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排球基本技术训练方法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朱岩[1](2012)在《北京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现状研究》文中认为排球运动一直以来是我国极为重要的运动项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曾经为中华民族赢得无数辉煌,带来了希望和梦想。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战术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诸多评论表示目前我国排球运动的技、战术明显薄弱,而技战术的养成是在最初学习排球的时候奠定的基础,也就是说在青少年学习排球的阶段,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技术定型是否规范、排球理念是否正确将影响这个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命,因此青少年的技战术训练就凸显得十分重要。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青少年这一阶段的研究较少,并且对于规范技、战术训练的细节描述的也不够具体。而本文里就是从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的基本训练状况着手,以规范技术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将北京市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平时训练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综合起来,具体体现目前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的训练状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为本文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尤其是对于每项基本技术关键环节的理解和认识,因为每个教练员对于通向技术的规范与否都不会完全相同,得出他们的共识并加以分析提炼。得出以下结论:1.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开展排球运动,促进基层队员水平提高,增加青少年阶段的排球人口,进一步提高运动员待遇,为运动员解决好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到高水平运动队当中。2.目前我国对于规范的技术定型尚处于凭借教练员经验的阶段,尽快建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范技术动作的标准及评价方法,全面提高青少年阶段基本技术的规范性。提高基层教练员的技术规范性,能够做出规范的示范动作。3.根据各项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在平时训练中注意把握和纠正。注意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在各项技术上对球的控制能力,和对规范技、战术的理解。4.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基本技术训练中的易犯错误和关键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关键环节的同时就应该注意易犯的错误。5.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目前的战术已基本上达到成年队水平,能够完成个人战术、集体跑动战术。在战术训练中配合问题、二传手出手速度问题和一传不到位的应变问题是主要问题。6.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主要采用徒手、分解、多球的,少人次的训练方法,重点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规范技术的定型和对球的控制能力。
闫升[2](2019)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与提高方案》文中研究说明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水平,是保证我国排球水平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提高的训练经验。得出结论:根据排球技术特征,选用"分解训练、辅助训练、强化训练和组合训练"的方法手段,在各种不同时期进行"以难带易"的训练,对排球的容易技术,采用"以易促精"的训练要求;运用超量恢复的训练原理,科学掌控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以及强化仿技术动作的身体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杜明洋[3](2019)在《敏捷梯脚步灵敏协调训练对10-11岁少儿运控球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在足球训练课热身部分进行敏捷梯灵敏协调训练对10-11岁少儿运控球能力的影响,为10-11岁少儿通过脚步灵敏协调训练提高运控球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江苏省贾汪团结小学校队除守门员外16名队员为实验对象,进行六周干预训练。实验组采取敏捷梯灵敏协调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热身训练方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结果:(1)直线运球绕桶测试组内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都有一定提高,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直线运球绕桶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提高幅度要略大于对照组。(2)非定向运控球测试(DAT)组内对比:与前测相比,实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升效果明显;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升效果相对较差。组间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提高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3)15米“Z”字形运控球测试组内对比:与前测相比,实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提高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4)单脚“Z”字形运控球测试组内对比:与前测相比,实验组左脚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右脚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左脚和右脚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左脚和右脚测试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左脚测试成绩提高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左脚测试成绩提高幅度,实验组右脚测试提高幅度也要稍大于对照组右脚提高幅度。结论:(1)训练课开始部分进行两种热身训练会对运控球能力有一定提升作用,进行敏捷梯训练相比于传统的热身训练方式对于运控球提高效果更为显著。(2)敏捷梯脚步灵敏协调训练对非定向运控球能力提升明显,使得非定向情况下的运控球能力显著提高。(3)训练课开始部分进行两种热身方式都会提高左右脚运控球能力,敏捷梯脚步训练相比于传统热身方式对左脚提高更明显,能够促进左右脚运控球能力的均衡发展。(4)训练课开始部分进行两种热身方式对直线运球绕桶和单脚“Z”字形运控球测试右脚测试提升效果不明显。
