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开展灯光引鱼实验的初步体会

在黄海开展灯光引鱼实验的初步体会

一、开展黄海灯光诱鱼试验的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何莉梅[1](2017)在《旋幽夜蛾跨海迁飞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Lepidoptera:Noctuidae)是重要的迁飞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农牧区常暴发为害,然而其迁飞规律还不明确。迁飞是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复杂多变生境的一种适应行为,也是害虫局部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高空测报灯诱集、卵巢解剖、昆虫雷达、花粉判别等方法和技术,对旋幽夜蛾跨海迁飞的种群动态、卵巢发育特点、高空行为以及携带的花粉种类进行了研究,以期明确旋幽夜蛾的迁飞规律,为旋幽夜蛾的监测预警及异地治理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旋幽夜蛾的跨海迁飞规律研究表明,旋幽夜蛾最早首现日为4月7日,最晚结束日为10月17日,最短迁飞期为112天,最长迁飞期为181天,平均迁飞期为150.42±5.48天。夏季旋幽夜蛾的诱集量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少。2010、2011和2013年5-9月跨海迁飞旋幽夜蛾雌虫多于雄虫,且卵巢发育和交配状态在不同月份间存在差异。5-6月诱集的旋幽夜蛾雌蛾的平均交配率与卵巢发育级别均显着高于8-9月,因此5、6月份迁飞旋幽夜蛾可能来自距长岛较远的南部地区。8-9月份,迁飞旋幽夜蛾交配率与卵巢发育水平均较低,说明8、9月份迁飞旋幽夜蛾可能来自距监测地较近的北部地区。对旋幽夜蛾跨海迁飞行为参数的研究表明,迁飞旋幽夜蛾飞行高度主要集中在100-550 m高空,最大体积密度常出现在逆温较为明显的高度,且均为单层分布,温度影响虫群的垂直分布。旋幽夜蛾的位移方向与定向方位均非随机,而是具有一定的共同方向性,说明旋幽夜蛾在远距离迁飞过程中具有显着的共定向行为。在迁飞过程中,旋幽夜蛾的头部指向与风向存在一定夹角,当风向不利于虫群定向飞行时,旋幽夜蛾能通过调整头部指来校正位移方向。对跨海迁飞旋幽夜蛾携带花粉的研究表明,迁飞旋幽夜蛾共携带花粉31种。2015年5月份,旋幽夜蛾携带花粉4种,其中白饭树花粉比例为25.00%,白饭树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区,说明该期的虫源地可能是华东、华南及西南等地区;6月份,旋幽夜蛾主要携带板栗/欧洲板栗花粉,板栗/欧洲板栗主要分布在华北南部区域,说明此时期迁飞的旋幽夜蛾可能来自华北南部地区。2016年8月,旋幽夜蛾携带荠苨花粉,荠苨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等区域,说明此期部分迁飞旋幽夜蛾可能来自华北或东北地区。综上所述,旋幽夜蛾的跨海迁飞行为是常发的生态学现象,迁飞期长达181天,夏秋季节为主要的迁飞季节。迁飞高度主要集中在100-550 m高空,有显着的共定向行为,载风飞行途中具有主动识别方向的能力。旋幽夜蛾携带花粉情况表明,5、6月份旋幽夜蛾来自距离长岛较远的华北南部、长江流域及以南区域,8月份旋幽夜蛾可能来自距离长岛较近的东北区域。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渤海湾上空不同季节迁飞旋幽夜蛾的迁飞规律、空中飞行参数以及生殖特点,同时,采用花粉判别技术分析了其过境地或虫源地。本研究为旋幽夜蛾的监测预警及异地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旋幽夜蛾的有效治理奠定了基础。

刘泓泉[2](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刘超[3](2015)在《四种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设施与工艺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鲆鲽鱼类、河豚鱼及石斑鱼类均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已形成工厂化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产业能耗高、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效益,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为了这几种海水鱼类的养殖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陆海接力”养殖模式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以离岸网箱养殖为基础,对两种新型网箱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其投入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基础。结合离岸网箱养殖的过程,对“陆海接力”养殖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作出了优化和完善。本文主要由五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发展概况,对国内外网箱养殖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对网箱的结构类型及养殖配套设施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对两种新型网箱,即方形钢结构减流式网箱(10m×10m)和环保型塑胶双层网箱(4m×4m+3m×3m),进行了理论分析。方形钢结构减流式网箱在原有方形钢结构的基础上,网箱底部增加一闭合密布网衣可养殖刺参,使得有效的养殖水体利用率得到最大化,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上面网衣底部缝合一小网目网衣,起到减流的效果;塑胶环保型双层网箱,在原有塑胶环保型网箱的基础上,在其里面添加一简易平台,目的是为了在有效的养殖水体内,增大有效养殖面积,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第三章对褐牙鲆、红鳍东方鲀、云纹石斑鱼及大菱鲆进行了离岸网箱养殖试验,结果如下:褐牙鲆的方形钢结构网箱养殖结果不理想,鱼体成活率较低仅为30.1%,生长情况不佳,这与海水温度过高及频繁的风浪有很大关系;减流式方形钢结构网箱养殖的褐牙鲆结果良好,成活率为89.83%,鱼体生长情况较好,由576g/尾经32天长到784g/尾,这与稳定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后因网衣长满了附着物,影响了水体正常交换,鱼浮水现象严重,考虑到鱼健康问题,被迫中止试验;三种类型网箱(木制网箱、塑胶环保型网箱和塑胶环保型双层网箱)对大菱鲆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都比较理想,其中塑胶环保型双层网箱有效养殖面积比较大,可适当提高放养鱼的总数;云纹石斑鱼在方形钢结构网箱中养殖,由620g/尾经62天养殖增长到760g/尾,成活率92%,养殖效果较好;红鳍东方鲀的放养规格较小60g/尾,经93天的养殖长到315g/尾,成活率为93%。四种海水鱼养殖过程中,饵料均为新鲜饵料,海水温度变化适当地升降网衣,定期的检查网衣破损情况。第四章深入探讨了“陆海接力”的养殖模式。主要对云纹石斑鱼和红鳍东方鲀的陆基工厂化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4 kg/m3为云纹石斑鱼的适宜养殖密度,4.26 kg/m3为红鳍东方鲀的适宜养殖密度,因养殖环境稳定,养殖规范化程度较高,养殖的成活率也比较高,鱼生长状况良好;鲆鲽鱼类的运输时使用周转箱可提高成活率,云纹石斑鱼在短途运输过程中需进行适当麻醉,河豚鱼在放养网箱前进行切齿;起捕红鳍东方鲀和云纹石斑鱼时,大抄网与起吊杆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鱼的成活率;莱州湾海水鱼海上网箱放养时间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水温达到适宜鱼类生长的程度,福建宁德三都澳网箱养殖区的大菱鲆放养时间为12月中下旬,适宜温度时放养鱼类。第五章对陆海接力养殖模式进行了总结。

