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量”的艺术

论“动量”的艺术

一、浅谈“动势”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闽川[1](2016)在《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传统现代建筑,当代非欧建筑形态往往呈现出拓扑、分形等几何特征,表现为一种平滑、流动、穿插、切削、变异、扭曲等更趋非标准、非线性、液态化、景观化的建筑形态。对于这种形态的审美认知,观者已经很难再用简单的"美"或者"丑"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判断了,而是希望通过形态的表现探求出建筑背后潜在的更深层次逻辑与内涵,体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以及建筑形态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论文在大量研读相关审美理论的基础上,选择视知觉动力理论来探索非欧建筑的审美认知。视知觉动力理论是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用于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理论,这个理论采用"力"这个媒介来理解形态的美学呈现,将一切艺术形式的形态表现归结为"力"的呈现,把外界刺激物的形态对人心理产生的能动反应解释为"力"的作用,将形态的审美判断归结为"力"的平衡。一个好的"格式塔" 一定是"力"在一系列对抗、消解、传递、融合等作用后形成的"合力"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态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希望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应符合其内心的定位,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自身的内涵特性并得到观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舒适度体验,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从上述观点出发,论文主要从视知觉动力的审美原理研究和基于这种原理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判断两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希望通过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当代非欧建筑形态这种最前沿的建筑形式带给人的美学呈现,来揭示看似不规则、复杂的建筑形态背后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为非欧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做一些探索。论文首先采用阐释性的研究方法对视知觉动力的概念、原理、运作、审美等理论进行全面剖析、适度延展和适当修正,并重点研究和论述了动力平衡的情感审美原理,为非欧建筑形态的审美认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针对非欧建筑形态,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相关实验探索详细,论述了这种非标准形态所蕴含的视知觉动力平衡特征、心理感知、完形机制和情感审美特性等问题,并得出无论这些非欧建筑形态如何展现,其形态应符合人对"力"的平衡需求,只有平衡才能让观者产生良好的心理舒适度和愉悦感,才能获得观者的认可,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这一观点。可以说,本论文既是对视知觉动力理论的梳理和拓展,建立一个审美理论的基因库,为建筑审美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又是针对具体的非欧建筑形态进行审美研究,提高对非欧建筑形态的视觉敏感度和正确的形态审美感知,以及更好的表现作品的视觉效果等目的这一基本命题。

雒鹏翔[2](2016)在《用音乐铸造的“悲剧精神” ——论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文中提出王西麟用交响乐音乐语言来诉说与反思苦难,并在创作中形成了他个性化的悲剧精神的美学思想。他的人生经历、精神内涵、美学思想是他音乐作品的灵魂、创作技术的根基。无论是他对民间音乐的创造性运用,还是对西方作曲技术的借鉴,都是为了能够用民族化和交响化相融合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他的悲剧精神。通过对他在不同人生阶段中创作的五部重要的交响乐作品(两部协奏曲与三部交响曲),进行从形态技术到人文美学、从精神内涵到音乐音响、从宏观构思到微观创作等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他用交响性思维以“形、神、意”三种不同的维度来改造与运用民间音乐的具体特点,以及他在交响乐创作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常用的长呼吸结构思维,来进一步理解他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悲剧精神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以达到对作曲家精神世界与音乐语言之间相互关联的分析研究。

申雅如[3](2019)在《水彩画艺术中的动势表现和探究》文中指出在漫长的水彩绘画历史中,优秀的水彩画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因动势而产生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极具张力的艺术表达手法,使得作品拥有极强的魅力。水彩绘画艺术的本质是对生命跃动的追求,这也是艺术家苦苦追寻的艺术世界,对水彩绘画来说若将对动势的研究和实际的水彩画创作相结合是会有其独特意义与价值的。“动”是指事物改变原有状态。而“势”,指的是趋势,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动势中,以“动”来描绘“势”。这一运动所造成的冲击力是一种姿态向另一种姿态的转变时的情态和姿势的变化,它们是同时的。简言之,就是视觉、知觉和心理上的一种感知动态趋势,而本文所讨论的动势是在水彩画语言环境下去捕捉自然形态将动未动的瞬间而产生的运动趋势,重在表达观者心理上的视觉感知,并结合水彩画艺术深入研究。本文将针对水彩画艺术中动势表现进行探究,主要运用视知觉心理分析法,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理论研究中关于“动势”的探讨的比较和分析,延伸到不同的艺术领域当中去探寻动势,然后再回归到水彩绘画艺术中来,总结并得出营造动势于水彩画艺术实践中的表现思路和方法,最后总结动势表现在水彩画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阐释水彩画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

