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低轨道卫星进行个人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田开波,杨振,张楠[1](2021)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实现全球网络无缝覆盖的重要手段,空天地一体化是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愿景之一。简要回顾了地面无线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发展历史,论证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首次定义了网络融合发展的不同层次。随后针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融合终端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网络融合的演进。
王诗涵[2](2021)在《卫星传感网络中三维高效地域群播算法设计》文中认为
周全[3](2021)在《基于低轨星座的北斗导航增强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凭借自身运动速度快、几何构型变化快、地面测站接收信号强等优势,可以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等已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进行优势互补,在增强GNSS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和精密定轨方面存在巨大意义,已经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同时LEO星座也可以在不依赖GNSS的情况下,实现单系统导航定位。本文针对LEO星座增强BDS精密单点定位进行研究,使用美国Analytical Graphics公司开发的卫星仿真工具包(System Tool Kit,STK)设计不同构型的LEO星座,结合自编程序仿真精密轨道文件,搭建GNSS/LEO观测链路仿真平台,仿真不同链路观测数据,并从LEO星座卫星数量、卫星轨道高度等方面,探究LEO星座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的增强效果。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ridium、“鸿雁”等星座进行模拟,根据后续实验需要设计不同轨道高度和卫星数量的LEO星座,并从星下点运行轨迹、全球DOP值分布、全球平均卫星可见数分布以及全球导航精度分布方面,对BDS精密单点定位过程中加入LEO星座的增强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LEO星座的加入,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极地地区,平均可见卫星数都有极大的提升。加入LEO星座后,全球范围内PDOP值均降低,并且随着LEO卫星数量的增加降低效果更加明显,其中极地区域PDOP值下降程度最为显着。LEO星座的加入,有效的改善了高纬度地区的卫星构形,提升导航精度。(2)基于STK软件自带的报表功能并结合自编软件,仿真生成GNSS/LEO精密轨道文件。基于地基GNSS观测方程、星载GNSS观测方程以及星间链路观测方程等,构建GNSS/LEO观测链路仿真平台,仿真生成包含电离层延迟改正、对流层延迟改正、卫星钟差改正等各类改正项的观测数据。(3)从LEO星座中卫星数量、卫星运行轨道高度以及观测过程中测站观测采样率和和地面测站分布纬度,探究LEO星座对BDS PPP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LEO星座对BDS PPP的增强效果随着LEO卫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LEO卫星数选取100颗、144颗、196颗和256颗时,LEO卫星对BDS PPP的收敛速度的提升程度分别为65.67%、70.15%、77.16%和91.05%。通过实验证明,在LEO星座的星座构型和卫星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卫星运行轨道越高,对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增强效果越好。更高的LEO卫星轨道高度使得更多的LEO被观测到并参与定位解算,加快BDS PPP的收敛速度,实验证明,在设计的三组试验中,2000km轨道高度的LEO星座,增强效果优于1000km轨道高度的LEO星座。分别使用1s、5s、10s、15s、20s和30s采样率的仿真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通过实验证明,观测值采样率LEO卫星对BDS PPP的性能提升效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左右,未有明显差异。(4)本文还仿真具有导航定位能力的LEO星座,对LEO星座进行了精密单点定位和伪距单点定位(Single Point Positioning,SPP)性能分析,证明在LEO星座在满足导航定位需求时,即可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王艳[4](2021)在《面向量子密钥分发的卫星组网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量子计算机的问世给传统的基于复杂数学计算的加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保障全球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量子密钥分发可生成理论上绝对安全的密钥,其在保障通信安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面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受限于光纤信道损耗,而在空间中量子信号的低传输衰减和可忽略的退相干性,使得卫星-地面量子密钥分发对于远距离或洲际用户提供了最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利用量子卫星作为可信中继节点完成远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可以实现洲际乃至全球量子密钥分发。