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选》第五卷经典词汇解读(一)

《毛泽东文选》第五卷经典词汇解读(一)

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古典词语解释(一)(论文文献综述)

何文倩[1](2020)在《近现代中国结婚证的设计及创新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结婚证作为夫妻婚姻关系的重要凭证,是我国婚俗文化的宝贵结晶。结婚证在社会的发展和更替中呈现着不同的设计面貌。本文以中国的结婚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三百余张,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分析结婚证从封建社会时期到当下的设计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将结婚证置入历史大环境中,结合时代的语境和文化特征,对结婚证的图案、文书格式、版式类型、美术字等设计要素进行研究。从图案的选择、文字的编排、思想的传达、审美的偏好等方面,深入挖掘结婚证设计演变的内在因素,充分论证结婚证的设计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结婚证中具有丰富寓意的设计元素进行提取,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创新,并将其应用到婚庆喜品的包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兼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的设计作品。本文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中国结婚证的设计演变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发展景观,不仅从侧面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婚姻面貌,还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新旧文化的继承与摒弃以及人们的艺术审美倾向;中国结婚证的设计研究对喜品的包装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设计元素背后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曹龙虎[2](2015)在《中国革命语境中的“资本主义”:一项概念史考察》文中提出1840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得以在中国积极传播。在这过程中,一大批新的词汇、术语也开始进入中国,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也成为中国人理解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在这诸多的词汇、术语中间,有一批词汇影响尤为深远,不仅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国人的知识结构和口头表达,甚至还作用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权力争夺、政治动员过程中的话语工具。“资本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即以资本主义概念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中国的传播、容受情况。就基本的问题意识而言,由于概念史研究不止关注单一词汇或者概念的语义变化,更强调将概念置于一定的理论框架或者概念图式中,通过概念使用情况的变化洞悉概念义项结构的变迁。所以,本文的着力点不仅在于考察“资本主义”一词的语义变化情况,还侧重于将其置入在革命的语境,通过对其概念图景的综合考察,探讨资本主义概念的知识生产功能。本文首先考察资本主义概念在西方的起源及其含义变迁状况。具体来说,虽然各类工具书在介绍“资本主义”概念时都直接将其表征的经济生产方式至少追溯到15、16世纪,但事实上,该词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零星出现在一些学者的着作和论述中间。20世纪以后,该词才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广泛兴起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的对立词汇,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文章第二部分将考察视野转移到资本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接引和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时候,“资本主义”概念体系中的“资本”、“资本家”等词汇就开始在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广泛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而合成词“资本主义”则在1919年以后被广泛使用,成为大家脱口而出的政治概念。从第三部分起,文章开始探讨资本主义概念在近代革命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大体来说,在民族革命的语境中,“资本主义”概念主要与更早传入中国的“帝国主义”概念链接在一起,以“资本帝国主义”的名目示人。在“反帝”口号的强力鼓动下,中国被描述为一个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半殖民半封建”等概念一起,为我们描绘了幅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侵略、并积极反抗侵略的历史图景。通过与“帝国主义”的概念链接,“资本主义”概念义项中的“军事—政治”意涵得到了极大强化。而在阶级革命的语境中,“资本主义”概念与则主要与官僚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由“资产阶级”派生而来的概念一起,为我们叙述了一段近代中国人民遭受阶级压迫、并推翻阶级压迫的历史故事。对于“资本主义”概念来说,中国阶级革命中“敌我”区分的复杂让“资本主义”的社会载体被置于一种更为精致的阶级区隔术中。最后,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概念之一,近代中国对于资本主义概念的讨论还与中国到底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有关。这点在20世纪20年代的道路之争中已有所反映,而在后来的革命发展过程中则由于关乎政策操作而体现更为明显。经过艰难的探索,毛泽东最终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框架设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政治道路选择过程中的选择序列和实践方式。总体来说,通过革命语境的发酵,一方面,资本主义概念得以一进入中文语境,就在政治动员中迅速传播,从而进入普通中国人的视野;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概念的“政治—斗争”意涵也在革命动员中被不断放大,概念的抽象程度不断增加,意识形态色彩更加浓厚。

李建军[3](2006)在《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 ——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文中认为不论从历史进程还是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化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人民”不仅是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也是现代中国文学持久关注的对象。而“人民话语”则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化文学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核心话语,它不仅关涉现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内涵、意义阐释,也连结着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复制等过程。更为显见的是,“人民话语”和“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密切相关,并直接参与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体化”建设。 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延安文学”这一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桥梁”、“枢纽”性质的特殊文学形态作为基点,以史实为依据,以相关理论为参照,严格把握相关范畴、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在历史—思想—文化—文学相结合的研究视野下,采取“回溯”与“比较”两种主要研究方式,将“人民话语”这一现代中国文化文学中的一种元话语、元观念置于它生成、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考察。 在我看来,从“人民”这一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词入手,辨析它在历史形成中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过程,进而探求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话语体系在现代中国文化文学中的形成原因、行进轨迹及其丰富内涵,这既有助于我们更细致地把握这一时代的发展风貌,尤其是其中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承续和置换,也有助于我们勘探那些深埋于现代中国历史、文学流脉中的普遍意识结构及其持存的、原生性的发展逻辑。这也可以看成是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现代中国文学发展、流变过程的一种整体观照和全新阐释。更重要的是,对“人民话语”的这种历史性探源研究或许还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而不会那样”?“延安文学”的文学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出现有无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逻辑?同时,它也能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理解历史、思考当下。 据我的理解,作为一种“现代性方案”,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古/今、中/西资源,更与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国家想像”基本有着同步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既是现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它本身也构成一种意识形态,包容着一个时代的价值、信仰、观念等多层面的丰富内涵。在整个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建构过程中,“文学”作为可利用资源,参与了这一话语的营造过程。在此,人民话语的政治权势及其规约通过文学手段得以呈现并扩展,而文学的“组织”叙述又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话语的合法性指涉功能。按照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历史演进和逻辑关联,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叙述: 首先,对“人民”这一关键词的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语义及蕴涵其中的思维模式进行探源,从而把握现代中国“人民话语”形成的历史轨迹以及隐藏在不同方案、陈述或策略下的各种思

