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体育理论》教材中“体育教学”章节的教学改革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林向阳[2](2006)在《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根据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体育教材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对高校体育教材编写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体育教材研究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还不能够为体育教材编制的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法,首先对体育教材设计的概念和涵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校体育教材设计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分析了新时期、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材的地位、功能;着重探讨了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对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启示。其次,从体育教材编写可资借鉴的理论入手,在分析和探讨体育教育价值转型的基础上,重新确立高校体育教材目标,构建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框架,并对构成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理论框架的三个主要元素——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对体育教育目标的分类和分层次是确定体育教材内容的核心,依据本文提出的“任务分析”理论所提供的教材内容选择原则和方法途径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体系;在对高校体育教材组织结构的研究中,对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素、组织原则、编排结构进行了全面研究;在对体育教材呈现方式的探讨中,从呈现策略、文字叙述、图表设计和版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对教材编制过程评价的本质、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从理论层面入手,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系统地阐述了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原则、方法和范式。为高校体育教材多样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所构建的高校体育教材编制框架对体育教材编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所提供的方法和技术在编写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提高教材编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兰春明[3](2015)在《不同版本“体育概论”教材内容体系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逐渐确定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发展思路。体育强国建设引领体育理论的研究方向,也拓宽了体育概论课程内容,促进教材研究进程。另外,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目前体育概论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材内容体系构建还不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体育概论教材内容体系研究可以为教材内容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体育概论教材可以依据时代特征划分为七个不同的阶段;第二、不同教材内容体系差异大,但按照十方面主线内容不断得到完善;第三、体育概念的界定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第四、由于教材编撰方式的特殊性,使不同版本间教材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弥补教材更新不及时的缺点;第五、教材内容体系各不相同,但不断得到完善,一些关键问题未能形成统一意见;第六、教材基本信息对比反映出国内教材不注重教材修订与完善;第七、不同版本教材研究对象表述差异大,反映学科发展不成熟;第八、教材对体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存在逻辑表达错误,视角单一,缺乏哲学,社会学视角,且不能反映当前的研究水平;第九、教材未能围绕核心概念建立概念体系;第十教材对体育功能的归纳较完整,但还需进行深度挖掘,体育对维持民族性功能未被纳入教材内容体系;第十一、教材并未对体育本身进行分类;第十二、国内教材的教学目标注重理解识记,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建议:①要定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体系,及时完善教材内容;②召开讨论会,规范表达“体育概论”研究对象;③在界定体育概念的时候要将各种观点纳入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供学生参考和讨论;④使“体育概论”内容体系在一些基本问题方面应该达成共识,促进学科良性发展;⑤在界定体育概念的过程中应增加哲学、社会学视角讨论;⑥编撰者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围绕教材核心概念建立概念体系,避免逻辑错误;⑦在内容表诉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文字表述形式,增加图片等表述形式,使教材更加直观生动形象;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学生思考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刘旭明[4](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吴知恒[5](2017)在《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传播体育教学理论、培养体育教学人才上做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的演进轨迹进行梳理,审视其不同阶段变化发展的特点,通过与《体育教学论》教材联系紧密的母学科《教学论》和《学校体育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材内容进行比较,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影响其内容演进的因素,总结出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的学科特征和发展规律与经验。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的内容演进经历了探索初立阶段(1988-2000年)、独立发展阶段(2001-2006年)、深化完善阶段(2007至今)三个历史时期。2.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在演进的过程中编写理念从以“增强体质为主”过渡到“健康第一”,从“重视技能学习”过渡到“以学生发展为主”;内容数量上经历了由内容缺失到全面阐述再到以“实用性”为准则进行精简;内容选择上由与《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材教法》等相关学科重复过多到凸显学科特色;研究视野由单一扩大到跨学科和全球化的趋势。3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其结构体系是借鉴于《教学论》教材的内容体系而产生,内容上充分体现了体育学科的特色。其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被《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教材的内容所囊括,而且是从《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教材中分化而来。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在演进的过程中既按照自己固有的流变轨迹发展,又不断地在与相关学科的流变轨迹发生碰撞。在借鉴相关学科的经验同时,强化《体育教学论》教材固有的特色属性是《体育教学论》教材持续发展的方向。4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但《体育教学论》的教材内容在演变过程中也会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其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和自我的“扬弃”是其演变的推动力之一。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的演进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5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在演进过程中学科特征越来越明晰、实用性被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被强调,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密切联系、内容和视角更加多元化、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化”理念、积极探索学科属性,突出实用性、课程论与教学论走向结合、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将是未来的《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发展的方向。
