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及肋骨照射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及肋骨照射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一、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和肋骨照射预处理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娟[1](202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2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动员采用环磷酰胺(Cy)+足叶乙甙(VP-16)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浆细胞瘤采用全身照射(TBI)+VEM/IAC方案;多发性骨髓瘤10例采用白消安+VP-16+Cy(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马法兰方案、7例采用马法兰方案;孤立性浆细胞瘤采用BVC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RR)等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多分类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的OS、PF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OS、PF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215例行aut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3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82例。恶性淋巴瘤(ML)16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7例,灰区淋巴瘤(GZL)3例],多发性骨髓瘤(MM)27例,浆细胞瘤2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NHL并髓外浆细胞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Ph+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M2 1例、M3 1例(PML/RARα阴性)、M5 2例、粒细胞肉瘤1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移植中位年龄34(1161)岁,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6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0426)个月,除1例患者移植当天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发生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移植后9天因真菌败血症死亡外,其余2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8+3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0+73)d,ABMT造血恢复慢于APBS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3年、5年OS分别为79.9%、74.9%,3年、5年PFS分别为66.9%、63.2%,复发率(RR)为26.98%(58/215),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72%(8/215),移植前76例PR、NR、PD或复发的患者中51例在移植后达CR,有效缓解率67.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移植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对auto-HSCT后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干细胞来源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及PFS,APBSCT的3年OS及PFS均优于ABMT患者(P<0.05);诊断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ML及MM患者移植后3年OS优于AL患者,3年OS分别为81.0%、73.2%、50.8%(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影响患者3年PFS,移植前病情CR及PR患者移植后3年PFS优于NR、PD及复发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是影响患者OS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4.397(95%CI,1.716-11.268)(P<0.05),而移植前病情未缓解、复发、进展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2.718(95%CI,1.283-5.754)(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复发难治或移植前未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提高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胡丽丽[2](2016)在《全骨髓照射的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用于全骨髓照射的初步结果目的骨髓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放疗联合化疗是移植前最常用的预处理手段,本研究主要评估全骨髓照射作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方式的安全性及疗效。资料与方法所有入组的患者Allo-PBSCT前均采用TMI(12Gy,4Gy/f,3f,3d)联合环磷酰胺(60mg/kg/d,2d)的预处理方式。TMI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TOMO)实施。结果6例患者接受TMI放疗。中位年龄为18.5岁。处方剂量精确地覆盖全部骨骼区域,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较全身照射降低13%60%。头颈、胸腹、盆腔三部位的剂量验证通过率分别为:95.8±1.2%、96.2±1.1%、98.9±0.8%。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剂量均匀指数(HI)及其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18、1.17和39.2分、14.3分。放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III级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III级疼痛,1例患者出现I级腹泻,1例患者出现II级肠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IIIIV级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并且成功植入骨髓。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TOMO技术应用于全骨髓照射是可行的,靶区适形度高,剂量均匀性好,安全性高,毒副作用较传统TBI明显减低,可作为新的骨髓移植前预处理方式。第二部分全骨髓照射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研究目的全身照射是高剂量清髓预处理的重要步骤,临床上进一步强化TBI剂量能降低复发率,但治疗相关死亡率也进一步提高。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骨髓照射(TMI)作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前预处理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10例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TMI(1215Gy,45Gy/次,3次)联合环磷酰胺(CY)的预处理方案,其中4例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用卡莫司汀(BCNU),1例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TMI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TOMO)实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联合使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及CD25单抗。结果所有患者均重建造血功能。粒系植入中位时间为13.5(1218)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5(927)天。预处理期间可见轻度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无1例发生间质性肺炎、肝静脉闭塞病、出血性膀胱炎。2例发生急性GVHD,其中II度1例,IV度1例;3例发生慢性GVHD,其中局限型2例,广泛型1例。中位随访7.5(220)月,10例中1例患者移植后100天内死亡,其余9名患者均无病存活。结论采用全骨髓照射的Allo-PBSCT预处理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安全、有效的。

