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分布特征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郝建国,潘怀文,毛国敏,张云福,唐天明,李德瑞,柳松[1](2000)在《准静电场异常与地震——一种可靠短临地震前兆信息探索》文中认为本专辑通过对白家疃及部分华北地区大气电场观测网点资料与近场地震关系研究 ,系统地介绍一种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研究过程及初步结果 ,全文共分为 1 0个专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灾害、地震测量和地震烈度。同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预测研究的看法和争论。并阐述了作者的认识和看法 :经验性的统计预测不应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主流和方向 ,确定性地震预测研究才是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唯一途径。确定性地震预测研究依赖于可靠地震前兆信息的获得。可靠前兆仅存于能在各种介质中进行连续有效传播并能在地表观测到的物理量中 ,如电场、磁场和重力场。通过对震前动物行为异常、地光等公认宏观地震前兆成因机理研究以及地电、大气电观测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后得出 :震前电场异常确有可能成为开展可靠地震短临前兆观测研究的理想领域之一。但其随机性及难于识别和提取等弊端 ,又使其现在还不能成为可靠地震前兆。毋庸置疑 ,信息的微弱性、干扰背景复杂和强烈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因此 ,选择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观测途径是该领域能否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关键。在地震电异常的观测研究中 ,弄清其属性对于获得可靠地震前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低频电具有强电和弱电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强电不仅有持续不?
吴中海,赵根模[2](2013)在《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虽然对"地震能否预报"一直存在争论,但众多大地震的震例研究表明,前兆异常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地震孕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国内外针对活动断裂的行为方式、大地震复发规律、活断层分段与大地震活动、大地震复发的概率预测和地震孕育过程与机理等,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促进了地震预报的发展。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现状面临地质构造与地震地质工作基础仍明显不足、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程度亟需全面提高、中短期预报衔接不够和防大震意识还相对薄弱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与快速城镇化的国情,需在坚持地震预报研究的前提下,全面做好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夯实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基础,并加强中短期预报的衔接,坚定防大震意识。同时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有效提高强震活动区带上的建筑物与重大工程的抗震能力,并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从而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彭万里,周瑞琦,许昭永[3](1983)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分布特征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据4个大震的实际观测资料讨论了地震前兆异常幅度随震中距成非线性变化的现象,发现其异常幅度峰值往往并不位于震中,而是位于震源体边缘地带。进而首次提出利用这种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峰值围空作为预报地震发生地点的一种可能途径。
孙小龙[4](2016)在《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易流动和不可压缩等特征,当井-含水层系统处于封闭性良好的承压体系中时,地下水能起到“灵敏测压计”的作用,且具有可将井-含水层系统应力波动放大的能力。多年的观测实践及研究表明,中强地震发生前震中区部分观测井会出现明显的地下水异常变化,这种震前异常变化与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构造作用和岩体变形密切相关,断裂带或断裂带附近区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可能是构造变形乃至地震事件的敏感信号。《中国震例》中详细记录了地下流体前兆信息,前人也做过大量的流体前兆特征研究工作,随着地下流体观测技术的提高,观测资料的采样频率明显提高,这些高频采样的观测资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构造信息。但是,并非所有的地下水位异常变化都与构造变形有关,地下水观测井的水位也常常受到地下水开采、人工注水等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不仅会引起地下水活动的异常变化,也会引起地震活动的增强。