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一、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肖建楠[1](2021)在《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文中认为荧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MOFs)因其结构多样性、孔径可调性和独特的荧光特性在识别检测领域中显现出突出的优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荧光MOFs基化学传感器被开发利用于多种分析物的检测。然而,目前研究使用的荧光传感器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选择性较差、灵敏度较低、在某些体系使用时稳定性差以及可视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致力于提高荧光MOFs材料的识别性能,设计构筑多个荧光检测体系,实现了对无机离子Cr(VI)和Al3+、生物分子组氨酸和抗坏血酸、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手性分子L/D–苯丙氨醇的特异性及高灵敏荧光识别。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羧酸配体Htpbpc和Cd Cl2·4H2O自组装获得三维荧光Cd–MOF,基于该配合物构筑的荧光检测器对于Cr(VI)(Cr O42–和Cr2O72–)离子表现出超灵敏的荧光猝灭现象,检测限低至10–8 mol/L。此外,Cd–MOF对Al3+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荧光颜色由蓝变绿的变色响应。因此,配合物Cd–MOF可以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荧光传感器用于Cr(VI)和Al3+离子的检测。2.基于配合物Cd–MOF对Cr(VI)离子的超强荧光猝灭效果,成功构建了两种荧光沉默体系,Cr O42–@Cd–MOF和Cr2O72–@Cd–MOF。由于抗坏血酸的强还原性,可以巧妙的将荧光沉默体系唤醒,荧光颜色恢复至原始Cd–MOF的蓝色荧光,实现荧光“on–off–on”的识别模式。随后,根据这种独特的识别模式,构筑“IMPLICATION”逻辑门,将荧光识别与逻辑算法相结合,有利于荧光探针的实际应用。本节中,成功设计两例荧光沉默体系且对于抗坏血酸实现荧光“turn–on”识别响应。3.通过后修饰方法,成功将不具备荧光性质的Mn–MOF修饰为荧光Eu3+@Mn–MOF。配合物Eu3+@Mn–MOF不仅完整显现出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而且具有独特的pH变色响应效果,在酸碱溶液中分别呈现出绿色和蓝色的荧光颜色变化。鉴于这种pH响应,我们对氨基酸溶液进行荧光检测。发现对于碱性氨基酸中的组氨酸具有独特的荧光变色现象,荧光颜色由橙色变为深粉色,因而对组氨酸表现出一种高选择性的可视化荧光传感现象。4.选用有机配体H2PIA和Eu Cl3·6H2O自组装合成三维荧光Eu–MOF,配合物Eu–MOF能够发射出基于Eu3+离子明亮的粉红色荧光。在抗生素的检测实验中,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都产生了明显的变色现象,分别变为绿色和蓝色,且对两种抗生素的检测限均达到ppb数量级。因此,配合物Eu–MOF可以作为一种高灵敏的荧光变色检测器应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识别。5.采用后修饰合成方法构建基于非手性MOF Ui O–66–(COOH)2的手性后修饰荧光体系MOFs L–AP@Ui O–66–(COOH)2(S–1)和D–AP@Ui O–66–(COOH)2(R–1)。手性荧光对映体S–1和R–1可以选择性荧光增强识别L/D–苯丙氨醇(L/D–PA),对映体荧光增强比ef分别为2.51和0.41,对映体选择系数α分别为1.89和0.67。该后修饰手性荧光MOFs传感器可以成功检测同一对手性对映体,且表现出突出的对映体选择识别性能。

王春艳[2](2021)在《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药品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过程中离不开分析检测,它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另外,医学中的检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的合理使用都非常有意义。目前,已有许多检测方法被应用,主要有分光光度法(UV)、毛细管电泳法(CE)、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色法、滴定法、电化学方法等其它方法。电化学分析是以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物质的含量可通过测量电池的某些物理变化来获得,其中常用的物理量有电位、电流、电导率。相较与其它分析技术,电化学检测方法因其仪器设备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样品消耗低、选择性高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化学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医药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化学中研究的重点是电化学传感器,而决定传感器检测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修饰材料,电极修饰材料是目前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银作为修饰材料,构建了两种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电化学分析。并基于此分别实现了对抗环血酸、尿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建立电化学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的测定。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ERGO/GCE),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较裸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有显着的电催化效果。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为测试底液,AA在-0.4 V~0.8 V扫描电位范围内出现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在1.7×10-3mol/L~2×10-5mol/L浓度范围内,AA的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1,检出限最低限度为9×10-6mol/L(S/N=3)。探究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抗干扰性,结果表明电极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较强。用此修饰电极对药片中的AA含量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7.50%~100.58%之间。用本文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可用于药片中AA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2.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ERGO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尿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表现,在对实验条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之后,实验结果显示,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该修饰电极对尿酸的氧化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尿酸浓度在9.0×10-4mol/L~7.0×10-5mol/L范围内,其峰电流值与尿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10-6mol/L。利用ERGO/GCE修饰电极对UA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9.38%~101.40%之间。构建的传感器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对UA的选择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用于UA的定量检测。3.采用电化学还原法,一步电沉积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以石墨烯为电极修饰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检测。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PBS缓冲溶液中(pH=7),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表现出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在5.0×10-8mol/L~1.0×10-4mol/L对乙酰氨基酚浓度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S/N=3)为3.0×10-8mol/L。用该修饰电极检测药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加标回收率在97.03%~99.94%之间。用石墨烯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稳定性好,检测的灵敏度高,选择性显着增强。可以用于检测药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4.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制备得到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利用乙二醇还原制备了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g NPs/MWCNTs)。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Ag NPs/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多壁碳碳纳米管能均匀分散于水溶剂中,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较MWCNTs/GCE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和扫描速度对抗坏血酸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在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在-0.2 V~0.1 V电位范围内进行扫描,抗坏血酸浓度在1.0×10-2mol/L~5.0×10-4mol/L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变化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S/N=3)为3.0×10-4mol/L。将该方法用于检测维生素C片剂中的抗坏血酸,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其含量。且加标回收率在96.05%~101.51%之间。该研究为检测抗坏血酸提供新思路。