然而,目前自由空间中只有一颗量子卫星,为提供全球覆盖的安全通信,有必要部署一个包含多个量子卫星的量子卫星网络。这就提出了如何构建量子卫星网络从而能够具有更好的密钥中继能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围绕“如何构建量子卫星网络以及如何利用密钥资源”的问题,设计了量子卫星网络的组网架构,并提出了量子卫星网络路由与密钥资源分配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第一,针对量子卫星网络的组网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的量子卫星密钥分发组网架构,该架构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通过部署总控制器与分域控制器,能够全局把控网络的连接与资源情况,从而能够更智能、更合理地制定路由与密钥资源分配策略。第二,针对如何分配量子卫星网络的密钥资源问题,提出了基于单路径的路由和密钥资源分配(S-RKRA)方法,建立了量子卫星网络的密钥资源消耗模型。基于低轨量子卫星星座的多种形态,探讨了量子卫星节点、轨道数量以及链路形式和业务数量对该算法密钥中继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量子卫星网络中IOL的存在与否会造成业务成功率高达50%的差异,即使业务量比较大时,也能带来20%的差距。第三,针对面向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卫星网络中密钥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资源剩余率的多径路由和密钥资源分配算法(RR-M-RKRA),该方案提出了量子卫星通过多路径生成量子密钥的方法以及密钥资源剩余度的概念,考虑了密钥池中的剩余的密钥数量对LEO量子卫星星座的QKD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RR-M-RKRA算法较S-RKRA算法密钥中继业务成功率可提高20%,且密钥资源剩余度参数R取值0.4时RR-M-RKRA算法的效果最好,性能可提高18%。
安元元[5](2021)在《低轨卫星测控系统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低轨卫星在卫星导航与通信方面具有的优势,因此低轨卫星的应用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严重不足,对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的优化调度、充分利用现有地面站资源就显得尤为迫切。国家授时中心根据国家需求,研制建设一套天线口径为5米的低轨卫星测控系统。根据研制建设任务的需求和约束,本文开展了调度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的资源最优的策略研究,以满足低轨星座的遥测、遥控及数据传递等任务;对国内外常见低轨卫星星座进行测控地面站的选址开展了研究,基于低轨卫星星座测控地面站网具有多站同时能观测多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不同约束下的调度策略,并研制了相应的低轨卫星地面站调度软件,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系统平台进行了联调联试、参与了卫星星地对接测试,为制定低轨卫星测控系统调度策略提供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的选址研究。分析了地面站站址选择、布局和测控地面站可以观测到卫星的条件,本文涉及到的低轨卫星星座组成等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弧段的地面站选址算法,通过创建星座、搭建仿真环境,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低轨卫星星座的可见卫星数目进行了分析,为后续调度策略中的测控地面站选择提供参考。(2)低轨卫星Walker星座测控地面站的调度研究。分析了特定的低轨卫星星座的覆盖特性、可观测弧段、不同测控地面站对可见种子卫星的极坐标图、观测弧段以及星下点轨迹等;针对特定的低轨卫星星座进行了卫星可见性分析,提出两种不同约束的调度策略,其约束条件:一是优先观测亟待数据更新的卫星,二是优先选择俯仰角高的卫星或优先选择可视弧段长的卫星,最后对两种调度策略进行分析和仿真,详细比较了两种调度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策略2相比策略1具有观测卫星时间长、切换地面站天线频率低、观测卫星均匀等特点,策略2更适合本文研究的实际观测任务需求。(3)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的测试与验证。根据调度软件的需求,分析了调度软件设计约束条件和调度软件运行过程;对低轨卫星地面站调度软件实现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包括单天线测控地面站和多天线测控地面站;研究了低轨卫星地面站硬件和软件改造方案,从改造目的、功能要求、需求分析、综合基带主要功能及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按照有线、无线对接的方式,进行了星地对接测试。通过卫星与地面测控系统的对接测试验证了星上S/X波段应答机与地面站测控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匹配性,验证遥控直接指令、间接指令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检验遥测数据的格式和参数处理的正确性,验证S/X波段应答机主要技术指标。论文针对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调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研制了低轨卫星地面站调度软件,开展了星地对接测试,论文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家授时中心正在建设的5米低轨遥测遥控系统,支撑了系统的研制建设。