王钦瑶[3](2021)在《全身照射与全骨髓全淋巴照射联合化疗在非血缘脐血移植中应用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已成为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移植前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对移植后造血及免疫系统的重建、移植相关合并症发生率、疗效及预后都有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与全骨髓全淋巴照射(Total marrow and lymphoid irradiation,TMLI)联合化疗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案在UCBT中的应用,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的造血重建、急慢性不良反应、复发及死亡情况,评价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并对TMLI剂量爬坡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评估,研究制定更科学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45例患者的资料,根据预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TBI组(TBI+Ara-c+CY,共31例)和TMLI组(TMLI+FLU+CY,共14例)。TBI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移植前第7-6天实施,3Gy/Bid,共12Gy;移植前第5-4天,Ara-c 2g/m2Q12h;移植前第3-2天,CY 60mg/kg。TMLI在移植前第6-4天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设备(TOMO)进行实施,TMLI 12-15Gy/3f;移植前6-4天,FLU 30mg/m2Qd;移植前3-2天,CY 60mg/kg。利用SPSS 26.0软件及R软件分析包(4.0.3)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资料百分率,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中位数,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利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累积植入率、GVHD、非复发死亡率、复发率,并进行Gre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造血重建情况、危及器官受量、GVHD等急慢性不良反应、复发及死亡情况,并评估TMLI剂量爬坡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0年8月1日,TBI组和TMLI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9.50(16-29)天和16.50(12-38)天(P=0.005),42天内累积植入率为90.32%(95%CI,88.17%-92.47%)和100%(95%CI,97.14%-102.86%)(P=0.025)。患者全身放疗后,可见Ⅰ-Ⅲ级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黏膜炎等急性放射相关不良反应,未见Ⅳ级致死副反应。TMLI组胃肠道反应较小,全程治疗时间较短。结论:TMLI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较TBI组提前,提示可以减少移植早期感染相关死亡;TMLI可以提高靶区照射剂量,当剂量攀升至15Gy时,不良反应可耐受;TMLI胃肠道副反应较小,且完成整个治疗时间较少,可以减少患者不自主运动引起的误差。基于TOMO的TMLI计划为经过多次化疗后无法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及一般情况差的老年患者提供了选择。

周栋,谢佳君,黄亚楠,张成涛,张静静,陈楠楠,闫金松[4](2019)在《女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其成功率的提高,女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的恢复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卵巢生殖细胞储备数量有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中的细胞毒性药物和全身照射常导致卵巢功能早衰,引起月经不规律、不育、过早绝经等,由此,移植后的不育问题成为患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对女性患者生殖系统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女性患者的再育率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生殖器官遮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组织冷冻、卵巢组织移植等均是保留女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生育功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分别阐述上述方法的适用对象、选择时机、各种措施的获益,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女性患者的再育率提供有益的借鉴。

朱华[5](2014)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抗HLA抗体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目的:分析抗HLA抗体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推动移植前抗体筛查--供体选择--预后评估--干预治疗--移植后随访的临床体系的建立,改善儿童再障移植的预后。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我中心血液肿瘤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1例重型再障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免疫磁珠流式液相芯片技术对患者移植前血清样本进行抗HLA抗体筛查及初筛阳性样本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及移植预后,分析抗体产生的高危因素及抗体与移植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抗HLA抗体在移植前再障患儿检出率为54.9%(28/51),其中5.9%(3/51)是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DSHA)。抗HLA抗体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相比,5年生存率较低(78.6%vs 100%,P=0.021),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21.4%vs0%,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LA-I类抗体阳性(P=0.024,RR 12.853,95%CI 1.397–118.234)与年龄>10岁(P=0.027,RR 31.046,95%CI1.482–650.187)是治疗相关死亡的高危因素。植入失败率在抗体阳性组、阴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1.1%vs 4.3%,P=0.614)。结论:移植前预存抗HLA抗体是影响儿童再障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不良因素。再障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必须进行抗HLA抗体的筛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移植预后。第二部分照射与非照射预处理方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选择性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对比:META分析目的:比较含照射预处理方案及不含照射预处理方案对重型再障患者选择性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优化预处理方案改善移植预后提供定量研究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和CBM数据库(2000-2014),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4项临床观察性研究,包括照射组326个病例及非照射组345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照射组的植入失败率与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非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2=97.1%;P<0.001,I2=63.9%)。小剂量照射组(200-400c Gy)植入失败率与总体生存率均低于非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2=97.2%;P=0.009,I2=47.9%)。儿童照射组与非照射组对比,植入失败率与总体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585,I2=0.0%;P=0.147,I2=35.5%)。结论:照射预处理(包括200-400c Gy小剂量照射)可降低再障选择性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风险,但患者总体生存率并未提高;临床移植医生必须结合其他植入失败的危险因素选择个体化最优治疗方案。儿童患者非照射组预后水平与照射组接近,推荐在儿童再障选择性供体移植使用非照射预处理方案;供受体HLA不全相合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风险较高,推荐使用含小剂量照射预处理方案,改善移植预后。

