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毛主席号召,深入群众

响应毛主席号召,深入群众

一、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群众里面去(论文文献综述)

赖正维[1](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指出“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廖迅乔[2](2014)在《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文革前期(1966-1971)的《人民日报》社论为研究对象,以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为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语篇世界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识解活动理论,考察社论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语言特征及其认知功效,阐释社论如何引导读者建构既定的语篇世界,进而控制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对1966-1971年间122篇《人民日报》社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在词汇层面,文革社论中的高频实词限定了语篇世界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元范畴的构成、性状和相互关系,将语篇世界虚构为两个对立阵营相互斗争的巨大战场,以强化读者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句法层面,社论一方面通过祈使句的密集使用来建构态度性亚世界,并以之作为语篇世界发展的方向,迫使读者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另一方面又通过大量的引述句来建构认识性亚世界,用于限定和管束语篇世界的构成,迫使读者的视角和领袖的视角保持绝对一致,造就“以领袖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在语篇层面,社论通过“开篇—中段—结论”的结构,传递“虽然形势大好,但是社会危机仍存,因此必须继续革命”的基本逻辑,赋予了语篇世界“发展与危机并存”的矛盾特性,向读者灌输阶级斗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中大量出现的事件结构空间隐喻将空间结构关系投射到语篇世界,限定语篇世界中各个概念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这样一个通过反复强化建立起来的语篇世界及其认知结构驱使读者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划分现实世界,同时强化了读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和权威意识,释放了破坏攻击欲望,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通过对文革前期《人民日报》社论的分析,本研究希望解释文革语篇与文革思维和政治霸权之间的关系,揭示极端政治语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和对畸形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反思文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倡导用理性和人性的语篇客观反映外部世界,塑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蒋晓侠[3](2014)在《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学界对雷锋精神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也显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中重要之点就是现有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的视角”来探讨雷锋精神问题,鲜有从“历史的视角”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必然要求我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要考查它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提,研究雷锋精神亦应如此。基于此认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经济政治体制和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变迁为切入点,探析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的转变、人的思想价值观的转换以及人之内在生成对雷锋精神的影响和作用,并由此考察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轨迹和演变规律。力图回答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雷锋精神演变的历史轨迹是什么?二是雷锋精神演变过程中蕴含了哪些规律?三是这些规律性认识对当下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有何启示?针对这三个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等具体研究方法,形成了“厘清核心概念——探究发生逻辑——理析经验规律——提出改进策略”的分析思路。论文的基本结论有三:第一,随着时代变迁,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雷锋精神也由20世纪60年代的“热”到“文革”时期演变为“正”与“邪”的较量,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呈现出由“疑”到“冷”、再到“冷热交织”、再度走热的历史演变轨迹。第二,雷锋精神的发展过程内含着三个规律性认识,即“三个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们的思想变迁和价值观转换相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们的利益诉求方向相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相统一。第三,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和路径。按照以上研究思路,本文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缘起、相关研究现状综述、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问题说明、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讲话解读雷锋精神的内涵,概括雷锋精神内涵演变的过程,指出雷锋精神内涵的精髓即友善奉献;进而分析了雷锋精神的基点和实质,指出感恩是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动力,报恩是感恩意识的实践转向,服务人民是感恩意识的升华和雷锋精神的实质;最后概括了雷锋精神的主要特征,即雷锋精神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先进性和普遍性的结合、实践性和群众性的结合。第二章对20世纪60年代的“雷锋热”进行考察,分析了60年代初期雷锋精神产生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条件,凝练了60年代学雷锋的盛况与经验教训。第三章:“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文革”对国民经济、民主法治、教育、思想和人际关系的破坏,使得雷锋精神被淡化。由于这一时期“左”的极端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反映在弘扬雷锋精神上,就使得雷锋形象被丑化、雷锋精神被扭曲和极端化。本章主要剖析了“文革”期间雷锋精神淡化的社会背景,雷锋精神演绎为“正”与“邪”对立的原因及表现,进一步分析了两年徘徊中由“雷锋叔叔不在了”到学雷锋活动的恢复、提出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等,也为“文革”结束后雷锋精神的继续坚持和弘扬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改革开放时期雷锋精神“冷”与“热”的交织。首先探讨了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开展的一场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分析了“怀疑论”、“过时论”、“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几种观点。重点分析了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雷锋精神遭“质疑”和“冷遇”的原因、表现和负面影响。新时期通过对雷锋精神的再认识和学雷锋情况的考察,通过对雷锋精神“冷”“热”交织的反思,总结了新时期的“雷锋热”与上世纪60年代“雷锋热”的异同,以及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探索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本章是本选题的重点和落脚点,在以上各章对雷锋精神历史演变轨迹分析的基础上,进-步概括指出雷锋精神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雷锋精神历史演变的规律,分析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即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为推进良好社会心态建设提供正能量。探讨了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步探讨的问题。

