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题目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杨[1](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指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韩厚明[2](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提出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姚振文,吴如嵩[3](2014)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研究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术史的视角,梳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孙子兵法》研究状况及相关成果。重点阐释了这一时期孙子生平与着作背景研究、《孙子兵法》文献研究、《孙子兵法》理论研究、《孙子兵法》普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成就,并揭示了这一时期《孙子兵法》研究的发展轨迹、总体特点及发展趋势。
孙吉娟[4](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指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詹志华[5](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徐勇[6](2014)在《天津《孙子兵法》与兵学文化研究百年》文中研究指明对自明代设卫以来,特别是近百年天津兵学文化研究的有关资料和统计数字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天津《孙子兵法》与兵学文化研究进行的学术活动和取得的学术成果,展示了天津孙子兵法研究的发展历程。
孟浈浈[7](2020)在《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17ZDA289)其中的内容之一。旨在探讨与分析中俄战略伙伴背景下两国媒介开展合作的基础、障碍与解决对策。论文由四个核心内容组成,甄别相关概念,探讨中俄媒体合作基础与合作依据,分析两国媒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第一部分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对中俄媒体合作基础及障碍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两国媒体的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政治、经济与社会基础,以及可借助的区域性组织平台。此外,还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刻剖析了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传媒格局、两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流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重点梳理中俄媒体合作发展历程,两国政府、业界及学界之间已建立起的媒体合作交流机制,并对两国媒体合作的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第四部分使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中俄在媒介体制、媒介政策、媒介技术及受众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俄媒体开展合作具有比较稳固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但是,两国媒体开展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合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障碍,这就需要两国政府及其他合作实体不断采取创新性、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程浩[8](2015)在《“书”类文献先秦流传考 ——以清华藏战国竹简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书”是君臣在行政过程中发表的言论经由史官记载并整理后形成的一类文献。因此,它的体裁以记言为主,内容也大多是“政事之纪”。“书”在先秦时期的流传处于以“类”相存的形态,篇目与文本并不固定。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与《逸周书》是先秦时期的某一种“书”类文献的选编本流传到汉代后整理编定的,因而它们并不能囊括先秦所有的“书”,其中的一些篇目也很难归入“书”的范畴。目前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共有九篇属于“书”类文献的篇目,其中的《金縢》、《皇门》与《祭公之顾命》三篇有传世文本可以参照,《尹诰》、《傅说之命》与《程寤》在传世文献中也有称引,至于《尹至》、《厚父》与《封许之命》则是前所未见的篇目。通过将这些篇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可以从中归纳出一些与成书及流传有关的现象。《金縢》的成篇经历了一个“层累”的过程,其前半部分是周公祝祷之辞的实录,后半篇的内容则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所增入,而简本的祖本在早期流传的过程中可能脱去了一支简。《皇门》篇的传本较简本错讹更多,字句颇多扞格,而且行文多用避讳,应该是在汉代经历了一次有组织的整理与转写。《祭公之顾命》篇中多处暗引周初之“书”篇,或可说明在穆王时期作成于周初的“书”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文本。《尹至》《尹诰》原编联在一卷,或本不分篇,而从《吕氏春秋》的征引来看,这两篇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程寤》篇虽无传世文本,但从汉晋以及唐宋时期的引文来看,其文本在汉代以后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厚父》曾为《孟子》所称引,但引文与简文略有不同,可见简本所属的晋楚流传系统与孟子所见的版本有一定的差距。