张智[4](2013)在《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农作物重要害虫大部分都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性害虫以其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始终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与耕作方式变更等原因,近年来,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连年暴发成灾,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螟、小地老虎和黏虫等也呈现间歇性、局部大面积暴发的态势。为了提高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及时开展有效防控,减少农业损失和药剂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高空诱捕器和自动分时段取样的探照灯诱虫器等监测设备,在北京延庆、吉林公主岭和内蒙古锡林浩特等多个监测点获得的多年野外虫情,对我国北方多种夜行性昆虫的探照灯诱虫数量与高空取样结果之间的关系,多种昆虫的扑灯类型和迁飞性昆虫的上灯节律及其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和重大迁飞性害虫小地老虎和黏虫,除分析探照灯下的种群动态以外,又结合垂直监测昆虫雷达获得空中虫情、卵巢解剖数据、地面和空中气象资料、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收集的各地虫情数据等,综合运用GrADS、HYSPLIT、ArcMap等图形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重点研究了种群动态与各种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种群波动与空中风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二点委夜蛾的虫源性质及其迁飞的可能性。本文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果:1.新设计的空中诱捕器可在空中风力不足以张开拖网的情况下进行空中取样,并可有效防止诱捕昆虫的逃脱。试验表明,该诱捕器在200400m高度可捕获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等7目的多种昆虫;高空取样结果证实了探照灯诱虫器在辅助雷达进行迁飞目标识别中的作用。2.探照灯分时段诱捕数据表明,直翅目的东方蝼蛄、北京油葫芦和鞘翅目步甲类等优势种属于非整夜扑灯型,脉翅目的大草蛉和丽色草蛉,鳞翅目的草地螟、玉米螟、甜菜白带野螟、小菜蛾和大多数夜蛾科种类都属于整夜扑灯型。不同种类其扑灯节律明显不同,迁飞习性是影响其在探照灯诱捕器内出现节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轨迹模拟限制在10h以内时,分时段参数化所得的结果并不是传统方法所得结果在距离上的简单缩短,而是涉及更多的虫源地、可能的降落地点和运转路径。但随着轨迹模拟时间的延长,两种方法得到的虫源地信息基本相同。3.综合分析表明,二点委夜蛾可以在北京延庆地区越冬。二点委夜蛾在河北栾城1年发生4代,北京延庆1年发生3代,两地的雄虫诱集总量均极显着高于雌性,实际性比显着或极显着小于1的天数,在两地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8%和30%。种群波动影响性比变化,当种群处于上升期时,二点委夜蛾成虫的性比极显着高于1,当种群进入平缓期后,性比接近于1或极显着小于1。北京延庆探照灯诱集的一代成虫数量不符合正态分布,一代成虫出现两个明显高峰,高峰期诱虫数量与空中925hPa的偏南气流密切相关。北京周边地区的监测数据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期增长,初步判断二点委夜蛾是一种兼性迁飞昆虫,北京延庆一代成虫除包含本地种群外,还包括从河北和天津迁飞或扩散而来的个体。4.室内饲养和吊飞发现,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和飞行能力可能导致性比发生变化。一代发生区,3-4月份的温度和降水对当年小地老虎的发生程度具有重要影响,4月份温度偏高,降水量较大的年份小地老虎发生重,反之较轻;6月下旬小地老虎迁飞高峰期的雷达回波高度主要在500m以下,300400m是其主要的飞行高度。垂直雷达监测和夜间定时取样均表明小地老虎可以整夜迁飞。风场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系统可促进小地老虎的迁飞与危害。5.2008-2012年,各年累计诱集黏虫量分别为5,105头、3,981头、11,385头和50,584头,诱集数量在年度间存在极显着差异,2012年是黏虫诱集数量最高的一年。气象分析表明,适宜黏虫繁殖的气象条件是导致2012三代黏虫大暴发的直接原因。7月份适宜黏虫扩散的天气系统是三代黏虫暴发的外在动力。北京延庆监测点二代黏虫成虫诱集数量与空中气流的运转方向密切相关,轨迹分析显示华北北部地区三代黏虫大暴发的虫源大部分是从周边地区迁飞扩散而来,是迁入种群和本地种群在适宜气象条件下共同繁殖的结果,与东北黏虫种群关系不大。东北地区三代黏虫的虫源大部分来自本地,受偏西气流和降雨的影响,东北地区二代成虫不能有效迁出,黑龙江北部二代成虫在偏南气流的运载下向南迁飞,受锋面天气影响降落在黑龙江、吉林交界处,与东北地区北部和华北地区迁入的成虫汇集后,造成了东北局部地区的严重发生。三代黏虫回迁期,由于受东北和华北地区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很难形成合适的偏北气流,9月中下旬,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农作物接近成熟期,基于上述因素,预测4代黏虫不会在全国大面积暴发,后期实际发生情况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林超[5](2013)在《功能型人工鱼礁及水动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过度的海洋捕捞以及近海海洋环境的污染,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日趋严重。21世纪海洋开发的主旋律是可持续发展,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部分,能保护、增殖鱼类等水产资源,并能修复区域生态环境。但我国人工鱼礁事业起步晚,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更多地是借鉴国外经验和技术。本文将灯光控制这一主动诱集技术与鱼礁礁体相结合,设计了全新功能型人工鱼礁,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基础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1、根据海洋环境,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功能型人工鱼礁,将潮流能与人工鱼礁相结合,确定了各部件尺寸及材质。2、对人工鱼礁礁体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礁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以及礁体的流场效应。获得了礁体在自动模型区内的阻力系数Cd值。当封闭礁体组正对和尖对来流时,Cd值分别为1.41和1.63;开口礁体组正对和尖对来流时,Cd值分别为1.46和1.53。根据所得阻力系数,以开口正对组为例,计算了不同来流下鱼礁礁体的受力情况,同时对礁体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结果显示,礁体在0.11.2m/s来流下不会发生滑移和翻滚。通过对鱼礁礁体中轴面流速的测定,发现不同来流下,上升流、背涡流及后流域的规模没有明显差别。另外,利用细线对鱼礁周围的流线进行了初步可视化研究。3、研究了不同光色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通过试验水槽观察了鱼礁模型配置不同光色时褐菖鲉和日本黄姑鱼在水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褐菖鲉在自然组的礁区聚集率高于有光组,不同光色对褐菖鲉的礁区聚集率有显着影响,褐菖鲉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负趋光性。所有试验组次中,日本黄姑鱼在礁区均无明显的聚集现象。配置不同光色的人工鱼礁模型对日本黄姑鱼的诱集效果与自然组无明显差异。