江光亮[4](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徐涛[5](2018)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基于意识形态认同,而赋予掌握意识形态发明权、话语权、解释权的团体组织或个人的一种领导地位。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后,毛泽东实现了行政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合一。部分学者认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毛泽东满足“个人野心”与权力追求的结果。然而,权力与阴谋无法产生真正的秩序与认同,同时孙中山与蒋介石也是类似于“两权合一”的人物,这一历史的共相背后显然应该有着更为深刻的逻辑。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武力的方式结束了封建帝制,开启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序幕。但由于辛亥革命是在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尚不充分的条件下爆发的,这导致革命后的民主秩序创建与支撑主体之间存有一种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南与北、新与旧围绕权力核心的政争。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北洋军阀都无法完成革命后政治整合和秩序重建的重任,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新、旧势力都不具有被广泛认同的、奠基在合法性基础上的权威。民国初年的权威缺失既是意识形态的,也是政治的。应对这种共时性危机,通常需要一种威权政治,借助兼具权力与权威的魅力型领袖的力量,突破束缚、重建社会秩序,并为现代化的演进开辟道路。民国初年政治整合的失败,多是因为整合的力量权力与权威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所致。伴随民国初年纷乱无序的党争,军、绅共同掌权的政治格局形成,民国肇始的由上至下的政治整合走向失败。新文化运动之后,政治重心下移,开始了一条以“普罗大众”为主体的由下至上的整合路径。这条路径呈现出暴力性特征,“革命”自五四后成为一种不可易移的历史潮流。革命的领导者是政党,国共两党都主张唤醒民众,通过党对民众的动员与组织以实现革命成功的目的。党的主义具有优先性,这决定了政党的领导核心作为意识形态中心与权力中心的不可切割性。从根本上讲,权力的合法性由意识形态产生,领导核心的权威主要来源于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核心的合法性在于他是真理的代表者。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近代领袖权威发生、发展的核心表现形态。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国民党对蒋介石的权威塑造因为蒋介石的道德缺陷、对法律的无视特别是对三民主义意识形态阐释的落后性,使得蒋介石党内权威构建并不成功。蒋介石不具备完成政治整合的条件和作为权威的象征性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顺应民族民主革命背景下政治参与扩大的历史发展趋势,提出了包括革命统一战线、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等九个方面的理论与政策,科学回应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联通了国家、社会、政党意识形态的统一,并通过以整风运动为核心的教育与学习成功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指针的党内意识形态的范式转换。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意识形态获得了程序上的认定和合法性。伴随着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以规范性逻辑而言,近代中国社会权威与权力分离的现象结束了。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促成了一个真正的领袖的诞生,为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树立了一个象征性符号,有效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权威在近代中国的形成逻辑及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和地位而言,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即领袖权威的形成是作为历史合力的国家、社会、政党之间博弈的结果。这一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权威与民主、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既为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产生提供了要求和可能,也对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逻辑、形态与功能构成了限制。本文以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这一现象为起点,从历时与共时、规范与经验、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梳理这一现象发生、发展的应然脉络,在真理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历史逻辑,借以展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政治体制转型及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与局限性。论文系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七个章节,依据其内在理路,在结构上表现为问题起点、历史逻辑与具体形成机制、认知与评价三个层次。第一章,绪论。该章以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做为考察对象,从历史、逻辑、现实三个层面,国家、社会、政党三个维度追溯、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史境、语境,阐明了该文研究的性质、方法和目标指向。同时,通过对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原因、目的研究的学术史回顾,选题的研究价值及以整合与权威形成为研究对象的确定,以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权威理论、马克思·韦伯的权威类型划分、汉娜·阿伦特权力与权威二分的相关学说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明确,为全文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第二章围绕民国初年的无序政争,重建权威努力的失败指明了辛亥革命后秩序重建与权威再造的困境,分析了论题的发生学基础,提出了近代整合的途径与重建权威的逻辑。近代中国社会的整合需由政党来领导,政党领袖的权威首先需奠定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领袖权力与权威是一种共生关系。在后五四的语境中,意识形态的内在合理性应基建于合民主、合科学双重价值之上。作为权威的意识形态的人格化显现,权威领袖应表现为人民意志的体现者,对科学理论做出创造性发明或是重大阐释的真理的代表者。