《封许之命》的结构与西周金文中常见的册命相同,代表着“册命”类“书”的标准格式,而从简文中保留着较多的金文写法来看,该篇流传不广、传抄不多,很可能是战国人从一篇青铜器铭文转写而来的。结合清华简的情况以及古书中的相关记载,大致可以推断“书”是由史官记言的档案不断整理、加工并经过流传过程中的不断增广历时成篇的。“书”在单篇流传时,出于区分篇目的考虑,由藏“书”者根据“摘字命篇”、“因事命篇”与“因人命篇”等原则题写了篇名,之后又按照时代先后、作者归属等进行了序次。由于“书”名为后人所加,因此根据篇题将“书”分为“六体”与“十例”便是不合适的了,“书”的体裁最主要的还是“训诰”、“册命”与“誓祷”三类。随着东周时期的官学下移,单篇流行的“书”类文献被民间学者搜集、选编为传道或教学用的选编本。而由于地域、家派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各种选编本对篇目的拣选也不尽相同。传世《尚书》、《逸周书》大约是由儒家选编本流传而来,至于清华简中的“书”则很可能受到了墨家传“书”的影响。“书”的选编本不仅在篇目上有所差异,其文本也在不断演变。这其中既有文献流传过程中简册散乱造成的自然演变,也有后人出于避讳、押韵以及趋近思想而作的主观改易。
裘禾敏[9](2011)在《《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是跨学科的课题,它囊括了翻译学、语言学、文献学、古代哲学、现代传播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本文着重剖析四种最具典型意义的《孙子兵法》英语全译本,多视角探讨《孙子兵法》英译脉络,将其置于“孙子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宏大背景下,廓清译者的翻译目的、价值取向、翻译策略及其对《孙子兵法》的总体认识,试图描绘不同译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的翻译现象,从历时与共时的维度比较、分析译本在译入语社会的接受、传播、影响,描摹《孙子兵法》在英语世界的运行轨迹与反拨情况。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探讨了《孙子兵法》的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在中西学术相互观照的体系里论证语际翻译的功能、特征、本质等;(2)围绕“反向格义的翻译策略”、“本源概念英译模式探讨”、“高低语境文化”等主题,从文化、语言等角度深入论述了《孙子兵法》卡尔斯罗普英语首译本在西方世界早期传播的特点,揭示该军事型译本的英译规律;(3)从西方阐释学与中国训诂学视角探究《孙子兵法》翟林奈英译本的两个主题:“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与“创造性误译”,认为该译本因遵守严格的汉学规范与呈现严谨的英译文而成为文献型文本,在英语世界具有不可动摇的学术价值;(4)从军事学维度解读格里菲思英译本,以彰显其军事特色,从语义、语用、结构等层面探析《孙子兵法》兵学术语的英译原则,阐明译者主体性与兵学术语英译之间的互动关系;(5)考察国内译家林戊荪的《孙子兵法》英译本,认为林译本充分发挥了本土译者在语言、文化、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展示了古代兵学博大精深的哲学内蕴与经世致用的实践意义,着力突破中国英语研究,指出中国英语是中国译者从事典籍英译的必然产物,也是汉英语言与文化借助翻译“杂合”的自然结果,“杂合”的译语最逼近《孙子兵法》要义,并从传统文化负载词、彰显孙武兵学语言特色、顺从中国思维等层面阐述林译本的中国英语。总而言之,纵观《孙子兵法》的英译历史,它经历了从外国译者到中国译者、从军人到学者的主体身份演绎,走过了军事型转译本——学术型文本——军事型文本——文化型文本的历程,记录了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兵学文化交流史。上述译本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中西文化互动成果,有的已成为英语语境下很有特色的经典译本,经受了中外时空的考验与广大读者的选择,在不同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一个英译本都拓宽了西方读者理解孙子的领域,扩大了孙子兵学思想的传播与影响范围,延续了孙子思想在第二个精神家园的生命。这既是《孙子兵法》英译研究的挑战与魅力,也是中国典籍英译的挑战与魅力。
邓天玉[10](2013)在《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本博士学位论文《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邢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发表的系列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精细阅评,从而达到总结和阐释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目的。笔者选择这一论题的原因有三:第一,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邢先生已发表489篇文章,其中《中国语文》29篇,《光明日报》19篇:主编、参着与独着了51本书,其中个人独着21本。3本独着《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已分别荣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邢先生文章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笔者学力及能力有限,所以只选取了邢先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侧面——国学视角,进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研究。第二,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国学视角语法文章,都是邢先生70岁以后研究相当成熟的代表之作。这些文章都涉及到了语法学,有的直接与语法结合,有的涉及得少些,但都与语法相关。通过对这些“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的国学语法小文章的深入阐释,可以破译和发现邢先生是如何将国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第三,笔者通过对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和3篇不在国学版上发表但与国学紧密相关的语法文章的精细体察,发现:邢先生这些文章的构架都是由三大思想维度来支撑的,即邢先生的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下编和附注三大部分。