黄生林[6](2013)在《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植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迅猛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土地资源的稀缺更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保护耕地、开垦荒地以及围海造陆等方法在不断的实施和推广。我国大中型城市大多位于滨海地区,这就让围海造陆在我国更具有可行性;同时,大中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更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在生境恶劣的滨海盐碱土上进行绿地景观建设是十分困难和艰巨的工作。在此,本文以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综合、盐碱地治理成功案例的收集,并进行实地调查取样,详细论述滨海城市开发盐碱地景观绿化建设问题。论文首先解析了“盐碱土”及“盐生植物”概念,介绍了相关的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治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然后通过对杭州湾新区的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植被情况、经济状况等方面翔实背景资料的分析,总结出该研究区绿地景观建设的“三大”主要限制因素,即“植物”、“土壤”和“水”。同时也指出了该区域绿地景观建设的优势所在:有利的国家政策导向及经济支撑、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土地资源。随后从杭州湾新区盐碱地景观绿化的总体思路,以及先后经历的纯客土种植、纯原土种植、客土与原土相结合种植三个阶段具体的盐碱地治理措施出发,对其经济技术成本和景观效果分别作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杭州湾新区盐碱地景观绿化植物的调查研究表明,滨海盐碱地的绿化虽然难度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和立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园林植物盐碱地原土种植,实现绿化和美化是可以办到的。同时通过研究,筛选出一批适合盐碱地绿化的景观植物。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杭州湾新区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为更大范围的滨海地区盐碱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贺琛[7](2012)在《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文中指出水密隔舱(Water-tight Compartments)是现代大型船舶船体结构的主体部分,采取水密性是保障航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举世公认,这一技术的发明来自古老的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水密隔舱源远流长,考古发掘中水密隔舱海船遗物不断发现。2008年,活态传承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该项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利用大量翔实可信的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探讨水密隔舱技艺的起源、发展及该项技艺存续的文化空间。为了理解水密隔舱制造技艺的内涵及传承,作者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传承地——福建晋江和宁德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在深入研究中作者发现了“隔舱”在中式造船中的文化价值,从设计看,中式船型是以隔舱板为核心的,也就是“四母营”,即以四个主要的隔舱板决定整个船体结构,这种设计方法仍被福建船师采用。从建造过程说,中式船是在龙骨上将隔舱板和外板逐层向上装配,而不象西式造船从肋骨内外装配。从海权争夺来看,有隔舱板的船成为海上力量发展的障碍。而且,隔舱板造船法省钱省工,巧妙而科学,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这样,水密隔舱的意义远比当初所宣称的抗沉、分隔货区之用途要高,它是中国文化在造船技术上的典型代表。从技术中参透文化,这是技术类非遗保护的必要方法。在对历史资料的研读中,作者认为水密隔舱技术与中国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中国式小本商业联合经营模式的迅速发展对水密隔舱技术起到促进和巩固的作用,远洋航海和船检制度对造船技术起到改进和完善的作用,中国古代船型也随着商业和船检税收制度的丈量方法而逐渐改变。虽然水密隔舱的优点早已被西方发现,但在历史关键时期中国实行的海禁政策,使中式大船销声匿迹,随之建造大船的技术也无法发展,因此中国造船技术被西方轻视,而隐藏于其中的水密隔舱自然也未引起重视,其科学价值迟至18世纪才被西方人所认识。作者还发现,传统造船中没有成文的评判标准,但人心是一杆秤,船主衡量船师的标准和船师自己内心的标准是闽南造船业的蓬勃发展的诚信基础,同时,官方制定的一些标准对造船技术也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在民间信仰发达的闽南地区,海船信仰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持,具有混合型的特点,其种类丰富、传播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水密隔舱福船文化遗产申报地为晋江和宁德,分别代表了两种历史和现状。这两个地区联合申报该项遗产获得成功,并展开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现在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制作船模,在政府的支持下,老艺人依照古籍研究并复原古代战船,而另一些船师则是自觉的制作过去常见的渔船船模,给子孙后代留下传统生活的形象资料。沉船探险、考古发现、遗产保护的需求和古船研究的充分,使人们开始热衷于古船复原。本世纪初,“绿眉毛”,“太平公主”号、“台湾船”等帆船,是利用水密隔舱制造技艺复原的实例。2010年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计划复制“南海一号”仿古宋船,并选定陈芳财设计,笔者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在体验观察中发现,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水密隔舱在民间的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该遗产之所以濒危主要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冲突,船师难以面对新工艺新标准的考验,现代标准的不适用成为复原古船的障碍。因此,急需为木帆船建造重设标准,才能摆脱现代标准对传统技艺的蚕食和伤害。在保护传承中,加强传承入、政府、专家的合作,制定规划,开展实验,为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弱势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是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的一条值得探寻的出路。

李强[8](2012)在《半滑舌鳎养殖循环水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传统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海洋的自净能力,氮、磷等营养盐污染明显,对海洋生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传统养殖业已不适应当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人类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迫切需要形成高产、优质的养殖模式。这就促使了环境污染小、养殖产量高、产品安全可靠的循环水养殖业的兴起。我国对循环水养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基础设施研究和养殖技术改进方面也较为落后,导致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国内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因此,急需加强我国循环水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养殖现状的典型循环水系统。