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背景。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日本帝国主义在敌伪区内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国民党肆意歪曲三民主义,宣称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声称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的急速增长,党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弱化了党的队伍建设及根据地人民对党的认同,党的领导层内存在的路线之争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内力量的整合。民族、党际、党内矛盾与冲突,共同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起点。第四章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可资利用的资源与建设主体。接受者的前知识和思维方式、价值诉求,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接受限度和何种知识将会被纳入意识形态体系,成为意识形态构建的资源。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创设中,近代中国的革命实践、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与理论基础;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群体构成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主体。第五章主要分析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的规范性、真理性、实践性基础。根据毛泽东思想九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一般性与特殊性、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从毛泽东思想作为知识生产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毛泽东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说明两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前者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理念的话语形式和内在精神实现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后者围绕抗战建国的目标、途径、原则、动力、保证诸方面进行了阐释,达成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大众参与与制度有效设计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对中国现实问题、发展前途科学说明的、党-国家-社会融合一致的严密的逻辑体系,有力的回应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内外挑战。第六章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意识形态统一行动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推动意识形态范式转换,除了依赖话语系统、组织动员外,同时还依赖于人事系统、宣传机器的改组、改造和宣传主体有意识的氛围营造。毛泽东思想树立为主导思想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整风运动、机构调整、编写党史、组织宣传、象征仪式及党的话语与底层话语交互为用的运作等方式来实现的。这一改造过程和实现的途径,构成了后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经典范式。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意识形态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伴随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近代中国社会重建权威的历程逐步画上终点。从毛泽东领袖形象所具有的特征及其权威构成来看,意识形态领导权构成了毛泽东领袖权威的核心来源。第七章分析了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及其演化的理由、形态和限度,并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评价。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依据其功能与实质而言就是毛泽东领袖权威的形成,这一结果的形成及其演化是近代中国国家意志、社会和政党三者合力①、互相成就和赋予的产物:历史发展产生权威,权威改造群众,群众塑造权威。这一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权威与民主、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既为近代权威的产生提供了要求和条件,也对权威形成的逻辑与形态构成了限制,内蕴了权威有走向极端的可能。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产生的影响,积极的一面,在于促成了一个真正的领袖的诞生,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树立了一个象征性符号;促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独立政党的成熟;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最为广泛的动员和整合。其消极的一面,在于引发了个人崇拜并间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动乱。

王丽虹[6](2010)在《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艺音乐教育既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篇章,也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教育的先河。鲁艺音乐教育的创办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共政党矛盾、社会阶级矛盾、音乐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政治因素的融入和影响下,鲁艺音乐教育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中国抗战的实际,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音乐的渴求,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融入在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经与音乐教育结合,就产生了革命的、大众的音乐;鲁艺音乐教育一经与政治因素融合,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就得到大幅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对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具体入微的分析可以发现,政治因素的融入主要体现在鲁艺音乐系的创立过程、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教育学制与内容安排以及音乐作品等诸多方面。政治因素对鲁艺音乐教育的融入,实现了中国革命音乐教育空前的繁荣。主要表现在:音乐社会功能的提升、音乐审美范畴的表现、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音乐创作题材的丰富。上升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音乐文化之后,鲁艺音乐教育开创了中国革命音乐教育的先河,奠定了此后中国音乐事业的基础。然而,政治与音乐教育虽然同属于意识形态,但毕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内在规律,混淆二者的界限则不仅会对政治本身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导致音乐纯美属性的淡化、音乐人文功能的弱化、音乐艺术品格的俗化,从而影响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是激烈变革的世纪,是“知识授予型”向“知识创造型”转换的重要变革时期。值得我们对音乐教育深刻反思的问题是:音乐教育如何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变幻无常、竞争激烈的世界作出贡献?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关系到音乐教育发展进步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对鲁艺音乐教育中政治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推进音乐教育事业的进程中把握自主与使命、当前与长远、普及与提高、个性与共性这几对矛盾关系,从而正确处理音乐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慎选音乐教育的发展路径,谋划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推进音乐教育的学科拓展提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国音乐教育新的繁荣。