上编是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对邢先生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笔者的每篇评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一个“突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邢先生的特色阐释得比较全面,从而发掘出邢先生做研究的奥秘。具体从小句审解、用词辨察、结构组配、特异说法等四个方面展开:(一)小句审解:主要对《“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漫话“有所不为”》和《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小句“人定胜天”、“有所不为”、“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进行研究分析时,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人定胜天”侧重于古今辩证思维的审解;“有所不为”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侧重于对语言应用的指导。(二)用词辨察:主要对《“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说广数》、《“诞辰”古今演化辨察》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词“救火”、“四”、“八”、“诞辰”进行研究传授时,传授的方式各不相同,对“救火”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充分设问的引导;对广数“四”和“八”,在传授过程中注重数字文化的讲解;对“诞辰”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传授艺术的锤炼。(三)结构组配:主要对《“X以上”纵横谈》、《“十来年”义辨》、《“生”、“死”与“前”的组合》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结构“X以上”、“十来年”、“生前”、“死前”进行研究挖掘时,挖掘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结构“X以上”,挖掘的方法是探讨、发掘和思索;对结构“十来年”挖掘的方法是不懈地追踪;对结构“生前”、“死前”挖掘的方法是表里值小三角。(四)特异说法:主要是对《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的普方古检视》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特异说法“一+名”、“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进行研究验察时,验察的角度各不相同,对特异说法“一+名”,验察的角度侧重于语法格式的文化视角;对特异说法“先生”与女性学人,验察的角度延伸到了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效果、应用实践等多个视野;对特异说法“起去”,验察的角度侧重于普方古大三角的视角。下编是在上编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三维理论。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国学理论和传授学理论,对邢先生的三维学术思想进行细化。在进行阐释细化的过程中,笔者又列举了邢先生的大量研究实例,进行事实论证,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具体从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一)邢先生的语法思想:笔者通过对邢先生研究历程的深入考察,总括出了邢先生的七大语法理论,如“小句中枢说”、“句管控”、“两个三角”、“三个充分”、“动词核心名词赋格”、“语表趋简语义兼容”、“词性判定法”等。(二)邢先生的国学思想:笔者通过对上编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的精细评说,以及对下编直接反映邢先生国学思想的3篇重要文章《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国学”与“新国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邢先生具有“儒道合一”的国学思想。其儒家思想表现为:天下情怀和力行意识;其道家思想表现为:人法自然和逆向思维。(三)邢先生的传授学思想:笔者选取了邢先生经典的教育语录“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和“亦师亦友志在高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的这四条语录,在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因此,这四条语录可以堪称为现代经典教育观,值得大力推介。《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附注是笔者在三年攻博期间,围绕邢先生的学术和人生,发表地个人拙见。尽管笔者功力肤浅,但钻劲较足,10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探讨、追踪、验察邢先生的为人为文,尽力使得上下编关于邢先生学术思想的阐释更为准确,更为丰满。如果说上编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引领,那么,下编则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细化。如果说上下编是研究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话,那么,附注则是研究邢先生的学术人生。本博士学位论文将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结合研究,力求达到“知人论世”、“文人合一”的境界。写作本文,基于一个朴素的追求:中国要跟世界接轨,要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语言学研究也必须重视总结自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题目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题目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2)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研究的发展轨迹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生平及着作背景研究的新进展 |