孟捷[4](2016)在《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文中研究说明自第二国际以来,所谓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流行解释。这一解释的根本缺陷,在于假定生产关系只具有一种功能,即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关系的功能不仅在于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于增加统治阶级获取的剩余。生产关系的这两重功能既可能相互结合,也可能相互背离。在实际历史过程中,除了生产力系统的自主变化外,阶级斗争和国家间的竞争是推动生产方式演变的两大直接动因。一种生产方式的演变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即以生产力的根本进步为必要条件的整体变迁——取决于流行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方向。如果一国的特定利益集团或利益集团联盟,面对来自阶级冲突和国家间竞争的压力,有能力利用国家权力推动一场制度的创造性毁灭,将流行的生产关系转变为切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从而使剩余的增长更多地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就有可能促成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这一制度的创造性毁灭过程,同时也是国家形成的过程。国家既是推动制度变迁的外部力量,其自身之形成也构成了这一制度变迁的内在组成部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国家理论相应地成为一切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笔者希望,本文提出的这一再解释能给历史唯物主义带来足够的弹性和活力,使之不仅摆脱传统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束缚,而且能为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提供方法论的指引。

阳鸣[5](2015)在《论马克思正义思想 ——兼评罗尔斯、弗雷泽、马格利特的正义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虽然马克思一生中很少对正义问题展开专门的论述,但并不能否定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富含深刻的正义思想,他的正义思想一般均散见于各个时期的着作中。鉴于这种特殊性,将马克思文本中直接的、间接的正义表述加以梳理和研究就凸显出一定的理论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罗尔斯的《正义论》被译介以来,国内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罗尔斯热”,在谈及正义问题时几乎到了“言必称罗尔斯”的地步。在对罗尔斯正义思想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两种倾向:将罗尔斯正义思想与马克思正义思想并置研究,指明马克思和罗尔斯正义思想对于当下之意义。再就是在研究罗尔斯正义思想的同时否定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正义思想的存在。所以,要对马克思正义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厘清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有无问题”是前提性的要件。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富含正义思想,首先可以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得以确证。即马克思的学生时代,已经开始了对正义问题的思索,并确立“为人类而工作”的伟大目标;《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选择利用批判的武器对封建阶级的腐朽和资产阶级的专治和奴役展开猛烈的批判,赤裸裸的现实也促使马克思从理论转向实践,坚定了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斗争的正义立场;巴黎时期,马克思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并开始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阐释自己的实践正义思想;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正义思想走向成熟,马克思找到了实现正义图景的可行路径,也找到了实现正义目标的依托,为无产阶级的全面解放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确立。此后,马克思完成了鸿篇巨着《资本论》的写作,对其正义思想进行了完善和丰富。马克思理论体系中不仅富含正义思想,马克思的正义思想还包含丰富的内容。归结起来,正义的诉求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之上,生产方式是探讨正义问题的基础;正义的诉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分配的基础之上,分配正义是正义问题的重要维度;正义的诉求必须建立革除异化的基础之上,对异化的批判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特色部分;正义的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之上,革命是实现正义的根本途径。马克思对正义问题的认识是以具体而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以,相比于当下西方的正义思想而言,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更具革命性、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柏拉图以降,“正义”一直是西方思想家理论叙事的核心之一,现代西方也产生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正义思想,如罗尔斯、弗雷泽、马格利特的正义思想。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表达对当今正义问题的关注和思索。但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的缺失,不能跳出资本主义制度框架进行正义叙事,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颠倒等因素,导致他们正义思想革命性、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缺位。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一贯以实际的行动践行马克思正义思想,以实现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革命性、科学性和价值性。可以说,中国当下的正义实践完成了对西方正义思想非革命性、非科学性和非价值性的全面超越。但,也不能由此对西方正义思想致以全面的否定,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弗雷泽的“正确承认"、马格利特的“不羞辱”均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所用。

臧得顺[6](2010)在《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文中指出将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置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之中进行经济社会学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视角。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始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必将深化于下一步的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中。农地产权制度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下一步的农村改革。而现有的理论困境是: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是一束权利”命题好似一种真空中的“理想类型”,在农地产权制度问题上解释乏力。运用经济社会学“产权是一束关系”命题对农地产权制度在真实世界中的配置进行研究是改革实践对理论创新的一种迫切要求。本研究始终围绕“市场进程中社会结构性要素如何界定农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利型乡村精英”、小农的“钟摆式理性区间”和“培育社会型政府”(针对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等新概念,以期对经济学和法学的“权利产权”理论在农地产权问题上进行补充甚或是替代解释。从结构上讲,本研究共有导论、结论和六章内容:导论部分,提出问题并交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并简单介绍了实地调查的个案村落——鲁、鄂四村及其所在县、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为理论分析,主要对以往关于产权制度的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的研究文献做了综述并指出其不足,然后梳理了社会学视角的研究观点,明确了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为周雪光的“关系产权”命题,提出本研究“关系地权”的核心概念,区分了“关系地权”的四种类型和四种原则,并给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命题、四个分命题和另一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第二章是历史分析,对晚清以降的中国农地制度从思想小史和制度小史的层面进行了历时意义上的追溯,从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一直到当代中国《物权法》的颁布;第三到六章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就笔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分臧村、金村、朴村和桥村四章整理分析了18个具体的农地事件案例,针对前面的理论命题进行经验验证;其中,在对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分析中,四个案例村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由第三章臧村案例引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由第四章金村的材料探讨“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的分化由来,由第五章朴村案例重点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谋利的高明手段,由第六章桥村案例与第五章朴村案例比较分析影响其谋利程度的因素等。最后指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的扭曲和变形作用。最后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简短地对个案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梳理了“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第一条是共时意义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如国家“政府集权和行政分权”(托克维尔)、“地方政府公司化”(戴慕珍和华尔德)、“乡村精英谋利化”、“小农的理性”(斯科特和波普金、舒尔茨);第二条是历时意义上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精英群体功能进行概括的“士绅理论”(吴晗、费孝通、张仲礼)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地方精英理论”(黄宗智、杜赞奇)。本研究就是从这两条线索上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延伸,提出新时期“谋利型乡村精英”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本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进一步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就农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为政府决策提出“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的政策建议。

