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的历史演变及形成时代

我国东北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的历史演变及形成时代

一、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金会军,金晓颖,何瑞霞,罗栋梁,常晓丽,王绍令,Sergey SMARCHENKO,杨思忠,易朝路,李世杰,Stuart AHARRIS[1](2019)在《两万年来的中国多年冻土形成演化》文中提出利用大量的古多年冻土遗迹和古冰缘现象,并佐以古冰川、孢粉及动物化石等资料,重建了20ka以来中国多年冻土演化进程.结果表明,在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或末次多年冻土最大期LPMax),中国多年冻土面积达到了5.3×106~5.4×106km2(现今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3倍多),而全新世大暖期(HMP,或末次多年冻土最小期LPMin),中国多年冻土面积曾缩减至0.80×106~0.85×106km2(约为现今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50%).按照古冻土遗迹的年代及分布等特征,在确定LGM和HMP两个主要时段的冻土格局基础上,将20ka以来中国多年冻土演化进程划分为7个阶段:晚更新世LGM(20000~10800a BP)多年冻土强烈扩展,达到LPMax;早全新世气候剧变期(10800至8500~7000a BP)多年冻土较稳定但相对缩减阶段;中全新世HMP(8500~7000至4000~3000a BP)多年冻土强烈退化阶段,多年冻土缩减到LPMin;晚全新世新冰期(4000~3000至1000a BP)冻土扩展阶段;晚全新世中世纪暖期(1000~500a BP)多年冻土相对退化阶段;晚全新世小冰期(LIA, 500~100a BP)冻土相对扩展阶段,以及近代升温期(近百年来)多年冻土持续退化阶段.本文重建了各时段内古气候、古地理环境以及多年冻土分布范围和其他特征.

郭东信,李作福[2](1981)在《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文中指出 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形成时代,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有过各种看法。有人认为是更新世冰期的产物;有人认为既有更新世的残留,又有现代小冰期形成的。近年来,该区综合水文地质普查及新生代地层编表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量地层、古生物、古冻土遗迹等方面资料。特别是孢粉分析及同位素等方法的广泛应用,对于该区第四纪地质历史、古地理环境演变、以及古气候变迁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为本文讨论第四纪时期古冻土演变和现今冻土的形成时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邱国庆,程国栋[3](1995)在《中国的多年冻土──过去与现在》文中提出中国多年冻土区的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22.4%,达2150000km2。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受气候条件在三度空间的变化所制约。自晚更新世以来,其分布情况已有相当的变化。在东次冰期最盛期,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曾推进到北纬41—42°,在全新世暖期,南界向北退缩,但晚更新世形成的冰楔和多年冻土至今仍存在于大兴安岭北部,全新世中期严寒期冻土有所扩展并形成冰楔。随着气候变化,中国西部高山和高原区高海拔冻土的分布下界已上移800—1000m,但高山和高原的主要部分仍处于冰缘环境,有的地方在全新世还发育了共生型多年冻土。

常晓丽,金会军,何瑞霞,杨思忠,于少鹏,吕兰芝,郭东信,王绍令,康兴成[4](2008)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 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经济开发时的冻土研究高潮之后,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为研究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的气候变化与冻土退化对管道工程地基基础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问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7年7—8月组织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环境"科学考察,考察的主要区域涉及大兴安岭西坡从漠河(不连续多年冻土区)至阿尔山(多年冻土南界和下界附近)以及东坡从漠河、大杨树(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至嫩江平原北部大庆附近(季节冻土区).考察中发现多处重要古冻土遗迹和重新研究了乌玛和伊图里河不活动冰楔群,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研究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演化和变化.考察过程中,对大兴安岭(漠河-黄岗梁)和长白山的针叶林优势种(兴安松和章子松)树木年轮进行了系统采样,以详细研究小冰期晚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考察结果表明:最近50 a来,受显著气候变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已经产生显著退化,南界有较大幅度(40120 km)北移.根据最新预测表明,在未来50100a气候变暖情景下,多年冻土将继续退化,但面积上的变化将较慢.这可能归结于东北地区较好的地表覆被条件和丰富的地下冰、雪盖减少,以及可能显著增强的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在冬季形成的强大、稳定和广泛的大气逆温层结对兴安-贝加尔型冻土的控制作用.

崔之久,谢又予[5](1984)在《论我国东北、华北晚更新世晚期多年冻土南界与冰缘环境》文中提出 冰缘现象是重建古寒冷气候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寒冷气候的存在也必然表现在动植物及海面变化等各个方面。只有综合利用以上各方面的资料重建古环境才是比较理想的。本文着重讨论东北、华北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冰缘环境及其演变。

