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眼搞活整个国有经济 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朱辉进[1](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开始了一系列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因而被称之为“启动历史的变革”。40余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市场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进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迫在眉睫,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而农村市场化建设是解决目前农村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吸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思考。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三个层面分类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看法,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概念,简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概述了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五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重点。第二章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过程中,思想和实践层面存在的多方面问题。第三章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包括进一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和职能范围、逐步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方面。
王锐[2](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程俊杰,章敏,黄速建[3](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与创新》文中提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国有产权具有公共性和垄断性两大基本特征,产权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动力是解决国有产权基本特征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本文从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产权明晰、权责统一四个阶段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历程,从产权理论视角归纳了每一阶段的改革主题、举措及成效,并提出未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机制,并实现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与透明。
汪海波[4](2018)在《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中提出考察国有经济改革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国有经济实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改革;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国有经济实行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为特征的改革;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国有经济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战略调整为特征的改革;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国有经济实行以继续推进战略调整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改革;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17年),国有经济实行以主要管资本和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为特征的改革。近40年的持续改革,使国有经济在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在战略性重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以及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从主要管企业到主要管资本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要进展,为进一步的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成就。今后国有经济改革步伐有望加快。
胡宸玮[5](2015)在《“稳增长”政绩约束、财政分权与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中国“政治集权、经济分权”、M型政府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企改革等制度背景下,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和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在“政治集权、经济分权”框架内研究了政治集权下“稳增长”政绩约束和经济分权下财政分权对地方国企的投资效率、公司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稳增长”政绩约束的形成机理及传导机制,以及“稳增长”政绩约束与经济分权改革之间的内在逻辑,并证实“稳增长”政绩约束这一命题;(2)研究“稳增长”政绩约束、政府间财政分权影响地方国企投资效率的逻辑蕴涵,以及国有产权在此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3)在“稳增长”政绩约束与财政分权的逻辑框架内,研究“稳增长”政绩约束和财政分权对地方国企“稳增长”投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公司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4)在“稳增长”政绩约束与财政分权的逻辑框架内,拓展研究企业垄断性程度、地区的企业数量与企业性质结构对地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文献综述与逻辑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计量模型,以2003-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地方国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静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研究假设。研究发现:(1)在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治锦标赛激励下,地方政府诉求政治有效性而干预地方国企投资,致使国企成为“稳增长”政策工具,在“稳增长”政绩约束越大的地区,地方国企过度投资越严重;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形成的财政竞争机制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硬化了地方政府和国企的预算约束,从而缓解了“稳增长”政绩约束对国企投资的影响,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稳增长”政绩约束引致的投资效率损失越少。(2)政治锦标赛竞争促使地方国企的控股股东地方政府及其“内部代理人”国企高管利用国企这一工具,攫取政治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经济增长”和“政治晋升”,在国有产权比例越大的地方国企,“稳增长”政绩约束导致的过度投资越严重。(3)“稳增长”政策性负担损害了公司绩效,而且在国有控制权越大的地方国企,“稳增长”投资行为对公司绩效的损害更严重。