刘笑阳[7](2016)在《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文中指出15世纪以后,海洋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人类文明进入了更富开拓性的“海洋时代”。同时,世界海洋强国的历史也呈现出一些普遍性逻辑,即(1)国家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需求决定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地位;(2)国家经略海洋的能力决定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效用;(3)涉海大国都可以超越客观环境而崛起为海洋强国,但海洋强国的衰落也是必然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核心要义便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海洋强国战略,必然能够在海洋时代塑造出一个成功的海洋强国。对于诸如中国一般的崛起大国而言,势必要通过合适的战略走向富强,也势必要走上海洋这条通途大道——它在昔日曾经是一条发展的捷径,而现在却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地区性濒海大国,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皆同海洋息息相关。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以上,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多数原油进口需要依赖海运,中国业已在海洋渔业、海运业以及造船业等领域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海洋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相较于陆地边界局势的基本安定,中国近年来的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海洋疆土。中国面临着来自美国及其军事盟国、有海洋争端的邻国等构筑的战略围堵态势,国家的海上战略空间长期受到外部力量的压制。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尽管中国一直都在参与地区海洋秩序的塑造以及融入全球海洋秩序的进程,然而赢得走向海洋的机会却并不等于“赢得海洋”。可以说,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中国保障国家综合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和塑造新型海洋秩序的必然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无论是在政策和研究领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设计在战略评估、目标确定和手段选择上多少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有鉴于此,本文将选择“海洋强国战略”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一种创新性的解读模式与设计框架。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对海洋强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将首先总结并归纳研究所需要涉及的核心概念,并将在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西互通、古今互鉴”为原则,结合海洋时代的整体性趋势和阶段性变化,综合考虑海洋强国战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尝试在基础研究层面为海洋强国战略构建可行的分析框架:海洋强国战略分析的主体是涉海大国,其核心问题是国家与海洋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摄取海洋战略价值的能力与意愿之间的互动。同时,涉海大国的国内基础必然要受到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客观环境所包含的历史趋势、地缘结构和秩序进程之间的结构,既可能对国内基础形成积极塑造,也可能对其产生消极限制。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便依据其国内基础,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海洋强国战略。随后,本文还将就分析框架中的四个核心要素——海洋的战略价值、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内基础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框架分别进行专门阐述,进而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设计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创新。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本章旨在对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海洋强国发展进行分阶段的历史梳理,并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海洋战略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在追溯西方海洋强国演进逻辑的过程中,寻找到海洋与大国兴衰的内在联系,并发掘出西方历史经验对于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其中,本章节将以1415年的休达之战为时间起点,以刚刚结束的2015年为结点,对西方海洋强国战略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基于全球化的深入程度、国际关系史的阶段分野和西方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笔者拟将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开拓时代(1415-1648年)、殖民时代(1648-1845年)、争霸时代(1845-1945年)和“威慑—合作”时代(1945-2015年)。与此同时,本文将从不同时期中挑选出个别国家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典型案例,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到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本文认为以全球海洋秩序的运转为基础,通过考察核心主导者和强力挑战者在海洋领域的互动,无疑更有利于归纳出西方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逻辑。本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与相关实践。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并非新近萌生的国家理念,而是两千年来特定历史逻辑的产物。尽管内陆传统长期在中国居于主流地位,但是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作为两个并行不悖的发展趋势,不存在有些学者所主张的主导和支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海洋强国探索的历史也呈现出周期性演进的趋势,而国家意愿和能力的互动关系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对中国而言,由于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逻辑以及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层面的特殊性逻辑,因此没有如欧洲一样在能力和意愿相匹配的三次峰值上实现向海洋强国的转型。以上述核心观点作为历史梳理和分析的框架,本文从古代的缘起、近代的萌芽和当代的探索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及其战略实践进行了历史梳理,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历史特点和演进逻辑,即由浅显认知向系统论述演进、由“重陆轻海”向“陆海统筹”演进、由“趋利”向“避害”再向“趋利避害”演进、由探索海洋强国之“术”向塑造海洋强国之“道”演进。本文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设计。本章将以海洋战略价值及其对中国崛起的意义作为出发点,结合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和国内基础尝试就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设计提出理念性和框架性的建议:(1)海洋强国战略在海洋实力的巩固与提升、海洋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以及海洋秩序的融入与塑造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2)海洋强国战略的主导理念,即以和平主义为宗旨、以防御现实主义为核心、以经济主义为首务、以地区主义为重点和以合作主义为通途。(3)海洋强国战略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四个层面上的核心内容;(4)海洋强国战略的四项实施原则,即国内与国际的统筹、陆地与海洋的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合作与竞争的统筹;(5)海洋强国战略在中观层面可以侧重考虑的五种联动模式,即中央与地方的联动、政府与民间的联动、战略与战略的联动、部门与部门的联动、产业与产业的联动

王金胜[8](2006)在《“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中国现代性困境意识为内在线索,以“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为核心,对“新时期”小说进行总体考察。对“新时期”小说自我认同及其艺术表现的研究不仅是身处全球化语境中的人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问题。通过这一研究,不仅可以透视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创作主体心灵的嬗变及其内在困境,还可以此探讨“新时期”小说叙事艺术转换的内在精神理路,发掘其审美意义,批评其艺术缺陷。 在“伤痕”、“反思”小说中,与“阶级”话语相对的“自己”、“自我”是“人”的代名词,“人”不仅与“人民”相同一,而且它们还共同沟通着“党”、“国家”、“民族”等宏大话语。在这些小说中,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启蒙话语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体话语的内在纠缠,具有“五四”启蒙文学所不能涵括的中国革命现代性经验。“新时期”初期小说的“个体”话语就呈现出其启蒙认同与人民认同之间的融合、冲突和对立,其认同危机就表现为它始终摇摆于群体(国家、民族、社会)与个人之间彷徨不定的困境中,大多数创作主体未能真正实现启蒙个体对群体的超越和穿越,这最终导致了其创作中深层反思的匮乏。以知识分子在政治暴力下的惨痛经历来反思苦难、传达启蒙意愿的作品,就渐渐滑向对作为“人民代言人”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崇拜和对自我道德完善的刻意追求。同时,存在于主体想像世界中的“人民”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其面目模糊难辨,“人民”更多地是在一种“品质”和“立场”的意义上发挥其政治功能、道义功能或精神寄托功能。“人民”是作家基于自己的立场、情感而进行的民众想像,是作家再塑主体、重建自我认同的合法性依据。作家对“人民”、对自己的“人民代言人”身份、对“人民”一词所内在蕴涵的排斥性结构功能缺乏深刻的反思。 “新时期”的现代化思路深刻地影响了“改革小说”的“现代化”想像。“改革小说”文本明白无误地昭示着,是“现代化”连接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断裂”。作为一种现代性叙事,“改革小说”对历史的想像和叙述在双重意义上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制约。首先,是主流政治话语的限定。在这种历史讲述语法的制约下,“改革小说”的历史叙述总体上仍然是“新时期”政治话语的一种艺术折射。其次,它同样也受制于把“现代化”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而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而进行必要的反思和省察。“改革小说”中现代性话语对历史的“断裂”性叙述,与对现实的浪漫化处理相辅相成,其背后则是对历史上“社会主义文化/文学”遗产的改写式继承。这种群体性认同在“寻根小说”中发挥到了极致,并从此破解为“先锋小说”个体化的形式探索。 “寻根小说”既是启蒙理性的产物,也是反启蒙的。它转换了“伤痕”等小说中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模式,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求深层的沟通,但又无法彻底摆脱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二元结构,而是将这一结构以更加深隐的无意识形式存放于叙述底层。从“过去”、“历史”和“边缘”中寻根的举措,在一个更高、更深的层面上显示了“寻根小说”中传统与现代对立结构的存在,以及在地缘政治学意义上对“中国”在“世界”中边缘地位的焦虑。“根”是作为现代性的“他者话语”而产生的,是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对象。“寻根小说”价值评判上眷恋与批判相兼容的游移和暧昧,是“五四”以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的接续,是其自我认同困境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现代性困境意识的艺

