.3.4 其余类型跨线故障 |
3.4 距离继电器误动分析 |
3.4.1 全象限阻抗继电器 |
3.4.2 非全象限阻抗继电器 |
3.5 仿真验证 |
3.5.1 仿真系统模型 |
3.5.2 单相跨单相故障时的误动情况 |
3.5.3 一般情况下的误动情形 |
3.5.4 正确动作时相间测量阻抗的分布情况 |
3.6 保护对策探讨 |
3.6.1 信息化电力系统中的解决方案 |
3.6.2 目前输电网络中的应对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区电网中接地距离保护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的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现象的发现 |
4.2.1 测量阻抗表达式的推导 |
4.2.2 故障类型的选取 |
4.2.3 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的故障情形 |
4.3 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机理及危害分析 |
4.3.1 非线性变化规律的产生机理 |
4.3.2 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的危害 |
4.3.3 特殊故障下的测量阻抗激增现象 |
4.4 测量阻抗非线性变化规律探究 |
4.4.1 电源组合对非线性变化规律的影响 |
4.4.2 线路潮流对非线性变化规律的影响 |
4.4.3 同塔比例 |
4.5 结论 |
第五章 适用于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上的保护性能评估系统 |
5.1 引言 |
5.2 同塔线路保护建模评估需求分析 |
5.2.1 同塔线路整定计算的不足 |
5.2.2 同塔线路测试分析的不足 |
5.3 同塔线路保护建模评估需求分析 |
5.3.1 设计原则 |
5.3.2 评估系统主体设计 |
5.4 评估系统的配置 |
5.4.1 线路模型的建立 |
5.4.2 电源及变压器支路的参数配置 |
5.4.3 线路结构及故障开关的配置 |
5.4.4 保护系统配置 |
5.5 保护性能评估指标的设计 |
5.5.1 保护装置分类处理 |
5.5.2 综合评估指标 |
5.6 评估示例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六相输电线的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六相输电的技术优势 |
1.2 六相输电的发展历史 |
1.3 六相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六相输电线路特性的研究 |
2.1 六相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特点 |
2.1.1 超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 |
2.1.2 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 |
2.1.3 六相输电线路的杆塔特点分析 |
2.2 六相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特性分析 |
2.2.1 六相输电线路的几何均距计算 |
2.2.2 超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特性 |
2.2.3 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特性 |
2.2.4 六相输电线路功率传输特性分析 |
2.3 六相输电线路的表面场强特性 |
2.3.1 超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表面场强 |
2.3.2 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表面场强 |
2.3.3 六相输电线路的表面场强特性分析 |
2.4 六相输电线路下工频电磁场分布特性 |
2.4.1 超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特性 |
2.4.2 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特性 |
2.4.3 六相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特性分析 |
2.5 六相输电线路的不平衡性 |
2.5.1 超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不平衡系数计算 |
2.5.2 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的不平衡系数计算 |
2.5.3 六相输电线路的不平衡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六相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方法 |
3.1 n相系统的对称分量法 |
3.2 六相系统的对称分量法 |
3.3 六相输电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 |
3.3.1 六相输电系统的故障分类 |
3.3.2 六相输电系统的新型对称分量表示法 |
3.3.3 六相输电系统的故障分析法 |
3.4 故障分析方法验证 |
3.5 六序分量存在性的证明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六相输电线路的故障选相方案研究 |
4.1 六相输电线路故障电流序分量的幅值和相位特征 |
4.2 六相输电线路的选相原理 |
4.3 接地电阻与参数k值对选相方案的影响 |
4.4 EMTDC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六相输电线路的方向纵联保护研究 |
5.1 基于六相输电线路特有故障序分量的方向判别原理 |
5.1.1 六相输电线路的特有故障序分量 |
5.1.2 基于补偿电压的方向判别原理 |
5.2 方向纵联保护方案及其特性 |
5.2.1 方向纵联保护方案 |
5.2.2 方向保护特性分析 |
5.3 EMTDC仿真验证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六相输电线路的相差动保护研究 |
6.1 现有相差动保护原理的相位特性分析 |
6.2 六相输电线路相差动保护的故障判别原理 |
6.2.1 六相输电线路相差动保护中操作电流的选择 |
6.2.2 操作电流的相位特性分析 |
6.3 六相输电线路相差动保护的特性分析 |
6.4 EMTDC仿真分析 |
6.5 仿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六相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研究 |
7.1 六相输电线路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
7.1.1 六相输电线路接地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
7.1.2 六相输电线路相间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
7.2 六相输电线路四边形特性方向阻抗继电器 |
7.2.1 四边形特性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参数设置 |
7.2.2 六相输电线路四边形特性接地方向阻抗继电器 |
7.2.3 六相输电线路四边形特性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 |
7.2.4 六相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特性分析 |
7.3 EMTDC仿真分析 |
