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鹭鸶咯口服液对8种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对小鼠3种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启慧[1](2019)在《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表征、指纹图谱建立、体内外药效学实验、大数据谱效相关分析以及多组学联合等研究,阐明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揭示其组方配伍规律,探寻该药物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进而,建立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并对组方进行优化加减,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1.收集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双黄连口服液共计50批,不同产地、厂家和批次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各10批,原药材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双黄连口服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双黄连制剂复方、拆方以及各单味药制剂共计70批。在课题组前期对双黄连口服液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双黄连制剂的LC-QTOF/MS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筛选共有峰并对其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内外抗RSV和体外抑菌的药效学实验。体内抗RSV以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肺组织病理切片以及不同的炎性因子为检测指标;体外抗RSV以治疗指数(TI)为指标;体外抑菌以抑菌率为指标,判断双黄连制剂的体内外药效。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配伍方式的双黄连制剂中药效物质进行敏感度和贡献度分析,探寻双黄连制剂中针对不同药理实验发挥关键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推断该复方的君、臣配伍关系。另外,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法建立双黄连制剂的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4.采用LC-MS/MS技术分别对小鼠的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使用R语言、XCMS、SPSS以及SIMCA-P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小鼠肺组织中蛋白质和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性变化,筛选差异性蛋白以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探寻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作用靶点和机理。结果:1.通过标准品对照,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解析以及结合文献报道,对双黄连制剂复方制剂中的93个成分进行了初步定性,其中45个来源于金银花,26个来源于黄芩,22个来源于连翘,明确了双黄连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双黄连制剂中的48个出峰稳定、线性良好的物质峰进行了相对定量。2.采用PLS建模综合评价不同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药效结果显示,RSV小鼠模型复制成功,体重、脏器指数、肺组织病理切片、炎性因子等各项药理指标显示模型组小鼠病变严重,经不同配伍的双黄连制剂干预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状态,其中购买的双黄连口服液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整体药效最好,在其他各拆方和单味药中连翘表现出相对较好的体内抗RSV的效果。体外抗病毒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购买的50批双黄连口服液体外抗RSV效果差别较大,TI值在4-40之间;原型药2倍稀释液体外抑菌效果在60%-95%之间;实验室制备的双黄连制剂复方治疗效果显着,其他拆方和单味药均未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RSV的效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双黄连制剂复方以及单味药连翘效果十分显着均达到85%以上。3.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抑菌结果影响显着的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连翘苷等物质大多来自于连翘药材,说明双黄连制剂在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作用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来自连翘,组方中连翘发挥了主要的药效作用。双黄连制剂体外抗RSV的主要化学成分来自金银花,分析结果显示金银花中的咖啡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断氧马钱子苷等成分与抗RSV关联度大,影响显着,组方中发挥主要药效作用的为金银花。采用LS-SVM法分别构建了60批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外抑菌和抗RSV的谱-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每批样品的拟合药效结果偏差均在0.35%以内,验证样本的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4.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了38个与该模型以及药物干预密切相关的差异性蛋白,包括Cd81,Oas3,Rock1等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免疫系统过程,防御反应过程,花生四烯酸结合过程,Toll样受体结合过程等。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代谢异常包括:牛磺酸、葡萄糖、氨基酸、甘油磷脂等物质,给药组小鼠中以上多种代谢异常的物质趋于正常,主要涉及TCA循环、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泛酸和Co 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1.双黄连复方制剂中含有多种药效成分,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抗RSV均有显着的治疗作用。2.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双黄连制剂体外抑菌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主要来自连翘,体外抗RSV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主要来自金银花;该结果量化分析了双黄连组方中主要药效成分及其归属,科学阐释了双黄连组方的配伍规律,为复方中药配伍及组分新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双黄连制剂复方构建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单纯根据指纹图谱信息对药物进行质量评价,而且能够做到根据指纹图谱预测药效结果,可以为双黄连口服液谱效相关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进一步实现药物评价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准确性。4.多组学联合实验发现双黄连复方制剂治疗RSV感染的小鼠模型作用靶点与炎症过程和免疫过程密切相关;小鼠在感染RSV以后机体多种内源性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包括牛磺酸、苯丙氨酸、葡萄糖、甘油磷脂等;双黄连复方制剂能够在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TCA循环等多个代谢通路上对RSV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进行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使机体紊乱的代谢水平逐步恢复正常,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瀚元[2](2018)在《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鸡大肠杆菌病是鸡的常发病,每年都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抗菌药物是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率先禁止使用抗菌素类饲料添加剂,我国也在逐步规范和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食品动物中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将是必然趋势。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多器官炎症,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理论,干预炎症发生与发展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关键环节之一。许多中药通过干预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方式对多种疾病表现出积极作用,且具有低残留、不易耐药等优势,是防治畜禽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方案之一。本论文结合文献与生产实际需求,以抑菌、抗炎作用优良的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制剂,以鸡大肠杆菌病模型为研究对象,评价复方中药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机制,研究结果将对临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1、采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析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噻呋)、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类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ESBLs属性。8种抗菌药物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阿莫西林(16.4±2.1mm、64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9.8±1.39mm、4μg/mL)、头孢噻呋(22.9±0.56mm、1μg/mL)、庆大霉素(15.3±0.22mm、32μg/mL)、四环素(12.3±1.42mm、32μg/mL)、多西环素(10.9±0.9mm、32μg/mL)、环丙沙星(13.2±1.3mm、8μg/mL)、恩诺沙星(25.1±1.64mm、0.25μg/mL)。两对检测底物抑菌圈直径相差均大于5mm。结果表明该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高度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恩诺沙星敏感,为产ESBLs多重耐药菌;2、采用PCR法扩增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可能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该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携带一种AmpC基因(CMY),两种ESBLs基因(CTX-M、TEM),两种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C、qepA),两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rmA、rmtB),两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该结果与其耐药表型基本一致,提示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可能是其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介导的;3、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析10味中药对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分析10味中药的抗炎作用。10味中药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直径以及对肿胀鼠耳的肿胀抑制率结果分别为鱼腥草(62.5mg/mL、9.8±0.15mm、31.19±0.06%)、黄连(7.81mg/mL、18.3±0.04mm、22.1±0.04%)、黄芩(62.5mg/mL、14.4±0.12mm、42.29±0.05%)、穿心莲(31.25mg/mL、14.6±0.17mm、56.3±0.04%)、苦参(15.63mg/mL、13.6±0.15mm、39.49±0.09%)、金银花(31.25mg/mL、12.8±0.16mm、28.4±0.06%)、苍术(>0.5g/L、6.8±0.22mm、36.19±0.1%)、甘草(62.5mg/mL、7.4±0.13mm、33.8±0.13%)、连翘(15.63mg/mL、16.5±0.24mm、47.49±0.05%)、板蓝根(31.25mg/mL、12.4±0.1mm、33.5±0.1%)。根据该结果,拟选用抗菌、抗炎作用优良的穿心莲、黄连、连翘组成复方中药展开进一步试验;4、采用两步法测定O2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试验鸡的ID50,并建立鸡大肠杆菌人工感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总有效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穿心莲、黄连、连翘的最佳配伍比例。结果表明穿心莲和黄连对总有效率影响显着(P<0.05),连翘影响不显着,三味中药最优剂量组合为穿心莲70g、黄连70g、连翘50g;5、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复方中药对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复方中药对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3±0.11mm和15.63mg/mL,提示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复方中药高度敏感;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抗菌机制可能与其破坏菌体结构,抑制细菌呼吸代谢有关;6、采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模型考察复方中药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复方中药能够提高试验鸡相对增重率(47.77%),提高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62.5%)和总有效率(87.5%),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26.67%)。