孟庆涛[9](2011)在《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文中指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革命是在一个矛盾的现代化背景中发生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转型。作为一种制度外政治行为,革命除了群众参与、高度组织化之外,还要求有某种价值优越性和正当性的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充盈的是现代的革命精神和意识。革命意识包含三个层面:从时间意识来看,革命理念意味着一个开端,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开始;从合法性来看,革命以正当性颠覆了合法性,并在正当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合法性;从政治实践来看,革命同自然政治和神意政治划清了界限,开启了人的理性政治。在革命理念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王朝易姓被改造为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从时间意识来看,中国传统革命进入现代世界,传统革命的暴力因素得到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新”的历史意识的滋养,从而成了一个具有正当性的话语,并最终凝结成支配20世纪中国的一个核心正当理念。从合法性来看,革命在近现代中国获得正当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中所可能发挥的作用。中国最终选择的是俄国式的革命建国道路,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政治实践要把国家同政党伦理、军队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党-国体制”。西方意义上的宪法观念在清末传入中国,宪法的现代性因素开始介入中国的政治。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清末宪政改革首先是确定了现代宪法的正当性。辛亥革命则将宪法的现代性推进到了一种“人民”宪法具有唯一正当性的程度。在中国近代以来“人民”兴起的过程中,对宪法实质正当性与形式合法性这两个不同层面的强调以及对两者的价值对立的设定,使得“人民”宪法内部又滋生出不同形态的现代性,即一个由无阶级差别的“国民”宪法向以阶级分化和阶级差异为基础的“人民”宪法转变的过程。但在与“君主”对立的意义上,“国民”和“人民”都是具有道义正当性的现代“人民”。而即便是同一政权下的人民宪法,亦因不同时代的变化与政治需求,衍生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诉求。中华民国的人民宪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宪法实质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类型的竞争,两者的竞争实际上是现代性内部两种不同的现代性方式的竞争。新中国建立后,“七五宪法”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入宪,从而把革命和宪法勾连在一起。从术语的演进上来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是从“不断革命论”发展转化而来的。从革命的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在建立后一直“不断革命”,最终演进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先后进入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七五宪法”。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并非与现代性无关,而是体现着有组织的现代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念指引下,政治伦理统合了大众伦理,政党组织统合了社会组织。这一政党统合社会的结构,引发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同现代国家的官僚自治之间的冲突。最终,政党以政治革命形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引发了革命式现代化这一路径方式同社会结构之间的冲突,从而形成了革命式现代化的悖论。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宪法是“人民革命宪法”。从革命意识的结构来看,人民革命宪法采用了公元纪历的方式,并且在宪法中以现代历史意识重构了革命历史,从而创造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并以人民主权证明人民宪法的正当性,以“大民主”实践革命政治。在此意义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人民革命宪法”完全是受现代革命意识支配的,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性。首先,在时间意识上,“七五宪法”设定了纯粹的革命历法,这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七五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把无产阶级的胜利不仅仅表现为简单的军事上的优势,还表现为一种历史和道义的必然逻辑。通过历史叙事,“七五宪法”发现和重构了人民的革命者形象,并把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塑造为人民的革命史。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背景下,“七五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展现的“人民革命史”在时间上体现为进步史,在空间上体现为普遍史,而最终表现为由辩证法支配的具有“末世论”色彩的向终极目标演进的进化史。其次,从正当性来看,“七五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础地位。为了让正义观念有着落,宪法必须具有实质正义性,在道义上是正当的;为了不让宪法成为纯粹的道德宣示,宪法又必须同时是形式的法律体系。宪法的正当性基于人民的制宪行为,其法律表现即为“人民主权”的规定,而宪法职能的双重性也就要求“人民主权”的双重性。基于“人民主权”的双重性,区分“作为根本性政治原则的人民主权”与“作为根本性宪法规范原则的人民主权”是必要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高举政治性人民主权,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倡导革命权,以政治的革命权介入法律的运作,形成了“作为根本性政治原则的人民主权”与“作为根本性宪法规范原则的人民主权”的抵触。人民主权的这种内在冲突,实质上源于“人民”的内在冲突。这表现在人民与公民在人民革命历史的建构中双重身份的冲突,表现在代表人民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作为宪法公民角色的全体“人民”之间的身份冲突。最后,从政治实践来看,“大民主”成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形式。在道义论的层面上,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取代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完成了从“君权神授”到“民主革命”的统治正当性转换。而从制度论的层面来看,“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民主方式,并被上升到宪法的高度。实际上,“大民主”是政党进行社会动员、发动群众运动的方式,实质上是大众民主的体现。而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大民主”旨在超越自由民主并对抗现代官僚机制。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宣告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意识形态统治合法性的结束,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取代了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虽然被否定,但革命本身的意义和正当性却得到了延续,从而形成了革命理念在延续与否定中的紧张关系。而“人权”进入宪法,则对“人民主权”构成了挑战,这表现为人民主权的公共性与人权的个体性冲突,和人民主权的特殊性与人权的普遍性冲突。

彭树涛[10](2018)在《中国梦的发生学维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孜孜以求、艰辛探索的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正式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应当深入研究它的发生机制,揭示其发生前提、发生过程、发生逻辑和发生维度,为中国梦研究作出学术探究,为中国梦实践提供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是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范式,对社会历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为指导,着重从发生学维度对中国梦的发生进行探讨。第一章讨论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缘起及确立。发生学方法起源于生物学领域,在西方近代社会实现了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形成了以思辨和实证为代表的研究范式。二者分别因其理性的形而上学前提和科学理性逻辑的缺陷,难以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基础,以历史叙述和历史逻辑为具体方法,使旧的发生学方法走向了科学,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解释范式,也为从发生学维度讨论社会历史进程提供了方法指导。第二章分析中国梦发生学的理论谱系。中国梦是一个具有独立结构的科学理论体系,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和人类共同价值为其思想基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其基本内涵,人民性、实践性、民族性、渐进性为其科学特征。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发生学主体,三大社会主要矛盾是其发生学客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其发生学中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发生学价值。第三章讨论中国梦的发生学主体。中国梦主体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历史阶段发生动态变化,总体上表现为一个主体构成不断转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主体合力不断凝聚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先进性、历史选择、社会发展规律等因素决定的结果。实现中国梦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凝聚人民群众的主体合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章讨论中国梦的发生学客体。中国梦的发生学客体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矛盾,其发生是一个质量互变规律运动、主客体统一、客体合力形成的过程,客体的内生动力和与主体的外在关联是其发生原因。实现中国梦要求尊重客体的发生规律、凝聚客体的发生合力、坚持客体服务人民的价值立场。第五章讨论中国梦的发生学中介。中国梦的发生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实践的历史缘起、本质要求和指向意义,决定了实践作为中介维度合理且必须。实现中国梦要求在根本保障上有政治保障、方向保障、基础力量保障、外部环境保障,在基本路径上坚持国有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三个必须”。第六章讨论中国梦的发生学价值。实现中国梦是一种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共产主义社会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发生价值上相融相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由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实现中国梦要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目标、主体保障与核心任务。