但是,政府干预工具“政府补助”导致了国企预算软约束,存在“稳增长”投资行为的正向财政补助获取效应:“稳增长”政绩约束越大的地区,地方国企越能通过“稳增长”投资行为“提高”企业绩效。财政分权硬化了政府和国企的预算软约束,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地方国企绩效因“稳增长”投资而“提高”的程度越低。(4)“稳增长”投资行为降低了企业价值,“稳增长”政绩约束越大,过度投资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损害越大;财政分权通过财政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硬化预算软约束,从而缓解了“稳增长”投资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稳增长”政绩约束引致的过度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越小。(5)在“稳增长”政绩约束与财政分权的逻辑框架内:企业垄断性程度越高,地方国企投资效率越低。地方国企高管“准官员”之间存在锦标赛式的政绩竞争行为,地区的大中型企业数量越多,地方国企投资效率越高;地区的国企数量越多,地方国企投资效率越低;地区企业性质结构中的国企比重越大,地方国企投资效率越低。结果表明,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诉求、地方政府与地方国企高管的晋升锦标赛激励模式,导致地方国企成为地方政府“稳增长”公共政策工具,这是国企低效率的“规模导向型”投资发展战略的政治根源;财政分权改革促进了市场化进程和地方经济增长,硬化了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的预算约束,从而提高了地方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有效缓解了“稳增长”政绩约束对投资效率、公司绩效、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创新及研究意义在于:(1)将政府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诉求和政府权力配置改革相结合,提出并证实了“稳增长”政绩约束这一命题;在“政治集权、经济分权”框架内研究政治集权下“稳增长”政绩约束和经济分权下财政分权对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的影响,揭示了地方政府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如何影响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的制度逻辑,为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结构配置的逻辑、权力结构调整对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的影响提供了更完整的分析框架,拓宽了政治权力配置和政府行为影响企业行为的研究思路,对地方政府治理改革、优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本文以地方国企“稳增长”投资行为为切入点,实证研究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绩诉求及考核、财政分权等基本制度对微观层面的国企投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为Shleifer&Vishny(1994)以来备受广泛关注的政府股东“政治观”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证据。这不仅同时延续了以中国政治集权和中国式财政分权为视角的研究工作,而且丰富了转型经济国家投资理论、宏观制度影响公司投资等研究,深化了对政治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和地方政府“稳增长”行为影响微观企业投资后果的渠道及其作用机理的理解。这更为宏观与微观的互动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通过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的微观经验证据,可以评价宏观层面的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财政分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企产权制度的绩效,为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相关制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政策指导。(3)本文在“稳增长”政绩约束与财政分权的逻辑框架内,研究了国企高管“准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地方国企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投资后果的影响,发现地方国企“稳增长”投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是控股股东地方政府及其“内部代理人”国企高管攫取政治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经济增长”和“政治晋升”的结果,政企之间存在“攫取之手”效应和“援助之手”效应。这在同一框架内证实了产权改革派学者和政策性负担剥离派学者的观点,为国企去行政化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理论参考。(4)本文从中国政治激励和政绩考核的制度逻辑出发,构建了度量地方政府“稳增长”行为及其对地方国企的政绩约束的指标,开拓了政府行为度量的新思路,为研究宏观公共治理与微观公司行为的关系搭建了桥梁。
杨结[6](2014)在《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而朱镕基同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改革的践行者。朱镕基同志曾长期担任我们党与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具有丰富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朱镕基同志国企改革思想不仅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先从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描述了朱镕基主导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与国内背景。继而,从建国以来的国企改革、美国现代企业建设以及苏联国有企业制度模式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回顾了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依据。第三部分是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政企分离”为改革前提、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以“抓大放小”为改革举措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是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实践意义,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个有助于”,即: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其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完成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夺取建设和谐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也将留下光辉的一笔。
韩保江[7](2013)在《中国发展模式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考察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全面回顾中国33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总结提出了"改革开放"催生中国发展模式、"渐进式改革"孕育中国发展模式、"善于学习"成就中国发展模式、"勇于结合"生成中国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升华中国发展模式等五种形成途径,进而深刻揭示和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张晓月[8](2009)在《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90~1999)》文中认为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90~1999)",《改革》从2009年第2期开始刊出,至2009年第7期刊登完毕,敬请留意。
