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线为纲,办好合作医疗

以路线为纲,办好合作医疗

一、以路线为纲 办好合作医疗(论文文献综述)

云南省腾冲县瑞滇公社云峰大队合作医疗站[1](1973)在《以路线为纲 办好合作医疗》文中指出 我们云峰大队是一个傈僳、回、汉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十六个自然村,六个生产队,近两千人。自一九六九年五月建立合作医疗站以来,在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以路线为纲,对干部、社员不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坚持自力更生,互助合作,勤俭办医,预防为主,使合作医疗逐步发展巩固。

云南省腾冲县瑞滇公社云峰大队合作医疗站[2](1973)在《以路线为纲,办好合作医疗》文中认为 云峰大队是傈僳(音“栗粟”,lisu)、回、汉等族杂居的地方,共有16个自然村,6个生产队,248户,1990人。自1969年5月建立合作医疗站以来,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以路线为纲,对干部、社员和赤脚医生不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医,使合作医疗逐步巩固发展。

王凤梅[3](2007)在《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透视 ——以山东省为中心》文中指出1949至1978年间,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围绕着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一个重要时段。在此期间,国家在农村也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现代化的探索,并在某些领域有所突破。但因受体制所限,再加上建国初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化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村成了为工业和城市提供粮食、生产原料及资金来源的基地。这使农村现代化陷入滞缓状态,并成为整个社会现代化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中国农村29年的现代化进程作一个透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对农村现代化所取得的进展,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缓慢的状况,及造成整体进程缓慢的原因等作了系统研究。第一部分对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探索中所获得的进展进行梳理和研究。建国后,中国在农村现代化探索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经济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两方面内容。农业现代化方面,通过农业集体化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在规模经营基础上兴修农田水利,大搞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等农业技术革新:农村工业化,则是通过大办社队工业进行的。政治方面,农会的组建培养了农民的组织意识;农村开展乡镇民主建制,举行普选,使农民作为国家主人参政议政,对农民进行了一次民主政治培训;确立了社会救助及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获得一定社会保障,也保证了农村社会的有序运行。文化方面,国家为促进农村学校教育的普及采取系列措施,尤其在扫盲工作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革命文化输入农村,使农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第二部分对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缓慢状况进行探寻和研究。1949至1978年间的中国农村,尽管在经济、政治、文化层面都曾产生一系列现代性的、或对传统社会曾起到破坏性的因素,从而促进了中国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中国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比较缓慢,且与城市差距日益拉大,最终成为城乡二元结构中被疏离隔绝的一个区域。经济方面,尽管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对土地的规模经营,农业现代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村工业化的起步等。但是这些因素并未能完全发挥效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影响了经济现代化进程。政治方面,建国初期农会在国家权力的控制之下发挥作用,在物质基础上也依赖于它,故作用很有限,文革时期的农会又完全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集政治、经济、社区组织于一体的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村处于准军事化框架控制之下,农民只有参加劳动的权力,没有讨论分配方式及按自己意愿反馈意见并维护自身利益的自由;在当时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下,国家又没给农村公共福利提供资金的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水平非常低下。文化方面,因基础太差,国家提供给农村教育资金又少,建国后农村教育水平依然低下;“革命文化”既没有真正控制和取代传统村落文化及价值观念,同时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所以,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在整体上比较艰难、缓慢。第三部分对1949至1978年间造成中国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缓慢的原因进行剖析和研究。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之所以缓慢,原因颇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以实现工业化为中心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使农村成了为工业、城市建设提供资金、原料的基地。这给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压力,导致农村资金积累途径短缺;二是农地准公有制的确立影响了土地的生产效率。