彭庆文[6](2009)在《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高等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大学体育必须与高等教育和体育的发展相适应;大学体育也只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在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现象,与普通中小学体育相比较,其特殊性日渐突出;但在大学体育理论研究方面,却还缺乏相应的、比较系统的基本理论的适时跟进。本研究以大学体育角色定位为线索,以践行大学全部职能的大学组织行为为观察和分析视角,从角色属性、角色期望、角色扮演三个方面,对大学体育的社会属性、内涵、外延、特征、功能、目标、行动策略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认为:大学体育是一个有别于普通中小学体育的特殊领域;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管理体制的变化,跳出以往学校体育理论框架,从“普通体育教育”视角转向“大学组织行为”来专门分析、讨论大学体育是更符合高等教育、体育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社会职能要求,也更符合新时期大学体育实践发展需要的合理选择。新视角下,大学体育是大学组织行为中关于体育(广义)的部分,是大学组织全部社会职能的践行者和维护者,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大学体育是大学在其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以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体育及其相关活动为载体,通过践行(或服务)大学职能而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时期社会期望和要求的组织行为;在现有的实践中,大学体育包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四大板块的内容,具有多种特征和功能。新视角下,新时期大学体育应以增进和维护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升体育学科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传承与创造优秀体育文化、支持大学组织自身的良性运行为目的,并以此确定进一步的具体目标以及行动策略。
刘帅兵[7](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研究指明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罗少功[8](2013)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一号召,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至今,已从当初政府文件正式列入国家法规。我国教育理论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改革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诸多的成就,然而,基础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因改革的推行而发生根本性或彻底的改变,“升学主义”更衍生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学校教育仍然只是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新世纪以来,理念与现实特点的思辩还余韵未退,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这一严重性问题,却凸显出学校体育的严重薄弱性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极度边缘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薄弱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因此,面对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亟待发展与改进这一现状,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就更为迫切。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纠正“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的理念偏差;匡正学校体育价值实现“主要或完全寄托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主体诉求的偏识;拓展课外活动理论、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和指导我国学校体育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历史梳理为研究起点,以国外重要理论解读为基础,辨析理论奠基、文化传统的差异,理论发展“源”、“流”的不同;参照现代课外体育活动引入学校现状、国外发展及趋向等,从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复杂演变中,探究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理念”、“影响因素”,以及矛盾、问题、认知和分析的偏差;进而,探究对实践过程的不良影响;继以构建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模型。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方法、调查方法、逻辑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首先从范围、性质等方面,分别对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概念的涵义,进行界定与说明;继后,对于本研究选定“基础教育阶段”、“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缘由,分别给予阐释。第二章,首先从历史脉络上,以新中国建立为分水岭把近代以来我国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梳理与解读;其次,简要概述了国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学校课外活动体育理论。主要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活动论、“美国课外活动之父”福莱特威尔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以及二战后美国“第三课程”理论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比较了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差异,表现为“源”与“流”的不同、教育基础理论的差异以及赖以滋养理论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存在的诸如以“教学”的概念取代“教育”、建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导致对问题认知和分析的偏差;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其理论上的矛盾与问题也愈益凸显;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上长期存在着价值诉求的偏差等重大问题。第四章,针对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教育中的消极现状如:奥运金牌逐年飙升而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学校体育质与量的流失以及学校教育评估和高考中体育的缺位;用“强身”取代了“健身”,用“竞技”遮蔽了“体育”偏差;以及社会对体育缺乏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国家行政的难能作为等,从这几方面来分析这些现在对体育教育实践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五章,从学校课外活动的理论基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当代特点、主次分别的学校课外活动任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理论篇。以基础理论框架为基点,提出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指导的理论体系及策略。具体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构建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这两方面来阐述。其中组织与管理作为重点主要包括:以“自组织”原则为主导的组织管理基本原则;以校长、班主任分别为第一、直接责任人的组织管理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监督机构分别作为督导;检查与评估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社会专业评估机构来担任。实施策略有:正确把握学校课外活动的理念、指导思想及价值取向,加强地方政府监督、问责,加强责任人的体育能力培训,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健全“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督导、检查体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念偏差、研究滞后;源流分歧隔膜了理论移植;概念界定显存标准歧义;传统思维惯性成为实践的强力阻滞;理论缺陷引致实践恶化;理论建构需同实践契合交融。最后,论文有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发展相关的“当前几种影响较广、深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模式”补充分析与讨论。