刘宇婷[6](2021)在《低轨宽带卫星网络中高效链路切换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低轨卫星网络凭借卫星制造成本低、网络覆盖范围广、部署灵活等优点成为下一代空天地集成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全球提供宽带卫星通信服务。低轨卫星轨道高度低,卫星运行速度快,导致部分星间与星地间链路状态动态变化,使得星间和星地链路难以维持长久连接。本文针对低轨极轨道网络在反向缝处星间链路切换问题及卫星与地面站间的馈电链路切换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低轨卫星网络的发展背景做了简单介绍,从历史进程角度分析卫星网络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研究目前低轨卫星星座与卫星切换策略的相关成果。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的星间链路、星地链路与网络架构等,在此基础上对低轨卫星网络动态切换问题进行探讨,明确问题关键点,为切换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随后,本文以全球多媒体卫星网络为研究场景,针对卫星网络中反向缝建链问题,提出一种星形交叉循环建链策略。全球多媒体卫星网络星间采用激光通信,由于功率限制,星间激光通信距离限制在800km~4500km。本文基于激光终端的实际能力,分析轨道缝中卫星间的允许建链距离,构建多个交叉建链区。之后,以网络容量为优化目标,采用循环算法搜索最优交叉建链区,并记录每个交叉建链区的起始纬度集合,利用起始纬度集合实现反向缝智能建链。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建链以及不建链策略相比,此外该策略可以降低30%到60%的传输时延。接着,本文针对全球多媒体卫星网络中馈电链路切换频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业务分布的馈电链路切换策略。在进行馈电链路分配时,参考地面已有业务分布,将地面站按照所在区域业务量进行优先级排序,依次分配落地星。分配时综合考虑卫星可视时间、馈电链路速率、星上负载量三个参数,在优化星地间网络容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将星上需要落地的数据进行下传,提高馈电链路利用率。基于实际业务场景在STK与Matlab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增加网络容量,将落地数据量提升约70%,对实际应用场景中馈电链路的切换具有参考价值。
王忠素[7](2021)在《空间紫外大视场扫描成像仪结构优化设计和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角极光成像仪是我国首台天基极光探测紫外成像仪,搭载在风云三号卫星D星上,针对极光椭圆区远紫外波段中的LBH(Lyman-Birge-Hopfield)带(波长140nm~180nm)进行成像,获取大气太阳光谱的相关信息。本论文围绕广角极光成像仪的抗动力学结构设计开展工作,完成了支撑结构的详细优化设计、探测器抗冲击、振动设计、滤光片组件力、热稳定性设计和整机力学性能研究。相机布局和支撑结构形式决定了相机的力学性能,本文对进行相机合理布局并完成支撑结构包括U形架、底座和电机辅助支撑等部件的详细优化设计。U形架和成像系统主体的基频为208.74Hz。底座选用锥筒式结构形式,基频为548.50Hz。采用设置电机辅助支撑提高电机支撑刚度的方式完成电机抗动力性设计。电机的动力学响应下降了80%以上,正弦载荷最大加速度响应11.87g小于电机可承受载荷25g,保障了电机在动力学环境下的安全性。仿真分析了支撑结构对传动轴系精度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在温度载荷和静力载荷作用下,轴系活动部件之间的最大变形量为1.2μm,最大应力为27.5Mpa,材料安全裕度为12.71。支撑结构可以保证力、热载荷下轴系的精度。探测器是成像系统的核心,是相机成像的关键部件。针对大径厚比、小质量、小体积的探测器在空间动力学载荷下易损坏的问题,提出了在镜筒与镜头框架间设置金属橡胶隔振器的抗冲击隔振方法。首先确定隔振方案为被动局部隔振,然后确定隔振装置为金属橡胶隔振器,接着分析金属橡胶隔振器性能,最后从刚度设计和安装方式等方面完成隔振设计。对有/无隔振器的整机进行力学仿真分析和力学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高。经过隔振后,探测器的正弦载荷加速度响应最大下降23.70%,随机载荷加速度响应最大下降52.11%,冲击加速度响应最大下降48%,隔振效果显着。探测器的隔振设计对空间相机小质量部件的抗力学振动设计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由于谱段要求,广角极光成像仪选用高温氟化钡(Ba F2)滤光片实现短波截止。由于滤光片的高温工作要求,导致镜头组件内温差可达100℃。为解决镜头组件各光学元件工作温度温差大的问题并保证滤光片动力学载荷的安全性,提出了滤光片组件局部柔性、整体隔热的设计方案。滤光片”悬浮”安装,滤光片固定件设置多个轻量化孔减少导热面积并延长传热路径。结构件材料选用热导率低且比刚度高的钛合金材料。通过热试验验证,氟化钡(Ba F2)滤光片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时,镜头组件各反射镜及探测器的温度均在工作温度要求范围内。对光学系统进行力、热稳定性,对镜头组件进行力学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镜头组件各反射镜的镜面面形RMS值小于六十分之一波长,最大变形量为0.70μm,最大应力为2.5Mpa。镜头组件的光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广角极光成像仪进行力学仿真分析和力学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广角极光成像仪的基频大于100Hz,正弦振动试验加速度响应放大最大为5.06倍,随机振动试验均方根加速度响应最大放大倍数为4.21倍。力学试验后相机性能检测无异常。试验结果验证了相机结构抗力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力学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蔡亚刚[8](2021)在《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船舶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航运业以及现代造船业也正在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船舶的安全航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也显得日益突出,这对船舶的数据监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船联网技术为基础,探索了通信技术在船舶远程数据监测领域应用,设计实现了基于船联网的远程数据监测系统,打破了不同船舶、不同设备之间信息互通难、数据保存难的局面。