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草药表面麻醉142例手术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薛翔[1](2020)在《中药养声膏配合嗓音训练治疗慢喉喑(血瘀痰凝证)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40例血瘀痰凝型慢喉喑患者以中药养声膏配合嗓音训练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该方式治疗在嗓音恢复方面的疗效,为养声膏治疗血瘀痰凝型慢喉喑提供初步的临床依据,同时发挥中药膏方结合嗓音训练连续性治疗喉良性增生性疾病标本兼治的特点,体现养声膏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作用持久等特点,为养声膏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为院内制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对40例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在四川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辨证为血瘀痰凝型慢喉喑(西医学主要包括慢性肥厚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分为中药养声膏+嗓音训练组(治疗组),嗓音训练组(对照组),观察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嗓音训练组对照,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研究方案具体为患者治疗第1天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嗓音声学分析(参数包括F0、Jitter、Shimmer、DSI)、最长发声时间(MPT),并填写VHI-10量表、GRBAS量表,于第4周治疗结束时进行除入组时频闪喉镜外的所有检查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的组内及组间主、客观评价指标评分的改变,将数据整理录入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声嘶消失时间及主、客观评价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组内比较,在主、客观评价积分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比较,在主观评价之VHI-10量表积分及客观评价中的Shimmer、MPT参数值上有统计学意义,余评价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嗓音功能的恢复均有效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势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缩短声嘶消失时间、改善嗓音功能的自我评价及对发声的自我控制上,表明中药养声膏配合嗓音训练方案对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价值,进一步表明中药养声膏值得推广使用。
于华楠[2](2020)在《霰粒肿膏外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内外治结合”的中医理论,观察霰粒肿膏外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90例霰粒肿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西药组、外治组、内外治组。西药组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加热敷治疗,每日3次。外治组每晚睡前将霰粒肿膏均匀涂抹于无菌纱布,厚度约1.5mm,敷于病灶皮肤面,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后清洗,每日1次。内外治组:在霰粒肿膏外敷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加减化坚二陈汤口服,每日2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观察记录病灶大小变化、前后颜色评分变化及中医疗效评分变化,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对各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时间、病灶大小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着差异,符合研究要求。2.病灶大小变化:各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组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前后三组在治疗小儿霰粒肿方面均有一定效果。外治组、内外治组治疗后数据与西药组进行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外治组、内外治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3.病灶颜色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病灶颜色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评分明显减低(P<0.05)。4.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各组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中医疗效评分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西药组总有效率66.67%,外治组86.67%,内外治组90.00%,(P=0.030<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外治加口服中药的治疗方式可明显缩小病灶,降低病灶颜色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局部及全身情况。局部用药有针对性,内服中药灵活加减,明显减轻患儿痛苦同时避免手术切除痛苦。2.内外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着,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优势,适合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章静怡[3](2019)在《辛前甘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下鼻腔黏膜以及鼻窦CT检查结果的改善程度,评价辛前甘桔汤加减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为该复方在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66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辛前甘桔汤辨证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下鼻腔黏膜以及鼻窦CT检查结果的改善程度,客观评价辛前甘桔汤加减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结果:在治疗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临床症状VAS总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在各时间节点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2天、术后4周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8周、术后12周、术后1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2)鼻内镜下鼻腔黏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鼻腔黏膜情况在术后12周、术后1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鼻窦CT结果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鼻窦C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前甘桔汤加减能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塞、流涕、头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说明中药复方辛前甘桔汤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其抗炎、抗菌、抗过敏等多重作用来达到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目的。