本文从远场地震引起的地下水同震响应、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下水异常变化、注水作用诱发的地震活动和地下水开采引起的水位下降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昌平井水震波特征,通过水震波与地震波响应特征的分析,证明了远场大震引起井-含水层渗透性增强的认识;2)系统总结了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信息特征,并基于数字化观测资料,引入概率密度分布法,分析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南北地震带地下水观测资料中的高频异常信息,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异常与孕震过程的相关性;3)利用流体扩散系数法研究油田注水驱油、盐矿注水采盐引起的地震活动特征,基于三维地下水流动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地热开采所引起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论文基于应用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并分别探讨了地震活动引起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下水作用诱发的地震活动特征。本研究的相关成果与方法,可为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异常与构造作用的相关性、地下水诱发断层错动的机制等研究的实际需求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手段。
杜学彬,薛顺章,郝臻,张世中[5](2000)在《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 1 96次 MS3.2~ 7.9地震 ( 94%以上为 MS≥ 4.0地震 )前 1 1 39次 (道次 )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 ,得到以下结果 :1异常时间与震级之间为非线性增长关系 ,大致分为 3个阶段 :MS≤ 5.0地震 ,异常时间随震级增大基本上是快速的线性增长 ;5.0 <MS<6.5地震 ,增长速度逐步变小 ;MS≥ 6.5地震 ,增长速度很小 .2异常幅度与震级之间为非线性的指数式增长关系 ,也大致分为 3个阶段 :MS≤ 5.0地震 ,随震级增大异常幅度增长很小 ;5.0 <MS<6.5地震 ,逐步趋于加速增长 ;MS≥ 6.5地震 ,加速增长 .定性解释、并利用流变介质模型探讨了异常时间、幅度与震级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物理机制
兰双双[6](2010)在《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作者在参加“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与承担“首都圈井位水文地质与构造环境条件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监测网提供的汶川特大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信息,以汶川Ms8.0级地震为研究背景,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多孔线弹性理论、固体潮理论、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以及小波变换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较大的四川、云南、甘肃、陕西与重庆五省市主要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点深层地下水位在地震活动各阶段(震前、同震、震后)的变化,提炼出了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气压、固体潮)、地震构造应力和地震波应力的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利用深层地下水位异常反演了同震地壳应力场的变化状态。本研究是截止目前有关汶川特大地震与地下水位关系研究的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其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深层地下水位动态所蕴含的地震活动信息、进一步探讨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震作用过程之间的联系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张国民[7](1996)在《地震预报与震灾预测(讲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预报与震灾预测(讲座)张国民(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者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地球物理进展”课程,由工作在第一线的诸多专家授课。课程内容翔实丰富,反映了当前地球物理学科的最新进展。深受研究生和广大学者的欢迎。为...
杜学彬[8](2010)在《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文中指出研究了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及其产生原因.第Ⅰ类变化属于地震前兆现象,是震前中期、短临阶段的视电阻率异常;第Ⅱ类变化是在中国大陆或西北、华北等大区域,同步、似同步发生的视电阻率长趋势变化的转折/加速异常,或在长趋势变化过程中发生的下降/上升异常.此类异常的时空丛集现象对应中国大陆、大区域的高地震活动水平及其周边远距离的大震活动.基于两类变化的表现特征,研究了2008年四川汶川MS8.0大震前的视电阻率变化,认为在震前中期阶段,位于松潘-甘孜活动地块边缘的4个台记录了突出的视电阻率异常,但震前短期阶段的前兆信息弱、无临震信息,不能实施短临预报.
