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岩屋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调查

必须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岩屋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调查

一、必须坚持着眼于共同富裕的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盐务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魏昶[1](2021)在《秦皇岛市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乡村治理,这同样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攻坚的胜利,此时,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巩固脱贫成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和国家重要战略需求。本研究以合作治理理论、参与式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秦皇岛市为调研主体。本文所持观点和重要结论列举如下:导致主体缺乏治理意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公共物品供给匮乏、宗族观念的影响、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城镇化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农村经济水平偏低等,虽然多元治理的理念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仅是流于形式。再加上主体水平偏低,也缺乏有效的治理体系和能力,村民自治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农村自治、村两委等问题仍然突出,如权责不清、协调不一致等。为此,选取了秦皇岛市的部分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在通过文献搜集与分析、入户调查等方法之后,基本了解了秦皇岛市各乡村治理现状,对其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秦皇岛市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方案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提升自治能力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树立以德治理的典范,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乡村治理自主性相结合,推动乡村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乡村治理的管理水平。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完善农村矛盾纠纷调查、调解和解决机制等对策。

郝卫国[2](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龙国治[3](2017)在《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类型学,必须以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前提,因为从个别的语言材料是归纳不出类型来的。语言地理类型学,除了大数据的前提以外,还必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语言类型学,特别是语言地理类型学在中国会姗姗来迟。我有幸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我的导师积二十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庞大的汉语方言数据库。他给我提供了1283个汉语方言音系库,可以做汉语方言语音的共时类型分析。又给我提供了1000个汉语方言字音库,每个库包括几千个汉字的读音,可以做汉语方言的音变类型分析。我导师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又为我提供了研究平台,光是空间数据库就有四百多万个方言点的地理数据,使我有可能绘制精确的语言地图。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新的音位观、音节理论、记音规范、历史层次分析、共演区概念、汉语方言的形成模式、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方法,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不过数据库的材料来源良莠不齐,各人的记音方法也各不相同,尽管我们做了几年的校对,规范,材料还会有不少的错误。不过,我们是在海量的材料当中,进行类型归纳、规则提取,本身就是一项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就是统计,以量的规模来弥补质的不足。本文最重要的创新。1、以音节为基本内容的语音类型学分析,这与西方以音位为基本内容的分析不太一样。2、引入音变类型的概念,从而使语音类型进入到历时的领域。3、首次公布了汉语方言的一些类型特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章节安排、材料来源以及使用符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共时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第二章是从音系理论上把汉语音系结构同西方音系学理论统一起来。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语音的共时地理类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历时篇,从第六章到第十章。第六章阐述音变类型及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同演区理论。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提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时地理类型:百越语时期、三国时期、唐五代十国时期不同地理类型,并依据音变类型,得出它们的同演区,把它与历史行政区相比较,客观分析汉语方言形成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张颖[4](2016)在《北京市休闲农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休闲农业园区为例》文中认为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形成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30年代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郊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在我国兴起。随着休闲农业不断繁荣发展,政府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休闲农业进行大力引导和支持。休闲农业园区作为休闲农业的地域承载体,是研究休闲农业的切入点之一。休闲农业园区的布局受到资源禀赋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北京休闲农业园区分布不均衡,布局分散,集聚程度不高,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学术界对休闲农业园区布局研究较少,采用定量化分析的也屈指可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休闲农业文献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地理学、土地管理学与农业区域发展多学科研究的视角,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整体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把无量纲化的空间数据进行加权叠加,用叠加值判断适宜性程度,依据评价结果对未来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做出展望。进而从客源地需求角度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构建修正引力模型,对休闲农业园区布局进行优化,最后提出布局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从空间分布特征上,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已经达到集聚程度,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存在于昌平、顺义、海淀和通州,分布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是先增加后减少,交通通达度分布基本上按圈层结构分布。2、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建立以区位条件、农业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和旅游业基础五个方面10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极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的环城地带,高度适宜区域分布在北京的南、北两条轴线,中度适宜区域主要是9大零星片区分布,边界适宜区域主要是北部和西部5大片区,不适宜区域主要是5大块状分布。3、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对不适宜的点位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布局优化后,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有了明显提升。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进行判定时,距离要素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布局适宜性的提高很难跨越大的圈层范围。