刘颖悦[4](2018)在《树木“动势盆景”及其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景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已成为了全球性的艺术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盆景事业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盆景企业和盆景产业链,加速了盆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了诸多问题,如盆景创新不足、理论相对滞后、盆景标准高度逐渐增大等。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生活中品质、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独特、个性化的盆景才能够满足社会的更高需求。动势作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已成为当今盆景造型上及意境上的创作方向,不仅有利于推动盆景产业化的发展,也升华了盆景的精神内涵。因此,完善动势盆景的相关理论迫在眉捷。本文以盆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线索,在分析其它艺术形式的动势元素基础上对动势盆景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盆景动势相关创作理论,探讨动势盆景造型技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动势盆景”是指在造型中以动为魂,给人以较强力感、明显动势、强烈动感的视觉效果和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的内心感受的盆景作品,属于外动型盆景类型;动势盆景主要造型形式归纳有:以树干动势为主要表现的类型,以树枝动势为主要表现的类型,树干与树枝动势均强且一致向上的类型;动势盆景的造型可从绘画、书法、舞蹈、武术等艺术形式的“动势”获得灵感和启迪,再结合动势的造型元素点、线、面,其创作可分别从树干“线”的塑造(如倾斜、弯曲、悬倒、平卧等)、树冠“面”的塑造(如斜置不等边三角形)和枝条“体”的塑造(如下垂、风吹、上扬等)入手,并依布势、蓄势、借势、显势等阶段逐步完成。

李备[5](2019)在《基于体验设计的云南民宿品牌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其实,最美好的东西不是事物,而是一种难忘的回忆,一种体验。21世纪的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日益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后主导市场的新经济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个以“休闲者”为中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验经济时代,正日益成为一个引起越来越多关注的焦点。“体验”一词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文化范畴,其涵义是一种主体对情绪或情感的自我感受。旅游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其注重旅客的感受性满足,强调旅客消费时的心理体验。体验程度的高低深浅成为评价旅游活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民宿则日渐成为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民宿的品牌文化发展日益成为被民宿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商业和品牌为民宿带来了价值,并能创造竞争优势,而对各种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则是民宿向旅客传递品牌文化的重要手段。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民宿的品牌文化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将基于体验设计,从云南民宿中可由民宿企业设计或定制的家具、日用、卫浴、门窗、文创等多种民宿类产品入手,探讨体验设计与民宿品牌文化发展的关系。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是基于对体验的一个特定层次的理解产生的,即体验是人们在身体力行地参与各种民宿类产品的使用时获得感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品牌文化通过作为触点的民宿类产品传递给旅客并被感知的过程,是品牌文化发展的一种动势。通常情况下,旅客的体验分为入住前、入住后和离店回味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的综合映像便构成了对民宿品牌文化的基本认知。本文以设计师的视角,由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过程入手对住宿体验的三个阶段展开分析研究,力图从微观的角度揭开体验经济活动中民宿品牌文化发展这一动态过程,从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出发为民宿品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黄瑞[6](2020)在《“飞”的演进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文中指出“飞”是莫高窟飞天造型的最本质特征,莫高窟飞天常被作为造型艺术中表现飞动感的典型,也是敦煌艺术的代表符号。飞天在佛经里的“神位”不高,但来到莫高窟后越来越受欢迎,在装饰图案和壁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为数量和图式的变化。又因为飞天造型在佛教仪轨中的束缚相对较少,给画工的自由创作空间相对较多,使想象与表达在飞天的绘画本体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尤其在“飞动”感的表现上体现得最为彻底。魏晋至隋唐,外来艺术与中国艺术的相遇是飞天“飞动”感提升的契机。这是继战国之后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时代,在造型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交融性、实验性,还有文化的自律性。在相遇初期,中国画家学习了印度绘画的凹凸技法和色彩的层次晕染,使汉魏以来一直平面的绘画产生了立体的效果。佛教绘画丰富了中国艺术原有的线造型技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吸收、融汇,客观上为之后的隋唐人物画高峰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莫高窟飞天飞动感造型生成的时期处于南北对峙,多民族融合、东西方交流的特殊历史阶段。引进的同时也在创造,由于地理位置、政权变迁、外来文化、敦煌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多重影响,莫高窟北朝飞天的造型语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生态。如果把十六国、北朝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来考察,则会发现飞天吸收各方艺术营养,集中体现在“飞”的演进上,虽起伏跌宕,但有着鲜明的指向,并为隋唐飞天艺术的繁盛奠定基础、开拓新境。在这个过程中,造型、染法、线描、空间等要素都发生变化,把飞动感推进到崭新的高度。这种造型语言的飞动感也并非单一的线性发展,而是包含着动态的、多线索的艺术实践,并走向融合与汇通。本文《“飞”的演进——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拟从飞天名称误读这一角度切入,探究其造型重塑与生成的内在需求与外部动力、演进脉络及具体表现。通过对这一时期飞天造型语言的研究,以期能触及到传统艺术在曾经的时代颠簸和文化碰撞中激起的强劲脉搏。