7.4 仿真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六相输电线路的自适应重合闸研究 |
8.1 六相输电线路断开相端电压特性 |
8.1.1 瞬时性故障时的恢复电压特性 |
8.1.2 瞬时性故障时电容耦合电压特性分析 |
8.1.3 永久性故障时电容耦合电压的特性 |
8.1.4 故障点位置对于永久性故障电压的影响 |
8.2 六相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案的研究 |
8.2.1 瞬时性接地故障判据的研究 |
8.2.2 自适应分相重合闸方式 |
8.2.3 自适应重合闸流程 |
8.3 EMTDC仿真分析 |
8.4 仿真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6)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特征及保护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特征 |
2.1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建模 |
2.1.1 永磁风电场模型 |
2.1.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 |
2.1.3 系统故障期间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
2.1.4 仿真验证 |
2.2 送出线不同故障位置下的故障特征分析 |
2.3 送出线不同故障类型下的故障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
3.1 新能源柔直外送系统短路电流解析式推导 |
3.1.1 风电场故障计算模型 |
3.1.2 柔直系统故障计算模型 |
3.1.3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
3.2 仿真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交流保护配置方案研究 |
4.1 零序电流保护适应性分析 |
4.2 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 |
4.2.1 不同故障类型下阻抗继电器动作情况分析 |
4.2.2 距离保护正确动作边界 |
4.3 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 |
4.4 仿真验证 |
4.4.1 零序电流保护适应性分析结果验证 |
4.4.2 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结果验证 |
4.4.3 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结果验证 |
4.5 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保护配置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研究 |
1.3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及保护性能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700MW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保护总体设计方案 |
2.3 保护原理方案 |
2.4 基于高性能微处理器的保护系统硬件方案 |
2.5 基于模块化结构的保护系统底层软件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动态物理模型及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动模系统的构建原则 |
3.3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动模系统的结构、参数和特性 |
3.4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内部故障主保护的动模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单元件零序横差电流及保护研究 |
4.1 引言 |
4.2 横差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
4.3 横差不平衡电流研究 |
4.4 不平衡电流对发电机运行的影响分析 |
4.5 发电机内部故障时横差电流的试验研究 |
4.6 单元件横差电流保护的分析和改进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励磁回路接地保护研究 |
5.1 引言 |
5.2 乒乓式励磁回路接地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 |
5.3 乒乓式励磁回路接地保护方式的改进与分析 |
5.4 一种新型注入式励磁回路接地保护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反时限保护研究 |
6.1 引言 |
6.2 反时限过负荷保护研究 |
6.3 反时限负序电流保护(转子表层过负荷保护)研究 |
6.4 反时限过励磁保护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试验 |
7.1 引言 |
7.2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的综合动模试验 |
7.3 低频电压注入式定子绕组接地保护动模试验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8.1 总结 |
8.2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工作 |
附录3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内部故障主保护方案及整定值 |
附录4 论文所涉及几种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基本参数 |
附录5 发电机保护系统综合动模试验录波图 |
(8)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ARACT |
1 绪 论 |
1.1 引言 |
1.2 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和故障测距技术的发展历史 |
1.3 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和故障测距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的技术方案 |
2.1 新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的硬软件结构 |
2.2 新型线路保护装置的功能配置 |
2.3 启动元件 |
2.4 方向元件 |
2.5 距离元件 |
2.6 过流元件 |
2.7 选相元件 |
2.8 非全相运行 |
2.9 振荡闭锁元件 |
2.10 重合闸及后加速 |
2.11 其他的辅助功能 |
2.12 本章小结 |
3 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保护程序的软件结构与设计 |
3.3 监控与分析系统的基本功能 |
3.4 监控与分析系统的通信规约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的动模试验 |
4.1 引言 |
4.2 动模实验方案 |
4.3 动模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动模试验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稳态量的故障测距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稳态量故障测距方法概述 |
5.3 基于稳态量故障测距仿真分析 |