何宇飞[9](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唐方头[10](2003)在《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陆现代以块体构造变形为主要特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块体活动的普遍性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同,导致了活动地块理论的诞生。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0~120kaB.P.)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活动地块边界构造活动强烈,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地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上。活动地块具有新生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立体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6个一级活动地块,它们是:青藏、西域、华南、中缅、华北和东北活动地块。华北地块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与青藏、西域、华南和东北4个一级活动地块相邻,其地震活动强度和构造变形在东部地区最强,也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也是祖国的首都所在地。加强华北地块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对于防震减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块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初步认识了华北地块内部与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强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在前人对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明显受活动地块的控制,其中52%以上的6级地震、73%以上的7级地震和100%的8级地震发生在一、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内;多个活动地块边界带相互交汇、相互作用的地带往往是强震高发区;特别是几个一级活动地块的交汇部位,更是强震集中发生的地区;而且不同构造部位地块的活动性也有差异,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块的活动性等明显高于东部地块,在西部地区,青藏地块活动性最高,而对于东部地区,华北地块活动最强烈。 二、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利用华北地块已有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块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华北地块内的主要构造单元都表现出新生与继承的辩证发展。根据地块内地质、地球物理与强震活动等资料,将华北地块进一步划分成3个二级地块(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黄海),并对其中的一些二级地块进一步细分为三级和四级地块。 通过对华北地块内强震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活动地块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华北地区二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活动地块内部5级以上地震的密度相差2.5倍以上,每平方千米地震释放能量是地块内部的30倍以上;7次8级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7级大震除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外,在三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也有分布,而4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只有6级强震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块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单元内的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对于二级地块:华北平原块体活动最强、鄂尔多斯块体活动最弱;对于三级地块:东南鄂尔多斯亚块体活动性大于西北鄂尔多斯亚块体,豫皖亚块体活动性明显大于太行亚块体和冀鲁亚块体;对于边界带:鄂尔多斯西南弧活动性最强烈,而华北平原块体和鲁东—黄海块体的南部边界带则活动较弱;大致以NE向大同—环县基底隐伏断裂、豫皖亚块体西边界和鲁西微块西边界的连线之间是华北地区活动最强的区域。 华北地块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在空间上不同活跃期有不同主体活动区域。第一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的边界带;第二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和华北平原块体的边界带上;而第三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除在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发生外,在华北平原和鲁东一黄海块体的内部也有分布。研究还发现华北地块不同震级地震在活动地块内部和边界带的分布差异很大,震级越大两者的差异越大;地块级别降低,各震级地震的频度和能量释放在块内与边界带的比值都减,J。三、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研究 利用近期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场,证实了区内主压应力方向为NE一NEE,强震发生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同时发现,在强震活跃期间,在与强震发生有关的边界带内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P轴的方向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而在地块内和其它边界带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静期间,则总体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 利用GIS对华北地块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进行统计研究后现,华北地块内地震活动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控制。具体表现为,在1474一1804地震活动活跃期内,强震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1805年以来强震主要受NW断裂组控制。1970年以来,5级以下地震活动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6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NE和NW断裂组交汇区内。 跨断层测量资料表明,邦庐断裂带和太行亚块体内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小于张家口一渤海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山西断陷带东缘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弱于西缘;华北地块对于NE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包括地块和边界带),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小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W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E、NW走向断裂?