在这种农地制度下,获益最大的是国家,农民积极性无法发挥,对土地感情日益淡漠,导致生产效益很难有效提高;三是国家——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间的非良性运行妨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以农村基层干部为中介构架起来的行政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当彼此的互动关系呈显形或隐形冲突却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时,便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有序发展;四是人口逆向流动使农村承受了过多压力,成了为城市减负的缓冲区,同时这种人口流动也强化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成为被隔离的区域,妨碍了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论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创新。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学的实地调查方法、经济学的图表分析及数字统计方法、人口学的人口流动理论等,多角度、多视野地透视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立体地解剖中国农村现代化历程,并将视野定格在1949至1978年间这个有关农村现代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的时段内,输理其发展脉络,解读其发展状况并剖析其背后的复杂历史因素,为今后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启示。再次在资料运用上,本文在大量运用传统档案资料、汇编文献资料,参考相关专著、论文等基础上,还去农村作实地调查,收集到一批口述资料运用到论文中,这给文章增添了鲜活的记忆和下层民众的声音,丰富了历史的内涵。通过以山东省为例,对1949至1978年间的中国农村现代化历程的透视,本文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借鉴:一、农村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链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概念;三、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四、农民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五、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同步进行。与改革前相比,今天的农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农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一些昔日曾影响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甚至有的还更突出。如城乡人口的收入、生活水平、文化层面差距的日益拉大,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因素依然存在等。农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现代化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并且成为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之路上的障碍。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此问题的严重性,确立了“以工哺农”的策略,自2006年起,减免全部农业税,并拟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这说明政府已越来越重视农村这个巨大而又落后的区域,也越来越清楚农村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从新中国农村现代化历程中吸取经验和借鉴,可使我们获取某些启迪,也可使我们在今后的农村现代化之路上少走弯路,这正是本文想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崇为伟[4](2019)在《赤脚医生与中医药研究(1965-1985)》文中研究说明赤脚医生一直作为农村地区“半农半医”初级医疗卫生员的形象存在,肩负着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使命,伴随着中草药运动始末并参与其中,受到了国内广大农民病人的信任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赞扬。这一最高达到几百万规模的赤脚医生队伍一定程度上是群众运动的集中体现,对当时农村地区疾病防治、合作医疗乃至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效应。建国初期尤其农业合作化后的一段时间,公共卫生理念与迭生的群众运动相结合成为彼时医疗话语的主要特点。实际上,在一个拥有5亿农村人口的国家里,乡村医疗世界存在着传统草泽铃医、巫医(宗教医)、医学传教士和职业医者等多重性质的卫生从业人员,水平层次不齐,为了有效保障农民的健康生活,国家借鉴了先前的乡村卫生建设、联合诊所经验,着力构建地方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全面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制度,乡村医疗体系发生了巨变。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以窥见国家极其重视传统医学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医学”的卫生路线,开展了自上而下的中草药运动。赤脚医生、中草药运动经历了从兴起、发展到衰落的历史轨迹。尽管曾被WHO等国际组织的专家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问题的范本”,但特殊政治话语下的产物毕竟存在缺陷,时人应该用理性的、历史的眼光看待合作医疗时期的医疗群众运动。本课题以医疗社会史视角研究赤脚医生与中医药,主要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中研究赤脚医生群体。试以赤脚医生经历与中草药运动为切入点,将其分为合作医疗时期、转型时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个阶段,力图更准确地了解赤脚医生的行医模式与结构性社会关系,了解赤脚医生群体与传统中医学的微妙关系,客观分析赤脚医生行医实践对农村公共卫生的影响,展现当时真实的基层医疗体系。农村医疗体系的不断嬗变背后蕴藏的是医学政治带给医疗社会的巨大改变,体现了国家对实现医疗公平的不懈努力。时至今日,农村地区正处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机遇期,乡村医生是构建分级诊疗的重要基层力量,对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乡村医生的基层问题一直在社会斡旋,此前的赤脚医生模式无疑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