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古典词语解释(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古典词语解释(一)(论文提纲范文)

(1)近现代中国结婚证的设计及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三、论文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五、论文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结婚证的概念
    第二节 结婚证的起源与发展
        一、结婚证的起源
        二、结婚证的发展
    第三节 结婚证的功能与价值
        一、结婚证的功能
        二、结婚证的价值
    第四节 结婚证的设计概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结婚证的图案
    第一节 清末及以前的结婚证图案
        一、龙凤图案类
        二、神话故事类
        三、人物生活类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图案
        一、传统婚书图案类
        二、吉花瑞草类
        三、祥禽瑞兽类
        四、政治符号类
        五、西方图案类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结婚证图案
        一、吉花瑞草类
        二、祥禽瑞兽类
        三、政治符号类
        四、生产建设类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结婚证图案
        一、吉花瑞草类
        二、祥禽瑞兽类
        三、政治符号类
        四、生产建设类
        五、人民形象类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的结婚证图案
        一、吉花瑞草类
        二、祥禽瑞兽类
        三、生产建设类
        四、政治符号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婚证的版式
    第一节 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一、传统婚书的文书格式
        二、民国时期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三、建国后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第二节 结婚证的版式类型
        一、纯文本型
        二、图文并茂型
    第三节 结婚证的版式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二、节奏与韵律
        三、重复与交错
        四、比例适度
        五、多方位空间处理
    第四节 结婚证的美术字
        一、结婚证的美术字类型
        二、结婚证的美术字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婚证的设计元素在喜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喜品包装设计分析
        一、喜品包装设计的背景分析
        二、喜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
        三、喜品的消费心理及偏好分析
    第二节 “吾家有喜”喜品包装设计实践
        一、思路与方法
        二、提取与设计
        三、拓展与应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附录
致谢

(2)中国革命语境中的“资本主义”:一项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给定实在”与“建构式认知”:资本主义研究的文献评述
    第三节 概念史研究的方法与理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局限
第一章 资本主义概念的西方缘起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词源学考察
    第二节 作为“资本”载体的“Bourgeois (ie)”
    第三节 围绕资本主义的批评与辩护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植入中国语境的资本主义概念
    第一节 中文译名的定型及其初期使用(一):“资本”
    第二节 中文译名的定型及其初期使用(二):“资本家”
    第三节 中文译名的定型及其初期使用(三):“资本主义”
    第四节 资本主义概念图景的生成及其展布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民族革命: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概念链接
    第一节 帝国主义概念的接引与早期使用
    第二节 从“帝国主义列强”到“资本帝国主义”
    第三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提出及其政治表意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阶级革命:敌友划分视野中的资本主义概念丛
    第一节 资产阶级概念的翻译与容受
    第二节 革命对象的勘定及表述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民族性”界说
    第四节 “小资产阶级”:从“阶级实体”到“思想意识”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框架下的资本主义概念与修辞
    第一节 “旧”与“新”:“民主革命”的限定修饰词
    第二节 资本主义合理性空间的概念化设定
    第三节 作为资本主义必然替代者的社会主义
    第四节 正反概念的张力: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第一节 资本主义概念的内在张力及其呈现
    第二节 本研究的适用范围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3)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 ——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0 引论
    0.1 缘起与意义:人民话语与现代中国文学
    0.2 问题与方法:从“人民话语”与“延安文学”研究说开去
    0.3 主要概念“界说”:人民、人民话语、延安文学及其“一体化”
1. 晚清到五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辨
    1.1 “双调行船”: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理论资源
        1.1.1 “民为邦本”:人民话语的中国背景
        1.1.2 “主权在民”:人民话语的西方语境
    1.2 “中西结婚”: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语际旅行
        1.2.1 “新语”西来:人民话语的现代律动
        1.2.2 “为我所用”:人民话语的现代转型
    1.3 “诸根互用”:现代中国人民话语的现代困惑
        1.3.1 “人民”与“国民”的驳诘
        1.3.2 “自由”与“民权”的辨证
2 为“人民”正名:延安时期人民话语的合法性建构
    2.1 “政治”定位:人民话语的合法性起点
        2.1.1 人民·国家:人民话语的政治逻辑
        2.1.2 民族·阶级·党:人民话语的政治内涵
    2.2 “现代”诉求:人民话语的合法性论证
        2.2.1 “进步”及其“阶级”
        2.2.2 “革命”而且“正统”
3 为“人民”立法:延安时期人民话语的权力机制
    3.1 效益化:人民话语的权力准则
        3.1.1 有效原则:农民优势话语的确立
        3.1.2 团结原则:文学“统一战线”的形成
    3.2 同质化:人民话语的权力规训
        3.2.1 疏离原则:拒绝“城市心态”
        3.2.2 净化原则:“革心”与“革身”
4 为“人民”立言:人民话语与延安文学的政治诉求
    4.1 审美的政治化:主义话语与延安文学的“组织性”
        4.1.1 “主义话语”的出场
        4.1.2 文学生产的“组织”
    4.2 政治的审美化:现实主义与延安文学的“人民性”
        4.2.1 从“为人生”到“为人民”:现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4.2.2 “人民性”:延安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法则
5 余论:人民话语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体化
主要参考文献