二、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分布特征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分布特征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准静电场异常与地震——一种可靠短临地震前兆信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灾害及地震预报 |
1.1 地震灾害 |
1.2 地震测量 |
1.3 地震烈度 |
1.4 地震预测研究 |
2 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电异常及相关现象 |
2.1 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电异常现象 |
2.1.1 地电场及震前地电场异常。 |
2.1.2 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现象。 |
2.1.3 震前无线电受到干扰现象。 |
2.1.4 地震发生前的大气电场异常现象。 |
2.2 与地震电场变化有关的各种前兆现象 |
2.2.1 大地震发生前观测到的地光现象。 |
2.2.2 地震发生前的动物行为异常现象 (施志远, 1993;安徽省地震局编, 1978) 。 |
(1) 我国的部分震例。 |
(2) 国外的部分震例。 |
2.2.3 地震发生前的植物异常现象。 |
3 可靠地震前兆研究思路, 观测途径及方法 |
3.1 地震前兆 |
3.2 地震预测研究思路及方法选择 |
3.3 地震电场观测 |
3.3.1 地震电场观测方法的综合分析。 |
3.3.2 地震电场观测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 |
3.4 地震电异常现象产生的物理基础及传播特征 |
3.4.1 压电效应。 |
3.4.2 电动力学效应。 |
3.4.3 地震电磁场对地壳的穿透能力。 |
3.5 可靠地震电场前兆观测研究途径和方法 |
4 静电与大气电场 |
4.1 静电 |
4.2 晴天大气电场 (孙景群, 1987, Chalmers J A, 1967) |
4.2.1 大气电场的基本概念。 |
4.2.2 晴天大气电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
(1) 大量的观测结果表明, 晴大大气电场因时因地而异。 |
(2) 晴天大气电场的高度分布。 |
4.2.3 晴天大气电场的时间变化特征。 |
(1) 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 |
(2) 大气电场的年变化。 |
(3) 晴天大气电场的脉动变化。 |
4.2.4 晴天大气电场和气象条件。 |
4.3 常见的天电现象 |
4.3.1 云雾粒子荷电对近地表大气电场的影响。 |
4.3.2 降水、降雪粒子荷电对近地表大气电场的影响 (Mason B J, 1971) 。 |
4.3.3 含有尘埃的大风对近地表大气电场的影响。 |
4.3.4 天电。 |
4.3.5 太阳活动和大气电。 |
4.3.6 各种外部场源对大气电场影响的时空特征。 |
5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 |
5.1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在我国的初期观测研究 |
5.2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观测仪器选择 |
5.2.1 JDW-1型大气电位仪在白家疃台的实验观测。 |
5.2.2 DC型大气电场仪与JDW-1型大气电位仪在白家疃台的对比观测。 |
5.3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在白家疃台的初期观测研究 |
5.3.1 大气电场主要外空干扰源及其特征。 |
5.3.2 白家疃台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初步观测结果。 |
5.4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系统观测研究 |
6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基本特征和震例 |
6.1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事件的基本特征 |
6.1.1 大气电场异常事件的时间域特征。 |
6.1.2 大气电场异常事件的频率域特征。 |
6.1.3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关系的时间域特征。 |
6.1.4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空间域分布特征。 |
(1) 大气电场多点观测的初步结果。 |
(2)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空间分布范围与地震震级大小的关系。 |
(3)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空间分布与震中位置的关系。 |
6.2 典型震例 |
6.2.1 典型震例。 |
6.2.2 不同方位发生地震的震例。 |
6.2.3 震中距不同的地震前观测到的异常震例。 |
6.2.4 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观测到异常的震例。 |
6.2.5 同一地震发生前不同台站记录到的大气电场异常特征。 |
6.2.6 震中位置相近地震发生前的大气电场异常特征。 |
6.2.7 同一地震发生前多次记录到的大气电场异常震例。 |
6.2.8 某些地震前记录到的特殊波形震例。 |
7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在地震预报实践中的初步应用 |
7.1 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三要素间关系及判定指标 |
7.2 地震预报实例及分析 |
7.3 无大震发生可能的预报 |
7.3.1 无震预报。 |
7.3.2 震情较紧张而实际并无大地震发生可能时的预报。 |
8 检验 |
8.1 大气电场负异常与近场地震的统计关系检验 |
8.1.1 每次较大的近场地震发生前都必定会出现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现象。 |
8.1.2 当观测不到异常时, 近场近期也不应有较大地震发生。 |
8.2 地震预报实践检验 |
8.3 连续监测效能的统计分析 |
8.3.1 连续监测效能的统计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前兆与地震间的关系。 |
8.3.2 上网资料映震效能分析。 |
8.4 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前兆信息效能的统计评估 |
8.4.1 评估方法。 |