在上述方面,高剂量复方中药组均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地优于攻毒对照组,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着;7、初步探讨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机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能不同程度降低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LR4、NF-κB,促炎因子TNF-α、IL-1,炎症趋化因子IL-8、TGF-β4和免疫调节因子IFN-γ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提高外周血中IL-10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极显着地提高或降低发病鸡的免疫器官指数(P<0.01),降低IFN-γ/IL-4比值。提示复方中药是通过干预炎症、提高鸡体免疫水平以及纠正免疫平衡等方式抵抗鸡大肠杆菌感染。结论:1、供试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为产ESBLs的多重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5种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表型与质粒携带耐药基因一致;2、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复方中药(穿心莲70g、黄连70g、连翘50g)敏感,其机制可能与其破坏菌体结构,抑制细菌呼吸代谢有关;3、复方中药可显着降低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提高鸡大肠杆菌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改善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只相对增重率;高剂量组复方中药治疗效果与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相当;4、复方中药可影响炎症因子的转录与表达,干预和调节炎症反应,改善发病鸡的免疫功能;5、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赵兴兵[3](2014)在《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小鼠脾虚便秘造模对肠道微生物、酶活及血常规的影响,为脾虚便秘的治疗提供基础;观察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的疗效,探明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酶活性和血常规的影响,及对脾虚便秘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其疗效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d,然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喂养8天;正常组灌胃等量的无菌水7d后再正常喂养8天;共15d,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析小鼠体重、肠道菌群和酶活性;通过眼球采血,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铁皮石斛传统汤剂、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铁皮石斛超微25%量汤剂和四磨汤口服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无菌水,共治疗7d,然后采集肠道内容物分析肠道菌群及酶活;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均通过眼球采血,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7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无菌水,采集肠道内容物,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经细菌通用引物和乳酸杆菌特异引物PCR扩展后进行其多样性(?)RDRA分析。结果:脾虚便秘造模后,模型组小鼠体重、体重变化率均显着小于正常组(P<0.05或P<0.01);肠道细菌总数显着小于正常组(P<0.01),大肠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数和真菌均显着大于正常组(P<0.05或P<0.01);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则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脾虚便秘造模使得小鼠血小板数量及平均体积均显着小于正常组(P<0.05),白细胞数量显着大于正常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的脾虚便秘小鼠经铁皮石斛治疗后,模型组脾虚便秘症状无显着改善,体重变化和体重变化率较正常组低,肠道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真菌)、纤维素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与正常组存在显着差异(P<0.01或P<0.05);各治疗组的脾虚便秘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大肠杆菌数除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组极显着高于正常组外(P<0.01),其余各治疗组均较低至正常组水平(P>0.05);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和四磨汤组真菌数均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及淀粉酶活性、超微50%量汤剂组纤维素酶活性、超微25%量汤剂组和四磨汤组蛋白酶活性均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各治疗组的木聚糖酶活性均极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经铁皮石斛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和比容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增加红细胞数量和比容;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均降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均降低,但仍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超微50%汤剂组红细胞数量和比容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着低于模型组和传统汤剂组(P<0.01或P<0.05),与正常组差异不显着(P>0.05)。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模型组和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的OTUs、Shanon指数和Brillouin指数分别相同,且前两组均大于后两组;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与正常组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系数最大,模型组和传统汤剂组较小;当聚类距离≥15且<25时,各组小鼠肠道肠道菌群被聚为2类,正常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为1类,其余两组为1类;当聚类距离<15时,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被聚为4类,每组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正常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治疗组对PC1的贡献率较大,模型组和铁皮石斛传统汤剂治疗组对PC2的贡献率相同。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超微50%量汤剂组的OTUs、Shanon指数和Brillouin指数相同,且均大于模型组;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与正常组乳酸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3333,其次是模型组为0.1818,传统汤剂组最小,为0.166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受脾虚便秘造模影响,发生改变,铁皮石斛两种汤剂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其进行调控作用。结论:小鼠脾虚便秘造模影响小鼠的体重,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并影响肠道酶活性;显着影响血小板数量及平均体积、白细胞数量,影响血液系统的功能。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50%量汤剂和四磨汤对脾虚便秘均有疗效,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调整肠道酶活性,且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传统汤剂与四磨汤效果相当。经铁皮石斛治疗后,脾虚便秘小鼠的血小板数量及比容、红细胞数量及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数量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有改善,超微50%量汤剂总体疗效优于传统汤剂。脾虚便秘造模使小鼠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的多样性均遭到破坏,经铁皮石斛两种汤剂治疗,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超微50%量汤剂组小鼠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多样性更接近正常组,疗效更优。
王娜[4](2014)在《新型活性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研制及生物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制剂以其无毒、无残留、无耐药性及低成本、可有效补充消化道有益微生物等诸多优点,成为替代抗生素的理想制品之一,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从仔猪的粪便中分离鉴定的益生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又外购了2个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e)、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e)。以这3株细菌为研究对象,对3株益生菌分别进行培养和发酵条件优化,以期用廉价培养基成分获得到较高的活菌数;然后对3株益生菌的稳定性、抗逆性、菌种间的最佳配比及制得的微生物制剂的饲料酶活性进行研究,研究了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定植和肠道菌群等的影响。获得如下研究结果:从待分离样品中,经分离、纯化,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分离到一株肠道益生菌-蜡样芽孢杆菌。经过安全性检验可知,该菌株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作为制备微生物制剂的备用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分离筛选到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及外购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e)、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e)分别进行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优化,获得lactobacillus pentose最佳培养基配方为0.5%乳糖+0.5%废糖蜜,0.5%棉粕粉,0.15%磷酸二氢钠+0.15%磷酸氢二钠;Bacillus cereus最佳培养基配方为0.5%蔗糖+0.5%废糖蜜,1%棉粕粉,0.1%氯化钠;鼠李糖乳杆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0.5%乳糖+0.5%废糖蜜,0.5%棉粕粉,0.3%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最优发酵条件,即lactobacillus rhamnose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4h,起始pH为6.5,温度为35℃,接种量5%,装液量20%;蜡样芽孢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8h,起始pH为7.5,温度37℃,接种量7%,装液量40%;鼠李糖乳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8h,起始pH为7.0,温度37℃,接种量7%,装液量40%。最后,以各自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活菌数分别达1.32×109cfu/ml、1.15×109cfu/ml和166×109cfu/ml。对3株益生菌的耐热性、肠道耐受性及贮存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5℃的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存活率分别为92.54%、90.43%和87.01%,说明3株益生菌均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质。体外模拟动物肠道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益生菌均能在pH为1.5的胃液中处理3h后保持106活性以上达,说明3株益生菌均能够在正常仔猪胃肠道中耐受较低pH;并且,3株益生菌均能在胰蛋白酶溶液处理3h后维持活菌数为108,在0.40%的胆汁溶液中维持活菌数在106以上,说明,3株益生菌均能够耐受胰蛋白酶溶液和胰蛋白酶溶液等消化酶的作用,完全可以耐受仔猪的胃液并进入小肠发挥益生作用。贮存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加有保护剂(5%葡萄糖溶液)、-7℃(冷冻)条件下贮存的菌粉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组,90d后活菌数量仍保持在109cfu/g水平。