何旭泽[7](2019)在《基于系统理论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形体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科技大发展、建筑大发展的今天,无数异形建筑拔地而起,甚是博人眼球。扎哈·哈迪德作为异形建筑设计师群体的领军者,更是以其震撼世人的夸张建筑造型闻名于世。扎哈不只是一个明星建筑师,她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建筑界的一个品牌,一种风格,一杆旗帜。讨论这个时代的建筑离不开扎哈。扎哈虽然以建筑造型见长,但扎哈不是单纯的依靠展示设计技巧取得建筑效果,扎哈的建筑设计蕴含着一个理性体系。在一个清晰的理论背景下总结其设计思想、理清其设计逻辑、掌握其设计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扎哈形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扎哈·哈迪德的形体设计。首先以时间为轴线来解读扎哈建筑创作的思想来源——俄国先锋艺术、解构主义、数字化时代,明确扎哈建筑设计指导思想。然后通过对扎哈以抽象绘画为主的建筑创作实现载体的剖析,分析扎哈对于二维图像的设计思想、生成逻辑和操作手法。最后以二维抽象绘画设计体系为基础,联系扎哈建筑设计过程与案例,深入探讨扎哈形体生成的整体认知,总结扎哈的建筑形体设计方法,力求将扎哈建筑“思想—逻辑—方法”体系清晰的阐述出来。扎哈的建筑设计是一个理性的体系。具体的设计手法只是这个体系下的一环,是其背后建筑逻辑的具体体现。扎哈的建筑成果往往被视为一种以“动态构成”为主题的艺术产物。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理论对扎哈的形体设计进行研究,将扎哈的“动态构成”上升为“动态构成系统”,并认为:扎哈是以“动态构成系统”的观点看待建筑形体的;扎哈是以“动态构成系统”的思想生成建筑形体的;扎哈是以“动态构成系统”的成果表达建筑形体的。

赵毅衡[8](2020)在《艺术与动势》文中研究表明一、动势概念群艺术作品的接收者,几乎可以直觉地感到大部分艺术文本有一种动力性。一部分体裁(诗歌、小说、口述故事、舞蹈、戏剧、音乐、电影等)直接需要动力才能展开;另一部分看起来静止的艺术文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结构中隐藏着动势结构;还有一部分艺术文本,看起来处于稳定的静态(静物、风景、肖像画等),它们是不平衡之间的暂时状态,动势被悬置却随时会破势而出。

段婷婷[9](2020)在《敦煌舞蹈语汇研究 ——以手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舞蹈外化于形、内化于情,直观而又生动,若要表达其内容,需靠形式来支撑,在形式和内容地相互作用下,才能构成对身体语言“身心合一”的探索。舞蹈的微身体语言所传达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并且更能直观、准确地把握该舞蹈的风格特征。因此以小见大,文章尝试以手部语汇切入,依据剖析敦煌壁画上反映出的“生活形态的原生舞蹈”①,诠释从敦煌壁画上“走下来”的“规训形态的次生舞蹈”②,丰富舞台实践中的“作品形态的再生舞蹈”③为样本,着眼敦煌舞蹈手部语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探究敦煌舞蹈最重要的艺术品质。文章第一部分从手部语汇的生活形态入手,并挖掘文化语境下敦煌壁画中手部图像的客观形态;第二部分,归纳了敦煌舞手部语汇的建构方式,解析形成该语汇需遵循的原则、动作原理及审美标准,并将敦煌舞手部语汇的呈现语形进行分类梳理;第三部分从多学科理论角度着手,通过形而下的肢体形态,揭开形而上的敦煌舞手部语汇所表露的语言特质,探索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审美特征及情感表达,从而深刻的认识敦煌舞手部语汇,形成审美合力,更好的投入到敦煌舞美的创造中。最后一部分,根据以上的研究理论及成果,通过举例分析敦煌舞手部语汇在舞蹈实践中的具体呈现,并总结其语用方式,力求开拓创新思维,丰富敦煌舞手部语汇,充盈敦煌舞语库,更好地将手部语汇运用于敦煌舞蹈实践中。

赵蕊[10](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二、浅谈“动势”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动势”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范围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相关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概念界定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研究构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视知觉动力理论原理
    2.1 视知觉动力原理
        2.1.1 何谓视知觉
        2.1.2 何谓视知觉动力
        2.1.3 动力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
        2.1.4 视知觉动力的影响因素
    2.2 动力的表现
        2.2.1 力的心理生成
        2.2.2 力的物理转换
        2.2.3 力的视觉呈现
    2.3 动力的运作
        2.3.1 完形的美学认知机制
        2.3.2 简化与逆简化机制
    2.4 动力的审美
        2.4.1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审美理论
        2.4.2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情感营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审美分析
    3.1 引言
    3.2 平衡的动力审美观
        3.2.1 平衡的缘由
        3.2.2 平衡的审美原理
        3.2.3 物理平衡与心理平衡
        3.2.4 动力平衡的影响因素
    3.3 动力平衡观的审美情感表达
        3.3.1 审美的心理情感原理
        3.3.2 审美的心理预期
        3.3.3 动力观下的审美情感表现
        3.3.4 动力观下的审美判断:平衡下的心理情感认同体验