王凤梅[5](2008)在《新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普及及影响——以山东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后,农村缺乏系统的医疗卫生服务,造成部分农民因病返贫。为改变这种状况,同时也为了增强战备,做好打大仗的准备,毛泽东发出"六.二六"指示,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国家权力的涉入,使农村合作医疗很快得到推广和普及。尽管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对比较低下,但在农村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合作医疗的推广和普及对于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保障农民的生命健康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耀县柳林地段医院[6](1975)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为贫下中农办好医院》文中认为 耀县柳林公社是一九三九年解放的一个老区,地处县城西北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全社十四个生产队,耕地面积五万五千亩,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解放以来,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兜售“重城市、轻农村”的修正主义黑货,干扰和破坏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卫生路线,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未得到彻底改变。文化大革命前,柳林公社卫生院设备十分简陋,医疗力量非常薄弱,对

张瑞贤,张卫[7](2009)在《“文革”期间开门办科研与中草药运动》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在文革中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大门,实行开门办科研,打破"三脱离"、"学院式"的局面,成为一种独特景象。开门办科研,是"文革"期间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要求。全国如此,医务界更是走在前列。根据毛主席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合作医疗蓬勃发展,赤脚医生茁壮成长,广大医药科研人员纷纷走出医院,走出科研大楼,奔向农村,走进基层,这期间原有的科

张瑞贤,张卫[8](2010)在《“文革”期间开门办科研与中草药运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药科研人员在开门办科研过程中结合中草药群众运动所做的科研实践活动,从培训赤脚医生;药物栽培实践;土法与科研结合,发展中药制剂;中草药普查;发现草药新品种;总结发现,编写中草药书籍;中药化学和新药研制七个方面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论述。

李旺[9](2013)在《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文中认为论文从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文学编辑机制的惯性因素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无产阶级群众文艺的代表形式——革命故事、文革与新时期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接受与变异、文革结束后作家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性六个层面探讨1976年前后(1971——1979)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异同性。论文第一章探讨1971至1979年间文艺刊物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异。试刊号、复刊号、征文、抄袭、读者意见调查表是本章论述的五个关键词。对于1971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刊物来说,安全避开政治地雷是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而1976年后文艺刊物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政治尴尬,即1971——1976年间的办刊经历,复刊号如何讲述刊物的文革原罪是新时期伊始最富有意识形态症候的文学现象。征文是文革和新时期文艺刊物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时它也是文艺刊物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举措。对待作品抄袭的态度反映出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文学生态的变迁。读者角色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变迁通过读者意见调查表内容的调整表现出来。论文第二章讨论1971年后编辑机制在文革主流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生产中的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注文革与新时期作者群的跨界性,并未注意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性。本章以叶至善、鲁秀珍对肖复兴稿件的修改,何启治对陈忠实的热情鼓励,谢泉铭对张抗抗、赵丽宏、王小鹰等知青作者的指导为例,分析文革文学编辑对十七年文学编辑惯性的继续发挥:修改稿件、介入作品生成过程,敏感的政治嗅觉,与作者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完全政治化的文革社会,编辑与作者的私人友谊也延伸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恩义伦理”对专制体制微弱的抵抗。作为文学编辑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文革时期也表现出独特的创作心理。对时代风气的追随与以写作改变命运的功利理性影响了文革时期开始写作的作者心态,本章以叶辛为例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第三章在回顾左翼文学传统基础上讨论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问题。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教旨主义理解,使得1949年后主流文学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农民和作为国家机器的解放军的写作潜能表现出巨大的期待热情,并付诸行动进行培养训练。1949年后,主流文学赋予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以政治意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对资产阶级文学堡垒的攻占,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后者开启了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热潮。文革结束后,工农兵业余作者从舆论中心跌落,遭遇何去何从的身份难题。论文第四章在左翼文学以“文艺”取代“文学”的演进脉络中讨论故事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在十七年时期、特别是文革和新时期的演变史。从旧书到革命故事,从旧说书人到革命故事员,故事经历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彻底改造。文革结束后,故事的去革命化成为主导舆论,但故事的性质定位遭遇新的难题。论文第五章探讨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与叙事诗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作为十七年期间最为重要的叙述模式,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中继续存在,新时期伊始,农村题材小说成为备受瞩目的创作潮流,本章以陈忠实、周克芹、叶蔚林、古华、孙健忠五位作家为例,分析他们从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新时期的创作演变。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则以梅绍静诗歌中信天游的抒情功能演变为对象进行探讨。论文第六章讨论作家形象塑造在文革与新时期转换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本章首先考察文革当红作家浩然在文革结束后的形象塑造问题,其次探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的作家新时期伊始的文革记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