通过急性毒理试验表明,以1;1:1比例混合的3株益生菌对小鼠一般体征、行为、活动、毛发、色泽、饮食、粪便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小鼠未出现死亡现象;各组体重持续增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体重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无显着性变化,可初步判定混合益生菌无毒性。通过将1:1:1混合的3株益生菌分别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共培养,并采用3株接种时间(益生菌与有害菌同时接种、先接种益生菌后接种有害菌和先接种有害菌再接种益生菌)来验证3株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混合益生菌在三个接种时间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混合益生菌先24h接种的效果要明显好的多。而晚24h接种,仍然具有一定的拮抗效果,只是拮抗的时间要到48h效果明显。并且,进一步研究混合益生菌发酵液、发酵滤液和菌体悬液抑菌功效表明,混合益生菌发酵液、发酵滤液和菌体悬液均可抑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并且发酵液和发酵滤液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菌体悬液。以1:1:1、1:2:1、2:1:2、1:1:2(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比例混合3株益生菌,制得4种混合微生物制剂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各微生物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1:1的比例混合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在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效果最显着,并显着降低了腹泻率。并且,添加混合微生态菌制剂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磷均有提高,并且,每头猪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16.194元。对3株益生菌的产饲料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β-甘露聚糖酶进行了定性检测。再以此为依据,对3株益生菌和1:1:1的比例混合的微生物制剂的产酶活性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0.52U/ml和25.47U/ml,且只有蜡样芽孢杆菌具有产甘露聚糖酶能力,酶活力为5.35U/ml;鼠李糖乳杆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4.06U/ml。将3株益生菌混合制成的微生物制剂,制剂具有4种饲料酶的活性,虽然4种饲料酶活力均未达到单一菌株能够达到的最高值,但各饲料酶均能检测到活性,且活力较高,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甘露聚糖酶分别达到62.35U/ml、21.67U/ml、3.83U/ml和5.21U/ml。应用Real-time PCR方法准确地对试验期间仔猪粪便标本中的3株特定益生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喂食微生物制剂期间(28天),试验组中3株益生菌的数量多高于对照组(P<0.05);在停喂微生物制剂两周后,于42天时试验组仔猪粪样中检测出3株益生菌存在,且3株益生菌数量均超过断奶当日水平,表明3株益生菌均已定植在仔猪肠道内。试验期间粪样的pH研究表明,在对照组中,由于断奶的影响,仔猪粪便pH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直到35d后才逐渐恢复;试验组仔猪粪样pH始终较对照组低,且基本保持在断奶水平。说明通过饲喂微生物制剂仔猪消化道保持偏酸性环境,可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定植。利用DGGE技术对断奶仔猪粪样中微生物菌群进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饲喂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在仔猪消化道内定植来促进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并且,相似性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断奶0和7d之间相似性最低,为38%,以后逐渐增加,7和28d间相似性为50%;而试验组仔猪断奶0和7d相似性达67%,以后相似性迅速降低,7和28d间相似性为50%;多样性结果显示,实验期内试验组多样性多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整个试验期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断奶后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制剂使仔猪肠道菌群趋向复杂化、多样化,试验组仔猪粪样菌群的相似性、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组。
漆俊[5](2012)在《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血根碱(Sanguinarine,SA)是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一种,可以从血水草块茎和某些罂粟科植物提取物中获得。它具有抗菌、抗炎、抗癌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SA抗癌机制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目前普遍认为其抗癌作用的产生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而实现的。基于此,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平滑肌细胞为模型,探讨SA对其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1.以SD胎鼠为组织来源,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肠平滑肌细胞(ISMCs),并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表明,酶消化法培养的SD大鼠ISMCs呈典型的“峰-谷”样生长,细胞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较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a-actin为强阳性表达,细胞纯度达90%以上,传代细胞形态等特征未见异常改变。2.采用MTT比色法绘制ISMCs的生长曲线;再分别用终浓度为0.1、0.25、0.5、1、2、5、10、20、40、80、100μmol/L的血根碱处理ISMCs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ISMCs在12h、24h和48h三个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ISMCs的生长曲线和一般的细胞类似,呈现“S”形,从接种细胞后的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而在细胞增殖试验中,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呈现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并且SA对细胞增殖的这种抑制作用在5μmol/L浓度时开始变得明显,三个时间点中,处理48h后同浓度下的抑制更为明显。3.为探讨SA对ISMCs的氧化损伤作用,对处理后细胞内的ROS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再结合DNA Ladder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SA对该ISMCs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SA的诱导下,ISMCs内ROS和MDA含量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ROS的升高可以被抗氧化剂GSH和NAC所抑制;DNA Ladder检测未见典型的梯形条带,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高浓度SA能诱导ISMCs发生细胞凋亡
华洋林[6](2011)在《竹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子实体为原料,对其多糖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水溶性多糖抗氧化活性,酸性竹荪多糖和碱性竹荪多糖增强免疫力功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福建古田、建阳、顺昌、浙江江山、贵州贵阳和云南红河地区的6种竹荪子实体为原料,测定了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多糖、灰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6个供试地区的竹荪子实体均富含蛋白,多糖与粗纤维,且脂肪含量低,但多糖含量差异明显,来自福建建阳的样品粗多糖含量达到30.68%,来自贵州的样品多糖含量仅为18.68%;此外,竹荪子实体富含Ca、Mg、Fe和Zn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其中来自浙江和贵州的样品中含量最为丰富;通过氨基酸分析,竹荪蛋白中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不同产地的竹荪样品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竹荪多糖水浸提工艺。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料液比、pH值为考察因素,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实验方法,确定了竹荪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pH=2.0、料液比1:33。在此条件下,其多糖得率达到11.717%,实际测得多糖得率为l1.698%。选取DPPH法和ABTS法评价对上述条件提取出的多糖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法中,竹荪多糖的EC50为0.150mg/mL(Vc的EC50为0.011 mg/mL),ABTS法中,竹荪多糖的EC50为0.909 mg/mL(Vc的EC50为0.209 mg/mL),竹荪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从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子实体提取水溶性多糖,经Sephadex G75和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纯化得到长裙竹荪多糖Dip-1和Dip-2,采用GPC方法分别测定该多糖的分子量为2100990和19755;分别测定了其单糖组和糖苷键连接分别为:Dip-1的单糖组成为Fru 1.30%,Glc 85.34%, Man 13.36%,糖苷键组成为:非还原端Man /非还原端Glc /→1)-Glc-(6→/→1)-Man-(3,6→= 1:9.3:5.6:1;Dip-2的单糖组成为Xyl 20.6%, Fru 7.7%, Gal 17.7%, Glc 13.1%,Man 40.9%,糖苷键摩尔百分比:→1)-Xyl-(5→/→1)-Gal-(3→/→1)-Gal-(6→/→1)-Glc-(6→/非还原端Glc /→1)-Man-(2→= 18.7:2.4:13.7:1:10.8:37.2。并对水提多糖进行抗氧化动物实验和ORAC方法进行抗氧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提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子实体经水溶液提取后,滤渣采用碱提,1M HCl溶液提取,滤液真空浓缩后得到竹荪粗多糖Di-1;滤渣再用1% NaOH溶液提取,滤液真空浓缩后得到竹荪粗多糖Di-2;用Sevag法除去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分别用30%、80%和95%乙醇沉淀,对80%乙醇沉淀的竹荪多糖Di-1和Di-2分别测定该多糖的单糖组成,糖苷键连接,Di-1的单糖组成为Rha 2.6%; Fru 13.6%; Gal 1.5% ; Glc 64.0% ; Man 18.3%,糖苷键摩尔百分比:→1)-Glc-(6→64.0/→2)-Man-(1→18.3 /→2)-Fru-(1→13.6 =4.7:1.3:1。Di-2的单糖组成为Rha 1.56%; Xyl 3.55% ; Fru 11.13%; Gal 1.45%; Glc 74.36 %; Man 7.95%,糖苷键摩尔百分比:糖苷键摩尔百分比:→1)-Glc-(6→69.8/非还原端Glc 4.6/→2)-Fru-(1→11.1 = 15.2:1:2.4。并对竹荪多糖Di-1和Di-2分别进行免疫动物实验,结果表明:Di-1和Di-2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免疫的作用。
杨念[7](2011)在《金针菇抗氧化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在自然界广为分布,其菌盖滑嫩、菌柄细长脆嫩,形美,味鲜,一般以子实体的形式为人们所食用。它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及某种提取物可以维持肉类的天然颜色。本文比较了金针菇和其它8种食用菌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了金针菇抗氧化物的提取方法及金针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护色作用。首先,通过测定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来比较金针菇和其他8种菌类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牛肝菌、金针菇菌柄在三种测试方法中均表现出强抗氧化性,羊肚菌、金针菇子实体、松乳菇、凤尾菇显示出中等抗氧化性,而环柄香菇、红菇、毛木耳、鸡油菌的抗氧化能力比较弱。金针菇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经过比较,其菌柄部分,无论从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方面,还是从多酚类物质和麦角硫因的含量方面,均比其子实体部分要强,这为金针菇下脚料的利用找到了方向。各种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麦角硫因含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多酚含量及麦角硫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分别达到R2=0.6489和R2=0.7668。因此,选择DPPH法作为抗氧化物质提取的考察指标。分别采用乙醇浸提、乙醇回流、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回流四种方法进行提取金针菇抗氧化物质单因素试验,并在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回流法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频率40kHz,乙醇浓度为95%,提取超声功率300W,提取时间20.24min。