本试验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4)的支持,设计了一套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并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生产性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水处理能力和养殖效果都较为理想,可以为国内水产养殖从业者选择循环水系统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由六章组成,第一、二章重点进行了半滑舌鳎生物学特性和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综述,第三章是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第四章是半滑舌鳎循环水系统的设计,第五章是循环水系统养殖半滑舌鳎的生产试验,第六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三章对半滑舌鳎循环水系统养殖模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主要对天津海发公司、莱州明波水产公司和烟台天源水产公司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在后面系统设计时借鉴了三家公司的养殖模式。第四章为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本论文设计了一套生物承载量为45t、养殖密度45kg/m3的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在该系统中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半滑舌鳎养殖,对系统的水处理效果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循环水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系统养殖半滑舌鳎3万余尾,补水量53m3/天,补水率约5%,供氧量7.4kg/h,循环量1281m3/h,循环次数为20次/天,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106m3。第五章是养殖试验,包括苗种选择与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生物滤池的培养,养殖过程中系统的日常维护,饵料投喂,光照控制,水质因子控制等内容。经系统处理后,养殖池内水温为1821℃,pH为7.08.0,DO≥6.6mg/L,养殖池进水氨氮0.0170.178mg/L,亚硝酸氮0.0120.064mg/L,细菌0220个/ml,弧菌030个/ml。系统的水处理效果达到了养殖鱼对水质的要求。试验期间,共投喂饵料34511kg,饵料系数1.1。试验结束时,对该系统养殖半滑舌鳎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生产半滑舌鳎成鱼41469kg,产值达829.38万元,净产值429.58万元。综上所述,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本论文设计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处理效果达到了养殖鱼对水质的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养殖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本系统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使用价值。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一些建议和展望。

龙滢[9](2012)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京族教育特色研究 ——以澫尾村京族学校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特色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因其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差异性甚至是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地区的学校相比,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面临的这些特殊性、差异性和复杂性,正是民族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文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学校教育特色之问的内在联系,以民族文化传承和特色的内在关系等为考察视角,选取广西东兴市澫尾村京族学校为个案,结合“文化位育”、“文化中断”理论,深入理解并重新阐释了教育特色、办学特色等概念。采用质性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入访谈法、问卷法对当地官员、教育界人士和社区人士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京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试图探讨民族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以及在此特色建设路径下提高教育质量和对学生体现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希求为民族地区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人认为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民族学校特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学校要通过传承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精髓,表达和体现出民族教育特色。同时,笔者也发现京族学校的教育特色发展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当地的教育特色缺乏理论基础,处于“无序”状态;重表象的文化传承,轻个体发展;重视固态文化保护,轻活态文化发展;保障体系不健全,评价制度“无个性”。其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政府对民族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保障体系不健全,造成经费短缺、学校双语师资不够;第二,教育领导对学校教育特色的认识深度不够,忽视了个体发展;第三,政府给予学校开发教育特色的自主权有限;第四,学校层面的特色教育发展积淀性不够;第五,社区群众文化传承自觉和学校的文化传承的断裂。基于此,笔者结合京族学校面临的新的发展背景,探讨了京族民族地区的政策、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京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分析了影响京族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现状、成绩、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个符合京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特点的学校特色发展的模型。笔者认为,对京族学校在内的民族学校教育特色的发展研究,要从宏观背景(京族文化)、中观背景(社区文化)到微观的学校场域等的不同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要从社区、家庭以及学校等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区、家庭以及学校三者基于“人”(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着彼此的有机结合,构建起三者三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社区、家庭和学校各自的个性发展目标以及彼此共同拥有的共性发展目标(即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整体的看,笔者认为,对京族学校教育特色的探讨和研究,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京族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个体文化差异性的关注,挖掘和总结出适合学生成长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

汤炳法[10](1996)在《关于发展西北太平洋鱿鱼钓生产的若干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发展西北太平洋鱿鱼钓生产的若干建议汤炳法(宁波海洋渔业总公司,宁波315000)RECOMMENOATIONSONDEVELOPMENTOFSQVIOJIGGINGINTHENORTH-WESTPACIFICTangBingfa(NingboMa...