针对船端设计了船载信息采集系统,针对远程端设计了远程数据监测平台,数据的远程传输采用卫星、4G和MANE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调研了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了目前船舶通信的主要手段以及数据监测的方法,设计了通过船联网的方式实现船舶数据远程监测的系统框架,整体上将系统分为三个部分:船载信息采集、远程数据传输、远程数据监测平台。(2)针对船载信息采集,设计了以嵌入式Linux为核心的船上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多设备、多传感器通过通用总线或LoRa无线的方式接入。(3)针对远程数据传输,使用卫星网络、3/4G网络、MANE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ANET网络基于VDES通信网络实现,设计了符合船舶实际运动规律的节点移动模型,使用ns-3仿真平台基于节点移动模型和VDES网络通信特性,从分组投递率和端到端平均时延评估了几种路由协议的性能,得出AODV协议是最适合作为MANET网络的路由协议。(4)针对远程数据监测平台,使用MQTT和Kafka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接收船载系统信息上传的接口。通过数据转发任务、数据处理任务和持久化任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实时消息的预警以及与MySQL数据库的对接。最后使用Django和Ant Design设计了 Web服务为用户提供Web界面,另外设计了通过RESTful API获取数据的方式,方便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处理。
刘晴晴[9](2021)在《《太空战争—我们下一场冲突背后的科学和技术》(4-5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无疑将科技放在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而科学的普及,要靠科普读物发挥传播科学知识和提升群众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因此大众对科普读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人们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现有的科普读物,国外的科普读物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科普类文本的呼声日渐高涨。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太空战争——我们下一场冲突背后的科学和技术》第四到第五章内容为例进行撰写,主要介绍了有助于太空防御和太空武器化的科学技术。译者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对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翻译工作开始初期译者遇到了许多困难,如缩略语和专业化词汇的翻译。后期通过查阅相关语料库和专业词典以及结合导师给出的指导意见,这些困难得以解决。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介绍了翻译实践项目的基本信息、描述了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以及译前准备工作。对于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从词汇和句子层面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词汇方面主要是涉及到如何翻译缩略词、专业化词汇以及词类转换法的应用,句子层面主要是介绍了被动句的翻译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发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于指导科普类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翻译工作和学习中,译者还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翻译水平。
王柏林,李佳[10](2021)在《低轨互联卫星发展历程及气象领域合作模式展望》文中提出低轨互联卫星系统被认为是当今最新、最有前途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球范围内气象数据和产品传输、气象移动通信和天基气象载荷探测的业务需求,有效支撑全球气象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的实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国内外低轨互联卫星星座发展历程,对低轨互联星座产业链、存在风险、气象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商业合作方式在气象领域加快应用推广的建议。
二、利用低轨道卫星进行个人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低轨道卫星进行个人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背景 |
1.1无线移动通信 |
1.2卫星通信 |
1.3星地融合 |
2空天地一体化系统侧演进 |
2.1网络架构演进 |
2.2关键技术演进 |
3空天地一体化终端侧发展 |
4结束语 |
(3)基于低轨星座的北斗导航增强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星座模拟与LEO星座设计 |
2.1 卫星及星座理论介绍 |
2.1.1 卫星轨道 |
2.1.2 星座模型 |
2.1.3 星座构型评估 |
2.2 星座介绍 |