韩冬梅[4](2015)在《大黄炭对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干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中药方剂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已经发明的一种中药方剂(专利号:WO2012079419)经过临床实验显示了其在治疗湿性AMD方面的积极作用,此项试验的目的在于揭示作为方剂成分之一的大黄炭(charred Radix et Rhizoma Rhei,CRRR)对于半导体倍频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C57BL/6小鼠,通过引起Bruch’s膜的破裂诱发CNV。2、将诱发了CNV的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RRR干预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3、将CRRR干预组的小鼠给予CRRR的水溶液灌胃(浓度为0.6 g/100 ml;剂量为1 ml/0.1 kg;一天两次灌胃,共计21天)。4、将对照组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1 ml/0.1 kg;一天两次灌胃,共计21天)。3、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各5只小鼠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处死,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测定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mRNA水平的表达。4、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各5只小鼠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处死,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IL-10和VEGF的蛋白表达。5、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将造影图片进行分级以评估血管渗漏的程度。6、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22天,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余的小鼠处死,摘取眼球后制备视网膜铺片,进行三维共焦显微镜检查以评估CNV的体积。结果:1、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的14天和21天,将FFA图片进行分级并比较,在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中与临床相关的组织损害(2b级)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2、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qPCR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IL-10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Western blot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IL-10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7天,qPCR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VEGF在mNA水平的表达没有显着增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Western blot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VEGF的蛋白表达没有显着增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22天,用共焦显微镜对视网膜铺片的CNV进行体积测定,在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1、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IL-10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加。2、CRRR在此方剂中的作用是因为IL-10的抗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一系列作用。3、CRRR在此方剂中的作用也可能是因为CRRR本身的止血作用以及和方剂中其他药物成分的协同作用。
胡艳昭[5](2014)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以膝关节软骨及周围的软组织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以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症状轻者呈偶发或间歇性,活动或受凉可成为诱发因素;重者表现为膝关节持续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出现跛行和膝关节不稳定。本病发病率高,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膝骨性关节炎的折磨。膝骨性关节炎导致的痛苦和病残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1]。目前,对于较严重的KOA患者,单纯的保守疗法效果欠佳,常需手术治疗。本研究旨在探索围手术期缓解疼痛症状,促进关节修复和功能恢复的疗法。口服西药的方法较为局限,且毒副作用较多,不宜久用。相比之下,祖国传统医学更独具特色和优势,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内外兼治,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的目的。中药外治法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少,使用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应用。临床研究:目的:(1)客观评价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自拟通络止痛凝胶)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2)明确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特点与优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观察的方法,受试者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住院病人。按照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病例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除接受关节镜清理术外,围手术期及术后配合应用中药超声导入,每天1次,每次20min,疗程为2周(连续),三个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治疗,1年内一般使用4个疗程。对照组接受关节镜清理术和常规治疗。应用VAS疼痛积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比较治疗前后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入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部位、X线片分级、入组分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情况是一致的,具有可比性及可靠性。(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1月、3月、6月、1年后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二者都渐趋稳定,随着病变的进展,部分患者VAS评分甚至有所回升,Lysholm功能评分有所下降。(2)可认为试验组患者治疗1月、3月、6月、1年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疗效评定,治疗1周、1月、3月、6月、1年后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3)尚不能认为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4)尚不能认为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1月、3月、6月、1年后VAS评分疗效评定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除治疗1周后,其它相应时间阶段VA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临床随访观察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患者入组前后安全性评价指标(实验室指标)均未超出正常值范围。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2)在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方面,围手术期及术后配合应用中药超声药物导入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关节镜清理术。(3)中药超声药物导入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存在关联性,关节镜清理术后初期由于创伤有些患者不能耐受疼痛,应酌情配合使用其他止痛方法。(4)随访期间,关节镜清理术与中药超声药物导入都发挥了止痛效应,但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前者部分清除了产生疼痛的累积因素,后者能阻断产生疼痛的某些病理因素,二者相得益彰。但二者结合的疗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KOA的病理变化进程,随着病变的发展,患者症状有进一步加重可能,但总体效果明显,尚未达到寻求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程度。