黄涛[9](2008)在《国有中小型企业体制创新发展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要求国有企业必须通过改革改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进入国际市场。1995年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战略,它明确了国有中小企业要逐步民营化、民有化的改革方向。从总的情况来看,尽管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面已经很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困境。椐统计,到2000年末,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总户数仍有19.1万户(1998年末为23.8万户),仍然太多,而且减少的速度太慢。相当大一部分企业仍处于“求生不成,欲死无路”的状态。2000年国有亏损企业达9.7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户数的50.8%,形成的亏损额为1846亿元。在全部国有企业中,资不抵债和空壳企业(即损失挂帐大于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5万户,占全部国企户数的44.5%。因此,一大批刚改制不久的企业,又面临着“二次改制”的任务。部分企业改制草率,资产评估偏低,以买卖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产权置换,导致国家优良资产流失。政府配套的政策跟不上企业改制的步伐,缺乏统筹考虑,没有及时设立政府与企业配套的管理咨询机构、金融政策设立层层障碍,导致中小型企业改制之后缺乏扶持,形成“改了不如不改”的现象。部分国有企业改制虽然成功,但是配套的分配政策不合理,要么达不到激励效果,要么急剧拉大了收入差异制造暴富阶层。部分政府机构对企业精简人员安置不当,积累了社会矛盾。改制后的中小型企业又存在经济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差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企业家人才匮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不但仍需深化,而且有些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之中当然存在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观念问题。因此,如果不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不在思想观念上得以澄清,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就难以跨出实质性的步子。在具体改革过程中,明晰企业产权是基础,健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改制的关键。而在实践中,这些中小企业又是如何摆脱困境,经历考验的呢?本文介绍了一家国有企业(A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的风雨历程,总结出:解决国有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改革,使其成为产权结构明晰,激励机制有效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克服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困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中小企业起死回生的必经之路。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则要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研究、运用具体的经营策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黄速建[10](2008)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演进与经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国有企业3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1993年11月至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与采取"尊重事实、允许试错"的基本改革方法、选择"渐进式"的基本改革路径、采用"自适应"的基本改革机制密不可分。
二、着眼搞活整个国有经济 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眼搞活整个国有经济 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探索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正确认识市场与市场经济 |
二、正确认识市场化与农村市场化 |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 |
二、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
三、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巩固 |
四、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农村市场化建设试验阶段(1978—1984) |
二、农村市场化全面探索阶段(1985—1991) |
三、农村市场化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1) |
四、农村市场化综合改革阶段(2002—2011) |
五、农村市场化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培育了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 |
二、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
三、塑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
四、提高了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
五、构建了农产品市场经济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探索的启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应该谨记的三条经验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一、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农村资金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三、深化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一、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
二、强化农村市场自身建设 |
三、加强政府和市场互动效率 |
第三节 逐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一、适度规模经营要“适度” |
二、适度规模经营的三种主要模式 |
第四节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一、引导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三、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与逻辑 |
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演进阶段与主要成就 |
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内在动因与理论机制 |
二、放权让利, 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1978~1986年) |
1. 扩大企业自主权:明确改革方向 |
2. 利改税:创新让利形式 |
3. 以“放权让利”为主题的产权改革初现成效 |
三、两权分离, 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1987~1992年) |