靖彧,于力,刘海川,楼方定,姚善谦,张伯龙,高春记,李红华,赵瑜,王全顺,薄剑,朱海燕[6](2007)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已不容置疑,在不具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下,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989-05/2000-07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年龄24.5(11~48)岁。单次移植29例,其中移植前首次完全缓解期23例,二次缓解期5例,未缓解期1例。双次移植14例,其中首次移植和第二次移植前为二次缓解期各1例,其余移植前均为首次完全缓解期。预处理方案:包括含全身放疗(26例)、全淋巴放疗(14例)与不含全身放疗的高剂量化疗方案(3例)。移植后治疗:化疗长春新碱+泼尼松/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方案和白细胞介素2免疫维持治疗。结果: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9例5年无病存活10例,其中移植前首次完全缓解期9例,二次缓解期1例。5年无病存活率34.5%。双次移植14例5年无病存活6例,5年无病存活率为42.9%。两次移植前均为首次完全缓解期。结论:在不具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下,可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较好。

王静[7](2019)在《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预后研究》文中认为引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经成为中高危恶性血液病初次诱导缓解后的首选治疗方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因为供者来源广泛又易于获得,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Haplo-HSCT国内常用的是非体外去除T淋巴细胞移植模式,采用“GIAC”体系,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者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患者体内免疫耐受,降低了感染率及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造血及免疫重建时间缩短,无病生存率提高,复发率降低。本研究对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比较分析haplo-PBSCT与同胞全相合PBSCT移植后的疗效、细胞重建规律、GVHD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影响haplo-PBSCT预后的危险因素。资料和方法患者资料:2011年4月至2018年8月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同胞全相合PBSCT 78例,haplo-PBSCT 98例。全相合移植组年龄高于单倍体移植组(p=0.001),男性比例低(p=0.025)。两组疾病分布、移植前疾病缓解状态基本一致。全相合PBSCT采用改良BuCy方案,haplo-PBSCT采用改良BuCy+ATG方案,CsA+MMF+短程MTX三联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17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14(36-1810)天,haplo-PBSCT患者1年和3年累积总生存(OS)率低于全相合PBSCT患者,分别为[(49.2±5.7)%对(73.5±5.3)%,p<0.001;(39.1±6.1)%对(61.8±6.0)%,p=0.001]。haplo-PBSCT患者1年累积复发率高于全相合PBSCT患者[(35.7±6.2)%对(17.4±4.6)%,p=0.004],两组患者累积无病生存(DFS)率和累积非复发死亡(NRM)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造血重建情况:所有患者粒系均成功植活,两组患者在中性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及红系植入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0-100)天haplo-PBSCT患者血小板输注量高于全相合PBSCT患者[10(2-57)U对6(1-27)U,p=0.000],两组患者红细胞输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VHD发生情况:haplo-PBSCT患者aGVHD累积发生率高于全相合PBSCT患者(53.1%对23.1%,p<0.001),但两组间Ⅲ-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9.8%比3.8%,p=0.181)。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haplo-PBSCT患者CMV感染累积发生率高于全相合PBSCT患者[67.3%比31.3%,p=0.000],CMV感染发生时间早于全相合PBSCT患者,p=0.004。haplo-PBSCT预后危险因素分析:1、与标危组相比,高危组累积OS率、DFS率降低,复发率增高,p值分别为0.041、0.045和0.002;2、与无或轻度aGVHD的患者相比,发生Ⅲ-Ⅳ度aGVHD的患者累积OS率、DFS率降低,累积NRM率增高,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0;3、+60d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与血小板计数≥50×109/L患者相比,累积OS率、DFS率降低、累积NRM率增高,p值分别为0.049、0.032和0.007;4、移植后前100天内红细胞输注量≥6U的患者与红细胞输注量<6U的患者相比,累积NRM率增高,p=0.040;5、EBV再激活患者与无EBV再激活患者相比累积OS率、DFS率降低、累积NRM率增高,p值分别为0.006、0.009和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高危状态是影响OS、DFS和RR的独立危险因素,Ⅲ-Ⅳ度急性GVHD是影响NR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生存超过60天的92例haplo-PBSCT患者中,+60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位值为2.5(0.2-14.7)×109/L,血红蛋白中位值为98.5(49-143)g/L,血小板中位值为56.5(7-259)×109/L。