朱正凯[4](2019)在《提高排球接发球到位率的功能性手段的选取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排球规则以及排球运动中的竞技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排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在排球运动各项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中,接发球技术一直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在对排球运动中接发球技术的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接发球技术一直是排球运动中的短板,制约着排球运动的精彩程度以及观赏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选择新兴的功能性训练与排球接发球技术训练相结合,设计更加合理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更希望可以进一步丰富排球基本技术理论以及训练方法手段。该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其中,主要以实验法对滨州学院排球专选队的十四名队员进行同质分组实验,在实验前后,对十四名队员进行移动垫球、“半米字”移动测试以及接发球到位率测试。根据实验前测试数据,将十四名队员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二十周的新训练方法的实验干预,对照组保持原训练方法不变。实验后,加测实战中接发球到位率测试。在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两组队员的各实验测试指标数据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新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排球移动垫球的能力。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移动垫球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通过对实验组进行为期20周的新训练方法的实验干预之后,实验组的移动垫球数值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新的训练方法在提高排球移动垫球能力方面好于原训练方法;(2)功能性训练方法在提高身体灵敏性方面与原训练方法具有一致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半米字”移动方面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训练方法均可以有效提高队员的身体灵敏性,但实验组数据略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训练方法与对照组训练方法相比较略有优势;(3)功能性训练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排球接发球到位率。实验结果中,两组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接发球到位率上均有增加,但在同样的时间里,实验组提升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训练方法优于对照组;(4)功能性训练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在实战中的排球接发球到位率。通过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实战测试检验,发现,实验组的接发球到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新的训练方法对提高接发球到位率比原训练方法高效可靠。综合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数据及比赛情况,新的训练方法在提高排球队员接发球到位率方面较对照组使用的原训练方案更加有效。
刘江山[5](2019)在《“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冬季项目的短板,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调研与思考,提出“举国发力、恶补短板”的新理念,采取跨项跨界选材的新思路,打破传统限制,拓宽选材渠道,充分利用各省市天然资源和地域优势,丰富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以期利用夏季项目的人才基础,通过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来缩短冬季项目运动员的培养周期,进而恶补我国冬季运动人才储备的短板,从而实现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跨越式发展。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明确将江苏省轮滑队作为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实施“轮转冰”计划的试点。2016年6月,江苏省速滑队正式组建。自“轮转冰”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速滑队在国际、国内速度滑冰竞赛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追踪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迁移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分期训练理论和“双子模型”训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分析,构建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江苏省速滑队“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进行实践分析,为今后“轮转冰”训练模式指明方向,并对其它项目跨界选材、转项训练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轮转冰”训练模式是指以实现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和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为目标,以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体,通过科学设计训练阶段和训练内容,最终使速度轮滑运动员转项成为在速度滑冰专项上具备较强竞技实力(较高竞技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标准样式。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依据理论指导,应形成“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轮滑训练→转项发展阶段:冰轮两栖训练→专项提高阶段:速度滑冰训练”三阶段训练模式。——我国速度滑冰整体实力下滑严重,尤其长距离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依旧停滞不前。江苏省速滑队所取得的成绩,证明“轮转冰”转项训练可以有效扩大速度滑冰选材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提出“轮转冰”转项训练发展方向应以速度滑冰长距离和集体出发项目为主,尤其注重集体出发项目的发展。但“轮转冰”训练理论十分滞后。——研究提出立足速度轮滑运动,依据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以培养速度滑冰后备人才为目标,指导由速度轮滑转项进入速度滑冰训练过程的“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指导思想;提出从运动员年龄、运动成绩以及对速度滑冰技术理解和适应程度这3个方面来判断“轮转冰”的转项训练时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因素、训练竞赛因素以及综合保障因素)、9个二级指标(教练员因素、运动员因素、管理人员因素、运动员训练环境、训练科学化程度、竞赛改革、管理保障、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以及41个三级指标的“轮转冰”训练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内容为基础,构建了以“轮转冰”训练模式内涵、原则、转项时机判断、训练内容和影响因素5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轮转冰”训练理论框架。