(一) 孙武家世与生平研究 |
(二) 孙子故里问题研究 |
1. 惠民说 |
2. 博兴说 |
3. 广饶说 |
(三) 《孙子兵法》的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研究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文献研究的新突破 |
(一) 《孙子兵法》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研究 |
(二) 《孙子兵法》版本源流与文本校勘研究 |
1. 银雀山汉墓竹简本 |
2. 关于《孙子略解》本 |
3. 关于《武经七书》本 |
4. 关于《十一家注孙子》本 |
5. 关于日本《古文孙子》樱田本 |
(三) 《孙子兵法》文献工具书和大型兵学丛书的编纂 |
(四) 《孙子兵法》文献建设的理论探讨 |
(五) 《孙子兵法》文献数字化建设的起步 |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理论研究的新成就 |
(一) 孙子兵学理论及兵学体系研究 |
(二) 《孙子兵法》多学科交叉渗透研究 |
1. 关于《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 |
2. 关于《孙子兵法》的外交思想 |
3. 关于《孙子兵法》的经济思想 |
4. 关于《孙子兵法》的伦理思想 |
5. 关于《孙子兵法》的心理学思想 |
6. 关于《孙子兵法》的系统论和运筹思想 |
7. 关于《孙子兵法》的预测和决策思想 |
8. 关于《孙子兵法》的行为学思想 |
9. 关于《孙子兵法》的信息论思想 |
1 0. 关于《孙子兵法》的数学思想 |
1 1. 关于《孙子兵法》的文学艺术成就 |
1 2. 关于《孙子兵法》的美学价值 |
(三) 《孙子兵法》军事理论与国外军事理论比较研究 |
(四) 《孙子兵法》与现代战争结合研究 |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普及应用研究的辉煌成果 |
(一) 《孙子兵法》在各个领域的拓展应用 |
(二) 孙子文化产业化的兴起 |
(三) 孙子研究机构和团体的成立及网络的推动作用 |
六、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研究的总体特点与发展趋势 |
(一) 孙子生平研究“沉寂化”的趋向 |
(二) 《孙子兵法》文献研究“渐进化”的趋向 |
(三) 兵学理论研究融合化的趋向 |
(四) 拓展应用研究“理性化”的趋向 |
(五) 《孙子兵法》整体研究“学科化”的趋向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5)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概念 |
一、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
二、战略伙伴关系价值 |
三、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概念 |
一、合作基础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特征 |
第三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概念 |
一、合作障碍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特征 |
第二章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 |
第一节 两国媒体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合作背景 |
(一)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 |
(二)相似的国际舆论环境 |
(三)合作维度拓宽,合作程度深化 |
二、合作目的 |
(一)促进文化互鉴,深化民心相通 |
(二)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经贸发展 |
(三)提升国际话语权,创造立体声效应 |
三、合作意义 |
(一)增强政治互信,保持两国关系友好态势 |
(二)展现全面立体信息,矫正片面国家形象 |
(三)扭转马太效应,构建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
第二节 两国媒体合作基础类型 |
一、政治基础 |
(一)政治互信程度加深 |
(二)政策趋向一致 |
(三)媒体合作政策支持 |
二、经济基础 |
(一)宏观经济态势良好 |
(二)后续资金支持良好 |
三、社会基础 |
(一)民意基础扎实 |
(二)互相吸引力提升 |
(三)互联网发展规模扩大 |
第三节 两国媒体合作平台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二)“大舞台”唱响中俄媒体合作“大戏” |
二、“金砖五国”组织 |
(一)“金砖五国”组织发展概况 |
(二)“金砖五国”框架下的中俄媒体合作机制 |
三、“一带一盟” |
(一)“一带一盟”创立历程 |
(二)“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中的媒体使命 |
第三章 中俄媒体合作现状 |
第一节 中俄媒体交往与合作 |
一、两国媒体交往大事记 |
(一)中俄媒体接触期 |
(二)中俄媒体合作规范期 |
(三)中俄媒体合作扩展期 |
(四)中俄媒体合作繁荣期 |
二、两国媒体交流平台 |
(一)中俄媒体合作论坛 |
(二)中俄电视合作论坛 |
(三)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 |
(四)中俄网络媒体论坛 |
三、两国媒体合作现状 |
(一)合作内容丰富,但领域失衡 |
(二)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但仍有待完善 |
(三)垂直性、立体化与健全化的合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