陈雪琪[3](2021)在《抗坏血酸对TBHQ的抗氧化再生作用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因其抗氧化效果好、成本低而被广泛应用于延缓油脂氧化。然而在抗氧化过程中TBHQ易发生氧化降解,主要产物为叔丁基对苯醌(TQ),研究表明TQ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致癌性。本文构建固液可分离体系来研究体系内抗坏血酸对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再生作用,通过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抗氧化能力,实现减少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量和延长油脂氧化的目的。首先,在不可分离体系中研究抗坏血酸和TBHQ的抗氧化能力,确定两者复配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随后基于再生理论研究抗坏血酸对TBHQ的再生作用。为确定抗坏血酸对抗氧化剂的再生能力,对含有天然抗氧化物质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燕麦,大麦,荞麦)进行再生研究,发现抗坏血酸溶液能够再生膳食纤维抗氧化能力,再生效率分别64.94%、81.51%和108.67%。构建可分离体系研究抗坏血酸对TBHQ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抗坏血酸包合在β-环糊精内形成固相包合物,使不同溶解性的两种抗氧化剂相互接触但互不相溶。跟踪TBHQ抗氧化能力变化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添加抗坏血酸包合物的TBHQ溶液抗氧化能力均高于空白组,表明抗坏血酸对TBHQ有再生作用。研究还发现可分离体系中固相包合物添加量越高、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抗坏血酸对TBHQ的再生效果越好。分析抗坏血酸对TBHQ再生过程的变化来解释再生机理,对TBHQ的氧化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产物为叔丁基对苯醌(TQ)。检测添加固相包合物后的TQ溶液抗氧化能力,随着固相包合物添加量增加,TQ溶液的抗氧化能力升高,推测抗坏血酸能够将TQ还原再生为TBHQ;选用可分离体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跟踪TQ标准溶液中TBHQ和TQ的含量变化,确定抗坏血酸能够将部分TQ还原再生成TBHQ;分析TBHQ和TQ的氧化还原电势,发现两者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电压值很接近,从而解释再生机理是抗坏血酸容易促进TQ转化为TBHQ。最后将抗坏血酸-TBHQ应用在奶油泡芙中。抗坏血酸添加在泡芙外壳,TBHQ添加于奶油中构成可分离体系,进行储藏实验。通过跟踪奶油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发现添加复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奶油的氧化。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得计算活化能,发现添加复配抗氧化剂组的活化能最大,表明抗坏血酸-TBHQ再生体系的抗氧化能力最大,可以有效延长货架期。本文构建可分离体系验证抗坏血酸能够再生TBHQ,抗坏血酸-TBHQ抗氧化再生体系应用在食品中能够有效延缓油脂氧化,同时能降低合成抗氧化剂TBHQ使用量,在协同抗氧化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合[4](2020)在《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文中认为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以其优良的电子结构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太阳能电池、催化、传感器等前沿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成为近年来物理、化学以及材料学学科研究的热点。针对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存在的活性比表面积低、导电性差,以及结构对活性位点数量、电子转移速率和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等问题,本论文采用可控液相合成法,以典型的二元和三元过渡金属硫化物(Cu In S2、In2S3、Zn S和Mo S2)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反应参数、掺杂非金属元素以及构建异质结结构,研究其对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晶体类型、表面形貌和尺寸以及缺陷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规律,探讨相应的能带、表面和电子结构与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催化性能的本质联系,从而建立合成策略-材料结构-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找到相对普适的材料合成及结构调控新方法,丰富材料制备科学内容,并通过深入地认知催化反应本质,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热注入法,以油酸和液体石蜡为反应体系,制备了不同类型的复合晶型Cu In S2(CIS)纳米片,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前驱体摩尔比实现了闪锌矿CIS向闪锌矿/纤锌矿和黄铜矿/纤锌矿复合晶型CIS的可控转变,并提出了不同晶型结构CIS纳米片的形成机理。伴随着复合晶型CIS的形成,其表面形貌、缺陷组成、光学带隙和光学性质被优化。相比于闪锌矿CIS,复合晶型CIS独特的异质晶界面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和分离,显着提高了光吸收效率和光电流响应强度。此外,发现富铟黄铜矿/纤锌矿复合晶型CIS具有较少的表面缺陷态,有效地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进一步增强了光催化/光电化学活性。(2)采用热注入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In2S3超薄纳米片和In2S3中空纳米颗粒,讨论了两种合成方法中反应参数对In2S3纳米材料尺寸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特殊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而比较了两种结构In2S3纳米材料的光学特征及其对亚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In2S3超薄纳米片具有超薄的厚度(小于1.2 nm),表现出了较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可见光吸收效率,对MB染料展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作为对比,In2S3中空纳米颗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324.6 m2 g–1)和高的光吸收效率,对高浓度的MB染料(100 mg L–1)同时展示出了高效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3)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Zn S/Ag2S异质结核/壳微球结构。首先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对Zn S纳米材料的晶型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以聚乙二醇-40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Zn S微球。然后以Ag2SO4为银源,利用阳离子交换过程将少量的Ag2S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在Zn S微球表面,进而研究了Ag2S纳米颗粒的沉积量对Zn S表面形貌、光学性质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异质结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可见光吸收效率,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当Ag2S摩尔分数为4%时,Zn S/Ag2S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达到最佳,并通过添加双氧水为助催化剂,进一步增强光催化降解效率。(4)采用可控一步溶剂热法,构建了N掺杂Mo S2纳米片和N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异质结分级结构(N-Mo S2/N-CNTs),并系统地研究了N掺杂量对复合材料表面结构、化学组成、缺陷比例和电催化析氢(HER)活性的影响。伴随着N元素同时掺杂至Mo S2和CNTs中,Mo S2纳米片的层间距增大并且硫空位增多,暴露了更多的面内/边缘催化活性位点,同时CNTs中的N掺杂位点有效地促进了Mo S2纳米片的原位生长,并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导电性。鉴于独特的分级结构和良好的协同效应,N-Mo S2/N-CNTs复合催化剂展示了优异的HER性能,包括低的起始过电位(84 m V)、小的Tafel斜率(40.5 m V dec–1)和优秀的循环稳定性。(5)采用水热法,在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G)上构建了具有高1T相浓度的Mo S2垂直纳米片,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状异质结核壳结构。我们发现,NG中的N掺杂位点不仅促进了Mo S2垂直纳米片的原位生长,而且诱导了Mo S2晶型结构的转变(2H到1T),1T相的浓度达到了81.7%,从而优化了Mo S2纳米片的表面和电子结构,提高了催化活性位点的数量以及催化剂的导电性。因此,Mo S2/NG复合材料对抗坏血酸展示了显着增强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高灵敏的电化学传感性能。此外,这种新颖的电化学传感器被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陈琬雯[5](2020)在《基于硒活性的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研究》文中认为壳聚糖是自然界中来源广泛的碱性多糖,具有无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在食品、医药、生物、农业、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其生物活性较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通过复合其他活性纳米粒子或者利用化学改性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是提高壳聚糖生物活性并赋予其新的功能特性的有效手段。