金会军,常晓丽,郭东信,杨思忠,何瑞霞[6](2011)在《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文中认为砂、土楔等楔状构造是多年冻土曾经存在的可靠证据,其与多年冻土及年均地、气温度的关系也是重建古冰缘环境的依据。在呼伦贝尔高平原中南部的乌尔逊河、辉河、新巴尔虎东旗和鄂温克旗发现大量砂、土楔及伴生的冻融褶皱。通过对其形态、规模及围岩(土)结构分析,并根据楔内充填物及围土的14C定年结果判断,砂楔形成于早全新世(约10.0~7.5kaB.P.),当时研究区年平均气温为-6.5~-7.0℃;土楔形成于晚全新世(约2.3~2.0kaB.P.),其时年平均气温为-5.0~-5.5℃。这表明,早全新世更为干寒,风沙堆积活跃,多年冻土分布广泛;进入晚全新世后,气候转暖,呼伦贝尔气温与现今大兴安岭北部(即满归以北)的年半均气温(-5.0~-5.4℃)大体相当。据此推测,当时呼伦贝尔高平原的冻土发育程度与满归以北地区现今大片多年冻土状况相似。早全新世砂楔(脉)形成时期气温比现今大兴安岭北部低1.5~2.0℃。依此可见,早全新世该区多年冻土地温低于现今大兴安岭北部的地温(-1.5~-2.0℃),冻土厚度超过80~100m。

周天[7](2007)在《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多年冻土边界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楔假型、砂楔等冰缘现象因其具有良好的古温度指示意义,被认为是重建环境,进而确定冻土分界线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首次发现的鄂尔多斯地区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楔假型,并结合以往青藏高原倒数第二次冰期冰缘地貌资料恢复了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多年冻土的边界。即105°E以东,118°E太行山一线以西,地处中国地貌阶梯第二级范围内的多年冻土南界在36°33′N附近,太行山以东,中国第一级地貌阶梯内的多年冻土南界位于40°20′N附近;而105°E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6°N位于2000m海拔处,其最南端的28°30′N一线则位于海拔3500m处。中国的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与海拔冻土下界在36°N,105°E附近交汇,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边界倒数第二次冰期时的年均气温比现今要低10~15℃。全国各地关于末次冰期楔状冰缘地貌的报道集中分布在末次冰期以来的三个时间段内,即23-30ka B.P.、15-20ka B.P.、6-10ka B.P.。结合这次研究以及前人对末次冰期楔状冰缘地貌的研究成果,本文着重恢复了末次冰期最盛期即15-20ka B.P.的多年冻土边界。当时在我国地貌第二阶梯上,多年冻土南界可以到达32°N的大巴山南麓;在第一级地貌阶梯上,其南界位于华北平原中部35°30′N附近;而在青藏高原36°N处的多年冻土下界在1700m海拔处,其最南端可以到达28°N,海拔3000m左右处。在缺少可以通过冰缘地貌遗迹对古环境进行指示的末次间冰期以及全新世温暖时期,依据孢粉学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当时的古温度进行大致的恢复。本文通过末次间冰期比现今气温高2.5℃左右,全新世温暖期比现今气温高3~4℃左右,结合现代多年冻土的分布,大致恢复出了这两个相对温暖时期的多年冻土边界。自此,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的多年冻土边界演化历史。

杨思忠,金会军[8](2010)在《大兴安岭伊图里河地区的冰楔冰氢、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反映的古温度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伊图里河的不活动冰楔群是迄今发现的北半球纬度最南的冰楔,对研究该区古冻土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冰楔冰的氢、氧同位素,发现冰楔的发育过程中有3次小周期的气温波动.3次冷期峰值时段(约2800,2300和1900aBP)比现今伊图里河年均气温分别低约2.1,1.1和1.3℃.综合前人研究、孢粉记录和定年结果,推测冰楔发育时间大约在3300~1600aBP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可能向南推进约2个纬度(约200km).

浦庆余[9](1991)在《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末次冰期我国西部的冰川长度比现代冰川长2—5倍,雪线低300—1080m;东部多年冻土区南界在33°20′—33°40′N,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的下界在海拔2200—2600m 处;黄、东海海平面下降130—155m;经向环流加强,北方冷空气增强。末次冰期以后冰川阶段性退缩,多年冻土区阶段性缩小,海平面间歇性上升;8000—6000aB.P.为高温期,出现2—5m 高海面,5600—5000aB.P.气温短暂下降,海平面突然回落,冰川有所前进;3000aB.P.的新冰期和15—19世纪的小冰期,气候、冰川和海平面都有显著变化。哺乳动物的绝灭和迁徙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的结果。这些变化都是全球变化的表现。