第二节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
一、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概述 |
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性质 |
(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副总理级官方组织 |
(二)一个能够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灵活性组织 |
(三)致力于促进中俄人文各领域合作机制性组织 |
三、中俄媒体合作分委会的责任与使命 |
(一)为中俄媒体合作引领方向 |
(二)为中俄媒体合作提供平台 |
第三节 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一、设立背景 |
二、运行机制与责任 |
三、发展历程与成效 |
第四章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与对策 |
第一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分析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不同 |
(一)媒介体制含义 |
(二)两国媒介体制存在差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不同 |
(一)媒介政策概念 |
(二)两国媒介政策存在差异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不同 |
(一)媒介技术内涵 |
(二)两国媒介技术存在不同 |
四、两国受众语言不同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中俄语言存在差异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消解对策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上求同存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上互学互鉴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上创新求同 |
四、两国联合培养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 |
五、两国联手应对国际网络犯罪与舆论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辞 |
(8)“书”类文献先秦流传考 ——以清华藏战国竹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书”类文献界说 |
(一)什么是“书”类文献 |
(二)为什么不称《尚书》或《书》 |
(三)哪些篇目属于“书”类文献 |
二 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一)基于传世文献的研究 |
(二)基于二十世纪几批出土简帛的研究 |
(三)基于清华简的研究 |
三 本文研究旨要 |
(一)研究什么和不研究什么 |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本文的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上编清华简“书”类文献与传世文献比勘疏证 |
第1章 今存本文者 |
1.1 《金縢》 |
1.1.1 清华简《金縢》形制概说 |
1.1.2 相关研究简述 |
1.1.3 简本与传本文本比对 |
1.1.4 本篇讨论 |
1.2 《皇门》 |
1.2.1 清华简《皇门》形制概说 |
1.2.2 相关研究简述 |
1.2.3 简本与传本文本比对 |
1.2.4 本篇讨论 |
1.3 《祭公之顾命》 |
1.3.1 清华简《祭公之顾命》形制概说 |
1.3.2 相关研究简述 |
1.3.3 简本与传本文本比对 |
1.3.4 本篇讨论 |
第2章 仅存篇目者 |
2.1 《尹诰》 |
2.1.1 清华简《尹诰》形制概说 |
2.1.2 相关研究简述 |
2.1.3 简本与传世异文比对 |
2.1.4 本篇讨论 |
2.2 《傅说之命》 |
2.2.1 清华简《傅说之命》形制概说 |
2.2.2 相关研究简述 |
2.2.3 简本与传世异文比对 |
2.2.4 本篇讨论 |
2.3 《程寤》 |
2.3.1 清华简《程寤》形制概说 |
2.3.2 相关研究简述 |
2.3.3 简本与传世异文比对 |
2.3.4 本篇讨论 |
第3章 篇目无存者 |
3.1 《尹至》 |
3.1.1 清华简《尹至》形制概说 |
3.1.2 相关研究简述 |
3.1.3 简书与传世文献比对 |
3.1.4 本篇讨论 |
3.2 《厚父》 |
3.2.1 清华简《厚父》形制概说 |
3.2.2 相关研究简述 |
3.2.3 简书与传世文献比对 |
3.2.4 本篇讨论 |
3.3 《封许之命》 |
3.3.1 清华简《封许之命》形制概说 |
3.3.2 相关研究简述 |
3.3.3 简书与传世文献比对 |
3.3.4 本篇讨论 |
下编“书”类文献先秦流传通论 |
第4章 “书”类文献编纂与成篇情况 |
4.1 编纂过程与成篇年代 |
4.1.1“书”类文献编纂的材料来源 |
4.1.2 档案文书的整理成篇与不断增广 |
4.1.3 对“书”类文献成篇年代的判断 |
4.2 体裁与分类 |
4.2.1 “六体”、“十例”与“三类” |
4.2.2 “书”的重新归类与清华简九篇“书”的体裁 |
4.2.3 “册命”类与“顾命”体 |
4.3 篇名的拟定 |
4.3.1 篇名的拟定者与时代 |
4.3.2 篇名拟定的原则 |
4.3.3 同篇异名的问题 |
4.4 篇目的序次 |
4.4.1 传世“书”篇的序次 |
4.4.2 清华简“书”篇的序次 |
第5章 “书”类文献结集与流传情况 |
5.1 结集与“成书” |
5.1.1 “书”类文献结集的过程 |
5.1.2 影响篇目结集的因素 |
5.2 “版本”与流派 |
5.2.1 传世《尚书》与儒家 |
5.2.2 清华简“书”类文献与墨家 |
5.3 文本的流变 |
5.3.1 自然演变 |
5.3.2 主观改动 |
第6章 结语 |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6.2 谈谈古书成书和流传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
6.2.1 古书成书和流传研究的成就与进展 |
6.2.2 充分考虑古书成书的复杂程度与未知因素 |
6.2.3 不断深入对篇章字句的考察 |
6.2.4 适当估计书写载体对文本流变的影响 |