周运瑜[5](2015)在《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与建设成果评估》文中认为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启动新时期全国旅游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旅游城市作为最典型的旅游目的地,比较多地涉及到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因而旅游综合改革将以旅游城市为重点。2010年12月,国家旅游局确定张家界市、成都市、秦皇岛市和舟山市为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要求在五个领域先行先试。三年多过去了,这四个先行试点城市所进行的旅游综合改革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怎样对这些成果进行评价,它们的做法对相似旅游城市改革可以提供什么经验、模式、做法、理念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选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与建设成果评估作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归纳法、频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及主观赋分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阐明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的基础上,以制度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了解我国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定义,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内涵、性质、分类,并对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阐述,构建由共有指标与特有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框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张家界市为实证研究,建构了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依照评价体系对其建设成果进行了评估(截止到2013年底),针对张家界市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家界市缩小目标差距的对策。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指为顺应国家深化改革的趋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先行试验一些国家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发挥旅游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功能,最终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2)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改革性质就是打破束缚旅游城市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旅游城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主要涉及国家旅游局和旅游城市两大主体,由于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动机不同,从而形成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动力机制。(4)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评价体系框架主要由共有指标和特有指标组成。共有指标体系主要有旅游业增加值指标、生态文明指标、体制机制创新指标等组成;特有指标主要由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改革目标、主要任务所反映出的相关指标组成。(5)构建了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该体系由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旅游业、环境优美度和社会发展五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构成。(6)评估认为到2013年底,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建设成果获评为良好等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对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与建设成果进行评估研究,可丰富旅游综合改革研究内容,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概念、性质与类型进行探讨,可丰富旅游综合改革研究的相关理论。文中研究结论与对策对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具有指导价值,对与张家界相类似的旅游城市进行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阐述了“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概念、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性质、分类与形成机制,同时构建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评价体系,丰富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研究理论与内容,也丰富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应用领域。

杜希英[6](2013)在《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商贸流通中间行业的近代天津货栈业,其产生和发展与明清以来天津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天津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至明清时期,己成为漕运之总汇,畿辅之屏障,商业贸易逐步兴盛起来。在此基础上,至清中期,天津货栈业兴起。天津开埠后,进出口贸易兴盛、中外企业出现、交通更为发达,在此条件下,货栈业获得较大发展,在数量、经营商品种类、业务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扩展。“一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腹地范围的扩展、人口的增加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等,天津货栈业迅速发展,并达到繁盛。经营数量大增,业务进一步扩展,竞争激烈,不仅打破了行业垄断,形成内部分工,同时还建立了同业组织,其经济、社会地位也得到大大提高。“七七事变”爆发后,天津被日军侵占,整个华北地区相继沦陷,农村经济破产、城镇工商业萧条,加之交通不便,天津货栈业客源减少、货源短缺,购销困难重重,开始走向衰落。此后历经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建国后的恢复发展,直至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天津货栈业全行业实现了公私合营,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代天津货栈业的空间分布接近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便于商品交易之地。而且随着天津商业空间的变化,出现了营业重心的转移,由华界向租界迁移,并形成同业聚集与区域集中的分布规律。因各货栈资本大小及业务繁简不同,其行号规模颇有差距,但整体以中小型货栈为主,且营业设施多不完善,在资金与使用人数方面,具有资金集中、人员分散的特点,行业内部两级分化现象比较突出。各货栈都具备了基本的部门与人事组织,并形成以交易及相关服务为基础的分工负责制,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从而保证了商号的正常与高效运转。而且,货栈业的薪酬与福利待遇,兼顾股东、经营者及普通员工三方面的利益,有利于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及发展动力。可见,近代天津货栈业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些特征。不过,在货栈的人事构成、帮派特色、职员升迁、账簿与员工管理方面又体现出该行业明显的传统特色。随着城市近代化进程与对外贸易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规模的扩大,近代天津货栈业经营商品种类日趋增加,范围不断扩展,遍及大宗商品贸易的各个行业。总体而言,其货源大部分来自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少量来自华南与西南,销售去向则主要为天津市内(本埠)、外埠、出口三个方向。各货栈都有固定的营业区域与客户对象,所接待的客户主要以同乡为主,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而且因经营商品种类、客货来源的不同,各货栈间又呈现明显的帮派特色。加上货栈内部人员构成上的地缘特色,使近代天津货栈业呈现出强烈的地域与族群集中的特点。近代天津货栈业具有广泛的市场职能,包括中介说合、代客买卖、代客存储、寄宿客商、代客垫款、担保信用与货付等等,形成以委托代理为核心内容的经营模式。而且,随着行业的发展,部分货栈还兼自营购销,成为近代代理商与批发商的合体。货栈凭借其广泛的市场职能,充分介入到商品运销的具体过程,并与各行业、各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网络,充分发挥了其连接产销、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等强大的市场作用,从而成为近代天津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天津与腹地的经济联系。