金光辉[9](2012)在《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着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着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着作加以讨论。由于教科书代表的都是官方主流思想,此次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着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着述之中。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是本文的收尾阶段。在此之前,我们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深入地讨论了实用理性这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与中国体育的关系,认为注重实用实际是国人思考体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中国体育的基本特性,而这也恰好是其最大的局限,应尽力避免。我们认为体育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其最高境界在于不断超越。我们梳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体育思想的转变时期,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自然主义观与国粹体育观的对立等阶段;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时期,经历了增强体质思想、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演变、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的对立、人文体育观与人文奥运理念的泛滥等阶段。综观这些主流体育思想不是将体育视为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要么是小而实、急功近利,要么大而泛、无所不包。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这种不为任何实利的纯学术思想提出了对体育其事的独特认识,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经历了“技能论长期占优”“体质论后来居上”“健康论强势推进”几个阶段,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依然秉持着不为实用的理念,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相比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意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育成了达到各种实用诉求的手段。而不受其支配的思想基本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主要建议、主要创新、主要局限四部分。主要结论共有三条,第一,实用理性是主流体育思想的文化根源;第二,体育不属于华夏文明固有之文化样式;第三,文化对立是体育思想演化的内在动力。主要建议有,第一,武术与体育、武术与健身不应被混淆;第二,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不应被完全割裂;第三,官方应该广开学术争鸣的风气和平台。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着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将是本人的最大愿望。
刘炳赫[10](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指出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二、关于《体育理论》教材中“体育教学”章节的教学改革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体育理论》教材中“体育教学”章节的教学改革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2)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 |
Abstract |
中文文摘(Chinese digest) |
1.引言(Foreword) |
1.1 选题的依据(The basis of selection of subject) |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Research is for elephant,scope and method)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Document is summarized) |
1.4 研究的观点及研究限制(Research and the viewpoint of research are restricted) |
1.4.1 研究的观点 |
1.4.2 研究限制 |
第一部分: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基础 |
2.体育教材设计本体论(The sport design body of teaching material discusses) |
2.1 教材设计概述(The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 is general to state) |
2.1.1 教材设计的定义 |
2.1.2 教材设计的特点和功能 |
2.1.3 教材设计的研究领域 |
2.2 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教育理念(The college sport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eaching material that designs and compiles) |
2.2.1 对高校体育教材价值取向的审视 |
2.2.2 高校体育教材设计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世界 |
2.2.3 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教育理念 |
2.3 体育教材的基本属性与功能(Function and the major attribute of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
2.3.1 体育教材的基本属性 |
2.3.2 高校体育课程的特性 |
2.3.3 高校体育教材的功能 |
2.4 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系统观(The sport system of teaching material that designs and compiles watches) |
2.4.1 体育教材设计的系统特征 |
2.4.2 体育教材设计的系统方法 |
2.4.3 系统观对体育教材设计的启示 |
3.学习理论与体育教材设计(Learning theoretical and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is designed) |
3.1 学习理论概述(Learning theory is general to state) |
3.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体育教材设计编写 |
3.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体育教材设计编写 |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体育教材设计编写 |
3.2 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及特征(The sport of college student learning course and feature) |
3.2.1 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特征 |
3.2.3 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 |
3.3 学习理论在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中的应用(Study theory in the sport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 with compile in application) |
4.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进展与教材设计(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ort teaching theory are designed) |
4.1 论教材的教学论基础(Teaching theory of theory teaching material is basic) |
4.2 教材与体育教学过程(Teaching material and sport teaching course) |
4.2.1 体育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
4.2.2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征 |
4.2.3 教材与体育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关系 |
4.2.4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
4.3 体育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与教材设计(Sport teaching law, teaching principle and teaching material are designed) |
4.3.1 体育教学规律研究概述 |
4.3.2 我国当代体育教学原则研究概述 |
4.3.3 体育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对教材设计的指导作用 |
4.4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教材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sport teaching pattern and teaching material) |
4.4.1 教学模式与教材的关系 |
4.4.2 开放式教学与教材特点 |
4.4.3 探究式教学与教材特点 |
5.教育传播理论与体育教材设计(Educational spread theoretical and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is designed) |