血小板恢复不良(30≤PLT<80×109/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减少(ANC<1.5×109/L)和血红蛋白减少(Hb<80g/L)(48.9%对21.7%,p<0.001;48.9%对 22.8%,p<0.001)。+60天和+100天时血小板减少(PLT≤29×109/L)发生率分别为23.9%和17.3%。与血小板恢复不良组和血小板恢复组相比,+60天血小板减少组累积OS率和DFS率降低,累积NRM率增高,+100天血小板减少组累积OS率降低,累积NRM率增高,多因素分析Ⅲ-Ⅳ度aGVHD会增加+60天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风险,HR=4.53,95%CI:1.21-17.02,p=0.025。多因素分析显示+60天PLT≤29×109/L是NRM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疾病高危状态是RR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60天PLT≤29×109/L与疾病高危状态是OS率和DFS率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1相比同胞全相合PBSCT,Haplo-PBSCT后累积OS率下降,1年累积复发率增高,但累积DFS率及NRM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V感染率和aGVHD发病率增高,但Ⅲ-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并未增高。2 Haplo-PBSCT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恢复不良的发病率较高,+60天PLT≤29× 109/L是NRM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OS率和DFS率下降的危险因素。Ⅲ-Ⅳ度aGVHD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3移植前疾病高危状态是RR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OS率和DFS率下降的危险因素。

靖彧,于力,刘海川,姚善谦,楼方定,周绮,李红华,薄剑,王全顺,赵瑜,朱海燕[8](2007)在《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远期结局比较:150例资料回顾》文中提出目的:对没有与供者HLA配型相合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评价比较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效果。方法:①实验对象:选取1988~2001年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0例患者,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其中两次自体移植25例(两次骨髓移植3例、两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1次骨髓移植+1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单次自体移植125例(骨髓移植44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8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霍奇金淋巴瘤10例。②实验方法:应用化疗使白血病患者在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淋巴瘤患者要求移植前至少骨髓中没有肿瘤累及。动员化疗方案原则上采用对相应肿瘤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并适当增加剂量。骨髓移植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单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8×108/kg,4.20×108/kg。115例患者采用环磷酰胺/全身放疗方案,35例患者采用不含全身放疗的高剂量化疗方案。③实验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后血液肿瘤患者的无病存活率。结果:①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9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58.0%(40例),复发率29.0%(20例),移植相关死亡率13.0%(9例)。6例患者两次移植,其中1例M5患者复发死亡,5例无病存活。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34.5%(10例),复发率34.5%(10例),移植相关死亡率31.0%(9例)。14例患者两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42.9%。③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61.1%(11例),复发率16.7%(3例),移植相关死亡率22.2%(4例)。4例患者两次移植,其中1例CR1期患者在首次移植后21个月复发,化疗获得PR后行第2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7个月后复发死亡;其余3例均无病存活。④霍奇金淋巴瘤:9例患者单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100%。1例患者行两次移植,首次移植前13个化疗疗程未缓解,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达到部分缓解,9个月后行自体骨髓移植后完全缓解,无病存活。结论: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②自体造血干细胞两次移植5年无病存活率明显优于单次移植效果,可改善血液肿瘤患者预后。

