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第九课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二>)(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辉[1](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领域进行了五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政治学科理论、课程改革和课程观的变革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在新一轮核心素养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历程,梳理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归纳其成败得失,对其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有重要借鉴价值。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为呈现于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纸张之上的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相关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理论部分,并包括为了证明这些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而选取的作为;论据的事例、插图、资料或解释说明的实证部分,以及为了学习任务和教科书空无内容,同时,确定从教科书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三个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知识主题、教科书构件等的变化,梳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回归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培养“人民”。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蒙太奇”式剪辑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中遵循思想政治学科的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取向组织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并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组织内容,表现出学术性与结构性的统一的特点;受“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资源”,采用“独白”的方式来呈现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的“遮蔽”。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塑造功能,凸显清晰的学科知识发展脉络;同时,表现出教科书内容不适应学生发展,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弊端。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落实双基”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传授“知识”。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插补”式混剪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不但遵循思想政治学科逻辑,同时探索生活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和问题中心两种取向为主,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中,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垂直组织的各种组织形式在教科内容组织过程中均有使用,表现出突破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顺序性、探索知识、经验与活动的整合性的特点;受“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工具”,采用“解释”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性化”思考。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不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丰富其内容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其内容的呈现方式;但是,也表现出教科书内容难、繁、偏、旧,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的弊端。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三维目标”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帮助“学习”。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依然坚持学科知识取向,但同时更为重视“超越”社会生活经验取向,因此,教科书内容选择是“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的融合方式,教科书内容选择表现出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的特点;教科书依据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进行组织,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表现出以生活为中心重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受“概念重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交流的工具”,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关系的“祛魅”。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继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创新其内容的组织形式,规范其内容的呈现方式;然而,依据“生活逻辑”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上违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分析,本研究进一步认为,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主要功能应该是为了促进“发展”。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以综合的内容选择取向为指导,教科书内容选择继续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体系清晰的学科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混合的内容组织取向为指导,重视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结,体现学习的心理逻辑与知识的学科逻辑、认识的生活逻辑的统一;在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上,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返魅知识与经验、活动的原貌。
陶芳铭[2](2017)在《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主要资料的德育教科书,其文本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内容对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从文本中探究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发展,是对德育教科书选择和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解读,是对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反思。论文以“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为题,按照初中德育教科书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重点以新课改以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初中《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为分析对象,并辅以各个阶段德育课程标准(大纲)的解读和其他出版社德育教科书文本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论文尝试从初中德育教科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融合”三部分对初中德育教科书实际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初中德育教科书的价值追求”对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总结与展望,从如何处理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外国与中国的关系对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走向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分析探讨,论文认为,从实然的角度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在空间上体现了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在时间上反映了其价值取向恒定与嬗变的特点;从应然的角度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中应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平衡、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整合。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实然也反映了应然的要求。未来德育教科书的发展应该立足中国当下,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外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充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在倡导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融合到德育课程和教科书之中。