5.1 教育传播理论述略(Educational spread theory is stated slightly) |
5.1.1 教育传播模型及其扩展 |
5.1.2 教学信息的传播与转换 |
5.1.3 用于教材设计的传播学规律 |
5.2 传播理论基本观点与教材设计的优化策略(Propagate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oretical basic viewpoint and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 |
5.2.1 提高信息形式强度 |
5.2.2 提高信息内容强度 |
5.2.3 减少干扰信息 |
5.2.4 控制冗余信息 |
第二部分: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框架 |
6.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The option of the sport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is with organization) |
6.1 关于“体育教材内容”的讨论(About the discussion of"the sport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
6.1.1 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材内容 |
6.1.2 体育教材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 |
6.2 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The option of the sport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principle) |
6.2.1 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主要取向 |
6.2.2 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
6.3 任务分析理论: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理论探讨(Task analysis is theoretical: Theory of the sport content op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is discussed) |
6.3.1 任务分析理论的基本思想 |
6.3.2 运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系统分析教学任务 |
6.3.3 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探讨 |
6.4 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反思与重建(Reconstruction and the review of the sport content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
6.4.1 教材内容组织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
6.4.2 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基本类型 |
6.4.3 高校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 |
7.体育教材呈现方式的探讨(Sport teaching material the way of presenting discuss) |
7.1 论知识在体育教材中的呈现方式(Discuss knowledge the way of presenting in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
7.2 教材知识呈现结构的继承与革新(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material present structure inherit and improve) |
7.3 体育教材知识呈现策略的探讨(The sport knowledge of teaching material present strategy discuss) |
7.3.1 体育教材知识呈现策略之一:设计先行组织者 |
7.3.2 体育教材知识呈现策略之二:心理匹配 |
7.3.3 体育教材知识呈现策略之三:超出预期 |
7.3.4 知识呈现策略在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中的应用 |
7.4 体育教材的文字叙述(The writing of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is narrated) |
7.5 体育教材图表设计与表达的探讨(The sport chart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 with express discuss) |
7.5.1 图表与文字表达的特点分析 |
7.5.2 体育教材中图表的类型 |
7.5.3 体育教材图表的功能 |
7.5.4 国外体育教材图表设计的特点 |
7.5.5 图表设计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
7.6 体育教材的版式设计(The format of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is designed) |
7.6.1 体育教材版式设计的原则 |
7.6.2 体育教材版式设计的技术 |
8.体育教材编制过程的评价(The appraisement in the sport course of teaching material of authorized strength) |
8.1 教材分析与评价概述(The appraisement and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are general to state) |
8.2 教材评价的主体、标准及过程(Teaching material is main as appraising, standard and course) |
8.3 体育教材编制过程评价的框架(The frame of the sport course appraise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of authorized strength) |
第三部分:高校体育教材现状与展望 |
9.高校体育教材现状与展望(The college spor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eaching material) |
9.1 对高校体育教材现状的分析(For college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
9.2 高校体育教材编写的时代特征(College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the times feature that compiled) |
9.3 高校体育教材多样化的探讨(College sport teaching material is diversified to discuss) |
结束语(Concluding remarks) |
附录(Appendix) |
参考文献(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Study the research task and major accomplishment that undertaken during degree) |
致谢(Express thanks) |
个人简历(Personal resume)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use authority statement) |
(3)不同版本“体育概论”教材内容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目的 |
2.2 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比较分析法 |
3.3.3 逻辑分析法 |
3.3.4 案例分析 |
4 文献综述 |
4.1 概念界定 |
4.1.1 教材(教科书) |
4.1.2 教材内容体系 |
4.1.3 体育概论 |
4.2 文献检索 |
4.3 研究现状 |
4.3.1 “体育概论”学科建设研究 |
4.3.2 “体育概论”课程研究 |
4.3.3 “体育概论”教材研究 |
4.4 文献述评 |
4.4.1 “体育概论”学科层面研究评述 |
4.4.2 “体育概论”课程层面研究评述 |
4.4.3 “体育概论”教材层面研究评述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体育概论教材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
5.2 教材基本信息对比 |
5.2.1 教材名称 |
5.2.2 教材出版社 |
5.2.3 教材版本数量及更新周期 |
5.3 教材内容编排 |
5.3.1 教材各章内容逻辑架构 |
5.4 教材内容表述 |
5.4.1 版式设计 |
5.4.2 栏目设计 |
5.5 教材内容选择 |
5.5.1 教材教学目标 |
5.5.2 教材研究对象 |
5.5.3 教材性质 |
5.5.4 体育概念 |
5.5.5 教材概念体系 |
5.5.6 体育的功能 |
5.5.7 体育的分类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体育概论”教材内容研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2 “体育概论”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 |
6.2 建议 |
6.2.1 要定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体系,及时完善教材内容 |
6.2.2 召开讨论会,规范表达“体育概论”研究对象 |
6.2.3 在界定体育概念的时候要将各种观点纳入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供学生参考和讨论 |
6.2.4 “体育概论”内容体系在一些基本问题方面应该达成共识,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
6.2.5 在界定体育概念的过程中应增加哲学、社会学视角的讨论 |
6.2.6 编撰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围绕教材核心概念建立概念体系,避免逻辑错误 |