(5)中药超声药物导入安全性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综上,本课题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获得了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特点,达到了研究的目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万赖思琪[6](2013)在《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及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国内针灸方法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评价针灸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镇痛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指导科研、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1)通过耳穴贴压疗法辅助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研究,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病人麻醉用药量;(2)运用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疗法,于围手术期给予持续治疗,观察其辅助镇痛效果;(3)观察耳穴贴压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干预效果,研究该法对麻醉和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作用;(4)探讨该法是否能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机体适应麻醉及手术,以期能扩大耳穴贴压疗法的应用范围;(5)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辅助气管插管全麻的操作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以“针灸”OR“针刺”AND“静脉全麻”OR“全凭静脉麻醉”AND“随机”为检索策略,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不能获取的全文,则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Meta分析。2.临床研究:(1)分组方法:采用SPSS18.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耳贴安慰对照组(对照组),40例;(2)耳穴贴压组(耳穴1组),40例;(3)耳穴前后对贴组(耳穴2组),40例。(2)实验步骤:①全部病例入院抽血检验(血常规、β-EP、TNF-α、MDA)。②同时给与中医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湿瘀阻络三型。③术前一日观察患者耳廓,用拇指和食指牵拉耳廓,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视诊,由内向外,从上而下,观察其是否有皮肤破损、脱屑。再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子宫、心、肺、胃、脾、肝、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等穴位,再在穴区内探查最敏感点。耳穴1组:常规75%酒精双耳消毒,贴压磁珠。采用磁疗贴藉其机械压迫和磁场效应刺激耳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按压穴位力度逐渐加大,一松一紧,使之产生痛、麻、胀、热的感觉,以局部发红、患者自觉发热可耐受为度。术中操作者每30分钟按压1次,每次按压频率为60次/分,每个穴位按压30秒,用力均匀。术后按压耳穴,每日按压5次,3日后去除耳穴贴。并嘱患者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如有患者易胶布过敏,则换用抗过敏胶布。耳穴2组:在耳穴1组的贴压部位的耳背面对贴,其他操作和耳穴1组一样。对照组:在探查到的耳穴敏感点敷贴同样外观和数量的无磁珠胶布,并不行任何刺激,其他操作同上。④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30分钟均常规注射苯巴比妥钠(鲁米那)0.1克、阿托品0.5毫克。入室后抽取静脉血3毫升静置。⑤开通静脉后常规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3000)、并连接脑电意识深度监测仪(德国Narcotrend-comPact),以监测患者术中麻醉镇静深度、血压、心电图、手指脉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等参数。手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呼吸机(德国德尔格Fabius GS),诱导用药: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维持用药:异丙酚,根据手术需要追加舒芬太尼。维持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在±15%水平,脑电Narcotrend值为40-60。术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如失血较多,按失血量补充晶体:胶体为1:1的液体。术毕待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⑥手术操作:三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常规消毒腹部及外阴、阴道,放置导尿管和根据手术需要放置举宫器(无性生活史者则不放置举宫器)。患者平卧位,进行人工气腹,于肚脐穿刺气腹针进入腹腔,连接自动CO2气腹机,l~2L/min流速进行CO2充气,当充气1L后,调整患者体位至头低臀高位(倾斜约15-25。),继续充气,使腹腔内压力达12mmHg,拔去气腹针,放置腹腔镜,接好CO2气腹机,术中维持腹腔内压在12mmHg,打开冷光源,见盆腔视野。再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第2、3点穿刺,进行腹腔的探查和肿物的切除。手术结束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盆腔,检查无出血,无内脏损伤,放尽腹腔内CO2,取出腹腔镜及各穿刺点的套管针鞘,缝合穿刺口。⑦记录患者手术过程各时点(包括: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心率、平均动脉压;⑧术中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根据心率、血压、脑电指数等调节至适宜麻醉深度。使心率和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15%左右,脑电指数控制在40-60。⑨术毕时,抽取静脉血3毫升,送患者返回病房。(3)观察指标①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姓名、体重、年龄、中医分型及舌脉、ASA分级、疾病诊断和手术方式等。②焦虑评分记录:于手术前一天及术后第三天时由患者自行评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见附录,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患者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③血流动力学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时各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调整作用。④镇痛评分记录:术中记录患者使用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小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第三天静息状态下疼痛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辅助镇痛的作用。⑤胃肠功能恢复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音每分钟肠鸣次数、术后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⑥术后第三天复查生化指标,以评价耳穴贴压对生理变化的调整功能。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β内啡肽(β-EP);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及氧化应激等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共710例受试者。大多是小样本试验,而且方法学质量不高,有4项研究仅提及随机字样,没有详细交代随机方法,11项研究均为提及实施随机化隐藏,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1项试验提及“单盲法”。经Meta分析后,显示针灸辅助静脉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比较对气管插管即刻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势明确,其他各时点优势尚不能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应激时有保护作用。对麻醉药物使用量的影响优势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辅助镇静镇痛作用,减少麻醉药品的使用量。2.临床研究(1)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方式、ASA分级、中医证型等方面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麻醉镇静深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三组麻醉药用量的比较,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组和耳穴2组分别减少了15.50%和22.73%。