    3.4 非欧建筑形态"物理力"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4.1 "物理力"的视觉动力感知
        3.4.2 吸引力与排斥力平衡分析
        3.4.3 支持力和挤压力平衡分析
        3.4.4 向心力和发散力平衡分析
    3.5 非欧建筑形态"动势"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5.1 动势的视觉动力感知
        3.5.2 倾斜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3 扭曲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4 变形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5 折叠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6 有机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6 非欧建筑形态"力场"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6.1 力场的视觉动力感知
        3.6.2 形体的力场平衡分析
        3.6.3 结构的力场平衡分析
        3.6.4 表皮的力场平衡分析
    3.7 非欧建筑形态"不动之动"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7.1 "不动之动"的视觉动力感知
        3.7.2 "无序"的动力特征
        3.7.3 非欧形态中"无序"的动力平衡分析
        3.7.4 "失稳"的动力特征
        3.7.5 "失稳"的动力平衡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欧建筑形态构成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审美平衡分析
    4.1 引言
    4.2 非欧建筑形体构成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2.1 非欧建筑中点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2 非欧建筑中线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3 非欧建筑中面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4 非欧建筑中体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 非欧建筑形态材质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3.1 材质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3.2 非欧建筑形态肌理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3 非欧建筑形态纹样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4 非欧建筑形态透明属性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 非欧建筑形态色彩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4.1 色彩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4.2 非欧建筑形态色相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3 非欧建筑形态对比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4 非欧建筑形态饱和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5 非欧建筑形态光影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5.1 非欧建筑形态的光影动力美学平衡观
        4.5.2 光影的情感动力平衡分析
        4.5.3 光影的空间动力平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运作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完形机制的动力原理
        5.2.1 视觉"完形"的整体性原则
        5.2.2 视觉"完形"的选择性原则
        5.2.3 完形法则的动力机制
        5.2.4 完形机制的动力媒介:力场
        5.2.5 非欧形态语汇下的完形机制原理
    5.3 "完形"的动力运作机制
        5.3.1 相似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2 接近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3 连续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4 完整和闭合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4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运作机制
        5.4.1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机制原理
        5.4.2 非欧语汇下简化机制的动力运作
        5.4.3 非欧语汇下逆简化的动力美学机制
    5.5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的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1 何谓"非完好形"
        5.5.2 "非完好形"美学原理
        5.5.3 眼动实验原理与实验准备
        5.5.4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5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5.6 视知觉构成法则下的情感审美体验
        5.6.1 非欧形态下的构成法则再诠释
        5.6.2 构成法则的动力美学观
        5.6.3 统一和对比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4 比例与尺度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5 对称和均衡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6 节奏和韵律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2)用音乐铸造的“悲剧精神” ——论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作曲家王西麟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创作历程
