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好应用化学专业的思路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辉[1](2022)在《以新发展理念探索科教融合的高校特色发展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必然选择。作为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底色,科教融合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最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大学立足哲学社会科学最权威学术机构的优势,探索科研机构办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以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层级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育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家的摇篮"。在"两入双一"办学方略的引领下,以实打实的举措推进科教融合战略落实、落地、落细,走稳、走实特色发展之路,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陈春鹏[2](2021)在《基于“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究》文中指出"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办学定位不明确等困境,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因此,文章试图从"双一流"建设的视角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提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耿会玲,高锦明,尹霞,周文明[3](2021)在《“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20多年的持续改革与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了"与农林学科交叉,以秦巴山区生物资源化学研究为主导"的专业特色,创立了"本研贯通、产学研融合、化学与农林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适合专业发展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化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课程思政设计与建设等方面采取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
田宽,谢冰,孙雨安,赵建波,刘军伟,屈凌波[4](2021)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突出应用特色的多元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文中指出在新时期教育部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背景下,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高校,郑州轻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依托综合实验课程、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以及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单元,建设起独具应用特色的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一流专业建设中强化学科分层次发展和重点建设,提升应用化学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
杨景帅,孙筱琪[5](2021)在《专业选修课《膜科学与技术》中融入思政元素》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化学类专业选修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内容的讲授,对于即将迈出校门,步入社会的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所授化学专业选修课《膜科学与技术》为例,阐述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讲授中,以期培养兼具专业基础与爱国情怀的综合型人才。本文也为相关同行改造升级化学类专业选修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毅群,刘杰,李丹[6](2021)在《“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应用化学一流专业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暨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形成了"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本文介绍我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化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进行的相应改革举措,指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小雪[8](2019)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描述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经过60多年的探索,中南民族大学从最初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发展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高校,构建起学科门类齐全、特色较为鲜明、结构较为合理、具有相当规模的学科体系。本文采用质性案例研究法,以中南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单个民族大学学科建设史的客观呈现,为民族院校深化改革提供借鉴。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1951-1965年):政治服务在学校所有工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校当时对“学科”和“学科建设”还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认知,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具有明显的“政治设计性”。“完全否定”阶段(1966-1977年):学校初步建立的文、理学科遭到严重破坏,学科建设进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初显”阶段(1978-1991年):学科建设从无到有,涵盖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干训部以及预科部等多个层次,学校转变成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文、理学科并重的正规的高等院校。“成型”阶段(1992-2000年):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双重牵引下,学科建设从少到多。学校成长为文、理、工、经、管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民族高校,主动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发展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与民族地区区域发展相契合的学科专业。“提升”阶段(2001年至今):学科建设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学校以特色求发展,更加注重学科的内涵建设,构建起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此外,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科建设呈现出社会适应性、动态发展性、相对稳定性和系统规划性等特征,是诸多学科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既体现在量的积累,也表征为质的提升。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内在动力,即知识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外部动力,即政府干预与社会需求;三是中介组织,即学科共同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同时,学校在实施和管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矛盾,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内部矛盾,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二是外部矛盾,即遵循市场机制与满足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三是内外矛盾,即学科学术性与学科实用性之间的矛盾。最后,讨论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即要面向多元化需求,抓好阶段性规划,夯实特色化基础,坚持非均衡发展,加强学科群建设等。
王旭辉[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刘献明,傅玉琴,吉保明[10](2012)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办学宗旨,提出了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和措施。讨论了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通过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符合洛阳地方本科院校实际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解决机制。
二、办好应用化学专业的思路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好应用化学专业的思路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以新发展理念探索科教融合的高校特色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科教融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科教融合是科研机构办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
以扎实举措深入推动科教融合落地见效 |