纪程[10](2006)在《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 ——以山东临沭县为个案(1941-2005)》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山东省临沭县为个案,以临沂市和临沭县档案馆的相关文件以及本人在临沭县进行的田野调查的录音及笔录为主体资料,以不同时期的乡村主流话语为切入点,深入地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政权过程中及取得全国政权之后对乡村社会进行的改造及乡村社会的回应。乡村主流话语的变迁轨迹是本论文的基本线索。 本论文借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领域兴起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以话语分析为研究社会问题的工具,探讨乡村话语变迁背后的政治变迁逻辑。 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交代临沭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及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前的乡村社会的特点并简要梳理该时期主要的乡村话语。 第二章主要考察土改时期的乡村话语的特点,从三个主题词——“诉苦”、“翻身”、“动参”入手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土改,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阶级话语”嵌入到乡村社会中,实现了对乡村小农民众的政治动员。并通过阶级划分实现了对旧的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确立了新型的等级秩序。进而运用“阶级话语”动员农民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夺取政权的战争。土改时期乡村话语的主要特点是“阶级话语”对乡村小农社会的嵌入,这一话语特点其背后的政治逻辑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土改成功地获得了进入乡村小农社会攫取资源和整合农民的合法性。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从“合作化”到“文革”时期的乡村话语的特点。认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话语的特点是:“国家话语”的灌输、渗透和嬗变。这一话语特点所折射出的政治逻辑是,国家通过“集体化”的手段对乡村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但乡村社会自身的弹性始终抵御着这一改造。这种抵御却招致了国家更强形式的全面控制(人身控制、意识形态控制)。但是国家的这种强力的控制的最大弱点是无法持久,随着文革的结束和人民公社的解体而消解。 第四章主要探讨“文革”结束后,“革命话语”在乡村社会的消解的过程。反映出国家放松对乡村社会的全面控制后,乡村社会对这一状况的适应需要有个过程。 第五章考察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的话语的新的特点,即“多元话语”的格局。主要选取了“经济”、“干部腐败”、“村民自治”、“计划生育”、“治安”、“关系”六个乡村社会较为流行的话题进行剖析。这种“多元话语”格局实际上体现出改革开放后,国家(中央政府)、基层政府(乡镇)、与农民(自主农民)之间的博弈与互动关系。 总之,通过“乡村话语”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的改造及乡村社会的回应的图景。这一图景以1978年推行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对乡村社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国家处于强势,乡村社会处于弱势。尽管乡村社会始终在抵御着这种改造,但这种抵御是十分有限的。无法逃脱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全面控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是以推行政策的方式对乡村社会进行混合型现代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力量在生长,自主性也增强了,

二、以路线为纲 办好合作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路线为纲 办好合作医疗(论文提纲范文)

