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论文文献综述)
木斋,盘珊钰[1](2021)在《冯梦龙对《金瓶梅》的编辑与阐释》文中指出冯梦龙是《金瓶梅》出版传播中最重要的编辑者和最早的正面阐释者之一。《金瓶梅》最早的两个版本——崇祯丁巳本以及早于此本数年的版本,都是冯梦龙最终编辑定稿,并以"东吴弄珠客"为笔名撰写序言。冯梦龙更重要的贡献是在李贽撰着《金瓶梅》基础之上做大量修改,这就是《金瓶梅词话》。冯梦龙还以欣欣子为笔名撰写《金瓶梅》第二篇序言,代表冯梦龙对《金瓶梅》认识的一次大飞跃和重要转型。
展菲[2](2012)在《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冯梦龙其人其事及其文学成就,尤其是以"三言"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带给人们的全新视角,使他在当时就很受欢迎。入清后却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他的小说《情史》等甚至成为"禁书",对其他方面的着作也很少论及。直到在二十世纪初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大潮中,对冯梦龙作品的阅读和出版又重新繁荣起来。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冯梦龙研究推陈出新,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三言"之后,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冯梦龙生平思想、作品、文艺理论的研究都经历了
展菲[3](2011)在《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文中提出要研究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首先要对冯梦龙的经学思想作一梳理,明确冯梦龙经学思想的特点。由于经学发展时间之漫长,变化之复杂,加上冯梦龙生活的晚明时代,经济之发达,思想之空前活跃,因此对于冯梦龙经学思想的研究必须置于整个经学发展之中,置于晚明社会的背景之下,置于晚明思潮的影响之下,深入剖析冯梦龙经学思想的发展和特点;其次要关注情教观的溯源,总结在冯梦龙经学思想的影响下,“情”这一概念发展成为“情教”的必然性,结合冯梦龙的生平和所受晚明思潮的影响,分析经学影响下的情教观对冯梦龙的文学创作、社会生活、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意义,为冯梦龙作品和思想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丁琼[4](2009)在《冯梦龙《情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冯梦龙所辑评的文言小说总集《情史》一书,首先是作为小说作品长河中的一份子,具有其特有的文学意义;其次,《情史》网罗了从周朝到明代几千年的情趣逸事,其丰富的素材罗列对小说的创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后,《情史》也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男女的爱情婚恋生活史,其真实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爱情观念的风貌和婚恋原则,为现代人解读数千年前的古人们尤其是封建伦理枷锁束缚下的古代女子的爱情婚恋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鉴于此,对《情史》进行全面的研究,意义深远。本文正是基于此种想法,从《情史》的生成背景与辑评因由、《情史》文本结构、《情史》故事类型、《情史》中所承载的编选者思想以及《情史》的地位、影响等诸方面对《情史》加以研究,希望藉此能更深入、全面的解读冯梦龙其人及其生活的时代风貌,以及中国古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第一章对近年来学术界针对《情史》一书所作的相关研究作了一个综述,包括《情史》辑评者、成书时间等有争议的问题的探寻,以及对其中所辑录的故事的来源的考察和其中所体现的辑评者的情学思想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藉以让读者对《情史》一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下文作铺垫。第二章介绍了《情史》辑评的背景与因由,从文学背景、外部条件,再到冯梦龙创作《情史》的个人因由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挖掘。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是对《情史》文本的解读,分为四部分,包括对《情史》书名的解析、文本架构和编选理念和编选方式等的解析,以及对《情史》中九百余则故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总结,罗列出了古代社会婚恋爱情故事的主要类型,包括至情型、薄情型、情恋型、离合型、有缘无份型、异女荐枕型等。第四章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情史》一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冯梦龙的情学思想,具体来说包括至情论、情教观、对世俗婚恋观的认识、对非正常婚恋关系的认识以及女性观等。最后一章总结了《情史》一书作为古代爱情婚恋之百科全书的地位及对此后文学创作的影响。
傅承洲[5](1992)在《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文中研究指明 在我国古代作家中,要数小说家的地位最低,没有人-为他们作"年谱"、"行状"和"墓志铭",也没有史书记载他们的生平书迹,因而小说家的生平资料留传下来的极少。施耐庵有无其人,尚有争论;兰陵笑笑生为何许人,也争论很大。就连《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五四"以后才考证出来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主要是他的家世,对他本人则所知甚少。冯梦龙总
二、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冯梦龙对《金瓶梅》的编辑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概 说 |
二、 冯梦龙生平 |
(一)冯梦龙早期活动及作品(1574—1610) |
(二)冯梦龙中期活动及作品(1611—1633) |
(三)冯梦龙后期活动及作品(1634—1646) |
三、 《金瓶梅》崇祯本和词话本与冯梦龙的关系 |
(2)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冯梦龙生平研究 |
二“三言”研究 |
1. 本事和版本研究 |
2. 作品研究 |
三冯梦龙文艺思想研究 |
(3)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冯梦龙习经学 |
第一节 冯梦龙习经情况概述 |
第二节 冯梦龙经学着作及其版本流传 |
第二章 冯梦龙的经学思想 |
第一节 晚明以前经学发展 |
第二节 晚明思潮中的经学新变 |
第三节 冯梦龙的经学思想 |
第三章 冯梦龙的经学思想与情教观 |
第一节 晚明尊情思潮发展 |
第二节 冯梦龙的"情"与"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冯梦龙《情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情史》研究综述 |
一、辑评者考辨 |
二、成书时间考辨 |
三、故事来源考辨 |
第二章 《情史》辑评的背景及因由 |
一、社会风尚流变与《情史》生成的文学背景 |
(一) 重“欲”与趋“商” |
(二) 重“情”与尚“奇” |
二、江南地域渊源与《情史》生成的外部条件 |
(一) 印刷出版业的繁荣 |
(二) 故事源流地江南 |
三、冯梦龙的人生历程 |
(一) 冯梦龙的婚恋情缘与《情史》的编撰 |
(二) 冯梦龙的文学交友与《情史》的编撰 |
四、同时代作品与《情史》的关联 |
第三章 《情史》文本解读 |
一、《情史》正名 |
二、《情史》文本架构 |
三、《情史》编选理念与编选方式 |
(一) “情”与“史”的结合 |
(二) “选”与“修”的结合 |
四、《情史》婚恋爱情故事类型 |
(一) 至情型 |
(二) 薄情型 |
(三) 情恋型 |
(四) 离合型 |
(五) 有缘无份型 |
(六) 异女荐枕型 |
第四章 《情史》与冯梦龙的情学思想 |
一、至情论 |
二、情教观 |
三、对世俗婚恋观的认识 |
(一) 文人的爱情理想 |
(二) 女子的择偶标准 |
四、对非正常婚恋关系的认识 |
(一) 人与非人恋 |
(二) 同性恋 |
(三) 其他 |
五、女性观 |
(一) 对青楼女子的同情 |
(二) 对大胆追求自由恋爱的赞赏 |
(三) 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 |
第五章 《情史》的地位及影响 |
一、《情史》的文学地位 |
二、《情史》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 素材来源 |
(二) 体例借鉴 |
(三) “情”文学创作潮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冯梦龙对《金瓶梅》的编辑与阐释[J]. 木斋,盘珊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04)
- [2]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J]. 展菲.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2(00)
- [3]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D]. 展菲. 青岛大学, 2011(06)
- [4]冯梦龙《情史》研究[D]. 丁琼. 中南民族大学, 2009(S2)
- [5]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J]. 傅承洲. 文史知识,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