资本问题实为货栈营业的根本问题。近代天津货栈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普遍以合伙为主,采取掌柜领东经营的方式。货栈的投资者身份呈现多元化色彩,而以工商界为主,资本构成除自有资本外,往往还吸收各种形式的外来资本,以充实营业资金,方便资金周转。银行号存款、堂号存款、客号存款为货栈资本的重要来源,而对客垫款则为其资本运用的最主要部分。货栈收入多样化,既包括代客交易所收取的各项费用,还有依靠自营购销赚取的批零差价,其中又以代客交易所抽取的佣金、代存货物所收取的栈租、代客垫款所收取的利息为主。货栈的开支则因其营业结构与职能的不同而有别,总体上讲主要包括职员薪金、馈送、日用福食、房租、税捐、及日常杂费等,此外,经营中的诸多风险也增加了货栈的经营成本。货栈的利润分配,都是对其营业纯益的分配,在股东与职员间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例,并充分参考了职员劳绩情况。其利润主要用于扩大营业规模、充实营业资金。而且,七七事变作为货栈业发展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货栈业的资本构成、运用及其利润分配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体现出战后该行业发展的相关变化。随着货栈业的快速发展,至民国二三十年代,天津市货栈业同业公会应运而生。其经历了七七事变前、日伪时期、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后直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相应地,其内部组织体制,也经历了委员制、董事制、理事制、并重归委员制的发展变化。然而,在公会内部组织设置与运作方面却大同小异,其各阶段的发展变化更多是在政府强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组织,天津货栈业同业公会在其组织设置与运作方面体现了明显的近代特色,但仍有诸多缺陷。它的成立,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不仅维护了会员的行业发展利益,而且也成为政府管理市场的重要中介。

赵九洲[7](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李东林[8](2012)在《秦皇岛市滨海地区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皇岛滨海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是秦皇岛市城市空间发展总体规划的一部分。首先,为达到科学制定规划的要求,明确了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为规划的研究提供理论保障。其次,对秦皇岛市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使用了历史资料、相关国家标准等文献,采用了实际调查、统计计量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秦皇岛市城镇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领域,尤其深入分析了滨海地区关乎空间规划的重要因素,结合秦皇岛市宏观总体状况,指出了该区域具有的优势、面对的机遇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第三,在现状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秦皇岛滨海地区空间概念,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设计了适合未来空间发展的模式、发展目标以及滨海地区空间布局结构和各组团职能定位,为相关领域制定具体的规划内容提供了引导和支持作用。第四,根据秦皇岛滨海地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原则要求,为了实现规划目标,制定了滨海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交通建设、能源利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及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等一系列实施策略,形成了有利于实现秦皇岛滨海地区空间规划目标的完整解决方案。

李南[9](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沈瑾[10](2011)在《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特点、城市转型的演变规律、转型发展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资源型城市典型的代表城市-唐山的产业及城市发展历程。结合唐山自身特点,分析城市转型的思路和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重点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持、以及空间上的引导和落实,配合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绿色策略;引导城市空间和产业向沿海布局的蓝色策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建设的红色策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的深绿策略。并提出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公共优先、生态优先、安全优先”等原则。论证发展策略的可实施途径。通过研究和探讨各策略间的内在联系,策略对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相关决策制定产生作用与影响。形成在转型时期城市规划相应的工作思路。将具体的规划策略转化为操作层面能付诸实施的法定规划。通过对城市规划失效成因的解析、实效评估以及城市规划的再认识。分析目前规划领域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对规划变革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变革现有的城市规划运作模式,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建立具有实效性的规划编制方法。构建完备的城市规划研究和编制体系。研究通过对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和决策体系相关制度的研究,希望能变革现有体制、机制的制度障碍,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建立在理性务实基础上,富有城市自身特色的城市规划研究、编制、决策、管理体系框架。

二、必须坚持着眼于共同富裕的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盐务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须坚持着眼于共同富裕的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盐务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秦皇岛市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治理
        2.1.2 乡村治理
        2.1.3 乡村治理体系
        2.1.4 乡村治理主体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合作治理理论
        2.2.3 参与式治理理论
        2.2.4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秦皇岛市乡村治理现状分析
    3.1 秦皇岛市基本概况
    3.2 秦皇岛市乡村治理现状调查
        3.2.1 问卷设计及发放
        3.2.2 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秦皇岛市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公众参与治理程度低
    4.2 村两委集体经济规划弱,劳动力流失严重
    4.3 村两委队伍结构不合理
    4.4 村民自治未有效落实
    4.5 忽视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治理经验借鉴
    5.1 国内经验借鉴
        5.1.1 大冶市依靠党建引领建设村庄
        5.1.2 顺义区村规民约协同治理
        5.1.3 宝山区推进乡村“社区通”智慧治理模式
        5.1.4 宁波市治理微腐败
    5.2 国外经验借鉴
第六章 秦皇岛市乡村治理的对策
    6.1 提升公众参与,丰富乡村治理内容
    6.2 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基础
    6.3 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能力,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
    6.4 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6.5 抓好试点示范,引领乡村新风尚
    6.6 加强组织实施,协同推进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乡村治理能力调研问卷
致谢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样本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维度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框架图示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规划
        2.1.2 文化特色保护
    2.2 理论研究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2.2.3 本研究的视角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3.1 面临问题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3.2 基本特征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3.3 重建路径