    第一节 与音乐结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第二节 追寻作曲理想的求学之路
    第三节 刻骨铭心的山西苦旅
    第四节 命运的转折
    第五节 说出“苦难”与升华“苦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西麟的音乐创作美学思想
    第一节 王西麟“悲剧精神”的形成与体现
        一、王西麟“悲剧精神”的形成
        二、“悲剧精神”在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第二节 如何用“交响性”思维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一、“交响性”思维的属性
        二、西方“民族乐派”对民间音乐的“交响化”认识与运用
        三、王西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交响性”创作思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王西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创造性运用
    第一节 对传统旋律的变化引用
        一、对传统旋律变形处理的音乐主题
        二、对传统旋律性格变化的音乐主题
    第二节 对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
        一、运用民间音乐中的特性音调
        二、运用民间音乐中的特殊调式音阶
        三、运用民间音乐中的特征节奏型
        四、运用戏曲音乐中的唱腔与念白
    第三节 对五声性四五度三音列的运用
        一、四五度三音列骨干音
        二、由四五度三音列扩展出的色彩音
        三、由四五度三音列骨干音与色彩音辐射出的寄生音
        四、不同四五度三音列之间的转调与混合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王西麟交响乐作品中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第一节 长呼吸结构思维在音乐主题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增生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二、变奏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三、分裂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四、混合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第二节 “嵌入式”递进展开的长呼吸“结构场”
        一、由“对比”到“融合”的“嵌入式”递进展开的长呼吸“结构场”
        二、由“背景”到“前景”的“嵌入式”递进展开的长呼吸“结构场”
    第三节“惯性动势”特点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一、“节奏惯性”式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二、“帕萨卡里亚”式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三、“赋格段”式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四、混合“惯性动势”特点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西麟两部协奏曲作品分析
    第一节《小提琴协奏曲》(OP.29/39)
        一、第一乐章分析
        二、第二乐章分析
        三、第三乐章分析
    第二节《钢琴协奏曲》(OP.56)
        一、第一乐章分析
        二、第二乐章分析
        三、第三乐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王西麟三部交响曲作品分析
    第一节《第三交响曲》(OP.26)
        一、第一乐章分析
        二、第二乐章分析
        三、第三乐章分析
        四、第四乐章分析
    第二节《第四交响曲》(OP.38)
        一、第一部分分析
        二、第二部分分析
        三、第三部分分析
        四、第四部分分析
    第三节《第五交响曲》(OP.40)
        一、第一部分分析
        二、第二部分分析
        三、第三部分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作曲家、艺术家的“社会人”属性
    二、民间音乐与严肃音乐
    三、对民间音乐的内化
    四、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内化
    五、思想者王西麟与他的音乐创作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王西麟主要作品年表
附录二:王西麟发表的主要文章
附录三:王西麟个人作品音乐会
附录四:王西麟总谱出版年表
个人简历
后记

(3)水彩画艺术中的动势表现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因动成势:动势的内涵与艺术表现
    第一节 “势”与“动势”
    第二节 艺术理论研究中的动势
    第三节 动势在不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
第二章 因势而动:水彩艺术中的动势表现
    第一节 水彩画工具、材料的特性与动势表现
    第二节 水彩画艺术语言的特点与动势表现
    第三节 水彩画艺术的历史演进与动势表现
第三章 不动之动:水彩绘画艺术实践中营造动势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节 比例决定运动
    第二节 倾斜偏离静态
    第三节 变形强化张力
    第四节 模糊象征运动
    第五节 笔迹凝固活力
    第六节 色彩赋予动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树木“动势盆景”及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归纳推理法
        1.5.4 学科交叉法
        1.5.5 案例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2 盆景的概述
    2.1 盆景的概念与分类
    2.2 盆景艺术特点及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关系
        2.2.1 盆景艺术特点
        2.2.2 盆景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关系
    2.3 盆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模式化生产,创新性不强
        2.3.2 注重商品价值,轻视造型艺术
        2.3.3 缺少文化内涵,区域性特色不明显