1.“两权分离”:“放权让利”的进一步深化 |
2.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 |
3. 关于企业制度缺陷的反思 |
四、产权明晰, 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1993~2001年) |
1. 从“两权分离”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转变 |
2. 多举措推动国有资本进入市场 |
3. 认识的深化与实践的困境 |
五、权责统一, 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2002年至今) |
1. 明确产权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
2. 多形式开展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
3. 加快推进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改革 |
(4)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 (1979-1984年) :国有经济实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改革 |
1.1979-1980年,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
2.1981-1982年, 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 |
3.1983年以后, 实行利改税 |
(二) 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 (1985-1992年) :国有经济实行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为特征的改革 |
(三) 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 (1993-2000年) :国有经济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战略调整为特征的改革 |
1.对国有企业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改革 |
2.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
3.国有资产管理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四) 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 (2001-2011年) :国有经济实行以继续推进战略调整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改革 |
1.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 |
2.继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3.继续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五) 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2012-2017年) :国有经济实行以主要管资本和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为特征的改革 |
1.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
2.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
3.推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 |
4.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5.全面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 |
(5)“稳增长”政绩约束、财政分权与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1.2 研究设计和内容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和回归模型 |
1.4 研究创新、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2 制度背景 |
2.1 地方政府治理变革 |
2.2 政府内激励:政治晋升与财政分权 |
2.3 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演进 |
2.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2.5 本章小结 |
3 “稳增长”政绩约束与经济分权改革的理论逻辑 |
3.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法性诉求、晋升激励与经济分权 |
3.2 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有效性诉求、“准官员”晋升与薪酬激励 |
3.3 “绩效困局”及其必然性后果:“稳增长”政绩约束 |
3.4 本章小结 |
4 “稳增长”政绩约束、财政分权与投资效率研究 |
4.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4.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4.3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稳增长”政绩约束,财政分权与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研究 |
5.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5.3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5.5 “稳增长”政绩约束、财政分权影响公司绩效、企业价值的再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稳增长”政绩约束与财政分权的逻辑框架内影响过度投资的其他因素研究 |
6.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6.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6.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经济的全球化是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为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外部条件 |
二、经济全球化为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是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
二、加入WTO要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二章 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实践依据 |
第一节 实践基础:建国以来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
第二节 有益经验:美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成功 |
第三节 前车之鉴:苏联国有企业制度模式的僵化 |
第三章 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以“政企分离”为改革前提 |
一、政府与企业在行政关系上分开 |
二、政府与企业在社会关系上分开 |
三、政府与企业在产权关系上的分开 |
第二节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 |
一、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 |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股份制改革 |
三、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第三节 以“抓大放小”为改革举措 |
一、“抓大”—发展大型国企,参与国际竞争 |
二、“放小”—放手中小国企,搞活国有经济 |
三、“抓大”与“放小”的关系 |
第四章 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一节 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第二节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有助于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90~1999)(论文提纲范文)