8.4.2 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前兆可靠信息的统计评估。 |
9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物理基础 |
9.1 地震前兆的物理基础 |
9.2 扩容现象和微小破坏振动 |
9.2.1 扩容现象。 |
9.2.2 微小破坏震动。 |
9.3 界面动电现象 |
9.3.1 电二重层。 |
9.3.2 界面动电现象。 |
9.4 渗滤电效应 |
9.5 地震电偶极子场 |
9.5.1 地震电磁信息的偶电体模型大家知道, 地球表面带有大约50万C的负电荷, 大气中带有相同数量的正电, 地球内部在一般情况下是呈中性的。 |
9.5.2 均匀无限介质中的偶极子场。 |
9.5.3 观测距离、频率与场型的关系。 |
9.6 地空界面对地震电场的耦合放大作用 |
9.7 地震电偶极子场的传播及垂直分量的翻转特征 |
9.8 对观测结果的初步解释 |
9.8.1 对地震发生前记录到的都是负电场异常的解释。 |
9.8.2 对地震发生前观测到的大气电场的巨大异常数值的解释。 |
9.8.3 对大气电场异常的超前时间和异常持续时间和出现次数多少的解释。 |
10 观测仪器、场地选择及日常维护和资料处理 |
10.1 观测仪器 |
10.1.1 感应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0.1.2 电路特点。 |
10.1.3 DC型仪器的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
10.1.4 仪器标定。 |
10.2 台址选择及日常维护 |
10.2.1 观测条件及台址选择。 |
10.2.2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观测的日常维护管理。 |
10.2.3 大气电场资料的初步分析处理。 |
10.3 结束语 |
(2)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预报的产生 |
1.1社会需求催生地震预报 |
1.2地震预报的历史回顾 |
2地震预报的依据、争论与困难 |
2.1地震预报的依据———地震前兆 |
2.2 关于地震预报的争论 |
2.3 地震预报的困难所在 |
3与地震预报有关的主要理论模型 |
3.1 活动断裂的行为方式与大地震复发规律 |
3.1.1 活断层的基本行为方式 |
3.1.2 强震的复发规律与主要模式 |
3.2 活动断裂的分段性与地震预报 |
3.3 孕震过程与主要模式 |
4地震预报体系、发布方式及其对策 |
4.1 地震预报体系 |
4.2 地震预报的发布方式 |
4.3 火山与海啸的预报发布 |
4.4 国内外的地震预报对策 |
5当前中国地震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活动构造调查与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地震预报需要 |
5.2 地震预报的指导思想仍存在缺陷 |
5.3 中期与短期预报衔接不够 |
5.4 须正确应对虚报与漏报问题 |
5.5 重视地震前的基础工作,努力克服地震健忘症 |
5.6 责任不清,防大震意识相对薄弱 |
6对未来的展望 |
(4)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远场地震引起的地下水动态变化 |
2.1 引言 |
2.2 观测背景与数据 |
2.3 水震波与垂向速度的形态对比 |
2.3.1 P波和S波时段 |
2.3.2 面波时段 |
2.4 水震波与井-含水层参数 |
2.5 水位同震阶变与渗透率变化 |
2.6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下水动态变化 |
3.1 引言 |
3.2 基于《中国震例》的统计概况 |
3.2.1 异常数量与持续时间、震中距、震级的关系 |
3.2.2 异常时间、空间演化特征统计 |
3.2.3 异常持续时间与数量的相关性 |
3.2.4 流体异常特征总结 |
3.3 数字化资料中的高频异常信息 |
3.3.1 概率密度分布法识别异常信息 |
3.3.2 汶川 8.0 级地震前流体异常提取 |
3.3.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孔隙压扩散引起的地震活动 |
4.1 引言 |
4.2 流体孔隙压扩散机理 |
4.3 油田注水驱油引起的地震活动 |
4.3.1 地震活动与油田注水 |
4.3.2 孔隙压扩散系数估算 |
4.3.3 诱发地震的频度与震级 |
4.3.4 聊兰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 |
4.3.5 结论 |
4.4 盐矿注水采盐引起的地震活动 |
4.4.1 孔隙压扩散系数估算 |
4.4.2 盐矿区地震活动特征 |
4.4.3 诱发地震的频度与震级 |
4.4.5 结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鲁豫交界区地热开采引起的水位变化 |
5.1 引言 |
5.2 异常井构造环境与深井水位异常特征 |
5.3 三维地下水流动模型 |
5.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今后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的统计方法及统计结果 |
1.1 异常时间、 幅度与震级关系的统计方法 |
1.2 异常平均时间、 平均幅度与震级之间关系的统计结果 |
2 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时间、 幅度与震级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机理 |
2.1 异常时间、 幅度与震级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定性解释 |
2.2 异常时间、 幅度与震级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理论探讨 |
3 结论 |
(1) 由大量震例和较大样本量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研究得到: |
(2) 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时间、 幅度与震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说明: |
(6)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壳应力应变响应的研究 |
1.2.2 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异常及其机理的研究 |
1.2.3 地壳应力场的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本次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1 岩石的应力与应变 |
2.1.1 应力 |
2.1.2 应变 |
2.1.3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2.2 地下水位与应力应变的理论关系 |
2.2.1 孔隙线弹性理论 |
2.2.2 不排水条件下地下水位对应力—应变的响应 |
2.2.3 应力—应变作用下地下水流的运动方程 |
2.3 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3.1 地下水位对气压的响应 |
2.3.2 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 |
2.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1.3 地震构造条件 |
3.2 地震地下水位观测井网的基本概况 |
3.2.1 井网建设的一般要求 |
3.2.2 地震地下水位的观测类型及仪器 |
3.2.3 研究区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的基本情况 |