耿东旭[7](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戏剧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党中央在苏维埃时期便逐渐利用戏剧进行动员民众。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戏剧发展为抗战后边区的戏剧运动奠定了基础。抗战全面爆发后,党中央提出构建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歧。党中央通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解决了文艺界存在的这些分歧问题,从而使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方针形成。此后,党中央又进行文艺整风运动以及动员文艺工作者下乡,文艺工作者对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更为深入、全面,促使一些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新民主主义的文艺。在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下,边区的戏剧运动逐渐开展起来。边区的戏剧团体逐渐建立,各个戏剧团体的组织机构完备。在克服一系列困难之后,边区的戏剧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作品的内容以宣传抗战、发展生产及教育民众为主。边区的戏剧运动,对动员民众参与抗战、发展生产、激发将士作战士气以及社会移风易俗的改造等方面影响巨大。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关锋[9](1965)在《论哲学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文中提出 要使哲学工作者和哲学研究工作革命化,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就必须实行哲学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结合。同工农群众结合,是哲学工作者和哲学研究工作革命化的根本道路。

田壮[10](2017)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延安音乐社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民主根据地延安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将对在这一时期、地域内创办的音乐社团进行梳理与研究,意在归纳总结出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功能表现及艺术成就,以此阐述延安音乐社团对根据地文艺建设及在推进中国近代音乐发展中的贡献及影响。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产生及历史背景、特点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此归纳音乐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第二章从理论研究、艺术传播及社会实践三方面对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功能表现进行阐述;第三章从创作领域、人才培养及社会影响三方面对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与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即承载着继承与发展、融合与变革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延安音乐社团,为新中国培养输送了众多的文艺人才,为宣传党的抗战思想和方针政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音乐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音乐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20世纪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群众里面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群众里面去(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一、 卓着的功勋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三、 “四清”运动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三、 “一月夺权”风暴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一、 “一·二六事件”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一、 “二·四”、“二·五”事件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三、 经费问题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一、 “洪乐急电”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档案资料
    出版着作、报刊:
中文摘要

(2)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语料收集
        1.3.2 语料分析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革报刊研究
    2.2 文革大字报研究
    2.3 文革小说研究
    2.4 文革样板戏研究
    2.5 文革政治口号研究
    2.6 文革政治仪式语篇研究
    2.7 文革语篇综合研究
    2.8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理论背景
    3.1 批评语篇分析
        3.1.1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渊源
        3.1.2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研究模式
        3.1.3 批评语篇分析的基本原则
    3.2 认知语言学
        3.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3.2.2 语篇世界理论
        3.2.3 概念隐喻理论
        3.2.4 识解活动理论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文革社论的词汇特征
    4.1 高频实词的提取
    4.2 高频名词
        4.2.1 政治主体
        4.2.2 政治观念
        4.2.3 政治事件
        4.2.4 时空范畴
    4.3 高频动词
        4.3.1 对立性关系
        4.3.2 统一性关系
    4.4 高频形容词
        4.4.1 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4.4.2 资产阶级的落后性
        4.4.3 对立性的空间满格
    4.5 高频副词
        4.5.1 性质状态
        4.5.2 逻辑关联
        4.5.3 评价态度
        4.5.4 时间量度
        4.5.5 空间量度
    4.6 词汇特征与语篇世界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文革社论的句法特征
    5.1 祈使句
        5.1.1 祈使句的概貌
        5.1.2 祈使句的句法特征
        5.1.3 本节小结
    5.2 引述句
        5.2.1 引述句的类别
        5.2.2 引述句的句法特征