陈晓霞,王智明,罗贤生,徐丹丹,李兴,雷美清[9](2010)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重要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干细胞移植的重要研究方向。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毒性大,预处理相关死亡率高,从而探索理想的预处理方案,期望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减少复发。目的:观察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11/2008-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8例,均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2.0~3.0g/(m2·d)×2d,持续24h静滴;马利兰4mg/(kg·d)×3d;环磷酰胺50mg/(kg·d)×2d;甲基环已亚硝脲25mg/(m2·d)×1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mg/(kg·d)×4d。在改良方案的基础上加大阿糖胞苷剂量1倍,且改为持续24h静滴,使预处理强度增加,促进造血干细胞持久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在经典的甲氨蝶呤方案基础上将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提前至-7d(回输干细胞前为-)使用。患者移植前后进行ABO血型及DNA检测。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造血重建检测:8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未发生预处理相关死亡。造血于细胞移植后-3~+7d白细胞降为0,并持续3~22d,+10~+21d白细胞>1.0×109L-1,+11~+51d血小板>20×109L-1。②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情况:8例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Ⅳ级(肠道)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Ⅱ级3例。提示进一步改良BU/CTX方案其不良反应小,优于经典的全身照射/CY方案,且简便易行,抗白血病作用确实可靠,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唐暐[10](2015)在《白消安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白消安静脉制剂取代传统口服白消安作为预处理方案药物之一,应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降低药物毒性从而降低移植的治疗死亡率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目前还没有就白消安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方面的相关报道,为此,我们临床就白消安环磷酰胺作为传统的预处理方案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所产生的药物毒性及移植的治疗相关死亡率进行的一定的研究。材料与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的42例找到HLA相合供者并应用白消安环磷酰胺作为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同胞供者的移植患者为18例,非相关供者移植的患者为24例。42例接受移植的患者中有33例为第一次完全缓解状态下接受移植,2例为第二次完全缓解状态下接受移植,7例为二次缓解以上的状态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8岁(范围1755岁)。结果42例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位随访15个月(范围148个月),13例患者死亡,30个月总体生存率:第一次完全缓解后移植的总生存率为56.5%±10.6%(65.7%±12.5%);第二次完全缓解后再接受移植的总生存率为25.4%±15.5%(P<0.001)。4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于移植后226个月复发,统计显示第一次完全缓解后接受移植后30个月复发率为40%±10.9%(32.0%±12.7%),而第二次及之后缓解的患者接受移植后随访30个月复发率为71.4%±17.1(P=0.001)。II-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disease,GVHD)的发生率为39.2%±8.8%,III-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7.4%±4.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63.9%±11.7%,广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19.3%±7.9%。42例移植患者中2例临床诊断为静脉阻塞综合症(venoocclusive disease,VOD),肝静脉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7%,仅1例因严重肝静脉栓塞综合征而死亡。其它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移植相关的毒性还包括1例患者出现弥漫性肺泡出血和例患者出现出血性膀胱炎。4例患者因治疗相关毒性而死亡,随访30个月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移植治疗相关死亡率为9.7%±4.6%。总结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可安全应用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具有低静脉阻塞综合症发生率及低治疗相关死亡率优势。背景与目的探索有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本项单臂II期临床研究采用福达拉滨、阿糖胞苷及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化疗以有效降低肿瘤负荷,并于化疗结束7天后予以清髓预处理后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材料及方法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予以福达拉滨、阿糖胞苷及去甲氧柔红霉素化疗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于化疗结束7天,即于患者骨髓抑制期予以福达拉滨、白消安清髓预处理并输注经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相合的同胞或非相关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对患者的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完全缓解率、移植后2年的总生存率、非复发死亡率及复发率等进行随访。结果16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1660岁),9例初次诱导化疗未有缓解、2例缓解后早期复发、5例处于复发或难治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加入临床研究。这些患者平均前期接受化疗的次数为4次(310次),加入临床研究前16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平均为55%(190%),16例患者中6例患者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0例接受HLA相合的非相关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随访28天时,15例患者骨髓缓解(11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4例患者骨髓缓解但血小板未有完全恢复)。进一步随访,8例患者移植后持续完全缓解存活,中位无白血病生存率为29.5月(9.540.5月),4例患者移植后复发(其中3例复发死亡),另4例患者因移植相关毒性死亡。2年非复发相关死亡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5.0±10.8%及33.4±13.8%,2年总生存率为53.5±13.1%,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为50.0±12.5%。按照Simon II临床研究设计,随访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2年,14例患者中5例及以上患者始终骨髓保持缓解则提示此临床研究有进一步发展价值。结论基于以上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应用福达拉滨、阿糖胞苷及去甲氧柔红霉素化疗降低白血病肿瘤细胞负荷后行以福达拉滨及白消安为主的预处理方案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并有意义行大样本的III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专利:NCT01496547)。