        2.3.4 系统理论不完整,与实际发展相脱节
    2.4 当今盆景发展趋势
3 盆景“势”的探析
    3.1 关于“势”
    3.2 盆景“势”的美学关系
        3.2.1 变化与统一
        3.2.2 均衡与动势
        3.2.3 对比与协调
        3.2.4 比例与夸张
        3.2.5 节奏与韵律
    3.3 盆景“势”的哲学关系
        3.3.1 “形”与“势”
        3.3.2 “力”与“势”
        3.3.3 “气”与“势”
        3.3.4 “时”与“势”
        3.3.5 “情”与“势”
        3.3.6 “动”与“势”
    3.4 盆景“势”的类型与表现
        3.4.1 姿势与气势
        3.4.2 刚势与柔势
        3.4.3 实势与虚势
        3.4.4 顺势与逆势
    3.5 盆景“势”的艺术特征
    3.6 盆景“势”的内涵
4 “动势”及“动势盆景”研究
    4.1 艺术形式中的“动势”及应用
        4.1.1 绘画中的动势
        4.1.2 书法中的动势
        4.1.3 舞蹈中的动势
        4.1.4 雕塑中的动势
        4.1.5 武术中的动势
    4.2 “动势盆景”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4.2.1 “动势盆景”的定义
        4.2.2 “动势盆景”的形态特征
    4.3 动势盆景主要类型与形式
        4.3.1 盆景“动势”的视觉强弱表现
        4.3.2 动势盆景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4.4 “动势盆景”的基本造型元素
        4.4.1 “点”的动势感
        4.4.2 “线”的动势感
        4.4.3 “面”的动势感
        4.4.4 点、线、面的互动
    4.5 动势盆景发展潜力分析
    4.6 动势盆景的选材和用材
5 动势盆景创作方式与途径
    5.1 “布势”
        5.1.1 树干布势
        5.1.2 树枝布势
        5.1.3 树冠布势
    5.2 蓄势
    5.3 借势
    5.4 “显(示)势”
6 动势盆景案例分析与创作实操
    6.1 动势盆景案例分析
        6.1.1 风吹式盆景
        6.1.2 悬崖式盆景
    6.2 动势盆景创作实操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体验设计的云南民宿品牌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民宿起源:英国
        二、日本的民宿发展
        三、中英日民宿业对比
        四、我国民宿现状分析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休闲产业领域相关研究
        二、民宿领域相关研究
        三、品牌文化领域相关研究
        四、体验经济领域相关研究
        五、体验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解读体验经济
    第一节 对体验经济的阐述
    第二节 经济价值的递进
        一、农业经济时代
        二、工业经济时代
        三、服务经济时代
        四、体验经济时代
    第三节 体验经济与民宿
        一、民宿类产品
        二、体验经济时代中的民宿
第三章 民宿、民宿类产品体验设计与品牌文化
    第一节 我国民宿分布概况
        一、我国民宿分布
        二、我国民宿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民宿品牌文化
    第三节 体验经济的实现:产品体验设计
        一、民宿类产品的体验
        二、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特征
    第四节 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第四章 民宿类产品的功能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一节 民宿类产品功能体验与情感的关系
    第二节 民宿类产品的物质功能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一、民宿类产品的物质功能体验
        二、民宿类产品的物质功能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三节 民宿类产品的精神功能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一、民宿类产品的精神功能体验
        二、民宿类产品的精神功能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四节 民宿类产品的安全性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一、民宿类产品的安全性体验
        二、民宿类产品的安全性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五节 民宿类产品的材料认知体验与品牌文化
    第六节 民宿类产品的听觉(感官)体验与品牌文化
第五章 云南民宿类产品的用户体验分析
    第一节 品牌文化:民宿类的民族特色产品体验
    第二节 以民宿类产品体验为核心的品牌文化分析
        一、品牌定位:民族文化体验
        二、云南民宿类产品体验设计的丰富性
        三、更新体验:营造惊喜,维持品牌差异
    第三节 云南民宿品牌战略核心:产品的成功体验
        一、品牌文化与民宿类产品的用户体验目标
        二、民宿类产品的可操作性目标与用户体验目标的关系
        三、体验设计中的交互式产品
        四、民宿类产品的适应性体验设计与品牌文化
    第四节 民宿类产品的体验问题及对品牌文化发展的影响(例举)
        一、门、开关、卫浴等民宿类产品的体验问题及对品牌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民宿类产品中餐饮器具的体验问题及其对品牌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民宿类产品体验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民宿类产品的主题性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二节 民宿类产品的情感交互与品牌文化发展
        一、以用户为中心
        二、拟人化设计
        三、情感体验与回忆的唤起
    第三节 民宿类产品的快乐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四节 民宿类产品的突破性体验与品牌文化发展
第七章 民宿品牌体验设计的策略
    第一节 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与品牌忠诚
    第二节 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与品牌故事