        5.2.3 本节小结
    5.3 句法特征与语篇世界
        5.3.1 祈使句与态度性亚世界
        5.3.2 引述句与认识性亚世界
        5.3.3 本节小结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文革社论的篇章特征
    6.1 开篇:形势大好
        6.1.1 政治形势
        6.1.2 文化形势
        6.1.3 经济形势
        6.1.4 外交形势
        6.1.5 本节小结
    6.2 中段:危机深重
        6.2.1 政治危机
        6.2.2 文化危机
        6.2.3 经济危机
        6.2.4 外交危机
        6.2.5 本节小结
    6.3 结论:继续斗争
    6.4 篇章特征与语篇世界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文革社论的语篇世界
    7.1 空间隐喻与语篇世界
    7.2 位置关系
        7.2.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位置关系
        7.2.2 资产阶级范畴与无产阶级范畴的位置关系
    7.3 运动方向
        7.3.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7.3.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7.4 运动路径
        7.4.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7.4.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7.5 力作用关系
        7.5.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力作用
        7.5.2 资产阶级范畴内的作用力
    7.6 语篇世界与现实世界
    7.7 本章总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创新与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人民日报》社论122篇小样本及其类别
附录2:高频名词及频率
附录3:高频动词及频率

(3)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有关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有关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
        (三)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雷锋精神的解读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一)从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中解读雷锋精神
        (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归纳雷锋精神内涵演绎
        (三)雷锋精神的内涵和精髓
    二、雷锋精神的基点和实质
        (一)感恩——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动力
        (二)报恩——感恩意识的实践转向
        (三)服务人民——感恩意识的升华和雷锋精神的实质
    三、雷锋精神的主要特征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
        (二)先进性和普遍性的结合
        (三)实践性和群众性的结合
第二章 20世纪60年代“雷锋热”的历史考察
    一、雷锋精神形成的宏观背景
        (一)紧张的国际周边环境
        (二)复杂的国内环境
        (三)“不忘本”的美德传统
    二、60年代“雷锋热”的微观条件
        (一)毛泽东的号召
        (二)党的威信所向
        (三)群众愿望所需
        (四)政治身份的激励
        (五)雷锋的个人特质
    三、60年代弘扬雷锋精神情况
        (一)60年代学雷锋内容
        (二)“雷锋热”的产生和学雷锋形式
        (三)60年代学雷锋特点
        (四)60年代学雷锋经验教训
第三章 “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
    一、“文革”期间学雷锋背景
        (一)“雷锋热”向“革命热”转变
        (二)“文革”对社会发展的破坏
        (三)“文革”对人的摧残
    二、“文革”期间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
        (一)雷锋精神演绎为“正”“邪”对立原因
        (二)雷锋精神演绎的“正气”
        (三)有关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歪理邪说”
        (四)“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学雷锋概况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雷锋精神“冷”与“热”的交织
    一、改革开放初期雷锋精神大辩论
        (一)雷锋精神怀疑论
        (二)雷锋精神过时论
        (三)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雷锋精神遭“冷”遇
        (一)雷锋精神遇“冷”的原因分析
        (二)雷锋精神遇“冷”的表现形式
        (三)雷锋精神遇“冷”的负面影响
    三、新世纪雷锋精神再度热起
        (一)雷锋精神的再认识
        (二)雷锋精神走热的考察
        (三)两次“雷锋热”比较
第五章 雷锋精神历史演变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
    一、雷锋精神演变原因
        (一)经济体制的变革
        (二)政治结构的转变
        (三)思想和价值观的转换
        (四)人之内在生成的影响
    二、雷锋精神演变规律
        (一)雷锋精神演变与人们思想变迁和价值观转换相统一
        (二)雷锋精神演变与人们利益诉求方向相统一
        (三)雷锋精神演变与社会和人发展进程相统一
    三、现阶段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
        (一)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二)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面临的困境
        (三)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面临困境的原因
        (四)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4)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小结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小结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小结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小结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小结
结论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一、时间的界定
        二、关注对象的界定
        三、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整合困境、权威再造的逻辑与进程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权威真空与政治整合困境
        一、民国初年的政争与政治整合困境
        二、权威真空:民国初年政治整合乱象背后的根源
    第二节 民国初年重建权威的努力与实践
        一、构建法理型权威的努力与实践
        二、重塑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的努力与实践
    第三节 整合与近代中国社会权威重建的内在理路
        一、整合的性质——民主同质性整合
        二、整合的主体与方式——政党与意识形态
        三、政党领袖权威与意识形态的共生关系及近代史境中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基础
    第四节 国民党领袖权威塑造的得失与近代中国社会领袖权威塑造的再出发