——“轮转冰”训练模式,基础训练阶段,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以速度轮滑训练为主,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和水平;转项发展阶段,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重点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进入速度滑冰训练周期,以适应、调整速度滑冰技术和比赛节奏为主,通过转换频率增加来提升运动员对技术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轮滑主要竞赛期。专项提高阶段,同样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以速度滑冰训练和竞赛为主,重点是提升速度滑冰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滑冰主要竞赛期。尤其对于技术训练方面逐步探索出相对科学的训练理念,即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就是在与器材的磨合上,并不是局限于两者技术本身,随着转换的频繁,会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滑行风格。——通过案例分析更加明确了,“轮转冰”转项训练成功,以专攻中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转项速度滑冰后专攻集体出发和长距离项目,竞技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体能和战术两个方面。“轮转冰”训练应尊重速度轮滑原有技术,依据运动员对速度滑冰器材和场地磨合、适应程度,以适应速度滑冰专项技术为核心,改进为辅助,打造具有运动员个性化的滑行技术风格的技术训练理念。与传统速度滑冰训练相比,“轮转冰”训练的成材率相对更高。同时也验证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孙德萌[6](2013)在《山东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研究 ——以淄博十中男子排球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排球运动,是现代竞技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具有很高的普及率。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是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关键。排球运动亦是如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培养工作对于排球运动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排球运动,特别是男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本文以淄博十中男子排球队为例,对山东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等方法,对淄博十中男子排球队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远发展需要在日常训练、文化学习、比赛锻炼等方面共同进步的前提下实现。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方法和措施。本文研究的的主要成长规律:1.七年周期性规律,2.学习与训练的协调发展规律,3.基础训练规律,4.阶段性成才规律,5.高水平运动员成才规律,6.高三阶段竞赛与高考的规律,7.排球文化的社会认识规律。本文研究的的主要建议:1.选材范围应扩大,可打破市区界限2.在各校训练方法基础上,试加入“以大带小”的独特教学法3.协调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学习为主,科学训练4.根据各校的技战术水平,明确定位目标阶段标准5.用好普通中学及名校、体校的优化资源,发展排球项目6.努力提高中学及体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赵水涵[7](2014)在《淄博第十中学排球运动员培养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是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姑娘们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在当时中国各地市都极为重视排球运动的开展和发展以及后备排球人才的储存力,黄金时期的老女排们将这一时期的中国排球运动推向了世界顶尖水平。但目前,中国女排在国际排名第五,男排更是稍逊一筹,而要想从根本上使中国排球重回世界霸主地位首先应该重视培养我国青少年中学生阶段的排球训练水平,从基础抓起,训练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不断更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及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素质,从而将青少年排球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我国专业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坐落在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的一座小山丘下面,其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无法与大城市中的省级重点中学相提并论,但就是这样一所乡村中学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并且建队多年来参加省级或省级以上比赛中均能够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比如自1999年共获得淄博市排球比赛冠军22次,山东省比赛66次并获得前三名以上成绩46次,一直保持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前六名的好成绩。更值得一提的是,淄博十中排球队自80年代建队以来实行七年一届独特的运动员培养管理模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不同的培养管理和训练,目前已向全国各大学输送400余名优秀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排球队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淄博十中排球队虽处于偏僻的地理位置,但淄博市、淄川区及淄博十中学校等各级领导都能够给予运动队最大化的关注和投入,这是促进淄博十中排球队成绩的重要保障。2、淄博十中排球队在选材模式新颖,教练员凭借多年来的带队经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选材方法,能够激发运动员们的自觉主动性,使大批运动员能够通过练习排球运动找到出路。3、淄博十中排球队采用阶段性、周期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使运动员能够将自身的潜力最大化发挥出来,不断取得进步。4、淄博十中排球队妥善安排好了学习与训练的时间,将“学训矛盾”带来的弊端降低到最小化,使运动员能够发展成为各方面都优秀的排球人才。5、淄博十中排球队教练组在主教练的带领下,其他教练员们在学历、经验等方面都符合带队要求,并且主教练能够以身作则帮助运动员们解决生活、训练及学习上出现的各种困难,促使淄博十中排球队队伍团结具有向心力。6、淄博十中排球队在运动员管理方面提出了“以大带小”“快乐排球”等新的管理理念,其突出人性化的运动员管理培养模式培养出了淄博十中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排球运动员。