二、开展黄海灯光诱鱼试验的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黄海灯光诱鱼试验的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旋幽夜蛾跨海迁飞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旋幽夜蛾
        1.1.1 分布范围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
        1.1.4 发生规律
        1.1.5 危害特点
        1.1.6 寄主植物
        1.1.7 研究进展
    1.2 迁飞概述与特点
    1.3 迁飞昆虫的研究技术
        1.3.1 迁飞昆虫的捕获技术
        1.3.2 卵巢解剖
        1.3.3 标记-释放-回收
        1.3.4 飞行能力的测定
        1.3.5 雷达监测
        1.3.6 轨迹分析
        1.3.7 分子遗传标记
        1.3.8 花粉判别技术
        1.3.9 稳定同位素分析
    1.4 迁飞昆虫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迁飞昆虫类群划分
        1.4.2 迁飞昆虫的行为
        1.4.3 迁飞昆虫的生理与生化
        1.4.4 迁飞行为调控与特征机制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地与内容
        1.6.1 研究目地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旋幽夜蛾跨渤海迁飞的种群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地点
        2.1.2 高空测报灯监测
        2.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年际性的种群动态
        2.2.2 季节性的种群动态
    2.3 讨论
第三章 旋幽夜蛾跨渤海迁飞种群的生殖发育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旋幽夜蛾跨海迁飞的性别比例变化
        3.2.2 旋幽夜蛾跨海迁飞雌蛾交配率的季节性变化
        3.2.3 雌蛾性成熟比例的季节性变化
    3.3 讨论
第四章 旋幽夜蛾跨渤海迁飞的雷达观测结果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方法
        4.1.3 低空气象数据采集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旋幽夜蛾典型迁飞事件的选取
        4.2.2 飞行高度与温度的关系
        4.2.3 净飞行速率
        4.2.4 飞行的方向
    4.3 讨论
第五章 旋幽夜蛾携带的花粉及虫源地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虫的采集地点
        5.1.2 实验仪器
        5.1.3 花粉的挑取与扫描电镜观察
    5.2 结果与分析
        5.2.1 2014-2016 年渤海上空迁飞旋幽夜蛾花粉携带率
        5.2.2 2014-2016 年渤海上空迁飞旋幽夜蛾携带花粉的种类
        5.2.3 2015-2016 年花粉对旋幽夜蛾虫源地的指示作用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果
        6.1.1 旋幽夜蛾跨海迁飞种群动态
        6.1.2 旋幽夜蛾跨海迁飞种群的生殖发育特点
        6.1.3 旋幽夜蛾跨海迁飞种群的高空行为参数
        6.1.4 花粉对跨海迁飞旋幽夜蛾虫源地的指示作用
    6.2 亟待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渔村的关注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一、特点
        二、经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3)四种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设施与工艺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海水鱼类工业化养殖发展概述
    1.1 网箱养殖及其特点
    1.2 网箱养殖的发展趋势
    1.3 网箱养殖的发展前景
    1.4 世界网箱养殖发展现状
        1.4.1 国外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发展现状
        1.4.2 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发展现状
    1.5 网箱的类型及结构
    1.6 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配套设施与装备
        1.6.1 供饵系统
        1.6.2 网衣清洗系统
        1.6.3 养殖鱼类起捕系统
        1.6.4 水下监控设备
        1.6.5 鱼类规格分选装置
        1.6.6 起网装备
        1.6.7 废弃物收集设施
        1.6.8 养殖工作船
        1.6.9 其它辅助设备
    1.7 网箱的防污措施
        1.7.1 物理防污法
        1.7.2 化学防污法
        1.7.3 生物防污法
    1.8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第二章 两种新型离岸网箱的设计
    2.1 方形钢结构减流式网箱的设计
        2.1.1 设计的依据
        2.1.2 养殖网箱的主要技术指标
        2.1.3 网箱的主要技术性能
    2.2 塑胶环保型双层网箱的设计
        2.2.1 网箱主要技术指标
        2.2.2 网箱的主要性能
    2.3 网箱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3.1 网箱的优势
        2.3.2 网箱存在的问题
    2.4 展望
第三章 海水鱼类的离岸网箱养殖试验
    3.1 褐牙鲆的离岸网箱养殖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网箱养殖试验结果
    3.2 云纹石斑鱼的离岸网箱养殖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试验结果
    3.3 红鳍东方鲀的离岸网箱
        3.3.1 试验条件
        3.3.2 日常养殖管理
        3.3.3 试验结果
    3.4 大菱鲆的离岸网箱养殖
        3.4.1 试验条件
        3.4.2 放养密度
        3.4.3 日常养殖管理
        3.4.4 试验结果
    3.5 讨论
        3.5.1 方形钢结构示范网箱与减流式网箱养殖褐牙鲆结果的对比
        3.5.2 塑胶环保双层网箱养殖的优势
        3.5.3 网箱养殖时间的确定
    3.6 小结
第四章 陆海接力养殖设施与工艺流程
    4.1 云纹石斑鱼大规格苗种的养成
        4.1.1 养殖条件
        4.1.2 日常养殖管理
        4.1.3 结果
    4.2 红鳍东方鲀大规格苗种的养成
        4.2.1 养殖条件
        4.2.2 日常养殖管理
        4.2.3 结果
    4.3 陆海接力工艺流程
        4.3.1 苗种的养成
        4.3.2 活体苗种的运输
        4.3.3 网箱养殖
        4.3.4 网箱养殖鱼类的起捕
    4.4 结果
        4.4.1 四种海水鱼活体运输成活率
        4.4.2 养殖区海水温度变化
        4.4.3 四种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生长情况
    4.5 讨论
        4.5.1 四种海水鱼养殖成活率
        4.5.2 陆海接力放养时间的界定
        4.5.3 苗种的放养密度
        4.5.4 鱼体的转运与起捕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迁飞行为概述
    1.2 昆虫迁飞的特点
    1.3 迁飞性害虫研究的主要问题
        1.3.1 起飞行为及调控
        1.3.2 运转高度及行为特征
        1.3.3 降落及机制
    1.4 迁飞性昆虫的传统研究手段
        1.4.1 标记释放回收
        1.4.2 灯光诱集
        1.4.3 卵巢发育解剖
        1.4.4 飞行能力测定
        1.4.5 空中取样
        1.4.6 其他方法
    1.5 迁飞性昆虫的现代化研究手段
        1.5.1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1.5.2 其它标记
        1.5.3 雷达监测
        1.5.4 轨迹分析
    1.6 雷达昆虫学的发展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目标与内容
        1.8.1 研究目标
        1.8.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探照灯诱虫器和时控开关
        2.2.2 地面灯诱虫器
        2.2.3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
        2.2.4 飞行磨系统
        2.2.5 自动气象站