        3.3.1 城镇化整理型
        3.3.2 易址迁建型
        3.3.3 保留发展型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4.1 乡村类型
        4.1.1 环城地区
        4.1.2 远郊平原地区
        4.1.3 山地生态地区
        4.1.4 滨海地区
    4.2 梳理整合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4.3.1 乡村景观感知
        4.3.2 乡村景观评价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5.1 保护面临问题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5.2 乡村景观变迁
        5.2.1 明显的突变性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5.3 保护准则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5.4 保护策略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6.1 规划设计原理
        6.1.1 规划设计原则
        6.1.2 规划设计目标
        6.1.3 规划设计方法
    6.2 规划设计策略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7.1 经验借鉴
        7.1.1 北京经验
        7.1.2 上海经验
        7.1.3 浙江经验
        7.1.4 江苏经验
        7.1.5 台湾经验
    7.2 天津探索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8.1.2 塑造文化景观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8.1.4 传承文化特色
    8.2 创新点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方言地理学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语言地理学的产生
        1.1.2 语言地理学的发展
    1.2 语音类型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4 材料来源说明
    1.5 符号的说明
    1.6 绘图软件说明
    1.7 章节安排说明
共时篇
    第二章 汉语的音节结构
        2.1 音节的起源及发展
        2.1.1 西方音节音系学的发展
        2.1.2 音节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2.2 西方语言音节结构
        2.3 东亚语言音节结构
        2.4 汉语的音节结构
    第三章 汉语声母地理类型研究
        3.1 汉语方言声母数
        3.1.1 声母数量的分类
        3.1.2 地理分布
        3.1.3 讨论
        3.2 汉语方言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型
        3.2.1 双唇音
        3.2.2 唇齿音
        3.2.3 齿间音
        3.2.4 龈音
        3.2.5 龈后音
        3.2.6 卷舌音
        3.2.7 前腭音
        3.2.8 硬腭音
        3.2.9 软腭音
        3.2.10 喉音
        3.2.11 零声母
        3.3 特殊辅音音类
        3.3.1 内爆音
        3.3.2 音姿性辅音
        3.4 汉语方言声母其他类型
        3.5 浊音类型
        3.5.1 双唇及软腭部位的浊爆发音
        3.5.2 浊龈音
        3.5.3 浊唇齿音
        3.5.4 浊喉擦音
    第四章 汉语韵母地理类型研究
        4.1 汉语方言的主元音类型
        4.1.1 主元音数类型
        4.1.2 鼻化元音数类型
        4.1.3 音节性辅音数类型
        4.1.4 辅音元音比
        4.2 主元音的地理类型
        4.2.1 最高前圆唇元音
        4.2.2 高元音
        4.2.3 低元音
        4.2.4 儿化音
        4.3 汉语方言的介音和滑音
        4.3.1 介音
        4.3.2 滑音
        4.4 汉语方言的韵尾类型
        4.4.1 塞音韵尾
        4.4.2 鼻音韵尾
        4.4.3 元音韵尾
        4.4.4 近音韵尾
        4.4.5 边近音韵尾
        4.5 汉语方言中的音节类型
        4.5.1 音节数
        4.5.2 音节类型
    第五章 汉语方言声调地理类型研究
        5.1 汉语的声调数
        5.2 汉语的调形类型
        5.2.1 平调
        5.2.2 降调
        5.2.3 升调
        5.2.4 升降调
        5.2.5 降升调
        5.2.6 促调
历时篇
    第六章 历时地理类型学基本理论
        6.1 音变类型
        6.2 语言接触与历史演化
        6.2.1 音位的统计学概念
        6.2.2 语言演化
        6.3 克里奥语和同演区
    第七章 百越语的底层
    第八章 东吴同演区
    第九章 唐五代的音变类型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材料来源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北京市休闲农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休闲农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休闲农业相关研究进展
        1.2.1 休闲农业概念与内涵
        1.2.2 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1.2.3 休闲农业空间布局
        1.2.4 休闲农业布局评价研究
        1.2.5 地理信息系统在休闲农业布局上的应用研究
        1.2.6 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1.2.7 研究评述
    1.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数据来源
    1.4 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休闲农业
        2.1.2 休闲农业的特征
        2.1.3 休闲农业的功能
        2.1.4 休闲农业的分类
        2.1.5 休闲农业园区
    2.2 理论基础
        2.2.1 休闲理论
        2.2.2 区划理论
第三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系统辨识
    3.1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历史进程
    3.2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状况
    3.3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条件评价
        3.3.1 自然资源丰富
        3.3.2 休闲农业基础深厚
        3.3.3 城市市场需求不断增强
        3.3.4 科技基础和人才支撑强劲
        3.3.5 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3.3.6 政府部门重视
        3.3.7 经济基础稳固
        3.3.8 历史民俗底蕴雄厚
    3.4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述评
        3.4.1 产业形态日趋多样
        3.4.2 开发模式不断创新
        3.4.3 空间布局日趋广泛
        3.4.4 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第四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空间分布特征
    4.1 空间分布类型
        4.1.1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空间总体分布类型测定
        4.1.2 北京休闲农业园区县域分布类型
    4.2 空间分布均衡性分析
        4.2.1 洛伦兹曲线和空间集中化指数
        4.2.2 基尼系数
        4.2.3 空间分布密度
        4.2.4 空间分布热点
    4.3 与市中心距离
        4.3.1 与各区县中心距离
        4.3.2 与北京市中心的距离
        4.3.3 北京休闲农业园区距离衰减规律
    4.4 北京休闲农业园区交通网络空间格局
        4.4.1 休闲农业园区所在地交通网络密度
        4.4.2 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交通网络可达度
    4.5 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适宜性评价
    5.1 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方法
        5.1.1 平行对比法
        5.1.2 相似对比分析法
        5.1.3 系统分析方法
    5.2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适宜性评价的技术及分析方法
        5.2.1 地理信息系统
        5.2.2 专家调查法
        5.2.3 层次分析法
    5.3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适宜性评价程序
        5.3.1 明确评价对象
        5.3.2 划分评价单元
        5.3.3 选择评价方法