郑国强[3](2018)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经使用10多年了。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任课教师普遍感到在如何较好地认识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中存在困惑,教材研究注重微观忽视宏观、注重表面忽视内涵、注重实践忽视理论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教育博士研究论文,试图从教材研究的角度帮助和引导教师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探索。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教材论、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教材分析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教材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从教材整体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由“单元主题——课题——主要内容”构成的体系结构,反映了“线面结合、综合渗透、创新拓展、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以及时代发展需要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补充;教材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从教材各组成部分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材主题文在结构和语言表述方面有独特之处,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学科属性,实现了课程目标;667篇阅读材料种类丰富,安排科学合理,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内容变化,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健康的导向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阅读材料既是对主题文的补充,又是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440幅插图内容题材广泛,客观真实且具代表性,给人视觉冲击和美的感受,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起到了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作用;143条格言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精练概括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求真向善尚美的特点,是认识的真谛和价值的结晶;465项活动为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时间和内容的保障,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性,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主题文、阅读材料等内容设计,活动的难易程度、形式和内容兼顾所有学生,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也是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刘霞[4](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陈洁[5](2012)在《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致力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这是我国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和伟大变革。依法治国的主体基础是具有法治品质的公民。然而与法治化进程相比,我国公民的法治品质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提高公民法治品质的关键在教育,因而,法治教育应当成为法治建设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在公民法治教育的各对象群体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对未来中国法治化进程将带来的重大影响,更应当成为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法治是人类的一种政治理想,而且日益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法治”概念的出现,是对“人治”概念的一次革命,因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人治传统的国家,建立法治更为必要也更为困难。古希腊的“良法之治”,中世纪的“法律至上”,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权力制衡”、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等法治思想,不仅是今日中国法治建设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同样是法治教育应当广泛弘扬的法治精神。马克思主义者也对法律进行过深入研究,揭示了法律根源的物质性,法律本质的阶级性,法律发展的规律性和法律文化的继承性,为我国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根基。我国古代也有“法治”思想,虽与现代法治思想不同,但其中仍有值得今日中国继承的精华。当代中国的法治,是建立在中国社会现实基础上的,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法治。我国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世界法治思想宝库的贡献。作为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必须具有相应的品质。公民的法治品质山法治知识、法治意识、法治情感和法治能力四部分构成。公民需要掌握的法治知识包括:有关实然“法治”的知识、有关应然“法治”的知识、有关“法治”合理性的知识、关于“法治”的知识和有关如何实现“法治”的知识。法治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的最核心的法治意识是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公民法治情感的最终体现是法治信任和法治信仰。其中,法治信任是一般公民应当具备的法治情感,而法治信仰是一部分公民——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所应当具备的法治情感。拥有必要的能力是公民法治品质的落脚点。法治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能力主要有预见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能力、评价行为的合法性的能力、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监督公共权力的能力、表达个人法治主张的能力等。有一些范畴与法治教育紧密相关,比如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法制教育是法治教育的一部分,是有关现行法律制度的那部分教育。在“法治”已经取代“法制”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和法治目标后,应当明确用“法治教育”取代“法制教育”的提法,以实现法治教育的价值转型。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同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当互相结合,共同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品质的协调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成熟法治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在学校法治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做法,各有特色,值得借鉴。通过考察境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组织实施和内容模式,可以为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如果从1984年第一次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算起,我国大规模开展法治教育已将近30年,在提高我国公民的法治品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有重义务教育、轻权利教育,重规定传授、轻理念传播,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养成等缺陷,以致公民法律素质不高,法治信任缺失,与现代法治国家要求的公民法治品质仍有较大距离。大学生法治教育虽然在课程途径上得到了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一些问题。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法律传统文化的桎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法治教育自身理念和方法的不足都影响到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效果。法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课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培养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强法治教育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规则导向与价值导向系统整合、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辩证统一、知识指向与实践指向统筹兼顾的法治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一是要拓展队伍结构,形成人人都是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氛围,把专业教师、行政后勤人员都纳入法治教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同时注重吸纳校外法律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二是要加强队伍培养,提高学校管理者依法治校意识,提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法治教育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素养和育人意识。