纳米硒和有机硒因具有较低的毒性、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其稳定性差、极易被氧化等缺点限制了硒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尝试利用多糖和硒结合制备稳定的多糖硒复合物,其可以提高多糖和硒的生物活性,但仍然存在制备能耗高、结构与功能关系不明确、接枝的硒含量较低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利用壳聚糖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壳聚糖纳米硒,探索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还原性对壳聚糖纳米硒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化学改性制备壳聚糖有机硒,探讨亚硒酸钠和硒代二乙酸的引入对壳聚糖有机硒的硒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评价壳聚糖纳米硒和壳聚糖有机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和机制,旨在提高壳聚糖和硒的生物活性,同时克服两者的局限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为稳定剂成功制备粒径约为50 nm的均一、单分散的球形纳米硒。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的功能化修饰使纳米硒表面的ζ-电位分别为+38.2mV和-40.7 mV,其均能提高纳米硒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羧甲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当浓度为0.6 mM时,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3.48%。2.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103、4.8×104和5.1×105的壳聚糖为稳定剂成功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其水合粒径和ζ-电位与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呈正相关性。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与纳米硒表面的相互作用越强,经功能化修饰的纳米硒的稳定性越好。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3.利用壳聚糖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还原性羟基还原亚硒酸成功制备均一、单分散的球形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反应温度为90℃、120℃和150℃,分别合成粒径大小约为80 nm、140 nm和210 nm的壳聚糖纳米硒,其表面的ζ-电位分别为+42.9 mV、+45.7mV和+46.1 mV。合成的壳聚糖纳米硒在水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抗氧化活性随着纳米硒粒径的减小而增强。4.利用壳聚糖C2位氨基的羧基化反应制备N-(2-羧乙基)壳聚糖,其不仅能增加硒化改性的反应位点,同时也提高了产物的溶解性,有利于下一步反应的进行。在此基础上,利用亚硒酸钠-稀硝酸体系将亚硒酸钠通过硒化反应引入C2位羧基和C6位羟基,成功制备N,O-硒化-N-(2-羧乙基)壳聚糖。当N-(2-羧乙基)壳聚糖和亚硒酸钠的反应摩尔比为1:3时,产物的硒含量达到1553μg/g。硒化改性能显着增强N-(2-羧乙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随着硒的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5.利用壳聚糖为原料,通过甲烷磺酸保护壳聚糖C2位氨基,利用酰化反应将硒代二乙酰氯引入壳聚糖C6位羟基,然后脱除保护基团成功制备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同时利用壳聚糖的氨基和硒代二乙酸的羧基的静电作用成功制备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和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的硒含量分别为15720μg/g和26363μg/g。壳聚糖和硒代二乙酸的共价和非共价结合均能显着增强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其中,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于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6.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硒和壳聚糖有机硒均能明显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活性的大小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细胞对壳聚糖纳米硒的吸收显着高于壳聚糖有机硒,壳聚糖氨基的保护能有效地增强细胞对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的吸收。壳聚糖纳米硒和壳聚糖有机硒均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染色体浓缩、线粒体跨膜电位的降低和caspase-3活性的升高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本论文中,通过壳聚糖与硒结合成功构建了具有高稳定性的壳聚糖纳米硒和高硒含量的壳聚糖有机硒,显着增强壳聚糖和硒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合成的壳聚糖纳米硒和壳聚糖有机硒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不仅为壳聚糖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还为拓宽壳聚糖和硒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董晓慧[6](2020)在《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变色机理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坏血酸磷酸酯钠是一种理化性质稳定的抗坏血酸衍生物,被吸收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可通过磷酸酯酶迅速酶解游离出抗坏血酸,发挥抗坏血酸特有的生理生化功能。然而实际生产中利用抗坏血酸磷酸酯钠时,将其溶解于溶液中后稳定性会降低,并且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溶液颜色逐渐变黄。本文研究了含有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的口腔护理产品在不同温度下产品的颜色变化规律,并拟合出变色规律模型;进一步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拉曼光谱对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的变色机理进行研究,深入探究其降解路径及变色原因。最后,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进行热降解动力学研究,得出其热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最终建立热降解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为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含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思路。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不同因素(初始浓度、温度、p H、光照和氧气、金属离子)对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出五种合适的抗氧化剂加入到抗坏血酸磷酸酯钠溶液中,根据实验结果比较出效果较好的抗氧化剂,从而能够从机理方面抑制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的降解,提高其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本研究深入地研究了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的变色机理以及降解动力学,为了解其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实际生产应用中提高其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提供了有意义的技术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徐汝祯[7](2020)在《预处理对热风和射频真空干燥的猕猴桃切片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干燥是减少猕猴桃采后损失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开发高品质的猕猴桃干制产品对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工业上猕猴桃干燥采用的方法是渗透干燥和热风干燥,然而渗透干燥导致干制品含糖量高和脱水不彻底,热风干燥导致处理时间长、干制品抗坏血酸含量低和褐变严重。因此,对猕猴桃在干燥前进行适当的处理十分必要。本研究选择热水烫漂处理、蔗糖渗透处理和抗坏血酸溶液浸渍处理进行不同预处理对热风和射频真空干燥的猕猴桃切片品质的影响研究。首先对比三种预处理方式对猕猴桃干制品色泽和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确定每种预处理方式的最佳参数。然后进行干燥前贮藏不同时间猕猴桃的射频真空-热风干燥试验,确定合适的干燥前贮藏时间。最后研究三种预处理方式对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特性和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并与热风干制品进行品质比较,为进一步研究猕猴桃组合干燥工艺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对比分析不同预处理对猕猴桃热风干燥制品色泽的影响研究中,相对于未预处理,渗透处理与浸渍处理显着(P<0.05)降低了猕猴桃干制品的总色差值,而烫漂处理没有显着(P>0.05)降低该值。以猕猴桃干制品的总色差值为依据,得到热水烫漂处理的最佳参数为:热水温度为70?C,烫漂时间为1 min;蔗糖渗透处理的最佳参数为:蔗糖浓度为60%,渗透时间为180 min;抗坏血酸溶液浸渍处理的最佳参数为:抗坏血酸浓度为1%,浸渍时间为15 min。(2)在干燥前贮藏时间对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的干燥速率增加,干燥时间缩短。干燥前的贮藏时间对猕猴桃干制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贮藏7天猕猴桃的干制品的抗坏血酸含量显着(P<0.05)小于其他贮藏时间猕猴桃的干制品。猕猴桃干制品的硬度随着干燥前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贮藏14天猕猴桃的干制品褐变值最高。若以褐变值和抗坏血酸含量为指标,则未贮藏猕猴桃的干制品的品质最佳,但未贮藏猕猴桃的干燥时间最长,干制品硬度最大。(3)在预处理对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特性和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中,所有预处理都缩短了猕猴桃的射频真空-热风干燥时间。对于预处理样品,相比较热风干燥,射频真空-热风干制品的抗坏血酸含量较高(P<0.05)。在所有预处理的干制品中,渗透预处理干制品的褐变值最小,浸渍预处理干制品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故渗透处理和浸渍处理可作为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的预处理,以提高产品品质。