        2.2.6 气象和轨迹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观测
        2.3.2 虫情收集
        2.3.3 昆虫吊飞
        2.3.4 轨迹模拟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高空昆虫诱捕器的设计与空中取样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高空诱虫器设计原理及构造
        3.1.2 野外高空取样试验
    3.2 结果
        3.2.1 诱捕种类
        3.2.2 高空取样与探照灯诱虫数量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探照灯下昆虫的扑灯节律及其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主要的诱虫种类及扑灯类型
        4.3.2 几种昆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化
        4.3.3 扑灯节律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4 讨论
        4.4.1 扑灯类型
        4.4.2 扑灯节律
        4.4.3 季节性变化
        4.4.4 扑灯节律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点委夜蛾的监测与虫源性质探讨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越冬可能性和成虫羽化时间推断
        5.2.2 诱虫数量和世代划分
        5.2.3 周边地区的二点委夜蛾虫情
        5.2.4 性比变化及卵巢解剖
        5.2.5 二点委夜蛾的扑灯节律
        5.2.6 雷达回波及目标判定
        5.2.7 风场与诱虫数量之间关系
        5.2.8 轨迹分析
    5.3 讨论
        5.3.1 二点委夜蛾在北京延庆的越冬可能性
        5.3.2 化性和性比
        5.3.3 北京延庆一代成虫的虫源性质
    5.4 小结
第六章 小地老虎迁飞生物学与种群动态监测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2.1 性比及变化原因
        6.2.2 2008-2012 年小地老虎季节性种群动态变化
        6.2.3 气象因素对小地老虎种群动态的影响
        6.2.4 小地老虎的垂直昆虫雷达监测
        6.2.5 小地老虎的扑灯节律
        6.2.6 迁飞动力场分析
    6.3 讨论
        6.3.1 性比波动及影响因素
        6.3.2 种群动态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6.3.3 迁飞参数
        6.3.4 迁飞动力学
        6.3.5 小地老虎的早期预警的探讨
    6.4 小结
第七章 黏虫监测与 2012 年三代幼虫大发生原因分析
    7.1 结果与分析
        7.1.1 种群监测结果
        7.1.2 气象因素分析
        7.1.3 黏虫数量与空中风场的关系
        7.1.4 2012 年黏虫重发区的风场分析
        7.1.5 虫源分析
    7.2 讨论和结论
        7.2.1 二代成虫种群动态及形成原因
        7.2.2 三代幼虫暴发的原因分析
        7.2.3 三代成虫回迁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空中诱捕器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8.2 探照灯的诱虫节律及其对轨迹模拟的潜在影响
    8.3 二点委夜蛾的种群动态监测与虫源探讨
    8.4 小地老虎迁飞生物学与种群监测
    8.5 黏虫的监测与 2012 年三代黏虫暴发原因分析
    8.6 本研究的创新点
    8.7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功能型人工鱼礁及水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人工鱼礁建设背景
    1.2 人工鱼礁相关介绍
        1.2.1 相关术语
        1.2.2 人工鱼礁分类
    1.3 人工鱼礁建设概况
        1.3.1 日本
        1.3.2 韩国
        1.3.3 美国
        1.3.4 中国台湾
        1.3.5 中国香港
        1.3.6 中国大陆
    1.4 人工鱼礁研究概况
        1.4.1 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
        1.4.2 人工鱼礁聚鱼效果
        1.4.3 人工鱼礁诱集技术
    1.5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功能型人工鱼礁设计
    2.1 总体设计
    2.2 潮流能发电装置
        2.2.1 总体设计
        2.2.2 结构参数选取
    2.3 人工鱼礁受力分析
        2.3.1 作用在礁体上的力
        2.3.2 人工鱼礁抗滑移安全系数
        2.3.3 人工鱼礁抗翻滚安全系数
    2.4 讨论
第三章 人工鱼礁阻力系数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装置及设备
        3.1.2 试验模型礁
        3.1.3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
        3.2.1 封闭组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
        3.2.2 开口组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
        3.2.3 同一礁体不同迎流方式下受力分析
        3.2.4 相同迎流方式下两种礁体受力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
    4.1 人工鱼礁流场实测试验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试验结果
    4.2 人工鱼礁流线试验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试验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人工鱼礁模型集鱼效果研究
    5.1 试验鱼的生物学特性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3 结果
        5.3.1 褐菖鲉在不同光色下的聚集情况
        5.3.2 日本黄姑鱼在不同光色下的聚集情况
        5.3.3 褐菖鲉在不同光色下的分布情况
    5.4 讨论
        5.4.1 光色对褐菖鲉聚集的影响
        5.4.2 光色对日本黄姑鱼聚集的影响
        5.4.3 不同光色下人工鱼礁集鱼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盐碱土概述
        1.1.1 盐碱土的概念
        1.1.2 盐碱土的成因
        1.1.3 盐碱土的分布
    1.2 盐生植物概述
        1.2.1 盐生植物的概念
        1.2.2 盐生植物的分类
        1.2.3 国内盐生植物
        1.2.4 滨海耐盐观赏植物
    1.3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
        1.3.1 盐害表现
        1.3.2 盐害症状
        1.3.3 盐害等级
        1.3.4 植物的耐盐能力
        1.3.5 土壤含盐量测定
    1.5 盐碱土改良
        1.5.1 盐碱土改良原则
        1.5.2 盐碱土改良方法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1 国外研究进展
        1.6.2 国内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方法及路线
2 杭州湾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植被情况
    2.5 经济状况
3 杭州湾新区盐碱地治理
    3.1 总体思路
        3.1.1 纯客土种植
        3.1.2 纯原土种植
        3.1.3 应用基质
        3.1.4 客土原土基质相结合种植
    3.2 治土措施
        3.2.1 大区改土
        3.2.2 微区改土
    3.3 树种规划
        3.3.1 树种调查
        3.3.2 树种规划
        3.3.3 种植设计
    3.4 工程施工
        3.4.1 基础建设
        3.4.2 植物栽植
    3.5 绿地养护
        3.5.1 树木养护管理
        3.5.2 地被植物养护管理
        3.5.3 草坪养护管理
    3.6 存在问题及对策
        3.6.1 存在问题
        3.6.2 解决对策
4 结果与分析
    4.1 绿地分类与植物组成
        4.1.1 道路绿化
        4.1.2 庭院绿化
        4.1.3 小型绿地
        4.1.4 公园
        4.1.5 防护林
        4.1.6 苗圃
        4.1.7 旅游景区
    4.2 植物应用分析
        4.2.1 植物的种类和组成
        4.2.2 观赏特性分析
        4.2.3 植物造景分析
        4.2.4 植物的健康评价
    4.3 绿化植物选择建议