2.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2.2.2 Iridium星座 |
2.2.3 “鸿雁”星座 |
2.2.4 “微厘空间”星座 |
2.2.5 设计星座 |
2.3 LEO星座增强BDS效果初步分析 |
2.4 LEO星座单系统导航定位结果初步分析 |
第三章 观测数据仿真 |
3.1 链路设计 |
3.2 不同系统时间基准统一 |
3.2.1 LEO时间系统 |
3.2.2 BDS时间系统 |
3.2.3 LEO与 BDS时间系统转换 |
3.3 不同系统空间基准统一 |
3.3.1 LEO坐标系统 |
3.3.2 BDS坐标系统 |
3.3.3 LEO与 BDS坐标系统转换 |
3.4 精密轨道文件仿真 |
3.5 地基观测值仿真 |
3.6 星载GNSS链路仿真 |
3.7 星间链路仿真 |
3.8 误差模型添加 |
3.8.1 卫星钟差改正 |
3.8.2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
3.8.3 相对论效应 |
3.8.4 对流层延迟改正 |
3.8.5 电离层延迟改正 |
3.8.6 固体潮改正 |
3.8.7 观测噪声 |
第四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1 定位解算模型 |
4.1.1 伪距单点定位 |
4.1.2 精密单点定位 |
4.2 实验设计 |
4.3 LEO星座增强BDS精密单点定位实验分析 |
4.3.1 测站纬度的影响 |
4.3.2 观测值采样率的影响 |
4.3.3 LEO星座卫星数的影响 |
4.3.4 LEO星座卫星轨道高度的影响 |
4.3.5 LEO星座轨道面个数的影响 |
4.4 LEO星座独立定位实验分析 |
4.4.1 无噪声LEO单系统仿真观测值 |
4.4.2 含噪声LEO单系统仿真观测值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2 后续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面向量子密钥分发的卫星组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量子密钥分发概述 |
1.1.2 地面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概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量子密钥分发卫星组网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卫星组网技术研究现状 |
1.3.4 论文结构 |
1.3.5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量子卫星网络组网架构设计研究 |
2.1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概述 |
2.2 量子卫星网络的组网方式 |
2.2.1 星间链路的构成 |
2.2.2 基于可信中继量子卫星的QKD模型 |
2.3 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的量子卫星组网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路径的路由与密钥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
3.1 基于可信中继的低轨量子卫星星座结构概述 |
3.2 量子卫星网络资源描述模型 |
3.3 基于单路径的路由和密钥资源分配算法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仿真设置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路径的路由与密钥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
4.1 基于多路径的量子卫星密钥分发方案 |
4.2 基于密钥资源剩余度的多径量子卫星路由和资源分配策略 |
4.2.1 量子卫星密钥资源剩余度分析模型 |
4.2.2 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的路由和密钥资源分配算法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仿真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低轨卫星测控系统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资源调度算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轨卫星测控系统与数传过程基础理论 |
2.1 低轨卫星系统参数 |
2.2 测控系统组成 |
2.3 倾斜圆轨道星座设计方法 |
2.4 地面站数传过程 |
2.5 地面站数传冲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站址研究 |
3.1 低轨卫星星座的组成 |
3.2 低轨卫星地面站改造方案 |
3.2.1 卫星地面站站址分析 |
3.2.2 改造目的 |
3.2.3 改造要求 |
3.2.4 硬件改造方案 |
3.2.5 软件改造方案 |
3.3 仿真环境的建立 |
3.3.1 STK的场景建立 |
3.3.2 算法实现流程 |
3.4 仿真分析结果 |
3.4.1 基于可见弧段的地面站选址实验分析 |
3.4.2 低轨卫星星座的可见卫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alker星座的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调度研究 |
4.1 引言 |
4.2 低轨卫星特征研究 |
4.2.1 低轨卫星星座的覆盖特征 |
4.2.2 低轨卫星可观测弧段 |
4.2.3 低轨卫星星座的可视弧段 |
4.2.4 低轨卫星星座的卫星可见性分析 |
4.3 低轨卫星调度策略 |
4.3.1 调度策略1 |
4.3.2 调度策略2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数据说明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轨卫星测控地面站的测试与验证 |
5.1 调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1 调度软件设计约束条件的分析 |
5.1.2 调度软件总体设计 |
5.1.3 调度软件运行过程 |
5.1.4 调度软件的实现 |
5.2 测试方案 |