刘畅[8](2019)在《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实地调研报告》文中认为包头一中女排自1971年组建以来,不仅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中学生比赛,并且三次取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排球赛冠军,连续保持25年内蒙古自治区比赛冠军,且历届毕业的360多名队员全部以优异成绩升入重点大学或出国留学。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一日之功,包头一中女排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摸索。目前,它的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归纳出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包头一中女排运动员具体的培养方案及影响包头一中女排发展的微观环境背景进行分析,和对影响包头一中女排运动员的宏观背景微观背景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及包头一中女排在培养运动员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与对运动队的管理、竞赛制度运动员选材的标准和渠道等来把握包头一中女排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梳理包头一中女排运动员的成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成功范例的关键环节,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借鉴。通过对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包头一中女排运动队,长期保持稳定竞技水平的关键点是梯队建设的完整;二是包头一中女排在运动员选材方面,即重视经验选材又注重科学选材;三是包头一中女排不仅具有优秀的教练团队而且还具有核心人物作为整个机制的关键保证。四是包头一中女排在运动员人才培养中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五是包头一中女排在发展过程当中有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双重支持,保障运动队的发展;六是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印证了“教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用事实证明学校有能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包头一中女排的人才培养经验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向学校过渡提供了参考价值,为其他各个运动队培养更多有文化、高水平的运动人才,提升运动员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郭振宇[9](2019)在《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现如今排球运动在快速发展,比赛的对抗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不得不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在不影响运动寿命的基础上去探索专项技术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从而对自身的竞技水平达到全方位提高,以适应不断提升的比赛节奏和数量。因此,对排球运动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本质规律及内延属性的深入探索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相关从业人员及专家学者再次界定与理解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能力与训练表现特征的突破点。全面深入、细致的探讨现代排球运动员的表现特征,有助于及时更新和完善我国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的科学理念,甄别制约我国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技术薄弱水平的根本原因,在系统科学观点的指导下深入揭示体育院校排球运动队的项目特征与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的表现特征,为全面了解排球运动的本质特征,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排球运动专项技术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丰富技术训练设计思路与理念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训练特征分析对各队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从教练员特征、运动员特征、软性特征、各单项技术特征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技术训练的特征。从而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训练的提高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教练员的平均年龄偏低、执教年限较短,造成教练员对技术训练环节的把握不太准确。进一步对年轻教练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促进教练员间相互交流,进一步去除教练员凭借经验执教的传统,努力提高科学技术训练的理念。2.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运动等级、大赛经历都有明显不足,导致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相对滞后。提高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增加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比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检验技术,在比赛中提高技术。3.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理念和方法与现代特征存在不符,使训练效果不明显。纠正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老旧观念,学习先进的专项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水平。4.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对单项技术的训练不够细致,造成技术动作的不连贯。进一步在训练过程中对各单项技术做到精雕细琢,及时纠正技术的错误动作。
吴捷[10](2020)在《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封市排球的发展受到中国女排精神的影响得到了迅速推广,此后开封市便出现了一批以排球为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经历数十年的发展,由于排球人才的输送出现了断层,以及排球教师资源的流失未及时补充等诸多原因,使开封市部分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存在名不符实的现象。据了解,开封市目前只有四所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在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开封市4所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4位排球教练,153位参训学生进行调研,找出目前排球训练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为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项目,良好可持续发展和培养排球人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开封市目前保留下来的被正式审批为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时间节点均为2000年以后。每个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基本有两支排球队,每队人数平均在20人左右。