        一、作为镜像与规制的国民党领袖的权威塑造
        二、近代中国社会权威重建的再出发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民族主义成为时代共识
        一、民族主义
        二、近代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主义
        三、抗战前期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
    第二节 以宪政为核心的民主建国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一、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权力的无序运行与国家能力的不足
        三、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党外意识形态的论争
        一、日本与南京汪伪政权的奴化教育
        二、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宣传
        三、第三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诘难
    第四节 党内路线的分歧与党员队伍的扩大
        一、党内路线的分歧
        二、党员队伍的急剧扩大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资源与主体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党内早期领导人与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四、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
        一、知识分子群体
        二、党的干部群体
第五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的创造性回应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表述与实践标准连接起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的统一
        一、毛泽东新话语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论基础——《实践论》与《矛盾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首要路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释中国实际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判标准:实践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理论对民族、阶级矛盾的回应
        一、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抗战到底的态度
        二、《论持久战》科学说明了抗战的前途与方向
        三、抗日战争胜利实现的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抗战的战略方针:游击战
        五、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国主张指明了民族国家的前途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第四节 群众路线与人民主权的实现
        一、人民主权实现的两种路径
        二、卢梭“公意”理论的实践困境与马克思的“社会共和国”解决方案
        三、毛泽东与群众路线的形成
        四、群众路线对卢梭“公意”学说的回应及其时代意义
    第五节 以农民和小知识分子为主体建党的有效实现路径——思想建党
        一、以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建党的理论困境
        二、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结构性转换与思想建党的实现
        三、思想建党的核心内容
        四、毛泽东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思想建党学说的价值与意义
第六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的具体路径及其角色功能
    第一节 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路径
        一、整风运动
        二、宣传教育机构、书刊杂志出版的调整与组织宣传
        三、编写党史
        四、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仪式与象征
    第二节 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及其角色功能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与毛泽东超凡魅力型领袖的形成
        二、毛泽东超凡魅力型领袖的表现形式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功能
第七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及演化的历史逻辑、机制、局限与影响
    第一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及演化的历史逻辑影响机制与局限
        一、国家意志对领袖形成的限定
        二、社会结构对领袖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规制
        三、政党自身对领袖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意义与影响
        一、积极意义
        二、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及意义
第一章 鲁艺音乐教育创立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创立的时代背景
        一、危在旦夕的民族命运
        二、复杂多变的国共关系
    第二节 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建立战时音乐教育体系
        二、建设新民主主义音乐文化
        三、打造传播中共政治主张的艺术载体
    第三节 积极的创立举措
        一、倍受关注的创立过程
        二、坚强有力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鲁艺音乐教育方针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指导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奠基
        二、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
    第二节 中心任务——培养抗战音乐干部
        一、中共对鲁艺音乐教育历史任务的明确
        二、鲁艺音乐教育实践的主导因素
        三、鲁艺音乐教育的直接贡献
    第三节 政治主线——实现中共文艺政策
        一、宣扬中共文艺政策的主阵地
        二、吸引革命音乐人才的大本营
        三、建设革命新文艺的孵化器
    第四节 战略视野——储备革命音乐力量
        一、教学方向——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统一
        二、人才战略——业务提升与政治改造并重
        三、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长
第三章 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中的历史任务因素
    第二节 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中的政治环境因素
        一、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对生产运动的回应
        二、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对整风运动的回应
    第三节 鲁艺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安排中的政治属性因素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重——强调政治主导
        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强调文化传承
        三、对中外进步音乐的学习——强调艺术前瞻