5.2.1 测试目的 |
5.2.2 测试平台搭建 |
5.2.3 星地测试对接前技术准备 |
5.2.4 星地测控信道基本接口指标测试 |
5.2.5 星地双向捕获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低轨宽带卫星网络中高效链路切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星座现状 |
1.2.2 卫星切换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低轨卫星网络及链路切换相关研究 |
2.1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
2.1.1 卫星系统参数 |
2.1.2 卫星星间链路 |
2.1.3 卫星系统分类 |
2.2 星地通信系统网络架构 |
2.3 低轨卫星网络动态切换问题分类 |
2.3.1 卫星-用户动态切换问题 |
2.3.2 卫星-地面站切换问题 |
2.3.3 卫星-卫星切换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高效的低轨卫星网络反向缝建链策略 |
3.1 引言 |
3.2 极轨道星座系统模型与反向缝建链问题描述 |
3.2.1 极轨道卫星星座模型 |
3.2.2 业务场景模型 |
3.2.3 反向缝建链问题描述 |
3.3 算法设计 |
3.3.1 反向缝建链问题分析 |
3.3.2 建链算法描述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轨卫星网络馈电链路切换策略 |
4.1 极轨道卫星网络馈电链路模型与问题分析 |
4.1.1 馈电链路切换问题分析 |
4.1.2 典型的馈电链路切换策略 |
4.1.3 星地间馈电链路系统模型 |
4.1.4 实际业务场景模型 |
4.2 算法设计 |
4.2.1 参数模型 |
4.2.2 链路切换流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设置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空间紫外大视场扫描成像仪结构优化设计和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空间紫外探测仪的发展及典型相机 |
1.3 课题来源 |
1.4 空间相机结构设计概述 |
1.4.1 光机热集成设计 |
1.4.2 空间相机结构设计流程 |
1.4.3 结构优化过程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间相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空间相机力学载荷及效应 |
2.3 空间相机力学环境适应性要求 |
2.4 空间相机力学性能研究方法 |
2.4.1 力学仿真分析 |
2.4.2 力学环境试验 |
2.4.3 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支撑结构设计与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机主要技术指标 |
3.3 支撑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
3.4 空间相机结构材料 |
3.5 相机布局确定 |
3.6 U形架结构设计 |
3.6.1 材料选择 |
3.6.2 初始结构形式 |
3.6.3 结构优化及最终结构形式 |
3.7 底座结构设计 |
3.7.1 材料选择 |
3.7.2 构型确定 |
3.7.3 详细设计 |
3.7.4 模态分析 |
3.8 电机辅助支撑 |
3.8.1 电机安装方式 |
3.8.2 电机抗力学设计 |
3.8.3 电机辅助支撑结构设计 |
3.8.4 力学仿真分析 |
3.9 支撑结构对轴系精度影响仿真分析 |
3.9.1 轴系受力分析 |
3.9.2 仿真分析载荷工况 |
3.9.3 仿真分析结果 |
3.10 本章小结 |
第4 章 探测器抗冲击隔振设计 |
4.1 引言 |
4.2 探测器抗冲击设计方案 |
4.2.1 探测器冲击环境的特点 |
4.2.2 探测器的冲击失效方式 |
4.2.3 探测器抗冲击方案确定 |
4.3 隔振装置确定 |
4.3.4 隔振装置的方案 |
4.3.5 隔振器选择 |
4.4 金属橡胶隔振器性能分析 |
4.4.1 隔振原理 |
4.4.2 迟滞回线 |
4.4.3 动态刚度 |
4.4.4 弹性模量 |
4.4.5 能量耗散系数和冲击隔离系数 |
4.4.6 最大冲击响应和最大相对变形 |
4.5 探测器隔振设计 |
4.5.1 刚度计算 |
4.5.2 隔振器的位置及设置方式 |
4.6 力学仿真分析 |
4.6.1 有限元模型构造 |
4.6.2 分析结果 |
4.7 试验验证 |
4.7.1 试验状态 |
4.7.2 试验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5 章 滤光片组件设计及镜头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滤光片组件的设计目标 |
5.3 镜头组件热传递及温度灵敏度分析 |
5.3.1 镜头组件热传递分析 |
5.3.2 大热阻灵敏度分析 |
5.4 加热片设置 |
5.5 滤光片组件设计 |
5.5.1 滤光片固定方式 |
5.5.2 滤光片支撑结构设计 |
5.5.3 滤光片”悬浮”安装 |
5.5.4 端盖结构设计 |
5.5.5 滤光片组件最终结构形式 |
5.6 热试验 |
5.7 镜头组件热、力学仿真分析 |
5.7.1 有限元模型 |
5.7.2 光学系统稳定性分析 |
5.7.3 镜头组件变形分析 |
5.7.4 镜头组件动力学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相机力学仿真分析和力学试验 |
6.1 力学仿真分析 |
6.1.1 有限元模型 |
6.1.2 动力学载荷条件 |
6.1.3 动力学分析响应输出点 |
6.1.4 仿真分析结果 |
6.1.5 力学仿真分析小结 |
6.2 力学试验 |
6.2.1 试验目的和试验项目 |
6.2.2 试验件 |
6.2.3 振动试验 |
6.2.4 加速度试验和冲击试验 |
6.2.5 力学试验小结 |
6.3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 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说明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发展 |