(4)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心率、动脉压在术中各时间点略有变化,但无显着影响。5.三组病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耳穴1组、耳穴2组分数低于对照组的特质问卷(T-A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前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分数均降低,组内与术前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穴1、2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耳穴1组与耳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后第一天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的比较,耳穴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1组与耳穴2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三天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肠鸣音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术后24小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有所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机体及早的恢复消化功能。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对各证型都可以使用,无特异性。(8)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白细胞差异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幅度最大,其次是耳穴1组,耳穴2组最少,说明耳穴对手术后炎症的发生有抑制趋势。(9)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耳穴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淋巴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钠离子、钾离子、血糖浓度三组之间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同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的β-内啡肽含量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证型比较,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使β内啡肽水平升高,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12)三组间术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三组间术后丙二醛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抗氧化应激,抵抗细胞的损伤。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贴压辅助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作用及围手术期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在手术前期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通过调整体内β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及丙二醛来启动抗痛系统,抵制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稳定,并降低术中麻醉药品的使用。于手术后缓解术口疼痛,促进患者肠蠕动,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调整术后胃肠功能,帮助机体快速恢复。
赵敏[7](2012)在《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实施及评价》文中提出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中风。专家预测,到2020年,卒中的患病人数将增加一倍,病死率为30-50%,在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中风的复发率也很高,五年的复发率为40%。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中风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由于其可以控制成本和时间的特点,逐渐被引入医疗领域,并逐渐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本研究依托于“2007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益性行业专项”“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7个病种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子课题“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建与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在前期文献调研、专家咨询法制定的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多中心临床实施,同时进行回顾性调查,最终通过历史对照研究从多个角度评价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的疗效。目的:在本科室通过文献法及专家法制定的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基础上,采用多中心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从临床疗效、卫生经济学指标等方面评价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方法:2010.1.18-2010.8.30全国六个分中心同时纳入前瞻性及回顾性病例,前瞻性病例实施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回顾性病例作为对照组,最终进行历史对照,从临床疗效、卫生经济学方面分析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1.疗效:(1)本研究把以下情况定义为有效:①患者入院时意识水平为昏迷、昏睡或嗜睡,转为出院时意识清醒;②清醒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比入院时NIHSS评分下降2分;③清醒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少于或等于3分。同时把未能符合上述条件或死亡的病例定义为无效。(2)并发症发生率:(3)关键环节执行度即关键环节变异情况。2.卫生经济学: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费用。3.人本评估:病人满意度、医护满意度。结果: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共6个分中心,前瞻性研究计划各分中心分别纳入患者40例,计划共纳入患者共240例。实际2010.1.18-2010.8.30共纳入患者312例,其中11名患者中途退出路径;4名患者因需行支架等手术退出路径,1名患者因“脊髓型颈椎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路径;2名患者分别因“病窦综合症”及“肺部感染”转科治疗;2名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应家属要求签字自动出院;另外2名患者由于同时患有重症肌无力和不能排除多发性硬化所以不能实施路径治疗方案。2例患者在最终质控中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发病时间大于14天。最终纳入路径患者299例患者。回顾性研究同时期纳入728例患者,由于回顾性研究主要作为前瞻性研究对照,故回顾性研究主要进行描述性分析。前瞻性研究有效率72.2%,回顾性研究有效率5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前瞻性研究中发生脑疝患者0例,回顾性研究发生脑疝患者11例(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研究发生泌尿系感染患者6例(2.0%),回顾性研究发生泌尿系感染43例(5.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前瞻性研究299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7.18日,回顾性研究782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1.4天,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前瞻性研究平均住院费用为12081元,回顾性728例患者中,平均住院费用为17965.7元,中位数为12289元,日平均住院费用,前瞻性研究日均住院费用为736.6元,中位数为444元,回顾性研究日均住院费用为882元,中位数为706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降低患者总住院费用及日均住院费用。