(5)论马克思正义思想 ——兼评罗尔斯、弗雷泽、马格利特的正义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架构
        四、可能之创新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研究
        二、对罗尔斯正义思想的研究
        三、对弗雷泽正义思想的研究
第二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之“有无问题”
        一、“有无问题”的挑起
        二、“有无问题”的深入
        三、国内对“有无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古希腊哲学思想
        二、德国古典哲学
        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五、卢梭的正义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的学生时代
        二、《莱茵报》时期
        三、巴黎时期
        四、布鲁塞尔时期
        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之评价
        一、为什么是对的
        二、为什么受到质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革命性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革命性及其表现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革命性
        二、马克思正义思想革命性的根据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革命性的评判意义
        一、西方正义思想的考察
        二、西方正义思想的成就
        三、西方正义思想革命性的匮乏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革命性的中国实践
        一、当代中国正义实践的维度
        二、当代中国正义实践对马克思正义思想革命性的贯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科学性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科学性的的界定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科学性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正义思想科学性的根据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科学性的批判意义
        一、西方正义思想科学性的成就
        二、西方正义思想科学性的缺憾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科学性的中国实践
        一、当代中国正义实践之科学性的维度
        二、当代中国正义实践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科学性的贯彻
        三、当代中国正义实践对西方正义非科学性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价值性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价值性的界定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价值性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正义思想价值性的根据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价值性的评判意义
        一、西方正义思想的价值性考察
        二、西方正义思想价值性的成就
        三、西方正义思想价值性的缺憾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价值性的中国实践
        一、当代中国正义实践之价值性的维度
        二、当代中国正义实践对马克思正义思想价值性的贯彻
        三、当代中国正义实践对西方正义非价值性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问题、实践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正义事业的主要障碍
        一、“大多数人”的理念
        二、“官本位”的理念
        三、等级理念
        四、GDP至上的理念
    第二节 十八大后的努力
        一、“中国梦”的提出
        二、依法治国的强化
        三、“四个全面”战略
    第三节 正义难题的化解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
        三、制度改革是重要手段
        四、社会分配的差别原则
        五、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六、给予同等国民待遇
        七、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 “底层研究”的视角:“从下往上看”
        2. 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
        3. 理论检验取向的扩展个案法
        4. 操作方法一:深度访谈
        5. 操作方法二:文献阅读
        (二) 资料来源
        1. 访谈记录
        2. 调查数据
        3. 民间文本
        4. 方志档案
    四、调查的村庄
        (一) 山东三村:臧村、金村、朴村
        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2. 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二) 湖北一村:桥村
        (三) 调查村庄的类型分析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二) 简短的评论
    二、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一) 以农地权利为核心的法学研究
        1. 普罗斯特曼:农地私有化
        2. 杨一介:农地权利体系建构
        3. 王小映: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方向
        (二) 简短的评论
    三、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一) 理论溯源:波兰尼的“嵌入”概念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
        1. 波兰尼:“脱嵌”是一种不可能
        2. 格兰诺维特:“社会网”与“嵌入理论”
        3.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二) 国内学者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产权的社会视角
        1. 理论建构
        2. 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四、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一) 学术起点与主体理论框架
        1. 以“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
        2. “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理论框架
        (二) 相关理论资源
        1. 雷德菲尔德与吉尔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
        2. 斯科特:“道义经济人”的“弱武器”与“隐藏的文本”
        3. 奥斯特罗姆:资源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4.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三) 本研究的概念、理论命题与分析框架
        1. 基本概念
        2. 核心概念:“关系地权”
        3. 理论命题
        4. 分析框架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一、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一) 晚清-1949 年建国
        1. 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2. 毛泽东:土地革命论
        3. 蒋介石:土地很重要但不必改变当前土地占有关系
        4. 陈翰笙:土地的集中与农民对土地占有的渴求
        5. 薛暮桥:从生产关系角度、与民族问题结合分析土地问题
        6. 费孝通: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对土地问题的影响
        7. 卜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8. 梁漱溟:中国土地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9. 万国鼎:考察古田制度解决现实问题
        10. 萧铮:不必废除土地的地主所有权制
        (二) 1949 年-1977 年
        1. 毛泽东:“跑步”进行农地公有制改造
        2. 刘少奇:反对过于快速废除农地私有制
        3. 邓小平:支持“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
        (三) 1978 年-今
        1. 对现行农地制度合理性及缺陷的建设性研究
        2. 提倡进行农地产权国有永佃制改革的观点
        3. 明确提倡农地产权私有化的观点
    二、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一) 1949 年以前的土地法律
        1. 1923 年《井冈山土地法》
        2.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3. 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二) 1950 年的《土地改革法》
        (三) 集体化之路:制度框架
        1. 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2. 1956 年 6 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3. 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
        (五) 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文件
        (六) 中国目前的农地法律框架
        1.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
        2. 耕地的个人使用权
        3. 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和范围
        4. 宅基地的个人使用权
        5. 农村土地的征收征用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一、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二、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一) 耕地纠纷与耕地流转案例
        1. [Z01]臧林丘强占金寡妇一垄地:强力原则的传导
        2. [Z02]潘老师给王寡妇的“额外租金”:“外来人”积蓄社会资本
        3. [Z03]臧玉旺耕地继承事件:熟人关系和亲缘关系,谁是强关系
        4. [Z04]臧村集市被王家庄抢走:较量的是村还是人
        (二) 宅基地买卖案例
        1. [Z05]宁方明购买四家宅基地:“我为村支书闯开街道”
        2. [Z06]臧德耀盖起了二层楼:“俺家没天井”
        3. [Z07]臧秀勤老人的烦恼:“天井里的电线杆和石碾”
    三、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一) 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水平流转和垂直继承
        1. 流转的性质:承包使用权的流转
        2. 耕地流转中的“关系地权”
        (二) 臧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1. 流转的肇始者:村支书开的头儿
        2. 宅基地流转市场的边界:村落共同体与成员权
        3.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机制
        4.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后果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一、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一) 金村“留守派”对“外出派”的榨取:“罚款事件”
        1. [J01]金云峰处世哲学对“外出派”的影响
        (二) 金村“外出派”对“留守派”的反击:“倒宁事件”
        2. [J02]金氏家族“倒宁扶王”
    二、“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一) 原因:为什么总拿土地说事儿
        1. “种地亏本论”
        2. “取消农业税”封闭了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路径
        3. “留守派”致富信息的获得渠道
        (二) 过程:乡村精英援用社会关系网络
        1. [J03]王旭龙对合作公司的期望和信心
        2. 项目洽谈过程的特征分析: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一) 项目规模过于宏大使当地政府不敢相信,难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二) 项目规划对金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考虑不够充分,难以赢得村民响应
        (三) 项目进行中没有充分听取村民心声,难以获得村民真心拥护
        (四) 市场化试验与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缺乏契合,难以形成合力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一、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一) 国家征收:104 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
        (二) 镇长的心血来潮: “筑巢引凤”修建磁窑大市场
        (三) 地方政府租赁:从县级工业园到省级经济开发区
    二、朴村“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一) 村民眼中的村干部
        1. 频繁调整土地,截留征地补偿、出售宅基地
        2. 京福高速绿化带承包给农户,实行“双向收费”
        3. 多施工程、巧立账目
        4. 虚报种粮面积、多赚粮食直补
        (二) 村干部的“辩解”
        [P05]梁会计的“真心话”
    三、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P01]贾德水,摩的司机的牢骚
        [P02]刘长山,太阳能热水器代理
        [P03]刘自木,“无地白领”的幸福生活
        [P04]胡永福,“盼望征地到我家”
    四、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一) 发牢骚、私下谩骂、耍酒疯
        (二) 耕地里栽树,为多得征地补偿
        (三) 集体行动如何可能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一、 桥村征地情况
        (一) 宜万铁路项目
        (二) 城东生态新区项目
    二、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一) 区政府政策文件
        1.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
        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
        (二) 乡政府文件通知
        (三) 村委会贯彻执行能力和村干部的调解功能
        [Q01]桥村村干部的两难角色
    三、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一) 单独上访
        [Q02]严学兵的上访之路
        (二) “聚众闹事”
        (三) 集体上访
        [Q03]去区政府集体上访
    四、案例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一) 小农的理性: “钟摆式理性区间”
        (二) 乡村精英的谋利化
        1. “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2. 谋利手段
        3. 制度原因
        (三) 地方政府公司化
        (四) 隐形在场的国家:分权的功能与底限
        1. 政府与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2. 国家与社会:建立“培育社会型政府”
    二、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1. 鲜活的实地调查资料
        2. 运用了新视角
        3. 理论创新
        (二) 研究不足
        1. 对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有待获得合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验证支持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一) 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
        1. 农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实行国有永佃制
        2. 农地所有权下放至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3. 中国现有国情下农地私有化的风险与弊端
        (二)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附录 2: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4-1 《宁阳县金氏族谱》续修说明
        4-2 续修族谱捐资人员名单
        4-3 土地房屋等关联事项
        4-4 洽谈文书
        4-5 金村与韩国合作投资合同书
        5-1 宁阳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5-2 关于全县招商引资有关政策的规定
        6-1 伍家岗区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文件
        6-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的政府文件
        6-3 伍家岗区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和村民集中安置的文件
        6-4 伍家乡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及集中安置管理实施细则
        6-5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6-6 严学兵的上访书
后记