6.2.5 准确考量汉代人对古书的整理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孙子兵法》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中国典籍英译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框架与理论意义 |
第一章 《孙子兵法》及其翻译研究 |
第一节 孙武其人其事 |
第二节 国内《孙子兵法》历时性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孙子兵法》历代重要底本注疏考察 |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孙子兵法》英语首译本:早期传播之探析 |
第一节 卡尔斯罗普英译本述评 |
第二节 《孙子兵法》初期英译策略:反向格义 |
第三节 《孙子兵法》本源概念英译模式探讨 |
第四节 从《孙子兵法》西传看高低语境文化间的转换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孙子兵法》阐释学派的解读 |
第一节 阐释学、训诂学与《孙子兵法》 |
第二节 翟林奈英译本述评 |
第三节 《孙子兵法》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 |
第四节 《孙子兵法》误读、误译与创造性误译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孙子兵法》兵学术语英译研究 |
第一节 格里菲思英译本述评 |
第二节 《孙子兵法》兵学术语分类与英译原则 |
第三节 译者主体性与《孙子兵法》兵学术语英译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拥抱杂合性:逼近《孙子兵法》 |
第一节 林戊荪英译本述评 |
第二节 《孙子兵法》英译与走向世界的中国英语 |
第三节 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看林译本的中国英语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孙子兵法》西传英译本回顾 |
第二节 中国典籍外译普世价值论 |
第三节 《孙子兵法》英译与全球化语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孙子兵法》兵学术语分类及涵义解读 |
附录二: 《孙子兵法》原文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第一章 关于小句审解 |
1.1 评说《“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的辩证思维 |
1.1.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 |
1.1.2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 |
1.1.3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
1.1.4 古义与今义的辩证 |
1.1.5 个体与整体的辩证 |
1.2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
1.2.1 比较语言事实的典型程度 |
1.2.2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里含义 |
1.2.3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表形式 |
1.2.4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用价值 |
1.2.5 比较语言事实的思想内涵 |
1.3 评说《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对语言应用的指导 |
1.3.1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语言理论的探究 |
1.3.2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现实应用的指导 |
1.3.3 推及到所有“世代沿袭名言”现实应用的指导 |
1.3.4 笔者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误用原因的语言学解析 |
第二章 关于用词辨察 |
2.1 评说《“救火”一词说古道今》的设问魅力 |
2.1.1 在设问中充分观察 |
2.1.2 在设问中充分描写 |
2.1.3 在设问中充分解释 |
2.1.4 充分设问的价值 |
2.2 评说《说广数》的数字文化 |
2.2.1 辨察数字的文化现象 |
2.2.2 考察数字的文化价值 |
2.2.3 丰富数字的文化理论 |
2.3 评说《“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的传授艺术 |
2.3.1 国学传授的真与美 |
2.3.2 国学传授的情与理 |
2.3.3 国学传授的小与大 |
2.3.4 笔者对“诞辰”一词的思考 |
第三章 关于结构组配 |
3.1 评说《“X以上”纵横谈》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发掘和思索 |
3.1.1 在逻辑中探讨问题 |
3.1.2 在探讨中发掘问题 |
3.1.3 在发掘中思索问题 |
3.1.4 在思索中追踪问题 |
3.2 评说《“十来年”义辨》的追踪信念 |
3.2.1 对概数“来”字语形结构的追踪 |
3.2.2 对概数“来”字语义蕴涵的追踪 |
3.2.3 对概数助词“来”形义辩证的追踪信念 |
3.3 评说《“生、死”与“前”的组合》的小三角研究 |
3.3.1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表形式研究 |
3.3.2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里意义研究 |
3.3.3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用价值研究 |
3.3.4 良好文品 贯穿始终 |
3.3.5 笔者对反义语素同义词的思考 |
第四章 关于特异说法 |
4.1 评说《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语法格式文化 |
4.1.1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渊源 |
4.1.2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内涵 |
4.1.3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价值 |
4.1.4 发掘方言现象传承中华文化 |