        4.3.1 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结合
        4.3.2 调整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结构
        4.3.3 选择遮荫量大和抗逆性强的树种
        4.3.4 增加使用花大、色艳的植物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
完成的工程项目
个人简介
致谢
附件

(7)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水密隔舱”命名的提出
        二、水密隔舱海船制造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选择、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理论选择
        二、研究范围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定义与类别
第一章 水密隔舱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舟船技术与水密隔舱的产生
        一、舟船技术的发展
        二、造船中的仿生原理
        三、船体的水密方法
        四、水密隔舱起始年代
    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水密隔舱的应用
        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融
        二、商业对水密隔舱技术的促进
        三、远洋航海对水密隔舱的要求
        四、船检制度与造船技术的完善
    第三节 观念差异与水密隔舱的传播
        一、技术指导思想的差异
        二、对空间的理解和安排
        三、中国造船的政治因素
        四、中西海上权力的仲张
        五、水密隔舱的对外传播
    第四节 历史资料中的古代造船技术
        一、沉船文物体现的造船技术
        二、历史文献反映的造船技术
第二章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
    第一节 造船图谱与工具条件
        一、船样和船谱的功能性
        二、隔舱板是设计的核心
        三、造船技术与工具演进
    第二节 闽南传统造船技艺
        一、历史发展与限制
        二、选材备料及设计
        三、船体结构及装配
        四、艌缝配方及工序
        五、帆装形式及索具
        六、修艌维护及回收
    第三节 造船技艺的审美
        一、技术表现出的斜向之美
        二、设计中体现的审美原则
        三、文化带来的装饰一致性
第三章 水密隔舱造船文化
    第一节 闽南传统海船民俗
        一、学艺从业传统习俗
        二、选料建造传统习俗
        三、放船出海传统习俗
        四、行船操控传统习俗
    第二节 传统造船的评判标准
        一、标准对造船技术的作用
        二、船主衡量船师的标准
        三、船师自己内心的标准
    第三节 闽南海船的精神支持
        一、海船信仰的起源和特点
        二、海船信仰的种类和传播
        三、海船信仰的衰落和创新
第四章 水密隔舱福船文化遗产
    第一节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分布
        一、技术类非遗与地区经济
        二、深沪造船历史和传承人
        三、漳湾造船历史和传承人
        四、福建其他地区造船技艺
    第二节 水密隔舱船模工艺调查
        一、船模工艺兴起发展与分类
        二、政府保护与古代战船船模
        三、文化自觉与近代渔船船模
第五章 水密隔舱海船的复原
    第一节 复原水密隔舱海船的缘起
        一、风帆时代的追忆
        二、沉船考古与遗产保护
        三、古船复原与仿造
    第二节 社会影响及申遗推动作用
        一、“太平公主”号远航的启示
        二、“南海一号”设计过程
        三、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水密隔舱
    第三节 新工艺新标准下的挑战
        一、现代标准和传统技艺
        二、为木帆船建造重设标准
第六章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保护
    第一节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困境
        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
        二、市场缺失与船模传承
    第二节 弘扬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的设想
        一、专业培养与公众参与
        二、学徒体验与水手体验
    第三节 传承人、政府、专家的共同推动
        一、申报过程中的携手共进
        二、保护传承中的再度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祭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半滑舌鳎养殖循环水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半滑舌鳎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研究状况
    1.1 分类地位
    1.2 生物学特性
        1.2.1 形态特征及分布
        1.2.2 生活习性
        1.2.3 摄食习性
        1.2.4 生长与发育
        1.2.5 繁殖习性
    1.3 半滑舌鳎养殖、研究状况
2 高密度循环水系统养殖研究现状
    2.1 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
        2.1.1 环境污染
        2.1.2 产品滞销
        2.1.3 潜在隐患
    2.2 循环水养殖业的兴起
    2.3 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概况
        2.3.1 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定义
        2.3.2 循环水养殖水处理流程及相应设备
        2.3.3 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特点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3 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
    3.1 天津海发公司半滑舌鳎养殖模式
    3.2 莱州明波水产公司半滑舌鳎养殖模式
    3.3 青岛通用公司循环水养殖模式
    3.4 烟台天源水产公司半滑舌鳎养殖模式
    3.5 讨论
        3.5.1 病害防治
        3.5.2 我国循环水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
        3.5.3 循环水系统推广前景
4 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
    4.1 背景
    4.2 系统设计
    4.3 讨论
        4.3.1 固体颗粒的去除
        4.3.2 生物滤池体积问题
        4.3.3 增氧问题
5 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鱼苗选择与投放
        5.1.2 日常测定
        5.1.3 水质检测及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滤池培养
        5.2.2 系统日常维护
        5.2.3 养成管理
        5.2.4 养殖系统温度、pH、DO 水平
        5.2.5 水处理系统氨氮去除效果
        5.2.6 水处理系统亚硝酸氮去除效果
        5.2.7 水处理系统的灭菌能力
        5.2.8 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5.3 讨论
        5.3.1 饵料选择与投喂
        5.3.2 系统温度、pH、DO 水平
        5.3.3 系统氨氮去除效果
        5.3.4 系统亚硝酸氮去除效果
        5.3.5 系统杀菌消毒
        5.3.6 循环水系统优势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京族教育特色研究 ——以澫尾村京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写作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实践价值
        (二) 学术价值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民族办学特色”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 国内“办学特色”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 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现状及评述
        (四) 京族文化和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教育特色
        (二) 办学特色