(7)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中文文献的总体定量分析
        二、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评析
        三、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略析
        四、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路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难点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内容
第一章 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战略的内涵
        二、海洋强国的概念
        三、海洋(强国)战略的界定
    第二节 海洋的战略价值
        一、本体性价值
        二、载体性价值
        三、观念性价值
    第三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
        一、历史趋势
        二、地缘结构
        三、秩序进程
    第四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内基础
        一、国家的海洋定位
        二、国家的海洋实力
        三、国家的海洋利益
        四、国家的海洋观念
    第五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海洋强国的战略观念(思想)
        二、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海洋强国的战略手段
        四、海洋强国的战略评估
    第六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 (1415-2015年)
    第一节 扩张时代(1415-1648年)
        一、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先锋
        二、西班牙——“无敌战舰”与“新世界”
        三、荷兰——飞翔的“海上马车夫”
    第二节 殖民时代(1648-1845年)
        一、英国——“日不落”的荣光
        二、法国——扎根大陆的“蓝百合”
        三、俄国——“为出海口而战”
    第三节 争霸时代(1845-1945年)
        一、美国——鹰,从海上腾飞
        二、英国——帝国的余辉
        三、日本——“脱亚入欧”的武士
        四、德国——“剑与犁”
    第四节“威慑—合作”时代(1945-2015年)
        一、美国——飘扬七海的星条旗
        二、苏联/俄罗斯——“红色海军”的兴衰
    第五节 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
        一、西方海洋强国战略历史的普遍性逻辑
        二、西方海洋强国战略历史的特殊性逻辑
第三章 中国海洋强国思想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逻辑线索
        一、中国海洋强国的历史线索
        二、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逻辑
        三、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特殊性逻辑
    第二节 缘起:古代中国的海洋思想
        一、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一周期
        二、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二周期
        三、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三周期
    第三节 萌芽:近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
        一、地主阶级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海洋强国思想
        三、民国时期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第四节 探索:当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四、2002-2012年中国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五、十八大以来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第五节 中国海洋强国思想的演进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评估与框架设计
    第一节 海洋对于中国崛起的战略价值
        一、本体性价值
        二、载体性价值
        三、观念性价值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
        一、历史趋势
        二、地缘结构
        三、秩序进程
    第三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家基础
        一、中国的国家海洋定位
        二、中国的国家海洋实力
        三、中国的国家海洋利益
    第四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框架设计
        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目标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导理念
        三、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
        四、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原则
        五、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联动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文学:作为自我认同的方式与载体——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是人学”说起
    一 现代性语境与自我认同问题
    二 作为文学命题的自我认同:从“新时期”文学中的人学理论说起
    三 历史性与社会性:自我认同的内含维度
    四 有关文献综述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人”的意蕴与艺术形态:“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叙事(上)——“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的自我认同
    一 “启蒙”:在“五四”和“新时期”的不同文化语境中
    二 “个人”与“人民”:“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的内在缠绕
第二章 “人”的意蕴与艺术形态:“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叙事(下)——“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的自我认同
    一 人民话语中的个体言说:“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的精神底色
    二 丰艳的人民言说与苍白的自我反思:“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困境之一
    三 追随或超越:知识者如何面对“人民”——“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困境之二
第三章 断裂与接续:“现代化”的艺术形态及其意蕴——“改革小说”的自我认同
    一 想像现代化:作为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物
    二 “历史”的镜像:在现代化的叙事视野中
    三 想像现实:现代性理念制约下的浪漫化叙述
第四章 “传统”抑或“现代”:悖论中的选择——“寻根小说”的自我认同
    一 启蒙或其反叛:作为群体性叙事的“寻根小说”
    二 “根”的寓言:作为现代性装置的透视物
    三 批判或眷恋: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纠缠
第五章 叙事转型中“人”的生成与存在形态——“先锋小说”的自我认同
    一 主体:激进的现代化与自我取消
    二 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先锋小说叙述语言的意识形态性
第六章 市场化语境中主体的位置与姿态——1990年代小说的自我认同
    一 陷落与飞翔:1990年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
    二 “自我”的镜像:19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
第七章 破碎的自我镜像——1990年代小说的自我认同危机
    一 自我认同与认同危机:1980年代与1990年代的辩证
    二 新闻化·影像化·细节化:1990年代小说的经验主义色彩
    三 “结构”或“解构”:1990年代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
结论 中国现代性与“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目录