    第三节 民宿类产品的体验设计与环保品牌
        一、民宿类产品体验设计中的材料节约
        二、民宿类产品体验设计中的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
        三、民宿类产品体验设计中的材料环保
结论
    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A 《民宿行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民宿行业发展现状调查》数据统计
附录C 《民宿品牌文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D 《民宿品牌文化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统计
附录E 设计实验:体味品牌——大理民宿餐饮文化体验
    第一节 以食为天:情感体验式餐具设计实验
        一、云南大理民宿情感体验式餐具设计实验
        二、云南大理民宿情感体验式餐具设计的价值
        三、云南大理民宿情感体验式餐具设计实验方案(节选)
    第二节 餐饮产品包装的品牌体验设计实验
        一、关联体验:塑造民宿独特的品牌形象
        二、视觉感官体验:用图形来传达信息
        三、云南大理民宿餐饮包装品牌体验设计实验方案(节选)
    第三节 餐桌陈设艺术体验

(6)“飞”的演进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选题范围及相关概念阐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问题
第一章 飞天“飞动”意象生成探析
    第一节 误读与重塑
        一、称呼的误读
        二、造型特征的重塑——飞
    第二节 与“飞动”有关的审美积淀
        一、哲学、美学积淀
        (一)气的衍化
        (二)生的关切
        (三)动的活力
        (四)魏晋南北朝美学新风的影响
        二、书法中飞动感的影响
        (一)名家书法——艺术自觉的先行
        (二)“流沙坠简”——敦煌本地的书法土壤
        (三)书法与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的契合关系
    第三节 追求飞动意象的传统造型
        一、魏晋以前有关飞动意象的造型
        二、墓室壁画的飞动精神
    第四节 “飞动”题材的本土资源
        一、汉画中的百戏与舞蹈的飞动造型
        二、乐舞与飞动意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的演进
    第一节 飞天绘画者
        一、绘画者的来源
        二、限制与自觉
    第二节 “飞”的起步——北凉飞天造型
        一、移植西域造型风格
        二、造型差异体现的审美分野
    第三节 “飞”的探索——北魏飞天造型
        一、北魏中期——范式初现
        二、北魏后期——中原造型之风
    第四节 脱胎换骨——西魏飞天造型之变
        一、东阳王元荣改造下的飞天造型突变
        二、西魏飞天造型风格突变探源
    第五节 开放从容——北周飞天造型
        一、融合与新生
        二、飞天飘带造型的演进
        三、包容与自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染法与色彩的建构
    第一节 追求立体——北凉、北魏飞天的色彩与染法
        一、西域风格
        二、本土色彩基因
        三、技法与精神
    第二节 助力飞动—北朝后期飞天的色彩语言解析
        一、西魏飞天色彩搭配的新境
        二、融合中拓展——北周的色彩与染法
        三、北朝后期飞天的色彩、染法与线的关系
    第三节 凹凸法的消长与飞动的关系
        一、推动与限制
        二、入乡随俗的凹凸法
    第四节 莫高窟北朝飞天之现代感再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图式演进
    第一节 飞天的图式与观念
        一、飞天的图式与宇宙观
        二、飞天的图式与人生观
    第二节 融与变——北凉北魏飞天的图式
        一、北凉飞天构图解析
        二、北魏飞天构图解析
    第三节 汇与通——莫高窟北朝后期飞天的图式
        一、西魏飞天构图解析
        二、北周飞天构图解析
        三、飞天伎乐图示理析
    第四节 从“势态”看飞天的图式
        一、飞天势态的表现力
        二、图式的“张力”与“平衡”
        三、“势”的生发
    第五节 飞天构图中的留白
        一、“留白”与意境
        二、“未完成”与完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系统理论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形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于扎哈形体设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1.2.2 建筑学中系统理论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1.3 系统理论概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扎哈形体系统设计思想的来源
    2.1 俄国先锋艺术与扎哈形体系统设计思想
        2.1.1 俄国先锋艺术的内容
        2.1.2 先锋艺术对于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影响
        2.1.3 先锋艺术语境下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创新
    2.2 解构主义与扎哈形体系统设计思想
        2.2.1 解构主义的内容
        2.2.2 解构主义对于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影响
        2.2.3 解构主义语境下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创新
    2.3 数字化时代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创新
        2.3.1 数字化软件与参数化主义
        2.3.2 参数化主义对于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影响
        2.3.3 参数化主义语境下扎哈系统设计思想的创新
    2.4 本章总结
3 抽象绘画—扎哈形体系统设计的实现载体
    3.1 设计载体与建筑系统的关联性
    3.2 扎哈的抽象绘画
        3.2.1 抽象绘画的概念
        3.2.2 扎哈抽象绘画的内容
    3.3 扎哈抽象绘画的艺术特征
        3.3.1 独特的形象
        3.3.2 动态的形式
        3.3.3 系统的组成