4.1.5 笔者对“一+名”语法格式的思考 |
4.2 评说《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中的多角度研究 |
4.2.1 对“先生”一词的内涵研究 |
4.2.2 对“先生”一词与女性的关系研究 |
4.2.3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理论探究 |
4.2.4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实践建议 |
4.2.5 笔者对“先生”一词的思考 |
4.3 评说《“起去”的普方古检视》的研究程序 |
4.3.1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
4.3.2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
4.3.3 用理论解释自己的观点 |
4.3.4 用务实说出自己的疑问 |
4.3.5 笔者对“起去”一词的思考 |
4.3.6 笔者的启示:学术的进步源于否定 |
下编 |
第一章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 |
1.1 邢福义的研究历程 |
1.1.1 练步期(19561965年) |
1.1.2 求悟期(1966年—1989年) |
1.1.3 寻己期(1990—今) |
1.2 邢福义的语法理论 |
1.2.1 “小句中枢说” |
1.2.2 “句管控” |
1.2.3 “两个三角” |
1.2.4 “三个充分” |
1.2.5 “动词核心名词赋格” |
1.2.6 “语表趋简语义兼容” |
1.2.7 “词性判定法” |
第二章 邢福义的国学思想 |
2.1 邢福义“儒道合一”的思想 |
2.1.1 邢福义的儒家思想 |
2.1.2 邢福义的道家思想 |
2.2 评说《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对语言研究未来的展望 |
2.2.1 语言研究的现状 |
2.2.2 语言研究的未来 |
2.3 说《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对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探究 |
2.3.1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理论探究 |
2.2.2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实践印证 |
2.4 评说《“国学”与“新国学”》对当今国学的预测 |
2.4.1 探讨“当今国学”丰富的内涵 |
2.4.2 思索“当今国学”产生的背景 |
2.4.3 发掘“当今国学”发展的道路 |
2.4.4 肯定“当今国学”传播的平台 |
2.4.5 笔者对“当今国学”的思考 |
第三章 邢福义的传授学思想 |
3.1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 |
3.1.1 倡导“务实学风” |
3.1.2 主张“反省自己” |
3.1.3 重视“引导后辈” |
3.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
3.2.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阐释 |
3.2.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践行 |
3.2.3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影响 |
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 |
3.3.1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阐释 |
3.3.2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源于中西方 |
3.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践行 |
3.4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 |
3.4.1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阐释 |
3.4.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践行 |
参考文献 |
附注 |
国学研究与传授学 |
评说《“国学”和“新国学”》一文对“当今国学”的关注 |
邢福义:看透方块字的奥妙 |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
吕叔湘慧眼识后辈 |
邢福义的老顽童启示 |
走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邢福义 |
一部“新而不难,全而不杂”的好教材 |
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 |
《从“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看语言的规范问题 |
后记 |
四、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题目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2]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研究述略[J]. 姚振文,吴如嵩. 滨州学院学报, 2014(05)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5]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6]天津《孙子兵法》与兵学文化研究百年[J]. 徐勇. 滨州学院学报, 2014(05)
- [7]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D]. 孟浈浈. 郑州大学, 2020(03)
- [8]“书”类文献先秦流传考 ——以清华藏战国竹简为中心[D]. 程浩. 清华大学, 2015(07)
- [9]《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 裘禾敏. 浙江大学, 2011(08)
- [10]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D]. 邓天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