二、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和肋骨照射预处理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和肋骨照射预处理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2.3 预处理方案
    2.4 造血干细胞回输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
    2.6 移植后维持治疗
    2.7 主要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0 基本情况
    3.1 造血重建
    3.2 移植相关并发症
        3.2.1 感染
        3.2.2 其他早期并发症
        3.2.3 远期并发症
    3.3 随访
        3.3.1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分析
        3.3.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分析
        3.3.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分析
        3.3.4 其他
    3.4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单因素分析
    3.5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全骨髓照射的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第一部分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用于全骨髓照射的初步结果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全骨髓照射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TMI 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全身照射与全骨髓全淋巴照射联合化疗在非血缘脐血移植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个人简介
致谢
文献综述 TMLI 在急性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女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女性生育功能的基础
    1.1 卵泡的发育
    1.2 卵巢激素的分泌
2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损伤卵巢功能的病理基础
3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女性患者生育功能保护的防治策略
    3.1 预防措施
        3.1.1 生殖器官遮挡
        3.1.2 GnRHa
    3.2 治疗措施
        3.2.1 胚胎/卵母细胞冷冻
        3.2.2 卵巢组织冻存
4 新方法
5 展望

(5)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部分 抗HLA抗体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抗体干预治疗一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病例报道)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照射与非照射预处理方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选择性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对比:META分析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NEWCASTLE - 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COHORT STUDIES
附录 2 博士期间论文

(6)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远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造血重建情况
    2.2 移植后治疗情况
    2.3 移植后存活与相关死亡情况
3 讨论

(7)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因素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部分 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及预后意义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远期结局比较:150例资料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2.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2.3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2.4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移植前状态及移植效果
3 讨论

(9)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移植后造血重建检测
    2.2 GVHD的发病情况
    2.3 植入证据
    2.4 随访
3 讨论
来自本文课题的更多信息--

(10)白消安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第一部分 白消安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白消安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和肋骨照射预处理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杨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2]全骨髓照射的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D]. 胡丽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3]全身照射与全骨髓全淋巴照射联合化疗在非血缘脐血移植中应用的对比研究[D]. 王钦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女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J]. 周栋,谢佳君,黄亚楠,张成涛,张静静,陈楠楠,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9)
  • [5]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D]. 朱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5)
  • [6]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远期疗效分析[J]. 靖彧,于力,刘海川,楼方定,姚善谦,张伯龙,高春记,李红华,赵瑜,王全顺,薄剑,朱海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6)
  • [7]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预后研究[D]. 王静. 郑州大学, 2019(02)
  • [8]单次与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远期结局比较:150例资料回顾[J]. 靖彧,于力,刘海川,姚善谦,楼方定,周绮,李红华,薄剑,王全顺,赵瑜,朱海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2)
  • [9]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J]. 陈晓霞,王智明,罗贤生,徐丹丹,李兴,雷美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
  • [10]白消安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D]. 唐暐.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及肋骨照射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