微波辅助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95%,微波温度为74.55℃,微波处理时间为23.84 min,料液比为1:6.6 (g/mL)。经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比较,证明的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液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最高。在冷却鸡肉中添加金针菇提取物,并以茶多酚、L-抗坏血酸为对照,测定冷却鸡肉贮藏期间脂肪氧化的变化(TBARS值),色泽变化(L*值,a*值,b*值),以及进行感官评价,以此来评价金针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护色作用。结果显示,金针菇提取物和L-抗坏血酸的护色效果较好,且金针菇提取物的护色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提高。这些添加物对鸡肉的护色效果顺序为:120mg/mL金针菇提取液> 96mg/mL金针菇提取液≈0.1%的Vc >0.2%的茶多酚。它们整个贮藏过程的抗氧化效果依次为: 120mg/mL金针菇提取液>0.2%的茶多酚> 96mg/mL金针菇提取液>0.1%的Vc。从感官评价来看,添加了茶多酚和120mg/mL金针菇提取液的鸡肉的感官结果最好。测定不同浓度的金针菇提取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以25mg/100g的BHT为对照,首先用烘箱法比较它们在鸡油中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顺序为:24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BHT≈12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96mg/100g金针菇提取物。在加有Fe3+的鸡油中,这些抗氧化剂对鸡油的抗氧化性的顺序些许不同,为:24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12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BHT≈96mg/100g金针菇提取物,2 mg/kgFe3+会明显降低BHT在鸡油中的抗氧化性。在油炸的鸡油中其抗氧化也有一定的变化,为12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BHT>24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96mg/100g金针菇提取物,该过程中120mg/100g金针菇提取物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性。
贺常亮[8](2011)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鸡大肠杆菌病(Chicken colibacillosis)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大肠杆菌E.coli)所引起的传染病。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以雏鸡和中鸡居多。临床表现为多种症型,较常见的有败血症、肉芽肿、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肠炎、脐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肿头综合征等,发病率为11%-69%,致死率为40.2%-90.3%,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时,死淘率会更高,其危害居细菌性疾病之首,常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的损失。目前,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我国现已报道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有60多种,现有的疫苗不能有效预防;二是养鸡场综合防控措施不够完善,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三是由于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病原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不断下降,临床又不得不加大剂量并延长给药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治疗难度与成本;四是抗生素和其他化学抗菌药在鸡肉、内脏和鸡蛋等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危害食品安全。近年来,采用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报道较多,且多数认为有较好效果。但尚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多数研究未从现代传染病学角度证明其有效性;二是未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明其作用机理。为此,研究与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并阐明其作用机理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确定了清热类、祛湿类、理血类、理气类等114味中草药,以鸡大肠杆菌078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了体外的抑菌试验,筛选出6种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中药,包括有芦荟、穿心莲、大蒜、锦灯笼、乌梅、石榴皮,其抑菌圈分别是15 mm、12 mm、12 mm、11 mm、11 mm、7 mm。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对芦荟的抗菌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经过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了得到的抗菌单体物质,确定为延胡索酸。进一步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延胡索酸对金黄色葡萄球、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是50、50、780和780 gg/ml,MBC分别是100、100、1560和780μg/ml。利用建立的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理模型,对39个备选方剂进行了筛选,发现方4、方5、方24与方26的效果较好,死亡率分别是30%、40%、26.7%、26.7%。为了进一步确证这些方剂的有效性,对方4、5、24、26进行了2次重复实验,结果显示4个方剂效果稳定,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均有治疗效果,死亡率在46.7%以下。相比之下,26号方效果最好,2次死亡率均为26.7%。通过正交试验对26号方组成药物的用量进行了筛选,确定其最佳配比为香附40g、穿心莲30 g、黄芪30 g,并将该方命名为“香芪汤”。利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的病理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中药香芪汤的疗效。结果表明,中药香芪汤能改善感染大肠杆菌鸡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感染大肠杆菌鸡只的死亡率为50%,香芪汤中、高剂量能显着降低死亡率,分别是20%(P<0.05)和13.3%(P<0.01),且二组对感染鸡只的体增重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血常规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白细胞数极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中药香芪汤能有效抑制血液白细胞过度的增加,低、中、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分别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低于攻毒对照组:攻毒对照组的凝血细胞数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剂量的香芪汤能保护凝血细胞免受破坏,其数量显着高于攻毒对照组(P<0.05),香芪汤对红细胞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香芪汤能减轻接种大肠杆菌鸡只的病理变化,降低心包炎、肝周炎的发生率,并改善心、肝、脾、肾的脏体指数;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鸡只血清炎症介质TNF-α、IL-1和sEPCR的水平,结果显示,在相应的时间段内香芪汤能降低这些炎症介质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香芪汤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鸡只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有可能是通过抗炎和抗凝血两条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的。我们推测在鸡大肠杆菌致病过程中,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VECs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本实验中,通过建立LPS诱导MVECs的炎症模型,考察了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对MVECs凝血途径相关因子的影响。MVECs长成融合状态的单层时,加入香芪汤、α-香附酮、黄芪甲苷和穿心莲内酯的低、中、高剂量作用细胞3h后,加入LPS刺激,18h收集培养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PAI-1和TF的含量。结果,香芪汤和α-香附酮的低、中、高剂量组,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的PAI-1含量显着低于LPS对照组(P<0.05或P<0.01);香芪汤低、中、高剂量组,α-香附酮中、高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的TF含量显着低于LPS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能抑制LPS诱导MVECs的PAI-1和TF的分泌,减轻凝血反应。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LPS作用MVECs 6 h后,能过多的提高PAI-1和TF基因mRNA表达的水平、降低上游调控基因KLF2 mRNA表达的水平。香芪汤组能降低PAI-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与LPS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而穿心莲内酯组,黄芪甲苷和α-香附酮组的PAI-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LPS对照组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香芪汤组和α-香附酮组的T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LPS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黄芪甲苷、穿心莲内酯组的T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LPS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此外,香芪汤组、α-香附酮组、黄芪甲苷组和穿心莲内酯组的KLF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LPS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以上结果表明,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LPS诱导的MVECs PAI-1和TF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并且对这两个基因的上游调控基因KLF2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对MVECs分泌TNF-α和表达ICAM-1蛋白以及上游调控蛋白IκB-α、NF-κB p65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芪汤和α-香附酮的低、中、高剂量组,黄芪甲苷的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中、高剂量组均能极显着降低LPS诱导的MVECs TNF-α的分泌量(P<0.01);香芪汤、α-香附酮、黄芪甲苷、穿心莲内酯能降低ICAM-1蛋白的表达量,与LPS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以上结果表明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另外,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不能抑制LPS诱导的MVECs IκB-α蛋白表达量的下降,能够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的增加,表明,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NF-κB p65来介导的。综上所述,本课题利用体外抑菌试验对114味中药进行了筛选,利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的病理模型对39个中药复方进行了筛选,得到一个效果最好的中药复方,命名为香芪汤。通过进一步的疗效观察,证明香芪汤对感染鸡只的饮水量、采食量、死亡率、体增重、血液学指标、典型病理变化、脏体指数以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等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香芪汤的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KLF2介导的凝血反应和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完成的。