方良月[8](2019)在《绿豆芽保鲜机理初探及调控研究》文中指出绿豆芽营养丰富、价格低廉,在蔬菜市场上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绿豆芽极其脆嫩,且自身代谢快,常温下贮藏期短,从出菜到销售期间,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腐烂变质,极大降低产品的安全性和商品价值。本文以绿豆芽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影响其贮藏保鲜的机理及调控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绿豆芽的感官评分、下胚轴显微结构及各理化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绿豆芽的新鲜状态与贮藏温度呈负相关(p<0.01);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绿豆芽下胚轴横切面会出现明显的中空结构,新鲜状态越差,中空面积越大;绿豆芽中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分别与纤维素酶及果胶酶活性呈负相关(p<0.0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的变化是影响绿豆芽细胞壁自溶的重要因素。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膜透性的变化均与感官评分呈负相关(p<0.01),说明绿豆芽细胞膜的完整性与保鲜也紧密相关。综上,绿豆芽下胚轴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影响贮藏保鲜效果。(2)选取阿魏酸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作为酶抑制剂处理绿豆芽,以感官评分和维生素C(Vc)含量为指标,正交优化两种酶抑制剂的最佳处理条件分别为:绿豆芽在25℃的0.1 g/L阿魏酸溶液中浸泡30 min、25℃的0.1 g/L EDTA溶液中浸泡30 min。贮藏过程中两种酶抑制剂处理的绿豆芽的VC、纤维素及果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及果胶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贮藏48 h时绿豆芽的下胚轴空洞面积比对照组小;阿魏酸及EDTA处理可使绿豆芽25℃贮藏保鲜期分别延长24 h、12 h。说明通过抑制绿豆芽细胞壁水解酶的活性来延长贮藏保鲜期的技术路线是合理的。(3)以抗坏血酸、连二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处理绿豆芽,正交优化最佳处理条件分别为:绿豆芽在10℃的3 g/L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30 min、25℃的0.1 g/L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20 min。贮藏保鲜试验中,经过抗坏血酸及连二亚硫酸钠处理的绿豆芽的VC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MDA含量及相对膜透性均低于对照组。抗坏血酸及连二亚硫酸钠处理的绿豆芽25℃贮藏保鲜期较对照分别延长12 h、24 h。说明增强绿豆芽的抗氧化性有助于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绿豆芽贮藏保鲜效果。(4)为探讨绿豆芽内源性抗氧化物对保鲜的影响,采用0-1.0 mmol/L草酸溶液淋水制备绿豆芽,并对0-0.6 mmol/L草酸溶液制备的绿豆芽进行贮藏保鲜实验。结果表明:草酸溶液淋水制备的绿豆芽可提高采收时VC及总酚的含量,其中0.6 mmol/L草酸溶液制备的绿豆芽VC及总酚含量最高,分别比蒸馏水制备组高68.3%、50.0%。贮藏保鲜试验中,VC及总酚含量越高的绿豆芽,贮藏保鲜效果越好,0.4、0.6 mmol/L草酸溶液制备的绿豆芽保鲜期比对照组分别延长12 h、24 h。说明通过增加绿豆芽内源性抗氧化物含量可增强抗氧化性,延长贮藏保鲜期。(5)研究了阿魏酸处理对草酸溶液淋水制备的绿豆芽保鲜效果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6 mmol/L草酸溶液制备的绿豆芽经阿魏酸处理后可使贮藏保鲜期延长36h,且降低了贮藏过程中绿豆芽VC含量的损失,抑制了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活性,维持了细胞壁结构完整性,同时缓解了绿豆芽的膜脂氧化程度,保护了细胞膜。与两种方式单独处理相比,联合处理的保鲜期延长了12 h,说明草酸溶液制备的绿豆芽结合阿魏酸处理对延长绿豆芽保鲜期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邓朝阳[9](2019)在《糖液真空浸渍对鲜切淮山生理生化变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鲜营养、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鲜切果蔬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铁棍淮山、棒槌淮山、佛手淮山和青树坪淮山为材料,研究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色泽、褐变度、总酚含量、游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确定后续试验品种,进一步筛选糖液品种及其浓度,研究糖液真空浸渍对鲜切淮山生理生化变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1)四种鲜切淮山(铁棍、佛手、棒槌、青树坪)在5oС贮藏期内L值不断降低,a值、b值、ΔE、褐变度、总酚含量、游离酚含量不断升高,其中,佛手淮山的变化最大,铁棍淮山最小,而PPO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结果表明,鲜切淮山的褐变度与a、b值、ΔE、总酚含量、游离酚含量均呈着正相关,与L值呈显着负相关(p<0.05),佛手和青树坪的褐变度与PPO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铁棍的褐变度与PPO活性没有显着相关性,表明淮山的褐变与色泽、总酚含量、游离酚含量、PPO活性密切相关。鲜切铁棍淮山贮藏过程中色泽保持较好,外观品质较高,比较适合鲜切加工,因此在后续的试验中确定铁棍淮山为研究对象。(2)5oС贮藏时,浸泡后淮山片质量变化最小的山梨糖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海藻糖质量浓度分别为7、8、12、13、8%,相对而言,蔗糖和麦芽糖能较好的维持鲜切铁棍淮山贮藏过程中的表观颜色,延缓品质劣变。综合考虑获得途径、成本、实际可行性,本试验采用12%的蔗糖水溶液作为鲜切铁棍淮山的浸渍液进行真空浸渍研究。(3)真空浸渍鲜切铁棍淮山可降低淮山在5oС贮藏期的失水率、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延缓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尿囊素含量的降低,抗坏血酸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4)糖液真空浸渍鲜切铁棍淮山在5oС贮藏过程中L值降低,a值、b值、褐变度升高(p<0.05),且真空度越高,变化越大,对保持鲜切铁棍淮山的色泽并无积极效果,甚至真空度越高,褐变程度越深,表明糖液浸渍鲜切淮山并无护色效果。相关性分析表明,褐变度与硬度、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总酚含量、PPO活性及POD活性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淮山的褐变与这几个指标密切相关。(5)糖液真空浸渍鲜切铁棍淮山在5oС贮藏过程中了PPO活性、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POD活性降低,感官评价表明-0.01 MPa糖液浸渍可延缓鲜切淮山的劣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可维持商品价值至12 d。(6)试验结果表明,5oС贮藏过程中,糖液真空浸渍对鲜切铁棍淮山无明显护色效果,但对营养成分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延缓组织氧化劣变,降低呼吸消耗与水分损失,有一定保鲜效果。

于红果[10](2016)在《真空浸渍调控采后水果品质及多糖定量演化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之一。质地是水果的重要质量属性之一,但在水果采后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自身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水果极易发生质地软化。果胶多糖的降解是导致果蔬质地等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Ca2+、果胶酶和贮藏时间都会影响果胶多糖的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为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不同真空浸渍处理条件下冬枣采后贮藏期间细胞壁多糖的降解规律,同时利用果胶酶对樱桃果胶多糖的作用来模拟采后樱桃果实自然冷藏条件下的降解演化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水果质地变化的微观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通过采用真空浸渍Ca2+、果胶甲酯酶(PME)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浸渍处理下冬枣贮藏期间果胶多糖的降解机理。结果发现,经不同浸渍液真空浸渍后的冬枣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不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2+与PME复合真空浸渍处理能够更有效减缓冬枣在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的速度,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同时可以有效减缓果胶多糖的降解速率。经过Ca2+与PME复合真空浸渍后的冬枣果实中Ca2+与果胶多糖之间产生了交联,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持了果实的贮藏品质。在冬枣贮藏末期(56天),复合真空浸渍处理后的果实有着最好的品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果胶多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在贮藏末期果胶多糖的聚集体结构减少消失,单分子的线性片段明显增加。复合真空浸渍处理组中具有小链宽值的单个线性分子出现的频率小于对照组,表明复合浸渍处理有效延缓了冬枣果胶多糖的降解。研究同时发现在所有冬枣果实中果胶多糖的链宽值存在着明显的特征:水溶性果胶(WSP)链宽值是由15.7nm,19.4 nm,23.2 nm和31.9 nm四个基本单元组成,螯合性果胶(CSP)链宽值则由11.7nm,15.7nm和19.4nm三个基本单元组成,而碱溶性果胶(SSP)链宽值由15.7nm,23.2 nm和31.9 nm三个基本单元组成,这些多糖链宽值的基本单元经过一定加和都可以得到多糖分子中其它的链宽值。本论文同时利用果胶酶对樱桃果实WSP和SSP的作用研究来模拟采后樱桃自然贮藏过程中WSP及SSP组分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樱桃果实中链宽值小于30 nm的WSP分子链在贮藏初期(0 d)出现频率为12.50%,贮藏中期(14天)和末期(28天)出现频率分别为17.40%和33.33%;相同链宽值范围的分子链在1:500(果胶酶:WSP),1:50和1:5三个果胶酶处理组出现频率分别为10.25%,25.00%和42.58%,果胶酶对樱桃SSP的降解作用与WSP类似。果胶酶和贮藏时间对果胶多糖的降解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果胶多糖在果蔬贮藏期间的变化是由果胶酶作用与果胶多糖组分的反应引起的。