(3)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透视 ——以山东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现代化概念的界定及发展
    二、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三、选题原因和选魔意义
    四、资料获取、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
    五、关于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六、一些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及其成效
    第一节 关于农村经济现代化
        一、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
        二、农村工业化的萌发和起步
    第二节 关于农村政治现代化
        一、农民协会的组建增强了农民的组织意识
        二、建国初期乡村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三、农村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关于农村文化现代化
        一、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
第二章 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缓慢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进程缓慢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二、农村工业化水平低下
        三、农村市场的缺失
    第二节 农村政治现代化进展缓慢
        一、萌发的现代性政治因素发展受到限制
        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第三节 农村文化现代化进展缓慢
        一、农村教育水平低下
        二、呈双层特色的乡村文化
第三章 中国农村现代化进展缓慢原因分析
    第一节 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国家战略
        一、国家对农村的“多取”、“少予”
        二、国家战略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二节 农地制度的变迁
        一、农地准公有制的形成
        二、农地准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制度
        三、农地准公有制实行的结果
    第三节 国家—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间的非良性互动
        一、国家与农村基层干部之间的互动
        二、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间的互动
        三、行政管理体系的非良性运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第四节 以逆向为主的人口流动
        一、国家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二、人口由城市向农村逆向流动
        三、人口的逆向流动妨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赤脚医生与中医药研究(1965-198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国内研究情况
        2.2 国外研究情况
        2.3 发展趋势
    3 主要研究内容及理论方法
        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3.2 研究的理论思路
        3.3 主要研究方法
    4 学术价值及创新点
        4.1 理论价值
        4.2 实践价值
        4.3 创新点
    5 不足之处
第一章 “赤脚医生”之诞生
    1 赤脚医生产生的时代背景
        1.1 建国初贫乏的农村卫生状况概述
        1.2 集体经济下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
        1.3 文化遗产:毛泽东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
    2 赤脚医生的选拔与培训
        2.1 群体构成
        2.2 成为赤脚医生
        2.3 从《赤脚医生教材》看培训情况
第二章 合作医疗时期农村基层医疗的中流砥柱
    1 中医药诊疗实践
        1.1 “一根针,一把草,一双手”
        1.2 预防为主的疾病观
    2 中草药在地化:验方、偏方的运用
        2.1 献方集方
        2.2 中草药筛选与普查
        2.3 中草药采集与种植
    3 运动区域化:辅助新药科研
    4 现代医学的普及者
        4.1 抗生素等西药的应用
        4.2 简易手术的实施
        4.3 新法接生的推广
第三章 后合作医疗时代的乡村医生
    1 多元医疗的回归
    2 “穿鞋”:职业过渡与转型
    3 新型合作医疗时期的境遇与挑战
        3.1 中医药是新时期基层卫生工作的重点和特色
        3.2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村医老龄化与基层人才缺失的矛盾
        3.3 “农转公?”:特殊身份与生活保障、执业考核的“对峙”
        3.4 “中国模式”的现代展望
第四章 田野采撷:基于安徽省天长市的调查
    1 中医之乡——安徽天长
    2 赤脚医生中医药行医实践
        2.1 培养半农半医卫生员
        2.2 参与中草药运动,应用中医诊疗
    3 后记: 完善乡村医生队伍,首创“县域医共体”模式
第五章 结语
    1 医疗公平:与时俱进的乡村卫生诉求
    2 人为本:塑造“医患共同体”
    3 基层科普:传统中医学的新生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赤脚医生基本资料
    二、赤脚医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新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普及及影响——以山东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作医疗的产生及发展
二、国家权力的涉入助推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
三、合作医疗的普及带来的影响