黄琼[9](2010)在《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昆虫被誉为当今地球上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之一。我国昆虫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昆虫资源,无疑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黄粉虫作为我国传统的饲用和食用昆虫之一,其食物来源广泛、生活力强、易于人工饲养、世代周期短、饲养成本低、营养丰富,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饲养畜禽和其它一些特种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饵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食品和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黄粉虫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山东、河北等地已形成以黄粉虫养殖和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的产业链,而种虫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黄粉虫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围绕这一严重制约黄粉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对黄粉虫的品系选育及2种不同品系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性状、繁殖能力、抗逆性、营养价值及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同工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同时也对这2种品系黄粉虫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经过连续12代的自然选育,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2.黑色型黄粉虫比黄色型黄粉虫发育更快、更整齐。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共历经12-15龄,黄色型黄粉虫幼虫共历经12-17龄,但这2种色型黄粉虫幼虫所历经的虫龄数均以14龄居多。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虫龄数为14的比例分别为27%和53%;其中,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历期明显短于黄色型幼虫,虫龄数按14计,黄、黑2色型黄粉虫的幼虫历期分别为154.3±7.9d和134.1±3.2d。此外,这2种色型黄粉虫卵和蛹的历期分别约为7d和10d;它们的孵化率、化蛹率分别约为83%和97%,羽化率均为81%以上。3. 2种色型黄粉虫同日龄幼虫的存活率、体重及体重增长率均差异不显着;但黄色型黄粉虫幼虫对饲料的平均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同日龄黑色型幼虫。其中,黄色型黄粉虫幼虫的平均饲料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分别为66.5±0.1、52.3±1.2和33.6±0.7,而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平均饲料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则分别为62.1±0.2、47.8±0.2和29.1±0.2。4.常规饲养条件下,2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雌、雄性比无显着差异,但黄色型雌成虫的累积产卵量明显高于黑色型雌成虫。并且,相同试验条件下,2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初始产卵日龄、产卵历期和产卵量日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常规饲养条件下,2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初始产卵日龄为4日龄,产卵高峰在羽化后的第14-44d;黄、黑2色型黄粉虫的累积产卵量分别为625.5±25.5粒/雌和529.9±17.4粒/雌。5. 2种色型黄粉虫的耐热、耐寒性差异明显。耐热性试验表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及成虫对试验高温(45℃)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同日龄的黄色型幼虫、蛹和成虫;同时,耐寒性试验表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和蛹对试验低温(-25℃)的耐受性也明显高于同日龄黄色型幼虫和蛹,但相同日龄的2种色型黄粉虫成虫对试验低温(-25℃)的耐受性差异不显着。6. 2种色型黄粉虫抗药性差异显着。本文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苦参碱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对苦参碱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同日龄的黄色型幼虫和成虫。在处理后72h,苦参碱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60日龄幼虫的毒杀中浓度(LC50)分别为107.63mg.ML-1和178.63mg.ML-1;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7日龄成虫的毒杀中浓度(LC50)分别为95.89mg.ML-1和162.54mg.ML-1.7. 2种色型黄粉虫的抗病性也差异明显。本文以脂多糖(LPS)作为供试致病因子,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的抗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注射5μL相同浓度(0.5-2.0mg·ML-1)的LPS溶液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同日龄的黄色型幼虫、蛹和成虫。由此可见,黑色型黄粉虫对LPS的耐受性明显高于黄色型黄粉虫。8.营养成分分析表明,2种色型黄粉虫的营养成分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开发利用价值。2种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约为干重的48%-63%,其中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约占总氨基酸的48%-49%;同时,还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K、Na、Ca、Mg、Fe、Cu、Mn、Zn、S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此外,2种色型黄粉虫的营养组成还各具特点:黄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粗蛋白、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黑色型幼虫和成虫,而黑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粗脂肪含量又明显高于黄色型幼虫、蛹和成虫。9. 2种色型黄粉虫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黄、黑2色型黄粉虫同一发育阶段的同工酶酶谱具有相似相异性。除SOD同工酶外,这2种色型黄粉虫其余同工酶POD、EST、COD、MPO和DPO)的酶谱均存在差异,其中尤以它们的EST、POD和MPO同工酶酶谱差异最明显,可考虑作为黄粉虫种下分类的工具酶。10. 2种色型黄粉虫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同工酶酶活检测表明,在常规饲养条件下,黑色型黄粉虫的多数供试同工酶活性均大于同日龄的黄色型黄粉虫;同时,在试验低温(-25℃)、高温(45℃)或杀虫剂(苦参碱)协迫下,2种色型黄粉虫的多数保护酶和解毒酶均被抑制,而它们的防御酶却被激活。此外,在上述逆境因子协迫下,相同日龄的黄、黑2色型黄粉虫,它们的同一种保护酶(或解毒酶)活性抑制率及同一种防御酶活性增长率均有所不同。11.黄、黑2色型黄粉虫逆境协迫相关基因核心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表明,2种色型黄粉虫间,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酚氧化酶原(PPO)和抗冻蛋白(AFP)基因的序列同源性都很高,但它们的这3个基因序列中仍存在一定的碱基差异。12.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的热休克蛋白(HSP)基因和抗冻蛋白(AFP)基因表达研究表明,在试验低温(或高温)协迫下,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AFPmRNA(或HSPmRNA)表达量均显着提高,而同日龄的黄色型黄粉虫幼虫的AFPmRNA(或HSPmRNA)表达量却无显着增加;同时,与同日龄黄色型黄粉虫幼虫相比较,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AFP(或HSP)对试验低温(或试验高温)表现出更强的应答。
韩铁锁[10](2009)在《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根据中药药理学和兽医药理学理论,对TMP与中药联用抗菌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联用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TMP与中药抗菌复方制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为TMP与中药联用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TMP与单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择黄芩、秦皮、白头翁和苦参4味中药,依据其MIC值设定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3种水平,按L9(34)正交设计9个组方,然后对各组方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将最优组合确定为中药复方;采用倾注平板计数法测定TMP与中药联用作用于三种细菌1h、2h、4h和8h后的细菌数,并计算杀菌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杀菌率进行拟合,计算TMP的最优添加剂量;在此基础上组成中药复方合剂,再进行中药复方合剂的体内抗菌作用的研究,最后采用脏器系数测定法、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比浊法以及MTT比色法分别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溶血素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液学指标进行测定,检测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连、连翘、黄芩等14味中药均有抗菌活性,其中黄连的抗菌活性最强,MIC值依次为0.016、0.016和0.031g·mL-1;连翘次之,MIC值均为0.031g·mL-1。确定了组方6为中药复方(黄芩、秦皮、苦参和白头翁的配伍比例是1∶4∶2∶1 ),其对三种病原菌的MIC值均为0.125g·mL-1。计算出TMP的最优添加剂量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不同依次是:黄连为58.3、55.8、28.5mg·g-1;金银花为3.86、1.98、3.95mg·g-1;苦参为3.62、2.12、2.20mg·g-1;连翘为7.1、7.3、7.1mg·g-1;蒲公英为4.0、1.8、2.0mg·g-1;秦皮为7.62、4.62、3.98mg·g-1;白头翁为4.01、1.85、2.10mg·g-1;黄芩为27.25、13.81、7.14mg·g-1;中药复方为1.94、1.94、1.98mg·g-1。在体内抗菌预防和治疗试验中,中药复方合剂高剂量对90%以上的感染小鼠有预防作用,能使小鼠死亡率降至20%以下。中药复方合剂的中剂量和高剂量可明显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P<0.05),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鹭鸶咯口服液对8种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对小鼠3种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鹭鸶咯口服液对8种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对小鼠3种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双黄连制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 |
2 双黄连制剂组方配伍君、臣药味不明确 |
3 双黄连制剂质量评价系统需要更全面、科学 |
4 双黄连制剂药效作用靶点与机制不明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 双黄连制剂各单味药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 双黄连复方制剂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3 双黄连制剂入血成分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体外抗病毒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2 体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谱-效相关研究进展 |
1 双黄连制剂质量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
2 谱-效相关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四节 双黄连制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
1 不同复方中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进展 |
2 双黄连机制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
第五节 双黄连制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2 抗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3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4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和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样品的收集和制备 |
1 仪器与试药 |
2 样品收集和制备 |
3 双黄连制剂提取物的制备 |
4 实验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中化学成分的LC-Q-TOF/MS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讨论 |
5 实验结论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双黄连制剂的体内和体外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对RSV感染小鼠模型整体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原型药和含药血清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双黄连制剂谱效相关分析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化学成分与体外抑菌、抗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
1 确定系统特征 |
2 无量纲化处理 |
3 关联系数与关联极性的确定 |
4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LS) |
5 实验结果分析 |
6 实验讨论和结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谱-效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
1 建立数学模型 |