何瑞霞,金会军,吕兰芝,于少鹏,常晓丽,杨思忠,王绍令,孙广友[10](2009)在《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文中提出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是欧亚大陆高纬冻土区向南最突出的部位,属于高纬山地冻土.东北多年冻土区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冻土区之一.过去40 a来该区冻土显著退化,主要表现在:1)冻土南界及不连续多年冻土各分区边界北移而导致总面积减小、空间分布破碎化;2)活动层加深,融区扩大,局地冻土岛消失;3)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减薄、热稳定性降低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寒区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具体表现为以兴安落叶松占绝对优势的天然林带锐减,整个北方森林带北移,沼泽湿地面积减小等,寒区生态系统和环境已出现恶性循环.关注、研究、整治和管护寒区环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二、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两万年来的中国多年冻土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第四纪古多年冻土的研究方法
    2.2 古冻土存在的证据和判别标志
3 不同时期古冻土界线的确定原则及古冻土资料统计
    3.1 古冻土资料统计
    3.2 古冻土界线的确定
4 讨论与结果
    4.1 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最盛期 (约26~10.8ka BP) :多年冻土极其发育并强烈扩展阶段
    4.2 早全新世气候剧变期 (10800a BP至8500~7000a BP) :多年冻土较稳定但相对缩减阶段
    4.3 中全新世大暖期 (8500~7000a BP至4000~3000a BP) :多年冻土强烈退化阶段
    4.4 晚全新世寒冷期 (4000~3000a BP至1000a BP) :多年冻土再次扩张阶段
    4.5 晚全新世温暖期 (1000~500a BP, 即中世纪大暖期, MWP) :多年冻土相对退化阶段
    4.6 晚全新世末冷期 (500a BP至100a BP, 即小冰期LIA) :冻土相对扩展阶段
    4.7 近代升温期 (100a BP以来, 即20世纪) :多年冻土持续退化阶段
    4.8 两万年来冻土变化规律、过程和趋势
5 结论和展望

(4)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2007年考察内容和结果
    2.1 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砂楔发现
    2.2 辉河林场砂楔和融冻褶皱
    2.3 伊图里河冰楔新发现
    2.4 大兴安岭北部乌玛河 (52°58′ N, 120°45′ E) 一级阶地上不活动冰楔
    2.5 树芯样品采集
    2.6 地温观测与调查
    2.7 东北地区及漠河-大庆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预报
3 初步结论及其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展望

(7)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多年冻土边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冰缘作用及其环境意义
        1.1.1 冰缘作用的分类
        1.1.2 气候楔状体的形成机理
        1.1.3 气候楔状体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选题原因及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鄂尔多斯高原及山西大同地区的冰缘地貌遗迹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楔状冰缘地貌遗迹的发现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楔假型的发现
        2.1.3 末次冰期楔状地貌的发现
    第二节 山西大同地区楔状地貌的发现
        2.2.1 研究区域概况
        2.2.2 大同地区末次冰期冰缘地貌遗迹的发现
第三章 古温度的恢复以及多年冻土边界的重建
    第一节 我国现代多年冻土的分布
        3.1.1 东北多年冻土区
        3.1.2 西部高山高原多年冻土区
    第二节 恢复古温度及多年冻土边界的方法
        3.2.1 恢复古温度的方法
        3.2.2 恢复多年冻土边界的方法
    第三节 倒数第二次冰期古温度的恢复及冻土边界重建
    第四节 末次冰期古温度的恢复及冻土边界重建
        3.4.1 末次冰期的冰缘地貌遗迹分布
        3.4.2 末次冰期以来我国冰缘过程
        3.4.3 末次冰期冰缘期我国多年冻土边界恢复
    第五节 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冻土边界的演变
第四章 结论及问题
    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8)大兴安岭伊图里河地区的冰楔冰氢、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反映的古温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冰楔形态描述
    1.2 冰楔冰采样及预处理
    1.3 14C定年
    1.4 氢、氧同位素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同位素化学结果与分析
    2.2 过量氘 (d)
    2.3 冰楔发育期间的温度变化
    2.4 冰楔发育时段分析
3 结论

(10)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东北地区冻土的特点及冻土退化现状
    2.1 东北地区冻土的特点
    2.2 东北地区冻土退化现状
3 寒区生态环境变化
    3.1 湿地生态系统变化
    3.2 森林生态系统变化
4 结论与讨论

四、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万年来的中国多年冻土形成演化[J]. 金会军,金晓颖,何瑞霞,罗栋梁,常晓丽,王绍令,Sergey SMARCHENKO,杨思忠,易朝路,李世杰,Stuart AHARRIS.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8)
  • [2]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J]. 郭东信,李作福. 冰川冻土, 1981(04)
  • [3]中国的多年冻土──过去与现在[J]. 邱国庆,程国栋. 第四纪研究, 1995(01)
  • [4]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J]. 常晓丽,金会军,何瑞霞,杨思忠,于少鹏,吕兰芝,郭东信,王绍令,康兴成. 冰川冻土, 2008(01)
  • [5]论我国东北、华北晚更新世晚期多年冻土南界与冰缘环境[J]. 崔之久,谢又予. 地质学报, 1984(02)
  • [6]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J]. 金会军,常晓丽,郭东信,杨思忠,何瑞霞. 第四纪研究, 2011(05)
  • [7]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多年冻土边界演化[D]. 周天. 兰州大学, 2007(04)
  • [8]大兴安岭伊图里河地区的冰楔冰氢、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反映的古温度变化[J]. 杨思忠,金会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2)
  • [9]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J]. 浦庆余. 第四纪研究, 1991(03)
  • [10]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J]. 何瑞霞,金会军,吕兰芝,于少鹏,常晓丽,杨思忠,王绍令,孙广友. 冰川冻土, 2009(03)

标签:;  ;  ;  ;  ;  

我国东北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的历史演变及形成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