        5.3.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3.5 确定分值标准
        5.3.6 确定权重系数
        5.3.7 进行综合分级或者排序
    5.4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5.4.1 主导性原则
        5.4.2 综合性原则
        5.4.3 科学性原则
        5.4.4 层次性原则
        5.4.5 可量化原则与可取得性
        5.4.6 因地制宜性原则
    5.5 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5.5.1 区位条件
        5.5.2 农业基础条件
        5.5.3 社会经济基础
        5.5.4 自然条件
        5.5.5 旅游业基础
    5.6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6.1 休闲农业园区用地布局等级划分
        5.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7 评价指标分值化处理
        5.7.1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5.7.2 对定性化指标进行赋值
        5.7.3 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5.8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9 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基于适宜性评价和引力模型的休闲农业园区布局优化
    6.1 概述
    6.2 引力模型
        6.2.1 基本模型
        6.2.2 引力模型的构建
    6.3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优化的目标
        6.3.1 体现差异化层级,并集中调整适宜性评价较低的目标区域
        6.3.2 辐射范围广,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注重效率
        6.3.3 注重经济效益
        6.3.4 注重实效,科学规划
    6.4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优化思路
    6.5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优化的步骤
        6.5.1 确定布局可以优化的可供选择的位置
        6.5.2 在需要优化的点位进行空间分析,缩小优化选择的范围
        6.5.3 引力半径的确定
        6.5.4 引力强度的测算
        6.5.5 引力总值的确定
    6.6 布局优化结果分析
        6.6.1 最终选择的布局点
        6.6.2 布局优化的结果分析
第七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7.1 布局评价
        7.1.1 分布不均衡
        7.1.2 分散分布
        7.1.3 区域内和区域间休闲农业产业合作较弱
        7.1.4 休闲农业接待枢纽数量较少
        7.1.5 相关产业之间衔接不紧密
    7.2 主要原因分析
        7.2.1 规划缺失
        7.2.2 投入不足
        7.2.3 相关配套政策不明晰
        7.2.4 生态环境问题
        7.2.5 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没有契合
    7.3 发展趋势展望与布局构想
        7.3.1 空间总体布局构想
        7.3.2 发展态势
    7.4 北京市休闲农业布局优化的支撑体系
        7.4.1 金融支撑体系
        7.4.2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7.4.3 集约节约科学合理用地
        7.4.4 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
        7.4.5 生态环境保护
        7.4.6 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7.5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布局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7.5.1 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7.5.2 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健全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7.5.3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5.4 统筹协调,实行区域资源整合,构建区域合作机制
        7.5.5 突出文化内涵特色,开发差异化休闲农业资源
        7.5.6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化的休闲农业园区综合布局
        7.5.7 提高科技布局优化水平
        7.5.8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703 个休闲农业园区名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与建设成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依据
        (三)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综述
        (二) 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综述
        (三) 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制度创新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发展概述
    一、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发展概述
        (一) 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
        (二) 云南省国家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情况
        (三) 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情况
        (四) 海南岛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情况
    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发展概述
        (一) 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二) 秦皇岛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三) 成都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四) 舟山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第四章 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理论探讨
    一、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内涵、性质与分类
        (一) 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内涵
        (二) 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性质
        (三) 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分类
    二、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形成机制分析
        (一) 形成原因
        (二) 形成机制分析
    三、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评价体系
        (一) 设计原则
        (二) 评价体系框架
第五章 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设计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二、设计思路
    三、选取方法
    四、指标选取依据
        (一) 低碳城市指标选取依据
        (二) 生态城市指标选取依据
        (三) 宜居城市指标选取依据
        (四) 国际旅游城市指标选取依据
        (五) 五个领域先行先试指标选取依据
        (六) 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第一轮结果
    五、指标的筛选
        (一) 专家咨询(德尔菲法)
        (二) 第一轮统计结果分析和指标体系框架的提出
        (三) 第二轮统计结果和指标体系的修正
        (四) 第三轮统计结果
    六、指标体系的确立
        (一) 问卷调查与回收情况
        (二) 量表检验
        (三) 评价体系最终结果
第六章 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成果评估
    一、评估方法
        (一) 层次分析法
        (二) 主观赋分法
    二、评估结果
    三、评估结果分析
        (一) 得分较高项目
        (二) 得分较低项目
第七章 张家界市缩小目标差距的对策
    一、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两区两县应各有侧重
    二、加快市中心城区建设,接轨国际旅游城市
        (一) 加快市中心城区、县城建设