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培养目标均以培养排球后备人才为己任。二、目前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教练以男性为主,排球教练平均年龄在39岁,年龄结构稍偏大。学历均为本科,二级运动员,平均执教年限在15年。三、排球参训学生的男女比例大约为2:1。目前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参训学生训练年限主要集中在2-3年,60.67%的参训学生没有取得排球运动等级。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参训学生在文化课成绩方面算是中等,文化课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比较少。四、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目前缺少室内排球场,排球教练和参训学生对训练的场地器材满意度一般,其中不满意的人数超过总体人数的三分之一。五、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目前训练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学校专项拨款和家长自筹。目前50%的排球教练认为一年的训练及比赛经费不够用。六、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教练在训练选材上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制定训练目标上排球教练考虑的比较全面。在排球训练的时间和次数上都满足《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的规定,但仍有50%的排球教练感觉训练时间不够用。在训练计划的采用中,多年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有所忽视。在训练方式方法上存在一成不变的问题。在训练内容上,目前在比赛训练方面涉及的相对较少,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忽视,但在整体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的安排上是较为合理的。七、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参训学生参加比赛机会较少,存在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在排球项目的人才输送上主要以高校和专业排球队为主。今后发展对策:一、开封市排球传统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规划,加强排球人才培养和输送。二、完善排球训练师资队伍的建设。三、巩固优化排球训练的硬件设施。四、多渠道引进资金来源,加大排球项目的资金投入,为高质量的训练提供保障。五、结合开封市排球传统学校自身特点,建立系统科学的指导训练,完善训练内容和创新训练方式。六、处理好学与训之间的关系。七、创造更多的排球比赛机会及平台,为实战打下基础。八、重视排球传统学校自身优势特长,保障排球教练的基本利益。
二、青少年排球基本技术训练方法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排球基本技术训练方法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 |
2.2 青少年后备人才状况调查 |
2.3 青少年技术训练方面 |
2.4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
2.4.1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
2.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的现状 |
4.1.1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的分布现状 |
4.1.2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经费来源 |
4.1.3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的建队理念及技术风格 |
4.1.4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队员未来去向 |
4.1.5 队员在进入高校和专业队后的反映 |
4.2 北京青少年排球队教练员现状 |
4.2.1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教练员来源及学历 |
4.3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教练员对规范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
4.4.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基本技术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 |
4.4.1. 传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 |
4.4.2 垫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 |
4.4.3 发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 |
4.4.4. 拦网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 |
4.4.5. 扣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易犯错误 |
4.4.6 防守技术 |
4.5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技术训练现状 |
4.5.1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主要比赛 |
4.5.2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的比例 |
4.5.3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训练时间状况 |
4.5.4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
4.5.5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基本技术训练主要方法 |
4.6. 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队战术训练现状 |
4.6.1 基本战术训练内容 |
4.6.2. 基本战术训练难点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硏究成果 |
(2)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与提高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选择 |
1.1 分解训练 |
1.2 辅助训练 |
1.3 强化训练 |
1.4 组合训练 |
2 训练方法的选运用 |
2.1 分解和辅助训练方法的运用 |
2.2 强化训练 |
2.3 提高串联意识和比赛经验的组合训练 |
3 难度训练法 |
3.1 从易到难、以难带易的训练方法运用 |
3.2 以易促精的训练方法 |
4 模仿技术动作的体能训练 |
5 运动负荷 |
5.1 青少年训练的运动负荷 |
5.1.1青少年按年龄特征安排运动负荷 |
5.2 超量恢复训练原理的运用 |
6 结论 |
(3)敏捷梯脚步灵敏协调训练对10-11岁少儿运控球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敏捷梯脚步训练 |
2.1.2 灵敏素质与协调素质的概念 |
2.1.3 灵敏协调素质的影响因素 |
2.1.4 灵敏协调素质与技术表现的关系 |
2.2 运控球技术 |
2.2.1 运控球技术概念 |
2.2.2 运控球能力的影响因素 |
2.3 少儿运控球技术和灵敏协调素质的重要性 |
2.4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资料法 |
3.1.2 专家访谈法 |
3.1.3 实验法 |
3.1.4 数理统计法 |
3.1.5 对比分析法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4.1 研究重点 |
3.4.2 研究难点 |