6.2.7 在内容表述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文字表述形式,增加图片等表述形式,使教材更加直观生动形象 |
6.2.8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学生思考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表9 教材各章内容逻辑架构 |
附件2 表11“体育”概念表述对比 |
附件3 体育的功能 |
附件4:课题指标专家效度检验 |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5)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
1.1.2 体育教学论学科发展的需要 |
1.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学论 |
2.1.2 体育教学论 |
2.1.3 学科与教材关系 |
2.2 教学论与学科教学论发展综述 |
2.3 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 |
2.3.1 学校体育学的发展 |
2.3.2 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发展的联系 |
2.4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教材教法 |
2.4.1 体育教材教法的发展 |
2.4.2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教材教法发展的联系 |
2.5 关于《体育教学论》教材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比较研究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历史研究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 |
4.2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的探索初立阶段(1988-2000) |
4.2.1 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发展 |
4.2.2 《体育教学论》教材 |
4.3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的相对独立阶段(2001-2006) |
4.3.1 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发展 |
4.3.2 《体育教学论》教材 |
4.4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的深化完善阶段(2007 至今) |
4.4.1 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发展 |
4.4.2 《体育教学论》教材 |
4.5 对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发展的审视 |
4.5.1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演变的流变轨迹 |
4.5.2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演变的影响因素 |
4.5.3 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的发展趋势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总体思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3.1 “新时期”的时间区段界定 |
1.3.2 高等教育 |
1.3.3 大学 |
1.3.4 体育 |
1.3.5 学校体育 |
1.3.6 大学体育 |
1.3.7 “角色”与“角色定位”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访问法 |
1.5.3 数理统计法 |
1.5.4 理论分析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的内容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新时期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及内涵 |
2.1.2 关于大学体育的内容 |
2.1.3 关于大学体育的特征 |
2.1.4 关于大学体育的功能 |
2.1.5 关于大学体育的地位 |
2.1.6 关于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
2.2 新时期大学体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现状 |
2.3 新时期大学体育理论研究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属性的再认识 |
3.1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的视角转移 |
3.1.1 中国大学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2 大学体育的传统角色定位及其视角选择 |
3.1.3 大学体育传统角色身份的理论反思与现实检审 |
3.1.4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的视角选择 |
3.2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角色身份 |
3.3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内涵与外延 |
3.3.1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内涵 |
3.3.2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外延 |
3.4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特征 |
3.4.1 与大学其他组织行为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4.2 与中小学体育相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4.3 与其他非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5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功能 |
3.5.1 大学体育功能概述 |
3.5.2 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期望的重新审视 |
4.1 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概述 |
4.1.1 大学体育“目的”、“任务”、“目标”辨析 |
4.1.2 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基本性质 |
4.2 确立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基本依据 |
4.2.1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 |
4.2.2 选择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基本依据的基本要求 |
4.2.3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基本依据概述 |
4.3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 |
4.3.1 新时期大学体育发展的总体思考 |
4.3.2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扮演的总体设计 |
5.1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
5.1.1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
5.1.2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 |
5.1.3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
5.1.4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建议 |
5.2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
5.2.1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 |
5.2.2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行动策略 |
5.2.3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 |
5.2.4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建议 |
5.3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
5.3.1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特点 |
5.3.2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行动策略 |
5.3.3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问题 |
5.3.4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建议 |
5.4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 |
5.4.1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特点 |
5.4.2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行动策略 |
5.4.3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问题 |
5.4.4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建议 |
5.5 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清华大学实践的若干启示 |
5.5.1 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