前瞻性研究中,入院24小时行NIHSS评分、完成颅脑影像学检查、48小时内抗血小板聚集、洼田饮水评价及入院后行TCD、彩超、康复、活血化瘀、针灸、通腑的比率均较回顾性研究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前瞻性研究内部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为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及是否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展性卒中与洼田饮水分级及阴阳类证有一定相关性。路径过程中发生变异多的患者住院费用比变异少的患者高,阴类证患者的住院费用较阳类证患者高。人文满意度评价方面,患者满意度主要从医疗过程、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及整体满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四个方面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选择了较满意及很满意,总体满意度较好,较满意及很满意在总体满意度方面占90%以上。医护人员满意度主要从医疗过程、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及整体满意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满意度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证明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在临床应用中操作简单,得到医务人员的认同。结论: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疗效,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指南的执行度,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李谊[8](2011)在《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发性颅面骨骨折{包括探讨鼻内镜下眶内下壁(鼻颌筛)复合骨折;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修复上颌骨(窦)后外侧壁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探讨对游离髁状突快速有效的寻找方法和治疗方法;探讨鼻内镜下高密度多聚乙烯(Medpor)植入板和瑞士可吸收固定材料在眼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恢复患者正常面容及功能。方法对不同部位的颅面骨骨折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洗镜器术中冲洗鼻内镜,以利视野清晰)采取不同的手术微创及美容切口或局部疤痕切口并用钛板钛网或快速固定材料等固定方法,以修复颅面骨骨折或矫正眼球内陷等;应用医用耳脑胶(EC)对于颅颌面碎骨片进行复位和固定等。结果患者术后外形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双眼眶及面部对称,眼球凹陷在2mm以内;上下咬合关系正常,张口无受限;术后无感染,种植物无排异、无移位,患者面部饱满、自然。医用耳脑胶胶膜与创面镶嵌紧密,粘接后红细胞不能通过,有良好的止血和骨组织粘接固定作用,但数日后胶膜在体内可被降解吸收。结论对不同的颅面骨骨折在鼻内镜引导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整形美容效果,对骨折病人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洗镜器术中冲洗鼻内镜,鼻内镜手术过程中不必进进出出,这样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医用耳脑胶对于颅面碎骨片能进行很好的复位和固定;Medpor植入板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瑞士可吸收固定材料适用于颅颌面部骨折和重建的治疗,包括鼻筛部和面部诸骨的粉碎性骨折,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易塑形、可血管化等诸多优点,其最终代谢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明显优于其他材料。尤其在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更能使骨折断端达到完美的结合,并能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鼻内镜引导下的下颌骨髁状突游离骨折的寻找和复位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寻找方法和治疗方法;鼻内窥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修复上颌骨(窦)后外侧壁骨折术式简单易行,疗效显着,安全性好,本术式解决了目前困扰整形医生在治疗上颌骨后外侧壁骨折的困惑。
王振宇[9](2010)在《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阐明中枢内源性下行镇痛系统中的重要神经肽SP及其受体NK-1R在夹脊电针抑制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从神经-免疫网络的视角,揭示夹脊电针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的单侧足底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上,从行为学到形态学等不同方面,从分子到蛋白等不同水平,采用Real 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等技术,(l)观察下丘脑、脊髓中SP及其受体NK1R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夹脊电针镇痛中的变化;(2)观察下丘脑、脊髓中TNF-α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夹脊电针镇痛中的变化;(3)观察外周血中CD4+/CD8+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夹脊电针镇痛中的变化。干预方法:(1)夹脊电针:于造模后3h取C3和L4双侧“夹脊穴”给予电针刺激,以后每日早8:00开始给予电针治疗,1次/ d,至造模第14d。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待大鼠安静20min后,在C3和L4棘突两侧各旁开2mm处取穴, 0.25mm×13mm毫针垂直刺入3mm,使针尖触及椎板,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二组导线分别上下连接针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规律交流脉冲电波(60Hz /1.05s与2Hz/2.85s交替),强度1mA,持续25min。(2)普通电针:于造模后3h给予电针刺激,以后每日早8:00开始给予电针治疗,1次/ d,至造模第14d。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两后肢暴露于外,待大鼠安静20min后,0.25mm×13mm毫针垂直刺入大鼠左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约3mm,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正极连接“足三里”,负极连接“三阴交”穴,规律交流脉冲电波(60Hz /1.05s与2Hz/2.85s交替),强度1mA,持续25min。(3)灌饲塞来昔布(西乐葆):造模当天开始给药,20mg/kg/day,每天早8:30给药一次,至造模第14d。结果:(1)给予治疗后3个时间点上,3个电针组的PWL与关节炎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给予治疗的第10、14次夹脊组,夹脊+常规组的PWL均较常规电针组显着性延长(P<0.05),但夹脊组与夹脊+常规组3个时间点的PWL无显着性差异(P=0.627,P=0.731,P=0.473)。(2)给予治疗后3个时间点上,3个治疗组的PWL与关节炎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 <0.001);给予治疗的第4、10、14次夹脊电针组和西乐葆组的PWL无显着性差异( P =0.874, P =0.779, P =0.892),但在第10天和第14天,与夹脊电针组、西乐葆组相比,电针+西乐葆组的PWL进一步提高(P =0.023 to P =0.044)。(3)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下丘脑中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P<0.001);夹脊电针组较模型组增加更为显着(P<0.01),且电针合用西乐葆能进一步增加炎症痛大鼠下丘脑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 P<0.01)。(4)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脊髓中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P<0.001);夹脊电针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性降低(P<0.01),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对炎症痛大鼠脊髓中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5)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下丘脑、脊髓TNF-αmRNA及蛋白表达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P<0.001);夹脊电针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性降低(P<0.01),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对炎症痛大鼠下丘脑、脊髓中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6)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外周血中CD4+/CD8+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 P<0.001 ) ;夹脊电针组CD4+/CD8+较模型组显着性降低( P<0.01 ),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法对炎症痛大鼠外周血中CD4+/CD8+的抑制作用( P<0.01)。结论:(1)多次电针对大鼠炎性痛具有显着的累加镇痛效应,夹脊电针法的抗热痛敏效果与灌饲西乐葆相当,强于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法对炎症痛大鼠的镇痛作用。(2)夹脊电针能够调控炎性痛大鼠中枢内源性下行镇痛系统中的重要神经肽SP和其受体NK-1R的表达,诱发下丘脑、脊髓的神经细胞兴奋,引起其神经—免疫作用,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降低外周血中CD4+/CD8+淋巴细胞比值。