        3.3.4 鲜明的搭配
        3.3.5 维度的突破
    3.4 扎哈抽象绘画与建筑系统的关联属性
        3.4.1 形式感
        3.4.2 空间感
        3.4.3 透视感
        3.4.4 透明感
        3.4.5 流动感
        3.4.6 失稳感
    3.5 扎哈以抽象绘画为载体产生的二维操作手法
        3.5.1 元素的自身处理
        3.5.2 元素的整体与部分
        3.5.3 元素与元素的关系
        3.5.4 元素的集团排布
    3.6 本章总结
4 扎哈形体系统生成的认知
    4.1 形体的三维系统生成
        4.1.1 彻底的三维化生成
        4.1.2 源自抽象作品的三维系统生成
        4.1.3 修正三维系统生成的力量—三维引力场
    4.2 形体的构成系统生成
        4.2.1 形体系统的构成、作用力与建构
        4.2.2 形体与环境、城市系统构成关系生成
    4.3 形体的不稳定系统生成
        4.3.1 系统语境下的不稳定生成
        4.3.2 戏剧性冲突与偶然生成设计
        4.3.3 秩序系统与不稳定系统的叠加设计
    4.4 本章总结
5 扎哈形体系统设计方法
    5.1 由抽象绘画衍生的形体系统设计方法
        5.1.1 形体系统元素的自身处理
        5.1.2 形体系统元素整体与部分的处理
        5.1.3 形体系统元素与元素关系的处理
        5.1.4 形体系统元素集团的内部分布处理
    5.2 其他元素与形体系统的共生设计方法
        5.2.1 人与建筑形体系统的共生设计方法
        5.2.2 光与建筑形体系统的共生设计方法
        5.2.3 功能与建筑形体系统的共生设计方法
        5.2.4 结构与建筑形体系统的共生设计方法
        5.2.5 材质与建筑形体系统的共生设计方法
    5.3 数字化时代扎哈形体系统设计的创新
        5.3.1 数字化软件在形体系统设计过程的特点
        5.3.2 数字化软件对于扎哈建筑系统的影响
        5.3.3 数字化软件影响下的形体生成模式
    5.4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 A 后记
附录 B 实地考察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艺术与动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势概念群
二、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理论
三、新批评的张力论
四、各家之论
五、“气韵生动”
六、熵减论
七、动势贯穿艺术文本的符形、符义、符用

(9)敦煌舞蹈语汇研究 ——以手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及重点
    六、名词界定
前言
第一章 研究之源——敦煌壁画手部图像考
    一、手部语汇的生活形态
    二、文化语境下的敦煌壁画手部图像分析
第二章 呈现之相——敦煌舞手部语汇的建构
    一、素材选择
    二、建构方式
    三、呈现形式
第三章 表露之义——敦煌舞手部语汇的语言表达
    一、再现性造型与动势
    二、表现性造型与动势
第四章 再建之用——敦煌舞手部语汇的编创实践运用
    一、经典剧目中敦煌舞手部语汇的个案分析
    二、个人编创实践中敦煌舞手部语汇的运用分析
    三、敦煌舞手部语汇的运用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3.4 论文框架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2.1.1 地位从属阶段
        2.1.2 自我独立阶段
        2.1.3 主动表达阶段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2.3.1 生态美学
        2.3.2 构成美学
        2.3.3 意象美学
        2.3.4 感知美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3.2.1 仿生叙事语言
        3.2.2 自然叙事语言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3.3.1 适应性原则
        3.3.2 高效原则
        3.3.3 生态审美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4.1.1 分层构建
        4.1.2 体块穿插
        4.1.3 肌理塑造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4.3.1 中心消隐秩序
        4.3.2 逆抽象秩序
        4.3.3 无序的有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5.1.1 人文为根
        5.1.2 艺术为邻
        5.1.3 自然为居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5.3.1 相似性机制
        5.3.2 聚合性机制
        5.3.3 延续性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浅谈“动势”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D]. 李闽川. 东南大学, 2016(11)
  • [2]用音乐铸造的“悲剧精神” ——论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D]. 雒鹏翔. 中国音乐学院, 2016(08)
  • [3]水彩画艺术中的动势表现和探究[D]. 申雅如.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4]树木“动势盆景”及其创作研究[D]. 刘颖悦.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5]基于体验设计的云南民宿品牌文化发展研究[D]. 李备.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飞”的演进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D]. 黄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基于系统理论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形体设计研究[D]. 何旭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艺术与动势[J]. 赵毅衡. 文艺争鸣, 2020(09)
  • [9]敦煌舞蹈语汇研究 ——以手部为例[D]. 段婷婷.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10]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动量”的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