1990 年 |
1990年/1月 |
1990年/2月 |
1990年/3月 |
1990年/4月 |
1990年/5月 |
1990年/6月 |
1990年/7月 |
1990年/8月 |
1990年/9月 |
1990年/10月 |
1990年/11月 |
1990年/12月 |
1991年 |
1991年/1月 |
1991年/2月 |
1991年/3月 |
1991年/4月 |
1991年/5月 |
1991年/6月 |
1991年/7月 |
1991年/8月 |
1991年/9月 |
1991年/10月 |
1991年/11月 |
1991年/12月 |
1992年 |
1992年/1月 |
1992年/2月 |
1992年/3月 |
1992年/4月 |
1992年/5月 |
1992年/6月 |
1992年/7月 |
1992年/8月 |
1992年/9月 |
1992年/10月 |
1992年/11月 |
1992年/12月 |
1993年 |
1993年/1月 |
1993年/2月 |
1993年/3月 |
1993年/4月 |
1993年/5月 |
1993年/6月 |
1993年/7月 |
1993年/8月 |
1993年/9月 |
1993年/10月 |
1993年/11月 |
1993年/12月 |
1994年 |
1994年/1月 |
1994年/2月 |
1994年/3月 |
1994年/4月 |
1994年/5月 |
1994年/6月 |
1994年/7月 |
1994年/8月 |
1994年/9月 |
1994年/10月 |
1994年/11月 |
1994年/12月 |
1995年 |
1995年/1月 |
1995年/2月 |
1995年/3月 |
1995年/4月 |
1995年/5月 |
1995年/6月 |
1995年/7月 |
1995年/8月 |
1995年/9月 |
1995年/10月 |
1995年/11月 |
1995年/12月 |
1996年 |
1996年/1月 |
1996年/2月 |
1996年/3月 |
1996年/4月 |
1996年/5月 |
1996年/6月 |
1996年/7月 |
1996年/8月 |
1996年/9月 |
1996年/10月 |
1996年/11月 |
1996年/12月 |
1997年 |
1997年/1月 |
1997年/2月 |
1997年/3月 |
1997年/4月 |
1997年/5月 |
1997年/6月 |
1997年/7月 |
1997年/8月 |
1997年/9月 |
1997年/10月 |
1997年/11月 |
1997 年/12 月 |
1998年 |
1998年/1月 |
1998年/2月 |
1998年/3月 |
1998年/4月 |
1998年/5月 |
1998年/6月 |
1998年/7月 |
1998年/8月 |
1998年/9月 |
1998年/10月 |
1998年/11月 |
1998年/12月 |
1999年 |
1999年/1月 |
1999年/2月 |
1999年/3月 |
1999年/4月 |
1999年/5月 |
1999年/6月 |
1999年/7月 |
1999年/8月 |
1999年/9月 |
1999年/10月 |
1999年/11月 |
1999年/12月 |
(9)国有中小型企业体制创新发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2.1 关于中小企业的概述 |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中小企业的特点 |
2.1.3 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
2.2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依据 |
2.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 |
2.2.2 国有财产安全性与效率的矛盾统一 |
2.3 国有经济的战略部署与调整 |
2.3.1 精简国有企业数量,保证国有企业的高效能 |
2.3.2 对国有企业进行发展性战略重组 |
2.3.3 对进行产权转换,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
2.3.4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
3 国有中小企业体制改革创新的路径 |
3.1 国有中小型企业体制改革创新影响因素 |
3.1.1 国家改革政策对企业体制改革创新的影响 |
3.1.2 产权关系对企业体制改革创新的影响 |
3.1.3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体制改革创新的影响 |
3.1.4 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体制创新的影响 |
3.1.5 经营管理者素质对体制创新的影响 |
3.2 国有中小型企业体制改革创新思路的理性分析 |
3.2.1 关注国有企业内涵和外延的新变化,拓宽企业改革的思路 |
3.2.2 建立权责利体制与机制,摒弃“分资到人”的私有化道路 |
3.2.3 政资分开,促使政企真正分开 |
3.2.4 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利益格局,确立兼顾各利益主体的规则 |
3.2.5 在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中,要“内外并重” |
3.2.6 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 |
4 国有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战略 |
4.1 企业在新创期、成长期的发展战略 |
4.1.1 确立明确、适当的企业战略 |
4.1.2 做好充分的战略环境分析 |
4.1.3 企业新创、成长阶段的竞争策略 |
4.2 企业在成熟期、衰退期、再生期的发展战略 |
4.2.1 改革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内动力 |
4.2.2 培养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
4.2.3 对生存环境保持敏感,提高企业适应力 |
4.2.4 及时调整,适时变革 |
4.2.5 宽容为企业创造更多机会 |
4.2.6 成功运用多元化策略 |
4.2.7 控制适度 |
4.2.8 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 |
4.2.9 居安思危,长远规划 |
4.2.10 保守的财务政策 |
5 A企业案例分析 |
5.1 企业的新创期和第一次成长、成熟期 |
5.2 企业的衰退期 |
5.3 企业的第二次成长、成熟期 |
5.4 企业的创新和新产业的开发 |
5.5 经验总结 |
5.5.1 企业新创期和第一次成长、成熟期的成功因素 |
5.5.2 企业步入衰退期的原因 |
5.5.3 企业第二次成长、成熟的原因 |
5.5.4 企业创新和新产业开发阶段的成功因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着眼搞活整个国有经济 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D]. 朱辉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与创新[J]. 程俊杰,章敏,黄速建.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5)
- [4]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 汪海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8(03)
- [5]“稳增长”政绩约束、财政分权与地方国企投资后果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D]. 胡宸玮. 暨南大学, 2015(08)
- [6]朱镕基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研究[D]. 杨结.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中国发展模式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考察与思考[J]. 韩保江. 经济研究参考, 2013(08)
- [8]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90~1999)[J].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张晓月. 改革, 2009(06)
- [9]国有中小型企业体制创新发展路径探析[D]. 黄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10]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演进与经验分析[J]. 黄速建.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