3.4.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检验分析 |
4.1.1 实验组实验前后组内对比分析 |
4.1.2 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对比分析 |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检验分析 |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 |
4.3 总结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A 国内外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周期训练计划安排总表 |
附录C 敏捷梯灵敏协调训练脚步图谱 |
附录D 不同脚步对应的训练目的、方法和要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提高排球接发球到位率的功能性手段的选取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代排球发球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
1.2.2 排球接发球技术的研究 |
1.2.3 排球接发球的现状研究 |
1.2.4 现代排球接发球训练手段研究 |
1.2.5 有关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前景 |
1.4 研究的目的任务 |
1.5 研究的意义 |
1.6 提高排球接发球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专家访谈法 |
2.3.3 数理统计法 |
2.3.4 实验法 |
3 实验设计 |
3.1 实验对象 |
3.2 实验时间与地点 |
3.3 实验器材 |
3.4 实验训练方法手段与选取 |
3.4.1 接发球技术的动作与特点 |
3.4.2 力量训练动作 |
3.4.2.1 正向接发球抗阻练习 |
3.4.2.2 体侧接发球抗阻练习 |
3.4.2.3 胸前持器械弓箭步走 |
3.4.2.4 胸前持器械侧步蹲 |
3.4.3 速度训练动作 |
3.4.3.1 正向抗阻力训练 |
3.4.3.2 侧向抗阻力训练 |
3.4.3.3 半“米”字抗阻力移动训练 |
3.4.4 灵敏训练动作 |
3.4.4.1 全遮球网接发球训练 |
3.4.4.2 对墙接盲球训练 |
3.4.4.3 颈部负重连续跨跳训练 |
3.4.5 协调性训练动作 |
3.4.5.1 非稳定半蹲姿势左右下手摸地 |
3.4.5.2 俯卧单腿推拉瑞士球 |
3.5 对照组训练方法手段 |
4 实验测试项目 |
4.1 移动垫球测试 |
4.2 “半米字”移动测试 |
4.3 接发球测试 |
4.4 实战接发球到位率测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移动垫球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
5.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半米字”移动数据对比分析 |
5.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接发球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
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接发球到位率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速度滑冰研究综述 |
1.2.2 速度轮滑研究综述 |
1.2.3 运动技能迁移与跨项训练研究 |
1.2.4 国外速度滑冰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整体设计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2.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2.2.2 研究创新点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方法 |
2.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4.1 相关概念 |
2.4.2 理论基础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3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与“轮转冰”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1.1 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奖牌分布特征 |
3.1.2 平昌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竞赛成绩分析 |
3.1.3 近三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
3.2 江苏省速滑队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2.1 江苏省速滑队发展历程 |
3.2.2 江苏省速滑队的队伍构成与管理现状 |
3.2.3 江苏省速滑队在轮、冰两个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
3.3 对“轮转冰”训练的启示 |
3.3.1 江苏省速滑队的突破,证实了“轮转冰”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的可行性 |
3.3.2 转项训练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指引转项训练方向逐渐明确 |
3.3.3 转项训练模式正在形成,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
3.3.4 “轮转冰”训练队伍持续扩大,后备人才培养增添新内涵 |
3.4 当前“轮转冰”训练亟需解决的问题 |
3.4.1 转项训练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
3.4.2 训练理论极度缺失,训练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构建 |
4.1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项目特征分析 |
4.1.1 竞赛规则和竞赛特征 |
4.1.2 竞技能力特征 |
4.1.3 训练特征 |
4.1.4 制胜因素 |
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4.2.1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内涵解析 |
4.2.2 “轮转冰”训练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3 “轮转冰”转项训练时机的选择与把握 |
4.3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影响因素 |
4.3.1 影响因素指标初选 |
4.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4.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 |
4.4.1 “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4.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运行分析 |
5.1 “轮转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
5.1.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 |
5.1.2 转项发展阶段:主要任务 |
5.1.3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任务 |