(2)基于“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一流”建设对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一)“双一流”建设为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发展空间 |
(二)“双一流”建设为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转型契机 |
(三)“双一流”建设为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提升机遇 |
二、“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困境 |
(一)办学发展定位与“双一流”建设的定位不协同 |
(二)学科专业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的方向不协同 |
(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协同 |
(四)人才队伍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不协同 |
三、“双一流”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突破发展瓶颈的对策 |
(一)转变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发展定位 |
(二)聚焦特色优势,调整学科专业发展方向 |
(三)立足地方实际,提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能力 |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点,为特色优势学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四、结语 |
(3)“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凝练专业办学特色 |
2 构建天然产物化学类特色课程 |
2.1 以天然产物化学为核心课程,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
2.2 结合学科优势,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
3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
4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
5 深化综合改革质量保障 |
6 专业建设成效 |
(4)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突出应用特色的多元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理念与发展现状 |
2 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
2.1 校企联合培养 |
2.2 跨学科多领域 |
2.3 以兴趣为引导 |
2.4 导生制模式 |
2.5 强化综合能力 |
3 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
4 结语 |
(5)专业选修课《膜科学与技术》中融入思政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选修课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2 膜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 |
2.1 融入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培养爱国、爱家情怀 |
2.2 采用设疑启发,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辨思维 |
2.3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科技前沿、生产实际,提升学生综合业务水平 |
3 结 语 |
(6)“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应用化学一流专业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
1.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海内外优秀人才 |
1.2 一流专业建设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优化 |
1.3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
1.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
1.5 开发多元教学资源,依托优势学科等平台,全面保障教学效果 |
1.6 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
2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成绩 |
3 一流专业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
4 结语 |
(8)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描述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问题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计量分析 |
1.3.2 研究现状分析 |
1.3.3 文献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院校 |
1.4.2 学科与专业 |
1.4.3 学科建设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基本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2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描述 |
2.1 萌芽时期:模糊的概念认知(1951-1965 年) |
2.1.1 政策背景 |
2.1.2 准备阶段:发展中等教育 |
2.1.3 起步阶段:创办本科教育 |
2.1.4 总结 |
2.2 完全否定时期(1966-1977 年) |
2.3 初显时期:文、理学科并举(1978-1991 年) |
2.3.1 政策背景 |
2.3.2 “六五”规划:恢复与调整 |
2.3.3 “七五”规划:改革与发展 |
2.3.4 总结 |
2.4 成型时期:多学科综合发展(1992-2000 年) |
2.4.1 政策背景 |
2.4.2 拓展本硕教育 |
2.4.3 组建二级学院 |
2.4.4 总结 |
2.5 提升时期:学科特色的凝练(2001 年至今) |
2.5.1 政策背景 |
2.5.2 明确办学新思路 |
2.5.3 落实阶段性规划 |
2.5.4 总结 |
3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逻辑分析 |
3.1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表现特征 |
3.1.1 社会适应性 |
3.1.2 动态发展性 |
3.1.3 相对稳定性 |
3.1.4 系统规划性 |
3.2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动力机制 |
3.2.1 内部动力:知识发展的客观结果 |
3.2.2 外部动力:政府干预与社会需求 |
3.2.3 中介组织:学科共同体交互影响 |
3.3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矛盾 |
3.3.1 内部矛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 |
3.3.2 外部矛盾:市场机制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 |
3.3.3 内外矛盾:学科学术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 |
3.4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相关启示 |
3.4.1 面向多元化需求 |
3.4.2 抓好阶段性规划 |
3.4.3 夯实特色化基础 |
3.4.4 坚持非均衡发展 |
3.4.5 加强学科群建设 |
4 结语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之处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10)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创新型人才内涵 |
2 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面对的问题 |
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
3.1 科技创新活动如何带动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 |
3.2 探索洛阳地区化学化工以及材料领域的人才资源、知识基础和科研支撑 |
3.3 面向洛阳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化学化工以及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 |
3.4 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
四、办好应用化学专业的思路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新发展理念探索科教融合的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 张树辉. 北京教育(高教), 2022(01)
- [2]基于“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 陈春鹏.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5)
- [3]“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 耿会玲,高锦明,尹霞,周文明. 大学化学, 2021
- [4]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突出应用特色的多元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 田宽,谢冰,孙雨安,赵建波,刘军伟,屈凌波. 大学化学, 2021
- [5]专业选修课《膜科学与技术》中融入思政元素[J]. 杨景帅,孙筱琪. 广州化工, 2021(14)
- [6]“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应用化学一流专业改革与实践[J]. 李毅群,刘杰,李丹. 大学化学, 2021(05)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描述与分析[D]. 刘小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10]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刘献明,傅玉琴,吉保明. 广州化工,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