三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形成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再次要创新教育载体。一是要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构建更为丰富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法治教育课程效果。二是要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活动,多开展法治教育相关实践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自我管理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受到法治教育的影响。三是要创设法治教育阵地,把学生申诉处理机构、校园媒体都建设成为法治教育的坚强阵地。第四要优化教育环境。一方面要优化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法治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和社会政策环境,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强大助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校园环境,形成内含法治价值的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体现法治要求的大学制度环境,并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创造必要物质条件保证。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法治教育推动法治文化的进步,法治建设的需求倒逼法治教育的改革。大学生法治教育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价值,提高大学生法治品质,培养出更多法治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美好目标的早口实现。
马云[6](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舒黎卉[7](2020)在《《道德与法治》课新旧教材中法治意识教育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法治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素养,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法治教育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把握和利用好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对于构建学生的法律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实行以来存在着法治教育的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试图从教材内容分析出发,以新角度为初中课堂的法治教育改善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为基点,从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分析法治意识在初中政治新旧教材中体现的差异,教材内容的异同点从容量和分布来详细阐述,从栏目、图表、色彩等方面阐述呈现方式的不同,表达方式上,新教材语言更为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和启发性。通过多方面对比凸显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变化,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意识教育,学生也能从简单明了的对比中找到区别之处,抓住法治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新教材的出现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把握法治意识内涵,并及时了解法治时政热点,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具体来说,通过各个方面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教师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法治教学目标;整合教材、挖掘素材,丰富法治教育内容;结合道德、心理教育进行法治教育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教师也要不断在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法治修养,并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法治意识教育,培养起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冉晏齐[8](2020)在《初中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是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是学生立德成人、全面发展、立志成才的重要阶段,而《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主阵地。但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实证调研发现,《道德与法治》课在法治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中学法治教育重视还不够、专业教师法治素养不足、传统教学方法依旧、教学目标不明确、家庭与学校衔接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实践教学活动较少等,都影响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实效。大批教育教学工作者已对初中生法治教育现状和解决路径进行了研究,在对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达州市第一中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研究方式,通过对教育实施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法治教育培养良好的法治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的方法、研究的创新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阐述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概述,对道德与法治、法治与法治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与内涵界定,以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法治素养的实效性。第三部分,对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了取得的成绩,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理论分析及调研基础,探讨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结合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具体课堂教学课例展示,提炼总结《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邹海波[9](2018)在《Study of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China Until Now》文中指出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之间拥有两千年交流的历史。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从隋朝年间开始接收从日本过来的遣隋使和留学生。特别是在进入唐、明时代以后,随着中日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不断地加深,中国对日本的注意也不断地增加,相关记录日语单词的书籍也开始出现。但是,直至清朝末期,日语教育作为外国语教育在中国得到了确立。清朝以后的日语教育与发端时代明朝时期的日语教育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清朝末期,中国对日本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一时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成为同欧美强国并立的列强之一其社会文化,先进的技术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影响。留学日本,设立语言学校,学习日语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在中国日语教材开始登场。这个时期介绍日本的书籍和研究被大量出版,超过一万多人的官费和私费留学生赴日留学,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日语教育的发展。进入民国时期,“抗日救国”的原因之下,深入了解日本成为必要,因此,此时的中国对日本研究非常重视,进而起了“日本研究热潮”。1930年代,随着“日本研究热潮”的出现,更多的日语教材,辞典,研究书目被出版出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前半期,中国在外国语学校和综合大学里设立了专门的日语专业。在这个时期,中国从“以俄语为中心”的教育政策转换“向科学进军”的教育政策,日语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1966年到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以后,高等教育阶段的外国语教育基本上停止。日语教育也随之进入了停滞期。随着1972年中日两国国交正常化的展开,1972年到1976年间,招募了以工农兵学员为中心的日语专业学生。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之后,中国同世界各国,包括邻国日本在内的各国之间的科学文化,经济贸易各个方面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80年代可以说是在中国从未出现过的日语教育大发展时期。进入90年代,中国日语教育继续发展,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国语,随着日语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日语教育开始向质的方向提升。1990年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是迎来了中国日语教育的成熟期。本论文首先,对于中国相关日语的记载进行考察,分析其历史背景。然后,考察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的日语教育机关和日语教材的出版状况,对于这个时期中国人学习日语热潮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对新中国从建国到现在的外国语教育政策和变化进行梳理,考察中国日语教育的变化过程。对其中日语教育政策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定位进行考察。最后,通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日语教材的选定和主要内容,来分析不同时期的中国日语教材里中日文化的定位和变化。