2 实验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多组学联合分析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内抗RSV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内抗RSV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和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2)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鸡大肠杆菌病概述 |
1.1.1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
1.1.2 鸡大肠杆菌病的剖检特征 |
1.1.3 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 |
1.1.4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1.2 目前兽医临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问题 |
1.2.1 抗菌药物防治与耐药性问题 |
1.2.2 疫苗预防与免疫失败 |
1.3 鸡大肠杆菌病与炎症 |
1.3.1 鸡大肠杆菌病病理学变化 |
1.3.2 炎症反应与炎症因子 |
1.4 中国传统医药与炎症 |
1.4.1 中医药防治SIRS和MODS取得的成果 |
1.4.2 清热解毒类中药对机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
1.4.3 中药在抗炎、抗菌方面的研究成果 |
1.5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与动物 |
2.1.2 试验药物与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
2.2.2 单味中药抗菌、抗炎活性的研究 |
2.2.3 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的确定 |
2.2.4 复方中药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
2.2.5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
2.2.6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鸡体内炎症相关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结果 |
3.1.1 试验菌株的复壮及菌液的制备结果 |
3.1.2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3.1.3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产ESBLs检测结果 |
3.1.4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分析 |
3.2 单味中药的抗菌、抗炎作用研究 |
3.3 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的确定 |
3.3.1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半数感染量的测定结果 |
3.3.2 发病模型的建立结果 |
3.3.3 复方中药三种成分组合比例的优化结果 |
3.4 复方中药的体外抗菌作用测定与抗菌机制分析 |
3.4.1 复方中药体外抗菌作用检测结果 |
3.4.2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菌体细胞壁的影响与分析 |
3.4.3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菌体细胞外可溶性蛋白的影响与分析 |
3.4.4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影响与分析 |
3.5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与分析 |
3.5.1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试验鸡增重的影响与分析 |
3.5.2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与分析 |
3.5.3 试验鸡只的剖检结果 |
3.6 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
3.6.1 QPCR产物特异性分析及鉴定 |
3.6.2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TLR4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3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NF-κB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4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TNF-α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5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L-1β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6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L-8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7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TGF-β4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8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L-10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9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FN-γ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3.7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免疫水平的影响 |
3.7.1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7.2 复方中药对发病鸡脾脏中IFN-γ/IL-4比值的影响 |
4 讨论 |
4.1 O_2型鸡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 |
4.2 中药抗菌机制 |
4.3 中药的抗炎作用研究 |
4.4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模型的建立 |
4.5 中药剂型以及给药方式的选择 |
4.6 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评价指标 |
4.7 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机制分析 |
4.7.1 复方中药在炎症水平调节方面的作用 |
4.7.2 复方中药对各炎症相关因子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7.3 鸡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 |
4.7.4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免疫水平的影响 |
4.7.5 复方中药对免疫平衡的影响 |
4.8 试验中的不足、创新与展望 |
4.8.1 试验中的不足 |
4.8.2 试验中的创新 |
4.8.3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肠道肠道微生物、酶活及血常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饲料 |
1.1.3 药物 |
1.1.4 培养基 |
1.1.5 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造模方法 |
1.2.3 实验动物的临床观察 |
1.2.4 采血 |
1.2.5 血样检测 |
1.2.6 肠道内容物的提取 |
1.2.7 小鼠肠道微生物的测定 |
1.2.8 小鼠肠道酶活性的测定 |
1.2.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 |
2.2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2.3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4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肠道酶活性的影响 |
2.5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血小板的影响 |
2.6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红细胞的影响 |
2.7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血红蛋白的影响 |
2.8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白细胞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酶活及血常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药物 |
1.1.3 培养基 |
1.1.4 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造模方法 |
1.2.3 治疗方法 |
1.2.4 采血 |
1.2.5 血样检测 |
1.2.6 肠道内容物的提取 |
1.2.7 小鼠肠道微生物的测定 |
1.2.8 小鼠肠道酶活性的测定 |
1.2.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一般特征及体重的影响 |
2.2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的治疗效果 |
2.3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4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酶活性的影响 |
2.5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血小板的影响 |
2.6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红细胞的影响 |
2.7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血红蛋白的影响 |
2.8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白细胞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分子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药物 |
1.1.3 试剂 |
1.1.4 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造模方法 |
1.2.3 治疗 |
1.2.4 小鼠肠道内容物的提取 |
1.2.5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提取 |
1.2.6 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通用引物PCR |
1.2.7 对PCR产物进行胶回收 |
1.2.8 扩增核糖体限制性酶切片断分析 |
2 结果 |
2.1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DNA电泳图 |
2.2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DNA细菌通用引物PCR电泳图 |
2.3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细菌PCR产物酶切后ARDRA分析 |
2.4 各组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指数及相似系数结果 |
2.5 各组小鼠肠道细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2.6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DNA乳酸杆菌特异引物PCR电泳图 |
2.7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的乳酸杆菌PCR产物酶切后ARDRA分析 |
2.8 各组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指数及相似系数结果 |
2.9 各组小鼠肠道乳酸杆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 |
1 结论 |
1.1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肠道肠道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1.2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
1.3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1.4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
1.5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细菌分子多样性的影响 |
1.6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分子多样性的影响 |
2 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4)新型活性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研制及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生物制剂的概述 |
1.1.1 微生物制剂的起源 |
1.1.2 微生物制剂的概念 |
1.1.3 微生物制剂的分类 |
1.1.4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 |
1.2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变化 |
1.2.1 消化道结构与功能变化 |
1.2.2 免疫系统变化 |
1.2.3 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变化 |
1.3 微生物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3.1 对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 |
1.3.2 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3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
1.3.4 预防疾病 |
1.3.5 改善养殖环境 |
1.3.6 改善肉的品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供菌种分离的样品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设备仪器 |
2.1.4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菌种的分离纯化 |