5.2 “轮转冰”各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1 基础训练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2 转项发展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3 专项提高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3 “轮转冰”各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1 基础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2 转项发展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3 专项提高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结构 |
5.4 “轮转冰”各阶段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 |
5.4.1 各阶段训练内容 |
5.4.2 各阶段训练方法和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6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郭丹个案访谈 |
6.1.1 郭丹成长履历 |
6.1.2 速度轮滑转项发展速度滑冰的优势 |
6.1.3 “轮转冰”训练的主攻方向 |
6.1.4 “轮转冰”运动员技术的提升 |
6.1.5 对“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建议 |
6.2 李思杉2016-2017 年度训练安排分析 |
6.2.1 基本情况与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
6.2.2 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
6.2.3 年度大周期训练内容结构特征 |
6.2.4 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特征 |
6.2.5 年度训练不同周期体能和技术训练安排特征 |
6.2.6 不同内容训练方案示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山东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研究 ——以淄博十中男子排球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青少年男子排球队员的特点及生理、心理规律 |
1.3.2 山东省青少年男子排球学校及队员的现状 |
1.3.3 国外、国内青少年男子排球队员的成长情况分析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 |
2.3 对论文中一些概念的界定 |
2.3.1 规律的简要概述 |
2.3.2 成长规律的简要概述 |
2.3.3 排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概念 |
3.以山东淄博十中男子排球队为例进行研究 |
3.1 淄博十中排球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 淄博十中排球运动员初始训练时间的规律 |
3.2.1 初始训练时间的规律 |
3.2.2 运动员选材的规律 |
3.3 七年周期性规律 |
3.3.1 初一到初二能够完成基本的训练 |
3.3.2 初二到初三能够顺利完成训练 |
3.3.3 初三到初四能够熟练运用并进行简单的比赛 |
3.3.4 高一到高二能够使用难度较大的排球技战术 |
3.3.5 高二到高三能够参加高级比赛 |
3.4 学习与训练协调发展规律 |
3.4.1 以学习为主,科学训练 |
3.4.2 注重全面培养,以成才为目的 |
3.5 基础训练成才规律 |
3.5.1 身体训练规律 |
3.5.2 技术训练规律 |
3.6 高水平运动员成才规律 |
3.6.1 基础训练之后,配以复杂的战术演练 |
3.6.2 为适应高水平比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
3.6.3 经常参加比赛,提高比赛能力 |
3.7 科学训练规律 |
3.7.1 按身体成长规律训练 |
3.7.2 阶段性制定具体目标 |
3.8 排球文化的社会认识规律 |
3.8.1 成绩被社会认可,形成排球文化 |
3.8.2 排球文化底蕴代代传承 |
4.对淄博十中男子排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总结 |
4.1 成才规律 |
4.1.1 具有七年一届的周期规律 |
4.1.2 学习为主,科学训练 |
4.2 训练规律 |
4.2.1 以大带小 |
4.2.2 队长负责 |
4.2.3 以赛代练 |
4.3 阶段性成才规律 |
4.3.1 初中阶段基础性 |
4.3.2 高中阶段成熟性 |
4.4 高三阶段竞赛与高考的规律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7)淄博第十中学排球运动员培养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的现状 |
2.2 国内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的现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 |
3.2.2 问卷调查 |
3.2.3 专家访谈 |
3.2.4 数理统计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发展的概况研究 |
4.1.1 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的输出方式及去向 |
4.1.2 淄博十中排球运动员输出后的发展情况 |
4.2 淄博十中排球运动员的比赛情况研究 |
4.2.1 淄博十中排球运动员参赛的级别与次数 |
4.2.2 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比赛成绩情况 |
4.2.3 参加比赛对运动员整体水平提高的作用 |
4.3 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的选材研究与分析 |
4.3.1 选材的范围及具体要求 |
4.3.2 选材的指标与内容 |
4.3.3 选材指标的测试方法 |
4.4 淄博十中排球运动员日常训练状况分析研究 |
4.4.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
4.4.2 运动员的训练时间 |
4.4.3 运动员的训练内容 |
4.4.4 运动员的训练周期 |
4.5 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文化课情况分析研究 |
4.5.1 学习情况及管理方式研究 |
4.5.2 学训矛盾的解决方式 |
4.6 影响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其他原因 |
4.6.1 参训动机及目标 |
4.6.2 训练经费、场地以及器材设备情况 |
4.6.3 各级领导对排球项目的支持情况 |
4.6.4 家长、文化课老师对排球队的支持情况 |
4.7 淄博十中排球队运动员培养管理情况研究 |
4.7.1 在训练中实行七年一届的运动员培养规律 |
4.7.2 在训练中实行以大带小的培养管理方式 |
4.7.3 队长管理负责制的管理方式 |
4.7.4 倡导“快乐排球”的培养管理理念 |
4.7.5 以学习为主,科学训练对运动员实行人性化管理 |
4.8 淄博十中排球队教练员情况研究 |
4.8.1 淄博十中排球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
4.8.2 淄博十中排球队教练员运用的训练方法 |
4.8.3 淄博十中排球队教练员临场指导情况 |
4.8.4 淄博十中排球队教练员输送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8)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实地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人才培养模式定义 |
2.1.2 “教体结合”定义 |
2.2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概述和研究动态 |
2.2.1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2.2.2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政策性研究 |
2.2.3 “教体结合”与“体教结合”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个案分析法 |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包头一中女排竞赛成绩 |
4.1.1 学校体育竞赛成绩 |
4.1.2 专业级别体育竞赛成绩 |
4.1.3 梯队体育竞赛成绩 |
4.2 运动员选材情况 |