(9)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革命与宪法的现代性纠结
    一、革命与现代性问题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革命的现代性理论背景
        (一) 何谓现代性
        1.现代性的含义
        2.西方现代性的曲折
        (二) 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1.中国向现代性转化的基本要求
        2.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复杂性
        (三) 中国的革命、宪法与现代性
第一章 传统革命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革命的现代含义
        一、现代"革命"在西方的涌现
        二、现代革命意识的三重含义
    第二节 传统革命理念的现代诠释
        一、传统的革命理念
        二、现代革命意识的渗透
        三、传统革命暴力含义的发扬
    第三节 革命与现代中国的建立
        一、从私人性朝廷到公共性国家
        二、现代政党的现代国家想象
        三、现代化论争中的革命建国
        四、俄国人的道路
    第四节 革命的政治实践
        一、革命的政党伦理
        二、集权的政党组织形态
        三、军队的政党化:党军的形成
        四、革命与"党-国体制"
        (一) 政党对国家体制的塑造
        (二) 国家体制对政党的改造
第二章 宪法的流变与现代性
    第一节 宪法的现代性问题
        一、宪法的古典含义
        二、"人为"挑战"自然"
        三、中国宪法的两种现代性表现
    第二节 清末"宪法"论争与现代性的楔入
        一、现代宪法初现中国
        二、儒家经义对"宪法"现代精神的开掘
        三、"宪法"的法定化及其现代性
    第三节 从"国民"宪法到"人民"宪法
        一、普遍视野下的"国民"宪法
        二、阶级视野下的"人民"宪法
        (一) 以阶级为基础的人民宪法
        (二) 人民宪法的革命化
第三章 宪法中的"继续革命"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与"不断革命"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渊源
        二、夺取政权后的"不断革命"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及其宪法命运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提出
        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要点及其党章化
        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宪法命运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与有组织的现代性
        一、政治伦理统合大众伦理
        二、政党一元化领导统合社会
        三、革命式现代化的悖论
        (一)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现代化诉求
        (二) 政治动员与现代化诉求的悖论
第四章 人民革命与宪法
    第一节 宪法纪历与历史意识的现代性
        一、中国近代以来宪法性文件纪历方式的变迁
        二、纪历方式变迁背后的历史意识
        三、公历纪历的历史意识革命
        四、历史意识变迁的现代性
    第二节 人民革命的历史建构
        一、宪法序言与革命历史叙事
        二、人民革命史的宪法建构
        三、人民革命史的现代性
        (一) 人民革命史是进步史
        (二) 人民革命史是具有普遍性的阶级斗争史
        (三) 人民革命史是向终极目的演进的进化史
        四、革命与历史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人民革命的正当性理据与人民主权
        一、作为根本性政治原则的人民主权
        二、作为根本性宪法规范原则的人民主权
        三、人民主权的双重性悖论
    第四节 人民革命的政治实践与"大民主"
        一、作为革命合法性论证基础的民主理念
        (一) 民主革命取代"君权神授"
        (二) 民主超越历史"周期率"
        二、作为革命具体实现方式的"大民主"
        三、大众民主对抗自由民主
        四、群众运动对抗现代官僚机制
        (一) 人民民主专政与现代群众运动
        (二) 群众管理对现代国家官僚体制的挑战
结论 革命的终结与宪政的回归
    第一节 从革命到改革
        一、从革命到改革的历史转换
        二、革命理念在延续与否定中的紧张
    第二节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
        一、人民主权的公共性与人权的个体性冲突
        二、人民主权的特殊性与人权的普遍性冲突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附录2、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1975年)

(10)中国梦的发生学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出场的时代语境
        (二)理论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综述简评与研究问题
        (一)文献综述
        (二)综述简评
        (三)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结构
        (三)研究内容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缘起及确立
    一、发生学方法的历史演变
        (一)起源:生物学领域的发生学
        (二)转向:近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生学方法
        (三)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学方法
        (四)拓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二、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逻辑生成
        (一)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入手,揭示社会历史的唯物生成过程
        (二)从生产和交往关系入手,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理论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理论要义
        (二)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普遍性意义
第二章 中国梦发生学的理论谱系
    一、中国梦的思想史基础
        (一)中国梦的唯物史观基础
        (二)中国梦的传统文化基础
        (三)中国梦的共同价值基础
    二、中国梦的学理性内涵
        (一)中国梦的理论定位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梦的科学特征
    三、中国梦的发生学维度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发生学主体
        (二)三大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梦的发生学客体
        (三)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中国梦的发生学中介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发生学价值
第三章 中国梦的发生学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思想
    二、中国梦主体的发生过程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梦主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梦主体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梦主体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梦主体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梦主体
    三、中国梦主体的发生规律
        (一)中国梦主体的发生是一个主体构成不断转化的过程
        (二)中国梦主体的发生是一个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三)中国梦主体的发生是一个主体合力不断凝聚的过程
    四、中国梦主体的发生原因及当代启示
        (一)发生原因
        (二)当代启示
第四章 中国梦的发生学客体
    一、马克思主义的客体思想
    二、中国梦客体的发生过程
        (一)追求新社会的中国梦客体: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二)迈向新时期的中国梦客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面向新时代的中国梦客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中国梦客体的发生规律
        (一)中国梦客体的发生是一个质量互变规律不断运动的过程
        (二)中国梦客体的发生是一个主客体不断统一的过程
        (三)中国梦客体的发生是一个客体合力不断形成的过程
    四、中国梦客体的发生原因及当代启示
        (一)发生原因
        (二)当代启示
第五章 中国梦的发生学中介
    一、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论
        (一)中国梦发生学的旧式哲学路径
        (二)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哲学路径
        (三)实践是中国梦发生学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二、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内涵
        (一)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之历史缘起
        (二)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之本质要求
        (三)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之指向意义
    三、中国梦发生学的实践方案
        (一)中国梦发生学实践方案的演进逻辑
        (二)中国梦发生学实践方案的路径保障
        (三)中国梦发生学实践方案的基本路径
第六章 中国梦的发生学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演进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意义
    二、中国梦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价值主体
        (三)中国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中国梦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新时代经济建设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三)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五)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古典词语解释(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近现代中国结婚证的设计及创新应用研究[D]. 何文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2]中国革命语境中的“资本主义”:一项概念史考察[D]. 曹龙虎. 南京大学, 2015(07)
  • [3]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 ——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D]. 李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4]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J]. 孟捷. 政治经济学报, 2016(01)
  • [5]论马克思正义思想 ——兼评罗尔斯、弗雷泽、马格利特的正义理论[D]. 阳鸣. 武汉大学, 2015(10)
  • [6]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D]. 臧得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7]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D]. 刘笑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 王金胜. 山东师范大学, 2006(10)
  • [9]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D]. 孟庆涛.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8)
  • [10]中国梦的发生学维度研究[D]. 彭树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毛泽东文选》第五卷经典词汇解读(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