刘黔敏[10](2005)在《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德育学科课程从设置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德育学科课程的课程标准分析后发现:1)从教学目的来看课程从接班人走向道德人的培养;从培养道德高尚者逐步走向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2)从教学要点的归类分析中可以看出课程中存在这样一些稳定性的价值取向:群体的“占场”与个体的“缺场”:群体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强调单向度的服从:义务型的道德价值观;社会公德的缺失:忽视公共精神的培养;与学生生活相疏离:“关注彼在,忽视此在”的道德教育观等。而这一时期德育理念的发展则反映在如下方面:从强调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向关注道德主体自身的道德生活;从培养“高大全”的道德高尚者演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五套初中段德育学科课程教科书和两套小学段德育学科课程教科书分析后发现:1)教科书主要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道德知识逻辑进行编排。2)教科书中的榜样选择体现了这样一些理念:精英化的道德教育观;完人化的道德教育观;社会本位观;男性的支配文化等。3)教科书中的叙事潜存着这样一些理念:没有把学生视作自由的道德行为主体;道德本身并未被理解为一种实践智慧;对人性简单化、平面化的设定;对学生道德世界的简单化理解等。 通过对德育学科课程教师进行研究后发现运行中的德育学科课程存在如下问题:1)德育学科课程的大德育模式、政治化取向和知识化取向使得该课程独立性较低,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学科品格。2)德育学科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较低,这反映出其在功利性的教育文化中的困境。3)德育学科课程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与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公共道德资源的缺失有关。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编德育学科课程教科书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德育学科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引领;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学科教师转型为真正的德育教师。其次它需要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和真实的课堂;变授——受关系的课堂为对话和互动的课堂。第三,它需要评价制度的改革。其评价应尽量摆脱选拔的功能取向,通过评价过程本身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第九课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第九课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二>)(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二)知识社会学基础 |
(三)学习心理学基础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教科书及社会科教科书文献综述 |
(二)国内教科书及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拨乱反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重视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回归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蒙太奇”式剪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学科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学术中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学术性与结构性统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的资源:“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
(二)独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遮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深化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落实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插补”式混剪: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学科逻辑、探索生活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学术中心与社会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茧式多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突破顺序性,探索整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的工具:“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
(二)解释: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理性化: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改革发展加速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全面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三维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整合”式融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以生活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交流的工具:“概念重构主义”教材观的影响 |
(二)对话: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祛魅: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影响因素 |
一、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外在因素 |
(一)经济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政治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内在因素 |
(一)思想理论研究的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课程改革与课程观变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趋势 |
一、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价值取向 |
(一)斗争:当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博弈 |
(二)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追求 |
二、发展: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追求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质量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质量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质量 |
结论 |
(一)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拓展研究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初中德育教科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2.1 德育教科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 |
2.2 德育教科书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
2.2.1 家国情怀教育 |
2.2.2 社会关爱教育 |
2.2.3 人格修养教育 |
2.3 德育教科书中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承接 |
3 初中德育教科书对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与吸纳 |
3.1 德育教科书中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内容选择 |
3.2 德育教科书关于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体现 |
3.2.1 和平发展思想 |
3.2.2 公平正义思想 |
3.2.3 民主自由思想 |
3.3 德育教科书中外国与中国文明的汇通 |
4 初中德育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融合 |
4.1 德育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选择 |
4.2 德育教科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
4.2.1 国家价值目标 |
4.2.2 社会价值取向 |
4.2.3 个人价值准则 |
4.3 德育教科书中价值观的全面融合 |
5 初中德育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