王日荣[10](2010)在《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针灸疗法和中药组为对照,观察针刺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台湾王日荣耳鼻喉科诊所治疗的,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90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针药结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三组,每组各有30例。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外周血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问比较采用F检验(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间多重比较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统计图形的制作采用软件Graph Pad Prism 4.03完成。结果共收到合格病例报告表90例,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19岁~42岁;病程1年~15年。其中针药结合组30例(男18例,女12例)、针灸组30例(男14例,女16例)、中药组30例(男11例,女19例)。三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7.84岁、25.52岁、28.13岁;平均病程分别为6.51年、7.48年、5.52年。主要研究指标的疗效,治疗一月后,针药结合组、针灸组和中药组均能降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其总积分,三组之间比较,鼻痒、鼻塞、流涕、鼻粘膜体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喷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可知,针药结合组在改善鼻痒、鼻塞、流涕、鼻粘膜体征方面疗效优于针灸组和中药组。但是在改善喷嚏方面三组疗效相当。通过对三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也可得出,针药结合组能明显减低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其它两组;针灸组优于中药组。三组均可使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含量、IgE水平显着降低;三种治疗方法对IFN-γ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经过1月治疗后,针药结合组30例患者,显效17例,占56.7%;有效10例,占33.3%;无效3例,占10.0%,总有效率90.0%。针灸组30例患者,显效8例,占26.7%;有效15例,占50.0%;无效7例,占23.3%,总有效率76.6%。中药组30例患者,显效6例,占20.0%,有效16例,占53.3%;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三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根据平均秩和大小,针药组最小,疗效最好。但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期间,三组未见一例不良反应,表明针药结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结论综合以上临床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能显着改善患者整体证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本疗法治疗本病的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Th细胞向Th2方向分化,调节体内失衡的Th1/Th2细胞,从而减少IgE的合成来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
二、中草药表面麻醉142例手术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表面麻醉142例手术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养声膏配合嗓音训练治疗慢喉喑(血瘀痰凝证)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符号说明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研究方法设计 |
1.2 受试者的筛选 |
1.3 试验设备 |
1.3.1 频闪喉镜 |
1.3.2 嗓音声学分析 |
1.4 随机设计及盲法设定 |
2.研究方案 |
2.1 诊断标准 |
2.1.1 中医辨证诊断 |
2.1.2 西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5 脱落病例处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治疗方案 |
2.7.1 治疗组 |
2.7.2 对照组 |
2.8 试验观察流程 |
2.9 试验观察指标 |
2.9.1 一般观察指标 |
2.9.2 主观评估量表 |
2.9.3 客观评估指标 |
2.10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处理 |
2.10.1 不良事件程度判断及处理 |
2.10.2 记录不良事件 |
2.11 技术路线图 |
2.12 统计学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试验病例基本情况及分析 |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3.2.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指标比较 |
3.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HI-10量表积分比较 |
3.2.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总嘶哑度(G)积分比较 |
3.2.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客观评价指标分析结果比较 |
3.3 临床研究结果 |
3.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声嘶症状疗效比较 |
3.3.2 VHI-10量表积分比较 |
3.3.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积分比较 |
3.3.2.2 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积分比较 |
3.3.2.3 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积分比较 |
3.3.3 总嘶哑度(G)积分比较 |
3.3.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嘶哑度G积分比较 |
3.3.3.2 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总嘶哑度G积分比较 |
3.3.3.3 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总嘶哑度G积分比较 |
3.3.4 客观评价指标分析比较 |
3.3.4.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客观评价指标分析比较 |
3.3.4.2 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客观评价指标分析比较 |
3.3.4.3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客观评价指标分析比较 |
3.4 脱落病例及原因分析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慢喉喑源流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喉良性增生性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
2.1 慢性肥厚性喉炎 |
2.2 声带小结 |
2.3 声带息肉 |
3.嗓音训练的选择 |
4.中药膏方的选择 |
4.1 膏方的历史源流 |
4.2 膏方为主治疗慢喉喑的优势 |
5.中药养声膏的组成、方解及药理研究 |
5.1 药物组成 |
5.2 作用功效 |
5.3 处方方解 |
5.4 成分分析 |
6.养声膏配合嗓音训练综合治疗的机理探讨 |