5.5.2 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学校及调查方式 |
附件B 高校体育部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C 高校体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D 高校体育教师调查表 |
附录E 1991 年—2005 年关于大学体育的重要文件汇总 |
附录F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活动的意见》(教体艺[2005]4 号 摘录 |
附录G 近年来大学体育实践超越传统角色身份的进一步实证 |
附录H 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分类与学时 |
附录I 清华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角色扮演 |
附录J 清华大学体育文化案例采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操作性定义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
1.4.2 武术教育研究 |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
1.4.5 人物思想研究 |
1.4.6 体育政策研究 |
1.4.7 文献综述述评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基本结构 |
1.6.2 研究重点 |
1.6.3 研究难点 |
1.6.4 研究创新点 |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
【本章小结】 |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
3.3.2 范源濂:教育家 |
3.3.3 马良:军政要人 |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
【本章小结】 |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有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国外有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研究综述 |
(三)对上述研究的评价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领域说明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课外活动 |
二、 课外体育活动 |
三、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领域说明 |
一、 关于选定“基础教育阶段”研究的说明 |
二、 关于选定“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说明 |
三、 关于选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说明 |
四、 关于选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的说明 |
第二章 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梳理 |
第一节 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演变 |
一、 近代以前的回顾 |
二、 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生 |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演变 |
第二节 历史上国外影响较大的理论概述 |
一、 近代历史 |
二、 杜威的活动论 |
三、 弗莱特威尔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 |
四、 “第三课程”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之差异 |
一、 “源”与“流”分歧 |
二、 教育基础理论不同 |
三、 文化传统差异 |
第三章 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当代解读 |
第一节 “教学”概念取代“教育” |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对我国的深远影响 |
一、 教育学影响 |
二、 学校体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理论矛盾 |
第五节 学校体育价值诉求的偏差 |
一、 对学校体育的再认识 |
二、 学校体育价值实现的主体 |
三、 我国学校体育价值主体诉求的偏差 |
第四章 思维惯性与现实的脱节 |
第一节 奥运金牌逐年飙升而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 |
一、 奥运金牌逐年飙升 |
二、 学生体质持续下降 |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流失 |
一、 体育课的流失 |
二、 课外体育活动的流失 |
三、 片面追求体育达标 |
第三节 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一、 娱乐精神的忽略 |
二、 情感互动的缺乏 |
第四节 社会对体育缺乏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 |
一、 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不足及滞后 |
二、 监管、督查、问责制度的缺失 |
第五节 教育评估和升学考试的缺位 |
一、 教育评估的缺位 |
二、 升学考试的缺位 |
第六节 认识偏差与理念缺失使国家行政难能作为 |
一、 党和政府的重视 |
二、 教育实践中政府难作为 |
第五章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构建 |
第一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
一、 心理学基石 |
二、 社会学阐释 |
三、 教育学论证 |
四、 体育学来源 |
第二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当代特点 |
一、 全体性 |
二、 时间规定性 |
三、 多样性 |
四、 自主性 |
五、 人文性 |
第三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 |
一、 主要任务 |
二、 次要任务 |
第四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构建 |
一、 理论依据 |
二、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 |
三、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终极目标 |
第五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 基本原则 |
二、 组织管理体系 |
三、 督导 |
四、 检查与评估 |
第六节 实施策略 |
一、 正确把握理念、指导思想及价值取向 |
二、 加强地方政府监督、问责 |
三、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
四、 加强责任人的体育能力培训 |
五、 健全“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督导、检查体制 |
结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2.1 基本思想辨析 |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
2.3 自然主义时期 |
2.4 政治为纲时期 |
2.5 增强体质时期 |
2.6 健康主导时期 |
2.7 小结 |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
3.6 小结 |
4. 体育专着之立论基础考查 |
4.1 体育专着出版概况 |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着 |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着 |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着 |
4.5 体育史学类专着 |
4.6 小结 |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
5.5 小结 |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主要创新 |
7.4 主要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10)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
四、道德教育论 |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
四、胎教的重要性 |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关于《体育理论》教材中“体育教学”章节的教学改革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D]. 林向阳.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3]不同版本“体育概论”教材内容体系比较研究[D]. 兰春明. 上海体育学院, 2015(08)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我国《体育教学论》教材内容演进研究[D]. 吴知恒.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6]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 彭庆文. 清华大学, 2009(03)
- [7]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8]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D]. 罗少功. 河南大学, 2013(01)
- [9]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 金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10]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