        (二) 重视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 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商业服务水平
    三、提升国际旅游业水平,建成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一) 继续拓展国际航空线,提高国际游客比重
        (二) 继续向国际旅游市场推介张家界
        (三) 继续按国际旅游城市标准优化旅游环境
    四、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优美度
        (一)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
        (二) 实施水污染防治
        (三) 实施噪声污染整治
        (四) 加大城市绿化力度
    五、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促进社会发展
    六、继续创新旅游综合改革体制机制
        (一)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二)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
        (三) 创建智慧旅游景区,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 率先行动,创建低碳旅游示范景区
        (五) 继续拓展开放合作范围,创建开放合作示范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理论结论
        (二) 实践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一) 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相关理论的再研究
        (二) 其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时间断限、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综述
    四、史料概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发展历程
    第一节 肇兴
        一、明清漕运与天津城市及商业发展
        二、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繁盛
        三、天津货栈业的肇兴
        四、特点
    第二节 初步发展
        一、发展原因
        二、特点
    第三节 繁盛
        一、原因
        二、繁盛的表现
        三、特点
    第四节 衰落
        一、抗日战争时期
        二、解放战争时期
        三、解放后
第二章 空间分布、行号规模与组织管理
    第一节 空间分布
    第二节 行号规模
        一、使用人数
        二、资本金额
        三、营业设施
    第三节 组织结构
        一、机构设置
        二、人事组织
        三、投资者与经营者概况
        四、员工来源及其地缘特色
    第四节 管理制度
        一、账簿管理
        二、员工薪酬与福利待遇
        三、行规、铺规
第三章 市场经营与关系网络
    第一节 经营商品概述
        一、商品种类
        二、货物来源与销售去向
        三、地域、行业与帮派特色
        四、营业过程
    第二节 市场职能
        一、交易媒介
        二、代客买卖
        三、寄宿客商、贮存客货
        四、代客垫款、预付货款
        五、担保买卖双方信用与货付
        六、提供行情
        七、报关、纳税
        八、其它
    第三节 市场运作实态——以粮食、棉花运销为例
        一、货栈与天津粮食业运销——以斗店、粮栈为例
        二、货栈与天津棉花运销
    第四节 关系网络
        一、货栈业与银钱业
        二、货栈业与运输业
        三、货栈业与经纪业
第四章 货栈的资本分析
    第一节 原始资本的组织与经营形式
        一、组织形式
        二、经营方式
    第二节 资本构成的分析
        一、自有资本
        二、他人资本
        三、自有资本与他人资本及其构成要素的比率及其历年变化
    第三节 资本运用的分析
        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率
        二、固定资本构成要素的比率
        三、流动资本构成要素的比率
        四、资本的流动性、浮动性及股本的高利贷性
    第四节 营业损益与利润分配
        一、货栈的营业收支
        二、经营与交易风险
        三、收支构成要素的比率及其历年变化
        四、利润分配
        五、利润流向
第五章 天津货栈业同业公会
    第一节 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的背景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内部组织与运作
        一、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二、组织运作
    第三节 职责与历史作用
        一、公会职责
        二、历史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7)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秦皇岛市滨海地区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
    2.1 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2.1.1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基本属性
        2.1.2 城市规划遵循的原则
    2.2 城市空间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2.2.1 城市空间规划的概念
        2.2.2 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
    2.3 滨海城市空间规划的内涵
        2.3.1 滨海城市空间规划的概念
        2.3.2 滨海城市空间规划具有的优势
        2.3.3 滨海城市空间规划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市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秦皇岛市基本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1.2 城镇现状特征
        3.1.3 自然条件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社会经济
        3.1.6 交通条件
        3.1.7 城市用燃气源情况
        3.1.8 市域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
        3.1.9 滨海地区水源利用现状
        3.1.10 滨海地区供水现状
        3.1.11 滨海地区排水现状
        3.1.12 电源现状
        3.1.13 通信现状
        3.1.14 燃气工程规划现状
        3.1.15 供热现状
        3.1.16 滨海地区海岸线分配和利用现状
        3.1.17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3.1.18 滨海地区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3.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3.3 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1 机遇
        3.3.2 挑战
        3.3.3 优势
        3.3.4 劣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滨海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设计
    4.1 滨海地区概念的提出
    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4.4 秦皇岛市城市空间发展总体规划概述
        4.4.1 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4.4.2 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
    4.5 规划重点
    4.6 宏观经济布局
    4.7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4.7.1 构筑“两带一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4.7.2 滨海区域规模结构
    4.8 滨海地区空间发展模式与路径
    4.9 滨海地区空间布局结构与组团职能定位
    4.10 滨海地区交通发展规划目标
    4.11 滨海地区水资源利用规划
        4.11.1 给水工程规划
        4.11.2 排水工程规划
    4.12 电源及电力网站规划
    4.13 电讯及邮政工程规划
    4.14 燃气工程规划
    4.15 供热工程规划
    4.16 海岸线利用规划
    4.17 市域水环境保护规划
        4.17.1 规划目标
        4.17.2 水环境质量标准
        4.17.3 水环境功能区划
    4.18 环境及生态保护规划
    4.19 交通规划
    4.20 秦皇岛市旅游空间布局
    4.21 本章小结
第5章 秦皇岛滨海地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实施策略
    5.1 经济发展策略
    5.2 社会发展策略
    5.3 交通建设策略
        5.3.1 交通建设
        5.3.2 交通结构
        5.3.3 轨道交通规划
    5.4 能源利用策略
    5.5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