7.试验结果分析 |
7.1 VHI-10量表积分结果分析 |
7.2 总嘶哑度G积分结果分析 |
7.3 客观指标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展望 |
附表 临床病例观察表(Case Report Form)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喉喑临床治疗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获得奖励 |
(2)霰粒肿膏外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安全性观察 |
2.6 随访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年龄分布 |
1.2 性别分布 |
1.3 病程 |
1.4 发病部位 |
2 观察指标评价 |
2.1 病灶治疗前后大小变化 |
2.2 病灶颜色评分变化 |
2.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 临床疗效评价 |
4 各组复发率对比 |
5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霰粒肿的认识 |
1.1 中医对霰粒肿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霰粒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霰粒肿的治疗思路 |
2 西医对睑板腺囊肿的认识 |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2 西医治疗方法 |
3 疗效分析 |
3.1 加减化坚二陈汤释义 |
3.2 霰粒肿膏释义 |
3.3 健康宣教 |
4 典型病例分析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辛前甘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概述 |
1.西医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
1.1 定义及分型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1.4 治疗 |
2.中医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
2.1 概念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2.4 经验方临床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依从性评价 |
2.6 不良反应观测和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比较 |
3.2 症状VAS总评分比较 |
3.3 鼻内镜下鼻腔黏膜评分(Lund-Kennedy)比较 |
3.4 鼻窦 CT 检查评分(Lund-Mackay)比较 |
3.5 总体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选题目的及依据 |
1.1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处理的必要性 |
1.2 中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特色 |
2.辛前甘桔汤加减的立法依据 |
3.辛前甘桔汤加减的方药解析 |
3.1 辛前甘桔汤的方药组成及临证加减 |
3.2 方药解析 |
4.辛前甘桔汤加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辛前甘桔汤加减的临床疗效分析 |
5.1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衡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
5.2 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VAS总评分比较结果的分析 |
5.3 治疗组和对照组鼻内镜下鼻腔黏膜(Lund-Kennedy)评分比较结果的分析 |
5.4 治疗组和对照组鼻窦 CT 检查(Lund-Mackay)评分比较结果的分析 |
5.5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的分析 |
5.6 安全性评价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主观评估 |
附录3 客观评估 |
附录4 临床疗效评价 |
附录5 依从性评价 |
附录6 不良事件表 |
(4)大黄炭对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干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6.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中药外治法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及疗效的研究进展 |
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辨证论治 |
2. 存在的问题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膝骨性关节炎的软骨周围结构病理变化及关节镜的治疗进展 |
1. 膝关节软骨周围结构及病理变化 |
1.1 关节软骨 |
1.2 软骨下骨 |
1.3 滑膜 |
1.4 关节囊及周围的韧带肌肉 |
2.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膝关节镜手术概述 |
2.2 膝关节镜手术大致分类及各自特点 |
3. 未来膝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技术路线 |
4. 基线资料比较情况 |
诊疗标准 |
诊断标准 |
入选标准 |
排除标准 |
剔除与脱落标准 |
治疗方法 |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
3. 两组疗效比较 |
3.1 VAS评分疗效评定 |
3.2 Lysholm评分疗效评定 |
4. 结论 |
5.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膝关节镜清理术适应症、治疗作用和不足 |
2. 超声电导药物导入技术的应用基础 |
2.1 透皮给药系统 |
2.2 超声药物导入解决的问题 |
2.3 超声药物导入的作用机制 |
2.4 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
2.5 应用前景 |
3. 方药分析:通络止痛凝胶的方药组成特点及临床疗效 |
4.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优势 |
5.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文献回顾 |
(一)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 |
(二) 中医方法辅助麻醉的概述 |
(三) 中医学对针灸镇痛、麻醉的认识 |
(四) 耳穴疗法研究概述 |
(五) 针灸辅助静脉全麻作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观察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耳穴穴位选择、分组 |
(二) 耳穴贴压对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
(三)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中麻醉药品剂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
(四)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五) 针灸辅助麻醉现代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实施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路径及卒中临床路径的发展 |
一、临床路径的起源及发展 |
二、临床路径的概念、特点 |
三、卒中临床路径国内外的发展及成果 |
(一) 国外的发展成果 |
(二) 国内的发展及成果 |
第二节 急性缺血中风中医诊疗概况 |
一、诊断方面 |
(一) 疾病诊断标准 |
(二) 疾病诊断进展 |
二、治疗方面 |
(一) 急性缺血中风治则 |
(二) 急性缺血中风治法 |
(三) 急性缺血中风中药汤剂、注射液及针灸等治疗手段 |
第二章 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纳入排除标准 |
(三) 干预措施 |
(四) 观察指标 |
(五) 流程图 |
(六) 数据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一) 病例纳入情况 |
(二) 前瞻性研究基线资料 |
(三) 前瞻性研究评价指标 |
(四) 观察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纳入及排除标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结果 |
(一) 基线资料 |
(二) 疗效指标 |
第三节 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历史对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基线情况 |
(二) 评价指标 |
四、结论 |
五、讨论 |
(一) 急性缺血中风领域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 |
(二) 基于中西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
(三) 历史对照研究的局限性 |
(四) 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 |
(五) 急性缺血中风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指标影响因素的探讨 |