2.2.2 菌种鉴定 |
2.3 结果 |
2.3.1 菌落形态及细胞特征鉴定 |
2.3.2 待筛选菌种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2.3.3 16S rDNA同源性分析 |
2.3.4 安全性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3株益生菌发酵条件优化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培养方法 |
3.2.2 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 |
3.2.3 正交试验 |
3.2.4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2.5 活菌数的测定方法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戊糖乳杆菌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3.3.2 蜡样芽孢杆菌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3.3.3 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3.4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1 戊糖乳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2 蜡样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3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4 验证试验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3株益生菌稳定性的研究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仪器设备 |
4.2 方法 |
4.2.1 耐热性质的研究 |
4.2.2 动物胃肠道模拟 |
4.2.3 贮存稳定性的研究 |
4.3 结果 |
4.3.1 3株益生菌耐热性质试验结果 |
4.3.2 3株益生菌盐酸耐受性试验结果 |
4.3.3 3株益生菌对胰蛋白酶耐受性试验 |
4.3.4 3株益生菌对胆汁的耐受力试验结果 |
4.3.5 3株益生菌贮存稳定性的研究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微生物制剂安全性检测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试验动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仪器设备 |
5.2 方法 |
5.2.1 饲养管理 |
5.2.2 急性毒性试验 |
5.2.3 不同接种时间的抑菌能力试验 |
5.2.4 抑菌机理试验 |
5.3 结果 |
5.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5.3.2 不同接种时间的抑菌能力试验 |
5.3.3 菌液、发酵滤液和菌体的抑菌效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微生物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6.1 材料 |
6.1.1 菌种 |
6.1.2 培养基 |
6.1.3 试验动物 |
6.1.4 主要试剂 |
6.1.5 仪器设备 |
6.2 方法 |
6.2.1 活菌制剂的制备 |
6.2.2 活菌数的测定方法 |
6.2.3 饲养管理 |
6.2.4 测定指标 |
6.3 结果 |
6.3.1 中试生产活菌数的检测结果 |
6.3.2 四种混合微生态活菌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6.3.3 活菌制剂对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6.3.4 经济效益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微生物制剂的词料酶活性检测 |
7.1 材料 |
7.1.1 菌种 |
7.1.2 微生物制剂 |
7.1.3 主要试剂 |
7.1.4 设备仪器 |
7.1.5 培养基 |
7.2 方法 |
7.2.1 饲料酶活性的定性检测 |
7.2.2 各菌株饲料酶活力检测 |
7.3 结果 |
7.3.1 3株益生菌饲料酶检测结果 |
7.3.2 3株益生菌及微生物制剂中饲料酶活力检测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微生物制剂在仔猪肠道定植 |
8.1 材料 |
8.1.1 微生物制剂 |
8.1.2 粪便收集 |
8.1.3 主要试剂 |
8.1.4 仪器设备 |
8.2 方法 |
8.2.1 Real-time PCR法检测仔猪粪便益生菌含量 |
8.2.2 粪样中pH值 |
8.3 结果 |
8.3.1 PCR引物特异性的鉴定 |
8.3.2 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标准曲线 |
8.3.3 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含量 |
8.3.4 微生物制剂对仔猪粪样中PH值的影响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微生物制剂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9.1 材料 |
9.1.1 粪样 |
9.1.2 主要试剂 |
9.1.3 设备仪器 |
9.2 方法 |
9.2.1 PCR-DGGE电泳 |
9.3 结果 |
9.3.1 微生物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9.3.2 DGGE相似性分析结果 |
9.3.3 DGGE多样性结果 |
9.4 讨论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血根碱的研究进展 |
2.1 血根碱的提取工艺 |
2.2 血根碱的抗菌作用 |
2.3 血根碱的杀虫活性 |
2.4 血根碱的抗肿瘤作用 |
2.5 其他 |
3 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 |
4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4.1 细胞凋亡特征 |
4.2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
4.3 细胞凋亡的检测 |
4.3.1 荧光显微镜 |
4.3.2 电子显微镜 |
4.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4.3.4 DNA凝胶电泳法 |
4.3.5 TUNEL法 |
4.3.6 流式细胞术(FCM) |
4.3.7 胞内相关组分的检测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大鼠肠平滑肌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
1.2.2 培养细胞的鉴定 |
1.2.3 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SMC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形态观察 |
2.2 ISMC细胞的传代、冻存和复苏 |
2.3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大鼠肠平滑肌细胞 |
3 讨论 |
3.1 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3.2 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的传代、冻存和复苏 |
4 小结 |
第三章 生长曲线绘制和血根碱对细胞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试剂的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1.2.2 MTT法检测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率的影响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细胞生长曲线 |
2.2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细胞生长曲线 |
3.2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试剂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血根碱对细胞产生ROS的影响 |
1.2.2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内MDA含量的影响 |
1.2.3 SA对ISMC细胞DNA断裂的影响 |
1.2.4 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血根碱诱导细胞凋亡 |
2 结果和分析 |
2.1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ROS生成的影响 |
2.2 SA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内MDA含量的影响 |
2.2.1 标准曲线绘制结果 |
2.2.2 样品测定结果 |
2.3 SA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DNA断裂的影响 |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 讨论 |
3.1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的氧化损伤 |
3.2 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竹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竹荪简介 |
1.2 竹荪的资源概况 |
1.2.1 竹荪的系统分类 |
1.2.2 竹荪的分类和分布 |
1.2.3 竹荪的形态特征 |
1.2.4 竹荪的生物学特性 |
1.2.5 竹荪的生长季节及条件 |
1.3 竹荪的营养成分分析 |
1.3.1 竹荪的基本成分 |
1.3.2 竹荪的挥发成分分析 |
1.3.3 竹荪中的凝集素分析 |
1.3.4 竹荪菌丝体与子实体差别分析 |
1.4 竹荪的生理活性功能特性 |
1.4.1 调节免疫功能 |
1.4.2 抑制肿瘤和癌细胞作用 |
1.4.3 延缓衰老的作用 |
1.4.4 抑菌作用 |
1.4.5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1.4.6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1.4.7 抗诱变作用 |
1.4.8 毒副作用 |
1.5 竹荪多糖与免疫 |
1.5.1 竹荪多糖的研究进展 |
1.5.2 竹荪多糖的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标 |
1.6.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产地竹荪成分的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产地竹荪成分含量 |
2.3.2 不同产地竹荪子实体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 |
2.3.3 不同产地竹荪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竹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响应面分析以及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3 竹荪多糖的抗氧化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竹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离子交换柱和凝胶过滤柱分离分析 |
4.3.2 水溶性多糖组分的均一性分析 |
4.3.3 竹荪多糖Dip 组分的单糖组成与连接键分析 |
4.3.4 竹荪多糖Dip 组分的分子量测定 |
4.3.5 酸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与连接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水溶性竹荪多糖的分析 |
4.4.2 酸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竹荪多糖的抗氧化功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动物实验测定竹荪多糖抗氧化活性方法 |
5.2.5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 |
5.3 抗氧化实验研究结果 |
5.3.1 竹荪多糖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见表 |
5.3.2 竹荪多糖对型大鼠的血清酶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3 竹荪多糖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肝组织脂褐质含量的影响 |
5.3.4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 |
5.4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竹荪多糖增强免疫功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动物 |
6.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3 仪器与设备 |
6.2.4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
6.3.2 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
6.3.3 迟发型变态反应(DTH) |
6.3.4 对溶血素抗体含量的影响 |
6.3.5 NK 细胞活性测定 |
6.3.6 ConA 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6.3.7 对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6.4.1 对细胞免疫的作用 |
6.4.2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
6.4.3 对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
6.4.4 对变态反应的影响 |
6.4.5 对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7)金针菇抗氧化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针菇研究进展 |
1.1.1 金针菇概述 |
1.1.2 金针菇营养成分 |
1.1.3 金针菇药用价值 |
1.2 抗氧化剂的研究状况 |
1.2.1 植物抗氧化剂的主要类型 |
1.2.2 植物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
1.3 抗氧化剂的提取方法 |
1.3.1 传统方法 |
1.3.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3.3 酶法提取 |
1.3.4 超声波提取法 |
1.3.5 超临界萃取法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针菇与其他8 种常见食用菌抗氧化活性比较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DPPH 法检测抗氧化性 |
2.2.2 还原能力的测定 |
2.2.3 对OH·诱导脂质过氧化的保护能力 |