二、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荧光MOFs材料
        1.2.1 MOFs材料的荧光性质
        1.2.2 荧光MOFs材料的自组装方法
        1.2.3 荧光传感器及其检测机理
    1.3 荧光MOFs材料用于识别传感应用
        1.3.1 离子识别
        1.3.2 抗生素识别
        1.3.3 生物标志物识别
        1.3.4 手性分子识别
        1.3.4.1 手性MOFs材料在荧光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1.3.4.2 后修饰手性MOFs材料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1.4 选题依据及本文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含氮羧酸共轭配体构筑的MOFs及其荧光传感性能
    2.1 荧光Cd–MOF比率变色识别Al~(3+)离子以及检测Cr(VI)离子
        2.1.1 引言
        2.1.2 配合物Cd–MOF的合成及基本化学表征
        2.1.2.1 配合物Cd–MOF([Cd(tpbpc)_2]·2H_2O·DMF)的合成
        2.1.2.2 配合物Cd–MOF的单晶结构分析
        2.1.2.3 配合物Cd–MOF的 FT–IR和PXRD分析
        2.1.2.4 配合物Cd–MOF的热稳定性测试
        2.1.3 配合物Cd–MOF的荧光性质探究以及识别应用
        2.1.3.1 Cd–MOF的荧光性质及化学稳定性探究
        2.1.3.2 配合物Cd–MOF作为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Al~(3+)离子
        2.1.3.3 配合物Cd–MOF检测Al~(3+)离子的机理探索
        2.1.3.4 配合物Cd–MOF作为高灵敏荧光传感器检测Cr(VI)离子
        2.1.3.5 配合物Cd–MOF识别Cr(VI)离子的检测机理探究
        2.1.4 小结
    2.2 三维Eu–MOF变色荧光识别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和氧氟沙星 (OFLX)
        2.2.1 引言
        2.2.2 配合物Eu–MOF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2.2.1 配合物Eu–MOF的合成
        2.2.2.2 配合物Eu–MOF的晶体结构分析
        2.2.3 配合物Eu–MOF的基本化学表征
        2.2.4 配合物Eu–MOF的荧光性质表征
        2.2.5 配合物Eu–MOF荧光检测抗生素的应用
        2.2.6 配合物Eu–MOF荧光检测抗生素的机理探究
        2.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后修饰合成方法构筑的MOFs及其荧光传感性能
    3.1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及其对抗坏血酸传感性能的研究
        3.1.1 引言
        3.1.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
        3.1.2.1 配合物Cd–MOF的合成
        3.1.2.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
        3.1.3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化学表征
        3.1.4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荧光及其识别性能探究
        3.1.4.1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荧光性质
        3.1.4.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对抗坏血酸的荧光传感应用
        3.1.4.3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检测抗坏血酸的逻辑门构筑
        3.1.5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检测抗坏血酸的机理探究
        3.1.6 小结
    3.2 后修饰荧光复合物Eu~(3+)@Mn–MOF对组氨酸特异性检测
        3.2.1 引言
        3.2.2 复合物Eu~(3+)@Mn–MOF pH变色响应体制的构筑
        3.2.2.1 配合物Mn–MOF的合成
        3.2.2.2 复合物Eu~(3+)@Mn–MOF的合成
        3.2.2.3 复合物Eu~(3+)@Mn–MOF的pH变色响应体制的构筑
        3.2.3 配合物 Mn–MOF及复合物Eu~(3+)@Mn–MOF的化学表征
        3.2.4 复合物Eu~(3+)@Mn–MOF的pH变色响应体制的性能表征
        3.2.5 复合物Eu~(3+)@Mn–MOF对于组氨酸的荧光传感应用
        3.2.6 复合物Eu~(3+)@Mn–MOF检测组氨酸的机理探究
        3.2.7 小结
    3.3 后修饰手性UiO–66–(COOH)_2的合成及其手性荧光识别L/D–苯丙氨醇
        3.3.1 引言
        3.3.2 UiO–66–(COOH)_2及手性复合物S–1和R–1的合成
        3.3.2.1 UiO–66–(COOH)2的制备
        3.3.2.2 复合物S–1和R–1的制备
        3.3.3 复合物S–1和R–1的性能表征
        3.3.3.1 复合物S–1和R–1的结构分析
        3.3.3.2 复合物S–1和R–1的基本化学表征
        3.3.3.3 复合物S–1和R–1的荧光性质
        3.3.4 复合物S–1和R–1的手性识别应用
        3.3.5 复合物S–1和R–1手性检测L/D–苯丙氨醇的识别机理
        3.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附录1 论文中配合物的CCDC号
附录2 论文中配体结构式及缩写
附录3 表征仪器及测试方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2)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化学方法及修饰电极
    1.2 石墨烯修饰电极及应用
        1.2.1 石墨烯
        1.2.2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应用
    1.3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应用
        1.3.1 多壁碳纳米管
        1.3.2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应用
    1.4 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复合修饰电极及应用
        1.4.1 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复合物
        1.4.2 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复合修饰电极的应用
    1.5 抗坏血酸、尿酸、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1 抗坏血酸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2 尿酸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3 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6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抗坏血酸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2.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2.3.3 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2.3.4 电化学测试
        2.3.5 数据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2.4.1.1 玻碳电极活化
        2.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4.3 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修饰电极
        2.4.4 AA的电化学行为
        2.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2.4.5.1 沉积圈数的影响
        2.4.5.2 溶液pH值的影响
        2.4.5.3 扫描速率的影响
        2.4.6 AA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2.4.7 ERGO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2.4.8 干扰实验
        2.4.9 实际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尿酸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试剂与仪器
        3.2.1 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3.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3.3.3 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3.3.4 电化学测试
        3.3.5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3.4.1.1 玻碳电极活化
        3.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3.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4.3 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修饰电极
        3.4.4 尿酸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3.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3.4.5.1 沉积圈数的影响