    5.6 环境保护策略
    5.7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及水污染治理措施
    5.8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策略
    5.9 管理体制机制策略
    5.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1.5.3 计量史学方法
        1.5.4 历史比较研究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因素
        2.1.3 风景资源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2.3 避暑地溯源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内容

(10)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的缘起和写作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时间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内容框架和写作章节安排
        1.4.1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和写作章节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
        2.1.2 “转型”的概念界定
        2.1.3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概况
        2.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概况
        2.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概况
    2.3 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综述
        2.3.1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生
        2.4.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2.4.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案例及启示
第三章 唐山:资源型城市产业成功转型的典型代表
    3.1 唐山——典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3.1.1 唐山是典型因资源而兴的资源型城市
        3.1.2 唐山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
        3.1.3 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唐山
    3.2 产业发展概述
        3.2.1 近代工业的摇篮——建国前唐山产业的发展
        3.2.2 多舛的发展之路——1949 年—1978 年唐山产业的发展
        3.2.3 黄金发展时期——1979 年—2002 年唐山产业的发展
        3.2.4 转型之路——2003 年至今唐山产业的发展
        3.2.5 唐山产业转型初具成果
    3.3 城市发展概述
        3.3.1 建国前唐山城市的发展
        3.3.2 1949 年—1976 年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3.3.3 1976 年—1985 年唐山城市的重建唐山大地震对城市的破坏
        3.3.4 1985 年—1994 年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3.3.5 1994-2002 年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3.3.6 2002 年至今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第四章 转型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的产业及城市关键问题分析与目标的确定
    4.1 城市面临的产业及城市关键问题分析
    4.2 资源型工业城市规划转型的必要性
        4.2.1 资源性工业城市的特殊性要求
        4.2.2 修复恶化的生态环境的要求
        4.2.3 经济转型需要相应的城市规划转型以实现空间落实
        4.2.4 社会机制转型需要相应的城市规划转型以提供政策技术支持
    4.3 唐山城市转型所具备的条件、优势、机遇
        4.3.1 宏观区域发展带来的机遇
        4.3.2 曹妃甸成为国家战略空间
        4.3.3 国家战略资源的发现
    4.4 唐山城市规划的历程及不同时期目标的确立与调整
        4.4.1 1976 年以前城市规划的编制
        4.4.2 《唐山市恢复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
        4.4.3 《2000 年唐山市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4.4.4 《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
        4.4.5 《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4.5 唐山近三十年城市发展目标的调整与确立
第五章 应对资源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
    5.1 研究经济、生态与社会三者关系
    5.2 产业转型过程中唐山城市发展策略
        5.2.1 绿色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5.2.2 蓝色策略——引导城市和产业向以沿海布局
        5.2.3 深绿策略——建设生态城市
        5.2.4 红色策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建设
    5.3 资源型工业城市规划转型引导的基本原则5
        5.3.1 采用问题导向型的规划思维
        5.3.2 强调动态调整的规划思维
        5.3.3 采用渐进的策略支撑城市转型
        5.3.4 走向城市规划的生态化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区域协调与空间布局策略
    6.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格局的基本特点
        6.1.1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含义
    6.2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意义
        6.2.1 经济结构调整
        6.2.2 优化资源配置
        6.2.3 提高区域竞争力
        6.2.4 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建设的需要
    6.3 唐山市空间结构结构转型的现实意义
        6.3.1 产业调整升级的经济转型需要新的承载空间
        6.3.2 城市功能的完善需要空间结构更新
        6.3.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空间结构保障
        6.3.4 城市化的推进发展需要空间结构转型并建立空间体系支撑
    6.4 唐山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
        6.4.1 唐山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6.4.2 唐山市空间拓展的趋势与机遇
    6.5 京津冀都市圈背景下的城市发展
        6.5.1 唐山在区域中定位及京津冀都市圈相关研究及规划
        6.5.2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唐山的机会与挑战
    6.6 唐山市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基本思路与框架
        6.6.1 唐山城市空间战略目标选择与发展策略
第七章 唐山城市的生态策略及实践
    7.1 唐山市生态城市条件分析
        7.1.1 唐山市的生态优势
        7.1.2 唐山市城市生态系统特征辨析
        7.1.3 唐山城市主城区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唐山城市转型目标与生态城市策略
        7.2.1 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
        7.2.2 唐山市的生态策略
    7.3 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
        7.3.1 唐山市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研究
        7.3.2 南部沿海空间布局生态规划的研究(生态优先案例)
        7.3.3 唐山南部采煤塌陷区-南湖生态城的实践(生态重建)
第八章 唐山:城市转型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划对策
    8.1 资源型城市的公共空间优先策略
        8.1.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
        8.1.2 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及意义
        8.1.3 唐山市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
        8.1.4 建立有鲜明唐山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8.1.5 塑造唐山市公共开放空间特色
        8.1.6 公共空间的实践---以凤凰山公园改造为例
        8.1.7 城市公共空间的实施保障
    8.2 资源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开发利用策略