1.3 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的必要性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方案研究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船联网的系统架构 |
2.4 信息采集 |
2.5 数据传输 |
2.6 远程监测平台 |
2.7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般载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船载系统架构设计 |
3.2 系统软件环境搭建 |
3.3 硬件设计 |
3.4 软件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ANET通信网络模型研究 |
4.1 MANET |
4.2 节点移动模型 |
4.3 节点移动模型设计 |
4.4 MANET路由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数据监侧平台设计与实现 |
5.1 远程数据监测平台框架设计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消息接口设计与实现 |
5.4 Web服务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太空战争—我们下一场冲突背后的科学和技术》(4-5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Task Source |
1.2 Task Content |
1.3 Task Requirements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liminary Work |
2.2 Translation |
2.3 Revision |
Chapter 3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
3.1 Source Texts Analysis |
3.2 Parallel Texts Analysis |
3.3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Word Translation |
4.1.1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
4.1.2 Translation of Specialized Words |
4.1.3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 |
4.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4.2.1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Active Sentences |
4.2.2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s |
4.2.3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Non-Subject Sentence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10)低轨互联卫星发展历程及气象领域合作模式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进展 |
1.1 全球第一次低轨通信卫星建设热潮 |
1.2 国外低轨互联卫星星座建设进展 |
1)Iridium NEXT重焕新生 |
2)O3b星座已在运营 |
3)OneWeb星座破产重组 |
4)Starlink星座服务在即 |
1.3 国内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建设进展 |
1)鸿雁星座(低轨窄带+宽带星座) |
2)虹云工程(低轨宽带通信星座)和行云工程(低轨窄带通信星座) |
3)银河Galaxy星座(低轨宽带通信星座) |
4)天启物联网星座(低轨窄带通信星座) |
2 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建设潜在风险分析 |
2.1 巨额资本投入带来财务风险 |
2.2 商业应用不明晰带来运营风险 |
2.3 轨道、频率冲突带来的政策风险 |
3 低轨互联星座产业链分析 |
3.1 用户站 |
3.2 卫星运营 |
4 低轨互联卫星气象应用需求分析 |
4.1 提升气象观测数据收集能力 |
4.2 支撑探空观测技术体制改革 |
4.3 扩大全球气象服务覆盖范围 |
4.4 拓展天基气象组网观测能力 |
5 气象领域应用展望 |
四、利用低轨道卫星进行个人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展望[J]. 田开波,杨振,张楠. 中兴通讯技术, 2021(05)
- [2]卫星传感网络中三维高效地域群播算法设计[D]. 王诗涵.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3]基于低轨星座的北斗导航增强仿真研究[D]. 周全.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4]面向量子密钥分发的卫星组网机制研究[D]. 王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低轨卫星测控系统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D]. 安元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1
- [6]低轨宽带卫星网络中高效链路切换策略研究[D]. 刘宇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2021
- [7]空间紫外大视场扫描成像仪结构优化设计和力学特性研究[D]. 王忠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8]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蔡亚刚. 山东大学, 2021(12)
- [9]《太空战争—我们下一场冲突背后的科学和技术》(4-5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晴晴. 河北大学, 2021
- [10]低轨互联卫星发展历程及气象领域合作模式展望[J]. 王柏林,李佳.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