        3.4.5.2 不同pH值的影响
        3.4.5.3 扫描速率的影响
        3.4.6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3.4.7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3.4.8 干扰实验
        3.4.9 加标回收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4.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4.3.3 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4.3.4 电化学测试
        4.3.5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4.4.1.1 玻碳电极活化
        4.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4.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4.3 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修饰电极
        4.4.4 对乙酰氨基酚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4.4.5.1 沉积圈数的影响
        4.4.5.2 溶液pH值的影响
        4.4.5.3 扫描速率的影响
        4.4.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4.4.7 ERGO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4.4.8 干扰实验
        4.4.9 实际样品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测定抗坏血酸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5.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5.3.3 混酸处理MWCNT
        5.3.4 AgNPs/MW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5.3.5 修饰电极的制备
        5.3.6 电化学测试
        5.3.7 数据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5.4.1.1 玻碳电极活化
        5.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5.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4.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5.4.4 纳米银负载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表现
        5.4.5 抗坏血酸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5.4.6 pH的影响
        5.4.7 扫速的影响
        5.4.8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5.4.9 电极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5.4.10 干扰实验
        5.4.11 实际样品检测及加标回收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抗坏血酸对TBHQ的抗氧化再生作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氧化剂概述
        1.1.1 抗氧化剂的分类
        1.1.2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1.1.3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1.2 抗氧化协同作用
        1.2.1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1.2.2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1.2.3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机理
    1.3 抗氧化再生作用
        1.3.1 抗氧化剂再生作用研究进展
        1.3.2 抗氧化剂再生作用评价方法
        1.3.3 抗氧化剂再生作用机理
    1.4 油脂氧化动力学
        1.4.1 油脂氧化动力学模型
        1.4.2 温度对油脂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可分离体系中抗坏血酸对TBHQ再生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抗坏血酸和TBHQ溶液的配制
        2.3.2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2.3.3 协同度计算(Synergetic AC)
        2.3.4 可分离再生体系的构建
        2.3.5 结合在膳食纤维中的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3.6 抗坏血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
        2.3.7 抗坏血酸对TBHQ溶液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2.3.8 不同温度下TBHQ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3.9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TBHQ和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
        2.4.2 TBHQ和抗坏血酸的协同抗氧化能力
        2.4.3 抗坏血酸再生天然膳食纤维中抗氧化物质的能力
        2.4.4 可分离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2.4.5 固相包合物用量对可分离体系中TBHQ抗氧化能力再生的影响
        2.4.6 温度对可分离体系中TBHQ抗氧化能力再生的影响
        2.4.7 时间对可分离体系中TBHQ抗氧化能力再生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坏血酸对TBHQ再生过程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配置
        3.3.2 加热实验
        3.3.3 TBHQ氧化产物的测定
        3.3.4 TBHQ和 TQ含量的测定
        3.3.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3.3.6 动力学模型分析
        3.3.7 TBHQ和 TQ的电化学分析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氧化过程中TBHQ氧化产物的分析
        3.4.2 固相包合物中抗坏血酸将TQ再生为TBHQ的能力
        3.4.3 可分离体系中TQ再生为TBHQ的速率
        3.4.4 TBHQ与 TQ的氧化还原电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坏血酸-TBHQ再生体系在奶油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泡芙的制备
        4.3.2 加速储藏实验
        4.3.3 油脂的提取
        4.3.4 过氧化值的测定
        4.3.5 茴香胺值的测定
        4.3.6 数据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储藏过程中奶油过氧化值的变化
        4.4.2 储藏过程中奶油茴香胺值的变化
        4.4.3 储藏过程中奶油的氧化反应活化能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纳米材料概述
    1.3 半导体纳米材料独特性质
        1.3.1 光学特性
        1.3.2 电学特性
        1.3.3 催化特性
    1.4 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
        1.4.1 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合成方法
        1.4.2 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创新之处
        1.5.1 选题思路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CuInS_2晶型结构的调控及其光催化与光电化学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温度对CIS产物晶型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3.2 前驱体摩尔比对CIS产物晶型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3.3 复合晶型CIS纳米片形成机理
        2.3.4 CIS纳米片比表面积
        2.3.5 CIS纳米片光学性质
        2.3.6 CIS纳米片光电化学性能
        2.3.7 CIS纳米片光催化性能
        2.3.8 光催化机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n_2S_3形貌结构的调控及其吸附与光催化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In_2S_3中空纳米颗粒表征及形成机理
        3.3.2 In_2S_3超薄纳米片表征及形成机理
        3.3.3 In_2S_3中空纳米颗粒吸附与光催化性能
        3.3.4 In_2S_3超薄纳米片光催化性能
        3.3.5 光催化机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S/Ag_2S复合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nS纳米材料表征
        4.3.2 ZnS/Ag_2S复合微球合成机理
        4.3.3 ZnS/Ag_2S复合微球表征
        4.3.4 光催化性能
        4.3.5 光催化机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MoS_2/N-CNTs分级结构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oS_2基催化剂材料表征
        5.3.2 N-MoS_2/N-CNTs复合材料形成机理
        5.3.3 MoS_2基催化剂材料电催化析氢性能
        5.3.4 N-MoS_2/N-CNTs复合材料中氮掺杂量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oS_2纳米片晶型/表面结构设计及其电催化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石墨烯材料表征