        8.2.1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特点分析
        8.2.2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特点分析
        8.2.3 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及实践
        8.2.4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更新的目标、影响因素、原则及策略
        8.2.5 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更新的实施路径
        8.2.6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更新的实践-工业遗产及优秀近现代建筑
        8.2.7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8.3 资源型城市的文化策略
        8.3.1 城市文化的基本理论支撑
        8.3.2 唐山的文化认知与特色分析
        8.3.3 唐山市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文脉体系开发战略研究
        8.3.4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文化策略
    8.4 城市规划的安全策略
        8.4.1 影响城市安全因素概况描述
        8.4.2 主要规划对策
        8.4.3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与城市防灾避难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8.5 城市理想住区模式的多视角研究
        8.5.1 关于理想住区模式研究
        8.5.2 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5.3 住区空间模式的形态演变
        8.5.4 我国住区尺度相关因素分析
        8.5.5 城市理想住区模式的问题探讨
        8.5.6 理想住区的实践—以唐山凤凰新城居住区规划为例
第九章 城市规划的再认识与规划变革的途径
    9.1 城市规划本质的再认识
        9.1.1 城市规划应是一门关于空间营造的科学
        9.1.2 城市规划必须逐步向利益协调的公共政策转向
    9.2 城市规划实效评估与失效解析
        9.2.1 城市规划的实效
        9.2.2 城市规划失效成因解析
    9.3 提升中国城市规划实效的途径
        9.3.1 构建“中国范式”的城市规划理论
        9.3.2 构建合理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创新
        9.3.3 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方法探讨
    10.1 加强区域研究,形成城市规划的坚实区域基础
        10.1.1 加强区域研究的必要性
        10.1.2 加强区域研究的重点
    10.2 加强多规融合,形成统一的空间引导与管制规划体系
        10.2.1 多规融合的必要性
        10.2.2 多规融合的难点
        10.2.3 推进多规融合的若干建议
    10.3 积极开展灵活的非法定规划,适应城市发展的多种规划需求
        10.3.1 开展非法定规划的必要性
        10.3.2 编制非法定规划应避免的若干误区
    10.4 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打破法定规划的技术锁定
        10.4.1 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营造技术的科学性
        10.4.2 目前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平衡,应用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拓展
        10.4.3 “三规合一”必须有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支撑基础
    10.5 法定规划编制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10.5.1 城市总体规划
        10.5.2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10.5.3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10.5.4 非法定规划的必要性和编制方法探讨
第十一章 构建决策管理新体系及规划管理变革探索
    11.1 转型期城市规划决策管理新体系及规划管理变革需求的背景
        11.1.1 市场经济对城市规划管理提出新的制度建设需求
        11.1.2 新时期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对城市规划改革的要求
        11.1.3 配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需要城乡规划制度进行创新
        11.1.4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薄弱的改善要求
        11.1.5 经营城市的技术工具
        11.1.6 体现空间公正的政府公共行为
    11.2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11.2.1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的目标
        11.2.2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调整的几个方向
        11.2.3 新时期城市规划运行机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11.3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对策的研究
        11.3.1 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研究
        11.3.2 城市总规划师制度研究
        11.3.3 城市规划的动态评估与调整制度研究
    11.4 城市规划实施的公共财政保障制度研究
        11.4.1 建立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及相应的财政投资体系的有效衔接机制,重点推进“近期建设规划”实施
        11.4.2 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
        11.4.3 改进“组织方式”,协调公共财政配置
        11.4.4 采用“经济分析”研究,提高公共财政推进规划实施效率
    11.5 城市规划管理运行体系中相关制度的研究
        11.5.1 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
        11.5.2 建立城乡规划申诉机制的探讨
        11.5.3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11.5.4 城市规划公开听证会制度
        11.5.5 建立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平台
        11.5.6 构建城市规划决策管理三维支持系统
        11.5.7 城市规划动态监测与评估制度
        11.5.8 构建规划编制单位价值中立的城市规划环境
第十二章 结论和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2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2.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12.2.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沈瑾2003 年-2010 年博士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四、必须坚持着眼于共同富裕的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盐务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秦皇岛市乡村治理研究[D]. 魏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3]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D]. 龙国治.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4]北京市休闲农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休闲农业园区为例[D]. 张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3)
  • [5]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与建设成果评估[D]. 周运瑜. 云南大学, 2015(09)
  • [6]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D]. 杜希英. 南开大学, 2013(07)
  • [7]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8]秦皇岛市滨海地区空间发展规划研究[D]. 李东林. 燕山大学, 2012(11)
  • [9]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10]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 沈瑾. 天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必须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秦皇岛市海港区西岩屋村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