(9)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文革文艺刊物的政治试探:试刊号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刊物的复刊之路:如何讲述文革原罪
        一、“四人帮”的阴谋与“我们斗争性不强”
        二、为刊物正名:回归“十七年”与文艺刊物的“伤痕”叙事
    第三节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政治动员:“征文”
        一、文革征文:无产阶级文艺新军的培养与政治博弈的论证
        二、新时期征文:新时期总任务的集合令与“去曲艺化”
    第四节 “抄袭”在文革与新时期的遭遇:
        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对立
        二、新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垒思想的弱化
    第五节 读者意见调查在文革与新时期的作用:群众还是读者
第二章 从文革到新时期:编辑机制惯性与跨界文学生产
    第一节 编辑的职业惯性与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
        一、1949年后的文学编辑:组织化文学的生产者
        二、文革:组织化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与“人情伦理恩义”的反作用力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发表语境与知识青年的创作心理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谱系
    第一节 1949年之前关于工农作者的讨论与实践
        一、文学大众化与工农通讯员
        二、农民文艺与工人文艺
    第二节 1958、1966、1976: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实践
        一、1958——1966:拿下“文学堡垒”与通向共产主义
        二、1966—1976:无法完成的文化大革命与永远长不大的工农兵业余作者
    第三节 新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何去何从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文艺的胜利与难题:革命故事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的定位
    第一节 革命故事与革命故事员:民间文艺的革命化与组织化
    第二节 新时期:重述故事传统与新故事的提出
第五章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的十七年小说、诗歌传统
    第一节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
        一、陈忠实:文革与新时期的十七年作家
        二、周克芹:社会主义新人塑造的贯穿性
        三、叶蔚林:歌词创作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对话
        四、古华:风俗的挤压与释放
        五、孙健忠:乡土味中的民族性
    第二节 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
        一、《兰珍子》:“文革”诗歌与“十七年”民歌体叙事诗传统
        二、“兰珍子”与“我就是你的梅”:革命后代与落难学生
        三、陕北与延安:从革命圣地到母亲、祖国以及民族
        四、梅绍静的信天游:从革命形式到故事重述
第六章 告别文革,走向新时期:1976—1979作家形象形塑的意识形态性
    第一节 文革主流作家: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二节 文革中被贬抑的作家:霜叶红于二月花
结论
参考文献

(10)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 ——以山东临沭县为个案(1941-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中国乡村政治与社会的研究综述
    三、基本概念说明
    四、研究方法、思路和资料说明
第一章 个案县的背景
    一、自然环境及经济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传统时期”乡村状况及乡村话语
第二章 “阶级话语”对乡村社会的嵌入
    一、“诉苦”——被规训的农民私愤倾诉
    二、“翻身”——“阶级话语”嵌入乡村社会的标志
    三、“动参、支前”——运用“阶级话语”动员农民参与战争
第三章 “国家话语”的灌输、渗透与嬗变
    一、“合作化话语”
    二、“表述性阶级话语”
    三、“革命话语”的泛滥
第四章 “革命话语”在乡村社会的消解
    一、“革命话语”的惯性
    二、“革命话语”的消解
第五章 “多元话语”解读“混合型乡村现代化改造”
    一、“经济话语”——主位的乡村话语
    二、乡村干部腐败——人性、风气、体制合力打造的怪胎
    三、从“糊弄人”到“能人拉票”——村民自治在乡村社会的嬗变
    四、计划生育——国家意志、基层政府利益与农民传统生育文化的博弈
    五、乡村治安状况“恶化”——体制转型的伴生现象
    六、“关系话语”——“圈子社会”的标志性话语
结语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框架的兴起及在中国研究中的应用
    二、“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研究概述
    三、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附一:访谈录音资料目录
附二:临沭县常用方言词语
后记

四、以路线为纲 办好合作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路线为纲 办好合作医疗[J]. 云南省腾冲县瑞滇公社云峰大队合作医疗站. 中草药通讯, 1973(04)
  • [2]以路线为纲,办好合作医疗[J]. 云南省腾冲县瑞滇公社云峰大队合作医疗站. 赤脚医生杂志, 1973(03)
  • [3]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透视 ——以山东省为中心[D]. 王凤梅. 山东大学, 2007(06)
  • [4]赤脚医生与中医药研究(1965-1985)[D]. 崇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新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普及及影响——以山东省为中心[J]. 王凤梅.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3)
  •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为贫下中农办好医院[J]. 耀县柳林地段医院. 陕西新医药, 1975(03)
  • [7]“文革”期间开门办科研与中草药运动[A]. 张瑞贤,张卫. 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8]“文革”期间开门办科研与中草药运动[J]. 张瑞贤,张卫.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1)
  • [9]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D]. 李旺. 南京大学, 2013(05)
  • [10]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 ——以山东临沭县为个案(1941-2005)[D]. 纪程.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以路线为纲,办好合作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