5.1 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总结 |
5.1.1 体现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统一 |
5.1.2 反映了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恒定与嬗变 |
5.1.3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憾与不足 |
5.2 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可能走向 |
5.2.1 坚持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的统一 |
5.2.2 体现国际性和保持民族性的结合 |
5.2.3 注重文化的承接古今与融汇中外 |
5.3 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实然与应然 |
6 结语 |
6.1 本研究主要观点概述 |
6.2 本研究的初步探索与不足 |
6.2.1 初步的探索 |
6.2.2 不足与局限 |
6.3 尾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需要 |
1.1.2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
1.2 概念界定 |
1.2.1 思想品德 |
1.2.2 教材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材研究类型 |
1.3.2 教材研究方法 |
1.3.3 教材研究领域 |
1.3.4 教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4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
2 教材整体研究 |
2.1 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 |
2.2 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 |
2.2.1 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2.2 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和需求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2.3 根据时代发展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3 教材特点体现 |
2.3.1 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体现普适性 |
2.3.2 有机整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体现综合性 |
2.3.3 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精神需求,体现情感性 |
2.3.4 将学生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体现生活性 |
3 教材各组成部分研究 |
3.1 教材主题文 |
3.1.1 主题文的类型、结构和语言表述 |
3.1.2 主题文的学科属性体现 |
3.1.3 主题文对课程目标的实现 |
3.2 教材阅读材料 |
3.2.1 阅读材料的类型和分布 |
3.2.2 阅读材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思想性和题材的丰富性 |
3.2.3 阅读材料是主题文的补充和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 |
3.3 教材图片 |
3.3.1 图片类型和分布 |
3.3.2 图片体现了主题的典型性、表现的感染性和价值的引领 |
3.3.3 图片对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实现 |
3.4 教材格言 |
3.4.1 格言来源和分布 |
3.4.2 格言选择全面、典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
3.4.3 格言是认识的真谛,价值的结晶 |
3.5 教材活动 |
3.5.1 活动类型和分布 |
3.5.2 活动注重情境的设计和学生的实践,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
3.5.3 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和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
4 结语 |
4.1 主要的观点 |
4.2 创新与不足 |
4.2.1 可能的创新 |
4.2.2 不足与局限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 英文文献 |
2. 中文书籍 |
3. 中文论文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4)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法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 |
第一节 法治国家与法治教育 |
一、法治的主体基础 |
二、法治与教育 |
三、大学生与未来中国法治建设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关于法治的研究 |
二、关于法治教育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思路及方法 |
附录 |
第二章 法治教育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法治:法治教育的核心概念 |
一、概念分析:什么是“法治”? |
二、西方法治思想源流 |
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
四、我国法治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法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公民法治品质 |
一、法治知识 |
二、法治意识 |
三、法治情感 |
四、法治能力 |
第三节 法治教育的相关范畴 |
一、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 |
二、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
三、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 |
四、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 |
附录 |
第三章 境外大学生法治教育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法治教育概览 |
一、美国法治教育 |
二、日本法治教育 |
三、新加坡法治教育 |
第二节 港台地区法治教育概览 |
一、香港法治教育 |
二、台湾法治教育 |
第三节 评价与启示 |
一、境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特点及经验 |
二、境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启示 |
附录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全民性法制宣传教育回溯 |
二、学校教育中的大学生法治教育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法治品质现状 |
一、大学生的法治知识:总体认知明晰,具体知识缺乏 |
二、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意识初步形成,仍需大力提升 |
三、大学生的法治情感:认同法治价值,不满法治现实 |
四、大学生的法治行为:政治参与不足,民主行动缺失 |
五、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学生兴趣不高,效果有待加强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教育困境分析 |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桎梏 |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三、教育理念方法有待转变 |
附录 |
第五章 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
第一节 转变教育理念 |
一、规则导向与价值导向的系统整合 |
二、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辩证统一 |
三、知识指向和实践指向的统筹兼顾 |
第二节 强化队伍建设 |
一、拓展队伍构成 |
二、加强队伍培养 |
三、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好互动 |
第三节 创新教育载体 |
一、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 |
二、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活动 |
三、创设大学生法治教育阵地 |
第四节 优化教育环境 |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建设 |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校园环境建设 |
附录 |
结语:法治文化与法治教育的未来走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道德与法治》课新旧教材中法治意识教育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调查研究法 |
3. 比较研究法 |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教育概述 |
(一) 法治意识教育的内涵 |
1. 法制与法治 |
2. 法治意识 |
3.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意识教育 |
(二) 《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1. 是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需要 |
2. 是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
3. 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
4. 是新教材改革对教学的要求 |
二、法治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新旧教材中的对比分析 |
(一) 编写理念的对比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加突出 |
2. 法治教育由法律知识转向法律生活 |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隐性转为显性 |
(二) 教材内容的对比 |
1. 法治意识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中的内容梳理 |