2.2.4 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5 麦角硫因含量的测定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清除DPPH 的测定 |
2.3.2 还原能力的测定 |
2.3.3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
2.3.4 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2.3.5 麦角硫因含量 |
2.3.6 抗氧化活性指标相关性及分别与多酚含量和麦角硫因含量的相关性的研究 |
2.3.7 金针菇提取液与麦角硫因DPPH 清除率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取金针菇抗氧化物质的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原材料预处理 |
3.2.2 清除DPPH 的测定 |
3.2.3 金针菇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工艺流程 |
3.2.3 四种方法提取金针菇抗氧化物质的单因素实验 |
3.2.4 提取金针菇抗氧化物质的响应面实验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乙醇浸提法单因素试验 |
3.3.2 回流提取法单因素试验 |
3.3.3 超声辅助提取法单因素试验 |
3.3.4 微波辅助回流提取法单因素试验 |
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提取金针菇抗氧化物质的响应面试验 |
3.5.1 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 |
3.5.2 微波辅助回流提取响应面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针菇提取物在鸡肉保鲜以及油脂体系中抗氧化的应用研究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提取液的准备 |
4.2.2 DPPH 法检测金针菇抗氧化性 |
4.2.3 金针菇提取液对鸡肉的抗氧化和护色研究 |
4.2.4 金针菇提取液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金针菇DPPH 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4.3.2 金针菇提取液对鸡肉的保鲜效果 |
4.3.3 对油脂的抗氧化性性能 |
4.4 结论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 鸡大肠杆菌病及其流行现状 |
1.2 鸡大肠杆菌病疫苗免疫现状 |
1.3 鸡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
1.4 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 |
1.5 中兽药抗鸡大肠杆菌病的现状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1章 抗鸡大肠杆菌O_(78)的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方剂筛选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香芪汤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疗效的观察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对LPS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凝血因子的影响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香芪汤及其有效成分对LPS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粉虫研究进展 |
1.1.1 黄粉虫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 |
1.1.2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
1.1.3 黄粉虫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4 黄粉虫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种虫来源 |
2.1.2 种虫饲养 |
2.1.3 品系选育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
3.1.3 繁殖能力研究 |
3.1.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性状比较 |
3.2.2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能力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进度及其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差异明显 |
3.3.2 常规饲养条件下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能力差异明显 |
3.3.3 交配和养殖密度对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影响显着 |
第四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逆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耐热性研究 |
4.1.2 耐寒性研究 |
4.1.3 抗药性研究 |
4.1.4 抗病性研究 |
4.1.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耐热性比较 |
4.2.2 两种色型黄粉虫耐寒性比较 |
4.2.3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药性比较 |
4.2.4 两种色型黄粉虫对内毒素(LPS)的耐受性比较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耐热、耐寒性差异明显 |
4.3.2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药性差异明显 |
4.3.3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病性差异明显 |
第五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营养价值评价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5.1.3 营养成分测定 |
5.1.4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水分与干物质比较 |
5.2.2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粗蛋白与氨基酸比较 |
5.2.3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粗脂肪与脂肪酸比较 |
5.2.4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共同特点 |
5.3.2 主要区别 |
第六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同工酶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同工酶酶谱研究 |
6.1.2 两种色型黄粉虫同工酶酶活研究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种色型黄粉虫同工酶电泳图谱比较 |
6.2.2 两种色型黄粉虫同工酶活性比较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同一色型黄粉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的酶谱及酶活差异明显 |
6.3.2 同一色型黄粉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抵抗不良环境温度及药物处理的能力差异明显 |
6.3.3 不同色型黄粉虫的同一发育阶段同工酶的酶谱及酶活存在差异 |
6.3.4 不同色型黄粉虫的同一发育阶段同工酶抵抗不良环境温度及药物处理的能力存在差异 |
6.3.5 需进一步探明不同色型黄粉虫同一发育阶段同工酶差异的真正来源 |
6.3.6 黄粉虫同工酶对逆境协迫的应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6.3.7 需进一步研究黄粉虫不同种同工酶对同一逆境协迫响应不同的机理 |
第七章 黄粉虫逆境协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两种色型黄粉虫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7.2.2 两种色型黄粉虫总RNA提取结果 |
7.2.3 两种色型黄粉虫COI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7.2.4 两种色型黄粉虫PPO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7.2.5 两种色型黄粉虫AFP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7.2.6 两种色型黄粉虫HSP基因克隆 |
7.3 小结与讨论 |
7.3.1 两种色型黄粉虫COI基因序列存在差异 |
7.3.2 两种色型黄粉虫PPO基因可能存在差异 |
7.3.3 两种色型黄粉虫AFP基因存在差异 |
7.3.4 黄粉虫HSP基因克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第八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HSP与AFP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冷处理对两种色型黄粉虫AFP表达的影响 |
8.2.2 热处理对两种色型黄粉虫HSP表达的影响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4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1 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 单味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中药复方抗菌作用应用的研究进展 |
2 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2.1 单味中药对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2.2 中药复方对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3 TMP 的抗菌增效作用的研究进展 |
3.1 TMP 对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作用 |
3.2 TMP 对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
3.3 TMP 对中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TMP 与中药联用抗菌试验 |
一 抗菌中药筛选试验及组方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味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2.2 中药组方的筛选试验 |
3 讨论 |
3.1 单味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3.2 中药组方的筛选试验 |
4 小结 |
二 TMP 对中药体外抗菌增效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味中药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2.2 单味中药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量效关系试验 |
2.3 中药复方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增效及其量效关系试验 |
3 讨论 |
3.1 单味中药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3.2 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量效关系试验 |
4 小结 |
三 中药复方合剂体内抗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小鼠100%MLD 的测定试验 |
2.2 中药复方合剂体内抗菌预防试验 |
2.3 中药复方合剂体内抗菌治疗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2.2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3.2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3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
3.4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3.5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
3.6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鹭鸶咯口服液对8种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对小鼠3种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孙启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2]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张瀚元.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3]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 赵兴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新型活性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研制及生物活性评价[D]. 王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5]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 漆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 [6]竹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D]. 华洋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7)
- [7]金针菇抗氧化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 杨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贺常亮. 吉林大学, 2011(09)
- [9]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D]. 黄琼.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10]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 韩铁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