第四章 鲁艺音乐系师生音乐作品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回应抗日时局——音乐作品中的政治使命因素
        一、唤醒民众,宣传抗战救国
        二、激发斗志,鼓舞抗战热情
    第二节 彰显中共形象——音乐作品中的政治立场因素
        一、对党和领袖的歌颂
        二、对党的主张的宣扬
        三、对党领导下的新生活的赞美
    第三节 塑造民族精神——音乐作品中的政治功能因素
        一、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整理
        二、对民族落后文化的改造
        三、对民族先进文化的构建
第五章 政治因素融进音乐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音乐社会功能的提升
        一、服务政治的鼓舞功能
        二、提升民众的教化功能
        三、丰富生活的娱乐功能
    第二节 音乐审美范畴的表现
        一、突出反映阳刚的美
        二、全面体现大众的美
        三、侧重凸显崇高的美
    第三节 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教育学制依时而变
        二、培养方式灵活多样
    第四节 音乐创作题材的丰富
        一、人民军队成为歌颂的对象
        二、劳苦大众成为作品的主角
        三、民族精神成为创作的灵魂
    第五节 政治因素融进音乐教育的局限性
        一、音乐纯美属性的淡化
        二、音乐人文功能的弱化
        三、音乐艺术品格的俗化
第六章 政治因素融进音乐教育中的当下启示
    第一节 自主与使命——关于把握音乐教育与政治关系之思考
        一、离散还是结合——音乐教育与政治时局的距离尺度
        二、解构还是建构——音乐教育与政治主题的相互作用
        三、剥离还是融合——音乐教育与政治思想的兼容互包
    第二节 当前与长远——关于音乐教育发展路径选择之思考
        一、固守殿堂与走向生活的结合——关于音乐教育的实践领域
        二、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兼顾——关于音乐教育的艺术品位
        三、专业创作与民间创作的互补——关于音乐教育的创作方式
        四、继承传统与当代发展的统一——关于音乐教育的关注视阈
    第三节 普及与提高——关于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战略之思考
        一、夯实宽厚的音乐人才基座——素质教育
        二、构建多维的音乐人才架构——师范教育
        三、打造顶尖的音乐人才群体——专业教育
    第四节 个性与共性——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拓展提升之思考
        一、用科学理论来导向
        二、用哲学思想来提升
        三、用相关知识来丰富
        四、用传统文化来滋养
总结语
附录一:鲁艺音乐系师生名单
附录二:鲁艺音乐系历届负责人名单
附录三:鲁艺音乐系师生创作的音乐曲目(1938年至1945年)
附录四:孟于访谈录青春激情似火,求学岁月如歌
附录五:刘烽访谈录一路走来一路歌
附录六:孟于、刘烽采访手记理想铸就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全面抗战前陕甘宁地区社会状况
    第一节 陕甘宁地区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戏剧运动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文艺理论建设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戏剧团体的发展
    第一节 戏剧组织的发展原因
    第二节 戏剧团体的类别与整合
    第三节 戏剧工作者及剧团经费来源
    第四节 戏剧团体的组织机构及学习生活状况
第四章 戏剧剧本来源及戏剧内容革新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戏剧剧本来源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戏剧内容的革新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的戏剧实践活动
    第一节 戏剧演出时间、地点与观众来源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戏剧演出状况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的意义
附录一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抗日民主根据地延安音乐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社团概述
    二、选题理由及研究价值
    三、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第一章 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产生及历史背景
    第二节 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特点及发展
第二章 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功能表现
    第一节 理论研究
        一、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二、延安平剧研究院
        三、延安文艺月会
    第二节 艺术传播
        一、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
        三、西北战地服务团
        四、陕甘宁边区音乐界救亡协会
    第三节 社会实践
        一、西北战地服务团
        二、抗战剧团
        三、抗战文艺工作团
        四、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五、烽火剧团
第三章 延安根据地音乐社团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创作领域
        一、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二、西北战地服务团
        三、西北文艺工作团
        四、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
    第二节 人才培养
        一、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二、延安星期音乐社
    第三节 社会影响
        一、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
        二、鲁艺文艺工作团
        三、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四、人民抗日剧社
结论
参考文献

四、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群众里面去(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2]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D]. 廖迅乔.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3]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D]. 蒋晓侠.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4]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5]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研究[D]. 徐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 王丽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7]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研究[D]. 耿东旭.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论哲学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相结合[J]. 关锋. 哲学研究, 1965(04)
  • [10]抗日民主根据地延安音乐社团研究[D]. 田壮. 沈阳音乐学院, 2017(01)

标签:;  ;  ;  ;  ;  

响应毛主席号召,深入群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