2. 法治意识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内容梳理 |
3. 法治意识在新旧教材内容上的对比分析 |
(三) 呈现方式的对比 |
1. 栏目由简单转为丰富 |
2. 图表由普通转为新颖 |
3. 色彩由单调转为多样 |
(四) 语言风格的对比 |
1. 复杂化转为浅显化 |
2. 重结论转为重启发 |
3. 重理论转为重生活 |
三、《道德与法治》课中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对法治意识教育启示 |
(一) 制定科学的法治教学目标 |
1. 丰富学生法律知识的目标 |
2. 提高学生守法护法用法能力的目标 |
3.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
(二) 与时俱进开展法治意识教育 |
1. 密切关注法治教育内容的更新 |
2. 充分利用教材栏目开发教学资源 |
3. 贴合实际挖掘课堂教学资源 |
(三) 实施多样的法治意识教育形式 |
1. 结合道德、心理教育进行法治意识教育 |
2. 利用现代技术设计教学 |
3. 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
(四) 培养教师适应法治教育的素质 |
1. 在学习中提高理论修养 |
2. 在资源开发中训练法治思维 |
3. 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法治教育能力 |
(五)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
1. 了解学生对法律的实际需求 |
2.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3.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初中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法治 |
二、法治教育 |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内容及目标 |
一、《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内容 |
二、《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目标 |
第三节 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意义 |
一、保障初中生正确观念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
二、深化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加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 |
第三章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调查概述 |
一、调查研究对象 |
二、调查研究内容 |
三、调查研究过程 |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法治教育教学已有所改革 |
二、学生法治意识已初步形成 |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者的法治素养比较欠缺 |
二、学生的法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 |
三、教学目标的价值引领力度不够 |
四、教学内容较为空乏 |
五、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不足 |
第四节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
二、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 |
一、深化国培计划,提升教师法治素养 |
二、落实校级培优计划,提升教师法治素养 |
三、加强自我教育培训,提升教师法治素养 |
第二节 增强学生的法治学习思想认识 |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
第三节 进一步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
一、优化整合教材法治教育教学内容 |
二、深入挖掘教材本身法治教育内容 |
三、合理开发教材以外法治教育资源 |
四、坚持法治与德治教育内容相结合 |
第四节 进一步丰富法治教育的形式 |
一、协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二、利用好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
三、拓展法治教育的实践方式 |
第五节 营造全员育人的社会氛围 |
第五章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课堂教学课例展示 |
第一节 坚持法治教学目标的引领,实现学生法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
第二节 构建立体式教学内容框架,实现法治教育知识体系的清晰化 |
第三节 运用多样化法治教学方法,实现法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四节 实施德治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教师访谈提纲 |
达州市第一中学简介 |
致谢 |
(9)Study of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China Until Now(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先行研究 |
1.3 研究方法と范囲 |
第二章 中国の日本语教育の历史と流れ |
2.1 清末の日本语教材の概况 |
2.2 民国の日本语教材の概况 |
第三章 建国から现在までの日本语教育 |
3.1 新中国初期の社会変革と日本语教育 |
3.2 文化大革命と日本语教育 |
3.3 改革开放と日本语教育 |
第四章 日本语精読教材の分析 |
4.1 日本语教材及び教材の选定 |
4.2 日本语教材の内容构成と分析 |
4.2.1 日本语教材の目录と构成 |
4.2.2 日本语教材の题材の特徽 |
4.3 日本语教材にぉける中日文化の位置づけと変化 |
4.3.1. 1949~1966の中日文化の位置づけと特徴 |
4.3.2. 1966~1976の中日文化の位置づけと特徴 |
4.3.3. 1977~1990の中日文化の位置づけと特徴 |
4.3.4. 1990~现在までの中日文化の位置づけと特徴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10)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德育学科课程概略 |
第一节: 德育学科课程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德育学科课程特征解读 |
第二节: 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简述 |
一、德育学科课程设置与变迁 |
二、新中国成立后德育学科课程发展概况 |
第二章: 从教学大纲看德育理念的变迁 |
第一节: 从教学目的看德育理念的变迁 |
一、教学目的的稳定性分析 |
二、教学目的所体现的德育理念发展 |
第二节: 从教学内容要点看德育课理念变迁 |
一、历次教学大纲所强调的德目变迁 |
二、社会发展简史教学要点的简要分析 |
三、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 |
附:我国中小学德育课部分教学大纲 |
第三章: 从教科书看德育理念的变迁 |
第一节: 教科书逻辑分析 |
一、教科书编写逻辑 |
二、课程逻辑反映出的德育理念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榜样沉浮 |
一、相关的统计数据 |
二、榜样所呈现的特点 |
三、榜样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教科书中的叙事解析 |
一、叙事的结构分析 |
二、叙事语句风格分析 |
三、叙事中潜藏的理念 |
附:来自学生的叙事 |
第四章: 运行中的德育学科课程 |
第一节: 德育学科课程具有怎样的“独立性” |
一、德育课的专业性 |
二、德育课的学科定位 |
第二节: 德育学科课程拥有怎样的“学科地位” |
一、处于学校课程边缘的德育课 |
二、德育课地位所反映的问题 |
第三节: 德育学科课程具有怎样的“运行效果” |
一、德育课运行效果分析 |
二、德育课运行效果折射的问题 |
附:教师职业状态调查问卷 |
第五章: 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学科课程的变革与挑战 |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
一、道德生活成为课程建构的基础 |
二、注重道德学习 |
三、强调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
第二节: 新编教科书的特点 |
一、教科书新的功能定位:师生共同的“学本” |
二、内容组织贴近学生生活 |
三、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生成性与适当留白 |
四、强调道德体验,注重道德践行 |
五、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
六、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
第三节: 课改的新挑战 |
一、对教师的新要求 |
二、教学模式的变革 |
三、评价的挑战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第九课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D]. 赵明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2]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 陶芳铭. 浙江大学, 2017(10)
- [3]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D]. 郑国强. 浙江大学, 2018(09)
- [4]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5]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 陈洁. 复旦大学, 2012(05)
- [6]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7]《道德与法治》课新旧教材中法治意识教育的对比研究[D]. 舒黎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中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第一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D]. 冉晏齐.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9]Study of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China Until Now[D]. 邹海波. 延边大学, 2018(12)
- [10]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 刘黔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