        (三) 民族文化
        (四) 文化传承
    五、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
        (二) 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特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
        一、文化“位育”
        二、文化的断裂与连接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与路径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固态传承与活态传承
        二、学校教育: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最佳途径
    第三节 学校教育特色的理性认识
        一、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难题
        二、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前提
        三、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路径
        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属性
        五、民族学校教育特色的认识
    第四节 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特色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关系
        三、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特色发展间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 京族的生态系统特色素描
    第一节 东兴市京族三岛的自然和文化生态概貌
        一、自然生态
        二、文化生态
    第二节 东兴市京族三岛的经济生态环境概貌
        一、国家对京族地区的倾斜政策
        二、京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京族海洋生产的禁忌文化
        四、京族海洋生产的民俗文化
    第三节 漓尾京族社区文化传承的特色呈现
        一、个案社区的选择
        二、京族文化传承的动态和静态特征
    第四节 京族人民的文化特质及其现代嬗变
        一、京族人民的文化特征
        二、时代发展与京族文化变迁
第三章 广西东兴京族学校的特色现状调查
    第一节 京族学校概况
        一、京族学校办学条件
        二、学校的校园文化与环境
        三、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在校表现
        四、教师的生活状态与专业发展
        五、学校的教育质量
        六、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第二节 京族学校的办学特色扫描
        一、民族语言
        二、民族文化
    第三节 关于京族学校特色发展的构想
        一、发展策略
        二、实施措施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第四章 当地不同领域人士对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理解
    第一节 地方官员眼中的民族教育与教育特色
        一、民族学校教育特色应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二、经济发展与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节 教育界人士对民族学校教育特色的理解
        一、教育局领导:民族教育特色和质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教师:京族学校特色教育内容丰富
        三、学生:喜欢民族特色活动课
    第三节 社区人士对京族学校教育特色的理解
        一、村支书: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民族学校特色发展
        二、村民:尊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三、家长:支持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四、学校特色教育呈现的二维分析
第五章 京族地区教育特色发展的成绩与不足
    第一节 京族地区教育特色发展的成绩
        一、京族学校特色发展取得的成绩
        二、澫尾社区特色发展取得的成绩
    第二节 京族地区教育特色发展的不足
        一、特色发展点状化、局部化:传承处于“无序”状态
        二、特色发展目的不清晰:目标定位物化、泛化
        三、特色实施形式表面化、形式化
        四、特色内容局限化:重静态保护,轻动态发展
    第三节 京族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京族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
        二、教育领导对京族学校教育特色内涵的认识深度不够
        三、政府给予学校发展教育特色的自主权有限
        四、学校层面的特色教育发展积淀性不够
        五、社区群众的文化传承自觉和学校文化传承的断裂
第六章 京族地区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教育特色发展的深入理解
        一、学校特色发展执行偏差
        二、学校特色内涵理解偏差
    第二节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应然思考
        一、文化: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二、人的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
    第三节 发展民族学校办学特色应处理的几对关系
        一、“国家与地方”的平衡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七章 民族教育特色发展的路径模式
    第一节 政府、社区家庭以及学校三者相结合的特色开发模式
        一、以村落社区、经济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为宏观背景的教育特色发展
        二、以社区文化和风俗的独特性为教育特色发展的中观背景
        三、以政府、家庭和学校三者为教育特色发展的微观背景
    第二节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特色的多元文化发展之路
        一、开发多元文化课程
        二、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
        三、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观察表
    附件二 调查问卷
    附件三 访谈提纲
    附件四 田野日志节选
    附件五 田野照片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后记

四、开展黄海灯光诱鱼试验的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旋幽夜蛾跨海迁飞行为研究[D]. 何莉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2]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3]四种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设施与工艺的试验研究[D]. 刘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
  • [4]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D]. 张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5]功能型人工鱼礁及水动力特性研究[D]. 林超. 浙江海洋学院, 2013(10)
  • [6]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植物研究[D]. 黄生林. 浙江大学, 2013(03)
  • [7]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 贺琛.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8]半滑舌鳎养殖循环水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李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9]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京族教育特色研究 ——以澫尾村京族学校为个案[D]. 龙滢.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5)
  • [10]关于发展西北太平洋鱿鱼钓生产的若干建议[J]. 汤炳法.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6(02)

标签:;  ;  ;  ;  ;  

在黄海开展灯光引鱼实验的初步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