        6.3.2 MoS_2基复合催化剂材料表征
        6.3.3 MoS_2/NG复合材料形成机理
        6.3.4 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6.3.5 实验条件优化
        6.3.6 抗坏血酸测定
        6.3.7 性质和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硒活性的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衍生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1.1.1 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1.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1.1.3 壳聚糖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1.2 多糖硒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硒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1.2.2 多糖修饰的纳米硒
        1.2.3 有机硒多糖
        1.2.4 多糖硒复合物的生物活性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制备
        2.3.2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表征
        2.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合成
        2.4.2 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表征
        2.4.3 抗氧化活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制备
        3.3.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表征
        3.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合成
        3.4.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表征
        3.4.3 抗氧化活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还原稳定纳米硒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壳聚糖还原稳定纳米硒的制备
        4.3.2 壳聚糖还原稳定纳米硒的表征
        4.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壳聚糖还原稳定纳米硒的合成
        4.4.2 壳聚糖还原稳定纳米硒的表征
        4.4.3 抗氧化活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O-硒化-N-(2-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N,O-硒化-N-(2-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
        5.3.2 N,O-硒化-N-(2-羧乙基)壳聚糖的表征
        5.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N,O-硒化-N-(2-羧乙基)壳聚糖的合成
        5.4.2 N,O-硒化-N-(2-羧乙基)壳聚糖的表征
        5.4.3 抗氧化活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和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和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的制备
        6.3.2 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和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的表征
        6.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6.4 结果与讨论
        6.4.1 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和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的合成
        6.4.2 O-硒代二乙酯壳聚糖和N-硒代二乙酸壳聚糖的表征
        6.4.3 抗氧化活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壳聚糖纳米硒和壳聚糖有机硒抗癌活性的比较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细胞系和细胞培养
        7.3.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7.3.3 细胞吸收效率的测定
        7.3.4 细胞周期分布的测定
        7.3.5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7.3.6 Hoechst33342 染色分析细胞形态
        7.3.7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测定
        7.3.8 Caspase-3 活性的检测
        7.3.9 统计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7.4.2 细胞摄取分析
        7.4.3 细胞周期分析
        7.4.4 细胞凋亡分析
        7.4.5 Hoechst33342 分析细胞凋亡的形态
        7.4.6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7.4.7 Caspase-3 活化
    7.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变色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抗坏血酸概述
        1.2.1 抗坏血酸作用
        1.2.2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方法
        1.2.3 抗坏血酸稳定性
        1.2.4 抗坏血酸的降解
        1.2.5 提高抗坏血酸稳定性的方法
    1.3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概述
        1.3.1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优点
        1.3.2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应用
        1.3.3 测定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含量的方法
        1.3.4 分析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结构的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颜色变化规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样品准备
        2.3.2 颜色值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降解机理及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降解机理研究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2.3 HPLC方法的建立
        3.2.4 拉曼方法的建立
        3.2.5 结果与讨论
    3.3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3.3.1 热降解动力学模型
        3.3.2 SAP热降解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HPLC测定SAP含量
        4.3.2 颜色值的测定
        4.3.3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4.3.4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初始浓度的影响
        4.4.2 储存温度的影响
        4.4.3 初始pH值的影响
        4.4.4 光照和氧含量的影响
        4.4.5 金属离子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抗氧化剂对抗坏血酸磷酸酯钠降解的抑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预处理对热风和射频真空干燥的猕猴桃切片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猕猴桃产业现状
        1.1.2 猕猴桃干燥的意义及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射频真空干燥技术
        1.2.2 干燥预处理技术
        1.2.3 成熟度对果蔬干燥的影响
        1.2.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预处理对热风干燥猕猴桃切片色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预处理工艺
        2.2.3 猕猴桃切片的热风干燥处理
        2.2.4 色泽参数的获取
        2.2.5 动力学模型
        2.2.6 试验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预处理对猕猴桃干制品色泽的影响
        2.3.2 预处理对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时间的影响
        2.3.3 预处理对热风干燥过程中猕猴桃色泽变化的影响
        2.3.4 色泽变化动力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燥前贮藏对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特性和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3.2.2 干燥处理
        3.2.3 品质参数
        3.2.4 试验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贮藏时间猕猴桃的品质
        3.3.2 贮藏时间对猕猴桃干燥特性的影响
        3.3.3 贮藏时间对猕猴桃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处理对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特性和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4.2.2 预处理方式
        4.2.3 干燥处理
        4.2.4 品质参数