(六) 本课题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和附表清单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鼻内镜下眼眶骨折微创治疗观察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一、眼眶骨折分类探讨 |
二、眶内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
三、眶内侧壁复合骨折晚期整复治疗 |
四、眶外壁骨折晚期手术治疗 |
五、枪击或弹药爆炸所致的眶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
六、眶内下壁战伤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
七、眶上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
八、眶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鼻内镜下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一、髁状突冠突游离骨折微创治疗 |
二、泪前隐窝入路微创治疗上颌骨后外侧壁骨折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鼻内镜下修复颅面骨骨折所用材料临床探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一、眼眶骨折眼球缺失后眼窝凹陷修复材料的应用 |
二、Medpor修复材料在爆裂型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
三、瑞士快速吸收固定材料在颅面骨折中应用 |
四、瑞士快速吸收固定材料在眼眶骨折中应用 |
五、医用耳脑胶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
结果 |
讨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观察成果 |
附件 |
致谢 |
(9)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1. 针刺治病与神经-免疫网络调节的关系 |
2. 中西医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动态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单发关节炎大鼠 (Monoarthritis, MA)实验模型 |
2.2 电针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2.4 测痛方法 |
2.5 ELISA方法 |
2.7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2.8 Real-time PCR分析 |
2.9 统计分析 |
结果 |
1.电针对炎性痛大鼠痛阈的影响 |
2.塞来昔布对夹脊电针抑制炎性痛作用的影响 |
3.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SP mRNA表达的影响 |
4.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NK1R mRNA表达的影响 |
5.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
6.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
7.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NK1R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
8.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9. 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外周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详细摘要 |
(10)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1.1.1 病因病机 |
1.1.2 辨证分型 |
1.1.3 治疗原则 |
1.2 针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1.2.1 毫针治疗 |
1.2.2 灸法治疗 |
1.2.3 耳穴贴压法 |
1.2.4 刺血疗法 |
1.2.5 穴位埋线 |
1.2.6 穴位敷贴 |
1.2.7 穴位注射 |
1.2.8 穴位拔罐 |
1.3 非针灸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
1.4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1.4.1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的探讨 |
1.4.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1.4.3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现代医学治疗 |
1.4.4 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 |
第二章 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西医诊断标准 |
2.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4 纳入病例标准 |
2.2.5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临床研究设计 |
2.3.2 随机化方法 |
2.3.3 两组用药与取穴方法 |
2.3.4 操作方法 |
2.3.5 治疗疗程 |
2.3.6 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4.1 鼻粘膜体征的评分标准 |
2.4.2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2.4.3 中医临床症状分级标准 |
2.4.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2.5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
2.6 临床研究记录 |
2.7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
2.8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2.9 统计学处理 |
2.9.1 数据管理 |
2.9.2 数据分析 |
2.10 研究结果 |
2.10.1 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 |
2.10.2 患者主要研究指标的疗效比较 |
2.10.3 安全性检测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3.1 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机理探讨 |
3.1.1 对局部神经功能的调节 |
3.1.2 中枢的调节作用 |
3.1.3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3.1.4 对患者特异性体质的影响 |
3.2 本研究结果讨论 |
3.2.1 在改善中医症状体征方面 |
3.2.2 在改变免疫指标方面 |
3.2.3 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 |
3.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草药表面麻醉142例手术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养声膏配合嗓音训练治疗慢喉喑(血瘀痰凝证)的随机对照研究[D]. 薛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霰粒肿膏外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临床疗效评价[D]. 于华楠.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辛前甘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章静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大黄炭对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干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D]. 韩冬梅.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5]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 胡艳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D]. 万赖思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7]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多中心实施及评价[D]. 赵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D]. 李谊. 郑州大学, 2011(10)
- [9]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D]. 王振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10]针药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研究[D]. 王日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