4.2.1 运动员选材标准 |
4.2.2 运动员选材渠道 |
4.3 运动员培养机制 |
4.3.1 学习与训练协调机制 |
4.3.2 运动队管理机制 |
4.3.3 竞赛管理机制 |
4.4 运动员培养环境 |
4.4.1 硬环境支持 |
4.4.2 软环境支持 |
4.5 运动员输出人数及流向 |
4.5.1 运动员输出人数情况 |
4.5.2 运动员流向情况 |
4.6 包头一中女排运动员培养模式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及其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排球专项技术的基本概念 |
2.1.2 技术训练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3 训练特征概念的基本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教练员基本特征 |
4.1.1 教练员年龄、运动年限、执教年限的特征 |
4.1.2 教练员学历、运动技术等级的特征 |
4.2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基本特征 |
4.2.1 运动员身高、生源等特征 |
4.2.2 运动员运动年限、运动等级和大赛经历等特征 |
4.3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队技术训练软性特征分析 |
4.3.1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队技术训练理念特征分析 |
4.3.2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队技术训练方法特征分析 |
4.4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训练计划对比 |
4.5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各单项技术特征分析 |
4.5.1 运动员接一传技术特征分析 |
4.5.2 运动员传球技术特征分析 |
4.5.3 运动员扣球技术特征分析 |
4.5.4 运动员拦网技术特征分析 |
4.5.5 运动员发球技术特征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10)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概念定义 |
2.2 关于国内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
2.2.1 国内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研究 |
2.2.2 国内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的情况研究 |
2.2.3 国内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人才输送情况研究 |
2.3 关于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
2.4 关于开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开展的现状分析 |
4.1.1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情况 |
4.1.2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训练师资队伍情况 |
4.1.3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参训学生情况 |
4.1.4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训练场地器材情况 |
4.1.5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训练情况 |
4.1.6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参加比赛和人才输送情况 |
4.1.7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训练和参赛经费来源情况 |
4.1.8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参训学生家长对训练支持情况 |
4.1.9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领导对排球训练重视程度情况 |
4.2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方面的问题 |
4.2.2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师资方面的问题 |
4.2.3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场地器材方面的问题 |
4.2.4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资金方面的问题 |
4.2.5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方面的问题 |
4.2.6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比赛方面的问题 |
4.3 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训练开展今后发展对策 |
4.3.1 排球传统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规划,加强排球人才培养和输送 |
4.3.2 完善排球师训练资队伍的建设 |
4.3.3 巩固优化排球训练的硬件设施 |
4.3.4 多渠道引进资金来源,加大排球项目的资金投入,为高质量的训练提供保障 |
4.3.5 结合排球传统学校自身特点,建立系统科学的指导训练,完善训练内容和创新训练方式 |
4.3.6 处理好学与训之间的关系 |
4.3.7 创造更多的排球比赛机会,为实战打下基础 |
4.3.8 重视排球传统学校自身优势特长,保障排球教练的基本利益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 B 参训学生问卷 |
附录 C 排球教练员问卷 |
附录 D 问卷效度检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四、青少年排球基本技术训练方法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现状研究[D]. 朱岩.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2]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与提高方案[J]. 闫升. 湖北体育科技, 2019(12)
- [3]敏捷梯脚步灵敏协调训练对10-11岁少儿运控球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杜明洋.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4]提高排球接发球到位率的功能性手段的选取与实证研究[D]. 朱正凯. 山东体育学院, 2019(03)
- [5]“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D]. 刘江山.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6]山东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研究 ——以淄博十中男子排球队为例[D]. 孙德萌. 曲阜师范大学, 2013(S1)
- [7]淄博第十中学排球运动员培养与管理研究[D]. 赵水涵.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9)
- [8]包头一中女排人才培养模式实地调研报告[D]. 刘畅. 延边大学, 2019(01)
- [9]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分析研究[D]. 郭振宇.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10]开封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训练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吴捷.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