        4.2.5 试验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预处理对猕猴桃射频真空-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4.3.2 预处理对猕猴桃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试验设备和检测仪器
致谢
个人简历

(8)绿豆芽保鲜机理初探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芽菜概况
    1.2 贮藏保鲜过程中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
    1.3 植物细胞壁组成及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1.4 植物细胞膜结构及变化对贮藏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不同贮藏温度下绿豆芽保鲜机理初探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酶抑制剂对绿豆芽贮藏保鲜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氧化剂对绿豆芽贮藏保鲜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豆芽内源性抗氧化物对保鲜效果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阿魏酸处理对草酸溶液制备的绿豆芽保鲜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糖液真空浸渍对鲜切淮山生理生化变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淮山概述
        1.1.1 淮山的营养及化学成分
        1.1.2 淮山的保健功效
        1.1.3 淮山加工概况
    1.2 鲜切果蔬概述
        1.2.1 鲜切果蔬定义及特点
        1.2.2 鲜切果蔬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1.2.3 鲜切果蔬切分后产生的不良变化
        1.2.4 鲜切果蔬的酶促褐变
    1.3 真空浸渍技术概述
        1.3.1 真空浸渍技术
        1.3.2 真空浸渍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1.3.3 真空浸渍技术在果蔬加工贮藏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品种淮山的鲜切加工适应性研究
    2.1 材料与处理方法
        2.1.1 试验原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
        2.1.4 样品处理
    2.2 检测方法
        2.2.1 色差值测定
        2.2.2 褐变度测定
        2.2.3 总酚含量测定
        2.2.4 游离酚含量测定
        2.2.5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品种鲜切淮山在贮藏过程中色泽(L、a、b、ΔE)的变化
        2.3.2 不同品种鲜切淮山在贮藏过程中褐变度的变化
        2.3.3 不同品种鲜切淮山在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2.3.4 不同品种鲜切淮山在贮藏过程中游离酚含量的变化
        2.3.5 不同品种鲜切淮山在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3.6 不同品种鲜切淮山贮藏中褐变度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真空浸渍对鲜切淮山生理变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处理方法
        3.1.1 试验原料
        3.1.2 仪器
        3.1.3 试剂
        3.1.4 样品处理方法
    3.2 检测方法
        3.2.1 含水量测定
        3.2.2 失重率测定
        3.2.3 色差值测定
        3.2.4 褐变度测定
        3.2.5 硬度测定
        3.2.6 呼吸强度测定
        3.2.7 丙二醛含量测定
        3.2.8 相对电导率测定
        3.2.9 总酚含量的测定
        3.2.10 淮山组织结构电镜观察
        3.2.11 黄酮含量测定
        3.2.12 尿囊素含量测定
        3.2.13 抗坏血酸测定
        3.2.14 可滴定酸测定
        3.2.15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3.2.16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3.2.17 感官质量评价
        3.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等渗糖液浓度确定
        3.3.2 等渗糖液浸泡对鲜切淮山色差、褐变度及感官评价的影响
        3.3.3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影响
        3.3.4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的影响
        3.3.5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色差值的影响
        3.3.6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褐变度的影响
        3.3.7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影响
        3.3.8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3.3.9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影响
        3.3.10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
        3.3.11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3.3.12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3.3.13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尿囊素含量的影响
        3.3.14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Vc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3.15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PPO活性的影响
        3.3.16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POD活性的影响
        3.3.17 不同真空度对鲜切淮山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影响
        3.3.18 鲜切淮山的褐变度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真空浸渍调控采后水果品质及多糖定量演化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 真空浸渍及其在采后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1.2.3 钙处理在果蔬采后贮藏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2.4 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在采后果蔬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真空浸渍对采后冬枣理化品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真空浸渍对冬枣采后失重率影响规律的研究
        2.3.2 真空浸渍处理对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规律的研究
        2.3.3 真空浸渍处理对冬枣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规律的研究
        2.3.4 真空浸渍对采后冬枣质地特性的影响规律的研究
        2.3.5 真空浸渍对采后冬枣果胶多糖含量影响规律的研究
        2.3.6 冬枣果实硬度与其细胞壁多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真空浸渍对冬枣果胶多糖微观结构影响规律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真空浸渍对冬枣水溶性果胶微观结构影响规律的研究
        3.3.2 真空浸渍对冬枣螯合性果胶微观结构影响规律的研究
        3.3.3 真空浸渍对冬枣碱性果胶微观结构影响规律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外模拟果胶酶对细胞壁多糖降解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贮藏时间对冷藏条件下樱桃果实硬度的影响
        4.3.2 樱桃果实WSP分子降解机理的研究
        4.3.3 樱桃果实SSP分子降解机理的研究
        4.3.4 果蔬贮藏过程中细胞壁多糖降解机理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D]. 肖建楠. 内蒙古大学, 2021
  • [2]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D]. 王春艳. 宜春学院, 2021(08)
  • [3]抗坏血酸对TBHQ的抗氧化再生作用及应用研究[D]. 陈雪琪. 江南大学, 2021(01)
  • [4]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D]. 李合.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硒活性的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研究[D]. 陈琬雯. 江南大学, 2020(01)
  • [6]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变色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 董晓慧. 天津大学, 2020
  • [7]预处理对热风和射频真空干燥的猕猴桃切片品质的影响研究[D]. 徐汝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绿豆芽保鲜机理初探及调控研究[D]. 方良月. 暨南大学, 2019(03)
  • [9]糖液真空浸渍对鲜切淮山生理生化变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D]. 邓朝阳.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10]真空浸渍调控采后水果品质及多糖定量演化机制的研究[D]. 于红果.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硼酸-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