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 |
3.3.1 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
3.3.2 地下水位气压系数和固体潮系数的计算 |
3.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规律 |
3.3.4 深层井孔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
第4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征 |
4.1 汶川地震的基本情况 |
4.1.1 地震活动背景 |
4.1.2 区域地质构造 |
4.2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响应的判定 |
4.2.1 排除气压和固体潮的影响 |
4.2.2 地下水位异常信息的识别 |
4.2.3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的判定 |
4.3 地下水位对汶川地震的响应特征 |
4.3.1 地下水位异常分布的普遍性 |
4.3.2 地下水位异常形态多样性 |
4.3.3 地下水位异常时间分布的多阶段性 |
4.3.4 地下水位异常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 |
4.3.5 地下水位异常时空分布的迁移性 |
第5章 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1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1 震前地下水位中长期异常分析 |
5.1.2 震前地下水位中短期及短期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
5.1.3 临震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4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2.1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规律 |
5.2.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对近震与远震响应特征比较 |
5.2.3 同震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4 震后地下水位异常与余震的关系 |
5.3 同震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5.3.1 数学方程的建立 |
5.3.2 应力场的反演 |
5.3.3 计算结果的验证 |
5.3.4 深层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处理与异常识别 |
2 第Ⅰ类变化:地震前兆异常 |
2.1 异常空间分布范围 |
2.2 异常幅度、时间与震级 |
2.3 下降异常 |
2.4 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 |
2.5 异常与主要活动断层 |
3 第Ⅱ类变化:异常时空丛集现象 |
4 汶川MS8.0地震前视电阻率变化 |
4.1 震前中期阶段 |
(1) 局部构造异常. |
(2) 同步的中期异常. |
(3) 下降异常为主. |
(4) 大幅度异常. |
(5) 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 |
4.2 震前短期~临震阶段 |
5 结论 |
(9)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10)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活动地块 |
第一节 板块构造与活动地块 |
第二节 中国活动地块划分 |
第三节 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
第二章 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
第一节 华北断块区构造演化特征 |
第二节 华北地块划分 |
第三节 华北地块强震活动特征 |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三章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 |
第二节 由地震活动反映华北地块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 |
第三节 跨断层形变测量反映的断层活动 |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四章 华北地块地壳形变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华北地块垂直形变特征 |
第三节 华北地块水平形变特征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华北地块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
第一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华北地块典型震例震前主要构造变形特征 |
第三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
第四节 华北地块未来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分析 |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四、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分布特征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准静电场异常与地震——一种可靠短临地震前兆信息探索[J]. 郝建国,潘怀文,毛国敏,张云福,唐天明,李德瑞,柳松.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0(04)
- [2]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J]. 吴中海,赵根模. 地质通报, 2013(10)
- [3]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分布特征的讨论[J]. 彭万里,周瑞琦,许昭永. 地震地质, 1983(04)
- [4]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D]. 孙小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5]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J]. 杜学彬,薛顺章,郝臻,张世中. 地震学报, 2000(04)
- [6]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D]. 兰双双. 吉林大学, 2010(08)
- [7]地震预报与震灾预测(讲座)[J]. 张国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6(03)
- [8]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J]. 杜学彬.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0)
- [9]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D]. 唐方头.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