5.4 几种典型测距算法仿真分析 |
5.5 线路参数的在线估算 |
5.6 平行双回线故障测距新算法 |
5.7 单回线双端测距算法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行波的故障测距仿真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行波的传播过程 |
6.3 现场行波数据分析 |
6.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特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全文总结 |
7.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从事的科研工作 |
(9)同塔多回和串补输电线路参数特性对保护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及其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串联补偿输电线路及其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同塔双回串联补偿输电线路保护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同塔多回线路相序排列的参数对称性问题与最优相序排列 |
2.1 引言 |
2.2 不对称相序排列的同塔多回线路参数计算方法 |
2.3 同塔多回线路的不平衡度评价体系 |
2.4 同塔四回线路的最优相序排列 |
2.5 本章小结 |
3 同塔多回线路参数不对称性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整定对策 |
3.1 引言 |
3.2 同塔多回线路测量阻抗误差的分析 |
3.3 同塔多回线路参数不对称性对测量阻抗影响的仿真论证 |
3.4 针对不换位同塔多回线路的距离保护的整定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4 同塔多回线路不同运行方式纵差保护对电容电流的补偿方法 |
4.1 引言 |
4.2 单回线路纵差保护对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
4.3 全程同塔多回线路纵差保护受电容电流影响的分析 |
4.4 非全程同塔双回线路纵差保护受电容电流影响的分析 |
4.5 非全程同塔四回线路纵差保护受电容电流影响的分析 |
4.6 同塔线路不同运行方式下纵差保护的综合对策 |
4.7 本章小结 |
5 串联补偿线路对纵联差动保护影响及改进对策 |
5.1 引言 |
5.2 串补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影响分析 |
5.3 串联补偿系统仿真建模 |
5.4 串补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仿真分析 |
5.5 串补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改进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6 同塔双回串联补偿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分析 |
6.1 引言 |
6.2 同塔双回串联补偿线路模型 |
6.3 纵联差动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
6.4 电容电流补偿方法仿真论证 |
6.5 改进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10)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发展历史 |
1.3 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保护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与功能配置 |
2.1 保护总体方案设计依据 |
2.2 保护装置的功能配置 |
2.3 装置的硬件结构与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主要元件的基本原理 |
3.1 方向纵联元件 |
3.2 启动元件 |
3.3 距离元件 |
3.4 零序方向过流元件 |
3.5 过流元件 |
3.6 选相元件 |
3.7 振荡闭锁元件 |
3.8 重合闸及后加速 |
3.9 其他的辅助功能 |
3.10 本章小结 |
4 距离保护程序的软件结构与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继电器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方法 |
4.3 主程序软件结构与实现 |
4.4 定时中断程序软件结构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上层管理单元的软件结构与设计 |
5.1 引言 |
5.2 软件的基本结构与模块划分 |
5.3 主要模块的软件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型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的静模试验 |
6.1 静模实验方案 |
6.2 静模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全文总结 |
7.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从事的科研工作 |
四、“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接地—相间切换式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析[J]. 孙茂林. 继电器, 1977(04)
- [2]介绍两种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保护的改进方案[J]. 于世荣,何企刚. 继电器, 1989(02)
- [3]地区电网同塔四回输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特性分析与评估[D]. 刘飘.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六相输电线的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D]. 赵庆明. 天津大学, 2008(07)
- [5]提升距离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的研究综述[J]. 裘愉涛,马伟,丁冬,王昀昀,陈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01)
- [6]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特征及保护配置方案研究[D]. 陈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 张侃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8]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 黄雄.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9]同塔多回和串补输电线路参数特性对保护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D]. 唐萃.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10]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荣彩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